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  文化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保健/养生
     体育/运动
     手工/DIY
     休闲/爱好
     英文原版书
     港台图书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中國的內戰:1945-1949年的政治鬥爭(珍藏版)
    該商品所屬分類:歷史 -> 中國史
    【市場價】
    1424-2064
    【優惠價】
    890-1290
    【作者】 胡素珊 
    【所屬類別】 圖書  歷史  中國史  現代史(1919-1949) 
    【出版社】當代中國出版社 
    【ISBN】9787515408231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精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15408231
    作者:胡素珊

    出版社:當代中國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7年12月 

        
        
    "

    編輯推薦

        《中國的內戰:1945—1949年的政治鬥爭》為西方學者*本全面繫統論述國民黨在大陸失去政權原因的著作,國內外很多研究中國現代史的學者都對這本著作贊譽有加。本書屬於史學經典,絕版重譯。《中國的內戰:1945—1949年的政治鬥爭》平裝版上市之後,獲得較為廣泛的好評。比如:共識網2014年度十佳好書獎、新浪中國好書榜、百道網2014年好書榜、百道網2015中國好書榜中榜人文類TOP50、2015年《學術中國》暑期書單,等等。為西方學者*本全面繫統論述國民黨在大陸失去政權原因的著作,國內外很多研究中國現代史的學者都對這本著作贊譽有加。本書屬於史學經典,絕版重譯。本書平裝版上市之後,獲得較為廣泛的好評。比如:2014亞馬遜好書獎(證書由發行部代表領取)、共識網2014年度十佳好書獎、新浪中國好書榜、百道網2014年好書榜、百道網2015中國好書榜中榜人文類TOP50、2015年《學術中國》暑期書單,等等。

     
    內容簡介

       《中國的內戰:1945—1949年的政治鬥爭》是美國著名學者、中國問題研究專家胡素珊(Suzanne Pepper)的代表作,是西方學者較早對“國民黨如何失去大陸政權”這一歷史命題進行全面繫統、客觀中立研究的重要學術著作。關於國民黨失敗、共產黨勝利的原因,作者並不滿足於以簡單的因果關繫進行解釋,而是在中國內戰的各個層面上對兩黨進行比較:與學生和知識分子的關繫,土地改革的措施,對工業的管理,財政措施等等。作者的論述基於對政策文件的認真剖析和對政策實際實施及其影響的綜合考察,從而細微客觀地揭示出共產黨是如何抓住歷史機遇、獲得民心和政權的。


        《中國的內戰:1945—1949年的政治鬥爭》於2014年7月出版平裝版,今為精裝珍藏版本。很多書都試圖分析1945年到1949年間中國內戰中中國共產黨取得勝利的原因,但是Suzanne Pepper的權威著作是*本也是*一本全面的分析如何國民黨輸掉戰爭,不僅僅是軍事行動的失敗,是如何在腐敗和無能下輸掉了平民大眾支持的失敗。現在新版面市(中文精裝珍藏版即是根據新版翻譯完成),這裡加入了國民黨失敗和共產黨勝利的權威調查,揭示了新的調查結果和一些檔案資料,為這個特殊歷史時期的中國現代史畫上濃厚的一筆。

    作者簡介

          胡素珊(Suzanne Pepper),美國學者。1972年獲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博士學位。除本書外,著有:《中國的大學》,《20世紀80年代的中國教育改革》,《激進主義與20世紀的中國教育改革》。《劍橋中國史》第13卷(*部分)有關中國內戰的篇章便出於她的手筆,她還為《劍橋中國史》第1415卷(中華人民共和國部分)撰寫了有關教育問題的三章。

    目錄
    推薦序(雷頤)
    再版前言
    部分 國民黨統治的後歲月
    章 引言
    第二章 內戰的開始:接管日占區
    戰勝者與戰敗者
    經濟
    光復地區
    第三章 學生的反戰運動
    “一二·一”運動
    抗議在華美軍暴行運動
    學生運動以及內戰政治
    第四章 經濟管理不善造成的政治損失
    工人運動的復興推薦序(雷頤)
    再版前言
    部分 國民黨統治的後歲月
    章 引言
    第二章 內戰的開始:接管日占區
    戰勝者與戰敗者
    經濟
    光復地區
    第三章 學生的反戰運動
    “一二·一”運動
    抗議在華美軍暴行運動
    學生運動以及內戰政治
    第四章 經濟管理不善造成的政治損失
    工人運動的復興
    經濟管理不善和喪失民心
    通貨膨脹造成的危害
    第五章 林林總總的控訴:知識分子對國民黨的批評
    知識分子對國民黨政府的批評
    國民黨統治的表現:政策和工作
    自由主義的理想:社會主義和民主主義
    第二部分 共產黨的勝利
    第六章 知識分子對中國共產黨的評論
    中國共產黨的政策和表現
    共產黨的統治方式
    1949年自由主義者和共產黨的聯盟
    第七章 恢復土地改革
    中共勝利的社會經濟根源
    土地改革:抗日戰爭的經驗
    總結:抗日戰爭的教訓
    激進的土改:1946—1947年
    作為階級鬥爭的內戰:戰略需要還是“左傾”過激行為?
    總結
    第八章 回到城市
    張家口的實驗
    中國共產黨城市政策的起源(1945—1946年)
    重返城市:1947—1949年
    從農村到城市:1949年的中國共產黨
    第九章 一個新的開始:共產黨從國民黨手中接收城市
    法律和秩序
    經濟和金融
    勝利者和其他人:廣泛的聯盟
    第十章 內戰的政治
    城市
    農村
    征引文獻說明
    對增訂書目的說明
    參考文獻
    出版後記
    前言
    再版前言
    歷史寫作不僅與它試圖描述的過去緊密相關,同時也會受到歷史現狀的深刻影響,沒有什麼比一本舊歷史著作的新版本能更好地證實這樣一個觀點了。自《中國的內戰》於1978年首次出版後,已經有幾代政治人物和學者離我們而去了。如果將20世紀後期的中國作為研究背景,那麼在這本專著再版之前,我們有必要確定中國內戰初發生的時間、地點,以及那個年代中國社會的整體環境。對於某些特定年齡的讀者而言,這種重述所起的作用僅僅是幫助他們重溫過去的歷史,因此似乎是顯得有些多餘了。然而,歷史的描述並不總是隻限於時間一個維度。本書的1997年中文版就向人們提供了一種不同的視角,也就是說,時間的間隔並不是歷史著作要跨越的障礙。

