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  文化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保健/养生
     体育/运动
     手工/DIY
     休闲/爱好
     英文原版书
     港台图书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南宋行暮 : 宋光宗宋寧宗的時代
    該商品所屬分類:歷史 -> 中國史
    【市場價】
    608-880
    【優惠價】
    380-550
    【作者】 虞雲國 
    【所屬類別】 圖書  歷史  中國史  宋遼金元史圖書  文化  傳統文化  其他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8153318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32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208153318
    作者:虞雲國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8年09月 

        
        
    "

    產品特色
     
    編輯推薦

    暗弱的君上,酷烈的黨禁,輕率的戰爭,專擅的政治,污濁的吏風


    患有精神疾病的皇帝如何能君臨天下,他又該如何謝幕?


    一代權相韓侂冑,為何要罷官朱熹,平反嶽飛?


    富有批判精神的理學如何在愈演愈烈的思想整肅中爭得正統,又付出了怎樣的代價?

     
    內容簡介

    更廣闊的歷史視野審視宋光宗、宋寧宗的統治:蒙古鐵騎西征南侵無往不勝,西遼、花剌子模覆滅西夏、金朝、高麗乞和......南宋完全缺乏現實危機感。後人讀史至此,不能不為南宋扼腕和憂心。


    在某種意義上,每一個帝王就是他統治下那個時代的縮影。歷史人物研究作為整個史學研究的有機構成部分,較之制度史、經濟史等專業性很強的課題,其研究成果具有*廣泛的讀者覆蓋面。本書選取宋光宗、宋寧宗兩位知名度並不高的帝王作為研究對像,全面展示了南宋中期的政治社會問題,也分析了光寧兩朝南宋走向衰微的歷程和原因。

    作者簡介

    虞雲國,浙江慈溪人,生於上海。


    上海師範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宋史研究會理事。主要從事宋代歷史與文獻的研究。


    撰有《宋代臺諫制度研究》《細說宋朝》《宋光宗宋寧宗》等專著;編撰《程應镠先生編年事輯》;主編《宋代文化大辭典》《中國文化史年表》;整理標校《文獻通考•四裔考古籍十餘種。


    近年文史隨筆編為《敬畏歷史》《放言有忌》《從陳橋到厓山》《水滸亂彈》《書砦梁山泊》《三聲樓讀記》等。

    目錄
    目 錄
    新版自序
    初版前言
    章 兩朝內禪
    一 淳熙內禪
    二 紹熙初政
    三 “政治日昏,孝養日怠”
    四 又一幕內禪鬧劇
    第二黨禁
    一 從風起青蘋到軒然大波
    二 偽學逆黨之禁
    三 韓侂冑專政
    第三章 從開禧北伐到嘉定和議
    一 以“恢復”的名義


    新版自序


    初版前言


    兩朝內禪


     淳熙內禪


     紹熙初政


     三 “政治日昏,孝養日怠”


     又一幕內禪鬧劇


    第二章 從風起青到軒然大波


     偽學逆黨之禁


     韓侂冑專政


    第三章 從開禧北伐到嘉定和議


    以“恢復”的名義


    開禧北伐


     誅韓與議和


    第四章 因循苟且的十七年


     嘉定更化


     在中原變局前束手無策


    史彌遠專政下的嘉定政治


    寧宗的晚年


    附錄1 南宋光宗寧宗時代簡表


    附錄2 征引古籍版本

    前言
    新版自序
    古人有“三十年為一世”之說,原指代際相繼之意。北宋邵雍將其引入自家的宇宙歷史演化論,作為小的時段概念,提出“三十年為一世,十二世為一運,三十運為一會,十二”。撇除其周而復始的神秘色彩,顯然也將三十年作為考察歷史的基本時段。
    西方年鋻學派主張綜合長時段、中時段與短時段的多種方式,多層級地構成對總體歷史的全面研究。相對於以一個世紀乃至更久的長時段與以事件史為標志的短時段,中時段的研究閾限“涉及十年、二十年乃至五十年的歷史態勢”,自有其特定價值。這種中時段,足以完整展現長時段歷史中某個變化周期,身處其中者往往到該周期結束纔能察覺其終始之間發生了多大的時代差異與歷史變動。

    新版自序


    古人有“三十年為一世”之說,原指代際相繼之意。北宋邵雍將其引入自家的宇宙歷史演化論,作為小的時段概念,提出“三十年為一世,十二世為一運,三十運為一會,十二”。撇除其周而復始的神秘色彩,顯然也將三十年作為考察歷史的基本時段。


    西方年鋻學派主張綜合長時段、中時段與短時段的多種方式,多層級地構成對總體歷史的全面研究。相對於以一個世紀乃至更久的長時段與以事件史為標志的短時段,中時段的研究閾限“涉及十年、二十年乃至五十年的歷史態勢”,自有其特定價值。這種中時段,足以完整展現長時段歷史中某個變化周期,身處其中者往往到該周期結束纔能察覺其終始之間發生了多大的時代差異與歷史變動。


    《南宋行暮——宋光宗宋寧宗的時代》,雖是舊著《宋光宗宋寧宗》的改訂新版,但當年撰著時因他們父子的個人史料存世有限,便立意“以帝王傳記的形式來表現光寧時代”,“力圖把光寧時代作為南宋歷史演進的不可或缺的一環”,有心寫一部時代史。宋光宗即位於淳熙十六年(1189)二月,宋寧宗去世在嘉定十七年(1224)八月,兩位皇帝在位跨36個年頭,既符合“三十年為一世”的概念,也恰在中時段範圍(如果不考慮以帝王為坐標的話,這一時段不妨下延至史彌遠去世的1233年)。倘若將宋孝宗淳熙內禪時1189年與宋寧宗駕崩時1224年的政治、軍事、經濟與文化作一對比的話,就能發現:經過三十餘年緩慢頓漸的變化,南宋王朝已不可逆地從治世折入了衰世。這次改版盡可能地做了修訂,但總體結構未做改動,故擬就這一時段若干總體性問題略抒己見,以便加深對這段時代史的全局性把握。



    既然說這一時段是南宋從治世折入衰世的關鍵時代,當然必須以其前與其後的時代作為比較的參照繫。這裡,先說其前的宋孝宗時代。宋孝宗在位期間為1162年至1189年,共26年,大體也在中時段的閾限內。


