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帝制的終結(新京報年度好書,史學泰鬥楊天石扛鼎之作!辛亥,即
    該商品所屬分類:歷史 -> 歷史普及讀物
    【市場價】
    198-288
    【優惠價】
    124-180
    【作者】 楊天石 
    【所屬類別】 圖書  歷史  歷史普及讀物  中國近現代史 
    【出版社】嶽麓書社 
    【ISBN】9787553801278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53801278
    作者:楊天石

    出版社:嶽麓書社
    出版時間:2013年07月 

        
        
    "

    編輯推薦

    1.學術界泰鬥級人物少有的歷史普及讀物。此書具有完整的邏輯體繫,獨具風格的敘述風格。
    2.大量顛覆主流史學的觀點,奇特、有趣的論斷層出不窮。
    3. 全書充滿了歷史事件和人物的動人細節,還原了當時的歷史場景,給人很強的現場感。

     
    內容簡介

    此書是作者集五十年辛亥研究功力而創作的作品,全景式講述辛亥革命的歷史。作者以清新的語言、扎實的史料,簡明而不失其要地說明了辛亥這一段歷史中從當權的袁世凱、載灃到康有為、梁啟超、孫中山等持各種政見的人物的活動脈絡。全書充滿了歷史事件和人物的動人細節,還原了當時的歷史場景,給人很強的現場感。內容並不是陳舊的史料鋪陳,而是挖掘尚未被學界利用的新資料。作者采擇眾說而又保持自己的獨立見解,處處可見他犀利獨到的觀點。

    作者簡介

    楊天石,筆名江東陽、蘇人、吳之民、梁之彥等,196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繫。現為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清華大學兼職教授、浙江大學客座教授、國家圖書館民國文獻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顧問、中華詩詞研究院顧問、《中國書畫家雜志》顧問、《世紀》雜志顧問、《炎黃春秋》雜志編委、《同舟共進》雜志編委。長期研究中國文化史、*史、中國國民黨史。著書多種。《找尋真實的蔣介石》第一輯,入選中國圖書評論學會及全國31家媒體共同評定之2008年十大圖書獎,獲香港書獎,其第二輯獲廣東省委主辦的南方讀書節2010年最受讀者關注的歷史著作獎。《帝制的終結》,獲《新京報》2011年“年度好書獎”。

    目錄
    第一章
    孫中山由體制內改革轉向體制外革命
    體制內改革的試探——上書李鴻章
    “振興中華”偉大口號的提出
    對清廷的最初一擊——廣州起義
    倫敦被囚與《倫敦蒙難記》的寫作
    交結日本朝野
    體制內改革—— 戊戌變法運動及其失敗
    改良思潮的興起
    康有為的變法理論與公車上書
    各地維新活動
    變法高潮與“百日維新”
    圍園除後密謀與維新變法的失敗
    革命派與改良派的合作與破裂

    第一章
    孫中山由體制內改革轉向體制外革命
    體制內改革的試探——上書李鴻章 
    “振興中華”偉大口號的提出 
    對清廷的最初一擊——廣州起義 
    倫敦被囚與《倫敦蒙難記》的寫作 
    交結日本朝野 

    第二章
    體制內改革—— 戊戌變法運動及其失敗
    改良思潮的興起 
    康有為的變法理論與公車上書 
    各地維新活動 
    變法高潮與“百日維新” 
    圍園除後密謀與維新變法的失敗 

    第三章
    革命派與改良派的合作與破裂
    康有為力圖以武力使光緒皇帝復位 
    梁啟超的文化宣傳活動及其思想新趨向 
    革命、改良兩派的合作與破裂 
    唐纔常與自立軍起義 
    孫中山與惠州起義 

    第四章
    清廷的新政和袁世凱集團的崛起
    清廷推行新政 
    袁世凱集團的崛起 

    第五章
    新型知識階層的興起與國內革命團體的出現
    新型知識階層走上政治舞臺 
    拒俄運動與革命宣傳熱 
    黃興與湖南地區的華興會 
    湖北地區的科學補習所與日知會 
    嶽王會與其他革命小團體

    第六章
    中國同盟會的成立
    孫中山組建中華革命黨與訪問第二國際 
    中國同盟會的成立 
    《民報》的出版與三民主義理論體繫的提出 
    革命派與改良派的論戰 
    革命報刊的繼續發展 
    第七章
    中國同盟會成立後的起義與暗殺活動
    萍瀏醴起義  
    同盟會的兩廣起義 
    光復會的浙皖起義 
    四川和東北的起義 
    廣州新軍起義與“三二九”起義 
    暗殺活動 

