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中國歷史10:西夏史
    該商品所屬分類:歷史 -> 歷史普及讀物
    【市場價】
    248-358
    【優惠價】
    155-224
    【作者】 李蔚 
    【所屬類別】 圖書  歷史  歷史普及讀物  中國古代史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ISBN】9787010078410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010078410
    叢書名:中國歷史

    作者:李蔚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9年06月 


        
        
    "

    內容簡介
    西夏是由黨項羌族建立的封建王朝人修前代史時沒有編撰一部西夏紀傳體正史,致使西夏公私以後湮沒殆盡。西夏王朝便成了古絲綢之路上的消失了的神秘王國。西夏學也成了“絕學”。20世紀以來,隨著西夏文物的大量出土,西夏學逐漸成為世界範圍內的“顯學”。李蔚先生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鉤沉索引,考鏡源流,另起爐灶撰寫了這部歷史與邏輯相統一的西夏史專著。
    本書對西夏立國長久的原因、西夏歷史的發展階段、西夏歷史的特點、西夏歷史的地位及西夏在政治上采用蕃漢聯合統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及對外存在的依賴性、民族矛盾激烈處於主導地位與對外戰爭頻繁、文化與儒學佛教的興盛等西夏歷史的四大特點,都有發前人所未發的重大觀點。作者還摒棄了以政治、經濟、軍事、學術文化和民族關繫等板塊結構敘述斷代歷史的傳統,而是以西夏立國以後歷史發展的脈絡,以建國、鞏固、繁榮、衰亡四個發展階段分章立目,將西夏300餘年的歷史置於運動的軌跡之中,從而勾勒了西夏歷史從立國到衰亡的全過程,令人耳目一新。
    目錄
    前言
    章總論
    一、12世紀前後的中國概況
    二、西夏的國名及其立國長久的原因
    三、西夏的疆域,地理條件及其境內民族的分布
    四、西夏歷史發展的段落劃分及其社會性質
    五、西夏的文化政策,文化的區域劃分、特征及其發展所受諸因素的制約
    六、西夏的歷史特點
    七、西夏的歷史地位
    第二章黨項拓跋部的興起與夏州地方政權的割據
    節黨項拓跋部的興起與內遷
    一、黨項的興起
    二、黨項的內遷及其與中原王朝的關繫
    第二節西夏拓跋氏的族源前言
    章總論
    一、12世紀前後的中國概況
    二、西夏的國名及其立國長久的原因
    三、西夏的疆域,地理條件及其境內民族的分布
    四、西夏歷史發展的段落劃分及其社會性質
    五、西夏的文化政策,文化的區域劃分、特征及其發展所受諸因素的制約
    六、西夏的歷史特點
    七、西夏的歷史地位
    第二章黨項拓跋部的興起與夏州地方政權的割據
    節黨項拓跋部的興起與內遷
    一、黨項的興起
    二、黨項的內遷及其與中原王朝的關繫
    第二節西夏拓跋氏的族源
    第三節夏州地方政權的建立與發展
    一、夏州地方政權的建立
    二、五代時期夏州地方政權的發展
    第四節夏州地方政權的中斷
    一、北宋初期的夏州地方政權