    再版前言
    歷史寫作不僅與它試圖描述的過去緊密相關,同時也會受到歷史現狀的深刻影響,沒有什麼比一本舊歷史著作的新版本能更好地證實這樣一個觀點了。自《中國的內戰》於1978年首次出版後,已經有幾代政治人物和學者離我們而去了。如果將20世紀後期的中國作為研究背景,那麼在這本專著再版之前,我們有必要確定中國內戰初發生的時間、地點,以及那個年代中國社會的整體環境。對於某些特定年齡的讀者而言,這種重述所起的作用僅僅是幫助他們重溫過去的歷史,因此似乎是顯得有些多餘了。然而,歷史的描述並不總是隻限於時間一個維度。本書的1997年中文版就向人們提供了一種不同的視角,也就是說,時間的間隔並不是歷史著作要跨越的障礙。
    事實上,我們有必要對初次閱讀本書的中國讀者做一些基本介紹。我們有理由相信,人們看待歷史的方式以及對歷史的興趣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變,這也是我們再版本書的主要理由。於1976年去世之後,中國發生了許多變化。政府開放了國家檔案,並且重新放寬了——盡管不是完全取消——諸多歷史著作的出版限制。正是由於這種開放,學者們得以接觸到有關新中國的大量原始或二手資料,從而對中國近現代史的諸多階段進行了更深入的研究,其中就包括發生於20世紀40年代在國民黨政府和共產黨之間進行的內戰。見書後參考文獻中的中文著作部分。新中國翻譯並出版了許多非中國學者有關中國的著作,這是新時代一個顯著的特色。有了這些翻譯作品,中國學生事實上能讀到許多北美和歐洲大學為自己的學生提供的有關近代中國的圖書。國內外的幾代中國讀者由此同時讀到了對他們親身經歷過的歷史的片段描述。可以肯定,這些歷史片段的作者將為即將閱讀他們作品的新讀者提供一種完全不同的歷史觀。中國讀者以這些外國作者未曾想到的方式充分利用了他們的作品,這是對作者們好的回報。我們將在下面詳述這種利用的成果。
    00中國的內戰再版前言00我對1945—1949年中國內戰的研究始於1969年,那一年我正在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攻讀政治學博士,中國內戰是我博士論文的一部分。而真正完成這篇論文是3年以後的事情。為達到出版的要求,我在1973年和1975年對文章進行了修改。“籌備出版”的過程持續了3年。直到1978年,它的版纔正式面世,並於1980年推出了平裝本。這部著作引起了人們的爭議,一些人喜歡它,另一些人則認為它沒什麼價值。事實上,人們的評論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我自己的看法,雖然我和他們有不同的理由。我感到不滿意是由於終的作品並不符合我初的期望。題材和資料的缺乏、出版日期的推延、無法得出滿意的結論,似乎讓這本書永遠不可能完成。但在某種程度上,這本書仍然是成功的。因為對讀者而言,它涉及的題材和提出的問題本身是具有吸引力的。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為期10年的寫作過程讓這些問題顯得更加普遍和重要了。10年的創作時間在現在看來或許不算什麼,但在1969—1980年那個思想急遽變化的年代,這一時間跨度足以斷送任何一本書的前程。
    問題:美國之亞洲,中國之內戰
    在我研究中國內戰的過程中發生了這樣的情況,在1969年對我而言十分關鍵的問題到1980年已經不成其為問題了。到1980年,許多人已經讀過了我的書,人們的觀念也發生了極大的轉變。1969年,在學習中國革命史的學生中間,時髦的話題是越南和詹隼(ChalmersJohnson),而且這兩個話題被緊密地聯繫在了一起。詹隼當時擔任博士論文評審委員會的主席,他自己有關農民民族主義的論文受到了極大的關注,並引起了不少爭議。見詹隼:《農民民族主義和共產黨政權:中國革命的開始(1937—1945)》,斯坦福:斯坦福大學出版社,1962年。如果將背景換成其他的任何時代或政治學科,這樣的議題本不會造成如此大的影響。那時,越南戰爭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個焦點,沒有哪一個政治繫的學生會不討論與越南直接相關的話題。美國在後殖民地區的外交政策,是否應該參與他國的內戰,這些戰爭的性質,特別是共產主義的挑戰,與此相關的所有話題都引起了人們廣泛而熱烈的討論。
    然而,如果人們尋根究底,就會發現這些問題都不可避免地終歸結到一個初的激烈爭論上,即對1949年中國“淪陷”於共產主義,美國究竟負有怎樣的責任?這場爭論的結論是,美國當時決定不直接干預1945—1949年中國內戰的許多考慮是站不住腳的。其結果是華盛頓決心在朝鮮給予共產主義堅決的回擊,並在越南延續了這一強硬立場。
    盡管美國政府做出了這樣明確的決定,20世紀60年代後期仍是一個過渡時期,上述問題重新引起人們的關注並被廣泛討論。隨著兩極時代的終結,20世紀50年代冷戰時期流行的強硬的反共思潮以及產生這種思潮的認識根源已經不再被人們視作是正確的了。冷戰的結束幾乎和它的到來一樣突然。為了對過去歷史進行新的總結,全美國範圍內又展開了另一輪激烈的爭論。和中國發生的情況幾乎完全一樣,越南共產黨終取得了勝利。美國試圖在自己和對手之間建立一種既共存又遏制的新平衡關繫。農民民族主義展現出極大的豐富性和旺盛的生命力,有力地回擊了那些認為它即將滅亡的預言。農民民族主義將學術目標和政治內涵結合在一起,這使它具有雙重的意義。由於這種雙重性質,在人們試圖達成新的政策共識的過程中,詹隼既被視為冷戰後批研究中國問題學者中的自由主義先驅,也被認為是20世紀60年代這一過渡時期保守主義的代表。
    近,賀康玲(KathleenHartford)和戈迪溫(SteveGoldstein)對西方學者關於1949年前中國共產黨人革命歷史的觀點進行了總結。除了一點以外,我贊成這兩位學者的幾乎所有結論。詹隼和他初的批評者之間的分歧肯定不會“比事實更加明顯”。見賀康玲和戈迪溫《星星之火:中國的農村革命》中的“概述:中國共產主義革命的觀察”一節。隻是在進行了多年的後續研究,並消除了這一領域的大部分歧見後,人們纔得出了這一結論。詹隼開始受到的反對並不算激烈,學術上的分歧是隨著政治含義的增強而變得日益真切的。
