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  文化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保健/养生
     体育/运动
     手工/DIY
     休闲/爱好
     英文原版书
     港台图书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魏晉南北朝史十二講(大家講史·典藏本)
    該商品所屬分類:歷史 -> 中國史
    【市場價】
    497-720
    【優惠價】
    311-450
    【作者】 周一良 著 
    【所屬類別】 圖書  歷史  中國史  三國魏晉南北朝史圖書  文化  傳統文化  其他 
    【出版社】中華書局 
    【ISBN】9787101117202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精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101117202
    作者:周一良著

    出版社:中華書局
    出版時間:2016年05月 

        
        
    "

    編輯推薦

    ☆ 大家小書。作者為魏晉南北朝史領域的大家,本書精選其代表性作品,以較小篇幅展示作者的學術成就。


    ☆ 以專題課形式編排,內容涵蓋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多個方面,集中展現當時歷史與社會風貌。書中不僅僅關注人物、事件、制度,也描述社會生活,對飲食、娛樂、習俗等均有涉及。


    ☆ 印制精美,適合饋贈、收藏。

     
    內容簡介

    著名歷史學家周一良先生學貫中西,在中國史、日本史、亞洲史、敦煌學及中外關繫史諸領域均有很高造詣,尤其對魏晉南北朝史研究用功頗深。


    本書為周先生魏晉南北朝史方面論文的結集。內容涉及對重要歷史人物的論述,如諸葛亮、梁武帝等;對典章制度的評述,如魏晉兵制、南朝文武官位及清濁、北魏三長制等;還對兩晉南朝的清議、兩晉時期流民、宇文周的種族、《世說新語》及其作者劉義慶,以及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史學問題等進行了考察。除收錄專題論文外,另把作者關於該時期社會生活的數篇札記編為《魏晉南北朝社會生活零拾》,以呈現當時社會風貌。


    本書的“代前言”的《我和魏晉南北朝史》,附錄《學術自述》與《怎樣研究魏晉南北朝史》,便於讀者了解作者的治學理念和學術歷程。

    作者簡介

    周一良(1913—2001),著名歷史學家。安徽東至人。1913年1月生於山東青島。1935年畢業於燕京大學,入中央研究院。1944年畢業於哈佛大學,獲博士學位。1946年回國,先後執教於燕京大學、清華大學。1952年起,執教於北京大學,任歷史繫教授,曾任北京大學歷史繫主任。著有《魏晉南北朝史論集》、《魏晉南北朝史論集續編》、《魏晉南北朝史札記》、《中日文化關繫史論》、《唐代密宗》等,主編《中外文化交流史》、《世界通史》(與吳於廑共同主編,四卷本)。其代表性著述大多收入《周一良集》(五卷本)。

    目錄
    我和魏晉南北朝史(代前言)

    講 論諸葛亮
    附:白羽扇

    第二講 魏晉兵制上的一個問題

    第三講 乞活考——西晉東晉間流民史之一頁

    第四講 兩晉南朝的清議

    第五講 《世說新語》和作者劉義慶身世的考察
    附:劉義慶傳之“世路艱難”與“不復跨馬”/

    我和魏晉南北朝史(代前言)


     


    講 論諸葛亮


    附:白羽扇


     


    第二講 魏晉兵制上的一個問題


     


    第三講 乞活考——西晉東晉間流民史之一頁


     


    第四講 兩晉南朝的清議


     


    第五講 《世說新語》和作者劉義慶身世的考察


    附:劉義慶傳之“世路艱難”與“不復跨馬”/


     


    第六講 《南齊書·丘靈鞠傳》試釋兼論南朝文武官位及清濁


     


    第七講 論梁武帝及其時代


    附:蕭衍以及東晉南北朝人小字/


     


    第八講 領民酋長與六州都督


     


    第九講 從北魏幾郡的戶口變化看三長制的作用


     


    第十講 論宇文周之種族


     


    第十一講 魏晉南北朝史學發展的特點


    附一:魏晉南北朝史學著作的幾個問題/


    附二:魏晉南北朝史學與王朝禪代/


     


    第十二講 魏晉南北朝社會生活零拾


    1曹操遺物/


    2鮭/


    3晚有子/


    4樂舞雜伎/


    5珠襦玉匣及其他/


     