    第八章
    同盟會的內部矛盾與中部總會的成立
    同盟會內部矛盾的發生 

    社會主義講習會的成立與無政府主義派別的出現 
    共進會 
    五省革命協會的籌創與光復會的重建 
    東京同盟會本部的再興 
    同盟會中部總會的成立 

    第九章
    立憲運動與清廷的集權
    五大臣出洋與清廷預備立憲  
    立憲政團的組建  
    清廷的官制改革  
    宣統即位、載灃攝政與國會請願運動的興起  
    “皇族內閣”的建立  

    第十章
     各類群眾鬥爭的發展與保路、保界運動的發生
    城鄉人民自發鬥爭  
    抵制美貨與收回利權運動  
    保路運動  
    保界拒約運動  

    第十一章
    武昌起義,清朝覆滅
    武昌起義  
    各省響應  
    南北議和  
    列強動態  
    民國建立  
    清帝退位  

    結語: 帝制終結,專制難除

    附錄
    辛亥革命與共和知識分子——對一種傳統觀點的質疑
    孫中山是平民知識分子革命家
    師其意不用其法——孫中山與馬克思主義二題

    前言
    再版序 辛亥之夢
    本書寫於2011年,為紀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而作,目的在於記述先人們推翻專制、創立共和的思想和業績。但是,由於排印匆忙,書稿有一些脫漏,常感遺憾。今年本書再版,得以彌補,我很高興。在校正重排,並且增寫了一兩個段落之餘,想起那年我還曾為《中國文化》秋季號寫過一篇小文,題為《辛亥之夢》,概括革命先行者們當年做過的三個夢。在當前人們競說“中國夢”的時候,重讀該文似乎也還有點意思,因取之以做本書的再版序言。
    小文照錄如下:
    辛亥革命時期,人們期待著一個新中國的出現,做過許多夢。概括言之,大致有三。一曰振興中華之夢,二曰民主共和之夢,三曰民生均富之夢。
    還在1894年,孫中山在異國他鄉的檀香山成立興中會,興中者,振興中華也。那時,中國遭受列強侵凌,國勢疲弱,面臨“蠶食鯨吞”、“瓜分豆剖”的危險,孫中山有感於此,呼吁國人發奮為雄,“振興中華”,重建輝煌。

    再版序   辛亥之夢
     本書寫於2011年,為紀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而作,目的在於記述先人們推翻專制、創立共和的思想和業績。但是,由於排印匆忙,書稿有一些脫漏,常感遺憾。今年本書再版,得以彌補,我很高興。在校正重排,並且增寫了一兩個段落之餘,想起那年我還曾為《中國文化》秋季號寫過一篇小文,題為《辛亥之夢》,概括革命先行者們當年做過的三個夢。在當前人們競說“中國夢”的時候,重讀該文似乎也還有點意思,因取之以做本書的再版序言。
      小文照錄如下:
     辛亥革命時期,人們期待著一個新中國的出現,做過許多夢。概括言之,大致有三。一曰振興中華之夢,二曰民主共和之夢,三曰民生均富之夢。
     還在1894年,孫中山在異國他鄉的檀香山成立興中會,興中者,振興中華也。那時,中國遭受列強侵凌,國勢疲弱,面臨“蠶食鯨吞”、“瓜分豆剖”的危險,孫中山有感於此,呼吁國人發奮為雄,“振興中華”,重建輝煌。
     選擇何種政體呢?人們在飽受二千餘年君主專制制度之苦後,自然選擇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民主共和制度。孫中山期望:四萬萬人一切平等,人民之事,人民共同治理。在這個新的社會裡,人民真正成為國家的主人,包括總統在內的一切官吏都是人民的“公僕”。人民充分享有言論、出版、集會、結社、通訊、宗教信仰等各種自由,享有選舉、罷免、監督、批評、彈劾為自己服務的“公僕”的權利,以及創制、復決各種法案的民主權利,真正實行民治、民有、民享,創造出一種“各國制度上所未有”、“學說上也不多見”的“破天荒的政體”,成為世界上的“頭等民主大共和國”。
     為了避免西方世界已經出現的貧富兩極分化嚴重的狀況,孫中山在民族、民權主義之外,特別與眾不同,創造性地提出了民生主義。孫中山期望,既吸收現代西方文明的“善果”,又避免其“弊端”和“惡果”,消滅貧富懸殊,實現民生幸福,共富、均富,不僅國家富強,而且家給人足,無一夫不獲其所,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的“安樂國”。
     孫中山的三民主義比較完整地概括了當時中國人對未來、對新中國的期待,是當時中國最先進的理論。從它1905年面世以來,曾經鼓舞了大批仁人志士為之奮鬥,前赴後繼,雖斷頭瀝血而甘之如飴,其結果是,六年以後,就在一個面積一千多萬平方公裡、人口超過四億的超級大國裡,推翻了延續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建成了亞洲第一個共和國,實現了中國歷史的巨大躍進。其意義,不能低估。
     今年是辛亥革命百年紀念。百年來,中國人在風風雨雨中走過了漫長的一段路途。回首往事,不免思緒潮湧,感慨萬端。人們也許會問,當年的夢想實現了多少呢?自然,答案會是各色各樣的,難以盡述,也難以統一。然而,有一點,可能大家都會同意,這就是:辛亥之夢並未完全實現。我們的前面還有路,或者說,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裡,就用得著孫中山說過的話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
      兩年前的小文如上。
     希望本書有助於讀者了解當年革命先行者的“夢”,了解他們為“圓夢”而奮鬥的英勇實踐,步武前賢,繼續投身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壯麗事業中去。
      著者,2013年4月於北京東城之書滿為患齋