    20世紀50年代,人們寫了許多關於1949年共產主義在中國取得勝利的文章,但詹隼1962年發表的論文與之前文章的主題有著明顯的區別。此前的文章談論的主要是陰謀論、美國的責任、蘇聯的責任、共產黨作為一種組織武器的特性、精英決定論,以及層做出的決策。詹隼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後占領日本的重要意義、整個亞洲蓬勃發展的反殖民民族主義運動等問題上的見解並不新鮮。詹隼的創新在於他將這一繫列問題與中國共產主義的勝利緊密地結合到了一起。更不同尋常的是,詹隼試圖將這些問題置於中國農村的背景下來加以理解,他創造了“農民民族主義”這個新詞。詹隼認為,1937—1945年間,中國共產黨通過領導華北和華東地區的抗日活動,贏得了人民廣泛的支持,這是共產黨人終能夠取勝的根本原因。在抗戰過程中,中國共產黨建立了由黨領導的地方根據地。中國共產黨不再是蘇聯共產黨的一個“復制品”,而且成為一支帶有鮮明中國民族主義特色的、合法的、本土的政治力量。
    詹隼的觀點反映了美國學者對近代中國歷史研究的主要變化趨勢。然而,詹隼遭受的絕大部分批評並不是來自於他正在取代的保守主義的右翼學者,而是來自於快速崛起的左翼學者。詹隼始終支持中國共產黨的民族主義和抗日戰爭,他將旨在實現階級調和的統一戰線政策視作共產主義成功的主要原因,他鼓吹共產黨領導下的民眾運動。他的這些觀點都成為人們批評的目標。詹隼嘲笑“庸俗馬克思主義者”將研究重心放在社會經濟改革上——無論是的還是其他形式的改革。詹隼堅持他的右派觀點,並將他的理論應用到越南和其他民族解放戰爭中,他為此遭受到更加激烈的批評。他在1973年的《人民戰爭分析》一書中寫道:“就革命策略而言,隻有和民族解放的努力結合到一起時,共產主義纔可能獲得成功……為了充分動員農民,讓他們支持遊擊戰,必須采取土地改革這樣的措施滿足農民的切身利益。但動員農民真正有效的方法是告訴他們,他們的不幸是由帝國主義的掠奪——通常的表現形式是外國武裝侵略——造成的。”詹隼:《對人民戰爭的分析》,伯克利:加利福尼亞大學出版社,1973年,第10、15—16頁。
    詹隼的觀點引發了人們持續而激烈的爭論。詹隼開創了一個新的西方中國歷史學派,這一學派將地區性根據地作為研究重點,力圖從社會經濟的角度對共產主義在中國取得的成功進行合理的解釋。除了前面提到的賀康玲和戈迪溫的總結,還可以參考韋思諦(StephenAverill):《共產黨領導的革命運動》,載於《中華民國》,第18卷,1992年11月,第1期,第225—255頁。部對“農民民族主義”提出異議的著作是馬克·塞爾登(MarkSelden)的《延安:通往中國革命的道路》(劍橋:哈佛大學出版社,1971年)。詹隼和塞爾登隨後逐條回應了針對他們的批評,但是他們隻做了很小的讓步,因此他們原來的觀點基本是沒有改變的。見詹隼:《回顧農民民族主義:一本著作的傳記》,載於《中國季刊》,1977年12月,第72期,第766—785頁;以及馬克·塞爾登:《結語》,載於《中國革命:回顧延安之路》,紐約州阿蒙克市:夏普出版社(MESharpe),1995年,第222—258頁。當然,到1969年,幾乎所有人都掌握了遊擊戰爭的基本原則。因此,在寫作本書之前,我意識到必須仔細分析詹隼理論的矛盾之處並找到對抗權威觀點的有效策略。在這種情況下,研究者會很自然地想到,在詹隼引用了大量資料、論證嚴密的理論中也會不可避免地存在疏漏。詹隼駁回了我初的兩個論文選題(個選題是“延安遺產”,第二個是“文化教育的革命性改革”),此後我們開始寫作《1945—1949年中國的內戰》。我選擇該題目的理由是,這一時期正好與1937—1945年錯開,可以避免與他的文章在內容上產生直接的衝突,而這兩個時期又足夠接近,可以讓我提出與他的觀點相對、他必須認真考慮的論點。
    不幸的是,不到幾個月,我細心設計的策略便遭遇了重大挫折。初,我的計劃看上去十分完美。準備階段的閱讀都指向同一個方向。從1945年到1949年,中國共產黨的軍隊已經從一支遊擊性部隊轉變成能適應運動戰、大規模傳統戰爭的武裝力量,並在戰場上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但關於這場內戰的當代論述幾乎是相同的,無論是中國共產黨的朋友還是敵人、外國觀察家、中國內戰的參與者、前軍事人員或民間評論者,都一致將中國共產黨的獲勝歸功於基本的“政治”原因。許多人甚至聲稱,中國共產黨的勝利主要是在政治上,而非軍事上的。不僅如此,這些當代的評論者還認為,國民黨腐敗無能、經濟管理不善造成的政治上的失敗與共產黨的勝利具有同等的決定意義。在共產主義獲勝的眾多政治原因中,重要的一條據說是中國共產黨的土地革命政策,這一政策看上去充分體現了農民民族主義。
    研究進展到下一階段,幾乎所有主要的手資料給人的感覺都是相似的。薛君度(HsuehChuntu)對斯坦福大學胡佛圖書館有關中國土地改革的著作進行了整理並專門撰寫了書目介紹。但他表達的仍是這一領域中的傳統觀點。在介紹的開始,薛君度用一種十分有把握的語氣寫道:“在解放區內推行土地改革是中國共產黨能夠取得軍事勝利重要的因素之一。在反對國民黨的鬥爭中,土地改革贏得了廣大農民的積極支持。《土地法大綱》的頒布明確規定了中國共產黨的農業政策。”薛君度:《中國共產主義運動(1937—1949):關於胡佛研究所中文藏書中相關文獻選編與注釋》,斯坦福:胡佛研究所,1962年。見《書目叢刊》,第11期,第226頁。
    但是,我接觸的資料並不足以充分證明共產黨的勝利和土地改革之間有這種直接的因果關繫,研究很快就陷於了停頓,似乎進入了死胡同。我有選擇性地閱讀了許多可以找到的有關1945年至1949年中國內戰的文獻,但這樣的閱讀甚至不足以讓我就這一題目完成一篇質量尚可、篇幅短小的論文,更不用說寫出一篇揭示出軍事勝利背後的社會經濟根源的精彩文章了。隻是在很久之後,當本書在進行出版前的校訂時,我纔終於意識到,幾乎所有人在初都掉進了同一個陷阱,人們都把“土地改革”選做研究對像,從字面意思來理解它,並接受了官方的說法——即這一改革是從1947年開始的。盡管我們並沒有掌握多少具體的資料,用於揭示共產黨的政治勝利和軍事勝利之間的必然關繫及其根本原因,但官方的劃分方法似乎已經成為人們關於國共實力消長的傳統看法中的一個組成部分。