    附錄一 學術自述/


    附錄二 怎樣研究魏晉南北朝史/


    出版後記

    在線試讀
    學術自述
    我於1913年1月19日生於青島。原籍安徽東至縣,在北京、天津生長。自八歲起在天津家塾讀書,計十年之久。在這期間,我讀了四書、五經、《古文辭類纂》等,學習寫作古文,對清儒考據著作也有所接觸。塾師中受益深的是二十四歲來周家、二十八歲即去世的南皮張潞雪先生(張曾敭次子)。在家塾裡我還曾先後學習日語和英語。
    1930年我考入北平燕京大學國文專修科。因專修科不算“正途”出身,1931年秋進入創辦不久的輔仁大學歷史繫。輔仁的歷史大師們不擔任一年級的課程,因而次年又轉回燕京大學歷史繫,成為二年級的插班生。在燕京大學,我受知於鄧之誠(文如)、洪業(煨蓮)先生。鄧先生學識淵博,口纔極佳,他講授魏晉南北朝斷代史,娓娓而談,引人入勝。我對這段歷史的興趣,就是由鄧先生這門課培養而成的。洪先生教授史學方法(初級和高級),給了我考證和處理史料的嚴格訓練。作為鄧先生課程的學年論文,我在三年級時寫了《魏收之史學》。我畢業論文《大日本史之史學》,則是由洪先生出題並指導的,這是中國學人篇全面評價日本重要史學著作的文章。大學畢業時,我被推選為斐陶斐榮譽學會會員。畢業後我在燕京大學研究院肄業一年,此時曾去清華大學旁聽陳寅恪先生的魏晉南北朝史課,感到眼前放一異彩,由衷佩服。後由陳先生推薦,我進入了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少年在家塾讀書時,就喜讀王引之的《經義述聞》和王國維的《觀堂集林》,佩服其分析推理之細密周到。後來遂打算繼承郝懿行《晉宋書故》,著手對魏晉南北朝文獻中的語詞進行研究。七十、八十年代之交,我完成了《魏晉南北朝史札記》。《札記》中對大量名物制度進行追根尋源,充分利用了史書、詩文、敦煌寫本、考古報告以及金石等材料,時或引證西周金文銘文、《儀禮》一類史料與古籍。而且對日本文獻的熟悉也給我頗多助益。例如在“相聞、相知”條中,我不但說明了“相聞”是“通知某某”之意,而且指出此種用法沿襲至唐代並傳人日本,日本古歌集《萬葉集》中專立“相聞”一門,即指相互酬答。
    《札記》除疏通語詞本義之外,也盡力“通古今之變”,對諸多歷史表像背後的重大政治線索予以深究。例如“劉義慶傳之‘世路艱難’與‘不復跨馬’”條,通過兩段話語,揭示了宋文帝時身為宗室的臨川王劉義慶在面臨猜忌和誅殺時力圖免禍之窘境,顯示了&ldq嘉之治”的光暈之下統治階級內部矛盾之尖銳。又如“曹氏司馬氏之鬥爭”、“名教自然‘將毋同’思想之演變”、“西晉王朝對待吳人”、“東晉南朝地理形勢與政治”、“東晉以後政權嬗代之特征”、“王敦、桓溫與南北民族矛盾”、“爾朱世隆傳中所見官制”等條,都包括長篇綜論,對當時政治、軍事、文化、制度發展中的一些重大關節點深入剖析。

    學術自述


    我於1913年1月19日生於青島。原籍安徽東至縣,在北京、天津生長。自八歲起在天津家塾讀書,計十年之久。在這期間,我讀了四書、五經、《古文辭類纂》等,學習寫作古文,對清儒考據著作也有所接觸。塾師中受益深的是二十四歲來周家、二十八歲即去世的南皮張潞雪先生(張曾敭次子)。在家塾裡我還曾先後學習日語和英語。


    1930年我考入北平燕京大學國文專修科。因專修科不算“正途”出身,1931年秋進入創辦不久的輔仁大學歷史繫。輔仁的歷史大師們不擔任一年級的課程,因而次年又轉回燕京大學歷史繫,成為二年級的插班生。在燕京大學,我受知於鄧之誠(文如)、洪業(煨蓮)先生。鄧先生學識淵博,口纔極佳,他講授魏晉南北朝斷代史,娓娓而談,引人入勝。我對這段歷史的興趣,就是由鄧先生這門課培養而成的。洪先生教授史學方法(初級和高級),給了我考證和處理史料的嚴格訓練。作為鄧先生課程的學年論文,我在三年級時寫了《魏收之史學》。我畢業論文《大日本史之史學》,則是由洪先生出題並指導的,這是中國學人篇全面評價日本重要史學著作的文章。大學畢業時,我被推選為斐陶斐榮譽學會會員。畢業後我在燕京大學研究院肄業一年,此時曾去清華大學旁聽陳寅恪先生的魏晉南北朝史課,感到眼前放一異彩,由衷佩服。後由陳先生推薦,我進入了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少年在家塾讀書時,就喜讀王引之的《經義述聞》和王國維的《觀堂集林》,佩服其分析推理之細密周到。後來遂打算繼承郝懿行《晉宋書故》,著手對魏晉南北朝文獻中的語詞進行研究。七十、八十年代之交,我完成了《魏晉南北朝史札記》。《札記》中對大量名物制度進行追根尋源,充分利用了史書、詩文、敦煌寫本、考古報告以及金石等材料,時或引證西周金文銘文、《儀禮》一類史料與古籍。而且對日本文獻的熟悉也給我頗多助益。例如在“相聞、相知”條中,我不但說明了“相聞”是“通知某某”之意,而且指出此種用法沿襲至唐代並傳人日本,日本古歌集《萬葉集》中專立“相聞”一門,即指相互酬答。


