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  文化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保健/养生
     体育/运动
     手工/DIY
     休闲/爱好
     英文原版书
     港台图书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傳承:百年家族門閥背後的中國史(講述瑯琊王氏 穎川荀氏 等38個
    該商品所屬分類:歷史 -> 中國史
    【市場價】
    828-1200
    【優惠價】
    518-750
    【作者】 艾公子著 
    【所屬類別】 圖書  歷史  中國史  中國通史 
    【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5106874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輕型紙
    包裝:平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205106874
    作者:艾公子著

    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3年05月 

        
        
    "

    產品特色

    編輯推薦

    1.破解中國人關注了幾千年的家族傳承密碼
    家族延續與傳承貫穿整個中國史,也是中國人幾千年來普遍關注的問題。家族如何興盛,歷史如何延續,文化如何傳承,值得每個中國人去了解與思考。


    2.真正講透家族的興盛之道與衰亡之因
    用38個家族的案例詮釋1個道理,從整個中國歷史的維度上總結家族興衰的規律,真正講清講透傳承之道。


    3.以故事為形式,文本流暢
    以歷史故事為敘述形式,用兼有技巧性和溫度的筆法,在38個精彩的歷史故事中講清抽像的道理,閱讀體驗極為流暢。


    4.頭部歷史自媒體艾公子全新力作
    全網5億 閱讀量、粉絲數超500萬的歷史大號“愛歷史”重磅新作,本本暢銷,篇篇好看!

     
    內容簡介

    《傳承:百年家族背後的中國史》是一本講述歷史上著名家族的通俗歷史書。
    本書選取了歷史上38個著名家族,這些家族或是綿延百年乃至千年而薪火不絕,或是族中名人輩出顯赫一時。本書通過梳理這些家族各自的由來與興衰經過,敘述各族著名人物的事跡,解讀這些家族的成功之道。
    對於一個家族而言,物質財富的繼承往往隻能延續兩三代,而精神文化的傳承卻可以恩澤數代乃至數十代。這些歷史上的著名家族之所以能夠取得成功,往往正是因為他們注重傳承精神文化。本書即是通過一個個家族具體的故事,來講述這些百年家族是如何傳承自己的精神財富的。

    作者簡介

    艾公子(原筆名愛君),是微信公眾號“愛歷史”創作團隊的集體筆名,本書三名作者分別為鄭煥堅、吳潤凱、陳恩發。其中兩名主創者鄭煥堅、吳潤凱均為《南方都市報》原高級記者,鄭煥堅繫華中科技大學文學碩士,吳潤凱繫南京大學歷史學碩士。艾公子團隊目前已出版《一看就停不下來的中國史》《文治帝國》《疑案裡的中國史》《宋詞三百年》等繫列暢銷書。
    “愛歷史”公眾號自2017年5月創辦以來,堅持深度報道式的歷史寫作模式,聚攏百萬 粉絲,躋身微信原創歷史類公眾號前三名。曾榮獲2018年度新榜“人文自媒體”、2019年度UC大魚號“U創大獎”、2020年度今日頭條“優質創作者大獎”、2021網易“年度影響力創作者”等稱號。

    目錄
    楔子 中國古代家族,憑什麼興盛兩千年?
    章 開疆拓土:兩漢的功臣與外戚
    李廣家族:三代人都被詛咒,細思恐極
    帝國牛外戚:兩大家族,影響歷史七十年
    扶風馬氏:馬姓中名聲響的一支
    東漢神奇家族:兄妹三人,讓世人銘記兩千年
    竇氏家族:興衰三百年,十三人封侯
    漢朝戰神家族:終結匈奴,馬踏鮮卑
    天師家族兩千年
    第二章 黃金時代:魏晉至隋唐的門閥家族
    三國諸葛家族:各為其主,盡忠行事
    潁川荀氏:一個漢晉豪門的興衰
    瑯邪王氏:中古豪族傳奇
    中古第二豪族,為何盛極而衰?

    楔子 中國古代家族,憑什麼興盛兩千年?
    章 開疆拓土:兩漢的功臣與外戚 
    李廣家族:三代人都被詛咒,細思恐極 
    帝國牛外戚:兩大家族,影響歷史七十年 
    扶風馬氏:馬姓中名聲響的一支  
    東漢神奇家族:兄妹三人,讓世人銘記兩千年 
    竇氏家族:興衰三百年,十三人封侯 
    漢朝戰神家族:終結匈奴,馬踏鮮卑 
    天師家族兩千年 
    第二章 黃金時代:魏晉至隋唐的門閥家族 
    三國諸葛家族:各為其主,盡忠行事 
    潁川荀氏:一個漢晉豪門的興衰  
    瑯邪王氏:中古豪族傳奇 
    中古第二豪族,為何盛極而衰? 
    桓氏家族:三代人出一個皇帝,僅用一年就敗光了 
    獨孤家族:南北朝後的贏家 
    崔氏豪門七百年 
    中國出宰相多的家族,藏在山西一個小村子裡
    南蘭陵蕭氏:一個家族的逆襲史 
    大唐韋氏家族,差點出了“武則天第二” 
    杜氏家族九百年:不負於家,亦不負國
    第三章 科舉、文化與戰功:宋明清家族傳承 
    宋朝學霸家族:一門三宰相的秘訣 
    範氏義莊:一個超越人生與時代的家族故事 
    真真假假楊家將:一個傳奇家族的真相 
    大宋將門家族,威震帝國兩百年
    王陽明家族興衰史 
    文徵明家族:蘇州城內的君子世家 
    沐英家族:統治雲南三百年
    張廷玉家族:長居高位,何以不倒? 
    第四章 從傳統到現代:晚清以來家族的轉型 
    清朝巨富家族,終結於1953年 
    晚清名門傳承:不給子孫留財產,憑什麼興盛兩百年? 
    左宗棠家族:他帶兵收復了新疆,子孫卻從此遠離政壇 
    李鴻章家族:功過是非一百年
    薩氏家族:海軍世家,精忠報國 
    一個“失敗”了一百年的家族 
    張伯苓家族:奮鬥百年,教育救國 
    牛氣千年的家族:家教很“笨”,為何卻無比成功? 
    海寧查家:中國武俠背後的傳奇家族 
    富了十五代人,蘇州貝家憑什麼? 
    義寧陳氏:近代以來有文化的家族  
    參考文獻 