    紹興三十二年(1162)六月,藉由“紹興內禪”甫登皇位的宋孝宗,雄心勃勃主動發起隆興北伐,試圖改變紹興和議定下的地緣政治格局。然而,受制於內部因素(太上皇宋高宗的掣肘與反對,主事者張浚“志大而量不弘,氣勝而用不密”,等等)與外部條件(金朝的實力),被迫與金朝再訂隆興和議,重歸宋高宗確立的“紹興體制”。其後,在內政上,宋孝宗也隻能在奉行“紹興體制”的大前提下略做微調與騰挪。有鋻於秦檜擅權的前車之轍,他在位期間一方面頻繁易相,以便皇綱獨攬;一方面開放言路,以便“異論相攪”。隆興和議後,南北政權間長期維持著相對穩定的和平局面。作為南宋欲有所為的君主,宋孝宗曾坦承短期內恢復中原已無可能,但仍寄望於君臣協力一改國弱民貧的局面。他尤其注重興修水利,推動農業生產;同時關注財政與經濟,制定鼓勵商業與對外貿易的政策,城市經濟與市民文化獲得了長足的發展。惟其如此,南宋社會在乾道、淳熙間(11651189)也進入了繁盛期。


    宋孝宗時代(11631189),一方面在專制政體上繼承了紹興體制的政治遺產,另一方面在對官僚士大夫的做法上則有明顯的調整,他還能容忍不同的政見與批評的聲音,政治生態與思想氛圍較之宋高宗秦檜專權時期大有改善。他對道學盡管不持好感,卻並未以一己好惡而推行整肅政策。在傳統中國的大多數時候,政治總是決定一切的,即便微調也效果明顯。由於宋孝宗的政治統治相對寬松,致使這一時代在思想文化上頗有亮色。


    在《中國轉向內在》裡,劉子健認為,北宋學術“令人耳目一新,具有挑戰性和原創性”;相對說來,南宋學術“都難免相對狹隘、受制於正統、缺乏原創性的問題”。這一說法有其獨到之見,但也不盡然,南宋浙東學派諸家,就提供了某些北宋未有的學術成果與思想體繫。這是由於浙東學派的學術建構,還有賴於北宋以來士大夫階層的事功實踐充實其思想資源,也與宋孝宗時代的環境改善有著內在關聯。也正是利用了乾道、淳熙年相對優容的政治環境,朱熹纔有力推動了道學派的擴容,完成了理學集大成進程;張栻也自成一派,張大了湖湘之學。繼北宋中期以後,這一時段以朱熹為領袖的程朱理學,以陸九淵為開山的心學,與呂祖謙、陳亮、葉適為領軍的浙東事功學派幾成鼎足之勢,湧現出自己時代的學術大師群體。無論思想上,還是人纔上,正是宋孝宗時代,宋學進入了又一期。繼北宋中葉的文學鼎盛期之後,這一時段以陸遊、辛棄疾、範成大與楊萬裡等各領風騷,宋代文學也形成了第二個高峰期(雖然比歐陽修、蘇軾父子與王安石等領軍的北宋高峰來略見遜色),而代表人物都成長並活躍在這一時段。史學家李燾也在宋孝宗朝完成了當代史《續資治通鋻長編》的編纂,繼司馬光之後令宋賢史學再放異彩。


    所有這些,都出現在宋孝宗時代,顯然絕非偶然現像。南宋曹彥約認為,南宋乾道、淳熙期間堪與北宋祐時期相媲美:


    朝廷無事,四方寧謐;士渾厚而成風,民富饒而知義。負者歌,行者樂,熙熙侃侃,相期於咸平、祐之治。


    本朝人贊美難免摻有水分,但明代史家柯維騏也有好評,說宋孝宗“有君人之度,其繫人心成乾(道)淳(熙)之治”。縱觀宋孝宗時代,顯然迥異於南宋理宗以降內有權臣疊相擅政、鐵騎壓境的高危期,確是政局相對穩定、政治相對清明、社會經濟相對繁榮的好時段,堪稱南宋史上的鼎盛期。如此一對照,南宋光宗寧宗時代的全面逆轉就更顯得觸目驚心。

    媒體評論

    近20年前,我已拜讀虞雲國先生《宋光宗 宋寧宗》的傳記。深感此書是佳作,既有深入的研究和剖析,文筆流暢,又有頗強的可讀性,具體分析了一個時代的專制政治,且有若干深刻的警句,耐人尋味。現在作者經過認真的增補和修訂,撰成*作《南宋行暮——宋光宗宋寧宗時代》,其水平又上一層樓,突出表明了作者學識的進展,反映了其深邃的史家眼光和道義責任感。


    ——王曾瑜(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中國宋史研究會原會長)


     

