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袁世凱的開場與收場
    該商品所屬分類:歷史 -> 歷史普及讀物
    【市場價】
    321-467
    【優惠價】
    201-292
    【作者】 薛觀瀾 
    【所屬類別】 圖書  歷史  歷史普及讀物  中國近現代史 
    【出版社】當代中國出版社 
    【ISBN】9787515408293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15408293
    作者:薛觀瀾

    出版社:當代中國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8年01月 

        
        
    "

    編輯推薦

         本書書名與主題相扣,內容包含袁世凱宦海沉浮的種種往事,涉及戊戌變法、袁世凱稱帝等眾多史實,歷史史料較為豐富,資料來源廣泛,整體框架清晰,編排比較精細,富含閱讀趣味,是一本別具一格的袁世凱歷史傳記。

     
    內容簡介

         有關袁世凱的傳記,坊間已出版不少,本書所搜集者乃有關袁世凱當總統到稱帝之間的種種過程,包括他與段祺瑞有其不可分之密切關繫,至於袁段之間有無磨擦?有無裂痕?段氏如何事袁?袁又如何待段?其中種種隱秘,實非局外人所可得而知。


       《袁世凱的開場與收場》作者群體權威,主要作者:薛觀瀾既為晚清名臣薛福成之孫,又為袁世凱之東床快婿,特殊的家庭背景和身份,使得其對當面年的政海內幕知之甚詳,記述的都是親身經歷目睹的歷史史實。名報人黃天石少時參與雲南戎幕,歷掌簿書,曾代表唐繼堯報聘湘粵,其文公正平允,堪稱傳世之作。林熙為香港著名掌故大家高伯雨,他從香港大學圖書館中找到美國薩培醫生(Dr. William Sharpe)的自傳,其中第八章《為中國一個貴族動手術》(Operation on Chinese Royalty),高伯雨因此譯寫了《袁克定治病記》,袁世凱怎樣請到這個大夫,他怎樣到洹上養壽園為“太子”腦部開刀治療腿疾,可說是*手資料。


       《袁世凱的開場與收場》內容獨家,史料價值尤為珍貴,具有獨特的出版價值和文化價值。《袁世凱的開場與收場》的出版,能夠填補同類市場的空白,增加袁世凱生平傳記的權威性、真實性、可靠性,對於相關研究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作者簡介
    薛觀瀾 (1897—1964)
    原名學海,字彙東,江蘇無錫人。祖父薛福成是近代著名思想家、外交家和早期維新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父親薛南溟是近代著名實業家,曾組建永泰絲業集團。薛觀瀾早年就讀於北京清華學堂,後留學美國,畢業於威斯康辛大學經濟繫。他喜愛體育運動,曾任該校田徑隊隊長,還是短跑健將。回國後,在北京彙文大學任體育教練。後曾任北洋政府監務署檢事、駐英使館三等秘書、直隸省省公署顧問、外交部特派直隸交涉員等職。1925年薛觀瀾曾隨北洋政府代表團出訪蘇聯。
    薛觀瀾在京期間結識了袁世凱的次女袁仲楨,1919年11月2日兩人結為秦晉之好,在無錫成婚時,因袁世凱已死,乃由其子袁克定主婚。當日薛府張燈結彩,而新房設在西溪下的花園洋房內。這是一座具有巴羅克風格的花園洋房,建成於1917年,在無錫也是屈指可數的。當時年僅十二歲的京劇名伶孟小鼕,亦獻藝婚禮,無疑為婚禮錦上添花。
    薛觀瀾精於田徑理論,著述頗豐。常為上海《時報》、《東南日報》撰寫體育理論和介紹歐美體育等文章。後由東南日報社編印成《百米繽紛錄》、《薛學海體育論文集》。1949年去香港,以筆名“觀瀾”發表文章。1964年逝世,終年68歲。
    蔡登山(1954 — )

    薛觀瀾 (1897—1964)


    原名學海,字彙東,江蘇無錫人。祖父薛福成是近代著名思想家、外交家和早期維新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父親薛南溟是近代著名實業家,曾組建永泰絲業集團。薛觀瀾早年就讀於北京清華學堂,後留學美國,畢業於威斯康辛大學經濟繫。他喜愛體育運動,曾任該校田徑隊隊長,還是短跑健將。回國後,在北京彙文大學任體育教練。後曾任北洋政府監務署檢事、駐英使館三等秘書、直隸省省公署顧問、外交部特派直隸交涉員等職。1925年薛觀瀾曾隨北洋政府代表團出訪蘇聯。


    薛觀瀾在京期間結識了袁世凱的次女袁仲楨,1919年11月2日兩人結為秦晉之好,在無錫成婚時,因袁世凱已死,乃由其子袁克定主婚。當日薛府張燈結彩,而新房設在西溪下的花園洋房內。這是一座具有巴羅克風格的花園洋房,建成於1917年,在無錫也是屈指可數的。當時年僅十二歲的京劇名伶孟小鼕,亦獻藝婚禮,無疑為婚禮錦上添花。


    薛觀瀾精於田徑理論,著述頗豐。常為上海《時報》、《東南日報》撰寫體育理論和介紹歐美體育等文章。後由東南日報社編印成《百米繽紛錄》、《薛學海體育論文集》。1949年去香港,以筆名“觀瀾”發表文章。1964年逝世,終年68歲。


     蔡登山(1954 —    )


    中國臺灣臺南人,淡江中文繫畢業。曾任高職教師、電視臺編劇,年代及春暉電影公司企劃經理、行銷部總經理。沉迷於電影及現代文學史料之間,達二十餘年。1993年起籌拍“作家身影”繫列紀錄片,榮獲1999年臺灣教育文化金鐘獎。著作有:《電影問題•問題電影》、《往事已蒼老》、《人間四月天》、《許我一個未來》、《人間花草太匆匆》、《人間但有真情在》、《傳奇未完——張愛玲》、《百年記憶》。