    前言
    自 序
    家族與中國
    唐朝貞觀十二年(638),當歷時六年的《氏族志》修成,被進呈到唐太宗李世民面前時,李世民勃然大怒。
    原來,出身隴西李氏的唐太宗指示修撰《氏族志》,本意是要抬高皇族的尊崇地位,對魏晉南北朝以來根深蒂固的世家大族重新進行洗牌定位,沒想到負責修撰工作的大臣高士廉等人,竟然還是將傳統的山東(指崤山以東)地區的崔、盧、王、鄭等大族列為等,品級甚至高過皇族隴西李氏。
    對此,李世民不無惱火地說:“朕實不解山東四姓為何自矜,而人間又為何重之?”
    於是,在李世民的怒批下,高士廉等大臣連忙重新修訂《氏族志》,並按照李世民的精神指示,將皇族列為一等,外戚次之,崔、盧、王、鄭等傳統門閥士族,則被降為第三等。
    不僅如此,新編的《氏族志》還規定,日後世家排名,要以姓氏族人所在的官位品級來確定家族的等級,唐太宗甚至下詔,不準崔、盧、王、鄭等世家大族互相通婚。

    自 序
    家族與中國
    唐朝貞觀十二年(638),當歷時六年的《氏族志》修成,被進呈到唐太宗李世民面前時,李世民勃然大怒。 
    原來,出身隴西李氏的唐太宗指示修撰《氏族志》,本意是要抬高皇族的尊崇地位,對魏晉南北朝以來根深蒂固的世家大族重新進行洗牌定位,沒想到負責修撰工作的大臣高士廉等人,竟然還是將傳統的山東(指崤山以東)地區的崔、盧、王、鄭等大族列為等,品級甚至高過皇族隴西李氏。 
    對此,李世民不無惱火地說:“朕實不解山東四姓為何自矜,而人間又為何重之?” 
    於是,在李世民的怒批下,高士廉等大臣連忙重新修訂《氏族志》,並按照李世民的精神指示,將皇族列為一等,外戚次之,崔、盧、王、鄭等傳統門閥士族,則被降為第三等。 
    不僅如此,新編的《氏族志》還規定,日後世家排名,要以姓氏族人所在的官位品級來確定家族的等級,唐太宗甚至下詔,不準崔、盧、王、鄭等世家大族互相通婚。
    盡管如此,在唐代,世家大族的影響力仍然不可小覷,滿朝文武權貴,私底下還是傾心於與傳統的世家大族聯姻通婚。 
    到了唐文宗時,唐文宗向出身滎陽鄭氏的宰相鄭覃求婚,希望鄭覃能將孫女嫁給當時的皇太子李永,但鄭覃卻委婉拒絕,寧可將孫女嫁給當時僅僅為九品官員卻出身山東士族的小吏崔皋。 
    為此,唐文宗無奈嘆息說:“民間修婚姻,不計官品而上閥閱。我家二百年天子,難道還比不上崔、盧這些世家嗎?” 
    以上,唐太宗的暴怒和唐文宗的哀嘆,都揭露了唐代社會的一個重要力量的存在,那就是:家族。 
    在當時的崔、盧、王、鄭等自詡出身“清流”的名門世家看來,隴西李氏盡管當時貴為皇族,但祖上卻是出身胡人或是胡化的漢人,因此在文化傳統和門閥品級上,他們從內心裡仍然高傲矜持,甚至寧可將自己的兒女嫁給出身士族的九品芝麻官,也不願與皇族攀親,這在今天看來貌似迂腐和不可思議,但卻是唐代社會的真實寫照。 
    因為在古代中國,在皇權之外,活躍著一些更為久遠和深厚素, 
    那就是:家族的力量。 
    閱讀中國歷史,“家族”是一個無法忽視的重要概念,實際上,影響中國歷史變量的,除了政治、經濟,在社會變量中,“家族”是一個具有巨大影響力的素。 
    如果從《氏族志》的故事引申開來,縱觀歷史可知,中國的家族,主要經歷了四個發展時期。 
    從西周至春秋時期,中國實行宗法制度,那時,周天子是天下的共主,也是“天下宗主”;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宗法制開始瓦解,個體的家庭與小家族纔開始從宗族中獨立出來。 
    家族發展進入第二階段後,從兩漢到隋唐時期,家族的典型形式是門閥士族。原先在春秋晚期瓦解分離出來的小家庭、小家族,此時逐漸被以門閥士族 
    為代表的大家族所代替。歷經漢末和魏晉南北朝的大亂世,小家族需要團結起來,以更大的形式抵御外力變遷,那時,“一宗近將萬室,煙火連接,比屋而居”。所謂世家大族,也與當時社會久經動蕩和講究門閥背景息息相關,盡管在南北朝結束之後,世家大族的力量逐漸被削弱,但他們在隋唐兩代的歷史和社會中,仍然具有巨大的影響力,而前文提到的《氏族志》和宰相鄭覃拒絕唐文宗聯姻的故事,便可以說明當時世家大族的影響力之深刻。 
    傳統家族的第三次演化,是從宋代開始,明清時期。在此之前, 從唐代開始實施的科舉制對寒門庶族的提撥,以及皇權的有意壓制與打擊,以及唐朝末期的戰亂和農民戰爭等因素的交替打擊,使得自魏晉南北朝以來,能與皇族共舞的世家大族逐漸瓦解消亡,進入宋代後,由於兩宋倡導文治和實行大規模科舉取士,科舉制的公平選撥,使得大批出身平民階層的子弟得以實現階層流動,並進入國家上層。 
    於是,從宋代開始,在傳統世家大族瓦解的基礎上,主要以血緣、地域、 
    科舉功名等進行聯結提升的大眾化、世俗化的家族開始崛起,並逐漸形成了今天中國農村社會的家族結構。此後千年,中國的鄉村結構盡管歷經時代動蕩和衝擊,卻始終保持穩固,從而成為中華民族世代相承的底層根基。 
    因為,隻要有了家族,這個民族的基層血脈就始終存在,不管上層如何變化,都可以依靠基層的家族,重新組合建構起一個新的穩定社會。 