    在線試讀
    原始社會實行氏族民主制,無所謂帝制。帝制,全稱君主專制制度,或稱皇權專制主義,源自原始社會的酋長制。中國傳說中的堯、舜禪讓應該屬於氏族民主制,而夏禹傳子應該是帝制的雛前221年,出生於趙國邯鄲的三十九歲的嬴政統一中國,建立了統一的中央集權制的秦帝國。他自稱始皇帝,設想此後的歷史就這樣“二世”“三世”地傳下去,萬世一繫,以至永遠。“百代都行秦政法”,秦帝國雖然二世而亡,此後的中國,朝代不斷更迭,君主專制制度卻一直延續下來,始終是中國的統治制度,延續長達兩千多年。
    君主專制制度的特點是:1.皇帝掌握至高無上的絕對權力,國家的行政、立法、司法三大權力都集中到一個沒有任何限制、不受任何監督的個人身上。因此,社會興衰、國家強弱、民生苦樂,也均繫於一人之身。2.實行終身制和以宗法血緣關繫為繼承原則的世襲制。皇帝沒有任期,童稚幼兒可以登基,老昧糊塗不須去職。其人不論德或不德、纔或不纔,即使是痞子、流氓或者低能、弱智,均可按照宗法血統原則承襲。3.以天命論為護符。皇帝又稱天子,宣稱其統治的合法性來自天命,神聖不可侵犯。反對皇帝,那就是逆天,是最大的罪惡和不道。不論是庸君、昏君,甚或暴君,人民都隻能接受、擁戴而無權另擇。因此,君主專制制度是一種十分落後、十分腐朽的制度,它和中國自給自足的地主—小農經濟相結合,構成了我國的中古社會——皇權專制地主小農社會,也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封建社會,使中國長期陷於發展緩慢、滯後的狀態。①
    然而,這個在中國延續了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卻在1911年被推翻了。那一年,按照中國傳統的紀年,是辛亥年。當年10月10日,爆發武昌起義。從那一刻起,歷史老人突然青春煥發,健步如飛。自武昌新軍打出第一槍起,至南京臨時政府成立,亞洲第一個共和國——中華民國誕生,不過前後80多天,三個月不到。如果從孫中山在異國他鄉成立興中會,提出“振興中華”的偉大口號算起,也不過17年。在一個幅員遼闊、浩瀚無垠的超級大國裡,推翻綿延多年、根深蒂固的君主專制制度卻如此迅速,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
    凡革命,大都免不了流血、犧牲、破壞。有一種說法:革命不是請客喫飯,不是繪畫繡花,革命是暴動,是一個階級推翻另一個階級的暴動。辛亥革命前,康有為曾經以法國革命為例嚇唬人們說,革命會人頭滾滾,血流成河,伏尸百萬,然而,辛亥革命雖然有流血、有犧牲,但是並不大,社會更沒有大破壞。蘇州反正時,為了表示像征意義,隻命人挑去了巡撫衙門屋頂上的幾片瓦。旋踵之間,制度大變,出現了新舊兩重天的迥異局面。這不能不說也是個奇跡。
    辛亥革命之所以勝利快、代價小,原因很多,其原因之一在於滿洲貴族集團的“自作孽,不可活”。