    二、李繼捧獻地歸宋與太宗取消夏州地方政權
    第五節夏州地方政權的重建
    一、李繼遷背宋自立及其統一黨項羌諸部
    二、加強組織管理機構,初步建立蕃漢聯合統治
    三、發動曠日持久的對宋戰爭
    四、發展社會經濟
    五、攻占涼州
    六、對李繼迂的評價
    第六節西夏立國基礎的奠定
    一、與宋締結和約,保境息民
    二、西攻回鶻,南擊吐蕃
    三、發展社會經濟
    四、大修宮室,營建新昊為太子
    五、對李德明的評價
    第三章西夏國家的建立
    節“尚武重法”立國方針的確立
    昊其人
    二、“尚武重法”方針的確立
    第二節建國前的各項準備工作
    一、改姓立號
    二、建官制
    三、定兵制
    四、其他措施
    第三節稱帝建國
    一、西郊稱帝
    二、西夏立國的必然性
    三、建國後鞏固封建統治的措施
    第四節宋夏戰爭
    昊發動對宋戰爭的原因
    二、宋夏陝西之戰
    三、夏勝宋敗的原因
    四、戰爭的後果和影響
    五、宋夏戰爭的性質
    六、宋夏和約的締結
    第五節遼夏戰爭
    一、戰爭的起因
    二、戰爭的經過
    三、夏勝遼敗的原因及其對遼的影響
    第六節黨項統治集團內部的矛盾鬥爭
    一、統治集團內部矛盾激化的原因
    二、統治集團內部的四次重大鬥爭
    三、統治集團內部鬥爭的實質和影響
    昊的評價
    第四章西夏國家的鞏固
    節沒藏氏擅權與遼夏戰爭的再起
    一、沒藏氏專政
    二、遼夏交兵
    第二節毅宗諒祚鞏固封建統治的措施
    一、改蕃禮為漢禮,提倡漢文化
    二、增官職,用漢人
    三、調整監軍司
    四、劃地界,復和市
    第三節南侵吐蕃諸部,東掠宋朝邊境
    一、南侵吐蕃諸部
    二、東掠宋朝邊境
    三、對毅宗諒祚的評價
    第四節母黨梁氏專政及其倒行逆施
    一、梁氏母黨集團的形成及其倒行逆施
    二、發動對宋戰爭
    第五節梁氏幽禁秉常與宋朝五路伐夏
    一、梁氏幽禁秉常
    二、宋朝五路伐夏
    第六節宋夏永樂之戰與秉常復位
    一、永樂之戰
    二、秉常復位
    第五章西夏國家的昌盛
    節母黨梁氏擅權和對宋戰爭的繼續
    一、梁氏擅權
    二、對宋沿邊諸州的攻掠
    三、梁氏的敗亡
    四、都城更名
    第二節乾順立國方針的轉變及其鞏固封建統治的措施
    一、立國方針的轉變
    二、鞏固封建統治的措施
    第三節以法治軍,頒行《貞觀玉鏡統》
    一、乾順時期頒行《貞觀玉鏡統》的原因
    二、《貞觀玉鏡統》的主要內容
    三、《貞觀玉鏡統》的特點和實用價值
    第四節抗宋附金與疆域的擴大
    一、抵御宋朝的侵擾
    二、援遼抗金
    三、依附金朝,擴大疆域
    四、對乾順的評價
    第五節仁孝時期的番部起義與封建生產關繫的發展
    一、哆訛領導的番部起義
    二、封建‘生產關繫的發展
    第六節進一步加強封建統治的措施
    一、大力發展教育事業,培養封建御用人纔
    二、完善中央和地方機構
    三、重新修訂法律,完成《天盛律令》
    四、提倡直言納諫,禁奢侈,反腐倡廉
    第七節任得敬分裂夏國
    一、任得敬竊取夏國軍政大權
    二、任得敬分裂夏國及其失敗
    三、任得敬分裂夏國的原因及其與沒藏氏、梁氏專權的異同
    四、對仁孝的評價