    19世紀兩次鴉片戰爭之後,中華帝國開啟近代化歷程。在這個過程中,中國的部分沿海地區率先城市化,這對依靠傳統農業和農村組織起來的家族,形成了新的衝擊。晚清民國崛起的新式家族,例如曾國藩家族、貝聿銘家族、義寧陳氏等,都是在中西交融的時代大背景下,將中華民族的傳統品德,與的國際義理、慈善公益等融而為一,從而培養出了品學傳家、報效家國的優秀子弟,這一從19世紀中期開始的家族演化,堪稱西周以來三千年中國家族的第四次大演變。 
    從宏大歷史回到個體本身,在筆者的故鄉廣東潮汕地區,修繕族譜、慎終追遠,是鄉村社會的重要傳統,筆者的祖先在西晉永嘉之亂開始後,從中原河南一路輾轉南下,後來遷徙定居福建莆田,一直到南宋末年,筆者祖先又從福建遷徙到廣東潮汕,沿著河南—江蘇—福建—廣東,一路遷徙走來,歷經1600多年。 
    每每看到家族的族譜,筆者心中都會生出無限感慨。從西晉迄今的1600多年中,歷經朝代更迭、風雲變幻,先祖們代代傳承,忠實記錄著一個北方家族的遷徙脈絡。如今,筆者父親還在老家房子的門樓背後,特地用一塊石碑鐫刻上四個大字:滎陽世家。 
    我的家族來自一個我至今尚未去過的遙遠的地方:河南滎陽。我知道,這是先祖們為了讓我知道家族的源流和脈絡。因為無論經歷多少代人、多少時間,我們始終都要追思一個問題: 
    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 
    今天的中國社會變遷劇烈,自十九世紀四十年代次鴉片戰爭以來,近二百年來的中國,逐步從農業化,向工業化、現代化演進,傳統以農業為基礎的家族結構面臨著劇烈的衝擊和解構。根據2021年5月公布的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全國人口達14.1178億人,這其中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9.0199億人,占比63.89%;而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5.0979億人,占比36.11%。 
    中國的城鎮化還在不斷推進。按照歐美國家的經驗,進入到成熟階段,中國的城鎮人口比例甚至有可能達到總人口的80%以上。但是,在從鄉村遷徙到 
    城市的過程中,我們時常感覺到個體的孤獨與無依。 
    為什麼會產生這種感覺呢?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在城市裡,我們離開了傳統熟悉的鄉村和家族,從一個熟人社會進入到一個陌生人社會。這種切換,會讓我們產生不安全感和孤獨感。 
    在筆者的故鄉廣東潮汕地區,人們會將家族中遷徙到另外一個地方定居下來的代人稱為一世祖。在今天,數以億計的中國人正在離開傳統的鄉村和家族,遷徙成為某個城市的一世祖。作為開枝散葉的代人,我們其實需要為子孫後代回答好一個問題,這就是文章開頭提到的“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的靈魂和脈絡之問。 
    城市化是全世界都在經歷的進程,這個進程不可逆轉。但在城市化的進程中,我們作為承前啟後的中國人,究竟該為自己的子孫後代準備好什麼?回答好什麼? 
    這就是我們寫作《傳承:百年家族背後的中國史》的原因。實際上,幫助自己和後代子孫回顧家族來源與血脈傳承,也是在幫助我們這個民族回答歷史的溯源問題。四大文明古國中,中國是文明不曾斷裂的國家,原因就在於中華民族以家族為單位,世世代代傳承,即便在歷代的動蕩衝擊中,仍保留著文明的薪火,故始終屹立不倒、涅槃重生。 
    所以,在城市化與全球化的進程中,我們有必要重新審視我們的家族源 
    流,並去吸收歷史上的那些家族的傳世智慧,學習他們的為人處世,學習他們的持家之道。那些仁義禮智信的樸實道理,浸潤在許多家族的家教之中。我們回顧過往和學習先賢家族,也是為了助力我們自己的家族,助力整個民族不斷開拓創新、繼往開來。 
    國家、市場和社會,是西方社會運轉的三個重要概念,但在中國,我認為還要加上一個要素,那就是:家族。 
    我們從農村走向城市,我們從農業化走向工業化,我們從中國走向全球化。在這個浩瀚的歷史進程中,我想我們對自己的家族、族群和民族,對過去、現在和未來,對我們的子孫在新的歷史進程中如何重構組織、審視自我,都肩負著不可推卸的責任。那就是,讓家族的薪火和傳世智慧,永生永世地流傳下去。 
    甚至誇張一點說,未來,假如我們走出地球,走向浩瀚的宇宙,我們仍將追溯自己的來源。作為浩瀚宇宙中的微渺個體,我們仍需要繼續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 
    作為給子孫後代和未來的一個回答,家族,是必不可少的答案之一。 
    我們秉承著對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敬畏,在虔誠恭敬中寫下這本小書,作為我們流傳給後世的回答。希望無論走到哪裡,我們都莫忘了,自己的家族和出處。 
    艾公子 鄭煥堅 
    2021年初夏於廣州