     

    目錄
    目錄
    【導讀】一代梟雄袁世凱
    袁世凱與北洋三傑
    中山先生讓總統•袁世凱不肯南來
    袁世凱不敢南來就總統職憶述
    孫、黃、袁三巨頭會見記詳宋教仁被刺秘聞
    宋教仁被刺與孫黃失和
    時勢造英雄—&mdas洪外史
    袁世洪結合之史實
    袁世凱、段祺瑞之間的微妙關繫
    袁世凱、段祺瑞、曹汝霖
    楊度誤認袁世凱為“真命天子”

    目錄


    【導讀】一代梟雄袁世凱


     袁世凱與北洋三傑


    中山先生讓總統•袁世凱不肯南來


    袁世凱不敢南來就總統職憶述


    孫、黃、袁三巨頭會見記詳



    宋教仁被刺秘聞


    宋教仁被刺與孫黃失和


    時勢造英雄—&mdas洪外史


    袁世洪結合之史實


    袁世凱、段祺瑞之間的微妙關繫


    袁世凱、段祺瑞、曹汝霖


    楊度誤認袁世凱為“真命天子”


    六十年前的“洪憲皇帝”


    民初倒袁歷史人物:是非功過說陳宧


    追憶陳宧參加倒袁運動的一幕


    蔡松坡與雲南起義的真相


    ——雲南起義、再造共和六十年紀念


    雲南起義的史實解剖


    唐繼堯軼事


    討袁之役中的李宗黃


    ——紀念雲南起義再造共和五十一周年而作


    身歷其境的討袁之役


    陸榮廷參加護國討袁的經過


    我所知道的袁大公子


    因刊《辛丙秘苑》且談袁克定


    袁克定治病記


    袁克定做了我的芳鄰


    袁大少爺談袁世凱與戊戌政變


    北京吉祥茶園初晤袁寒雲記


    自命為“風月盟主”的袁寒雲

    前言
    【導讀】一代梟雄袁世凱
    蔡登山
    說到袁世凱,稱他是一代梟雄,應該是沒有異議的。他一生充滿傳奇,在晚清末年聲勢煊赫,風雲際會,扶搖直上,曾與張之洞同入軍機。到溥儀繼位後,醇親王載澧為攝政王,載澧及隆裕後因戊戌政變舊怨都主張殺袁世凱,後以張之洞力請而罷,始命其以足疾之借口開缺回籍。袁世凱此次被黜,實乃其生平之挫折。到宣統三年,他東山再起,任內閣總理大臣,重攬大權。當時愛新覺羅之孤兒(溥儀)寡婦(隆裕),隻有任其擺布了。到了民國成立,他一變為中華民國之大總統,再變為隻有八十三天的“洪憲皇帝”!他就任民國總統後,內政外交,本有可為,但他不知民主政制為何物,又受其子袁克定之慫恿,因此有民國五年的稱帝之荒謬舉措,弄到後來護國討袁,眾叛親離,及身而敗,他也憂憤而死!

    【導讀】一代梟雄袁世凱


     蔡登山


        說到袁世凱,稱他是一代梟雄,應該是沒有異議的。他一生充滿傳奇,在晚清末年聲勢煊赫,風雲際會,扶搖直上,曾與張之洞同入軍機。到溥儀繼位後,醇親王載澧為攝政王,載澧及隆裕後因戊戌政變舊怨都主張殺袁世凱,後以張之洞力請而罷,始命其以足疾之借口開缺回籍。袁世凱此次被黜,實乃其生平之挫折。到宣統三年,他東山再起,任內閣總理大臣,重攬大權。當時愛新覺羅之孤兒(溥儀)寡婦(隆裕),隻有任其擺布了。到了民國成立,他一變為中華民國之大總統,再變為隻有八十三天的“洪憲皇帝”!他就任民國總統後,內政外交,本有可為,但他不知民主政制為何物,又受其子袁克定之慫恿,因此有民國五年的稱帝之荒謬舉措,弄到後來護國討袁,眾叛親離,及身而敗,他也憂憤而死!