    這樣,人們便得出了一種折中的結論。人們理所當然地認為,中國共產黨成功所必須的條件在1945年之前都已經具備了。在隨後的1945年—1949年中,共產黨隻是將軍事和政治上的優勢轉化為終的勝利,但這種優勢隻是一種附加的成果,共產黨終奪取政權所需要的革命根據地以及其他重要基礎並不是這一時期完成的。我在研究中還進一步剔除了外國政策的因素,許多美國人認為,美國的對華政策對中國內戰有著決定性影響。明顯的例子是,20世紀60年代的老一代的保守主義者憤怒地聲稱,是美國政府的無能讓我們失去了中國。但新的觀點認為,是否“失去”中國,並不是由我們決定的。因此,我將注意力集中在中國自身的原則上。需要提及的是,我的分析很少涉及軍事。之所以這樣,有幾個原因,其中現實的原因是有必要限制本書的長度,我本人缺乏軍事上的專業知識和興趣,而且讀者已能找到大量已有的或者即將推出的、從一般軍事角度描寫中國內戰的著作。萊昂內爾·馬克斯·查辛:《共產主義征服中國:1945—1949年的內戰史》(蒂馬斯·奧薩托和路易斯·格拉斯譯),劍橋:哈佛大學出版社,1965年;威廉·威特森、黃震夏:《中國高層指揮:共產黨軍事政治史(1927—1971)》,紐約:普雷格出版社(Praeger),1973年。
    在劃定了這樣的“界線”之後,我不敢有把握地說自己能夠對中國共產黨的成功給出一個明確或理論上的解釋。我並不打算寫一部有關1945—1949年中國內戰的政治歷史著作。我的目標較為有限,僅限於對國共兩黨的政治表現進行比較,希望能為人們以後的研究和著述打下一個基礎。我關注的重點在於雙方政策的實施,以及這些政策對一般民眾的影響。我並沒有對共產黨的興起和國民黨的衰落進行更深層次的探討,一個原因是考慮到人們對這一主題的種種爭論,給它設立一個邊界似乎是很有必要的,另一個原因是我不想被卷入“共產黨必然會獲勝”這個更具爭議性的問題的爭論中。但我終目標的確是通過分析和對比國共兩黨政治成功和失敗的本質,建立一個可以讓我們對1945—1949年這段時期留下的懸而未決的問題進行評估的標準。
    當前的展望:中國的政治,西方的趨勢
    自從《中國的內戰》在1978年出版之後,驚人的事情是,對這一段歷史,當代中國的興趣與西方學術界有了極大的差異。由於種種原因,西方對中國的關注轉移到了其他方向,而1945—1949年間的這段歷史尚未得到充分研究。出於其他一些原因,相比之下,中國的研究興趣在不斷增強,並出版了數量驚人的有關這段歷史的著作。《中國的內戰》的中文譯本不過是方興未艾的研究趨勢中的同類著作中的一本而已。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當西方學者還在為尋找這段歷史的切入主題和靈感來源而煩惱時,大量的中文著作已經為人們提供了豐富的原始和二手材料,這些材料足以支持人們對這一時期的許多專項歷史進行研究。
    中國內戰的研究和西方興趣的轉移
    如果讀者閱讀了《中國的內戰》初在西方的版本,將發現這一版本體現了西方學術界的普遍興趣,即共產主義在中國是如何取得政權的。然而,在20世紀80年代,人們對共產主義可能造成的威脅不再那麼敏感了,《中國的內戰》將關注的重點轉到了新的方面。在新的版本中,中國內戰不再被視作是中國向共產主義過渡的一個關鍵性時期,它本身不再重要了,而是作為20世紀中國超越傳統的新政治秩序的一個具有示範意義的早期階段。
    關於中國共產主義在1949年之前的成功,人們有很大的爭議,為了還原《中國的內戰》在這一爭議中初的位置,本書被分成大致相等的兩個部分。部分講述國民黨的衰敗,第二部分則敘述共產黨的興起。部分關注的重點是城市問題以及市民生活:腐敗、通貨膨脹、學生和知識分子。第二部分的重點是農村土地改革。土地改革從一開始就吸引了人們多的關注,對中國共產黨的勝利是否應歸因於農民民族主義,還是另有原因,人們仍在進行激烈的爭論。
    事實上,“土地改革”,或者說推行對農民土地、財產和政治權力的激進的再分配措施,要遠遠早於1947年。如果我一開始就了解這一點,我或許能夠更早地將注意力集中在一個目標上。直到1974年,我關於土地改革的博士論文仍然有許多不合邏輯之處,其中的矛盾太多,以至於無法發表。一開始對我的研究造成阻礙的問題仍然沒有得到解決。我查閱了許多1947年實施土地改革的文件,這些資料並不足以證明土地改革已將農民動員起來,讓他們積極支持共產黨的戰爭,盡管這一印像與所有傳統觀點和共產黨官方的說法相反。首先,土地改革怎樣動員和發動十分重要的華北地區的農民?由於這一地區地租普遍保持在較低的水平,而且存在大量擁有自有土地的小自耕農,土地改革實際已經完成了。其次,詹隼認為,共產黨是在放棄他們20世紀30年代的激進的、容易造成分裂的土地改革方案之後纔獲得了農民廣泛的支持。如果這一觀點是正確的,共產黨的領導人為什麼會在全面內戰的關鍵時期重新采用這種冒險的做法?
    終,我又花了一年時間纔解開這些矛盾,並且能夠回答有關這段歷史的主流研究中絕大部分問題了,論文的篇幅也由此增加了將近100頁。新的研究顯示,共產黨的取勝幾乎與農民民族主義本身沒有任何關繫。但這一研究也指出,如果農民能獲得一定程度的安全保障,激進的社會經濟改革並不會妨礙1945年日本投降前後共產黨對農民的廣泛而成功的動員。給予本地農民一定程度的保障是共產黨獲勝必不可少的條件。但是,到1947年,一個更大的變化是,共產黨已經擁有了足夠強大的力量,能夠讓它在農村大範圍地重新施行激烈的經濟和政治改革了。
    我還比較了20世紀80年代幾乎所有關於地區革命根據地的研究20世紀90年代中期仍有有關這一課題的新著作。例如,托尼·塞奇(TonySaich)和方德萬(HansvandeVen)編輯的《中國共產主義革命的新視角》(紐約州阿蒙克市:夏普出版社,1995年)中的第二部分“地區差異”。,其方式是通過研究當時的各項條令仔細分析這些根據地制度的實際建立過程。幾乎所有的研究都否認共產主義在中國的成功是由某種單一原因造成的,無論這種原因是意識形態、組織運動、外國干預、人民貧困,還是其他方面的。所有人都否認共產黨的成功是因為這些因素不可避免地集中到一起,並由此產生了一種無法阻止的化學反應。這些研究強調,中國內戰不取決於某種和確定的因素,它是由相對性、人類的創造性,特別是由戰略過程和靈活性決定的。長久以來,上述因素被視作外國學說在中國農村扎根的必要條件(即使不是充分條件)。中國共產黨由此獲得了能應對農村地區各種復雜環境和國內外險惡對手的必要的適應能力。在建設農村根據地的過程中,革命力量逐漸發展壯大,終得以重新奪取城市並贏得後的勝利。
    如果革命可以是被人為“制造”出來的,那麼它也可以是被解構的。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人們認識上的分歧在逐漸減少。毫無疑問,這種認識上的趨同既與1976年之後中國的變化密切相關,也得益於新的研究成果。1976年後,中國舍棄了的許多革命理念,例如他的建立在階級劃分概念之上的社會目標和農村理