    在線試讀
    楔子 中國古代家族,憑什麼興盛兩千年?
    1
    為了保護一個即將出生的嬰兒,整個曲阜城如臨大敵。
    這是1920年2月23日,山東曲阜城裡,北洋政府總統徐世昌特派的軍隊,包圍了整個曲阜孔府。特派將軍和時任山東省省長屈映光,以及孟子、顏回、曾子三氏奉祀官,都在焦急地等待曲阜孔府裡即將傳出的那一聲嬰兒的啼哭。
    3個月前(1919年11月),孔子第七十六代嫡孫、第三十代衍聖公孔令貽(1872—1919)突然在北京病逝,享年47歲。作為從北宋就開始世襲承封的貴族,“衍聖公”是一個隻有孔子的嫡繫男性子嗣纔能繼承的爵位,但孔令貽生前隻有兩個女兒,令人欣慰的是,孔令貽的小妾王氏此時已懷有身孕。
    孩子不知是男是女,但如果是男孩兒,按照慣例,他將受封成為第三十一代衍聖公。
    王氏生產在即,為了防止王氏即將出生的孩子被掉包,北洋政府派出的軍隊和代表緊緊包圍了整個曲阜孔府。在產房,孔府血緣關繫近的十二府長輩老太太也親自坐鎮監督,偏偏王氏難產,孔府上下焦慮萬分。
    好不容易,嬰兒順利出生。
    是個男嬰。
    當消息傳開時,整個曲阜震動了。隨後,曲阜全城開始燃放鞭炮,北洋政府也下令在曲阜鳴放13響禮炮,以慶祝“聖裔不輟”。
    同年6月,當這位被命名為孔德成的嬰兒滿百日時,北洋政府總統徐世昌特地下令,封襁褓中的孔子第七十七代孫孔德成為襲封第三十一代衍聖公。
    這,就是末代衍聖公孔德成。
    2
    孔德成出生時,孔子家族作為世界上延續與世襲時間長的貴族世家,已經存在了2000多年。
    這是一個超越王朝更替與江山鼎革變遷的世襲貴族。

    楔子 中國古代家族,憑什麼興盛兩千年? 

    為了保護一個即將出生的嬰兒,整個曲阜城如臨大敵。 
    這是1920年2月23日,山東曲阜城裡,北洋政府總統徐世昌特派的軍隊,包圍了整個曲阜孔府。特派將軍和時任山東省省長屈映光,以及孟子、顏回、曾子三氏奉祀官,都在焦急地等待曲阜孔府裡即將傳出的那一聲嬰兒的啼哭。 
    3個月前(1919年11月),孔子第七十六代嫡孫、第三十代衍聖公孔令貽(1872—1919)突然在北京病逝,享年47歲。作為從北宋就開始世襲承封的貴族,“衍聖公”是一個隻有孔子的嫡繫男性子嗣纔能繼承的爵位,但孔令貽生前隻有兩個女兒,令人欣慰的是,孔令貽的小妾王氏此時已懷有身孕。 
    孩子不知是男是女,但如果是男孩兒,按照慣例,他將受封成為第三十一代衍聖公。 
    王氏生產在即,為了防止王氏即將出生的孩子被掉包,北洋政府派出的軍隊和代表緊緊包圍了整個曲阜孔府。在產房,孔府血緣關繫近的十二府長輩老太太也親自坐鎮監督,偏偏王氏難產,孔府上下焦慮萬分。 
    好不容易,嬰兒順利出生。 
    是個男嬰。 
    當消息傳開時,整個曲阜震動了。隨後,曲阜全城開始燃放鞭炮,北洋政府也下令在曲阜鳴放13響禮炮,以慶祝“聖裔不輟”。 
    同年6月,當這位被命名為孔德成的嬰兒滿百日時,北洋政府總統徐世昌特地下令,封襁褓中的孔子第七十七代孫孔德成為襲封第三十一代衍聖公。 
    這,就是末代衍聖公孔德成。 

