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  文化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保健/养生
     体育/运动
     手工/DIY
     休闲/爱好
     英文原版书
     港台图书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中國抗戰大後方歷史文化叢書:抗戰八年廣播紀
    該商品所屬分類:歷史 -> 中國史
    【市場價】
    464-672
    【優惠價】
    290-420
    【作者】 張小航 
    【所屬類別】 圖書  歷史  中國史  現代史(1919-1949) 
    【出版社】重慶出版社 
    【ISBN】9787229102906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輕型紙
    包裝:平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229102906
    叢書名:中國抗戰大後方歷史文化叢書

    作者:張小航
    出版社:重慶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6年03月 


        
        
    "

    編輯推薦
    《抗戰八年廣播紀》對1937年至1945年廣播事業的發展情況進行了精心的梳理,有助於我們進一步認識廣播在戰爭中的重要地位。 
    內容簡介
    書本記錄了1937年至1945年間,在中國共產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廣播事業的發展情況,內容主要包括重慶與大後方廣播建設 、日偽廣播的包圍、對二期作戰的宣傳、上海廣播戰、 反擊投降路線 、彙集精英辦廣播等方面的內容。
    作者簡介
    張小航:1956年10月出生,重慶人,一級編劇,供職於重慶廣電集團,主要研究抗戰時期的廣播史和理論、抗戰時期的戲劇。
    目錄
    總序…章開沅1自序…1章開戰和撤退一、整軍備戰…1二、警告日本人:這是一場有抵抗的戰爭!…4三、南京倒計時和犧牲者…6四、漢口廣播的突破與川江惡水…12第二章重慶與大後方廣播建設 一、選址征地…17二、馬可尼發射機和防空建設…23三、重建廣播網…28四、“中央臺”、“國際臺”在大後方的覆蓋效果…30第三章日偽廣播的包圍 一、起步晚發展快的日本廣播…32二、對朝鮮和中國的覆蓋…35三、戰爭中產生的超大電臺…39四、對殖民地和占領區施行“豪華節目”…41第四章對“二期作戰”的宣傳 一、抗敵宣傳的策略…46二、動員民眾堅持抗戰…50三、中共的聲音…56第五章上海廣播戰 一、淪陷的中國廣播發源地…61二、租界裡的抗戰聲音…64三、難以完成的任務…65第六章反擊投降路線 一、汪精衛在南京廣播“還都宣言”…68二、重慶掀起討伐漢奸聲浪…76三、南京偽政權對與日本、“滿洲”共同宣言的解釋…84四、廣播唱片成為陳公博的“死證”…89第七章彙集精英辦廣播一、為政治服務的“中廣處”人和事…91二、技術和技術人員立臺…97三、“南京之鶯”與“重慶之鶯”…100四、工友和駐軍…105第八章大後方“中國之聲” 一、國際廣播電臺誕生…108二、日本人仇恨的“蛙聲”…111三、孤獨求援…118四、中外同事…121五、新年…127第九章收音、偵聽與干擾 一、收音臺和中央廣播事業指導委員會下的偵聽組…132二、“找到”江西臺和“指導”成都臺…136三、記錄南京廣播與東京廣播…138四、“對付”延安新華廣播…142五、有多少個美軍電臺?…145六、張家口偽“中央臺”…147第十章沉默的收聽者 一、各國收音機數量和發展…149二、日偽禁止收聽“敵臺”…154三、重慶的收音機…157四、控制“公營”和取締“民間”收音機…161第十一章宋氏姐妹時間 一、對世界講“中國人所要說的話”…165二、同臺演講三姐妹…170三、“熊貓外交”和剛建成的廣播大廈被轟炸…174第十二章太平洋戰爭爆發的轉折 一、聽來的消息…180二、敵我對太平洋戰爭的態度…183三、不利戰局中的“捷音”…186四、威爾基訪華和陸鏘的現場報道…192五、福建臺臺長遇難…195第十三章盟國關繫中的廣播 一、努力維護中蘇友誼…198二、丘吉爾保證:我們正在討論猛烈對日進攻!