        袁世凱(一八五九至一九一九年),字慰庭,號容庵主人,河南項城人。父親袁保中官至候補同知。袁世凱自幼過繼給叔父袁保慶為嗣子,袁保慶病故後,復隨堂叔袁保恆至燕京念書。早年科舉失意,乃棄文從軍,投身淮軍。一八八一年五月,袁世凱至山東登州,投靠袁保慶的結拜兄弟吳長慶(淮軍名將),任“慶軍”營務處會辦。次年,隨吳長慶率師渡海援朝鮮,以援韓之役有功,奉旨以同知用。及至一八八四年春,中法戰起,海疆多故,吳軍奉命調防金州,而以袁世凱任留後,吳長慶為之請於直隸總督李鴻章,而有“總理慶軍營務處,會辦朝鮮防務”之命。直至一八九四年中日甲午戰爭前始奉調回國。甲午戰敗後,清廷認為淮軍不足恃,欲改練新軍。一八九五年十月袁世凱奉命於小站練兵,所用將校人員,一部分為淮軍宿將,一部分是天津武備學堂畢業生。如王士珍、段祺瑞、馮國璋、陳光遠、張懷芝、雷震春、田中玉、孟恩遠、陸建章、曹錕、段芝貴等,當時都屬副將,而徐世昌當時亦在幕中,贊襄營務,民國以來的“北洋軍閥”,大抵孕育於此時。一八九九年(光緒二十四年)光緒帝銳意變法,新黨譚嗣同建議利用袁世凱,奪舊黨直隸總督榮祿兵柄,袁世凱卻告知榮祿,榮祿遂據以上呈,謂新黨不利慈禧太後,太後大怒,引致戊戌政變,袁世凱以告密有功,升任山東巡撫。綜觀袁世凱在清朝時,其所以風雲際會官運亨通者,始則由於吳長慶之提攜,繼則由於李鴻章之識撥,及翁同龢、李鴻藻之庇護,後則得力於榮祿之汲引。一九○○年庚子之亂,袁世凱加入東南自保。一九○一年袁世凱於李鴻章死後接掌直隸總督。翌年,實授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一時成為清廷之機輔重臣。朝有大政,每由軍機處詢諸於他,以資取決。其聲勢之煊赫,事權之繁重,實駕各省督都之上,也因權勢過重,又手握重兵,引起清廷皇族親貴不安,一九○八年(光緒三十四年)被迫以足疾開缺返回河南。一九一一年(宣統三年)武昌起義後,獲清廷重新起用,九月任內閣總理大臣,袁世凱組閣後,暗示前方將領段祺瑞等通電主張共和。一九一二年年)孫中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大總統,袁世凱頗感不悅。一月十五日孫中山與袁世凱協議,若清帝退位,即推其為臨時大總統。因此,袁對清廷軟硬兼施,造成溥儀下詔退位。二月十五日,南京參議院選袁為臨時大總統,並促其南下就職。袁世凱卻借故北京兵變,三月十日於北京繼任臨時大總統。民國二年國會選舉,宋教仁為實現政黨政治,聯合諸黨同組國民黨,選孫中山為理事長,由宋代理,準備以國會優勢對抗袁世凱。三月二十日宋教仁遭暗殺;七月十二日,爆發二次革命,討袁軍興,但不久孫中山與黃興分別敗走日本、南洋。二次革命後,袁世凱先利用軍警脅迫國會,選舉其為正式總統;當選後,又解散國會,《臨時約法》,另訂《中華民國約法》,規定總統總攬治灌,並改任期為十年,且得連任。總之,袁世凱不但首,且是終身總統。民國三年次世界大戰爆發,日軍攻占青島,奪取德國在華利益,更乘機提出“二十一條”要求,袁世凱為得到日本的外交支持,民國四年五月九日接受其中號至第四號。稍後楊度等人發起“籌安會”,鼓吹君主立憲,十二月十二日袁世凱正式接受,且改民國五年為&ldquo年&rdqu旦行登基大典。袁世凱謀帝制自為,引起舉國反彈,蔡鍔乃於民國四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在雲南起兵反袁。袁世凱因軍事失利,加以眾叛親離,先將登基之期押後,復於民國五年三月二十二日,下令撤銷帝制,仍欲自居總統。但各省先後獨立,袁世凱羞憤成疾,於六月六日尿毒並發逝世,享年五十八歲。


         有關袁世凱的傳記,坊間已出版不少。本書所搜集者乃有關袁世凱從小站練兵到後來當總統到稱帝之間的種種過程,包括他與段祺瑞有其不可分之密切關繫,至於袁段之間有無摩擦?有無裂痕?段氏如何事袁?袁又如何待段?其中種種隱秘,實非局外人所可得而知。其中薛觀瀾為晚清名臣薛福成之文孫,又為袁世凱之東床快婿,與段氏為姻婭,故對當年政海內幕,知之獨詳,凡所記述者,無一而非彼時所身親目擊之珍貴事實。孫中山為履行其諾言,向臨時參議院提出辭職,推薦袁世凱繼任臨時大總統,而以就職南京為條培、宋教仁等人甚至奉命北上迎袁,但袁世凱這個老狐狸仍然有其借口,而在北京就職。《中山先生讓總統·袁世凱不肯南來》《袁世凱不敢南來就總統職憶述》兩篇文章有詳細的探討。一九一五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蔡鍔、唐繼堯等人聯名通電全國,宣布雲南獨立,舉行護國運動,西南爆發反袁運動。名報人黃天石少時參與雲南戎幕,歷掌簿書,曾代表唐繼堯報聘湘粵。值雲南起義五十七周年紀念,特撰《雲南起義的史實解剖》一文,公正平允,堪稱傳世之作。另外林熙為香港著名掌故大家高伯雨,他從香港大學圖書館中找到美國薩培醫生(Dr. William Sharpe)的自傳,其中第八章有《為中國一個貴族動手術》(Operation on Chinese Royalty)一文,高伯雨因此譯寫了《袁克定治病記》。袁世凱怎樣請到這個大夫,他怎樣到洹上養壽園為“太子”袁克定腦部開刀治療腿疾,可說是手資料。


        袁世凱的次子袁克文(寒雲),自幼聰慧異常,六歲學識字,七歲讀經史,十歲習文章。“讀書博聞強記,十五歲作賦填詞,已經斐然可觀。”其詩文在當時被譽為“高超清曠,古艷不群”。除此之外,他很早就表現出與眾不同的藝術天賦,在一九○六至一九○八年間隨父居津沽時,便從老一輩羅癭公、吳保初、方地山等名士交遊,與古器物、書畫詞翰結下不了緣。他為人風流曠達,被稱為“民國四公子”之一,更被少數史家比作“近代曹子建”。《自命為“風月盟主”的袁寒雲》一文有詳盡的敘述。本書搜集許多當事者的親歷親聞之作,對於“擁袁”與“倒袁”的種種細節經過,多有不同已往的看法,此正可補正史之缺,為研究者提供不同的解讀。