    原始社會實行氏族民主制,無所謂帝制。帝制,全稱君主專制制度,或稱皇權專制主義,源自原始社會的酋長制。中國傳說中的堯、舜禪讓應該屬於氏族民主制,而夏禹傳子應該是帝制的雛前221年,出生於趙國邯鄲的三十九歲的嬴政統一中國,建立了統一的中央集權制的秦帝國。他自稱始皇帝,設想此後的歷史就這樣“二世”“三世”地傳下去,萬世一繫,以至永遠。“百代都行秦政法”,秦帝國雖然二世而亡,此後的中國,朝代不斷更迭,君主專制制度卻一直延續下來,始終是中國的統治制度,延續長達兩千多年。
     君主專制制度的特點是:1.皇帝掌握至高無上的絕對權力,國家的行政、立法、司法三大權力都集中到一個沒有任何限制、不受任何監督的個人身上。因此,社會興衰、國家強弱、民生苦樂,也均繫於一人之身。2.實行終身制和以宗法血緣關繫為繼承原則的世襲制。皇帝沒有任期,童稚幼兒可以登基,老昧糊塗不須去職。其人不論德或不德、纔或不纔,即使是痞子、流氓或者低能、弱智,均可按照宗法血統原則承襲。3.以天命論為護符。皇帝又稱天子,宣稱其統治的合法性來自天命,神聖不可侵犯。反對皇帝,那就是逆天,是最大的罪惡和不道。不論是庸君、昏君,甚或暴君,人民都隻能接受、擁戴而無權另擇。因此,君主專制制度是一種十分落後、十分腐朽的制度,它和中國自給自足的地主—小農經濟相結合,構成了我國的中古社會——皇權專制地主小農社會,也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封建社會,使中國長期陷於發展緩慢、滯後的狀態。①
     然而,這個在中國延續了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卻在1911年被推翻了。那一年,按照中國傳統的紀年,是辛亥年。當年10月10日,爆發武昌起義。從那一刻起,歷史老人突然青春煥發,健步如飛。自武昌新軍打出第一槍起,至南京臨時政府成立,亞洲第一個共和國——中華民國誕生,不過前後80多天,三個月不到。如果從孫中山在異國他鄉成立興中會,提出“振興中華”的偉大口號算起,也不過17年。在一個幅員遼闊、浩瀚無垠的超級大國裡,推翻綿延多年、根深蒂固的君主專制制度卻如此迅速,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
     凡革命,大都免不了流血、犧牲、破壞。有一種說法:革命不是請客喫飯,不是繪畫繡花,革命是暴動,是一個階級推翻另一個階級的暴動。辛亥革命前,康有為曾經以法國革命為例嚇唬人們說,革命會人頭滾滾,血流成河,伏尸百萬,然而,辛亥革命雖然有流血、有犧牲,但是並不大,社會更沒有大破壞。蘇州反正時,為了表示像征意義,隻命人挑去了巡撫衙門屋頂上的幾片瓦。旋踵之間,制度大變,出現了新舊兩重天的迥異局面。這不能不說也是個奇跡。
      辛亥革命之所以勝利快、代價小,原因很多,其原因之一在於滿洲貴族集團的“自作孽,不可活”。
     滿洲貴族入主中原,靠殘酷的屠殺與嚴酷的鎮壓建立統治秩序,本來就缺乏正當性與合理性。清朝末年,國勢衰微,政權腐敗,列強入侵,滿洲貴族割地賠款以求苟安,其統治就更加缺乏正當性與合理性。甲午戰敗,維新運動興起,以慈禧太後為首的滿洲貴族集團鎮壓了維新派,使中國失去了一次改革、奮起的機會。緊接著,義和團運動失敗,八個帝國主義國家聯合入侵,慈禧太後拋棄國都,挾光緒皇帝西逃,這是中國多年未有的奇變。庚子回鑾,滿洲貴族集團創巨痛深,不得不撿起被他們否定過的維新派的改革方案,實行“新政”。客觀地說,這次改革在某些方面邁出的步子更大,是有成績的。例如:廢科舉、興學堂,獎勵實業、鼓勵資產階級發展,編練新軍、實現軍事現代化,以及法制改革的部分內容等。
     對“新政”的成績,人們應該承認,但是,不應該誇大。在實行“新政”的過程中,滿洲貴族集團始終拒絕對君主專制制度做實質性的改革。一方面,它派人出洋考察,宣布預備立憲,擺出一副要引進世界先進政治制度的姿態,但是,1908年頒布的《欽定憲法大綱》、1911年成立的“皇族內閣”卻徹底暴露了滿洲貴族集團的虛偽和頑固。