    第六章西夏國家的衰亡與西夏遺民
    節純柘被廢與蒙古人侵
    一、純祐占被廢與安全自立
    二、蒙古的興起及其對西夏的入侵
    第二節夏金戰爭
    一、夏金關繫的破裂
    二、遵項即位與夏金戰爭
    第三節蒙古的進攻與西夏的滅亡
    一、獻宗聯金抗蒙
    二、蒙古的進攻與西夏的滅亡
    三、夏蒙戰爭的特點與西夏滅亡的原因
    第四節西夏遺民的分布
    一、留居西夏故地
    二、遷徙
    第五時期黨項人士遨遊宦海足跡
    一、黨項人士從政的主要事跡
    二、黨項人士從政的歷史作用
    第七章西夏的社會經濟
    節西夏的畜牧業與狩獵業
    一、畜牧業
    二、狩獵業
    第二節西夏的農業
    一、農業發展的段落劃分及主要農產品
    二、農業發展的概況
    第三節西夏的手工業
    一、手工業發展概況
    二、手工業生產者的身份
    第四節西夏的商業
    一、國內商業
    二、對外貿易
    三、西夏的貨幣
    第八章西夏的文化與社會生活
    節西夏文化與河隴文化
    第二節西夏的儒學
    一、儒學興盛的原因
    二、西夏儒學發展的段落劃分及其簡要概況
    三、儒學發展的特點及其歷史作用
    第三節西夏的宗教
    一、建國前黨項人的宗教信仰
    二、西夏佛教
    三、其他宗教
    第四節西夏文字
    一、西夏文字的創制
    二、西夏文字的結構
    三、西夏字與漢字的異同
    四、西夏文字的應用和流傳
    第五節西夏的科學
    一、天文與歷法
    二、法律
    三、史學與地理學
    四、醫藥學
    第六節西夏文學藝術
    一、文學
    二、音樂
    三、繪畫與書法
    四、雕塑與鑄造
    第七節西夏的社會生活
    一、尚武與復仇
    二、飲食與健康
    三、姓氏與發式
    四、居所與服飾
    五、婚姻與喪葬
    六、交通及其工具
    主要征引文獻與參考書日
    索引(按筆畫為序)
    新版後記
    新版《中國歷史·西夏史》編輯後記
    在線試讀
    章總論
    一、12世紀前後的中國概況
    12世紀前後的中國境內,與西夏同時並存的民族政權,在其東南地區有宋,北部地區有蒙古諸部,東北地區有遼,西部地區有高昌等小國,其南部地區有吐蕃和大理。
    下面就這些民族政權林立的概況作一簡要地敘述。
    960年年)趙匡胤通過“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的鬧劇,奪取了後周政權。接著,在後周初步統一的基礎〔柴榮去世前,已奪取後蜀的秦(今甘肅天水市)、鳳(今陝西鳳縣東北)、成(今甘肅成縣)、階(今甘肅武都東)四州和南唐的14州60縣〕之上,采用“先南後北”的戰略方針,在將近20年(960—979年)的時間裡,先後於960年平澤州(今山西晉城縣)李筠和揚州李重進,962年(建隆三年)平荊南(南平),964年(乾德二年)平後蜀,971年(開寶四年)平南漢,975年(開寶八年)平南唐,979年(太平興國四年)平北漢,從而在相當大的範圍內完成了統一,結束了自中唐以來的方鎮長期割據混戰的局面。
    北宋時期的統治地盤,“東南際海,西盡巴焚,北極三關(指雁門關、寧武關、偏頭關),東西〔寬〕六千四百八十五裡,南北〔長〕萬一千六百二十裡”。有關專家據此推算,北宋疆域大體上為250萬平方公裡。
