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山西大同萬人坑發掘記事:日軍侵華罪證
    該商品所屬分類:歷史 -> 中國史
    【市場價】
    342-496
    【優惠價】
    214-310
    【作者】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克  著 
    【所屬類別】 圖書  歷史  中國史  現代史(1919-1949) 
    【出版社】萬卷出版公司 
    【ISBN】9787547034392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47034392
    作者: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克?著

    出版社:萬卷出版公司
    出版時間:2014年12月 

        
        
    "

    編輯推薦


    編輯推薦:



    2014年12月13日,是中國為紀念抗戰期間死難同胞而設立的“全國公祭日”。2014年是**年,由*總書記親自前往南京大屠殺紀念館主持祭奠。



    上世紀六十年代,由中國社會科學院的考古工作者、中國科學院的人類學家、解剖學家前往山西大同煤峪口所發現的萬人坑進行科學發掘。山西是中國煤炭資源極為豐富的地區,日本侵占之後,以人命換煤,勞役中國礦工,以致死亡枕藉。這樣的萬人坑遍布東北、華北天然資源豐富的地方,單大同一帶,能夠指出的就有十四處之多。但是由於不是極度震撼性事件,所以華北、東北經過整理的萬人坑十分少,許多萬人坑即使揭露出來,後來也因欠缺保護和紀錄,而逐漸散失。



    這份資料的形成,距今已經五十餘年,因種種情況,一直未能公開。五十來年,有些材料散失,但有關萬人坑基本的狀況和面貌仍能反映出來。



    在2014年12月13日“全國公祭日”活動之前,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將當年發掘組所記錄的資料、研究結果,以及文字手稿和所拍圖片全部交由萬卷出版公司出版。屆時,中國社會科學院與我社以及大同市政府將共同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記住館舉辦圖書首發式,暨向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捐獻《山西大同煤礦萬人坑發掘記事》原稿活動,並在山西大同舉辦公祭活動暨圖書宣傳活動。同時,中國社會科學院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將向中共中央常委遞交此資料,使這份塵封多年的日軍侵華罪證正式公開於世。

     
    內容簡介
    “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鋻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杜牧《阿房宮賦》
    有天,剛上小學的女兒問我,媽媽,“九一八”是什麼意思?我有點喫驚,因為我從沒打算給她講那些血腥殘暴的過去。我問她,你怎麼知道“九一八”的?她說,那天聽到外面好多車按喇叭聲,響了很久。我稍微沉默了一下,作為一個普通的母親,我隻希望孩子健康快樂,多看看繪本,多學學自然科學,不要過早去接觸,甚至永遠都不要接觸那些沉重的東西纔好……但是當孩子真正問到這個問題時,我還改變了這樣的想法,想著用一種怎樣的態度來告訴她,讓她開始了解,慢慢正視。因為有些事,如果我們都在回避,那麼後來的人就更加不在乎。“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鋻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杜牧《阿房宮賦》

    有天,剛上小學的女兒問我,媽媽,“九一八”是什麼意思?我有點喫驚,因為我從沒打算給她講那些血腥殘暴的過去。我問她,你怎麼知道“九一八”的?她說,那天聽到外面好多車按喇叭聲,響了很久。我稍微沉默了一下,作為一個普通的母親,我隻希望孩子健康快樂,多看看繪本,多學學自然科學,不要過早去接觸,甚至永遠都不要接觸那些沉重的東西纔好……但是當孩子真正問到這個問題時,我還改變了這樣的想法,想著用一種怎樣的態度來告訴她,讓她開始了解,慢慢正視。因為有些事,如果我們都在回避,那麼後來的人就更加不在乎。

    當時,我正在對《萬人坑》這部稿子進行編輯加工。說實話,我們80後這一代人,從小看《花仙子》《聖鬥士》《柯南》,長大了玩PSP、PSV,完全習慣了日本文化和科技帶給我們精神領域上的滿足。不遠處的痛楚距離我們似在千年之外,那不是時間的距離,而是心裡的距離。盡管我之前已經大致了解了這部稿子,但是當我翻開那厚重的相冊,那些清晰、刺目的黑白照片直衝到我的眼前,我心底的麻木開始瓦解,瞬間迸裂。相冊已顯得破舊,但是黑白照片竟還沒有泛黃,仿佛那些痛苦的靈魂在不斷哀求:“請幫助我們重見天日吧,讓後世人知道,我們付出了生命的代價,換來的是中國人苦難的歷史,那是我們揮之不去的恥辱。”