    媒體評論
    這本出色的學術著作是對1945—1949年中國內戰期間國共兩黨政治衝突的權威記錄。作者將此書分為大致相等的兩部分。*部分論述國民黨之所以在大陸崩潰的種種弱點,第二部分論述導致共產黨*終奪取政權的優勢所在……這本書是對我們有關中國現代史知識的*重要的補充,是這一領域的著作。
    ――美國《亞洲研究》
    那些對內戰時期的中國,對中國的政治組織,對剖析政治權力的基礎感興趣的讀者,不可不讀此書。
    ――美國《亞洲事務》
    本書是一個重要的貢獻。胡素珊公允地、充滿智地分析了國民黨失敗和共產黨勝利的原因,她並不滿足於以簡單的因果關繫進行解釋,而是在中國內戰的各個層面上對兩黨進行比較:它們與學生和知識分子的關繫,土地改革的措施,對工業的管理,財政措施等等。她的論述基於對政策文件的認真剖析和對政策實際實施及其影響的綜合考察,因此產生了這樣一本對中國的內戰首次作全面的令人信服的記敘的著作。
    ――美國《選擇》

    這本出色的學術著作是對19451949年中國內戰期間國共兩黨政治衝突的權威記錄。作者將此書分為大致相等的兩部分。*部分論述國民黨之所以在大陸崩潰的種種弱點,第二部分論述導致共產黨*終奪取政權的優勢所在……這本書是對我們有關中國現代史知識的*重要的補充,是這一領域的著作。


