[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法老的寶藏:莎草紙與西方文明的興起
    該商品所屬分類:歷史 -> 世界史
    【市場價】
    486-704
    【優惠價】
    304-440
    【作者】 約翰·高德特(John 
    【所屬類別】 圖書  歷史  世界史  世界通史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ISBN】9787520161398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32開
    紙張:輕型紙
    包裝:精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20161398
    作者:約翰·高德特(John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0年05月 

        
        
    "

    產品特色

    編輯推薦

    ★ 莎草紙是文明誕生的助產士,切斷了束縛文明發展的臍帶


    ★ 紙張是*個讓人類的智力、創造力、表現力甚至道德得以發展的重要媒介創新,它至今仍被視為全球文化發展進程中的關鍵因素


    ★ 莎草紙是zui古老的紙張,起源埃及,傳遍世界,4000年的莎草紙演變史,也是一部人類文明的發展史


    ★《紐約時報》《科克斯書評》《出版人周刊》《書單》等媒體盛贊


    ★ 富布賴特研究學者、資深紙草學家約翰·高德特,40年嘔心之作,研究足跡遍布亞非,為莎草紙正名


    ★ 結合戲劇性、懸疑性和娛樂性,妙趣橫生,精彩紛呈

     
    內容簡介

    縱觀漫長的人類歷史,我們一直在尋找分享信息的新方法。這種天生的衝動導致我們在岩壁上、棺木上和石板上刻字。而莎草紙的出現,使我們記錄和傳遞信息的能力爆炸式提升,人類歷史上*次可以在尼羅河兩岸,乃至整個文明世界交換思想。


    本書旨在改變人們關於莎草紙既有的刻板印像,講述莎草紙還是世界上常用的信息傳播媒介時所發生的故事。莎草紙並不易碎,而是一種持久耐用的書寫載體。在古代和中世紀時期,以莎草紙為載體的書籍和文件有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使用壽命,這種耐久性使得類似拿戈瑪第抄本這樣古老的物品得以保存,平民、學者、國王都視莎草紙為珍寶。書中的故事揭示了莎草紙不僅僅是我們古代歷史的遺物,更是理解思想和信息如何從古至今塑造人類的關鍵。


    莎草紙是人類文明發展的見證者和親歷者,開創了人類歷史。

    作者簡介

    約翰·高德特(John Gaudet)


    資深作家、主持人和生態學家,富布賴特研究學者,擁有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博士學位。20世紀80年代開始進行莎草紙的研究,並獲得美國國家地理學會的資助,深入烏干達、肯尼亞、蘇丹和埃塞俄比亞等地進行實地考察。文章曾發表在《科學》《自然》《生態學》《華盛頓郵報》《沙龍》和《赫芬頓郵報》等刊物上。另著有《莎草:改變世界的植物》(Papyrus: The Plant that Changed the World)、《鐵蛇》(The Iron Snake)、《豬之島》(Island of Pigs)等作品。


    譯 者


    陳陽,法語和英語譯者、自由寫作者。畢業於北京語言大學高級翻譯學院。已出版譯著《密室推理講座》《一個孤獨漫步者的遐想》《人間食糧》《安妮·萊博維茨之人像(2005—2016)》等。

    目錄
    代中文版序
    2 / 普裡斯像摩西一樣,將石碑和紙卷帶回故鄉
    3 / 喪葬人員的獨創與世界暢銷書
    4 / 亡靈書,永生的守護者
    5 / 莎草紙,天國入場券
    6 / 尼羅河沙翻騰,寶藏重現人間
    7 / 橘子事件
    8 / 水閘開放
    Part Ⅱ埃及,造紙者走向世界
    9 / 孟菲斯與紙張的誕生
    10 / 神的禮物
    11 / 壟斷
    12 / 紙莎草的種植與管理
    13 / 羅馬皇帝與下流的造紙者

    代中文版序


    作者的話


    序 言


    Part I 永生的守護者


    1 / 監工的筆尖觸踫紙面,就此創造歷史
    2 / 普裡斯像摩西一樣,將石碑和紙卷帶回故鄉
    3 / 喪葬人員的獨創與世界暢銷書
    4 / 亡靈書,永生的守護者
    5 / 莎草紙,天國入場券
    6 / 尼羅河沙翻騰,寶藏重現人間
    7 / 橘子事件
    8 / 水閘開放
    Part Ⅱ埃及,造紙者走向世界
    9 / 孟菲斯與紙張的誕生
    10 / 神的禮物
    11 / 壟斷
    12 / 紙莎草的種植與管理
    13 / 羅馬皇帝與下流的造紙者
    14 / 占領世界,留下遺產