…205三、羅斯福讓重慶人民翹首天空,飛機大炮正在運來!…212四、中國對印度說:我們同樣!…217第十四章新型國際關繫演講一、慶祝簽訂新約…221二、“聯合國日”廣播,流亡政府代表的呼聲…224三、各國對開羅會議宣言的反應…227四、日汪新約面對“爐邊閑話”威脅…232第十五章電波“駝峰航線” 一、真空管困境…236二、斯圖爾特的幫助和監測員報告…239三、海外技術對策…244四、馮簡的願望…248第十六章文藝節目中的文化現像一、占領區的“融合”與頹唐…254二、“硬邦邦”的大後方廣播音樂…259三、抗戰催生廣播劇創作…265四、兩支樂隊…269第十七章1944年風雲 一、國際媒體和記者大際會…276二、重慶消息,美機戰略性轟炸日本本土…281三、新聞檢查…284四、“中國之友”馬彬和失蹤…286第十八章大國的勝利廣播一、西線報道…290二、蔣介石吁“以德報怨”…293三、東京中央臺的投降聲音…302四、向日軍和淪陷區發布命令通告…308五、東京降約,蘇美揚言“報復”…312後記…317
    前言
    總 序章開沅我對四川、對重慶常懷感恩之心,那裡是我的第二故鄉。因為從1937年鼕到1946年夏前後將近9年的時間裡,我在重慶江津國立九中學習5年,在銅梁201師603團當兵一年半,其間曾在川江木船上打工,遠到過今天四川的瀘州,而啟程與陸上棲息地則是重慶的朝天門碼頭。回想在那國破家亡之際,是當地老百姓滿腔熱情接納了我們這批流離失所的小難民,他們把尊貴的宗祠建築提供給我們作為校舍,他們從來沒有與淪陷區學生爭奪升學機會,並且把秀的教學骨干穩定在國立中學。這是多麼寬闊的胸懷,多麼真摯的愛心!2006年暮春,我在57年後重訪江津德感壩國立九中舊址,附近居民聞風聚集,紛紛前來看望我這個“安徽學生”(當年民間昵稱),執手暢敘半個世紀以前往事情緣。我也是在川江的水、巴蜀的糧和四川、重慶老百姓大愛的哺育下長大的啊!這是我終生難忘的回憶。當然,這八九年更為重要的回憶是抗戰,抗戰是這個歷史時期出現頻率的詞語。抗戰涵蓋一切,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記得在重慶大轟炸頻繁的那些歲月,連許多餐館都不失“川味幽默”,推出一道“炸彈湯”,即榨菜雞蛋湯。……歷史是記憶組成的,個人的記憶彙聚成為群體的記憶,群體的記憶彙聚成為民族的乃至人類的記憶。記憶不僅由文字語言承載,也保存於各種有形的與無形的、物質的與非物質的文化遺產之中。歷史學者應該是文化遺產的守望者,但這絕非是歷史學者單獨承擔的責任,而應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因此,我對《中國抗戰大後方歷史文化叢書》編纂出版寄予厚望。抗日戰爭是整個中華民族(包括海外僑胞與華人)反抗日本侵略的正義戰爭。自從19世紀30年代以來,中國歷次反侵略戰爭都是政府主導的片面戰爭,由於反動統治者的軟弱媚外,不敢也不能充分發動廣大人民群眾,所以每次都慘遭失敗的結局。隻有1937年到1945年的抗日戰爭,由於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旗幟下,長期內戰的國共兩大政黨終於經由反復協商達成第二次合作,這纔能夠實現史無前例的全民抗戰,既有正面戰場的堅守嚴拒,又有敵後抗日根據地的英勇殺敵,經過長達8年艱苦卓絕的壯烈抗爭,終於贏得近代中國次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我完全同意《中國抗戰大後方歷史文化叢書》的評價:“抗日戰爭的勝利成為了中華民族由衰敗走向振興的重大轉折點,為國家的獨立,民族的解放奠定了基礎。”中國的抗戰,不僅是反抗日本侵華戰爭,而且還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日本明治維新以後,在“脫亞入歐”方針的誤導下,逐步走上軍國主義侵略道路,而首當其衝的便是中國。經過甲午戰爭,日本首先占領中國的臺灣省,隨後又於1931年根據其既定國策,侵占中國東北三省,野心勃勃地以“滿蒙”為政治軍事基地妄圖滅亡中國,獨霸亞洲,並且與德、意法西斯共同征服世界。日本是法西斯國家中早在亞洲發起大規模侵略的戰端,而中國則是早投入反法西斯戰爭的先驅。及至1935年日本軍國主義通過政變正式成為法西斯國家,兩年以後更瘋狂發動全面侵華戰爭。