    這些死難的礦工,個個張大的嘴巴,很多尸骨身上有明顯的鞭痕,甚至有很多人在死前被人擊碎了肋骨、割去了四肢,尸骨不全。還有一張駭人的照片,我記憶深刻,那人的表情驚恐,睜大的眼睛,臉上的皮肉被什麼東西撕扯去了半邊……有人問我,從這份資料上看,有多大的比例是受虐致死,我告訴他一大半。可能有讀者認為萬人坑裡有些人是因為塌方致死,可事實上沒有那麼“幸運”。塌方的時候,日本人不會下井救人,更不會耗時費力去挖尸體,萬人坑裡的人,是受到日本人虐待,生病而死或者直接殘害致死的礦工。

    考古工作者在死難者身上找到了他們的證件,甚至找到了個別死難者的家人,他們多是三十左右歲的男子,家中有父母、妻兒,多是生活在城市或邊鎮的普通人,有些人在被抓去做礦工之前有正式的工作,大多數人是打零工以維持家用。這些人為了生計被騙到了礦上,身體強壯者不足三月也病死或被殘害致死。他們在死前甚至還在盤算自己不過喫點苦,掙到了錢,我家裡人就喫飽了。他們和我們一樣,都是普通人,然而在那段國力非常弱的時期,他們缺少依靠,缺少凝聚的力量,每個人都僅僅是“一個人”,每個人對於強權者都隻有唯唯諾諾。

    距離這本書的出版越來越近,美編在不停加班調圖。這本書所使用的照片是1994年左右所衝洗出來的,膠片則是1966年由王序先生所拍攝。幾十年來,照片雖然清晰,但是仍難以避免磨損,加之翻拍、掃描,仍有些光亮度及飽和度上的不足。對於出版來說,偏色自是不可取的,就連任何小小的磨損都是不應存在的。面對這些圖片,將其調出層次感,再將細微的劃痕一點點修復,這對心理承受能力是極大的挑戰。每天修圖無法超過三十幅,否則真的會崩潰。

    在微博上,關於這本書的編輯手記發布之後三天,便有了近60萬的瀏覽量。有人問我是不是要到香港纔買得到,其實書稿現在已經進入二校,隻是出版資金的籌措一度成為讓我尷尬的話題,每當財務和發行部門的同事問起這本書的收益時,我隻能沉默,因為在數據面前,一切熱情都變得異常現實。我可以因為出版一本毫無經濟效益,甚至經濟效益為負的圖書而被扣獎金,但是我不想因為缺少資金而使這本書的出版終止。於是,我接受了網友的提議,開始做眾籌。

    當然,眾籌之路的起始,也並不順暢。因為我想不到要回報給網友什麼,依舊是美編提醒我,做一些榮譽證書吧,記住這些網友的支持。
    目錄
    序言 痛定思痛

    為了將來,歷史不應忘記

    大同煤峪口南溝萬人坑發掘記事

    節 萬人坑清理內容簡述

    第二節 尸體保存情況統計表

    第三節 無頭尸骨編號及保存狀況

    第四節 慘死礦工的遺物

    第五節 受傷及受迫害痕跡與形態慘狀

    第六節 尸骨年齡估計

    1937—1945年日軍在大同礦暴行簡述

    一、日軍殘害礦工手段

    二、幸存礦工的見證

    三、礦工的反抗鬥爭

    後記

    前言
    序言痛定思痛
    這是一段不可磨滅的歷史,它從不因想要掩埋就不復存在,也未因不堪負荷而真被抹去,它的痛是直達國人靈魂的,它的再現則是被撼動的心靈的吶喊。
    《山西大同萬人坑發掘記事》是一份真實的記錄,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極大倒退,是無人性掠奪的侵略鐵證,但同時也是要求民族一定要自強的警醒。
    山西大同煤礦的儲藏是屬於我國的一份豐厚財產,20世紀30年代日軍侵華後,這裡的資源成了他們掠奪的核心陣地,瘋狂的掠奪伴隨著對勞動力的騙、拐、奴役,槍支、探照燈、狼狗等成為少量駐扎日軍的管制手段,他們以一敵百的壓制著數萬被騙捕的男性勞力,將中國勞力視為豬狗不如的挖掘工具,實行以人換煤的野蠻掠奪。
    對於今日的日本民眾來說,這些是一段被愚民政策掩蓋的歷史,但對於中國國民來說,這是幾代人不願面對,卻必須面對的苦痛過往,今日所展出的部分資料我在《章服之實》中轉引後,曾引起過很大震動,但這些震動早在1966年紅衛兵哪裡已經有過,在1967—1968年對礦工遺體進行發掘的科學院、所專家那裡也有過,但1995年抗日戰爭勝利50N年際,卻被熱愛和平的我們所“掩蓋”,國內不願出版。我以為,僅僅是部分知情國民去震動是不夠的,但愛好和平卻也是對的,我們絕不能忍受這樣的歷史再次重演,我們必須為那段過往留下憑證,故而,在今年抗戰勝利的第70個年頭,我們似乎更應該正視這段深深傷害我們國之棟梁、筋骨的歷史。序言痛定思痛