     《欽定憲法大綱》宣布:“大清皇帝統治大清帝國,萬世一繫,永永尊戴。”“君上神聖尊嚴,不可侵犯。”皇帝可以頒行法律,發交議案,召集及解散議院,設官制祿,黜陟百司,統率陸海軍,編定軍制,訂立條約,總攬司法,委任審判衙門,集諸般權力於一身;對“臣民”則規定了種種“不得置議”“不得干預”的限制。它雖然也照虎畫貓,學著西方憲法,規定“臣民”有言論、著作、出版及集會、結社等自由,但強調必須在“法律範圍”之內,實際上將這些“自由”又取消了。清廷在此前頒布的《集會結社律》中規定,凡“宗旨不正,違犯規則,滋生事端,妨害風俗”者,均在取締之列;凡結社、集會、遊行等事,民政部、地方督撫、巡警道局、地方官等均可用“維持公安”的理由飭令解散。在《大清報律》中規定,報紙、雜志不得揭載“詆毀宮廷”“淆亂政體”“擾害公安”“敗壞風俗”等類語言,並均須在發行前一日中午12時以前送“該管巡警或地方官署隨時查核”。②可見,清廷制定這些法律並沒有給人民自由,不是在提升和發展“民權”,而是給予清廷官吏管制、取締、鎮壓的最大自由,旨在進一步鞏固滿洲貴族的專制統治。
     1909年11月,慈禧太後臨危,在去世之前,搶先毒死光緒皇帝,命令隻有3歲的小兒溥儀即位,由光緒皇帝的親弟弟載灃攝政。載灃攝政後,首先致力於集中軍權,然後,進一步將政治權力集中到滿洲貴族手中。1911年,載灃宣布內閣名單,在13個內閣成員中,漢人僅4人,而滿族大臣則有9人,其中皇族7人,所以當時被稱為“皇族內閣”。清初,滿洲貴族為了拉攏漢人,曾在部分中樞機構實行“均衡滿漢”政策,例如:內閣大學士,規定滿漢各2人;協辦大學士,滿漢各1人;吏、戶、禮、兵、刑、工等六部尚書,滿漢各1人;侍郎4人,滿漢各半。然而到了“皇族內閣”,卻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大倒退。
      《欽定憲法大綱》的頒布和“皇族內閣”的成立,表明滿洲貴族集團既不想“讓權於民”,也不想“分權於民”,相反,卻將權力更多地集中到君主個人和一小撮貴族手中。晚清時期,中國出現過立憲派和頗具規模的國會請願運動,他們求穩怕亂,害怕激烈的革命會造成社會的巨大變動和破壞,力圖走君主立憲道路,但是,滿洲貴族集團的倒行逆施讓他們徹底失望。1911年,滿洲貴族集團宣布鐵路國有,與民爭利,這就徹底與廣大人民對立起來。轟轟烈烈的保路運動興起,幾乎所有的人都站到了革命方面,武昌起義的炮聲一響,立刻風起雲動,全國響應。革命在哪裡發生、何時發生,有其偶然性,但是,在偶然性中,又存在著歷史發展的鐵的必然性。
     辛亥革命成功,亞洲第一個共和國——中華民國誕生,緊接著6歲的小兒溥儀退位,帝制終結。但是,孫中山很快決定讓位於袁世凱。在讓位成為現實之際,南京臨時政府公布了具有憲法性質的《臨時約法》,這一《約法》樹立了“國民全體”作為“國家主權”擁有者的崇高地位,規定了人民應該享有的各項自由和權利,廢除了絕對的不受任何限制的最高權力,力圖杜絕官吏有權而人民無權的狀態。它高揚司法獨立和權力制衡的原則,是革命黨人將權力關進牢籠的一次勇敢的、大膽的嘗試。
     《臨時約法》的制定和公布本來具有限制袁世凱擴張權力的意圖,但是,單純的紙上法律約束不了野心家,袁世凱很快復闢帝制,企圖重新建立絕對的不受限制的權力。多年來,論者常常以此責難辛亥革命,貶損其價值。然而,殊不知,革命黨人勝利雖快,卻缺乏爭取徹底勝利所需要的力量。定鼎南京後,缺乏北伐所必需的經費,四處借貸,四處踫壁。革命黨人的金庫裡一度隻剩下10塊大洋,不僅無法支付進軍北京所必需的龐大軍費,連維持政府的周轉也艱窘異常。在這種情況下,何能北伐!更何能徹底革命!
     當孫中山風塵僕僕,自海外歸國時,就曾制定策略。那時,孫中山的親密助手胡漢民已經出任廣東都督,勸孫留在廣東,練兵北伐,對抗已經掌握清廷軍政大權的袁世凱,然而,孫中山不以為然地說:“謂袁世凱不可信,誠然,但我因而利用之,使推翻二百六十餘年貴族專制之滿洲,則賢於用兵十萬。縱其欲繼滿洲以為惡,而其基礎已遠不如,覆之自易,故今日可先成一圓滿之段落。”③所謂“利用”,就是應許袁世凱,隻要其“反正”,就推舉其為民國大總統。果然,袁世凱為總統的寶座所誘惑,停止進攻革命軍,與革命黨人談判議和。其後,孫中山雖多方籌集經費,準備北伐,直搗北京,以便徹底推翻清帝國統治,為民主、共和奠定堅實基礎,但是,籌款始終沒有進展,孫中山不得不采取此前所定策略,接受和議。不久,清帝即宣布退位。世界歷史上出現了一個“以和平收革命之功”的例子。④袁世凱後來雖然背叛了自己的諾言,在1916年當了皇帝,但是,隻當了83天,就在全國人民的反對聲中倒臺並且一命嗚呼了,完全應驗了孫中山的“覆之自易”的預言。次年的張勛復闢壽命就更短,隻不過12天。中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民主共和制度終於確立。從這個意義上說,孫中山是大智者,是最終的勝利者。