    Part Ⅲ遺忘的強敵
    15 / 早期圖書館、紙張和代筆業務
    16 / 登峰造極的圖書館與香氣怡人的歷史
    17 / 古羅馬人與書籍貿易
    18 / 古羅馬的圖書館
    19 / 那些珍貴而溫柔的紙卷
    20 / 轉危為安
    21 / 媒介,一鳴驚人
    22 / 後的堡壘,羅馬教會
    23 / 君士坦丁堡與漫長的告別
    24 / 道路的盡頭與怛邏斯之戰
    25 / 莎草紙消失之謎
    26 / 法老自己征服了梵蒂岡
    27 / 歸路
    結語:前路
    致 謝

    前言
    導言
    紙誕生於石器時代末期的古埃及,一經問世便立刻投入使用。用紙莎草制成的紙張很快就成了眾多寫工、祭司和會計人員的必需用品,孜孜不倦的記錄是他們謀生的手段。他們在莎草紙上記錄神廟用品和財物清單,統計農業數據,這是古埃及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4000多年過去了,莎草紙走過了一段妙趣橫生、豐富多彩的歷史,終被碎布和木漿制成的現代紙張所取代。在本書中,我們將講述人類歷史早期、莎草紙還是世界上常用的信息傳播媒介時所發生的故事。

    導言


    紙誕生於石器時代末期的古埃及,一經問世便立刻投入使用。用紙莎草制成的紙張很快就成了眾多寫工、祭司和會計人員的必需用品,孜孜不倦的記錄是他們謀生的手段。他們在莎草紙上記錄神廟用品和財物清單,統計農業數據,這是古埃及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4000多年過去了,莎草紙走過了一段妙趣橫生、豐富多彩的歷史,終被碎布和木漿制成的現代紙張所取代。在本書中,我們將講述人類歷史早期、莎草紙還是世界上常用的信息傳播媒介時所發生的故事。


    從紙張的制造過程以及用這種紙制作的書本和文獻當中,我們將看到整個世界歷令人震撼和興奮的故事。莎草紙是人類不懈努力造就的傳奇,從新石器時代晚期幾乎一直持續到西方現代印刷術問世的古登堡時代,莎草紙存在的時間跨度覆蓋了超過四分之三有記載的人類歷史。然而,這段傳奇在此前從未被完整地講述過。為什麼會這樣?古往今來,作家和歷史學家似乎始終醉心於研究 300—1450年的歷史——皮紙和犢皮紙在歐洲取代莎草紙的故事。此外,他們也被中國古人用碎布制造棉紙的發明深深吸引。古代中國的棉紙在 750 年經由阿拉伯人改進,逐漸發展成歐洲的手工紙,也就是古登堡在 1450 年所使用的紙張。正是這種紙開啟了現代書籍和印刷的時代。至於莎草紙,這種從石器時代末期一直沿用至 1450 年左右的早期紙張就這樣淹沒在時光的洪流裡。在那段漫長的歲月中,人們用來記賬、寫信、著書立說的紙張究竟是什麼樣的呢?為什麼人們從不費筆墨研究這個問題呢?


    首先,目前發現的古紙實物早僅能追溯到5100年前。從那時起到古埃及中王國時期,我們發現了數以千計的紙張殘片和一些小型紙卷,這些紙上有人類早的記錄,前2566年建造金字塔時所用建築材料的清單。在此之後,一份可追前1800年的莎草紙卷尤其值得一提,這份脆弱的紙卷上記載著幸存至今的早的文學作品:古埃及兩位維齊爾的演講和語錄。


    喪葬卷發前1550年左右,那一時期的墓葬中出土了數以千計的紙卷和紙頁。《亡靈書》早出前1700年,它們是逝者前往來世的旅行指南。在耶穌基督的時代之前,喪葬卷軸在古代紙張中占據著統治地位,直到古希臘人和之後古羅馬人的文字記載發展起來,為歷史學家提供了充足的文獻史料。又過了一段時間,皮紙和漿紙也接連問世。然而,由於缺乏原始材料和保存完好的早期文獻,要研究莎草紙的故事往往讓人無從下筆。而且這一時期很容易被一筆帶過。就這樣,莎草紙便漸漸散佚在流逝的時光裡。歷史似乎在洗牌和發牌時遺漏了幾張尖牌。本書意在為莎草紙正名,將這種古老的紙張定義為全球文化發展進程中的一大關鍵要素。


    本書作者將這段浩如煙海的歷史分為三部分,還原莎草紙崛起、鼎盛和式微的過程:


     


    部分: 永生的守護者:古埃及的紙張和書籍,它們的發現和意義;