    在線試讀
    袁世凱與北洋三傑

    薛觀瀾
    張謇的公允之論
    回憶昔年在上海寫稿之時,寫到袁項城(世凱)殷合肥(祺瑞)二人之事跡,易受到讀者歡迎,此因民國開國時期之人物,大眾屬望至殷。袁氏逝世之後,張南通(謇)曾嘆息而言曰:“三十年更事之纔,三千年未有之會,可以成華盛頓,而卒敗於群小之手。”張氏此言,可謂公允之論。至於段合肥三造共和,三任閣揆,卒因醉心武力,實自取敗亡之災。按袁氏與革命黨有深仇,故袁常為昔年革命黨人攻擊之目標,以往報籍所載,難信者居多,類皆深文羅織而言之。例如世人以為袁氏無中文根柢,又謂袁氏與張謇有師生之誼,皆離事實甚遠。蓋袁氏在吳武壯(長慶)幕府時,張謇與周家祿二人為袁氏改卷,事誠有之,未聞袁氏曾拜二人為師。張謇果為袁師,又焉能躋於以後“嵩山四友”之列!袁氏於光緒七年投入吳長慶幕,早已中了秀纔,將赴鄉試,故有倩張謇改卷之舉。適於此時吳長慶奉命征韓,袁世凱被派為隨營同知,與吳同赴高麗,以袁氏詩文底子,可中舉人,但欲如徐世昌之考入翰苑則甚難矣。因袁書法似孫中山,不合清華之選也。
    擬取韓王以自代
    世人談及袁世凱時,或誤信馮國璋之言,馮曾雲:“公府僕役某失手,打碎古玩,恐得咎,諉稱袁之帳中現一大蝦蟆,而袁信之不疑。”據觀瀾所知,此實無稽讕言。惟有一事則繫事實。袁氏在韓時,某日袁突走訪張謇,放下帳子,向張耳語曰:“李王懦庸,不足扶持,筱帥(吳長慶)膽小,難圖大事,吾擬取韓王以自代,請公主謀。”張氏聆罷是言,極力告誡,力主不能妄動,並面允不將此“密語”洩之第三者。此時袁氏在韓固兵權在握,其勢力確已滲透韓國宮廷,然以一軍中司馬(同知尊稱)而思染指他國帝王之位,可稱駭人聽聞之事。此因袁氏繫中州河南人,魄力較大,帝王思想較為濃厚,若易吾輩太湖區域之江浙人,決無此種膽量矣。須知袁氏是十九世紀人物,對於古籍圖讖之說,深信不疑,記得袁氏稱帝之頃,曾有直隸省長朱家寶告密。謂江蘇都督馮國璋曾以密電征詢各省同意,實與西南陸榮廷暗通款曲,而欲假手護國軍以倒袁也。袁氏掐指一算,自己五十八歲,不覺黯然傷神,淒然謂內史夏壽田曰:“完了,一切都完了!我昨晚觀天像,見巨星隕落,此屬生平第二次,首次即李文忠(鴻章)逝世,這次要輪到我了。”總之,袁於洪憲之事,不無深自克責,以速其死,非天下可悲可憤之事耶!
    山東投靠吳長慶

    袁世凱與北洋三傑


     


    薛觀瀾


    張謇的公允之論


    回憶昔年在上海寫稿之時,寫到袁項城(世凱)殷合肥(祺瑞)二人之事跡,易受到讀者歡迎,此因民國開國時期之人物,大眾屬望至殷。袁氏逝世之後,張南通(謇)曾嘆息而言曰:“三十年更事之纔,三千年未有之會,可以成華盛頓,而卒敗於群小之手。”張氏此言,可謂公允之論。至於段合肥三造共和,三任閣揆,卒因醉心武力,實自取敗亡之災。按袁氏與革命黨有深仇,故袁常為昔年革命黨人攻擊之目標,以往報籍所載,難信者居多,類皆深文羅織而言之。例如世人以為袁氏無中文根柢,又謂袁氏與張謇有師生之誼,皆離事實甚遠。蓋袁氏在吳武壯(長慶)幕府時,張謇與周家祿二人為袁氏改卷,事誠有之,未聞袁氏曾拜二人為師。張謇果為袁師,又焉能躋於以後“嵩山四友”之列!袁氏於光緒七年投入吳長慶幕,早已中了秀纔,將赴鄉試,故有倩張謇改卷之舉。適於此時吳長慶奉命征韓,袁世凱被派為隨營同知,與吳同赴高麗,以袁氏詩文底子,可中舉人,但欲如徐世昌之考入翰苑則甚難矣。因袁書法似孫中山,不合清華之選也。


    擬取韓王以自代


    世人談及袁世凱時,或誤信馮國璋之言,馮曾雲:“公府僕役某失手,打碎古玩,恐得咎,諉稱袁之帳中現一大蝦蟆,而袁信之不疑。”據觀瀾所知,此實無稽讕言。惟有一事則繫事實。袁氏在韓時,某日袁突走訪張謇,放下帳子,向張耳語曰:“李王懦庸,不足扶持,筱帥(吳長慶)膽小,難圖大事,吾擬取韓王以自代,請公主謀。”張氏聆罷是言,極力告誡,力主不能妄動,並面允不將此“密語”洩之第三者。此時袁氏在韓固兵權在握,其勢力確已滲透韓國宮廷,然以一軍中司馬(同知尊稱)而思染指他國帝王之位,可稱駭人聽聞之事。此因袁氏繫中州河南人,魄力較大,帝王思想較為濃厚,若易吾輩太湖區域之江浙人,決無此種膽量矣。須知袁氏是十九世紀人物,對於古籍圖讖之說,深信不疑,記得袁氏稱帝之頃,曾有直隸省長朱家寶告密。謂江蘇都督馮國璋曾以密電征詢各省同意,實與西南陸榮廷暗通款曲,而欲假手護國軍以倒袁也。袁氏掐指一算,自己五十八歲,不覺黯然傷神,淒然謂內史夏壽田曰:“完了,一切都完了!我昨晚觀天像,見巨星隕落,此屬生平第二次,首次即李文忠(鴻章)逝世,這次要輪到我了。”總之,袁於洪憲之事,不無深自克責,以速其死,非天下可悲可憤之事耶!