    這是一段不可磨滅的歷史,它從不因想要掩埋就不復存在,也未因不堪負荷而真被抹去,它的痛是直達國人靈魂的,它的再現則是被撼動的心靈的吶喊。

    《山西大同萬人坑發掘記事》是一份真實的記錄,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極大倒退,是無人性掠奪的侵略鐵證,但同時也是要求民族一定要自強的警醒。

    山西大同煤礦的儲藏是屬於我國的一份豐厚財產,20世紀30年代日軍侵華後,這裡的資源成了他們掠奪的核心陣地,瘋狂的掠奪伴隨著對勞動力的騙、拐、奴役,槍支、探照燈、狼狗等成為少量駐扎日軍的管制手段,他們以一敵百的壓制著數萬被騙捕的男性勞力,將中國勞力視為豬狗不如的挖掘工具,實行以人換煤的野蠻掠奪。

    對於今日的日本民眾來說,這些是一段被愚民政策掩蓋的歷史,但對於中國國民來說,這是幾代人不願面對,卻必須面對的苦痛過往,今日所展出的部分資料我在《章服之實》中轉引後,曾引起過很大震動,但這些震動早在1966年紅衛兵哪裡已經有過,在1967—1968年對礦工遺體進行發掘的科學院、所專家那裡也有過,但1995年抗日戰爭勝利50N年際,卻被熱愛和平的我們所“掩蓋”,國內不願出版。我以為,僅僅是部分知情國民去震動是不夠的,但愛好和平卻也是對的,我們絕不能忍受這樣的歷史再次重演,我們必須為那段過往留下憑證,故而,在今年抗戰勝利的第70個年頭,我們似乎更應該正視這段深深傷害我們國之棟梁、筋骨的歷史。

    我們應該更自尊、自愛,更堅強、不屈,應該讓更多其它民族的人們看到我們的堅韌與強大,恥辱是別人強加的,但同樣也有自己的無奈,21世紀是一個對於中國來說全面發展的世紀,我們應該站穩自己的腳跟,不要再崇洋媚外,不要再自慚形穢,我們有悠久的文化,有堅定的民族信念,我們應該抬起頭來,從實力上精神上徹底、永遠地杜絕那被“不配為人”的歷史!

    這部血腥的往事記錄,抗戰勝利五十周年際,被香港商務印書館,陳萬雄、張倩儀先生編輯出版。二十年前港版發行,是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王予予先生忍著難抑的悲憤,整理編成的,王先生是當年科學發掘清理大通萬人坑工作的主持者,先生當年將得的稿酚捐贈大同給萬人坑紀念後,也給香港商務留一信函,將書的版權交給港商務印書館。

    全國人大常委會,2014年2月27日,第七次會議決定將每年12月13日定為“國家公祭日”,為緬懷過去更是撫慰民心順民意的捍衛人類尊嚴維護世界和平的重要舉措。

    特別鳴謝對這次出版工作給予幫助的朋友們,他們是北京燕山出版社副社長陳果先生、夏艷女士大力支助我去香港商務印書館取回全部資料、照片和手稿,期間還得到北京市文物局李青、劉超英副局長和資料中心主任祁慶國先生的大力支持,出版的整個工作得到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所所長王巍先生的支持,並在萬卷出版公司李英健社長和編輯部主任王亦言女士的努力下纔能趕在個國家公祭日,將王予予先生及當年他帶領的科研團隊,對日本帝國主義在大同萬人坑犯下的戰爭罪,以嚴格的科學考古的形式含淚記錄的歷史鐵證,公諸於世,可敬的王予予先生,您在地下也會欣慰的。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王亞蓉