     孫中山曾經將清朝的司法比喻為希臘神話中國王奧吉亞斯的“牛圈”,養了三千頭牛,三十年中從不打掃,糞穢堆積如山。實際上,中國的專制制度,特別是皇權專制制度也是這樣的“牛圈”。辛亥革命勝利得快,代價小,自然難免有其弊病,這就是孫中山早就說過的:“滿清遺留下之惡劣軍閥、貪污官僚及土豪地痞等之勢力依然潛伏,今日不能將此等餘毒鏟除,正所謂養癰遺患,將來種種禍患未有窮期,所以正為此憂慮者也。”⑤但是,這隻能說明,中國需要打掃和清除的“糞穢”太多,歷史包袱過於沉重,即以君主專制主義而言,它既然綿延兩千餘年,又何能在短時期內就鐃歌奏凱,徹底清除其影響和流毒。辛亥革命隻是“先成一圓滿之段落”,就這一點上來說,它是成功的。我們不能要求它在短時期內完成所有中國革命應該完成的任務。段落不是文章,孫中山和他的同志們一生都在寫一篇大文章。為此,孫中山辛勤奮鬥,鞠躬盡瘁,至死方已。他也一直提醒人們:“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我們紀念辛亥革命,就要繼續寫好這篇大文章。
     辛亥百年,辛亥革命研究也已百年,但是,對這次革命的若干基本問題似乎還可以討論。例如,多年來,人們將辛亥革命定義為資產階級革命,其領導力量定為資產階級革命派。但是,對此卻一直缺乏認真的、充分的、強有力的論證,也很少有人要求作出這樣的論證。似乎這是一種無須論證、不言自明的真理,其實不然。
     在西方,推翻君主專制制度本來是資產階級的任務,但是,中國的辛亥革命卻與之不完全相同。第一,這一革命的目的之一是反對滿洲貴族集團,具有種族鬥爭的意義,這是西方資產階級革命所沒有的;第二,這一革命發生的主要原因在於列強入侵,中國面臨被瓜分危機,救亡圖存成為第一緊急要務,這也是西方資產階級革命所沒有的;第三,西方資產階級革命時,它面對的是專制制度、封建貴族等敵人,但是,當它革命成功、資本主義發展起來之後,很快就發現自己的身後站起一個新的反對者,這就是早期的工人階級和工人運動。中國的革命者有鋻於此,力圖避免資本主義前途,或者取其“善果”,避其“惡果”,節制資本主義在中國的發展。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後,並沒有提出強有力的、有利於發展資本主義的政策,在這一方面,他們還趕不上清廷實行的“新政”。關於此點,讀者隻須比較“新政”時期發展資本主義的措施和南京臨時政府頒布的多項法令,就不難明白。當然,他們的某些政策,例如,實行“平均地權”,征收單一的地價稅,免除其他稅種,會有利於資本主義的發展,但是,當時的革命黨人卻視之為消滅貧富差別、造福全民的良方。我覺得,如果就這次革命過程中所提出的動員口號來說,革命黨人的主觀願望是使革命成為種族革命、政治革命、社會革命的三合體,但是,革命黨人所期望的“社會革命”始終未及實行,因此,就這次革命的實際內容來說,是以推翻滿洲貴族為主體的君主專制制度的愛國的民族、民主革命。
     關於這次革命的領導,最初的一種說法是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領導的,後來干脆省略小資產階級,隻說是資產階級領導的了。但遺憾的是,中國資產階級並不為這說法爭氣,放眼辛亥革命史,資產階級熱衷的似乎隻是收回利權運動一類的愛國抗爭和立憲運動一類體制內的改革,對體制外的革命並不感興趣,他們寧願跟著康有為、梁啟超和袁世凱跑,而不願意追隨孫中山。有鋻於此,有些學者不得不提出,中國民族資產階級分上層和中下層兩個階層,辛亥革命是民族資產階級中下層領導的,然而,客觀存在的歷史事實也並不支持這種說法。有關史家們說不出這兩個階層是如何劃分的,各自的代表人物是誰,其經濟地位如何影響著他們政治主張的分野。客觀存在的事實是,辛亥革命前後,中國隻存在一個發展不足、力量微弱的資產階級,資產階級隻支持一種政治主張,走康有為、梁啟超倡導的君主立憲道路。隻是在革命即將或已經在全國爆發時,資產階級和“立憲派”的士紳們纔逐漸地、部分地轉向革命。