                                                ――美國《亞洲研究》


    那些對內戰時期的中國,對中國的政治組織,對剖析政治權力的基礎感興趣的讀者,不可不讀此書。


                                               ――美國《亞洲事務》


    本書是一個重要的貢獻。胡素珊公允地、充滿智地分析了國民黨失敗和共產黨勝利的原因,她並不滿足於以簡單的因果關繫進行解釋,而是在中國內戰的各個層面上對兩黨進行比較:它們與學生和知識分子的關繫,土地改革的措施,對工業的管理,財政措施等等。她的論述基於對政策文件的認真剖析和對政策實際實施及其影響的綜合考察,因此產生了這樣一本對中國的內戰首次作全面的令人信服的記敘的著作。


                                                 ――美國《選擇》


    胡素珊引人入勝地敘述了蔣介石和國民黨政府如何在不到四年的時內間完全輸給共產黨的過程。這主要不是一段軍事鬥爭的歷史,這是一段政治鬥爭的歷史。國民黨的腐敗與無能*終使各階層的民眾起來反對它,在論述這一歷史黑白點的政治鬥爭方面,可能不會再有比這本更好的著作了。


                                         ――《美國政治科學評論》


     

    在線試讀
    部分
    國民黨統治的後歲月
    章引言
    在外界眼中,1945年至1949年中國的內戰使亞洲的國家從世界的一個力量集團轉移到另一個集團。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宣告成立引發了美國政壇持續四分之一個世紀的激烈爭論和相互指責。受到中國共產黨勝利的刺激,美國決定阻止共產主義在亞洲的擴張。這一決定將美國直接卷入了朝鮮和越南的戰爭。
    在回顧這些事件時,西方學者將注意力主要集中在中國共產黨與國民黨之間的軍事衝突以及美國試圖控制和影響國共衝突的努力上。西方歷史學家考慮的是西方讀者的興趣和關切。在美國——1949年之後,大部分有關中國的著作都是美國學者完成的——國民黨的失敗被迅速解讀為一種政治損失,共產黨則被視作一個不合法的執政黨。共產黨的勝利也被視作是美國的一次失敗。在討論“失去中國”這一問題時,人們不是在追究責任,就是在推卸責任。由此引發的一繫列學術研究、政府出版物、政黨爭論都是以這一關切為基礎的。對於英語讀者而言,1945年至1949年的中國內戰歷史中國歷史學家把1945—1949年稱作“解放戰爭時期”或“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次和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分別是1924—1927年和1927—1937年。在本質上仍然是有關戰爭勝負、美國提供或拒絕援助以及分析那些政策決策者動機的記錄。
    但對我們而言,這一記錄是否是政治利益和意識形態偏見(由於麥卡錫時代的恐怖政策,這一偏見大大地加強了)的結果並不重要。幾個當時的美國記者和其他親歷者的描述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更廣闊的視角,本書可被視作這種描述的延續。這其中有名的作品有:鮑大可的《共產黨接管前夕的中國》、傑克·貝爾登(Jack Belden)的《中國震撼世界》、德克·布迪(Derk Bodde)的《北京日記:革命的一年(1948—1949)》、韓丁(William Hinton)的《翻身:一個中國村莊的革命紀實》以及約翰·F.梅爾比(John FMelby)的《天命:中國內戰錄(1945—1949)》。詳細書目可參閱本書後的參考文獻。我試圖擴大1945年至1949年這段時期歷史記錄的範疇,為此本書花許多篇幅介紹了當時的政治情況,因為在我看來,軍事鬥爭歸根結底是由政治決定的。部分
    國民黨統治的後歲月
    章引言
    在外界眼中,1945年至1949年中國的內戰使亞洲的國家從世界的一個力量集團轉移到另一個集團。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宣告成立引發了美國政壇持續四分之一個世紀的激烈爭論和相互指責。受到中國共產黨勝利的刺激,美國決定阻止共產主義在亞洲的擴張。這一決定將美國直接卷入了朝鮮和越南的戰爭。
    在回顧這些事件時,西方學者將注意力主要集中在中國共產黨與國民黨之間的軍事衝突以及美國試圖控制和影響國共衝突的努力上。西方歷史學家考慮的是西方讀者的興趣和關切。在美國——1949年之後,大部分有關中國的著作都是美國學者完成的——國民黨的失敗被迅速解讀為一種政治損失,共產黨則被視作一個不合法的執政黨。共產黨的勝利也被視作是美國的一次失敗。在討論“失去中國”這一問題時,人們不是在追究責任,就是在推卸責任。由此引發的一繫列學術研究、政府出版物、政黨爭論都是以這一關切為基礎的。對於英語讀者而言,1945年至1949年的中國內戰歷史中國歷史學家把1945—1949年稱作“解放戰爭時期”或“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次和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分別是1924—1927年和1927—1937年。在本質上仍然是有關戰爭勝負、美國提供或拒絕援助以及分析那些政策決策者動機的記錄。
    但對我們而言,這一記錄是否是政治利益和意識形態偏見(由於麥卡錫時代的恐怖政策,這一偏見大大地加強了)的結果並不重要。幾個當時的美國記者和其他親歷者的描述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更廣闊的視角,本書可被視作這種描述的延續。這其中有名的作品有:鮑大可的《共產黨接管前夕的中國》、傑克·貝爾登(Jack Belden)的《中國震撼世界》、德克·布迪(Derk Bodde)的《北京日記:革命的一年(1948—1949)》、韓丁(William Hinton)的《翻身:一個中國村莊的革命紀實》以及約翰·F.梅爾比(John FMelby)的《天命:中國內戰錄(1945—1949)》。詳細書目可參閱本書後的參考文獻。我試圖擴大1945年至1949年這段時期歷史記錄的範疇,為此本書花許多篇幅介紹了當時的政治情況,因為在我看來,軍事鬥爭歸根結底是由政治決定的。
    00中國的內戰章引言00在許多方面,本書都隻進行了初步的討論,並且顯示出了偏向性。在很大程度上,這是一篇對於許多仍然沒有得到充分研究的議題和問題的介紹。我可以得到的原始材料並不充裕。文獻方面的缺口是巨大的,在一些情況下,這種缺陷甚至是無法填補的。但本書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政治歷史。它並不是關於政治人物、政治事件、政治思想或者政治組織沿革的記錄。本書關注的主要是國共兩黨在爭奪政治權力過程中的政策以及具體做法。更具體地說,本書對國共兩黨各自和他們想要統治的社會的關繫進行了比較性的分析。
    中國的內戰是為了爭奪國家權力而進行的一場軍事鬥爭。戰爭是另一種形式的政治,政治舞臺一定能為我們提供關於這場衝突本質和結果的線索。戰爭的政治背景不僅定義了戰爭雙方的身份,還定義了他們鬥爭的原因、他們承諾的性質以及他們可以利用的資源。從研究的角度而言,政治被定義為政府和被統治者互動和交流的過程。更準確地說,政治是那些掌握公共權力的人和受到這種權力管理的個體、集團、部門、階級之間的互動和交換。政治資源相當於交換的介質,政府和被管理者為了達到各自的目的,彼此之間會經常進行這種資源的交換。
    雖然不同的社會群體可能脫離它所處的政權而生存,相反的情況卻顯然不能成立的:政權是由社會群體組成的,不可能孤立於社會群體而存在。就政權與不同群體交換關繫的性質而言,它們是各不相同的。但這一定義假定,投身於政治的個人和黨派如果不進行這種交換,將無法掌握或保留權力。隻有建立聯盟,采取一定的政策,實施計劃,纔能獲得權力。
    國共兩黨爭奪權力過程中的一個關鍵因素是從現有的政權手中收回資源。很明顯,如果現政權有弱點可利用,這一目標實現起來將更加容易。現政權與不同的社會群體之間的關繫越脆弱,“造反者”就越有可能利用民眾的不滿並終贏得他們的支持。當然,政府與民眾之間的關繫也可以通過另一些方式得到加強,例如制定政策、做出承諾,等等。“支持”和“反對”一樣,有多種不同的有形或無形的表現形式。政治資源也有許多種,例如在國民黨和共產黨的鬥爭中,維持軍隊必不可少的是糧食和兵員。中國民眾和兩個競爭對手之間各種資源的交換以及導致這種交換的條件,就是我們關注的主要問題。
    一些政治學者已經接受了這樣一種概念,即政治是一種互動和交換的過程見沃倫·F.奇曼(Warren FHchman)和諾曼·托馬斯·烏普霍夫(Norman Thomas Uphoff )的《變化中的政治經濟》以及他們引用的資料。,但在其他學術領域,這一概念並不流行。因此,在研究革命變化中我們不熟悉的政治繫統時,采用這種概念或許對我們是有幫助的。在一種我們十分熟悉的文化中,例如我們自己的文化中,當然沒有必要向人們解釋這些基本的政治概念。沒有哪一個美國記者或政治分析家會在不考慮可能影響美國南部、中西部農業區、黑人、普通工人、白領工人等社會組成的情況下,貿然預測總統的選舉結果。對美國人而言,這些社會群體和美國政府之間存在著再也明顯不過的交換關繫。
    然而,在研究不同形式和風格的政治時,我們不一定要使用同樣的假定。特別當政治競爭者是一個共產主義政黨,並試圖用暴力推翻現有政權時,我們尤其應避免拘泥於上述概念。的確,如果有人試圖對任何社會的這樣一段歷史進行政治分析,無異於將自己置於人們批評和質疑的“風暴眼”中。我們似乎不應將政治合法性看作一種固有的組織和“程序”模式的結果,並把它當作一種為人們普遍接受的政治行為的準則。這些模式和準則不僅被質疑,而且受到了有力的挑戰。在這裡,更重要的問題無疑是這種挑戰本身的性質以及讓這種挑戰變成可能的條件。這些條件的形成可以追溯到過去。但是在當前,政治競爭者一定會采取組織和程序的方法,充分利用這些條件。
    但這種方法也不足以應付來自於斯大林模式的組織和控制——西方學術界中有關共產黨領導的革命運動的另一個常見的主題——的挑戰。這一假設為人們的分析帶來許多困難,其中明顯的一個例子包含在人們對“南越民族解放陣線”道格拉斯·派克(Douglas Pike):《越南共產黨:南越民族解放陣線的組織和技巧》,劍橋:麻省理工學院出版社,1966年。的研究中。這本著作描述了在1954年至1963年間,吳庭艷政權是怎樣招致南越社會幾乎所有人的痛恨以及當吳的威信喪失殆盡後,這個政權是如何垮臺的。作者按照時間次序記錄了吳庭艷政權逐步失去各社會團體支持的過程,並得出結論:“你可以親眼看到整個社會結構是如何從薄弱的地方開始撕裂的。”同上,第73頁。然而這本書餘下的部分在描述“民族解放陣線”這一時期形成的組織技巧時,對吳政權所處的社會環境——有一章專門介紹這部分內容——並沒有給予應有的重視。作者認為隻有真正對社會不滿的人纔能建立真正的革命組織,並這樣寫道:“‘民族解放陣線’正好相反。它剛形成時就已經成熟了,它需要補充的隻是細節。它的政策並不真正代表不滿的群眾,更像是事後想起而臨時添加的應急產品。”道格拉斯·派克(Douglas Pike):《越南共產黨:南越民族解放陣線的組織和技巧》,劍橋:麻省理工學院出版社,1966年,第76頁。
    這種“對社會不滿的人纔能建立真正的革命組織”的論斷產生了超越學術討論範疇的影響。它讓人們重新關注美國沒能阻止共產主義在中國的勝利的原因。就更大範圍而言,人們不僅利用這一觀點證明美國應該參加越戰,並且試圖用這一觀點來解釋美國在越南的失敗。盡管如此,現在看來,軍事干預的政治局限性是顯而易見的。因此,人們想要更深入地研究政治組織和政治議題之間的關繫以及政治競爭者和民眾之間的關繫的動機也是十分明顯的。
    一位學者對馬基雅維利對於想要獲得和保住權力的有野心的統治者提出建議時寫道:

