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過雲樓舊影錄(百年過雲樓第四代主人顧公碩先生遺存攝影作品首次
    該商品所屬分類:歷史 -> 中國史
    【市場價】
    236-344
    【優惠價】
    148-215
    【作者】 王道 
    【所屬類別】 圖書  歷史  中國史  中國通史 
    【出版社】浙江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8143356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線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308143356
    作者:王道

    出版社:浙江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5年09月 

        
        
    "

    編輯推薦
    百年過雲樓第四代主人顧公碩先生遺存攝影作品首次結集面世

    一個收藏家族的集體留影,一段舊山河的全景展示。

    一位被忽視的斯文士子,一批歷史中幸存的完美影像。

    人文、翰墨、器物、風景,重續、再現風雅時代。 
    內容簡介
    過雲樓是江南著名的私人藏書樓,世有“江南收藏甲天下,過雲樓收藏甲江南”之稱。本書所輯為過雲樓第四代主人顧公碩先生遺存的攝影作品,由著名昆曲大家顧篤璜先生獨家提供,乃首次結集面世,圖片包括人物攝影、工藝美術攝影、磚雕、門樓、書畫、風景等,種類豐富,具有重要的資料意義。整理者王道更走訪顧公碩諸多生前好友、名書法家、名畫家、名刺繡家,並北京、上海等地過雲樓後人,尋找照片背後的線索,搜集相關資料,撰文一一解讀。書香家族,自有一段風雅時代。
    作者簡介
    王道 安徽太和人,青年作家。著有《流動的斯文:合肥張家記事》《一生恰如三月花:民國女子別冊》,編注有《小園即事:張充和雅文小集》等。
    目錄
    序(王稼句)
    你要是認識他就好了──顧公碩生平追溯兼自序

    **輯 顧家人,顧家事 /001
    從一尊泥塑開始 /003
    (附)過雲樓顧氏與顧野王 /006
    40首《落花詩》的背後 /008
    *後的士:顧鶴逸檢索 /029
    (附)怡園的鶴 /042
    顧公碩印像 /045
    (附)顧公碩與周瘦鵑 /059
    她們的背影 /062

    第二輯 舊時光,舊山河 /071序(王稼句)

    你要是認識他就好了──顧公碩生平追溯兼自序



    **輯 顧家人,顧家事 /001

    從一尊泥塑開始 /003

    (附)過雲樓顧氏與顧野王 /006

    40首《落花詩》的背後 /008

    *後的士:顧鶴逸檢索 /029

    (附)怡園的鶴 /042

    顧公碩印像 /045

    (附)顧公碩與周瘦鵑 /059

    她們的背影 /062



    第二輯 舊時光,舊山河 /071

    過雲樓學館的師生們 /073

    文人社團與先鋒攝影 /082

    山山水水皆入鏡 /096

    劫後餘生的照片 /124

    (附)顧公碩發表在《飛鷹》上的攝影論文 /127



    第三輯 器物之美,工藝之魅 /137

    一個人的工藝寶庫 /139

    “檀龕寶相”及虎丘記錄 /182

    (附)蘇州市民間藝術和傳統玩具 /194



    第四輯 丹青過眼,並不如煙 /201

    過雲樓書畫舊影 /203

    顧家畫風及欣哥畫作 /233



    第五輯 錦繡萬花,古色今香 /239

    一部古籍,幾多變故 /241

    顧公碩讀書心語 /251



    第六輯 復興過雲樓 /255

    紀念顧鶴逸先生兼怡園諸子 /257

    怡園尋舊 /266

    過雲樓再起 /278



    後 記 /285
    前言
    序(王稼句)
    過雲者,煙雲過眼之謂也,自蘇軾《寶繪堂記》將收藏的聚散,譬之“煙雲之過眼,百鳥之感耳”,後世不少藏家都以此兩字名齋館,如楊夔生有過雲精舍,範璣有過雲廬,洪家汭、顧文彬均有過雲樓。如今唯顧氏過雲樓尚在,其他都真已煙雲過眼,了無痕跡了。顧氏源遠流長,自越王勾踐七代孫封於顧餘,至漢初遷會稽,就指邑為姓,繁衍生息,其中顧野王一脈,至晚清顧文彬勃然興盛。
    顧文彬和,字蔚如,號子山,晚號艮盦,道光二十一年(1841)進士,歷官浙江寧紹臺道。咸豐兵燹後,購樂橋西北隅春申君祠和尚書裡棄地,先南臨鐵瓶巷建第宅,又北隔尚書裡構義莊、祠堂,再就隙地闢園,即怡園。子山公好收以來佳槧名抄、珍秘善本,縹緗盈架,又廣搜字畫、金石、碑版等,築過雲樓,著聲南北,自撰《過雲樓書畫記》。文孫顧麟士,字鶴逸,一生不仕,以繪畫為事,又祖述先人,廣綜博收,又撰《過雲樓書畫續記》。子山公卒於光緒十五年(1889),鶴逸公卒於民國十九年(1930)。自此而後,時勢嬗遞,高門大族,終於星散。過雲樓的舊藏,1949年後,亦由後人陸續捐獻國家,歸於上海、南京、北京、蘇州等地。序(王稼句)