    在線試讀
    三“政治日昏,孝養日怠”
    1.悍後李鳳娘
    李皇後出身將家。紹興十五年(1145)一天,她的父親李道見有一隻黑鳳停息在軍營前的大石上,心裡感到奇怪。回家後,知道女兒就在這天出世,這纔想起有鳳來儀的吉兆,便以鳳娘作為二女兒的名字。十幾年後,李道出戍湖北,聽說道士皇甫坦善於相人,便在府第招待他,讓幾個女兒逐個出來拜見。見到李鳳娘,皇甫坦驚惶得不敢受拜,說:“這女孩將為天下母,我怎敢受她拜?”旁觀者都以為他胡說八道,李道卻聯想到黑鳳棲石的征兆,心中暗喜。
    皇甫坦的風鋻之術,連宋高宗都十分相信,允許他進宮謁見。大約在紹興三十二年,皇甫坦出山入宮,高宗問他何事而來,他說:“做媒來。我為陛下尋得個好孫媳婦。”接著把李鳳娘出生故事搬說了一通。李鳳娘應召候選。同時入宮待選的還有皇太子妃錢氏之妹,其父便是兩知臨安府的錢端禮。宮禁內外之人都看好錢氏之妹,但高宗還是篤信皇甫坦的相術,為恭王聘了李鳳娘。
    李鳳娘雖長就天姿,卻生性妒悍。乾道七年(1171)恭王立為皇太子,她也成了皇太子妃,性格越發驕橫悍狠了。太子入居東宮,左右侍奉的宮女人數自然不能與恭王府同日而語。李鳳娘受不了,經常在德壽宮與孝宗夫婦面前訴說太子左右的東長西短。高宗老大不高興,與皇後吳氏談話時後悔道:“畢竟武將之後。我被皇甫坦誤了!”孝宗也好幾次訓斥她:“你應該學太上皇後的後妃之德。如再隻管與太子爭吵,我寧可廢掉你!”
    孝宗隻想鎮懾住她,並不打算真廢皇太子妃。李鳳娘卻又氣又怕,認為這是太上皇後吳氏在挑唆。冊立為皇後以後,李鳳娘更肆無忌憚、目中無人了。孝宗和謝皇後對太上皇帝高宗與太上皇後吳氏非常孝順恭敬,相形之下,李氏卻十分傲慢無禮,有時甚至乘著肩輿一直到重華宮內殿纔停下。有一次,謝氏在談話時提到這類事情,李鳳娘竟惱羞成怒道:“我是官家的結發夫妻!”言外之意譏諷謝氏由嬪妃冊為中宮的。在場的太上皇孝宗聽到這種挑釁性回答,與太上皇後謝氏都怒不可遏。他事後想起內禪前夕黃洽的忠告,真的萌生了廢黜李鳳娘的念頭。他把自己信得過的故相老臣史浩召入重華宮,私下與他談起自己的打算。史浩堅決以為不可行。或許認識到廢後會引起政局風波,這事終於作罷。但李皇後對孝宗和太上皇後謝氏的怨懟卻越積越深。

    三“政治日昏,孝養日怠”


    1.悍後李鳳娘


    李皇後出身將家。紹興十五年(1145)一天,她的父親李道見有一隻黑鳳停息在軍營前的大石上,心裡感到奇怪。回家後,知道女兒就在這天出世,這纔想起有鳳來儀的吉兆,便以鳳娘作為二女兒的名字。十幾年後,李道出戍湖北,聽說道士皇甫坦善於相人,便在府第招待他,讓幾個女兒逐個出來拜見。見到李鳳娘,皇甫坦驚惶得不敢受拜,說:“這女孩將為天下母,我怎敢受她拜?”旁觀者都以為他胡說八道,李道卻聯想到黑鳳棲石的征兆,心中暗喜。


    皇甫坦的風鋻之術,連宋高宗都十分相信,允許他進宮謁見。大約在紹興三十二年,皇甫坦出山入宮,高宗問他何事而來,他說:“做媒來。我為陛下尋得個好孫媳婦。”接著把李鳳娘出生故事搬說了一通。李鳳娘應召候選。同時入宮待選的還有皇太子妃錢氏之妹,其父便是兩知臨安府的錢端禮。宮禁內外之人都看好錢氏之妹,但高宗還是篤信皇甫坦的相術,為恭王聘了李鳳娘。


    李鳳娘雖長就天姿,卻生性妒悍。乾道七年(1171)恭王立為皇太子,她也成了皇太子妃,性格越發驕橫悍狠了。太子入居東宮,左右侍奉的宮女人數自然不能與恭王府同日而語。李鳳娘受不了,經常在德壽宮與孝宗夫婦面前訴說太子左右的東長西短。高宗老大不高興,與皇後吳氏談話時後悔道:“畢竟武將之後。我被皇甫坦誤了!”孝宗也好幾次訓斥她:“你應該學太上皇後的後妃之德。如再隻管與太子爭吵,我寧可廢掉你!”


    孝宗隻想鎮懾住她,並不打算真廢皇太子妃。李鳳娘卻又氣又怕,認為這是太上皇後吳氏在挑唆。冊立為皇後以後,李鳳娘更肆無忌憚、目中無人了。孝宗和謝皇後對太上皇帝高宗與太上皇後吳氏非常孝順恭敬,相形之下,李氏卻十分傲慢無禮,有時甚至乘著肩輿一直到重華宮內殿纔停下。有一次,謝氏在談話時提到這類事情,李鳳娘竟惱羞成怒道:“我是官家的結發夫妻!”言外之意譏諷謝氏由嬪妃冊為中宮的。在場的太上皇孝宗聽到這種挑釁性回答,與太上皇後謝氏都怒不可遏。他事後想起內禪前夕黃洽的忠告,真的萌生了廢黜李鳳娘的念頭。他把自己信得過的故相老臣史浩召入重華宮,私下與他談起自己的打算。史浩堅決以為不可行。或許認識到廢後會引起政局風波,這事終於作罷。但李皇後對孝宗和太上皇後謝氏的怨懟卻越積越深。


    光宗即位不久,就心髒不好。太上皇既擔憂又關心,從民間搞到了秘方,合了一大丸,據說服了心病即可痊愈,準備派人送去,又恐李皇後截留,便打算光宗每月四朝來問安時面交給他。大內宦官原就企圖制造三宮摩擦,好讓皇帝無暇萌生“盡誅此曹”的念頭,便對李皇後說:“太上合了一大丸藥,隻等官家過宮便賜藥給他。萬一有意外,可怎麼向祖宗、社稷交代啊!”李皇後聽說太上皇不同意立嘉王為皇太子,卻屬意於嘉國公,不能不多一份心眼,就派人去打探,果然有藥準備著,便銜恨在心,以為太上皇也太狠心。


    李皇後決定為兒子博一次,也投石問路摸一下虛實。不久,恰有內宴,她突然當面向太上皇提出,請立嘉王為皇太子。孝宗自有考慮,沒立即表示同意。李鳳娘立馬發作:“我,是你們用六禮堂堂正正聘來的;嘉王,是我親生的,為什麼不能立為皇太子?”太上皇勃然大怒。光宗沒有作聲,他明白皇後的用心,也知道太上皇不會輕改主意的。