    孔德成出生時,孔子家族作為世界上延續與世襲時間長的貴族世家,已經存在了2000多年。 
    這是一個超越王朝更替與江山鼎革變遷的世襲貴族。 
    漢高祖時期,劉前195年經過魯地,又封孔子的九代孫孔騰(孔鮒之弟)為“奉祀君”,專事孔子的祭祀事宜。 
    由於漢代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rdquo前2世紀,司馬遷在寫作《史記》時,就敏銳地捕捉到了即將在後世發生的文化銳變,因此他將孔子寫入了隻有世襲王侯纔能入列的“世家”繫列,盡管此時距離孔子被封為“王”,還有千年時間。 
    帝時前43帝又封孔子的十三代孫孔霸為太師, 
    並賜爵關內侯,食邑八百戶,號褒成君,以所食邑奉孔子祀,這也是孔子後裔世襲爵位奉祀的開始。 
    北宋時期,因自唐朝中期以後有軍人割據亂政的傳統,北宋朝廷開始極力推行“崇文抑武”,在此背景1045年,宋仁宗正式封孔子的四十六代孫孔宗願為衍聖公。此後,“衍聖公”這一世襲爵位封號歷經北宋、金與、明、清、民國,一直延續到第三十一代,也就是末代衍聖公孔德成時,已經承襲了800多年。 
    宋代時,衍聖公相當於八代被提升為三品,明朝初年是一品文官,後又“班列文官之首”,清代還特許衍聖公在紫禁城騎馬,在御道上行走。而歷代衍聖公所居住的衍聖公府(今孔府),更是全國僅次於明清皇宮的府第。作為世受封爵的貴族世家,孔子嫡繫家族的顯赫與尊崇,自古無二。 

    盡管後世地位顯赫,但孔子家族剛開始卻是人丁凋零的。 
    從孔子開始,孔子家族連續七代單傳,一直到第八代孔謙纔生了三個兒子;到東漢章帝劉炟時期(57—88),孔子家族20歲以上的男丁隻有60多人,而此時,距離孔子生活時期(前551—前479)已經過去了500多年。 
    即使到了唐朝末年,定居今天山東曲阜一帶的孔子後裔也隻有十戶左右。
    但是五代十國後期,孔子後裔數量開始大幅增長,不僅曲阜正統的人丁大增, 
    就連外遷的人口也逐漸增多。 
    在孔子家族的傳說中,孔子家族走向旺盛的轉折點,與一宗駭人聽聞的滅族屠殺案有關。 
    後梁乾化三年(913),恰逢五代十國亂世,作為孔子家族世襲奴僕後代 的孔末(原姓劉,跟隨孔子家族改姓孔),因孔子後裔所享有的世代榮華富貴眼紅不已,於是帶領暴徒,對在曲阜居住的孔氏家族進行滅門屠殺,此事史稱“孔末亂孔”。當時,孔子的第四十三代嫡孫孔仁玉隻有9個月大,由於剛好在外婆家而躲過一劫。 
    在將孔子嫡繫家族滿門屠殺後,孔末開始冒充孔子嫡孫進行招搖撞騙。一直到17年後的後唐明年(930),有人將孔末冒充聖裔之事訴諸朝廷,經過核實,終後唐朝廷將孔末誅殺,17歲的孔仁玉纔得以回歸曲阜孔府,而孔仁玉也因此被稱為孔氏家族“中興祖”。 
    盡管史家對於“孔末亂孔”事件的真實性存有爭議,但是孔仁玉振興孔 家,卻是不爭的事實。此朝前期的孔子五十三代孫時,孔子嫡繫後裔子孫已達84人,連同上下幾代共有334人。相比五代十國以前,孔子家族歷經1000多年發展卻始終人丁凋零的局面,從五代十國的第四十三代嫡孫孔仁玉時,孔子家族的人口開始了快速增長。 
    到了明朝五十七代孫時,孔子家族人丁(不含女性)已超過萬人;清朝乾隆年間,孔子後裔子孫數量突破了10萬;到了民國時期,這一數字增加到56萬;而到當代,孔子後裔子孫已有400多萬,並散居到全球各地,其中光韓國就有孔子後裔7萬多人。 
    在孔子家族世代居住的山東曲阜,隻要追溯三代,幾乎當地每一家都與孔家有著親戚關繫,因此曲阜當地有俗語稱“無孔不成席,無孔不成村”。 

    作為王朝道統和國家意識形態的像征,孔子家族在亂世中,注定顛沛流離。 
    北宋靖康之變後,面對南下入侵的女真人,為了道統的延續,1128年,作為孔子第四十八代嫡孫的“衍聖公”孔端友帶著孔氏族人,護佑著孔家的“世傳珍寶”——孔子夫婦楷木像及畫像,跟隨宋室一起輾轉南遷到了浙江衢州。 
    第二年(1129年),宋高宗御批孔端友在衢州興建孔府、孔廟,這也是孔氏南宗的開端。 
    與此同時,為了國家道統的正統性,女真人建立的金國則冊封孔端友的同父異母弟弟孔端操為衍聖公,以主持曲阜孔廟祭祀,這也就是孔氏北宗的開端。從此,孔氏家族開始了南北宗之爭。 
    在蒙古人攻滅金國和南宋後,孔子家族的南北宗之爭也擺到了忽必烈的面前。當時,忽必烈有意成全本為嫡繫、正統的孔子五十三代嫡孫、南宗的衍聖公孔洙回歸山東曲阜,解決孔子家族嫡傳的南北宗之爭。但孔洙卻主動表示,孔子南宗當時在浙江衢州已經有五代先祖入葬(第四十八代、四十九代、五十代、五十一代、五十二代),他自己實在不忍心離棄先祖。況且北宗孔氏家族畢竟也是嫡繫子孫,在亂世中守護曲阜祖業也勞苦功高,因此他自己願意放棄南宗衍聖公的封號爵位,解決孔子家族跨越百年的南北之爭。 
    當時,作為衍聖公所享有的世襲榮華富貴,是天下其他家族所夢寐難求 的,但孔洙卻主動放棄,這讓忽必烈感慨不已,他稱贊孔洙:“寧違榮而不違親,真聖公後也。” 
    為了杜絕日後孔子南宗子孫與北宗奪嫡,忽必烈也特地做了安排,命人 專門制定了衢州孔氏南宗家規,張掛在南宗孔氏家廟,聲明作為孔子北宗的 曲阜子孫襲封千年不易,如孔子南宗子孫妄起爭端,將被“置之重典,永不敘錄”。 