    過雲者,煙雲過眼之謂也,自蘇軾《寶繪堂記》將收藏的聚散,譬之“煙雲之過眼,百鳥之感耳”,後世不少藏家都以此兩字名齋館,如楊夔生有過雲精舍,範璣有過雲廬,洪家汭、顧文彬均有過雲樓。如今唯顧氏過雲樓尚在,其他都真已煙雲過眼,了無痕跡了。顧氏源遠流長,自越王勾踐七代孫封於顧餘,至漢初遷會稽,就指邑為姓,繁衍生息,其中顧野王一脈,至晚清顧文彬勃然興盛。

    顧文彬和,字蔚如,號子山,晚號艮盦,道光二十一年(1841)進士,歷官浙江寧紹臺道。咸豐兵燹後,購樂橋西北隅春申君祠和尚書裡棄地,先南臨鐵瓶巷建第宅,又北隔尚書裡構義莊、祠堂,再就隙地闢園,即怡園。子山公好收以來佳槧名抄、珍秘善本,縹緗盈架,又廣搜字畫、金石、碑版等,築過雲樓,著聲南北,自撰《過雲樓書畫記》。文孫顧麟士,字鶴逸,一生不仕,以繪畫為事,又祖述先人,廣綜博收,又撰《過雲樓書畫續記》。子山公卒於光緒十五年(1889),鶴逸公卒於民國十九年(1930)。自此而後,時勢嬗遞,高門大族,終於星散。過雲樓的舊藏,1949年後,亦由後人陸續捐獻國家,歸於上海、南京、北京、蘇州等地。

    言歸正傳,這本《過雲樓舊影錄》的主角,應該是顧公碩先生,編者將他的攝影串綴成書,且以他的事跡作主要敘述對像。公碩先生乃子山公四世孫,逸鶴公幼子,名則奂,字公碩,以字行,光緒三十年(1904)生人。餘生已晚,於公碩先生唯睽仰而已,其哲嗣篤璜先生則是我的前輩,亦多承謦欬,但似也沒聽他多談尊大人的事。我所知道的公碩先生,幾乎都是從別人的文章看來的,或從別人的閑聊中聽來的,所得印像,隻是一個穿著中山裝,越走越近的身影,然而至今還是模模糊糊,並不那麼清晰。

    即便如此,公碩先生的幾件事,讓我想得很多。

    他去世是在1966年“文革”發動不久,當時篤璜先生在文化局任職,與錢瓔、周良並列蘇州“三家村”,批鬥抄家,事在必然。我在陳從周先生《春苔集》裡讀到這樣的記述:“一九六六年的秋天,從蘇州傳來消息,說顧先生辭世了。那天因他次子篤璜關繫,‘造反派’去抄了他的家,要他跪下,這種無禮的行動,挫傷了他的自尊心。可是他還是禮貌地送走了抄家的人,自己卻從來沒有這樣的打扮,短褲背心,悄悄地黑夜中出了胥門,在不到虎丘的河中自盡了,他不願再次受辱而結束了六十幾年的生命。”他投水的地方,乃在虎丘道上的一號橋,但究竟是在哪一天,至今沒看到明確的說法。據說,他留下遺書:“士可殺,不可辱,我先走了。”但更多的是失望,他對社會的滿腔熱情,滿懷厚望,頓時冰散瓦解,真是“夢到好處成烏有”,精神既已坍塌,又遭受如此恥辱,就不得不死了。在這場浩劫中,他大概是棄世*早的一位蘇州文化人。開弔那天,隻有三人上門,周瘦鵑先生還送了一首挽詩和幾粒紅豆。在那樣的形勢下,朋友同事,人人自危,不來弔唁,亦情有可原,但也自有為了劃清界線甚至落井下石者。看看當年公碩先生與一些人的合影,真讓人感慨良多。