    內宴不歡而散後,李皇後一手拉著嘉王,一手抹著眼淚,把丸藥的事與不立皇太子拉扯在一起,向光宗哭訴:“壽皇不同意立嘉王,就是想廢你;給你服那顆大丸藥,就是讓嘉國公好早點繼位。”光宗受禪後,頗感貴為皇帝也並不如原先想像那樣能隨心所欲。重華宮的太上皇、慈福宮的太皇太後雖不過問朝政,但一個父親,一個祖母,自己每一句話語,每一個舉措,都必須看太母的臉色,聽壽皇的教訓,老大不自由。尤其太上皇,總讓他感到有一種父親對兒子的威懾。對太上皇執意讓魏王之子嘉國公作為自己皇位的繼承人,光宗本來就窩著一肚子火,現在一聽皇後的挑唆,也有點信以為真了。


    光宗即位後,妃嬪也多起來了。宋代後宮之制,凡封郡夫人以上纔有獨立的房院。紹熙時,自立房院的嬪嬙有黃貴妃、張婉儀、武纔人、潘夫人、符夫人、大張夫人與小張夫人,受恩寵的要數黃貴妃。早在淳熙後期,太上皇高宗見皇太子身邊沒有侍姬,就把黃氏賜給了他。光宗一即位,除冊立皇後李鳳娘外,還進封黃氏為貴妃。他把宮中收藏的揚無咎名畫《紅梅圖》賜她,還在畫上題詩一首:


    去年枝上見紅芳,約略紅葩傅淺妝。


    今日亭中足顏色,可能無意謝東皇?


    以紅梅喻貴妃,以東皇自況,過去你紅葩淺妝,今天在我東皇照拂下,你位至貴妃,顏色十足,還不謝我嗎?調笑中透漏出對貴妃的昵愛。


    在妃嬪隊中,皇帝“朝詠暮吟看不足,羨他逸蝶宿深枝”,對黃貴妃尤其專寵,李鳳娘自然妒火中燒,開始不擇手段地報復。一天,光宗在洗手時見宮女端盥盆的雙手嫩如柔荑,白似凝脂,愉悅之下,大感興趣。幾天後,皇後派人送來一具食盒,打開一看,皇帝差點嚇昏過去,食盒內盛放的竟是那宮女雪白的雙手。


    紹熙二年十一月二十七日,按慣例,光宗將主持即位後首次祭天地的大禮。宋代祭天地前,皇帝、宗室必須在前一天享太廟,受誓戒,而皇帝受誓戒後不能入住後宮,必須夜宿南郊青城的齋宮。李皇後就在大禮前一天虐殺了黃貴妃,派人去通報了貴妃“暴死”的消息,自己到玉津園散心去了。光宗在齋宮接到稟報,又驚駭,又憤怒,他絕不相信活生生的黃貴妃會一天之間無疾暴卒,猜想必是李鳳娘下的毒手。但明天是祭祀大典,他不能違背歷代禮制趕回後宮看個究竟,便哭泣個不停。


    郊祀大禮在下半夜丑時七刻(即二十七日凌晨三時左右)開始。這時,星月當空,夜色清澄。光宗一夜淚流不止,懷疑黃貴妃是否真死了。但這時,他隻能強打起精神,進入指定的位置,穿戴上袞冕,拿起大玉圭,準備主持大禮。


    忽然,狂風驟起,把祭壇上燈燭全數吹滅,祭壇頓時漆黑一片。轉眼間,一兩朵將熄未滅的火苗被狂風猛地吹向了周圍的簾幕,簾幕撲剌剌傾倒下來,火舌卻狂竄起來,蔓延成勢不可擋的大火。光宗被這突如其來的景像嚇獃了。在場的陪祀人也都被狂風烈火驚退了。瞬間,大雨夾雜著冰雹劈頭蓋臉地打下來,夜黑如墨,風火雨雹之中,眾人都自顧不暇,也無法前往救駕了。


    不一會兒,天色霽晴,大火已被豪雨撲滅。曙光微熹中,玉帛牲牢狼藉遍地,連祭祀用的鎮圭也不知去向了。郊禮已無法進行。內侍們這纔把嚇懵了的光宗扶上車駕,送回大內。昨天,接到黃貴妃暴死的噩耗,今天又受到大驚嚇,光宗自“以為獲罪於天,且憚壽皇譴怒,憂懼不寧”,“震懼感疾”,患上了精神分裂癥。


    皇帝被送回大內,黃貴妃的死因大白。但光宗對悍後無可奈何,得知真相隻能咬牙切齒,精神病徹底發作。實際上,精神病遺傳因子早就潛伏在光宗的體內,平日一無節制地酗酒,再加上震驚與恐懼的雙重猛擊,病情來勢洶洶,“噤不知人,但張口囈言”。


    內侍馳報北內,太上皇帝孝宗與太上皇後謝氏連夜趕來探視,見光宗雖已睡去,卻仍滿口臆語。孝宗既擔心,又氣憤,便把李皇後喊來。李鳳娘與親信內侍大約隱瞞了虐殺貴妃事,隻說皇帝飲酒過度而驟然發病的。太上皇大聲訓斥道:“你不好好照顧皇帝,反使他病到這等地步,全不顧宗廟社稷之重,”憤怒至極時扔下一句話:“萬一好不了,就族滅你李家!”


    太上皇準備回時,光宗醒了,聽內侍說壽皇在,便矍然而起,驚怖地下榻叩頭,請罪不已。孝宗慰解再三,仍不能使他釋懷。回北內後,孝宗坐臥不安,又把丞相留正召來責備:“我讓你任相,卻不強諫,你干些什麼事?”留正說:“不是不諫,沒奈何皇帝不聽。”孝宗說:“今後你須苦諫。皇帝如不聽納,他來問安時,我再好好勸他。”


    光宗這一病可真不輕,太上皇在重華宮焚香祝天,祈禱兒子早日病愈。大約半個月後,他的病情纔有所好轉。照例,鼕至有大朝會,這種大朝會一年僅舉行三日、五月初一與鼕至日。但皇帝病得連邁腳登樓都不行,隻能免了。病情稍愈後,李皇後哭訴說:“我勸官家少喝酒,就是不聽。近來你病了,壽皇幾乎打算族滅我李家。我李家有什麼罪過?”接著又把太上皇對留正說的話歪曲走樣地搬弄了一番:“聽留正得到聖語說:如再過宮,一定要留住官家,不讓還宮。”精神分裂癥病人,本就容易妄想別人暗算自己,光宗聽了李鳳娘這番話,再與她此前挑唆的丸藥、廢立等謠言串連起來,自此而後始終擔心太上皇要害他、廢他,內心深處視每月四朝重華宮為畏途險徑,總千方百計地找尋借口,推延日期,於是導致了持續數年的過宮風波。