    第二部分: 埃及,造紙者走向世界:紙張早的形式,紙張是如何制造出來的,紙張如何統治世界;


    第三部分: 遺忘的強敵:古羅馬人對莎草紙、書卷和圖書館的迷戀,早期基督教書籍、皮紙、中國紙、棉紙以及印刷書籍的崛起。


     


    歷史學家、作家、普林斯頓名譽教授及哈佛大學圖書館前館長羅伯特· 達恩頓(Robert Darnton)的文章給了我很大的啟迪,可以說是本書的一大靈感來源。這篇文章首次發表於 1982年的期刊《代達羅斯》(Daedalus), 1990 年再次收錄於《拉姆萊特之吻》(The Kiss of Lamourette)一書中——我因為其中有《學術作者的生存策略》( A Survival Strategy for Academic Authors)一章而買下了這本書。這一章內容為我提供了相當精彩且實用的建議,讓我明白該如何出版一部關於紙莎草植物的生態學、生命周期和歷史的書籍。達恩頓特別推崇“雙 T” ——寫作手法(tactics)和標題(titles) ——的重要性:即使主題平淡無奇,這兩點也必須體現創意。《論岩石:大不列顛地質學》(On the Rocks: A Geology of Great Britain)一書便充分體現了這一點。


    於是,待我自己的書出版之後,我便開始著手完成上文提到的任務:將早的紙張和書籍定義為全球文化發展進程中的關鍵要素。拜讀達恩頓教授的大作再次令我備受鼓舞,這一次給我啟迪的是他在第七章的論述,關於某一知識領域如何獲得與其他學科相區別的獨特身份。這篇題為《書籍史話》(What isthe History of Books)的文章進一步闡述了達恩頓早在20世紀80年代就已提出的觀點,即書籍史是一門獨立、全新且至關重要的學科。我在幾年前開始創作本書時,這一觀點引起了我的深深共鳴。


    達恩頓強調,有意研究這一新學科的人必須明確自己的出發點,這會幫助他們理解印刷文字如何在可移動設備發明之前和之後影響人類的思想和行為。歸根結底,從事此類研究的終極目標應該是將書籍視為歷史發展的一股推動力量。就我個人所見,人類歷史上的批書籍——古人用埃及沼澤植物制成的“p'p'r”紙制作而成的、在尼羅河炎熱干旱的沙漠保存至今的書籍——同樣沒有得到學界應有的重視。


    書籍史值得研究嗎?有些人可能認為我故事中的主角——書籍和紙張正在逐漸消失。事實並非完全如此。達恩頓和其他許多人(包括他提到的比爾· 蓋茨)在廣泛閱讀時都更喜歡紙質文本而不是電腦屏幕上的電子文檔。簡而言之,達恩頓向我們保證,用紙張印刷裝訂而成的老式書冊絕不會因網絡空間的出現而消失。


    達恩頓還提醒,任何可能走上這條將書籍視為歷史發展推動力的道路的人都要小心,因為他們將要走入的是六大研究領域彼此交融的“無主之地”。書籍史涉及的學科包括圖書館史、出版史、紙張史、墨水史、書寫史和閱讀史。從我的研究角度來看,我常常將書籍和紙張視為“媒介”。 3 換言之,我將紙張視為一種別具一格的、能夠滿足現代人需求的前瞻性發明。這種看法也讓我將紙張與許多古老媒介區別開來,那些媒介因為累贅笨重而未能在全球普及開來,或者僅在有限的範圍內使用。


    第二媒介又是什麼?我的答案非常明確,第二媒介就是為現代人發揮重要作用的媒介發明:遠程傳訊。更準確地說,是脫離媒介和其他實物信息載體的物理交換從而實現文本信息的遠程傳輸。因此,正如維基百科告訴我們的,旗語(利用旗幟傳遞信號的繫統)是“遠程傳訊技術”的一種雛形,而飛鴿傳書則不是。


    第二媒介的次重大突破是19世紀電報的發明,然後是無線電臺的出現。隨著計算機的誕生,第二媒介迎來了第二次重大突破,步入互聯網時代,電子郵件和即時通信等技術迅速發展起來。這些都是信息傳輸第二發展階段的一部分,與紙張所代表的物理交換截然不同。紙張是個讓人類的智力、創造性、表現力甚至是道德得以發展的創新。無怪它至今仍被視為全球文化發展進程中的關鍵因素。


     