由於日本已經與德、意法西斯建立“柏林—羅馬—東京”軸心,所以中國的全面抗戰實際上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序幕,並且曾經是亞洲主戰場的主力軍。正如1938年7月中共中央《致西班牙人民電》所說:“我們與你們都是站在全世界反法西斯的前線上。”即使在“二戰”全面爆發以後,反法西斯戰爭延展形成東西兩大戰場,中國依然是亞洲的主要戰場,依然是長期有效抗擊日本侵略的主力軍之一,並且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極其重要的貢獻。2002年夏天,我在巴黎凱旋門正好踫見“二戰”老兵舉行盛大遊行慶祝法國光復。經過接待人員介紹,他們知道我也曾在1944年志願從軍,便熱情邀請我與他們合影,因為大家都曾是反法西斯的戰士。我雖感光榮,但卻受之有愧,因為作為現役軍人,未能決勝於疆場,日本就宣布投降了。但是法國老兵非常尊重中國,這是由於他們曾經投降並且亡國,而中國則始終堅持英勇抗戰,主要是依靠自己的力量贏得後勝利。盡管都是“二戰”的主要戰勝國,畢竟分量與地位有所區別,我們千萬不可低估自己的抗戰。重慶在抗戰期間是中國的戰時首都,也是中共中央南方局與第二次國共合作的所在地,“二戰”全面爆發以後更成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遠東指揮中心,因而具有多方面的重要貢獻與歷史地位。然而由於大家都能理解的原因,對於抗戰期間重慶與大後方的歷史研究長期存在許多不足之處,至少是難以客觀公正地反映當時完整的社會歷史原貌。現在經由重慶學術界倡議,並且與全國各地學者密切合作,同時還有日本、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等外國學者的關懷與支持,共同編輯出版《中國抗戰大後方歷史文化叢書》,堪稱學術研究與圖書出版的盛事壯舉。我為此感到極大欣慰,並且期望有更多中外學者投入此項大型文化工程,以求無愧於當年的歷史輝煌,也無愧於後世對於我們這代人的期盼。在民族自衛戰爭期間,作為現役軍人而未能親赴戰場,是我的終生遺憾,因此一直不好意思說曾經是抗戰老兵。然而,我畢竟是這段歷史的參與者、親歷者、見證者,仍願追隨眾多中外纔俊之士,為《中國抗戰大後方歷史文化叢書》的編纂略盡綿薄並樂觀其成。如果說當年守土有責未能如願,而晚年卻能躬逢抗戰修史大成,豈非塞翁失馬,未必非福?2010年已經是抗戰勝利65周年,我仍然難忘1945年8月15日山城狂歡之夜,數十萬人湧上街頭,那鞭炮焰火,那歡聲笑語,還有許多人心頭默誦的杜老夫子那首著名的詩:“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即以此為序。庚寅盛暑於實齋
    在線試讀
    章開戰和撤退一、整軍備戰本書中所說“中央”皆為中國大陸民國時期的國民黨及國民政府,“中央臺”原名國民黨中央黨部廣播電臺,後來改為中央廣播電臺。在抗日戰爭時期的中國區域內至少還有四家叫“中央”的廣播電臺,分別在淪陷後的北平、長春、張家口和南京。本書撰述的主體為由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所辦、經中央廣播事業管理處管理的“中央臺”,從地理位置上講是在抗戰八年中從南京經武漢撤退到重慶的大後方“中央臺”。1937年7月7日星期三,重慶的主要報紙《新蜀報》的要聞是:川康省整軍運動昨天開始,何主任(應欽)報告我國軍備近情,世界大陸軍國兵力作比較,說明我國非整軍即無言以國防……7月7日是抗日戰爭全面爆發的日子,國內尚在備戰中,大多數中國人一時或者好久以後都並不知道這一天發生在河北省宛平縣的事情,更不清楚這一天會是一場歷時八年慘烈大戰、改變了中國和中國人命運的開始。前一天,時任國民革命軍參謀總長的何應欽在重慶行營主持川康整軍會議開幕式,因聞“七七”事變,會議於9日匆匆結束。在開戰前的6月21日,何應欽就於南京參加中央黨部第81次會議時作的《從日本的廢藩說到我國的整軍》演講中,對整軍問題作了全面介紹,這個講話與他後來到四川講的大體一致,中央廣播電臺對此作過轉播。何應欽提出的整軍的目的就是:要使全國的軍令軍政統一於中央,鏟除過去私人軍隊和地方軍隊的積弊;要使全國的軍隊成為國家的軍隊,也就是所謂“全國軍隊國軍化”。他在重慶面對川軍的老軍閥和弟兄們再次重復了以下幾點:一、過去的一個連隻有幾十個人,整軍後要達到一百多人,減少大單位補充小單位,並不是另派官長裁士兵的意思;二、連的經理不由長官包辦,可以免除侵蝕貪污;三、教育統一於中央,可以打破歷來惡劣的封建思想;四是一切裝備和武器由中央統籌補充。 