    首先,新的統治者必須為國家提供更多的安全保障,他本人能夠取代舊的統治者就充分地說明了這一點的重要性。他必須采取比前任政府更有力和有效的措施,從而讓民眾感到更安全。被取代的前政權很少能夠做到這些……在這種情況下,民意的指向很容易發生改變。對原來政府的忠誠瓦解了……民眾開始尋找能為他們提供更多的安全、和平以及更好的法律的新的權威。查爾斯·W.亨德爾(Charles WHendel):《有關權威本質的探討》,見卡爾·J.弗裡德裡希(Carl JFriedrich)編《權威》,劍橋:哈佛大學出版社,1958年,第10—11頁。

    這一研究試圖確定國民黨或國家主義政黨在執政的末期是否真的,或在多大程度上“缺乏權威”。與此相對的,該研究的第二個目標是確定共產黨在奪取政治權力後,在多大程度上贏得了民眾的支持和忠誠。中國共產黨的統治是否真正被人們所擁戴,或者他們隻是國民黨犯下的錯誤和日本人暴行的受益者。第二章內戰的開始:接管日占區
    第二次世界大戰和日本的入侵對中國共產黨和國民黨的政治命運產生了不同的影響。首先,日本的入侵在中國激起了強烈的民族主義反應,這種反應使蔣介石和中國共產黨能夠在統一的抗日運動中聯合起來,成為統一的抗日運動的領袖。在當時的中國,隻有蔣介石具有足夠的聲望來領導抗日戰爭。詹姆斯·M.伯特倫(James MBertram)在他的《中國的危機:西安兵變真相》中提出了這一觀點。無論在朋友還是在敵人眼中,蔣和他領導的政府都被視作是中國抵抗侵略者的民族決心的真正像征。
    蔣介石想要保持這一形像,面對日本人的強大攻勢,蔣和他的政府被迫從華北和沿海地區撤退到中國西南部。汪精衛領導的偽政府接管了國民黨撤退後的大片地區。與此同時,以延安為根據地的中國共產黨充分利用了日本對中國北部的入侵。共產黨之所以能在日本的軍事壓力下發展壯大,是因為從1927年他們的農村根據地被摧毀後,他們就一直被迫進行遊擊戰爭和農民革命,並取得了豐富的經驗。日本人進入中國北部後,共產黨立即運用這些經驗在日本軍事前線的後方組織抵抗運動。結果,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共產黨逐漸發展為中國活力的政治勢力。到1945年4月,共產黨已經控制了包括大約9500萬人口的廣大地區了。
    與此相對,國民黨政府卻沒能有效利用日本入侵為他們提供的同樣機會。在國際上,國民政府或許被視作“自由中國”的代表,但在國內,到1945年,國民黨在政治力量和民眾的支持上幾乎沒有得到增強。的確,國民黨政府在日本占領區也曾發展過遊擊隊和地下運動,但這些嘗試從未演變成廣泛的抗日運動。在撤退到重慶的歲月裡,國民黨並沒有完成什麼建設性的工作。國民黨政治體繫中固有的弱點反而更加嚴重了。1944年中期,一位駐中國的美國外官員認為,國民黨要比之前10年的任何時候都更加虛弱。他寫道,“委員長正在失去中國民眾的支持。在對日戰爭的頭兩年裡,這個因外敵入侵團結起來的國家出現了一股人們未曾料到的新力量。國民黨內部的虛弱越來越明顯了,聯合的抗日陣線正在瓦解。”謝偉思:《中國白皮書》,第567頁。普遍的不滿、政治反對派、管理混亂以及政府和軍隊中前所未有的貪污腐敗,這種種跡像都預示著國民黨的終垮臺。
    00中國的內戰第二章內戰的開始:接管日占區00然而,1945年8月,日本的戰敗為國民黨提供了後一次機會,至少有些評論家是這樣認為的。國民政府突然發現,它能夠在包含這個國家四分之三人口的地區——包括“自由中國”在內——重新建立統治了。《大公報》認為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敦促國民政府充分利用日本的投降,在人民心中重新樹立自己的統治合法性和道德正當性。《大公報》提出警告,“無論如何,我們都不應該讓光復區的人民喪失對政府的信心。”重慶《大公報》,1945年9月27日。《大公報》是當時中國有名的報紙,與國民黨“政學繫”有密切聯繫。
    30年後的今天,當那一代的中國人回想起中國內戰或者當他們的孩子回憶父輩關於那個年代的記憶時,他們幾乎無一例外地認為,正是1945年秋鼕之際國民黨對日本占領區的接收讓普通城市居民對國民黨統治不再抱有任何幻想。中文裡的“接收”是一個中性詞語,相當於收到或收取。然而,當公眾親身體驗到國民黨接收人員的種種劣行之後,這個詞逐漸成為掠奪、公開搶劫或盤剝窮人這類詞語的代名詞。這些句子經常見諸報紙和媒體。例如錢邦楷:《東北嚴重性怎樣促成的?》,載於《青島日報》,1948年2月19日(1948年3月27日轉載在《觀察》上,第16頁);另見特別通訊:《重慶政聞》,載於《觀察》,1946年11月21日,第16頁。
    城市地區深切地感受到恢復時期的種種變化,城市居民對國民黨信心的削弱是為明顯的。大量國民政府官員被派到各個城市接管敵方政治和行政機構以及敵方資產。這些官員的貪婪在他們接管的城市裡找到了好的機會,他們實施的“恢復”政策對經濟生產造成了的破壞。因此,正是在城市裡,人們清醒地意識到了他們糟糕的處境,不僅是因為官員們明目張膽的腐敗和這種腐敗的規模,還因為城市的媒體並沒有完全受到官方控制。
    日本投降後的幾個月裡,政府的公共形像發生了變化,這一點十分關鍵。國民黨政府回到了沿海地區,它本身並沒有發生變化。那些清楚國民黨缺陷的人預料到國民黨一旦返回敵占區可能出現的問題,並就此向它提出了警告。例如,1945年8月18日,曾在倫敦經濟學院學習並在西南聯大擔任教授的親國民黨的經濟學在《世界日報》上發表了長篇評論,表達了這一觀點。1945年8月17日的《大公報》上也有類似的文章。但直到戰後的接管期之前,人們還沒有普遍認識到國民黨缺陷的嚴重性。當人民發現,八年以來一直像征著民族生存意志的政府原來是這樣的無能和腐敗,他們的失望情緒就更大了。人們突然發現,他們無法用國民黨戰爭時期建立的聲望來衡量它戰後的行為了。