    山東投靠吳長慶


     袁公生於咸豐九年,祖樹三;叔祖甲三,甲三由侍郎升雲貴總督,因征捻匪有功,謚端敏;袁公父保中,母程氏;嗣父保慶字篤臣,曾任江寧鹽法道;叔父保恆字小午,庚戌翰林,官至刑部左侍郎,毓慶宮經筵講官,謚文誠。袁公嫡室於氏,勤儉達理,合家無誶詬之聲。袁公本人行四,其三兄世廉與五弟世顯皆任道員,世顯曾知無錫縣。(按:袁甲三袁保恆皆居官清廉,獲朝廷旌表,建坊城南——項城)同治十二年袁之嗣父保慶歿於江寧鹽法道任所,袁公年僅十三,以襲蔭生。乃由先祖叔耘公引袁至兩江督署,謁見曾文正公(國藩),當時吳武壯公(長慶)駐節清江浦。因吳長慶與袁之嗣父保慶曾義結金蘭,保慶歿後,由吳經紀其喪事,且資送遣孤回籍。袁年十七已中秀纔,名列前茅,翌年入泮(生員十分之一入府學,謂之入泮),睥睨一鄉,惟袁重武輕文,好讀兵法。當時國勢陵替,青年皆喜“峨眉”“武當”之劍術,袁公家境非裕,當時仍能資助好友徐世昌入京應禮部試,其有用世之志,可想而知。至光緒七年,袁公年二十三歲時,為了自己前程,決心離鄉圖發展,乃率淮軍舊部四十餘人,徑至山東登州投靠吳長慶。吳公好文學,幕中皆知名之士。袁既投奔而來,吳命袁公在慶軍營中好好讀書,但此非袁公之志也。


     李鴻章遺折保薦


    袁雖好勇,然在鄉黨有孝悌之稱,吳長慶曾雲:“慰亭(世凱字)敏捷而心細,本來五六天辦好的事,他卻於三日內能辦妥。”翁文恭公(同龢)日記亦雲:“袁慰亭來辭,談兵事,喫點心而去,此人不滑,可任也。”日記又雲:“光緒廿一年十月三日,我與恭王議定三事:(一)胡燏棻造蘆漢鐵路;(二)袁世凱練洋隊;(三)蔭昌辦武備學堂。”(瀾按:此時翁同龢任戶部尚書。)此一議定,實為肇建中華民國之契機豈翁氏始料所及哉!翌年翁之日記又載:“直隸臬司袁慰亭來見,長談兵事,此人究竟直爽可取,他說米價日貴,他在小站墊不起了。”後來,袁既骎骎大用,乃與盛宣懷合作,反對李合肥(鴻章)當時的聯俄政策,袁盛二人,實皆為李之親信。光緒廿七年李鴻章任直隸總督,薨於天津,遺折保袁氏繼任,折內且謂“環顧宇內,人纔無出袁世凱右者”。當時北洋宿將聶士成、馬玉昆、董福祥等皆已潰不成軍,僅袁氏一軍尚保持完整,直督一席舍彼其誰?


    勿以成敗論英雄


    袁氏在小站練兵之時,賠錢真的不少。直至任直隸總督之後,一身兼十八個大臣職務,而且連任六年,始積資二。此筆公款,袁於卸任時,亦掃數留給後任楊士驤,俾獲辦理建設事宜,楊氏因而頓成巨富焉。袁既顯達,大受當時清室一班親貴之猜忌,袁處此環境,若無自衛之術,勢必早歸淘汰!故其結納奕劻,誠有難言之隱。至其反對革命黨,亦為當時潮流所趨。平心而論,袁對戊戌政變所以要報告榮祿,對庚子義和團之役,所以要聯省自保,乃至於辛亥逼清帝退位,癸丑又取締革命,其所作所為,實皆屬勢所必至,智者豈能以成敗論英雄而遂抹殺一切事實哉!近世人雲亦雲,對袁已無絲毫認識。作者以為袁之真正弱點,在處新時代而無新知識,智力有餘而認識不足。當年既得汪兆銘(精衛)為助手,即應與孫中山開誠合作,孫袁若能合作,全國必能長久統一,孫袁不能合作,國人遂遭阨運到如今。夫袁足跡不出總統府,高高在上,既與民眾隔閡,又與僚屬脫節,故為群小所包圍。突然變更國體,卒致自斃以謝國人,不亦大可哀乎!


    擊敗過日韓聯軍


    回憶袁昔年從朝鮮被調歸國,並不得志,但何以袁竟獲派往小站建立新軍?據觀瀾所知,其原因如次:(一)袁乃淮軍領袖袁甲三之姪孫,吳長慶之慶軍即屬淮軍支繫,淮軍曾以屯田之法駐小站二十年之久。(二)李鴻章亦淮軍領袖,自始即賞識袁氏,袁在小站練兵之前任胡燏棻,為泗州進士,甲午年胡氏佐李鴻章治糈臺,胡在小站先練了“定武軍”十營,亦繫由於李鴻章所推薦。(三)袁之叔父保恆,嘗為同治帝師,與李鴻藻、翁同龢共事,故翁李二人在樞廷亦力保袁氏。(四)袁著有《兵書》一部,闡述德國訓練法,樞廷大臣讀此著作後,咸以袁為知兵。(五)重要者,是袁駐朝鮮時,曾有事實表現,光緒八年朝鮮發生政變,吳長慶誘執朝鮮大院君,送保定。光緒十年中法戰起,日本駐韓公使竹添進一郎乘時在韓策動政變,率日韓聯軍進宮,矯詔殺大臣,宣布獨立,是為甲申之亂。當時袁乃率所練韓兵兩營及慶軍兩營進攻王宮,與所謂日韓聯軍血戰竟日。竹添進一郎自知不敵,逃往仁川,日本大失敗,向中國表示無挑釁意,終清之世,中國軍隊能勝日本者,隻此一仗。故袁為當時清廷主戰派翁同龢、李鴻藻所垂青。當袁驅走日韓聯軍、得勝回營、過稅關時,見一文員持手槍,把守閘口,袁即下馬互通姓名,知為中山唐紹儀,袁問:“持槍何為?”唐答:“防日軍。”袁大喜,引為同志。即此一問一答,注定唐為未來內閣總理。