7月9日,盧溝橋事變過去兩天,“中央臺”傳音科請來98歲的前朝老人馬相伯2作演講嘉賓。馬老先生一生歷經滄桑,恨盡中國的貧窮苦難。“九一八”事變後他多次到“中央臺”作國難演講,這次他宣傳中國要致富致強就要建立大工業,而大工業就是要用大爐子煉鋼鐵,並呼吁大家快起來煉鋼煉鐵,一方面可以鞏固國防,一方面可以富裕民生。他說:窮鬼中國,講起來真可憐,要辦一個鋼鐵廠的錢也沒有,九八老人當在四十歲小伙子的時候,曾在美國紐約向銀行家借款,我借到的寶貝,可是當時政府對於這偌大的借款很是害怕,以為這是賣了國,因此借款不成功,自然我想辦的鋼鐵廠也沒法開辦。中國人的頭腦,會落伍到這樣,這是什麼道理?馬老爺子認為原因是清朝政府做事沒有國家、民族觀念,並反問聽眾:現在的德國,即是利用鋼鐵政策致富致強的,請問德國有多大呢?它的鋼鐵政策為何這樣利害?中國這樣大的地方,卻是空空洞洞,連一個制鋼鐵的爐子也沒有,真是愧死人,德國煉鋼煉鐵能致富致強,中國人難道不可能嗎?請大家快起來煉鋼煉鐵,富強中國!在這一時期,“中央臺”裡“鐵路救國”、“公路救國”、“煤炭救國”、“棉花救國”甚至“玻璃救國”的演講聲依然一片,也反映出中國對即將到來的大戰的準備和對基礎工業的迫切需求。馬相伯老人雖然早年受的是舊式教育,卻是具有“維新思想”的新型知識分子代表,他活過了咸豐、光緒、宣統年間,在光緒二十九年創辦了震旦學院,後又改為復旦大學,擔任了國民黨的中央委員。他在“鋼鐵救國演講” 後幾個月,隨大量民眾一起踏上漫漫的逃難之路。兩年後,復旦的學子們為在顛沛流離中的馬老“遙祝”百歲生日禮,不久又為不幸歿於越南諒山異鄉的老人“遙祭”百年後事。前方在戰鬥,後方在約談,希望雙方回到“七七”前的陣地上。7月17日,蔣介石在第二次廬山談話會上發表談話,指出盧溝橋事變已到了不能退讓的後關頭,如果戰端一開,就是地無分南北、人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任,皆應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同時又表示“我們的態度隻是應戰,而不是求戰,在和平根本上絕望之前一秒鐘,我們還是希望和平的,希望用和平的外交方法求得盧事的解決”。兩天後,中國外交部在復日本駐華代表的備忘錄中稱:“現在我國政府願重申不擴大事態,與和平解決本事件之意,再向日本政府提議,兩方協定一確定之日期,在此時期,雙方同時停止軍事行動,並將已派武裝部隊,撤回原地。”二、警告日本人:這是一場有抵抗的戰爭!對盧溝橋事變判斷是蓄意所為還是 “擦槍走火”,是準備一戰還是“退回原陣地”?在這個漫長而模稜兩可的7月裡,反映政府聲音的“中央臺”連續發表多篇本臺時評,介紹“七七”事變的經過,報道中國政府的態度和國外輿論的反應,表示我方雖然抱定不屈服的決心,但始終沒有放棄和平解決的願望。“中央臺”的廣播時評引述的當時外國報紙文章的觀點有:7月13日英國首席經濟顧問李滋羅斯對日軍動作加以深刻批評,說,坦克車與軍用載重汽車,都不是好的商業推銷員。14日英國《泰晤士報》說,今日日本聰明的舉動,莫如打退堂鼓,開始調查7日事變的真相,並借中國的合作, 如此,日本或者還可以取得世界的尊重與感謝。同日,英國《每日導報》說,英、美兩國要學會采取共同行動,阻止日本作危險的企圖。對於日本的企圖,“中央臺”時評引述了11日蘇聯《真理報》的話說:“日本現在又在華北挑釁,志在截斷察哈爾與南方的交通,俾得由察進窺綏遠,日本軍事並圖消滅中國政府在華北漸增的勢力,盧溝橋的挑釁,顯然是近衛對華新的實現。”法國《小日報》則認為事件是“日閣決定作支解中國的第二次嘗試”。廣播時評後告訴自己的聽眾:我們盡管希望和平解決,但日本總在那裡擴大事態,從藉端尋找一個小兵起,到進攻盧溝橋,是次擴大;從進攻盧溝橋起到要求我軍撤出盧溝橋,是第二次擴大之;從保安隊進城駐防起,又變為冀察不應中央化問題,是第三次擴大;近又變為防止平津赤化問題,是第四次擴大;日本內閣書記官風見氏宣稱,日本政府已將此次事件定名為華北事變,則又明明為第五次擴大了。但無論日本如何想法擴大,我國則始終抱定和平未至完全絕望時期,自不放棄和平,倘犧牲已到後關頭,決不惜犧牲的決心。屢次容忍日本擴大事端被理解為示弱,從歷史角度去追尋中國對日本打的那些敗仗和表現出的弱點,一直是中國思想精英和民間人士耿耿於懷的重大問題。