    後記

    2012年,我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王亞蓉先生處組稿,當時香港商務印書館前總編輯張倩儀女士也在,從她們的對話中,我了解到1966年由中國科學院考古所、古脊椎所以及自然博物館的專家組成發掘小組,對山西大同一處萬人坑進行科學發掘、取證之事,其經歷十分震撼。後來,考古所又隸屬中國社會科學院,當年參與發掘並負責清理尸體、拍照的王予予先生,根據當年所拍攝的照片及所做出的記錄,形成了一份相對完整的資料。但是由於種種原因,這份資料未能公開,後輾轉到香港,由香港商務印書館接手出版。

    時隔兩年,2014年,香港商務印書館將這份資料交還給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王亞蓉先生開始為此事四處奔走,籌備在中國大陸地區出版。這一年,原稿幾經易手,未能塵埃落定。9月,我再次到北京時,有幸簽下出版合同,接手了這份沉重的資料。

    這是封存了兒十年的歷史檔案,文字質樸,但字字血淚,照片原片更是駭人,這份早應公開的日軍侵華罪證,在今明兩年,其出版意義十分特殊。王亞蓉先生講,今年12月13日,是個“全國公祭日”,屆時公開這份資料,是對“公祭日”好的獻禮。而2015年是抗日戰爭勝利七十周年,舉國上下必然需要更加科學、繫統的日軍侵華罪證得以公開。

    大同萬人坑是我國動用考古隊伍進行科學發掘的萬人坑,亦是全國出土干尸的萬人坑,考古專家們在被日軍侵害致死的中國同胞身上,發現直接有力的日軍侵華罪證,一是死者的死因鋻定,二是日本侵占大同煤礦時為勞工派發的證件、飯票,以及鑄有“日本準備銀行”發行的錢幣等。這本書的出版是對日軍侵華新罪證的公開,是國內罕見的直接展示日軍侵華罪證的原創出版物。

    在圖書出版的過程中,我愈加激動,幾度壓抑悲憤的心情,努力讓自己做到專業。同時,對於1966年去參與萬人坑發掘老一輩考古學家,我亦是充滿了敬佩之情,特別是本書的整理者和編寫者王予予先生。他曾在一本書頁上寫下這樣一句話一一“生是勞作,死是休息”,他過世之時不過67歲。提到羊皮書《聖經》的修復、馬王堆女尸的出土、滿城漢墓金縷玉衣的修復,很多人都有耳聞,但是為修復羊皮書《聖經》而發明桑蠶絲網技術、為保護馬王堆女尸完整出土而不畏特權、在“文化大革命”時期被邊緣化的情況下修復金縷玉衣的王抒先生,總是在大眾視野之外,默默做事。至於終奪去他生命的,是在山西大同清理萬人坑時遺留下來的腎病。

    在那兩個幾十米深的坑洞裡,他們的團隊要將那些受害同胞的遺體一具具背出來,冷陰勞累,種下了病根。與考古發掘不同,清理萬人坑時,王先生他們面對的是一具具有皮有肉、面帶種種淒苦駭人表情的肉體,清理過程中,這些考古工作者情緒極度壓抑,數日不能平復,有人正在工作之時,便蹲地崩潰痛哭,不得不離開。王抒先生前後五次到大同萬人坑做發掘、清理和保護工作,後來他回憶時說起,當時的感官受到了很大的刺激,心中那種強烈的悲憤完全壓抑不住。

    據徐秉琨先生回憶:“之後的田野考古工作,王予予先生亦是沒日沒夜地趕時間,20年後,王先生終於挺不下去,兩天去做一次腎髒透析,大熱天也要穿著棉衣,疲憊不堪。”而由他整理、編寫的《山西大同煤礦萬人坑發掘記事》,香港商務印書館付給了稿費,希望他能夠改善一下醫療和生活條件,他競一分不留,全部捐給了大同萬人坑紀念館。香港商務印書館原總編輯張倩儀女士回憶時說:“當年王先生在為本書作序時,身體已經十分虛弱,口述時聲音很小,但是當他講到自己少年時期在山東見到日本人橫行,十分激動,手裡的拐杖在地上一頓一頓,發出“得、得”的聲音,也是那麼虛弱。”王予予先生在自己生命的後,將這些資料進行了整理、彙編,形成了這本出版物的原稿。

    今日,這本書得以在國內順利出版,我是其中付出少的一個人。這篇後記,僅是我作為一個晚輩的粗淺感受。那些為了此資料公開出版而不辭辛勞、四方奔走的人,纔是我們應該感謝的人,他們是一群有著強烈使命感和責任感的專家、學者一一中國社科院考古所的王亞蓉先生、徐秉琨先生、香港商務印書館原總編輯張倩儀女士、萬卷出版公司社長兼總編輯李英健先生,以及幸福人壽總裁萬鵬先生。還要感謝排除萬難對圖片進行修復的美術編輯張瑩女士。