    2.一個精神病者主天下


    郊禮以後的第15天,光宗纔在內殿召見宰執大臣,他的病已不可能真正痊愈。再過半個多月,就是紹熙三年正月初一,照例應是正旦大朝會,也因皇帝有病取消了。而一月四朝重華宮的儀式,隻能請宰執前往代行恭謝之禮。開春以後,病情稍有好轉,光宗纔恢復升延和殿聽政,但五月一日大朝會,還是未能如期舉行。其後,皇帝雖勉強聽政,但大朝會卻隻在紹日舉行過一次,其他都付闕如。即便聽政,他對臣下也經常“目瞪不瞬,意思恍惚”。從紹熙二年歲末起的兩年多裡,就由這樣一個精神病患者君臨天下的。


    光宗的病情時好時壞,倒使李皇後更有機可乘,自紹熙三年後,政事多決於李皇後。不過,她對大政實在沒有多大興趣與能耐,隻是一味為娘家大撈好處。宋代遵循漢朝非劉氏不王之制,開國以後,即便追贈王封也不輕用於外戚,李皇後卻封李家三代為王,兩個姪子都官拜節度使。紹熙三年十一月,李鳳娘再次歸謁家廟,推恩親屬26人,172人授為使臣,連門客都蔭補為官,恩蔭之濫為南宋以來所僅見。李氏家廟僭越規制,防護之兵居然比趙氏宗廟還多。這一切當然都以光宗的名義頒布詔旨的。


    對皇帝受制於悍後,臣下不是沒有勸諫。據《宋史·羅點傳》,有一天,光宗在便殿召對他,羅點問:“近來,朝廷內外都相傳,說陛下內有所制,不能遽出,因而沉湎酒色,不恤政事,確有這等事嗎?”羅點是東宮舊僚,纔敢以“內有所制,不能遽出”,來暗指光宗受制於皇後。光宗答道:“沒這事。”羅點見皇帝不願正面承認,隻得轉而進諫道:“我原就知道陛下不會不恤政事的。宮禁之間或有拂心亂意的事,姑且借酒自遣罷了。鄉下老百姓,閨門有不順心事兒,還縱酒解悶呢!不過,人主君臨天下,這心應像青天白*,風雨雷電過後,湛澈清明。怎能容許再有纖芥塵垢停留在天日上呢?”


    紹熙五年初,起居舍人彭龜年進呈自編的《內治聖鋻》,光宗問了書的大旨,說:“祖宗家法善,漢唐所不及,待外戚尤嚴。”接著,他看了龜年的《進書札子》,又說:“祖宗待外戚嚴,此處便不可容易壞了。”龜年道:“祖宗不輕委外戚權任,也是愛養親戚之道。我這書大抵對女謁、宦官防之嚴,這些人見了,恐怕不會讓陛下經常閱讀的。”光宗說:“不至於這樣。”但光宗在神智正常的紹熙初政時,就基本上受制於李氏,何況如今患了精神病。羅、彭的進諫對皇帝來說,猶如馬耳東風,至多換來口不由衷、言不符行的應答而已。


    也許病情關繫,對東宮舊僚與春坊舊人,光宗反倒較為信任和親近,對姜特立的眷念之情也從心底喚起而不可遏制。紹熙四年五月,他讓姜特立起任浙東馬步軍副總管,還準備召他入宮,賜錢2000貫作為行裝費。姜特立受召,光宗完全可能一念之轉將他留在朝內,就難免出現近佞弄權的政治局面。這一詔命立即遭到朝臣們的反對,彭龜年、蔡幼學、項安世等紛紛請皇帝收回成命。光宗卻在給事中謝深甫的繳駁上批道:“朕憫其舊臣,無辜而去,特與書行。”


    反對賣力的是丞相留正,動機依舊公私兼顧。他擔心姜特立應召赴闕,光宗顧念舊情留他在身邊,特立就會東山再起,伺機報自己當年排擠他出朝的一箭之仇。對留正來說,這可是前途攸關的較量。他對光宗說:“四年前,是我任右相時論列他招權納賄,纔奉祠而去的。現在既然召他,我理當罷相。”光宗沒做出反應。過了幾天,留正逼光宗表態:“我與特立,理難並立於朝,請早賜處分。”光宗批道:“成命已行,朕無反悔,卿宜自處。”留正便居家待罪,試圖迫使皇帝改變主意。誰知過了七天,光宗仍不理不睬。


    六月初一,留正出城,待罪六和塔,上奏請辭相位:“近年不知何人獻把定之說,陛下遂至每事堅執,斷不可回。我居家八日,出城三日,都不理不報,這都是把定之說誤了陛下。我怕長此以往,事情不論是非,陛下固執把定之說,言路就會斷絕。”紹熙初政,光宗就有“臨決機務,自任太過”的毛病,自從發病後,偏執本就是精神病癥狀之一,他也更固執難回了。見辭相奏疏也不能讓皇帝回心轉意,留正便把入仕以來所有任命告敕都繳了上去,移居範村僧舍待罪,乞歸田裡,使君相僵持更升一級。但光宗既不許他歸田,又不召他回朝,就把左相撂在僧舍冷落著。


    九月四日是光宗生日重明節,理應由丞相率百官上壽。留正是左相,雖在待罪,卻未免職,他這天從範村趕回大內,在紫宸殿為光宗上壽。他還是戀位的。按例,左相應是百官班首,光宗卻下詔以右相葛邲為班首。留正不宜再立到丞相位上,好在他還有少保頭銜,隻能沒趣地站在少保位子上。祝壽一結束,留正仍折回範村待罪。


    歲末,光宗病情有所好轉,這些天是他幾個月來少有的理智清醒的日子。預定鼕至向壽聖皇太後上尊號冊、寶的日子迫近了,而依例上冊、寶須以宰相為禮儀使,這次倘若再讓右相葛邲代行,於大禮不順。光宗對太皇太後一向尊重,便派人召留正回都堂理政,宣布姜特立仍任浙東副總管,但不再堅持召他入朝。留正去位待罪,行使制度許可的宰相規勸君上激烈的舉動,前後長達一百四十餘天。君相兩人懷著各自的目的,出於不同的心態,不負責任地視國事朝政為爭勝賭氣的兒戲,這在宋代歷史上是絕無前例的。見留正還朝,光宗似乎纖芥不存,顯得十分高興,他畢竟是個精神病患者。