7月20日,“中央臺”節目播送了另一篇具有“中央”精神背景的時評,播音員明確告訴日本人:這是一場有抵抗的戰爭!時評分析日本的企圖,很明顯是因為沒有忘記中國過去多次表現的弱點。日本這次的行動,仍是假想中國不會有任何特殊抵抗這一前提之下而大膽舉行的。如果中國在此種挑釁式的戰爭一經開始之時,便起來堅決地應戰,並接著予以嚴重的打擊,那是有由此挫折日本氣焰之可能的。如果中國現在在對日戰爭中,隻要“迅速地進戰得到一次兩次的勝利”,雖未必就變成強國,但是沒有疑義,中國民族之自信心和熱情會由此抬到度,中國民族統一和獨立的任務至少由此也會得到的進展和保障。7月27日的廣播時評引用了搜集到的日本特務機關長松室情報中的一段話:“帝國可以欣愉者,乃中國官吏普遍地懾於恐日病,而不敢稍行違抗帝國也。倘遇當年之張作霖之說打就打,不管任何外交和國際;馬占山氏明知勢力懸殊,而竟硬干與強干,則我帝國為免相當損失,變非慎重行事不可。”3時評說,可見日本人所怕的是說打就打和硬干強干,我們現在所應采取的,也便是這兩項。對前面廣播時評中講到的“迅速地進戰得到一次兩次的勝利”以挫敗敵人氣焰的渲染,則可以理解為軍事當局決策投入大量兵力進行的淞滬會戰的戰略意圖之一。7月30日,蔣介石更加迫切地認識到再不抗日必將遭致全國反對,其日記雲:“平津既陷,人民荼毒至此,雖欲不戰,亦不可得,否則國內必起分崩之禍。與其國內分崩,不如抗倭作戰。”國民黨副總裁汪精衛也是“中央臺”的常客,他在8月4日的廣播中說:兄弟的愚見,以為大家若要負責任,則必先以大家說老實話……戰呢,是會打敗的,就老實地承認打敗仗,敗了再打,打了再敗,敗個不已,打個不已,終於打出一個由亡而存的局面來。幾經交涉和戰鬥,日本人不但沒有回到原來的位置上,而是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大片國土迅速淪喪。隨著淞滬會戰的展開,“中央臺”節目也進入宣傳全面抗戰的階段。三、南京倒計時和犧牲者時局一天緊似一天,從開戰到首都南京撤退隻有不到五個月,中間的時間太短、太倉促!8月2日北平被敵軍占領,8月13日日軍在上海由江灣閘北進犯市區,展開了南北兼進的全面戰爭。有大量中日精銳部隊參加的淞滬會戰開始後,日本飛機從航空母艦上起飛大肆轟炸南京。 “中央臺”的江東門發射塔被列入特別保護單位。3發射塔外環有青磚圍牆,東大門旁牆上曾嵌有“中國國民黨中央黨部電臺”字樣的漢白玉石方碑。陳果夫1、陳立夫兄弟堅持在碑石上加上“黨部”字樣,說明了這是“黨產”,也說明了“中央臺”在黨內的歸屬。年前為給75千瓦發射機找一個合適的地方還頗費了一番心思。根據技術專家意見,臺址以遠山近水為宜:一方面可免電波或被山中之礦質所吸收;一方面可借水流以得電浪之暢行。於是選定了南京地勢較高又靠近長江的江東門外之空地。現在它又被增加到的一連步兵保護,很快又進駐一排憲兵,設了兩道警戒線。此時,播音室仍在位於丁家橋16號的中央黨部大樓。2蔣介石、白崇禧等國民黨軍政要員先後趕到“中央臺”發表演講,號召全國軍民行動起來,精誠團結,共同抗擊入侵之敵。9月20日,日本第三艦隊司令官利用前沿廣播警告住居南京的各國官民將對南京施行轟炸的通告。通告如下:日本海軍航空隊,以南京市繫中國軍事活動之主要根據地,茲為消除中國軍隊之敵對行動,早日結束目前之敵對狀況起見,將於1937年9月21日正午12時以後,對南京城內及附近之中國軍隊,及一切發現軍事工作活動之建築,采取轟炸或其他手段。南京挨炸了,其程度越來越嚴重。“中央臺”在9月26日新聞報道的軍委會戰時大事述要中,告訴人們南京以及本臺被轟炸的經過:昨天(9月25號)早晨9點半到下午4點半敵機96機架,分五次轟擊南京,次來31架,第二次來32架,第三次來6架,第四次來12架,第五次來15架。第二次繫午間12點半來襲,在洪武路中央通訊社投三彈,房屋全被炸毀,傷工友3人,江東門外中央廣播電臺亦被炸,機件被毀。敵機昨日投彈,總數當在200枚以上,所轟炸者多為文化衛生各機關與民宅,被炸死及受傷者俱為平民,敵軍殘酷野蠻之獸性,完全暴露,其蔑視人道與違反國際法,實為全世界人類之公敵。這僅僅是開始,進入戰爭狀態後無論撤退到哪裡,“中央臺”一直為日機所追逐,從南京到漢口,從重慶到廣闊的大後方,各個所屬臺站甚至架設線路的電杆,都成為轟炸的目標。在南京的“中央臺”原打算把機房轉移到中山陵靈谷寺森林中隱蔽,卻因此犧牲了一位年輕工程師。9月24日凌晨1時許,敵機轟炸中山陵景區時,遷移到這裡的短波電臺被炸4彈,正在工作的蔣德彰身中多處彈片,直到4時解除警報纔被人們發現,急送中央醫院救治,因流血過多於5時30分殉難。