    這本書的出版,不僅是為了公開一份日軍侵華罪證。所有支持它出版的人,都希望這份資料能夠警醒世人,震撼到我們的心靈。當年,考古工作者在死難者身上找到了他們的證件,甚至找到了個別死難者的家人,他們多是三十左右歲的男子,家中有父母、妻兒,生活在城市或邊鎮,有些人在被抓去做礦工之前有正式的工作,大多數人是打零工以維持家用。這些人為了生計被騙到了礦上,身體強壯者不足三月也病死或被殘害致死。他們在死前甚至還在盤算自己不過喫點苦,掙到了錢,自己家裡人就可以喫飽些。他們和我們一樣,都是普通人,然而在那段國力非常弱的時期,他們缺少依靠,缺少凝聚的力量,每個人都僅僅是“一個人”,每個人對於侵略者都隻有唯唯諾諾。

    “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鋻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前後不過六七十年的光景,但是現如今我們的生活,是他們有生之年遙不可及的。距離出版的時間越來越近,我們希望看到這份資料的每一個人,都會反思自己,你是否做到足夠好?是否已足夠珍惜自己的生活?

    王亦言

    2014年11月18日
    在線試讀
    連年掩埋的死難礦工不下3萬餘。另一處規模較小但十分特殊,位於煤峪口一礦區內名為“南溝”(過去人稱“死人溝”)的半山坡的兩個自然山洞中,內有數百具被折磨而死的礦工的干尸。
    很久以前,當地就有萬人坑,還有一批“干死人”的傳說,因洞口早年封閉,一直沒有下落,無法證實。後來放羊娃在山上掏野鴿子,偶然發現了這裡的山洞。1966年“文化大革命”初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的學生串聯到這裡,知道這個消息後,非常激動,認為是進行階級教育的極好實例。於是他們先尋訪經歷日偽時期的老礦工,記錄他們的血淚身世,還編繪成幻燈片,反映他們的苦難生活。當時學生“造反派”組織聲威很大,回到北京找到(國家)文物局、科學院考古所、古脊椎動物與古文類所、自然博物館……聯絡裡面的群眾組織,聯合派出科技人員去大同發掘、保護萬人坑,以便建立“階級教育館”。緣此之故,考古所派出三人赴大同工作組(我是其中之一),文物局文博所派了兩人,古脊椎所派了兩人,自然博物館派了兩人,協同大同煤礦階級教育館籌備處工作人員考察萬人坑。大家決定首先發掘、清理、保護煤峪口兩個山洞的干尸遺體。四方來人有“造反派”,也有“保守派”,但工作目標比較一致,大家和睦相處,一邊工作一邊看大字報、聽憶苦報告受教育。當時是學生們促成了科研部門組織力量發掘萬人坑,成立展覽館,倒是做了一件有歷史意義的工作。
    第二次奉派前來的工作人員,業務能力大都較強,其中還有兩位古人類學專家、一位解剖學專家,無論考古發掘還是文物保護均富有經驗。當然,也都是接受再教育的對像。館方一面安排我們上山實地考察萬人坑,一面安排我們聽老礦工趙老柱、幸存者錢奎寶講述在日軍管制下的親身遭遇和所見所聞。他們說:全國各地抓、募(騙)來的工人,以山東人、河南人為多,到了礦上日本人設立的“勞務繫”一登記,就是進了鬼門關。“大把頭’,“看房先生”“催班頭子”先把工人的好衣服扒掉,給換上破爛衣服或花紙一樣的日本廣告,以防止礦工逃跑。礦工晚上同住一所大房子、兩鋪大炕,臭蟲咬人了不得。一天十四五個鐘頭的活兒,排隊下井、上井,都有礦警押著,四周都是鐵絲網、崗樓,還有狼狗,南山還有大探照燈轉著照,工人往哪裡跑?發現了就開槍。要是抓回來,夏天常常將逃工全身塗上柏油(瀝青),弔起來活活曬死;鼕天就澆冷水凍死。日本人的殘暴施威,無非為了阻嚇礦工的反抗和逃跑。礦工的生活完全失去了做人的資格,淪為皮鞭下的奴隸,與德寇的集中營一模一樣。日本的政策是“以人換煤”,在其占領的城市、鄉村,利用漢奸走狗誘騙(招募),甚至圍堵攔截強抓青壯年為“勞工”,以加緊掠奪中國的礦產、煤炭資源。就我童年(1938一1943)在濟南讀書時所見,整火車皮、整列車地向東北運送勞工。連年掩埋的死難礦工不下3萬餘。另一處規模較小但十分特殊,位於煤峪口一礦區內名為“南溝”(過去人稱“死人溝”)的半山坡的兩個自然山洞中,內有數百具被折磨而死的礦工的干尸。