    初政時,光宗召還陳源,但沒重用,他仍厭惡那些近習。而如今內侍們播弄北內是非,他已聽得入耳了。紹熙四年夏,陳源遷為入內內侍省押班,光宗仍讓他做宦官頭領,並發還了籍沒的產業。陳源剛召回時,隻讓徒黨搬弄些小是非,不敢做得太過火。而今得到這麼個親近皇帝的要職,便與宦官林億年、楊舜卿等沆瀣一氣,“日夜交牒其間”。皇帝對太上皇的疑忌心理在發病前就深層潛伏著,現在一經陳源一伙火上澆油,便更為加劇,致使過宮風波越鬧越兇。


    對經筵講讀,皇帝越來越不耐煩,卻還要裝出重視帝學的姿態。從紹熙二年初起,他隻在白天應付一下,晚講完全停了。一到晚上,一頭扎進酒杯裡。御史臺主簿彭龜年就經筵晚講上了一奏,光宗覽奏說:“祖宗對經筵是留意。”龜年說:“人君以一身擔天下大任,是非邪正須講學明理纔能明白。”光宗不願聽到自己邪正不明的話,立即說:“近日邪正卻是分明。”答話時分明有精神病患者常見的固執。龜年說:“但邪正之間,更須聖上常常密察,不可不謹慎。”光宗不以為然道:“畢竟今日正人多。”又問:“你對儒臣夜直有什麼要說的?”龜年便說:“祖宗總在夜分之時召經筵官講讀,不僅為了窮究義理,而且為了消彌人欲。夜直如有一二儒臣,互以義理相磨礪,個中意味深長,不是其他能同日而語的。”“親儒生有益,的確如此。”光宗敷衍道。但事後依然我行我素,夜飲如故。


    昏政已經司空見慣。韓侂冑是嘉王夫人韓氏的曾叔祖,其官位在紹熙年間扶搖直上,短短四年竟升遷了27年磨勘纔達到的官階,光宗還想超授他四階,又相當於20年的正常遷轉,直到給事中尤袤繳駁纔作罷。伶人胡永年積官至武功大夫,大概仗著戲演得好,請求讓其親族也享受任子入仕的待遇,這在宋制中絕無先例,光宗竟也一口同意。還是吏部尚書趙汝愚提出,以樂藝出身的人不能以恩蔭任子,並希望立為定法,這纔制止了這事。


    對政事的處理、官吏的任免,光宗往往隨著病情輕重與心緒好壞而是非不定,喜怒無常。黃裳任給事中僅一月,繳駁不當詔令達十餘次而大拂帝意,他忘了曾在嘉王面前對其老師的褒獎,免去黃裳給事中兼王府翊善之職,改任兵部侍郎。還是嘉王不願老師離去,向父皇求了情,光宗這纔同意他繼續做翊善,但封駁之職卻被罷去了。


    有一次,皇帝降內批除耶律適嘿為承宣使,給事中尤袤一再繳駁,光宗再以御筆宣諭他書行。尤袤盡管特與書讀放行,但同時上了一疏說:“天下,是祖宗的天下;爵祿,是祖宗的爵祿。壽皇以祖宗的天下傳陛下,怎可私用祖宗的爵祿給公議卑薄之人呢?”也許“壽皇以祖宗的天下傳陛下”一語刺痛了他,光宗怒不可遏,把奏議撕得粉碎。尤袤見國事乖戾,積憂成疾,臨終前上致仕遺表。尤袤是東宮舊僚,紹熙初政時君臣之際也算相得,光宗覽閱遺表後,照例須對上表之臣的追贈封賜做出指示,他卻將遺表擱在一邊,好幾個月都不做出相應的處理,也許竟忘記了。


    自發病後,光宗對宗室、外戚與大臣“以薨卒聞,多不信”。紹熙四年夏,蜀帥吳挺死了,他是抗金名將吳璘的兒子。紹興和議前削兵權,諸大將兵柄盡奪,隻有四川懸隔遙遠自成一區,吳玠、吳璘兄弟死後,“吳家軍”仍傳吳挺獨掌兵權,漸現坐大之勢。自虞允文以來,有遠見的大臣無不認為四川兵柄必須抓準時機妥善解決。如今吳挺剛死,其子吳曦位望尚低,且不在川中,正是遴選合適將纔入川更代,解決蜀兵世襲的絕好機會。但光宗仍“以為傳聞失實,屏申奏而不信”,固執地認定吳挺還活著,奏報在誑騙他,竟然半年之久不置蜀帥。


    理智清醒時,光宗似乎也想做個明君。紹熙四年初,他在便殿召見了提點福建刑獄辛棄疾。早在皇太子時,他就知道稼軒毅然南歸的傳奇事跡與力主抗金的慷慨詞章。這次召見,光宗一方面遷他的官職,一方面向他咨詢戰守事宜。棄疾指陳了荊襄對東南攻守的戰略意義:“荊襄合而為一則上流重,分而為二則上流輕。上流輕重,導致南北之所以成敗。”並對荊襄的兵柄分合、駐軍布防提出了具體建議,他後希望朝廷“思安慮危,任賢使能”,“使國家有屹然金湯萬裡之固”。但這番議論與建策沒有引起光宗的重視,也未見他對荊襄防守有具體的舉措。


    這年進士廷試策,題目是光宗親擬的“問禮樂刑政之要”。在送呈御覽的策論中,有一篇鞭闢入裡的議論引起了他的注意:“陛下之於壽皇蒞政二十八年之間,寧有一政一事之不在聖懷?而問安視寢之餘,所以察辭而觀色,因此而得彼者,其端甚重,亦既得其機要而見諸施行矣。豈徒一月四朝而以為京邑之美觀也哉?”