蔣德彰是江蘇昆山人,父雲翹,母戴氏,子國泰,世居(南)京滬線安亭徐公橋(現為上海市轄)。於交通大學碩士畢業後出國留學,回國後於1928年秋天到“中央臺”做事,擔任工程師職。蔣德彰曾經為“中央臺”定購的35千瓦短波發射機赴倫敦監理,在完成任務後回到南京,不久趕上“七七”事變。他是中國廣播界在抗戰中遇難的人,也是本書人物中早的卒者。9月22日,“中央臺”播送中央通訊社(又稱“中央社”)所發《中國共產黨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第二天,又廣播了蔣介石發表的《對中國共產黨宣言的談話》,內容是承認中國共產黨的合法地位。至此,第二次國共合作正式形成,兩黨在宣傳中都強調了全國人民抗擊日本侵略的“統一和團結”。10月29日,蔣介石在國防會議上作題為《國府遷渝與抗戰前途》的講話,確定四川為抗日戰爭大後方,重慶為國民政府駐地,並告訴大家這個大後方基地在兩年前就開始建設,表示中國將抗戰到底。11月2日,淞滬會戰失敗,上海淪陷,日軍沿滬寧線向西進攻。僅半月,日軍就進逼宜興、無錫,南京告急。11月20日,“中央臺”奉命廣播《國民政府移駐重慶宣言》,即著名的“遷都宣言”,國民黨軍政機關及人員大部撤離南京,移駐武漢。這份由國民政府主席林森1在武漢簽署的宣言寥寥500字,道:自盧溝橋事變發生以來,平津淪陷,戰事蔓延,國民政府鋻於暴日無止境之侵略,爰決定抗戰自衛,全國民眾敵愾同仇,全體將士忠勇奮發,被侵各省,均有劇烈之奮鬥,極壯烈之犧牲。而淞滬一隅,抗戰亙於三月。各地戰士,聞義赴難,朝命夕至。其在前線,以血肉之軀,築成壕塹,有死無退。暴日傾其海陸空軍之力,連環攻擊,陣地雖化煨燼,軍心仍如金石。陷陣之勇,死事之烈,實足昭示民族獨立之精神,而奠定中華復興之基礎。邇者暴日更肆貪黷,分兵西進,逼我首都。察其用意,無非欲挾其暴力,要我為城下之盟。殊不知我國自決定抗戰自衛之日,即已深知此為後關頭,為國家生命計,為民族人格計,為國際信義與世界和平計,皆已無屈服之餘地。凡有血氣,無不具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之決心。國民政府茲為適應戰況,統籌全局,長期抗戰起見,本日移駐重慶。此後將以廣大之規模,從事更持久之戰鬥,以中華人民之眾,土地之廣,人人本必死之決心,以其熱血與土地,凝結為一,任何暴力不能使之分離,外得國際之同情,內有民眾之團結,繼續抗戰,必能達到維護國家民族生存獨立之目的。特此宣告,惟共勉之。以喚起國際干涉和打一場勝仗為目的的淞滬會戰失敗之後,上海淪陷,南京棄守。這個宣言除了表示中國政府和人民抗戰的態度外,還宣布確立了戰時首都重慶。1940年國民政府又決定設重慶為陪都,重慶具有戰時民國首都和陪都的雙重性質。11月23日深夜,“中央臺”為自己作了一次《告別南京書》的播出,然後停止播音,由長沙和武漢廣播電臺接替。《告別南京書》應該是在中國廣播史上值得銘記的一件事情,可惜沒有錄音,原稿也沒能保存下來,隻是有人記得大致內容:“時局發展,奉中央之命,本臺即日起停止播音而西遷。”“中央臺”將發射機等重要而可以搬運的機器部件,日夜拆卸,裝入數十隻木箱,趕運下關,搭乘江輪,運往漢口。德國造的75千瓦發射機因為太大無法運走,既擔心成為後患,又希望回來的時候還能使用,隻好進行有限的破壞,使敵人無法在短期內修復。人員也分批撤離南京去長沙。說是撤離其實是逃亡,好不容易弄到了江南汽車公司的客票,很多人行李都未顧上帶,車上已人滿為患,秩序大亂,後是砸開玻璃爬進去的。此時,外電傳來另一條不好的消息說,國際上保證東亞和平的九國公約已決定無限期延緩制止日本侵略案的實施。“九一八”事變後,國際聯盟雖然曾經斥責日本的侵略暴行,日本軍閥不但不尊重其指示,反而竟悍然退盟以示對其的蔑視。也就是說,國民政府希望在淞滬會戰的軍事上打敗日本人和借國際制裁制止日本人進攻的雙重努力都宣告失敗,蔣介石決定在南京召開記者招待會。在經歷了西安事變、國民黨的五屆三中全會、廬山會談以及四個月的抗戰後,這一天蔣介石偕夫人宋美齡在南京舉行茶話會招待記者。在戰事緊要時,他已經多次招見中外記者。看人已到齊,蔣介石正要發言,日本轟炸機忽然盤旋上空並在附近投彈,大家趕緊躲避。待敵機離去後人們重新坐定下來,蔣介石纔開始宣讀南京軍事撤退的宣言,表示了要抗戰到底的決心。大意是:敵人打到南京,我們守南京;即令敵人打到四川,我們還要守四川。侵略不停,抵抗不止。中國是一個亡不了和毀不掉的國家。