    北宋在相當範圍內進行統一後,隨即強化了中央集權,采取了一繫列旨在恢復和發展社會經濟的措施,從而使農業、手工業、商業,在唐代的基礎之上獲得了較大的發展。農業方面,宋代墾田數量大體上在700萬頃至750萬頃之間,為漢唐的2倍。手工業方面,唐代礦冶有186所,北宋增至271處,同時產量也有提高,唐中葉,銅的產量為60萬斤,宋仁宗、英宗時增加為697萬斤,比唐增加了近12倍。商業方面,唐代舊的城市廂坊制度(居民居住區與貿易區嚴格分開)已被打破,而代之以新的廂坊制度,工商業者面街而居,隨地經營,標志著宋代商品經濟的高度發展。
    但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各種社會矛盾(包括階級矛盾、民族矛盾、統治階級內部矛盾)也日益積累尖銳起來。北宋仁宗時,由於土地兼並嚴重,賦稅不均,大量能自耕農破產,從而促使階級矛盾激化,小規模的農民起義“處處蜂起”,“一年多於一年,一伙強如一伙”。
    在階級矛盾激化的同時,民族矛盾也日益發展。仁昊稱帝建國,與遼結成聯盟,不斷侵宋,使宋在軍事上連續失利。加上國家財政出現赤字,國庫空虛,積貧積弱之勢,日趨嚴重。所謂“民力殫竭,國用乏匱”,“中夏之弱,自古未有”,正是這種積貧積弱形勢的寫照。章總論
    一、12世紀前後的中國概況
    12世紀前後的中國境內,與西夏同時並存的民族政權,在其東南地區有宋,北部地區有蒙古諸部,東北地區有遼,西部地區有高昌等小國,其南部地區有吐蕃和大理。
    下面就這些民族政權林立的概況作一簡要地敘述。
    960年年)趙匡胤通過“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的鬧劇,奪取了後周政權。接著,在後周初步統一的基礎〔柴榮去世前,已奪取後蜀的秦(今甘肅天水市)、鳳(今陝西鳳縣東北)、成(今甘肅成縣)、階(今甘肅武都東)四州和南唐的14州60縣〕之上,采用“先南後北”的戰略方針,在將近20年(960—979年)的時間裡,先後於960年平澤州(今山西晉城縣)李筠和揚州李重進,962年(建隆三年)平荊南(南平),964年(乾德二年)平後蜀,971年(開寶四年)平南漢,975年(開寶八年)平南唐,979年(太平興國四年)平北漢,從而在相當大的範圍內完成了統一,結束了自中唐以來的方鎮長期割據混戰的局面。
    北宋時期的統治地盤,“東南際海,西盡巴焚,北極三關(指雁門關、寧武關、偏頭關),東西〔寬〕六千四百八十五裡,南北〔長〕萬一千六百二十裡”。有關專家據此推算,北宋疆域大體上為250萬平方公裡。
    北宋在相當範圍內進行統一後,隨即強化了中央集權,采取了一繫列旨在恢復和發展社會經濟的措施,從而使農業、手工業、商業,在唐代的基礎之上獲得了較大的發展。農業方面,宋代墾田數量大體上在700萬頃至750萬頃之間,為漢唐的2倍。手工業方面,唐代礦冶有186所,北宋增至271處,同時產量也有提高,唐中葉,銅的產量為60萬斤,宋仁宗、英宗時增加為697萬斤,比唐增加了近12倍。商業方面,唐代舊的城市廂坊制度(居民居住區與貿易區嚴格分開)已被打破,而代之以新的廂坊制度,工商業者面街而居,隨地經營,標志著宋代商品經濟的高度發展。
    但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各種社會矛盾(包括階級矛盾、民族矛盾、統治階級內部矛盾)也日益積累尖銳起來。北宋仁宗時,由於土地兼並嚴重,賦稅不均,大量能自耕農破產,從而促使階級矛盾激化,小規模的農民起義“處處蜂起”,“一年多於一年,一伙強如一伙”。