    《札記》除疏通語詞本義之外,也盡力“通古今之變”,對諸多歷史表像背後的重大政治線索予以深究。例如“劉義慶傳之‘世路艱難’與‘不復跨馬’”條,通過兩段話語,揭示了宋文帝時身為宗室的臨川王劉義慶在面臨猜忌和誅殺時力圖免禍之窘境,顯示了&ldq嘉之治”的光暈之下統治階級內部矛盾之尖銳。又如“曹氏司馬氏之鬥爭”、“名教自然‘將毋同’思想之演變”、“西晉王朝對待吳人”、“東晉南朝地理形勢與政治”、“東晉以後政權嬗代之特征”、“王敦、桓溫與南北民族矛盾”、“爾朱世隆傳中所見官制”等條,都包括長篇綜論,對當時政治、軍事、文化、制度發展中的一些重大關節點深入剖析。


    《札記》的這些工作,我認為還未能構築巍峨大廈,而隻起了加瓦添磚作用;但也掃除了不少研究魏晉南北朝史時的“攔路虎”。日本學者川勝義雄1981年1月7日曾來信說:“……諸條中該博之知識與精密之考證,至為嘆服。要之,實痛感我輩外國人終難與本國學者相匹敵耳。”日本學者吉川忠夫稱此書“是卓越見解與淵深廣博知識的精彩結晶,堪以名著相稱。”


    八十年代我針對魏晉南北朝史學作了一些探討。解放前我對魏收之史學的研究,雖然細密,但今天我感覺還未超出傳統史學的史例、史法之類衡量標準,是比較死板的一種做法。例如對崔浩“國史獄”這個重大事件,以往未能提出新的看法,視野也比較狹窄。八十年代重新思考這個問題,深度和廣度都不相同了,進而提出,崔浩所修國史的“備而不典”,如實記錄了拓跋早期失國、亂倫等事,暴露了北魏統治者祖先的羞恥屈辱,是其罹禍的主要原因。我對拓跋氏早期歷史和世繫的有關辨析,被譽為“自來曖昧不明之北魏初期皇帝世繫,可謂從此後解決”。


    在討論史學史上的編年體和紀傳體時,我指出早的歷史記載,大抵都是依年代順序來敘述。中國早的歷史《春秋》是編年體,晉國、楚國的國史大約與魯國史一樣也是編年體,汲塚發現的魏國國史《紀年》也是編年體。編年體流行了約五百年後,纔出現了紀傳體的司馬遷《史記》。西方早的歷史著作前五世紀號稱“歷史之父”的希羅多德的《歷史》和修昔底德的《伯羅奔尼撒戰爭史》,基本上是按年代順序編寫的。羅馬著名史學家李維的《羅馬史》,更是明確的編年體史書。約在希羅多德之後約六百年,纔出現了普魯塔克的列傳體《希臘羅馬名人合傳》。這就顯示,要從人類思想的脈絡和中外史學的比較,認識中國古代史學發展的階段和意義。


    史學的變遷與社會文化政治密切相關,因而我對魏晉南北朝史學的研究,也不限於史學史本身。魏晉以來王朝更迭多用禪代,政權交接以及其間的政治鬥爭,就直接體現在“國史斷限”這類糾葛之上。西晉編撰國史時,曾有人提出把晉朝歷史斷限上延到曹年年,我指出其目的就在於使曹芳被黜、曹髦被害等大事的非正義性有所減輕,以掩飾衝淡禪代過程中的陰謀與暴力;西晉和東晉的史學家,在這個事件上各自顯示了不同面目。