    小站練兵的開始


    光緒十年,吳長慶由韓被調回國,直隸總督李鴻章派袁接統在韓慶軍。翌年中日雙方議定撤兵,袁以商務委員名義留韓,日人恨袁次骨。直至光緒廿年,中日戰爭,袁始由韓回國,即以浙江溫處道派往小站練兵,足見當時清廷並不重視小站練兵之舉,餉糈亦不充分,惟袁辦事認真,立將“定武軍”四千人擴充至七千,改名“新建陸軍”,組成督練處,以徐世昌任參謀,唐紹儀、田文烈任文案(田文烈曾隨袁氏到韓任軍事文案,後任河南省長)。袁氏當時且規定高級將領之任用,必經考試選撥,表示用人惟賢,此實良法。馮國璋、段祺瑞等輩,皆藉此砥礪成器。惟袁以文人為幕僚長,急需軍事人纔,爰請天津“北洋武備學堂”總辦蔭昌保薦數人。蔭昌字午樓,嘗與德皇威廉第二同學,娶德婦,與袁為親家,在北洋軍閥中,除袁之外,資格無出其右者,高級將領什九是其門生。蔭昌身材矮小,軍裝筆挺,蓄“威廉”須,眇一目,代以玻璃眼,人極溫良,喜與予等講笑話,稍有旗人舉動輕佻之習,故入民國,始終淪為公府侍從武官長。


    北洋四傑剩三傑


    蔭昌當時所保薦之四人,名是馮國璋,第二名段祺瑞,第三名梁華殿,第四名王士珍,皆為北洋武備學堂畢業生。袁氏召見四人時,見皆眉清目秀,英姿颯爽,馮居首名,又是秀纔,軍中秀纔難得,袁自特別賞識。惟袁心中喜段祺瑞,因段是安徽人,樸實無華,袁以為可靠,且段曾赴德國學習軍事,袁更視為奇貨,故袁立即委派商德全與段祺瑞兩人為考官,命其甄撥中下級軍官。無何,梁華殿在一次夜操中失足溺死,此子若不早歿,必能爬到國務總理之地位,殊可惜也!袁既急於建軍,乃委馮國璋為步兵學堂總辦,兼督練營務處坐辦。段祺瑞為炮兵學堂總辦,兼炮兵統帶(等於團長)。王士珍為工程學堂總辦,兼工兵統帶。三人實皆速成人纔,足見當時纔難之一斑。袁對三人職位,始終保持平衡,細加分析,此時馮之地位較高,機會亦占優先,關於領兵之道,馮似勝過王段,惟馮過於圓滑與袁個性不合,故其優勢遂漸消失,先為王士珍所追上,後為段祺瑞所壓倒,馮氏為此老大不平。袁又加意提撥北洋軍中之老兵,新建陸軍中所謂“小站舊人”,有張懷芝、孟恩遠、段芝貴、王懷慶、雷振春、陸建章、曹錕、田中玉、陳光遠、盧永祥等。至於受袁節制者,有姜桂題、張勛、倪嗣衝各軍。一日,兵部侍郎於式枚被派到小站視察。於氏諳相術,歸語同僚曰:“小站官佐,吾相其面,非將即相,起碼督撫,其中容有高於將相者(袁馮段首)是可異也!”清室親貴聞此,乃大起恐慌,遂定制袁之策。


    考協統暗通關節


    不久,袁以道員升任直隸按察使,所率軍隊皆受直隸總督榮祿節制,是故戊戌政變,倉促之間,袁氏不能接納維新派之意旨。夫袁早入強學會,內心贊成維新,然斥維新派之措施為幼稚。庚子年袁升山東巡撫,與直隸總督李鴻章、兩江總督劉坤一、兩湖總督張之洞等劃界自保,義和團不能入魯境一步。袁並命北洋巡防軍統領副將張勛北上勤王,又將山東省舊軍改編為新軍二十營,派馮國璋主持山東全省操練事宜。當濟南秋操,德皇所派青島總督特來參觀,既見兵操皆采德國式,大加贊賞,並譽馮國璋、段祺瑞、王士珍為三傑,此乃“北洋三傑”之稱所由來也。光緒廿八年袁遷直隸總督,以北洋大臣兼練兵大臣,在保定設督練公所,委段祺瑞為參謀處總辦,馮為教練處總辦,永慶為兵備處總辦,王士珍為步兵協統兼直隸全省操防營務處督理。從此以後,始有北洋軍之名稱。是亦為袁氏擴軍時期,所以協統一職,為馮段王三傑所必爭,但此時王士珍已捷足先登矣,王且兼任全省操防之要職。翌年又成立一協,此次考中協統者為馮國璋,段祺瑞大懊喪。不久又要成立一協,袁怕段祺瑞考不中,暗中私通關節,竟將試題示段。段大感激,一生常提此事。