這段講話由美國記者竇奠安(Tillman Durdin)發表在《紐約時報》上。茶話會結束時,蔣介石舉目望去,他的面前隻有寥寥幾位外國記者,沒有國內記者,更沒有“中央臺”的直播話筒,不禁頓生感慨。他參加過1928年8月1日“中央臺”的成立儀式並發表了即席廣播演講,從此便是這家電臺的常客和主講人,以對內“喚起民眾”,對外“聯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而作“共同奮鬥”2。現在南京尚在苦戰,豈能沒有鼓舞軍民的聲音,他即刻下令,要求“中央臺”回到南京。此時,“中央臺”後一批人員在中央廣播事業管理處(又稱“中廣處”)副處長吳道一3的率領下已登上撤往長江上遊武漢的船。到達漢口上岸,吳道一在中央黨部得到軍事委員會轉來的蔣介石指令,意思是說首都地位重要,“中央臺”雖然隨中樞撤離,仍應有個南京電臺,以資報道戰火中的首都消息。回到兵臨城下南京去重新建臺談何容易!但黨國首腦的親諭必須執行,於是新任的南京臺臺長葉桂馨臨危受命,他是南京人,一旦有意外好周旋。但是得先派人打前站,範本中應聲站了出來,表示願意先期前往,同時站出來的還有陳馭六、錢瑤章、張伯勤三人。範本中是江蘇常熟人,出生於1900年,原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後在加拿大麥琪爾大學留學獲得電機碩士學位,回國到“中央臺”工作後先任工程師,後來成為理工科出身的傳音科科長。他用歐美方式全面改革了“中央臺”的節目,促進其向正規化、繫統化方向發展。他們都是“中央臺”建設的骨干。吳道一同意後,四人於11月29日搭船東下,三天後到達南京。此時的南京已經和他們離開時完全不一樣了,滿城盡是軍隊和傷兵,老百姓紛紛逃離,水和電都無法保證,南京衛戍司令長官唐生智發表談話,決心與南京共存亡。無法和南京的軍事當局建立有效聯繫,見沒有條件恢復辦臺,範本中等人開始繼續拆卸江東門的設備。此時,人們並不知道日本人進入南京會是什麼樣子,還有不打算走的朋友請他們去家裡喫飯,可就在朋友家喫飯的時候,收到武漢一個電報,原來預定來接應的輪船不來了!大家慌了,沒有船不光機件運不走,人也沒法撤離。幾個人沿著長江找船,後花重金雇來兩條柏木船,趕緊裝貨啟帆,冒險溯江西行。12月8日清晨,吳道一和葉桂馨親征小火輪在蕪湖下遊的茫茫江面上終於找到了那兩條緩慢上行的木船和船上的人,把它們拴上纜繩,一口氣拖到了漢口的碼頭。四、漢口廣播的突破與川江惡水國軍在軍事上的兩個作為曾經使撤離到武漢的人們產生了守住這座中部大城市的願望。這兩個作為:一是臺兒莊戰役的勝利;二是武漢保衛戰措施之一的扒開花園口黃河堤壩後一時阻礙了日軍從北面的進攻。這也成為撤到武漢的各大機關一度進退維谷的原因。但“中央臺”依然按原定方針,將由南京拆運到的廣播機件除留用武漢部分外,分批經宜昌繼續轉運重慶,並用僅僅三個月的時間在重慶恢復了播出,頻率1450千赫,呼號仍為XGOA——這是“中央臺”在南京的呼號,用來轉播漢口臺和長沙臺的聲音,但“總功率已從戰前的75千瓦銳減至10千瓦,損失十分龐大”。與此同時,臺裡派員分駐香港、廣州、漢口、宜昌,將由英國運來的35千瓦短波發射機機件,裝輪西上,也運往重慶。在這場被稱為“中國敦克爾刻”的大撤退中,又一位搶運設備的“中央臺”員工在潼關江道上遇敵機轟炸喪生。漢口原有一座發射功率2千瓦的漢口市廣播電臺,設在中山公園。“中央臺”來到後建立了一座300瓦的短波發射機,由範本中負責,與漢口電臺並機播出,作為“中央喉舌”,與漢口臺“行政仍各則分,業務則相輔而行”。這時,“中央臺”雖然在重慶已經恢復播音,但中樞機關還在武漢,重要消息和領導人的指示,都由這個臺發送,“中央臺”與長沙、貴州等臺進行收轉。1938年4月6日,臺兒莊大捷的消息傳到漢口,全城狂歡,士氣民心為之大振,但日本東京廣播的宣傳則堅持說他們還守著臺兒莊。直到1939年2月,重慶的35千瓦短波電臺安裝成功,有人還撰文遺憾我們的機器要是早一點建成,就會即時把消息傳達給全世界了。1938年“七七”周年紀念日期間,由國民黨中宣部組織的領袖演講在漢口短波廣播電臺和漢口市廣播電臺進行,並作了事先預告,每天晚上8點播出,5日為代理中宣部部長周佛海,6日是汪精衛,7日是蔣介石,同時宋美齡作英語廣播,8日由外交部部長王寵惠作英語廣播。王寵惠宣布:在此一年,日本變本加厲,恣意侵略,其軍人之暴行,亦有加無減,中國為正義和文明而抗戰,雖蒙重大犧牲,然其抗戰決心與抵抗之實力,非但未見削弱,且日益加強。