    但作為與中華民族安危與共、襲封2000多年的特權家族,孔家是否僅僅憑借作為孔子子孫的血緣關繫,便足以屹立千年不倒? 
    對於這一點,孔子的家教早已蘊含答案。 
    孔子在世時,經常潦倒不如意,但他還是教育兒子孔鯉說:“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 
    這就是流傳千古的“詩禮庭訓”。 
    這一流傳2500多年的祖訓,即使到今天,也仍然是孔氏家族的祖訓和家 教。據孔子後人透露,直到今天,按照孔子家訓改編的對聯“禮樂傳家久,詩書繼世長”仍然是曲阜孔氏家族常用的春聯內容。在孔家後人看來,“學詩學禮”的祖訓,核心是重視教育、禮門義路的家風,孔子的七十六代孫孔令紹則將之簡單表述為“有文化,守規矩”。 
    “有文化,守規矩”,這六個字看似簡單,但當一個家族2000多年延續不斷地將其執行到底的時候,它開始迸發出無比強大的精神力量。 
    秦朝末年,秦始皇“焚書坑儒”,孔子的九代孫孔鮒為了承擔文化傳續重任,冒險做出了“魯壁藏書”的舉動,將家藏的《論語》《尚書》《孝經》等書,藏於舊宅的牆壁中。秦末農民起義爆發後,孔鮒又跟隨陳勝農民軍抗擊暴秦,終被秦將章邯的軍隊所殺,卒年57歲。 
    孔鮒雖死,但他留下的存續道統、抗擊暴政的精神,始終鼓勵著孔氏後 人。孔家從西漢開始受封後,更加恪守禮義門風,到了東漢末年,孔子的第二十代孫孔融更是留下了四歲讓梨的佳話。 
    孔融長大後,恰逢東漢末年宦官專權陷害士人。在“黨錮之禍”的政治危局中,士人張儉遭到通緝,於是便逃到孔家,希望投奔自己的朋友、孔融的哥哥孔褒。張儉到孔家時,恰巧孔褒不在家。正當張儉猶豫去留之際,年僅16歲的孔融看出了危難所在,於是自作主張決定收留、保護張儉。 
    後來事情敗露,張儉逃走,孔融和孔褒兄弟都被逮捕下獄。宦官審訊兩兄弟時,孔融主動承擔罪責說:“是我自己決定收留張儉,與我哥哥無關。”孔褒則為弟弟辯護說:“張儉是我的朋友,他是來投奔我的,與弟弟無關,要殺就殺我。”孔融、孔褒的母親聽說後又主動投案說:“我是他們的母親,是我教育無方,所有罪責由我一人承擔。” 
    為了拯救這個國家的士人,孔融一家三口爭先求死,這讓當時的人無限感慨唏噓。終,宦官下令殺死了孔褒,並釋放了孔融和孔母。而孔家為了道義“一門爭死”的故事所表現出的孔家正義耿直的政治品格,也始終流傳後世。 
    明代初期,孔子的五十七代孫孔訥“為人嚴謹,天性仁孝”,樂善好施, 對無力婚葬的鄉鄰時常解囊相助。 
    但也有例外的時候。明朝萬歷十一年(1583),當時的世襲衍聖公孔尚賢在進京朝見時,隨身帶著土特產販賣,又貪圖驛站便利,以致遭到彈劾,遭到“考成法”處治。另外,孔尚賢娶了權相嚴嵩的孫女為妻,後來嚴嵩倒臺時,孔尚賢也受到了一定拖累。鋻於政治兇險和個人教訓,孔尚賢於是特地立下了《孔氏祖訓箴規》,並提出“崇儒重道,好禮尚德,孔門素為佩服。為子孫者,勿嗜利忘義,出入衙門,有虧先德”的家訓。 
    在歷代先祖不斷總結並身體力行的祖訓家風教育下,孔家,這個沿襲千年的道統像征,其後人也始終仁義布施。到了明末紛亂的崇禎十三年(1640), 山東發生災荒,瘟疫肆虐。當時,孔子的六十五代孫孔胤植特地上奏朝廷,請求免除當地糧稅,並出錢物救濟災民,先後“救活”數千人。 
    在亂世之中,這個像征道統的家族,也始終心懷天下。 
    明末清初時,鋻於國家衰亡,孔子六十四代孫孔尚任在千古名著《桃花扇》中,委婉地寫出了一個時代士人的哀愁。他借用劇中人物之口說:“你們不曉得,那些文人名士,都是識時務的俊傑,從三年前俱已出山了。” 
    盡管不得不在清朝的高壓統治下生活,但孔尚任仍然借著一杆筆,控訴著亂世的無操守者,表達出對故國明朝的無限哀思。《桃花扇》三易其稿,成書後的第二年,孔尚任就遭到罷官並差點因此被殺。隻因他是孔子後人,終纔被赦免一死。 
    到了清代,孔子的六十七代孫孔毓珣擔任四川龍安知府期間,“因俗為 治,弊去其太甚,邊民安之”。在湖廣地區任職期間,孔毓珣又帶領民眾築堤捍江,因為他治河有功,民眾特地將堤壩稱為“孔公堤”。 
    後來,雍正皇帝在召見孔子七十代孫孔廣棨時感慨說:“至聖先師後裔當存聖賢之心,行聖賢之事,一切秉禮守義,以驕奢為戒。” 
    作為中華帝國道統的像征,孔家人盡管享受了皇權的特封,但家族卻始 終秉禮守義,不能不說,這也是2000多年來,孔氏家族得以長盛不衰的根本 原因。 