    橘子事件


    19 世紀 90 年代,瘋狂搜羅埃及文物的“埃及熱” 讓沃利斯· 巴奇——朋友們昵稱他為“巴基” ——心潮澎湃。他用 25年的時間為大英博物館收購了 4.7 萬件古埃及文物。在此過程中,他幾乎犯下了文物盜竊領域有記載的所有罪行,這些行為在今天看來都是不可原諒的。自始至終,沃利斯· 巴奇對任何不贊同其行為的人都極其蔑視;他十分厭惡那些他稱之為“考古學界裴斯匿夫”的同時代人。在本章的故事中,為了得到那四份珍貴莎草紙卷之一,他再度超越了自我。


    巴奇在自傳中寫道,一位開羅的古董商朋友告訴他,坊間傳言市面上近出現了前 5 世紀某位抒情詩人的重要作品。幾位為歐洲各大博物館效力的代理商和三位知名英國考古學家正在開羅展開地毯式搜尋。這樣做的結果就是莎草紙的價格水漲船高。1896年11月,為得到這卷莎草紙,巴奇專程來到埃及,盡管每個了解情況的人都說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顯然,他們不了解巴奇。在此之前,巴奇已經將好幾份莎草紙帶出埃及,包括阿尼紙草書和一份寫有亞裡士多德著作的莎草紙。這幾次經歷樹立了他收藏大師的形像,然而也給他帶來了敵人。與他作對的人中甚至有他的同胞——駐開羅的英國政府官員、埃及博物館和古物監管局的英國裔負責人都在其中,他們不惜一切代價,要阻止巴奇再將任何一件物品帶出埃及。身為大英博物館的研究員,巴奇有權自由前往大英帝國疆土的任何角落,所以他們無法阻止他進入埃及。但是他們賭咒發誓,絕不會讓他在未經許可的情況下攜帶任何東西離開。


    舞臺布置完畢,隻等好戲上演。局面對巴奇不利:亞歷山大港和塞得港(Port Said)的郵政和海關人員都處於高度警戒狀態,警方派人監視他的一舉一動。隻有一個問題:他們的行動太遲了。在圍獵開始之前,巴奇早已先行一步,騙過了所有人。事實真相是巴奇早在幾個月前就已買下了這份古希臘文莎草紙。他與莎草紙的所有人奧馬爾(Omar)早就談妥條件,隻是當時沒有足夠的資金完成交易。於是他留下一筆定金,囑咐奧馬爾替他保存好這份文獻,日後他自會回來拿。當時他留心抄下幾行紙卷上的文字寄給大英博物館的圖書館管理員,對方幾乎立刻發報回復:“文字已鋻定,極其重要。買,不惜代價。”


    結束一段內陸之旅後再回到開羅,巴奇發現局面復雜了許多。埃及文物監管局見過其中一塊殘片,關於這份莎草紙的流言傳得滿城風雨,奧馬爾見狀便想坐地起價。巴奇不得不坐下來和他討價還價,耗費整整兩天兩夜纔得到這份文獻。而他得到文獻的消息也立刻不脛而走。文物監管局派出幾名官員前往他居住的酒店興師問罪,然而他們卻空手而歸。英國總領事派人送給巴奇一張便條,告誡他盡早放棄,否則後果自負。巴奇的答復則是:他會盡快離開埃及回到倫敦。但是那份莎草紙該怎麼辦呢?


    現在我們知道,這份莎草紙是巴庫利德斯《頌歌》原著的一份抄本。巴庫利德斯是古希臘抒情詩發展早期具有重要意義的一位詩人,以優雅而精美的風格聞名。他被譽為“科斯島的夜鶯”,他的詩讓人愉悅,卻不需要讀者多費腦筋,是“一位讓讀者一見如故,就像在自己家裡一樣放松的詩人” 。這份文獻收錄的不是一兩行詩句,而是巴庫利德斯的幾乎全部作品。當這份文獻在博物館重新拼湊完整時,人們發現上面共有1382行詩句,合計20首詩,其中6首幾乎完整無缺。除了3塊較大的碎片之外,還有超過200塊殘片,全部拼在一起之後的莎草紙長達15英尺。