王寵惠提醒“友邦國家”:勿以財力充實日本之戰費或以軍用品接濟暴日,借為屠殺中國人民之工具,道義之援華與物資上助日絕不相容!“七七”以前,曾有上海的廣播電臺把南京制作的聖誕節目傳送到舊金山,再轉往美國各地的先例。但武漢的這臺僅300瓦的 “袖珍”短波設備的信號,竟然也“飄”到了北美,王寵惠的這次演講順利到達太平洋彼岸,並由美國舊金山廣播電臺用捕獲到的天波信號向全美聽眾進行播出,這在“中央臺”的對外廣播中還是有史以來的次,也是一個重大突破,對“西遁”路上的中國國際宣傳來說意義重大。當美國人次在收音機裡直接聽到中國人說的英語時,有同情的,還有感到驚奇的,其廣播刊物甚至有用“曠野人聲”來形容中國廣播宣傳者的聲音。這種不以為然的態度一方面反映出對中國經歷的戰爭災難完全不了解;另一方面則是歐美國家對日本侵略曖昧態度的表現,表明“我對抵抗國際侵略之苦鬥情形”。9月19日,時任行政院副院長、四川省政府主席的張群在“中央臺”就動員當兵對國民進行開導教育式的廣播。他說,一切痛苦都是對我們整個國家和民族的考驗,並一口氣講了六個當兵的道理:(一)國民當兵是立國的要素;(二)當兵是國民的義務也是權利;(三)不當兵不配算一個國民;(四)不當兵不配算是一個黃帝之孫;(五)越是有地位的人越要當兵;(六)越是有智識的人越要當兵。抗日救國不光需要士兵,也需要各方面的人纔。漢口臺在撤退中,國民黨中宣部國際宣傳處(又稱“國宣處”)處長曾虛白4發現一英國年輕人,叫馬彬和,英文名 J.A.Mac Causland。此人是由周恩來和郭沫若負責的軍委會政治部派過來的,此時的任務是進行英語播音。大家都準備撤退,馬彬和卻用漢語表示他要在這裡堅持到日本人殺到播音室來強制閉口為止。國民黨中宣部副部長董顯光1找這位英國人談話,告訴他政府撤退的意圖,離開武漢也還能繼續抗戰下去。英國人明白董顯光的意思後,表示願意跟“國宣處”經湖南去重慶,為中國的國際廣播繼續服務。馬彬和正是對外宣傳急需的外籍人士,“國宣處”增加了新人,並為馬彬和安排了一個歡迎便餐。有點令人尷尬的是飯畢馬先生竟然掏出錢來自己買了自己那份單,說隻有喫自己的纔干淨。主方還為他安排了專門的房間、床和新的被褥,第二天早晨卻發現他睡在地上,問原因,馬彬和表示不忍前線將士的艱苦,要與士兵們同心共難。馬彬和是“國宣處”和後來成立的“國際臺”聘請的位外籍專家,但他的表現讓初識他的“國宣處”同事都覺得他有點兒怪。這位特立獨行的英國人究竟如何?事實證明,無論是“國宣處”還是“中廣處”都撿了個“大漏”。1938年的10月25日漢口淪陷。在日本人到達之前,範本中帶人拆了能讓美國聽到的“袖珍”短波發射機再次沿長江上遊後撤。四人輪流抬著這臺寶貝逢車搭車、遇船搭船,指望到大後方發揮用場。在離開漢口的船上安頓下來後,他們打開收音機收聽廣播,所有旅客都圍了過來。東京廣播內容有:“日本軍艦炮轟劉家廟,陸戰隊在湛家磯登陸,漢口武昌25日晚均大火。”收聽“中廣處”所屬的長沙廣播電臺,長沙臺還在,正在播《我們放棄武漢應有之認識》的時評,人們知道,武漢真的也丟了!四人在宜昌隨逃難人群擠上能直達重慶的輪船——“保楞輪”。“保楞輪”平時隻在湘漢間運行,這是次進入川江,老板向他們保證在川江能夠絞灘過險,結果輪船在瀉灘遇難沉沒。陳馭六是傳音科的播音員,逃生後記下這段驚心動魄的經歷:11月23日的上午,又繼續的絞灘,結果又失敗了。這是我們對於絞灘的第二次失望。這時候船上的大副與領江都急了,決定下午用鋼絲纜由南岸方面上絞,因為民生公司的輪船大都是在南岸用鋼纜絞灘的。大約下午三時許,輪船升足馬力後,叫許多乘客都登陸,輪上隻有水手、大副、大車和領江等必要的人物。輪船駛近南岸上的灘邊,灘上幫助絞灘的夫子數百人,先幫著把鋼絲纜綁妥在絞灘的石柱上。待輪船駛近時候,就把鋼絲的纜頭擲到輪上。這時候,輪上的水手甫將鋼纜扣妥,欲要上絞的時候,輪船的馬力卻抵不住那有如瀑布般的水頭由上流衝下來,致使輪船傾側,不五分鐘而即沉沒於江中,後又因輪船馬力已經開足,浸入冷水之後,船身都被炸飛了。這時候兩岸的乘客男的女的,老的幼的都狂叫了,都號哭了,都在叫家裡的人們!據工友同志說:“船上還有許多老年婦人和孩子沒有上岸。”噫!慘矣。我們花了許多工作心血和力量從武漢撤退出來的短波廣播機件,也隨輪沉沒了。我們衣服行囊,均告飄泊了。1出事的瀉灘位於湖北省秭歸縣境內西陵峽的高山峽谷中,四個人攀過懸崖陡壁,跋涉30多公裡一路向西,在饑寒交迫中摸爬到巴東縣城發了電報,向中央廣播事業管理處報告:輪沉,機沒,人均安!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