    盡管家族歷經富貴,但特殊的襲封背景,也讓孔家世代謹慎。 
    對此,孔府前一副金字對聯也道出了關鍵所在: 
    與國咸休,安富尊榮公府第,
    同天並老,文章道德聖人家。
    在這副對聯中,“富”字上面缺了一點,“章”字的一豎一直通到上面。 
    孔家人對此的解釋是:“富貴無邊,文章通天。”在他們看來,隻有秉持“禮樂傳家久,詩書繼世長”的祖訓,家族纔能在謹慎克制中,綿延2000多年而興盛不衰。因為孔子家族世襲綿延的特權雖然“與國咸休”,但如果家族自身沒有高尚節制的門風加持,則必將勢危傾覆。 
    時間來到1924年後,當年,馮玉祥發動軍變,將清朝廢帝溥儀趕出了紫禁城,作為帝國後像征的溥儀狼狽出走,這也給了孔氏家族極大的心理震撼。 
    到了1928年,在族人的商議下,當時年僅9歲(虛歲)的孔德成上書中央政府,請求取消“衍聖公”的封爵。1935年,南京國民政府終作出決議:廢除一切封建爵位,並將“衍聖公”孔德成的爵位改為“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頭銜;另外將早已沒落多時的孔子南宗、浙江衢州孔子嫡繫子孫,任命為“大成至聖先師南宗奉祀官”。 
    盡管如此,一生信仰儒家道統的蔣介石,還是對孔德成予以了特殊禮遇。 
    1935年7月,在孔德成就任“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的儀式上,國民黨官員陳立夫出面主持,戴季陶監督,蔣介石也出席觀禮。 
    盡管“衍聖公”的封號不再,但作為中國道統的像征,孔德成仍然被賦予了特殊的含義。對此,在當時的亂世中,日本人也居心叵測,並幾次三番試圖誘惑末代衍聖公孔德成前往日本。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後,當年年底,日軍侵入山東魯南,面對曲阜即將淪陷敵手的危亡局面,為了搶救作為中國道統像征的末代“衍聖公”孔德成,蔣介石特地命令國民黨第二十師師長孫桐萱率兵到曲阜孔府,連夜護送孔德成逃出曲阜。 
    孔德成離開孔府僅僅幾個小時後,日軍就攻占了曲阜孔府。 
    後來,孔德成的堂弟、同為孔子七十七代裔孫的孔德墉回憶說:“現在看來……若孔德成落入日本人之手,後果不堪設想。起碼會把他綁架至日本,供奉成有名無實的偽聖人。” 
    孔德成離開曲阜後抵達武漢,隨後發表了抗日宣言。武漢淪陷後,孔德成又跟隨國民政府退往重慶繼續堅持抗戰。蔣介石特地下令在重慶歌樂山為末代“衍聖公”修建了奉祀官府,並且讓他參加國民黨的參政會。 
    關於如何對待作為中華文明像征的曲阜孔廟,早在日軍進占曲阜之前,日本東京大學教授高田真治就上書日本軍部說: 
    “山東作戰,如破壞曲阜古跡,日本將負破壞世界文化遺跡的責任。” 
    為此,日本軍部特地命令前線部隊避開在曲阜一帶的戰鬥,日軍攻占山東後,盡管在其他地方犯下滔天罪行,但對曲阜孔廟卻始終畢恭畢敬。 
    曲阜淪陷期間,當時隨父親孔令煜一起守護孔府的孔德墉回憶說: 
    “120名日本兵占領了孔家大院,他們在孔府還算老實、規矩。大院內凡貼上‘內宅,止步’的字樣,若沒上級批示,日本兵一般不敢貿然闖入。 
    “我接待過一個少將,他不敢坐在我的上邊,隻要我坐在上邊的話,他一定會自動地坐在下邊。當官的坐在他的旁邊,其餘的全部都要在外邊站著。” 
    孔令煜回憶說,日本人長期經受中華文明世澤,也有尊孔傳統。為此,在曲阜淪陷期間,日本人也將孔府奉若神明,即便是日本軍方組團參觀,也會規規矩矩地排隊。 