    讀到這段記載時,我不禁納悶巴奇究竟是如何將這樣一件物品帶回倫敦的——不僅沒被人發現,也沒有讓它遭受進一步的破壞。事實證明,巴奇的解決方法十分簡單。他在開羅的一家百貨商店買了一套埃及風光攝影集,此外還有兩張卡紙封面、一卷彩色包裝紙和一捆繩子。接著,他將這件無價古董紙卷中較大的部分裁剪成適當的尺寸,與較小的碎片一同夾在攝影集當中,用包裝紙包緊,後用繩子繫好。他的下一步行動是通過鐵路將行李運到塞得港的一位朋友那裡。塞得港位於蘇伊士運河北端,是返英旅行者的出發港。那天早上,巴奇和一位名叫艾哈邁德(Ahmad)的助手登上前往塞得港的火車,隨身帶著那冊夾有莎草紙的攝影集。他用一件厚重的大衣遮掩隨身行李,另外還帶著一個板條箱,裡面裝有 200個橙子。就在火車開動之前,兩名官員走進他的車廂,聲稱他們必須把他的行李箱拿到火車末端的貨運車廂裡存放。巴奇解釋說他已經在前一天把大件行李寄送到了塞得港,他們將信將疑地檢查了他座位下的空檔,之後便離開了。隨後,當火車停靠在一個中轉站時,巴奇帶著隨身行李飛快地躥到月臺上,艾哈邁德緊隨其後。隨後,他們坐上一列開往相反方向的火車,向東前往蘇伊士——蘇伊士運河連通紅海的南部港口。


    在天色幾乎完全暗下來時,他們抵達了蘇伊士,並在那裡分道揚鑣:艾哈邁德帶著大衣和行李箱,巴奇拎著那箱橘子。他們前往海關辦公室,所有的手提行李都必須在那裡接受檢查。一踏進海關的棚屋,巴奇便設法吸引人們的注意力,而艾哈邁德則趁機離開檢查站,將行李箱和大衣帶到不遠處巴奇朋友的家中。在海關棚屋裡,巴奇的板條箱被打開檢查,那些橘子被一一取出清點,海關人員要求他支付 15 皮阿斯特的關稅,巴奇拒絕了。他大吵大鬧,高聲分辯說那些橘子不是為他自己買的,而是給別人的禮物。他的吵鬧引得其他旅客紛紛前來圍觀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巴奇身上,沒有人注意到艾哈邁德悄悄溜了出去。


    後來,巴奇支付了罰款,那本來也不是一筆大數目。離開檢查站時,他還大聲指揮別人將橘子送到鎮上一家由法國修女經營的當地醫院去,以此證明自己的清白無辜。


    那天晚上,巴奇與他的朋友在鎮上愉快地共進晚餐。待到午夜時分,他登上了一艘蒸汽船,小船載著他和艾哈邁德以及他的大衣和行李箱,駛向一艘停泊在蘇伊士港等待穿越運河的客輪。穿過運河之後,他們在塞得港停下腳步。艾哈邁德在那裡下船,取回巴奇的行李箱帶回船上。在此期間,巴奇始終躲在客艙沒有露面。每當有人問起巴奇在哪裡,艾哈邁德都會告訴海關官員,他還在伊斯梅利亞(Ismailia),很快就會趕來。


    也許海關官員還在等待,然而“獵紙忍者”巴奇一周後便在南安普敦下船,披上厚厚的大衣抵御英國的寒風,手提著色彩鮮艷的行李箱,登上了開往倫敦滑鐵盧車站的火車。

    媒體評論
    關於古代社會公共和私人生活的中心媒介的生動講述。一次關於遙遠過去的神聖旅行。
    ——《柯克斯書評》

    一部扣人心弦、發人深省的莎草紙傳播應用史。通俗易懂,文字引人入勝。
    ——《出版人周刊》

    一部信息豐富、研究扎實、語言生動的佳作!

    關於古代社會公共和私人生活的中心媒介的生動講述。一次關於遙遠過去的神聖旅行。


    ——《柯克斯書評》


     


    一部扣人心弦、發人深省的莎草紙傳播應用史。通俗易懂,文字引人入勝。


    ——《出版人周刊》


     


    一部信息豐富、研究扎實、語言生動的佳作!


    作品體現了作者的敘述能力,他首先是一個講故事的高手,其次是一名渴望分享知識的熱情的植物學家。他的寫作非常權威和透徹,對作品的內容及其時代背景做了充分的解釋。他並未以仿佛很熟悉的口吻談論那些著名人物,以示自己知識淵博,而是詳細解釋了“誰是誰”。我常戲稱我們正生活在一個“名義上的無紙化社會”,在這個社會中,廣大讀者,尤其是現在的學生們,應該學習有關紙、歷史學、植物學、技術和政治的知識,並從中有所收獲。


    ——亞伯·克裡科裡安(Abe Krikorian) 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榮休教授,經濟植物學學會主席


     


    一本好書!尼羅河流域的各個地區見證了人類的發展,本書則詳述了這種發展是如何被記錄下來的,尤其是在古埃及。高德特的作品巧妙地融合了事實、神話與通俗易懂的文字,使讀者真正享受閱讀的樂趣,深入了解這個地區的古代史和當地人的生活。


    ——埃多·麥高恩博士(Dr Edo McGowan)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