    如果國民黨政府能在隨後的幾個月采取行動,改正恢復時期犯下的錯誤,公眾的記憶和這些錯誤做法的政治意義本來會迅速淡化的。不幸的是,對國民黨來說,在接管期間引起人們如此廣泛批評和抗議的大部分問題都未能得到圓滿的解決。因此,在中國內戰中,這件事的政治重要性在於,它是城市公共輿論開始背離國民黨的個轉折點。同時,接管時期標志著政府抗戰無能的終發展形式。
    公眾的批評和爭論主要集中四個問題上。個問題是政府在解除日本人武裝上的遲緩以及明顯不願懲治漢奸。第二個問題,也是為人們痛恨的,是重慶派出接管日偽資產和機構的官員的貪污受賄行為。第三個問題是恢復時期經濟和金融管理的混亂。後一個更為微妙,但同樣重要的問題是,接收官員對沒有跟隨國民黨撤退到內地,而是繼續生活在日占區的一般民眾采取了居高臨下的態度——至少在這些民眾眼裡是這樣。
    戰勝者與戰敗者
    無論出於怎樣的道德理由,抗戰勝利後,公眾普遍要求國民黨政府取消那些曾與日本支持的偽政權積極合作過的中國人的政治和軍事權力,並給予他們應有的懲罰。政府之所以遲遲不願采取行動,主要是因為在日本投降後,它要依靠日本人和“漢奸”——人們這樣稱呼那些與日本合作的中國人——來維持日占區的“法律和秩序”。當時政府主要擔心的並不是市民動亂,而是中國共產黨構成的更具體的威脅。政府缺乏充足的運輸工具將足夠數量的國民黨軍隊、維持和平的機關和行政人員立刻送到日本人占領的廣闊地區裡。國民黨很快發現自己正和共產黨進行一場搶先接管長江以北日占區的競爭。國民政府的總部設在中國西南,在這一競爭中處於明顯的不利地位,因為共產黨早已經控制了華北的大部分農村地區。
    不僅如此,有人指責政府對日本後的投降幾乎毫無準備,也沒有為此制定相應的計劃。還有傳言說,國民黨內部的軍事建設上也存在著派繫之爭,蔣介石不信任那些沒有向他個人效忠的指揮官。因此,在日本投降後的關鍵幾周裡,蔣介石無法有效地調動他的軍隊,從而獲取的優勢。無論如何,蔣介石在這一時期的主要目標是重建和加強自己的力量,盡可能摧毀他的政治對手在各地的基地。除了共產黨,蔣的對手還包括雲南省的龍雲和東北的張氏家族。因此,蔣介石願意與任何能夠幫助他實現這一目標的人結盟,隻要他們不對他的權力構成直接的威脅。例如,在東北,國民黨政府被迫與前偽政府成員合作,因為他們幾乎是蔣可以依靠、既不支持共產黨也不支持舊軍閥張作霖的兒子張學良的政治勢力。蔣介石在雲南與當地軍閥的權力鬥爭見第三章中“‘一二·一’運動”一節,東北的政治局勢將在第五章和第六章有專門的描述。
    0中國的內戰第二章內戰的開始:接管日占區08月23日,國民黨與日本人公開“合作”。中國陸軍總司令何應欽將軍向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岡村寧次大將發布命令,命令規定,日本軍隊必須有效地防守住他們原先占領的地區,保持交通線的通暢,等待國民黨軍隊前來接收。日本人還要負責收回那些近被“非正規部隊”——即共產黨——奪取的地區。根據這一命令,日本軍隊和偽軍采取了一繫列針對共產黨的軍事行動。
    盡管蔣介石於1945年8月11日下達了命令,要求共產黨軍隊在收到進一步指令之前,必須停留在他們現在所處的位置上。但共產黨堅稱,他們有權接受敵軍的投降。根據8月10日和11日延安發出的指令,為了迫使日本人投降,共產黨軍隊對日本人控制的關鍵據點和重要交通線發起了大規模的總攻。當何應欽將軍在8月23日向岡村寧次下達命令時,共產黨正在從日本人手中接管張家口市。從8月下旬到9月底,共產黨軍隊和日軍以及偽軍之間的戰鬥據報道超過了100次。日軍和偽軍成功地從共產黨手中收回了安徽、河南、河北、江蘇、山西、山東以及綏遠的20餘個城鎮。重慶《新華日報》,1945年9月17日和20日、10月5日、6日和22日。按照何應欽的說法,到11月底,仍有10萬日軍駐守在山西、察哈爾、河北這3個省。重慶《時事新報》,1945年11月30日。1947年1月,仍然有8萬名日軍留在中國東北,與共產黨軍隊作戰(梅爾比:《天命》,第183頁)。在閻錫山的要求下,直到1949年,還有一部分日軍留在山西與共產黨軍隊作戰。1949年4月,太原被共產黨攻克時,指揮山西的國民黨軍隊的原日軍軍官今村保作沒有投降,而是選擇了自殺。見唐納德·G.基林(Donald GGillin):《山西軍閥閻錫山(1911—1949年)》,第286—288頁;約翰·亨特·博伊爾(John Hunter Boyle):《中日戰爭時期的通敵內幕》,第329—331頁。
    如果政府對盡快在光復地區重塑自身威信的政治重要性有更清醒的認識,采取這種利用敵人的軍隊的方式引起的爭議或許會少一些。相反的,國民黨政府毫無必要地把權力交給聲名狼藉的“漢奸政權”,從而損害了自身的聲望和地位。其結果是,很長一段時間裡,在國民黨政府的授權下,日偽仍是他們所在地區的實際管理者。《大公報》認為國民黨當局要為此負責,並有些尖刻地將這種代管稱為“先簽署投降協定,再接管政府”。重慶《大公報》,1945年9月9日。
    共產黨的媒體充分利用這一情況,它們特別提出質疑,在光復地區,為什麼仍然由偽政府官員,而不是國民黨政府官員發布公告?為什麼在偽政府中身居高位的叛國者被國民黨授予同樣的官職?《新華日報》質問道,為什麼像偽上海市長周佛海這樣的漢奸以及南京的偽軍總司令可以發布本來應該由重慶發布的命令?重慶《新華日報》,1945年8月25日和10月3日。
    批抵達南京——汪精衛傀儡政權的首都——的報社記者發現一個奇怪的現像,除了能在街上看到少數幾個中國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