    抗戰勝利後,孔德成一度短暫返回曲阜,1949年時代巨變之際,孔德成又跟隨蔣介石漂洋過海到了臺灣。 
    作為遺腹子,孔德成出生前就沒了父親,出生後十幾天,母親又因產褥熱去世。盡管名義上坐享榮華富貴,但一出生就成了孤兒的他,心中的孤苦,或許隻有自己纔能體味。 
    他生逢亂世,從民國變故到抗戰漂泊,再到解放戰爭,終流落小島臺 灣,這種個人的特殊身世,加上家族祖訓,也讓他一生謹小慎微。據曾經擔任臺灣防務部門負責人的郝柏村回憶說:“我和孔德成共事五年,我們開會時,沒見他說過一句話。” 
    但孔德成有自己的個性和堅持。 
    到了20世紀90年代,山東曲阜當地生產了以“孔府”命名的“孔府家酒”“孔府宴酒”,為此,家鄉代表團特地到了臺灣拜訪孔德成,並向他獻上了包裝豪華的“孔府家酒”,希望末代“衍聖公”能為此站臺代言。沒想到性格耿直的孔德成隻是淡淡地說了一句:“我們孔家沒有這種酒。” 
    在臺灣,孔德成盡管名義上擔任“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國大代表”和臺北故宮博物院終身院長,但他的實際職務,卻是臺灣大學中文繫教授,主要在臺灣大學和輔仁大學講授三禮研究、金文研究和殷周青銅彝器研究等課程。 
    早在抗戰遷居重慶時就師從著名學者王獻唐的孔德成,年輕時就立下了做一位純粹學人、而不以道統自居的志向,對他來說,出身孔家、身為末代“衍聖公”雖然是一種特殊的無上榮譽,但若沉迷於此,不僅他個人,整個孔家都將難以適應時代的巨變。 
    時代的隔離,讓孔德成自1949年離開大陸後,終身都未再返回故鄉曲阜。 
    1993年,人在臺灣的孔德成特地寫了一副對聯“風雨一杯酒,江山萬裡心”,並托人寄給了在大陸的姐姐孔德懋,委托她去父母的空墳前磕頭燒紙。孔德懋將弟弟孔德成的這副對聯掛在了客廳,每每睹物思人。 
    2008年,末代“衍聖公”孔德成在臺灣去世,享年89歲。由於孔德成的兒子孔維益已於此前病逝,2009年,“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終由末代“衍聖公”孔德成的嫡孫、孔維益的獨子孔垂長繼承。 
    此後,原本全職經商的孔垂長,作為孔子的第七十九代嫡孫開始投入到宣揚儒家文明的事業中來。對於自己特殊的血脈所蘊含的特殊使命,孔垂長說: 
    “我在成長過程中知道自己有個與生俱來的使命時,內心裡是有些抗拒的,但也隻能無奈接受,這就是命運吧。” 
    而作為孔子家族血脈的延續,2006年,孔垂長的兒子、孔子第八十代嫡孫在臺灣出生。為了給這位天賦使命的曾孫取個名字,當時仍然在世的末代“衍聖公”孔德成前後想了一個多月,終給曾孫取名為孔佑仁。 
    “佑”是輩分排序;而“仁”,則是孔子思想中的核心要義,也是這個2000多年興盛不衰的聖裔家族,得以福澤綿長的根本內蘊。 

    在大陸,孔子南宗嫡繫傳人、孔子第七十五代孫孔祥楷,也於1947年9歲時被當時的國民政府委任為“大成至聖先師南宗奉祀官”。 
    1956年,孔祥楷高考後被錄取到西安建築工程學院(今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工程繫。大學畢業後,孔祥楷被分配到河北唐山的金礦任技術員。由於長期在偏遠的礦上工作,孔祥楷竟然因此奇跡般地躲過了歷次政治運動。 
    後來孔祥楷回憶說:“我能度過大劫,可能得益於我一直做普通人,始終與工人工作、生活在一起。” 
    歷經坎坷曲折,1993年,浙江衢州市委在經過與孔祥楷工作的中國黃金總公司多次協商後,終將自從1956年後就離開故鄉的“南宗末代奉祀官”孔祥楷迎回故裡。 
    後來,有學者表示,作為孔子南宗的嫡繫傳人,孔祥楷應該將自己作為孔子“嫡長世繫”的身份報告上去,對此孔祥楷則說:“謝謝了!人當有所為,有所不為!” 
    對於去世後落葬臺灣的末代“衍聖公”孔德成,孔德成的堂弟、世界孔子後裔宗親聯誼總會會長孔德墉則表示:“我們的願望是他能夠落葉歸根,葬在曲阜的祖茔孔林內。這裡一直給他預留著墓地。” 
    同時期的孔祥楷則做了一件事,在修繕位處浙江衢州的孔子南宗家廟時, 對於如何題寫孔子的牌位,有人建議仍然按照舊例寫成“大成至聖先師之神 位”,但孔祥楷卻拒絕了,他說: 
    “夫子說‘祭神如神在’,可見孔夫子並不認為有‘神’,連孔夫子都不認為有神,那他自己會是神嗎?所以,此處牌位不應寫‘神’字。” 
    從神到人,這個延續2000多年的聖裔家族,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他們也時刻銘記著孔子家族先哲留下的祖訓: 
    黎明即起,灑掃庭除; 
    自我檢點,不扯濫務; 
    居身簡樸,辛勤勞杵; 
    一絲一縷,恆念力物; 
    粗茶淡飯,慎近酒酤; 
    恪守信義,鄰裡互助; 
    忠厚傳家,苦讀詩書; 
    振振繩繩,繁我孔族。 
    時代滄桑巨變,但他們嚴謹持守的家風,確保了一個特殊的家族得以延續 
    2000多年而不衰。或許,那些顛撲不破的真理,從來,就是樸實無華的。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