    公碩先生是世家公子,前半生雖已不是綺閣金門、錦衣玉食,然而生活是無憂的。名門高第,自有家風世德,他自小熏陶,養成了儒雅質樸的性格,拿俞文豹的話來說,就是“內而存心養性、立身行己無所歉,外而待人接物、處事應世無所戾”,即所謂謙謙君子。他喜歡寫寫畫畫,白相白相照相機,因有家學淵藪,看到的字畫特別多,鋻賞自然是獨具眼光的,偶爾還會哼幾句昆曲。1949年後,他以極大的熱情投入社會文化事業,有過不少虛銜,也擔任過實職,如博物館副館長、工藝美術研究所所長等。在他看來,什麼頭銜和職務,都是無所謂的,有了用武之地就好。觀照他的後半生,對工藝美術方面的貢獻特別顯著,在挽救蘇繡、緙絲、泥人、年畫、雕刻等傳統工藝人亡藝絕的過程中,他起了很大的作用。可以這樣說,如今蘇州民間工藝的璀璨燭坤,若然沒有他,會遜色很多很多。即以刺繡來說,他當年籌建文聯刺繡生產小組,像金靜芬、朱鳳、任嘒閑、周巽先、李娥英、顧文霞、殷濂君、蔣雪英、王祖識、王金山、顧金珍、朱世英等都是這個小組的成員,後來小組解散,這些人分別進入刺繡研究所、工藝美術研究所等專業單位,使得整個蘇州織繡業舉世矚目。自1954年起,在他的具體指導下,蘇州先後舉辦了“民間美術工藝品”、“燈彩”、“古今工藝美術”、“扇子”等展覽,將過去視作百工末技的民間工藝,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重視,同時也讓尋常百姓重新認識那些司空見慣的玩意兒。

    公碩先生對民間工藝有廣泛的興趣,包括刺繡、家具、雕刻(竹雕、玉雕、木雕、磚雕、石雕、核雕)、泥塑、金銀器、鑲嵌、年畫、玩具等。他是有設想去進行全面研究的,並將它作為一門學問去考察。他的方法是嚴謹的,也是從民間工藝的本質出發的。先是作調查,走訪藝人,深入工場,用相機拍下了許多實物和它們的制作過程。那時,蘇州大街小巷裡的神廟祠堂還有很多,他拍下了許多塑像、陳設、匾額和建築裝折細部。同時,又做了大量的筆記和卡片,*近高福民先生正在整理,說是龐雜而零亂,正可看出他研究的廣泛和積累的豐富。這一期間,他寫了《顧繡和蘇繡》《傳統繡法名稱異同表》《蘇州年畫》《吳友如與桃花塢木刻年畫的關繫》《檀龕寶相——蘇州虎丘塔中發現的文物》《摩睺羅》等文章,都篇幅短,切口小,卻有材料,有見解,實實在在,這自然不是隨便就能做到的。遺憾的是,他還來不及對蘇州民間工藝作全面梳理,就離開了這個世界。*近,海豚出版社出版了他的遺文集《題跋古今》,既是很好的紀念,又可從中看出他研究的深入、作風的嚴謹。比照當下,也讓人感慨。不少人小有經歷,就成內行,偶爾涉足,便成專家,書一本接一本出,災梨耗楮,其實都在炒冷飯,或再抄抄別人的段落,甚至還會抄錯。如果公碩先生地下有知,一定會說,“鬧大笑話哉”。讓他們去學公碩先生的治學態度,自然不可能,那就隨他去吧好問說得好,“百年人物存公論,四海虛名隻汗顏”。

    再來說他的攝影。本書卷首,賀野先生有題詞,“蘇州**代攝影人”,那是當之無愧的。如果追溯起來,蘇州還有一位陳萬裡,他對中國早期攝影貢獻很大:1923年,發起成立我國歷史上**個攝影藝術組織藝術寫真研究會,簡稱光社;1924年,又出版我國歷史上**本個人藝術攝影集《大風集》。公碩先生小陳萬裡12歲,算是一代人。陳申先生在《中國攝影藝術史》中將陳萬裡推為“美術攝影”的代表,而公碩先生則是用相機作為工具的人文記錄攝影家。