    很久以前,當地就有萬人坑,還有一批“干死人”的傳說,因洞口早年封閉,一直沒有下落,無法證實。後來放羊娃在山上掏野鴿子,偶然發現了這裡的山洞。1966年“文化大革命”初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的學生串聯到這裡,知道這個消息後,非常激動,認為是進行階級教育的極好實例。於是他們先尋訪經歷日偽時期的老礦工,記錄他們的血淚身世,還編繪成幻燈片,反映他們的苦難生活。當時學生“造反派”組織聲威很大,回到北京找到(國家)文物局、科學院考古所、古脊椎動物與古文類所、自然博物館……聯絡裡面的群眾組織,聯合派出科技人員去大同發掘、保護萬人坑,以便建立“階級教育館”。緣此之故,考古所派出三人赴大同工作組(我是其中之一),文物局文博所派了兩人,古脊椎所派了兩人,自然博物館派了兩人,協同大同煤礦階級教育館籌備處工作人員考察萬人坑。大家決定首先發掘、清理、保護煤峪口兩個山洞的干尸遺體。四方來人有“造反派”,也有“保守派”,但工作目標比較一致,大家和睦相處,一邊工作一邊看大字報、聽憶苦報告受教育。當時是學生們促成了科研部門組織力量發掘萬人坑,成立展覽館,倒是做了一件有歷史意義的工作。

    第二次奉派前來的工作人員,業務能力大都較強,其中還有兩位古人類學專家、一位解剖學專家,無論考古發掘還是文物保護均富有經驗。當然,也都是接受再教育的對像。館方一面安排我們上山實地考察萬人坑,一面安排我們聽老礦工趙老柱、幸存者錢奎寶講述在日軍管制下的親身遭遇和所見所聞。他們說:全國各地抓、募(騙)來的工人,以山東人、河南人為多,到了礦上日本人設立的“勞務繫”一登記,就是進了鬼門關。“大把頭’,“看房先生”“催班頭子”先把工人的好衣服扒掉,給換上破爛衣服或花紙一樣的日本廣告,以防止礦工逃跑。礦工晚上同住一所大房子、兩鋪大炕,臭蟲咬人了不得。一天十四五個鐘頭的活兒,排隊下井、上井,都有礦警押著,四周都是鐵絲網、崗樓,還有狼狗,南山還有大探照燈轉著照,工人往哪裡跑?發現了就開槍。要是抓回來,夏天常常將逃工全身塗上柏油(瀝青),弔起來活活曬死;鼕天就澆冷水凍死。日本人的殘暴施威,無非為了阻嚇礦工的反抗和逃跑。礦工的生活完全失去了做人的資格,淪為皮鞭下的奴隸,與德寇的集中營一模一樣。日本的政策是“以人換煤”,在其占領的城市、鄉村,利用漢奸走狗誘騙(招募),甚至圍堵攔截強抓青壯年為“勞工”,以加緊掠奪中國的礦產、煤炭資源。就我童年(1938一1943)在濟南讀書時所見,整火車皮、整列車地向東北運送勞工。

    據大同煤礦當年一位幸存者——楊占山說,抓騙勞工,三五百人湊足一車皮(悶子車)就一遭拉了來,火車一到,把有病的叫到一旁,不能干活的活活埋了,餘下的人“勞務繫”一登記,便從此進了地獄,干活又重,兩頭不見太陽,根本談不上起碼的溫飽,就連陽光、空氣和水也休想得到維持生命的標準。饑餓、疾病、人身事故,超體力的勞動,百般折磨、虐待毆打……後,萬人坑就是為這些遭難苦工準備的去處。當地人常說的“勞務繫一交票(登記),死人溝裡睡覺”“光能來不能走,喂了我們山西狗”,說的就是當時楊樹灣露天萬人坑,狼和野狗喫死人喫紅了眼,脖子底下的毛都結成了血疙瘩,那狼狗一群一群的,見了活人都想喫。無論鼕夏都是白骨撐天,路人斷絕。

    ……
    書摘插畫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