    在階級矛盾激化的同時,民族矛盾也日益發展。仁昊稱帝建國,與遼結成聯盟,不斷侵宋,使宋在軍事上連續失利。加上國家財政出現赤字,國庫空虛,積貧積弱之勢,日趨嚴重。所謂“民力殫竭,國用乏匱”,“中夏之弱,自古未有”,正是這種積貧積弱形勢的寫照。
    北宋統治者在內憂外患日益嚴重,國家處於國用乏匱,“西北交侵,寇盜充斥”的情況下,雖然先後推行過“慶歷新政”與王安石變法,但都以失敗而告終。這種局勢,發展至徽、欽之時,隨著統治者的腐朽,階級矛盾與民族矛盾更加激化,北宋王朝猶如一幢將傾的大廈,搖搖欲墜,岌岌可危,終於在女真兵馬的沉重打擊下壽終正寢了。
    遼是契丹族耶律氏建立的國家,其統治地盤,“東至於海,西至金山,暨於流沙,北至臚胊河,南至白溝,幅員萬裡”。
    遼自耶律阿保機建國後,三傳至穆宗耶律述律(951—969年),明顯開始了封建化,至道宗耶律洪基(1055—1 101年)統治時期,大體上完成了封建化。這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清楚地看出:從生產關繫看,社會上存在著地主與農民兩大階級對立。一方面,農民的土地被封建地主所占有;另方面,農民逐漸變為農奴,封建土地所有制確立。從政治制度看,統治者采用漢制,加強了中央集權,各種封建的典章制度日益完備。從社會經濟看,畜牧業逐漸衰落,農業逐漸取得支配地位。統治者完全采用封建的剝削方式,憑借著政治權力強迫各族勞動人民,按照耕地交納租稅,交納布帛、房錢、農器錢以及其他雜稅,並從事各種無償勞役;而從事畜牧業者則要給統治者供應軍馬,交納丁口和牲口稅。這一封建化過程的完成,是契丹族發展史上的界碑,對於我國北部邊疆地區社會經濟的發展,無疑起了加速和促進的作用,其進步意義是顯而易見的。
    隨著遼王朝的封建化和國力的增強,宋遼之間也多次發生了激烈的較1004年(年,遼統和二十二年),遼聖宗為了緩和國內矛盾,轉移人民視線,以及掠奪更多財富以鞏固其統治,主動揮師南下侵宋,結果宋勝遼敗。在宋軍打了勝仗的情況下,雙方簽訂了和約,史稱“澶淵之盟”。按照和約規定,宋每年要給遼贈納絹10萬匹,銀10萬兩。這對改善遼國的財政狀況,無疑起了重要的作用。
    “澶淵之盟”簽訂後,遼宋關繫形成了暫時的穩定局面。遼統治者為了恢復和發展社會經濟,比較重視采納中原地區進步的生產技術和科學文化,從而加速了農業和文化的發展,縮小了宋遼之間經濟和文化的差距。
    但到12世紀初期,隨著遼封建化的加深和社會經濟的發展,其統治者也日趨腐朽。他們對各族勞動人民進行著殘酷的剝削和奴役(如壟斷土地,檢括戶口,等等),階級矛盾、民族矛盾日益激化,民族起義不斷,加之統治階級內部爭權奪利的鬥爭愈演愈烈,從而使遼王朝的統治迅速走向崩潰的深淵。至天祚帝時,終於經不住內憂(民族起義)、外患(宋金聯合攻遼)的夾擊而滅亡了。
    高昌在回鶻(今維族)人遷去之前,早已進入了封建社會,其農業基礎較好。回鶻人遷去之後,他們進一步發展了農業,開始過著比較穩定的定居生活。
    由回鶻人所建立的高昌,其統治者稱亦都護,又稱阿薩蘭(意為幸福之王),推行封建中央集權統治,首都喀喇和卓(今新疆吐魯番東),其極盛時的統治地盤,“南距於闐,西南距大食、波斯,西距西天步路涉、雪山、蔥嶺.皆數千裡”。境內有漢、回鶻、南突厥、北突厥、大眾慰、小眾慰等民族。有的經營農業,有的經營畜牧業。無論農業、畜牧業均頗發達。農業方面,盛產五谷、棉花、葡萄、蠶桑等等。水利灌溉也頗發達,“有水,源出金嶺,導之周圍國城,以灌田園,作水磴”。畜牧業方面,其“地多馬,王及王後、太子各養馬,放牧平川中,彌亙百餘裡,以毛色分別為群,莫知其數”。手工業有冶金、琢玉、絲棉紡織及釀酒技術,均達到了相當水平。