     辛亥革命的領導者實際上是一批青年學生,包括留學生或者國內新式學堂的學生,也就是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在中國出現的新型知識分子。據統計,至1905年,僅當時在校的留日學生就有八九千之多;而至1910年,國內新式學堂的學生已達一百五十餘萬,成為一支很大的社會力量。這批人,和中國社會的傳統知識分子不同,所受的不隻是儒家文化的浸染,也不需要通過科舉以謀進身之階。在他們的思想、文化結構裡,既增加了聲、光、化、電等近代自然科學知識,也增加了西方17世紀以來逐漸發展起來的民主主義以至社會主義的成分。他們在校或者離開學校後就成了職業革命家,或者投筆從戎,成為“混”進軍隊的職業軍官和職業士兵,有的則“拿起筆,作刀槍”,成為投身新興文化事業的腦力勞動者,辦報,辦學堂,辦出版社,當記者、教師、文人。眾所周知,馬克思主義是根據人們在社會生產體繫中的地位,同生產資料的關繫,在社會勞動組織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取得社會財富的方式來劃分階級的。這批革命者大部分尚未進入社會經濟結構,人們根據什麼來為他們劃分階級呢?能根據他們的思想和世界觀嗎?須知,其中有若干人向往“社會主義”,主張“社會革命”呢!早在同盟會成立前,孫中山就曾訪問設在比利時的第二國際執行局,請求接納他的黨,表示“中國社會主義者要采用歐洲的生產方式,使用機器,但要避免其種種弊端”,“工人不必經受被資本家剝削的痛苦”。⑥在《民報》發刊詞中,孫中山就明確表示,中國不能重走歐美資本主義老路,他說:“近時志士舌敝唇焦,惟企強中國以比歐美,然而歐美強矣,其民實困。觀大同盟罷工與無政府黨、社會黨之日熾,社會革命其將不遠。吾國縱能媲跡於歐美,猶不能免於第二次之革命,而況追逐於人已然之末跡者之終無成耶!”⑦朱執信在《民報》發表的文章曾大罵資產階級是“掠奪盜賊”,⑧後來孫中山也大罵資本家“無良心”,“以壓制平民為本分”,“對於人民之痛苦,全然不負責任”。⑨將大罵資本家的思想家定為“資產階級”是不是有點冤?
     某次討論會上,一位學者表示:“孫中山不是資產階級革命家,難道是無產階級革命家?如果將孫中山定為無產階級革命家,他一定會跳起來反對。”孫中山生前曾表示要當“工人總統”。⑩將孫中山定為無產階級革命家,他會不會跳起來反對,我看不一定,但將他定為資產階級革命家,我估計他一定會跳起來反對。列寧在分析俄國革命時,曾經分析俄國先後出現過的“三代人物”,第一代是十二月黨人和赫爾岑等貴族知識分子,第二代是以車爾尼雪夫斯基和民意黨為代表的“平民知識分子革命家”,第三代纔是“無產階級”。可見,列寧不曾認為“非無即資”,政治舞臺上除了這兩大階級外,沒有其他階級或階層。毛澤東在分析五四運動時也曾認為,五四運動在其開始,是共產主義的知識分子、革命的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和資產階級知識分子三部分人的統一戰線的革命運動。他並沒有說,五四運動是資產階級領導的,還是無產階級領導的,似乎至今也沒有史學家或其他人對此做過判斷。那麼,我們有什麼充分的理由論定早於五四運動的辛亥革命是資產階級領導的呢?