    王士珍淡於功名


    茲將袁與北洋三傑之關繫,並臚於次,以見端倪:王士珍字聘卿,直隸正定人。曩者北洋宿將聶士成向朝陽鎮總兵楊瑞卿(楊度之父)調用軍事人纔,楊薦守備王士珍,士珍辭謝,乃以聘卿頂替,實為假王士珍。聶送聘卿至北洋武備學堂,三年畢業,隨聶駐蘆臺,那位真王士珍後在湘潭楊家當燒飯司務,噫嘻!命運之說,可不信乎。按北洋三傑之中,聘卿品學,得袁信任,雖學工程,每試輒冠其儕,用能脫穎而出,較馮段先任協統,先任統制。依其多纔多學,無是無非,上峰信任之專,各方人緣之佳,王士珍應為袁之承繼人。但王膽小,尤畏段祺瑞如虎,又好黃老之學,淡於功名利祿,故雖數任總理,勛業不逮馮段之彪炳。然王始終受人尊敬,袁段之間,馮段之間,胥賴其緩衝。伊任統率辦事處坐辦,權傾一切。在公府簽押房,袁坐中央,右為坐辦王士珍,左為榜眼夏壽田,發號施令,實假王夏二人之手。其時王士珍之權力,實超陸軍總長段祺瑞之上。


    馮國璋工於心計


    馮國璋字華甫,直隸河間人。中秀纔後,入北洋武備學堂步兵班,曾供職聶士成武衛軍,再進武備學堂,從蔭昌習戰術,畢業時考得冠軍。馮熱心名利,且好貨,善於交際,笑語不休,故非袁所信任。但馮是秀纔,又學步兵,每屆考試,常能壓倒段祺瑞,故其職位常優於段。清末蔭昌為陸軍大臣時,馮任軍咨使,地位崇高。按北洋三傑有王龍段虎馮狗之稱,喻馮為狗,其實大謬不然。又按軍中秀纔難得,昔日曹錕重視吳佩孚,張作霖肯讓馮德麟,即因吳馮俱屬秀纔出身。至於馮玉祥之參謀長邱斌曾以舉人入陸軍大學,北洋軍中殆無第二份。辛亥馮國璋率軍,攻下漢陽,晉封男爵,且表示與袁政見不同,力主大張撻伐。袁不喜其部下“功高震主”,即從漢口調回馮國璋,命其接統禁衛軍,以段祺瑞署理湖廣總督,所以後此段祺瑞率將領四十七人逼清退位之電,馮亦不得預名。從此以後,段之勢力壓倒馮國璋,馮乃外放直隸都督。嗣又調任江蘇都督。然馮機警非常,京中禁衛軍死不放手,在外則為長江三督之領袖,有舉足輕重之勢。故入民國後,馮氏得以副總洪而為大總統,從此與段明爭暗鬥,北洋軍分為直皖兩繫,兵連禍結,是誠北京政府失敗之征兆也。(瀾按:北洋三傑有一共通之點,即皆矢忠於清室,馮國璋其尤顯著者也,其事不關本文,恕不瑣贅。當項城尚未稱帝時,小站舊人早即恢復跪拜禮,段祺瑞獨不願,馮曾勸說:“芝泉別任性,皇帝與終身總統何別?跪禮與鞠躬何異?”二人至公府拜年,馮先跪,段依樣,袁側身不敢當。見袁克定時,亦行大禮,克定跛一足,行動不便,僅以右手一揮,段忿其架子十足,出謂馮曰:“我們還要做下一輩的狗麼!”此後馮反帝制,有甚於段,馮之勾結陸榮廷,實乃帝制失敗之癥結。克定談及此事,猶瞠瞠然曰:“我若不折其驕氣,將來更難駕馭。”蓋馮工於心計,步步高升是其志願也。)


    段祺瑞剛愎自用


    段祺瑞字芝泉,安徽合肥人。在北洋武備學堂學習炮兵,畢業後曾奉派到德研究軍事,王士珍是工兵出身,吳佩孚是學測量出身,段皆輕視之。段之為人,恂恂儒雅,貌似學究,意志堅定,不善逢迎,居常拙於辭令,訥訥不能出諸口,惟其個性太強,流於剛愎自用。段在小站,得袁之袒護,未為王馮所掩。入民國後,段氏久任陸軍總長,兼公府軍事處長,三分之局一變而為大權獨攬。段用徐樹錚為助手,因鋒芒畢露,竟使袁生猜疑之心,特設“陸帥統率辦事處”,以王士珍為坐辦,段大權被削,遂稱病,以徐樹錚代拆代行。袁克定素忌樹錚,不啻芒背,乃慫恿其父另建立模範團,一切以小站為藍本。段更不安於位,當時京中謠傳袁段即將決裂,段故通電闢謠雲:“二十年前大總統在小站練兵,祺瑞以武備學生充下級武秩,與大總統素無關繫,乃承采及虛聲,立委炮隊統帶,升任統制,以大總統知瑞之深,信瑞之堅,遇瑞之厚,殆無可加,是以感恩知己,數十年如一日,分雖部下,情逾骨肉,祺瑞不得不略表心跡,以息訛言。”雲雲。


    大姐夫沒良心


    段氏所謂“分雖部下,情逾骨肉”,確繫實情,並非虛語。蓋段繼室張氏夫人繫袁義女,張氏夫人之父與袁家為表親,曾隨袁甲三征捻,殉難而死。故項城撫其孤女,視同己出,吾輩呼為大姐,大姐歸段之後,袁以婿禮待段,且以爭子視段,故段供職期間,挨罵多。袁對王馮,較為客氣。段繼徐世昌為國務卿,請袁裁撤&ldqu帥統率辦事處”,袁瞪眼曰:“你能天天到部看公事麼?”直至後,項城對段仍能控制得住。段任參戰督辦時,觀瀾每星期到北京府學胡同與段對弈二三局,“段大姐”每次見面,必定手指老段對我夫婦說:“沒有良心的是你大姐夫年,爸爸(指項城)告老還鄉,自知不會再起,他老人家知道我們窮,就將這所三新買的房子送給我們,還私底下給我三千塊錢,怕我不夠開銷。”言時淚下兩行。段畏夫人如虎,不敢分辯,隻說“沒有沒有。”大姐則嘮叨不休,我反不好意思。我說:“大姐夫所辦爸爸飾終典禮,再隆重沒有了,大姐夫是有良心的。”