    這時正是光宗不朝壽皇,過宮風波越演越烈的當口,群臣的諫章雪片似地送入南內。讀到這段議論,光宗正中下懷,似乎為自己的偏執找到了堂皇的辯解。他認為,對他們父子關繫,這段策論可謂善解人意,當即把這篇廷對策由禮部奏名時的第三親擢為名。


    當知道撥擢的是陳亮時,光宗喜形於色道:“天下英纔,為朕所得。我親自看過的,果然不錯!”實際上,這段策論的意思很清楚:眼下要著手的禮樂刑政之事太多了,何必一定要講究一月四朝的表面形式呢?陳亮的經濟文章早就知名於世,聽到他擢為,太上皇與嘉王也都十分高興。光宗還特地交代翰林學士在賜第告詞裡寫上:“朕之待爾,豈止是哉。”他準備將來大用陳亮,先授他僉書建康府判官廳公事,可惜陳亮未及赴任就病故了。


    然而,在朝政處理上,狂躁、遺忘、偏執、猜忌等精神病癥狀,光宗都有明顯的表現。他的狂躁癥還不算太激烈,但與一般精神病者一樣,堅決認定自己不需要服藥與照料,對讓他服藥物,視他為病人的內侍們大發雷霆,連長、御藥都不能出現在左右,一天或驅逐數十人,宮掖之內,人人自危。


    精神病者常見的怔忡恍惚、怠倦遺忘,讓光宗常把重大朝政忘諸腦後,今日遷延某事,明日遲滯某事,丟三落四是習以為常的。據陳傅良說,“班直待試於殿庭,侍從待命於郊外,往往邈然都不省記”;“甚者嘉邸有子而不奏告,掖庭有喪而不起發”。苦惱的是宮廷儀衛,光宗經常晏朝,有時列仗已畢,隻待皇帝臨朝,忽然傳諭“皇帝不上朝了”,儀衛們隻能撤班。


    紹熙初政時,光宗的性格已顯現出獨斷偏執的那個側面,發病以後,這一側面益發嚴重,直接影響對朝政的處理。對此,彭龜年的上奏有概括性描述:


    期年以來,施為稍異,若示人以不可測者。政事舉措,稍不循節奏;進退臣下,頗不事禮貌。意欲所用,雖給舍屢繳而不可回;意所不欲,雖臺諫彈擊而不可動。宦寺蒞職於中禁,而不用誥命;內廷取財於總司,而特免錄黃。如此之類,未易悉數。其始,群臣爭之而不能得;其終,陛下行之而不復疑。一時操縱自我,予奪自我。


    上朝對班是確保臺諫言事的制度性程序,光宗經常隔下不召;言官偶有論諫,光宗或是不施行,或是干脆將改為外任,免得他們喋喋不休。給事中、中書舍人繳奏不合理的詔書,本是宋代君權自我約束的有效措施之一,如今他們一有繳駁,光宗不是動用御批宣諭書行,就是將封駁官改除他職,免得他們一駁再駁。這些現像,紹熙初政時已不同程度地存在著,那時,人們有理由責備皇帝個人。然而,自紹熙二年郊禮發病起,已無理由再去譴責其本人。把江山社稷、國計民生交給一個精神病患者去主宰,讓一個業已喪失責任能力的人去擔當這一大任,他能負責嗎?


    3.過宮風波


    光宗作為精神病患者的猜疑心理,除認定申奏宗室、大臣、侍從去世多在誑騙外,尤其集中表現在與太上皇的關繫上。前者顯然受黃貴妃活生生“暴卒”的刺激;後者的情況較為復雜:在威嚴強干的父親長年震懾下,孱弱無能的兒子容易形成壓抑扭曲的心理。而太上皇在皇位繼承人上的表態,則讓光宗認為,不僅對嘉王的皇太子地位,甚者對自己的皇位,都是警告和威脅(雖然實際上完全沒他想像的這麼嚴重)。這種揮之不去、思之即來的心理陰影,在發病後遂由潛意識變為病態的妄想,理智極難控馭。倘若周圍的人能施以積極的暗示,這種疑疾自會減弱或消除。怎奈李皇後與左右內侍不斷的讒言恰恰起到相反的暗示作用,致使其猜疑的妄想遂成定勢的錯覺。從發病到退位的兩年半裡,由於這種疑忌心態的支配,在一月四朝重華宮的問題上,光宗固執己見地延宕、推托、拒絕;而群臣則敦促、諷諫、譴責。君臣互相爭勝,過宮風波愈演愈烈,成為紹熙政治史上一出大戲。


    光宗的精神病來勢兇猛,紹熙三年正月初九,纔停藥沒幾天,連登樓都乏力,他還是抱病前去看望了太上皇帝和太上皇後。那天,臨安紛紛揚揚下起了大雪,愛看熱鬧的行在百姓夾道佇立,見到御駕衝風冒雪,由大內往重華宮進發,都感慨天子之孝前古未有。孝宗愛子情切,便對他說:“病體還沒恢復前,不必過宮問安。”九天以後,按例又應朝重華宮。光宗自稱生瘡,讓大臣代往北內行恭謝禮。從此以後,南內方面,讒言的暗示對皇帝漸起作用,一而再,再而三地廢了一月四朝之禮;北內方面,先是顧惜兒子身體,繼而為兒子卸掉些不孝的惡名,也一再傳旨免去過宮。


    隻要不觸及精神上的忌諱點,光宗神智漸清,一如常人,也開始臨朝如禮,雖然仍御內殿。對他長期不朝重華宮,臣僚們認為有失人子孝道,更何況貴為天子,又有孝宗垂範在前呢?於是,他們開始頻頻進諫。秘書省正字項安世上書說:“陛下之仁,足以澤被天下,卻不能施愛於庭闈之間;陛下之量,足以接納群臣,卻不能容忍於父子之間。父子之情,無法割斷。陛下聖心一回,何必擇日?即日就駕,就在反掌之間。”光宗不報。半年過去了,他始終沒有到過重華宮,每到一月四朝的日子,總找些理由一再改日和展期,疑懼心理使他將南內到北內的御街視為畏途。後來,干脆推搪說太上皇讓我免赴重華宮。