    自10世紀至12世紀期問,高昌的使節和商人,絡繹往來於遼、宋之問。他們用馬匹、藥物、香料,交換宋、遼的金銀和各種產品。遼在上京(今內蒙古自治區巴林左旗)設有“回鶻營”,作為回鶻人的住宿區。宋在秦鳳路設“市易司”,專門管理包括高昌在內的西北少數民族貿易,市易司的收入,每年達2000萬貫以上。
    高昌地處東西陸路交通要衝,當時波斯、印度、阿拉伯及東羅馬商品,通過高昌轉輸到中原地區,從而促進了中原王朝同這些國家的經濟文化交流,起了中轉站的積極作用。
    吐蕃於唐咸平年間(869—877年)所爆發的奴隸和各族人民起義,沉重打擊了吐蕃統治階級,結束了吐蕃奴隸主的統治,並進人了封建農奴制時期。
    12世紀的吐蕃,雖然已經進入了封建農奴制時期,但其發展極為緩慢,政治上處於四分五裂。封建主割據一方,稱王稱霸。吐蕃本部有拉薩阿裡、亞澤及雅龍覺阿四個王繫對立。在今青海東部至今甘肅甘南一帶的漢藏地區,還建立了唃廝羅地方割據政權。
    唃廝羅(996—1065年),出身於吐蕃贊普之後,他所建立的地方割據政權所控制的地區,據零星史料記載,大約東至秦州,北臨夏國,西過青海,南界蠻夷。用瀋括的話來說:“有漢隴西、南安、金城三郡之地,東西兩千餘裡。”。具體地說,大致包括宋代的熙州(今甘肅臨洮)、河州(今甘肅臨夏西南)、洮州(今甘肅臨潭)、岷州(今甘肅岷縣)、湟州(今青海樂都)、廓州(今青海尖扎北)、疊州(今甘肅迭部)、宕州(今甘肅宕昌縣)和積石軍(今青海貴德縣)。其政治中心則在青唐(今青海西寧市)。居民以經營農業為主,“居板屋”,兼營畜牧,“以氈為幕”。盛行佛教,如青唐城,廣建佛祠,“城中之屋,佛舍居半”。
    在唃廝羅統治期間,無論農業、畜牧業、手工業、商業均獲得了較大的發展。
    農業。經由青唐城北的湟水兩岸,土壤肥沃,水利灌溉發達,生產糧食較多,如青唐城一處的糧食積蓄,就可萼供1萬軍隊十年之用,反映了河湟地區農業經濟的發展。
    畜牧業。出產馬:犛牛、羊等,其中以馬的產量多。宋每年需馬量時為.4萬餘匹,時為2萬餘匹。這些馬匹幾乎全部都依賴吐蕃各部落供給。
    手工業。境內有專門制造各種手工業產品的行業,如鐵甲制造業、銅器制造業、銀器制造業和采鹽業,等等。這些手工業除了能生產一般農牧民所需要的日用品外,還能制造質量較高的貢品,如鐵甲、銅印、銀槍、銀裝椅等。
    商業。唃廝羅統治時期商業的發展突出表現在城市商業的繁榮,如唃廝羅政權的首府——青唐城裡,就居住著“四方往來賈販之人數百家”。“廝羅居鄯州,西有臨谷城通青海,高昌諸國商人皆趨鄯州貿賣,以故富強”。
    除青唐之外,邈川、喀噦(今青海樂都東北)、嘉木卓(今青海樂都東北)等地,也都有一定規模的商業城市。
    10至12世紀,吐蕃與宋、回鶻的關繫十分友好。吐蕃與宋的朝貢貿易十分突出。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唃廝羅一次送給北宋馬達582匹。自真宗大年(1008年(1098年)91年中,唃廝羅共向宋進貢39次。進貢的物品有馬、金、銀、珍珠、玉石、像牙、犏牛、乳香、硇砂、銀槍、鐵甲、銅印、銀裝交椅等十餘種,但其中主要貢品為馬匹。s同時,吐蕃與回鶻貿易也很頻繁,回鶻商人到青唐、鄯州(今青海樂都)貿易的很多。
    937年(後晉天福二年)白族繼南詔之後所建立的大理國,是我國西南邊疆的封建國家。其統治地盤以洱海四周地區為中心,統治著八府、四郡、三十七部。統治者段思平,雖然繼承了南詔的一切制度,但同南詔相比,其社會經濟有了明顯的發展。……
    書摘插畫
    插圖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