    民國年間,攝影遠未普及,自備相機,喜歡拍照,也是非公子哥兒莫辦,公碩先生也不例外,起先總是從白相開始的,在當時真是時髦的玩意兒。繼而又作攝影藝術化的追求,參加浪華旅行團,主持旅行團中的攝影研究社,他們的遊屐,到過上海、無錫、揚州、杭州、黃山、北平等地。1937年刊印的《浪華旅行團十周年紀念冊》,就有他拍攝的三張照片,還有他寫的一篇《旅行與攝影》,特別談到旅行時攝影應注意的問題,都是親身體會。凡出遊前,他都預先做好功課,準備拍些什麼,他在筆記本上就記下“東西山待訪錄”,有好幾十條,他所關心的,不外是寺院、祠廟、園林、造像等。可惜的是,他拍的洞庭東西兩山照片,幾乎都沒有留下來。即便如此,在留下的照片中,蘇州題材的還是居多,主要是名勝古跡,山水風光,其中如東山席家湖安定塔、陸巷王鏊墓、石湖涼亭、橫塘亭子橋、韓蘄王墓碑、北園田野、古城牆等,如今已無影蹤可尋。另外,還有廣泛的民生題材,如胥江木排、太湖漁船、郊外農人勞作、鄉人運石上山重建穹窿山上真觀,留下了民國年間城鄉生活的昔年煙景,具有相當的史料價值。作為一個記錄派的攝影家,隨意隨機拍下的自然更多,如怡園裡的聚會,家族男女的瞬間,擫笛拍曲的場景。有兩張特別有意思,潘子欣六十壽辰,乘畫舫,遊石湖,喫船菜,一張是全體在船上,一張是在艙內,留下了世俗生活的細節。徐剛毅先生在編輯《老蘇州》繫列圖冊時,大都已經收入進去。在攝影觀念上,他雖然也照顧到構圖和光影,但主要還是記錄,並不像陳萬裡、郎靜山那樣刻意去追求繪畫效果。他還在當時有影響的攝影專業雜志《飛鷹》上發表文章,如《正全色性軟片的特征》《大蘇打驅除法之新研究》《強力顯影與舞臺攝影》《濾色鏡的倍數問題》等。在他晚年,則更發揮攝影*實用的功能,用來采集民間工藝的實物,載錄制作過程和技藝瑣碎,還翻拍了不少珍貴史料。這種文獻記錄技術,在當時具有先進性。

    陳從周與公碩先生沾親帶故,20世紀50年代,他來蘇州作民居建築調查,得到公碩先生的鼎力相助,後來印了一本《蘇州舊住宅》,書中記錄了顧宅,也提到過雲樓的所在:“東路為花廳(名艮盦)與藏書樓(過雲樓)組成一個四合院。花廳前後皆列假山峰石,而廳前者尤具丘壑,其峰石之碩大、玲瓏,與艮盦內之靈璧石皆為吳中珍品。建築物極華麗精細,槅扇俱有**木。”雖然,過雲樓藏品已煙消雲散,唯地方還在,可以作緬念的憑借,如今正在修葺,即將對外開放。樓中有隸書“過雲樓”額,用的是馮桂芬原題,但漏失了跋尾,應按原跡重制。又據《過雲樓書畫記?凡例》記載,子山公自撰收藏十四忌,“舊揭諸過雲樓楣”,布置時也不應該遺忘。另外,還有一副子山公自撰楹聯,曰:“一枝粗穩,三徑初成;商略遺編,且題醉墨。”跋曰:“過雲樓者,餘收藏書畫之所也。蓄意欲構此樓十餘年矣,塵事牽率,卒卒未果。乙亥夏餘移疾歸裡,樓適落成,乃集辛幼安詞句題之,時方有書畫錄之輯,故次聯雲。”這副楹聯是過雲樓的重要文獻,明確記載過雲樓落成年(1875),今年恰好140周年,那是更應該復制後懸掛樓中。明年又是公碩先生去世50周年,如果將他的攝影作品選一部分出來,作為長期陳列,也是*恰當不過的。

    王道先生囑我寫點什麼,放在書前,作為後輩學子,自然不可推謝。唯在下學識戔戔,不能望公碩先生項背,甚至所知道的,也不如王道等過雲樓研究者詳贍,隻是抱著對鄉先賢的敬重,鬥膽而作,亦自知慚愧。相信本書的讀者,會因此而更多地了解公碩先生,了解顧氏家族和過雲樓,了解已遠去了的滄桑歲月,許多的人和事,那是不應該忘卻的。

    王稼句

    2015年5月17日
    媒體評論
    這本《過雲樓舊影錄》的主角,應該是顧公碩先生,編者將他的攝影串綴成書,且以他的事跡作主要敘述對像。公碩先生是世家公子,前半生雖已不是綺閣金門、錦衣玉食,然而生活是無憂的。名門高第,自有家風世德,他自小熏陶,養成了儒雅質樸的性格。他喜歡寫寫畫畫,白相白相照相機,因有家學淵藪,看到的字畫特別多,鋻賞自然是獨具眼光的,偶爾還會哼幾句昆曲。1949年後,他以極大的熱情投入社會文化事業。觀照他的後半生,對工藝美術方面的貢獻特別顯著,在挽救蘇繡、緙絲、泥人、年畫、雕刻等傳統工藝人亡藝絕的過程中,他起了很大的作用。再來說他的攝影。本書卷首,賀野先生有題詞,“蘇州**代攝影人”,那是當之無愧的。陳申先生在《中國攝影藝術史》中將陳萬裡推為“美術攝影”的代表,而公碩先生則是用相機作為工具的人文記錄攝影家。相信本書的讀者,會因本書更多地了解公碩先生,了解顧氏家族和過雲樓,了解已遠去了的滄桑歲月,許多的人和事,那是不應該忘卻的。

    ──王稼句
    書摘插畫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