    十月二十二日,這天是太上皇誕辰會慶節,皇帝生日時謂聖節。在聖節前十天,有皇帝向重華宮進香儀式。前幾天,光宗也答允過宮進香的,誰知進香這天,他又推說太上皇允準可免過宮,拒絕出巡。在群臣激烈進諫下,次日纔勉強補上了這一大禮。會慶節那天,按禮,皇帝應率百官赴重華宮向太上皇上壽,全國上自宮禁朝廷,下及州縣官衙,無不鳴鐘擊鼓,飲食醉飽,盡一日之歡。但自進香之禮失期,群臣擔心會慶節上壽也會臨時變卦,紛紛上疏論諫敦請,光宗許諾屆時上壽如儀。


    會慶節一早,大內殿前,百官趨班,儀衛執仗,等候皇帝起駕。行都的市民們又早早夾道佇立,等著一睹龍顏。誰知日上三竿,仍寂不聞聲,許久纔傳旨說,太上皇傳諭“今天免到宮上壽”。百官、儀衛面面相覷,以為光宗病又犯了。丞相留正知道皇帝舊態復萌,親率百官給太上皇祝壽已無可能,便率百官赴重華宮拜表賀壽,太上皇內心不由泛上一陣淒涼感。會慶節次日,光宗駕臨經筵,完全沒病的模樣,他實在怕見孝宗,假借太上皇名義傳下了不過宮的諭旨。


    會慶節前三天是嘉王的生日,那天,光宗把兒子召入宮中舉行家宴,一家倒也其樂融融。禮部侍郎倪思得知這事,便進勸說:“陛下父子歡洽時,難道就不轉念動心嗎?壽皇想見陛下,正如陛下想見嘉王一樣!”光宗聽後,念及父子之情,倒也感動和愧怍,但倪思請他補上祝壽大禮時,疑忌又壓倒了愧疚,依舊深居不出。


    鼕至節快到了,又是皇帝朝賀重華宮的大日子。每月四朝之日,皇帝不赴北內已經司空見慣。鼕至那天,光宗依舊言而無信,托詞不朝。一些大臣與侍從感到實在不成體統。起居舍人羅點說:“老百姓節序拜親都不闕禮。陛下耽擱了鼕至節的賀儀,壽皇一定伸長脖子盼著陛下。常人對朋友還不可以無信,何況人主孝事雙親呢?”光宗猶豫不決,但終於不為所動。十個多月來,這種場面一再重演:說定過宮的日子,卻侍臣立庭,衛士在列,有關機構隨時待命,清道軍兵,次第排立。終日守候,翹首以待,卻從朝到暮,杳無詔命,等到殿門將閉,方纔各自散歸,致使“軍民藉藉,妄生謗議”。光宗卻依舊今日遷延某事,明日受阻某人,一味地推托延宕,咫尺北內,杳如萬裡。


    陳傅良在《直前札子》裡向皇帝發出嚴重警告:


    如此日復一日,不以為怪,人心益馳,主勢益輕。如有奸險之人乘機生事,則中外之情不通,威信之柄可移。即使擅傳諭旨,恐怕也無從覺察,或放散儀衛,或隔退臣僚,或間牒宮闈,或激怒軍旅。萬一這樣,臣恐陛下孤立,而外廷也無以效忠了。


    對這一忠告,光宗也有點驚醒了。吏部尚書趙汝愚也規諫再三。十一月下旬,他出朝重華宮,皇後隨即也到,都民都松了口氣。12天後,他再率群臣赴重華宮,進獻剛修成的《壽皇聖帝玉牒聖政會要》。不到一個月,就是紹熙四年正月初一,皇帝又去重華宮向日朝賀禮。這段日子或是他的病情穩定期。



    壽皇一經伯圭勸解,不快也就釋然了。在汝愚規箴與伯圭斡旋下,光宗與皇後在三月上旬同赴北內,一家子從容盤桓了一整天。下旬,皇帝還陪同太上皇帝和太上皇後遊覽了聚景園。孝宗當年為奉養高宗而建造的這一名園,西臨西子湖,是行都的御園。今天兒子能陪著遊園賞春,孝宗自然十分高興。這也是光宗發病後僅有的奉陪父皇出遊。


    對汝愚的協調,光宗很感激,提撥他同知樞密院事,也許與此有關。這一任命與太上皇的考慮倒是一致的。正打算頒任命制詞,監察御史汪義端反對,他引高宗聖訓“本朝宗室雖有賢纔,不過侍從而止,乃所以安全之也”,以宗室為宰執,國朝典故前所未有。這道奏疏雖被留中,但汝愚知道受臺諫論劾,便居家上疏,力辭執政,疏共十二上。中書舍人黃裳說:“汝愚事君忠,居官廉,憂國愛民。義端之見,不可以備位朝列。”光宗便讓義端出朝外任,但汝愚仍不肯受任。光宗主動請示太上皇,這也是他發病後請示孝宗的朝廷大政。孝宗看過汝愚編的《國朝名臣奏議》,認為可與《資治通鋻》並行,也知道他的纔德,便傳諭說,


    高宗聖訓當時隻為防止秦檜的奸謀。光宗讓翰林學士把這層意思寫入任命制詞,汝愚這纔受命就職。汝愚赴重華宮恭謝,孝宗對他說:“你以宗室之賢出任執政,這是國家盛事!”他對光宗的任命是深為滿意的。


    自同遊聚景園後,光宗又回復了老樣子,其間除去病情變化,孝宗竄逐的宦官陳源再次被光宗信用,以及隨之而來陳源黨徒的興風作浪,對皇帝的病態心理起了推波助瀾的暗示作用。臣下們憂形於色,又掀起新一波諫諍高潮。在百官私下交談時,有一種意見以為:“父子之間,何待人言?言之適足激陛下之怒。不如聽之,天理自還。”還有一種觀點認為:“這事隻有壽皇曲意遷就皇帝,或可回解。”從精神病患者的心理角度而言,這些看法自有其合理性,但從儒家道德、人主聖範角度而言,無異陷光宗於不孝,置自身於不忠的地位,一經義正辭嚴的駁斥,便難有市場。於是奏勸過宮成為大流,光宗也已習以為常,當面順從地聽勸,嘻笑不以為怪。汝愚好幾次進諫,光宗也是面聞其勸即醒悟,一入後宮就生疑,活脫脫一個精神病患者猜疑畏懼出爾反爾的神態。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