    我對南朝、北朝之史學特點加以比較,認為各有異同。南朝史學注重議論的“精意深旨”,看重對歷史發展的洞察能力。如範曄《後漢書》的《黨錮傳序》從春秋以後世風的變化談起,《宦者傳序》從古代寺人制度談起,《儒林傳序》論述了東漢二百年學官發展,《西羌傳論》縱論了東漢以來羌人活動及漢廷遷徙政策的失誤,這都是通過貫通今古、思辨分析而得出的深刻看法。瀋約《宋書》和蕭子顯《南齊書》也有同樣風格。而北朝如魏收《魏書》的“序”或“論”,就給人以就事論事、拘泥具體功過得失的感覺,缺乏通觀全局的評論和對變化發展的把握。我進而從更高層次上,就南北文化的總體風貌來分析其南北史學異同的緣由。在文學上,“江左宮商發躍,貴於清綺;河朔詞意貞剛,重乎氣質”;在佛學上,南朝重佛理辨析,北朝重修持實踐;在經學上,也有“南人約簡,得其英華;北方深蕪,窮其枝葉”的情況。南朝文化在玄學和佛學的推動促進下,偏重於分析思辨,故與北朝不同。用《論語》之言來概括,就是北方偏於“學而不思”,南朝偏於“思而不學”。這樣,就可以更深入地把握南北朝史學發展的不同趨勢。


    從南北朝史學異同入手,就可以體察到文化是既區分不同層次、類別的,又往往有一種共同的東西貫穿其中。由此我提出,文化可以分為三個層次:文學、藝術、思想等屬於“狹義文化”;這些之外再加上政治經濟制度以及衣食住行、生產工具等,可算“廣義文化”;而在一個民族的各個文化分支中,還可能潛存著一種共同素質,貫穿於各個方面,我名之為“深義文化”。南北史學的異同,與文學、宗教、經學等等的異同密切相關,從而顯示了南北朝文化在格調和風貌上的總體差異,這就證明了“深義文化”的存在。


    與之相類,我感到日本與中國的文化差異,也同時體現在“狹義文化”、“廣義文化”和“深義文化”諸多方面。日本文化對自然的親近和敏感,衣食住行上樸素、纖細的特點,重視體現責任與義務的“義理”,包容性、實用主義和善於模仿,以及蘊藏於日本文化深處的“苦澀”、“閑寂”情調等等,都構成了日本獨有的文化特性。這就說明,文化是個整體,各個特點之間的聯繫是非常密切的,離開了哪一方面,都解釋不了這個文化整體。這三個層次由狹而廣、由表及裡、由淺入深,共同組成一個立體的文化定義和文化類型的分析模式;而“深義文化”,則終構成了一個民族的靈魂。


    在研究不同文化之間的文化交流現像時,我發現有些影響在對方國家和民族中生根、發芽、結果,交流的結果長期存在;但也有一些影響在較短期間風靡一時,卻未能生根發芽,不久即成陳跡。為什麼會出現這兩種不同的情況呢?通過對具體例證的研究,我認為這取決於:一、交流的內容本身是否屬於某個國家或民族的文化中有長遠價值、經得起考驗的精華;二、這種影響是否適應對方國家或民族的政治、經濟、社會變化發展的需要。例如日本從七到九世紀盡力仿效唐代典章制度,但進入十世紀後莊園制興起,貴族控制了政權,幕府取代了皇室地位,唐制不再適用,就形成了另一套與經濟基礎相適應的上層建築。而中國古代的考試制度,則不僅影響到了高麗王朝、越南李朝,還影響到了西方文官制度的誕生,這是中華文明對世界文明的一大貢獻。中國與印度的文化交流,則顯示了文化交流中存在著相互影響的不平衡現像。印度的佛教文化,影響了中國文化近兩千年,在中國土地上結出了豐碩的果實;而印度接受中國文化的影響,殊不顯著。這都值得深思和進一步研究。看來,狹義和廣義的文化是比較容易相互學習、引進的,而深義文化,卻不大容易被移植或引進。


    ……


    我以往的研究工作主要在史學方面。早年進學,受的是乾嘉樸學教育;在解放前的大學階段和研究所中,又受到了西方近代史學的訓練;建國以後,進而逐漸樹立了另外兩個觀點:唯物的與辯證的,進入了學習、運用馬克思主義史學理論階段。我今天的看法是,這三種類型的訓練有一共同之點,即要求歷史必須真實或盡量接近於真實,不可弄虛作假,編造竄改。隻有真實的歷史,纔能成為“後事之師”,起參考、借鋻以至教育的作用。而研究歷史根本的態度和方法隻有四個字:實事求是。如何纔能實事求是呢?一個合格的歷史學家應當具備鮮明的辯證觀點,既見樹木,又見森林;能由此而及彼,因小以見大;看到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等不同領域之間的關聯;看到紛纭錯雜歷史現像之間的內在聯繫;看到歷史是辯證地發展。如果說五十年來我的學問多少有些進步的話,那就是由於初步建立了這些觀點。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