     在《民報》和《新民叢報》的辯論中,梁啟超主張實行“制限選舉”,反對給家無足夠儲糧、目不識丁的“貧民”以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在他看來,如果窮光蛋、大老粗們進了議會和政府,那麼,就“不知議會果復成何議會,而政府果復成何政府”。革命派與此相反,主張實行沒有任何財產和文化限制的“普通選舉”。反問說,何以家無足夠儲糧,就沒有資格成為議員,“猶是橫目兩足,猶是耳聰目明,獨以缺此區區阿堵故,不得有此權利,吾不知其何理也”。值得指出的是,孫中山很早就鄙棄西方資產階級的政治制度。1906年,他在東京《民報》創刊周年慶祝大會上演說時表示:“我們這回革命,不但要做國民的國家,而且要做社會的國家,這絕是歐美所不能及的。”孫中山這裡所說的“國民的國家”,也許可以理解為資產階級的國家,但是,他所說的“歐美所不能及”的“社會的國家”呢?聯繫他所提倡的“社會革命”來考察,難道不應該理解為孫中山對一種“破天荒”的前所未有的政體的追求嗎?1912年,辛亥革命剛剛勝利不久,他一方面肯定美利堅、法蘭西是“共和之先進國”,但是,他同時以極為明確的語言表示:“兩國之政治,操之大資本家之手。”“英美立憲,富人享之,貧者無與焉。”1915年11月,他致函第二國際,要求派人協助他“把中國建立成為全世界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到了1924年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宣言中,孫中山就把他的國家理想表達得更顯豁:“近世各國所謂民權制度,往往為資產階級所專有,適成為壓迫平民之工具。若國民黨之民權主義,則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數者所得而私也。”
     在資本問題上,梁啟超歌頌資產階級是“國民經濟之中堅”,認為中國應該“以獎勵資本家為第一義”,為了與外資競爭,應該有大資本家,有托拉斯壟斷集團。革命派則主張實行國家民生主義,將一切操縱國計民生的大企業掌握在國家手中,使國家成為大資本家。他們針鋒相對地提出,不能隻考慮資本家的利益,置其他人的利益於不顧,必須鄭重研究財富分配問題,避免出現歐美社會貧富懸絕、勞動者如在地獄的情況。姑不論今天我們應該如何分析這些爭辯的是非曲直,但這些情況至少可以說明,當時,梁啟超等人是在為資產階級說話,代表的是資產階級的利益和要求,而革命黨人則是在為廣大人民群眾說話。考慮到當時的革命者追求的是與君主專制相反的“共和”制度,以“平民”自居,自稱所從事的革命為“平民革命”,因此,我認為稱這批革命者為“共和知識分子”或“平民知識分子”較為恰當。
     歷史是已經發生過的歷史。歷史學家的任務是還原、重建、說明已經發生過的一切。有一種說法,當時,如果不革命,按照清廷“新政”的路子,或者按照康有為、梁啟超設想的道路走下去,是不是更好?所付出的社會代價是不是會更小?歷史不能假設,我不贊成這一種研究方法。因此,本書隻以辛亥革命的實際發生過程為敘述對像,而不做離開這一過程的猜想式的分析和議論。
     我踏入辛亥革命研究這一領域,如果從研究那一時期的文學團體南社算起,斷斷續續,已經有五十多年歷史。如果從參加寫作《中華民國史》第一編《中華民國的創立》算起,也有三十多年了。其間曾比較深入地研究過孫中山思想、新型知識階層的興起、同盟會的內部矛盾、發生於保路運動之後的保界拒約運動、南京臨時政府的財政困難與北伐夭折等專題,寫過若干篇論文,這些論文,大部分已結集為《從帝制走向共和——辛亥前後史事發微》一書,後來則收入拙作《楊天石近代史文存》中的《晚清史事》和《國民黨人與前期中華民國》。2000年至2001年期間,我還參加過蔡美彪先生主持的《中國通史》第12卷的寫作,負責撰寫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兩章的初稿。這本小書就是在綜合自己的上述研究,又部分吸收前輩和同輩們的成果基礎之上完成的。我的原則是:簡明而不失其要,采擇眾說而又保持自己的獨立見解,盡力發掘尚未被學界利用的新資料,希望以不大的篇幅,全景式地講述辛亥革命的歷史,使讀者能以較少時間全面了解這一革命。我曾經想重讀重要資料,更廣泛地參考海內外諸家的著作,但是,寫作中間插進了一段赴臺訪問、講學,歸來後,交稿時間已迫,隻能就這樣見讀者了。亂頭粗服,在所難免,修訂、加工,精益求精,期以異日。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