    周道如嫁馮國璋


    段夫人說:“得啦!人都死了,這算什麼!”(瀾按:袁以府學胡同巨宅贈段,為其窮且懶,別無用意。)段怕上衙門,惟巨宅後院可與陸軍部打通,袁常告誡小輩說:“你們太奢侈,段家大姊的臥室隻以布幔隔開。”此亦實言,段任太上總理時,室中仍懸粗布白幔,此乃安徽人儉樸風尚,有足劭者。段受夫人影響極大,故袁逝後,段竭力主張尊袁,他說:“反對帝制是個人主張不同,反袁乃忘恩負義之小人。”又雲:“袁總統在小站向我先通關節,使我考取協統,此與曾文正受知於倭文端事,完全相同。”(瀾按:曾公晉京升見,其師倭仁僅贈一語:“你在某殿待召時,要把一切聯語記熟。”文宗果提楹聯,曾公大稱旨,文宗贊他遇事留心。)執筆至此,想起民國二年,馮國璋請師景雲夫人作伐,聘袁之家庭女教師周道如為繼室,周年四旬,提出親迎條件。袁派三姨太(寒雲生母)送親南下,三姨太到南京,馮待以大總統禮,鳴炮廿一響,省長韓國鈞代大總統為證婚人,此亦馮段暗爭之一幕也。民十九袁雲臺(克定)抵吾鄉無錫小住對任何人絕口不談政治。我當時曾對雲臺大兄說:“你罵徐東海是活曹操,此話不合邏輯,東海始終無負於你家。”雲臺莞爾而笑曰:“‘老滑頭’耳。”我說:“這是旗人使得他們一輩不得不滑頭。”我又對雲臺大兄說,“你們昆仲都恨老段,這也是不對的,段坐人力車過南海,你們幾個小兄弟擲以雪球,還當面罵他歪鼻子,真是叫人難堪,其實與你家作對的,隻有馮華甫。”雲臺說:“也不盡然,要怪自家不好。”噫!悔之晚矣。


    三傑四友的總結


    上述袁與北洋三傑之關繫,可見袁對王士珍印像好,始終未加猜疑。袁對段祺瑞親,卻生權利衝突。袁對馮國璋比較客氣,感情愈來愈差。袁恐馮段功高震主,漸有敬而遠之之心。馮段亦因此漸起離心作用。按三傑之外,袁尚有好友四人,即徐世洪、張謇、唐紹儀是也。袁與徐世昌感情始終融洽;洪關繫亦甚密切,直至後變更國體,二人始起利害衝突;袁與張謇尚能維持友誼,張亦悲憫袁氏之遭遇;惟有袁與唐紹儀之間,兇終隙末,唐紹義致函於袁,徑書“慰亭足下”,似乎稍欠涵養。又在袁氏“統率辦事處”,有兩人紅,文有夏壽田,武有唐在禮。夏為湖南纔子,袁喜其敏捷。唐為統率辦事處事務廳長,上海人,袁喜其拘謹。回述袁在小站積極建軍,已招旗人之猜忌,故袁至山東,即保道員蔭昌“佐贊軍務”,取其人之易與也。旋升直督,袁挑八旗子弟三千人參加訓練,奏保道員鐵良為京旗練兵翼翼長,參預訓練新建陸軍事宜。按在旗人中,鐵良與良弼反袁烈,迄光緒卅年,袁受排擠,幾難自保,於是奏請成立“京畿督練新軍處”,以慶親王奕劻為督辦,袁世凱、鐵良為會辦,總提調派徐世昌,下設三司,派段祺瑞為軍令司正使,馮國璋為軍學司正使,王士珍為軍政司正使兼第二鎮統制。又命段祺瑞負責恢復北洋武備學堂。此一優缺何以不派馮而派段,耐人尋味。然王士珍先得統制,顯又奪得錦標矣。


    交還兵權返故鄉


    至光緒卅二年,袁已成立六鎮,以王英楷、王士珍、段祺瑞、吳良純、張懷芝、馮國璋為統制,番號屢更,而第三鋼永為袁之基本隊伍,輒歸段祺瑞統率。第三鎮即以後吳佩孚第三師之前身,吳佩孚率雄兵,鷹揚虎視,乃得以掃蕩中原,殲滅皖奉。由是可知段以第三鎮統制讓曹錕後,而又無法駕馭,實為莫大失策,若以第三鎮早畀徐樹錚,則自民五以後歷史必須重寫。


    在光緒卅二年秋操後,陸軍部尚書鐵良即與直隸總督袁世凱攤牌,袁不得已,奏請交還“一、三、五、六”四鎮兵權,改歸陸軍部尚書直轄,“二、四”兩鎮尚須繼續訓練,仍歸直督調遣。清廷許可,立委鳳山為督練處會辦,接統北洋四鎮。惟清廷仍不放心,翌年內調袁世凱為軍機大臣,實欲取消其兵權。衰乃欣然入京,遂見重用。不久,光緒帝崩,袁稱足疾詣津。當時攝政王意欲問罪,猶豫不決,首詢奕劻,奕劻以為應問各鎮統制。次問張之洞,張磕響頭,並雲:“國有大故,不宜罪及舊臣。”攝政王遣使問統制,四鎮吳鳳岐六鎮趙國賢等皆請解職,以免兵士有變。時則張勛部隊已駐近郊。袁之僚屬亦多位居要津,故攝政王對袁,無可奈何,隻得降旨“回籍養痾”。英國駐華公使朱爾典保袁安全,袁始回京謝恩,遄返彰德,惟精銳之師,仍在袁手,故有辛亥封侯拜相之事,清社遂屋。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