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  文化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保健/养生
     体育/运动
     手工/DIY
     休闲/爱好
     英文原版书
     港台图书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假如這不是宋朝
    該商品所屬分類:歷史 -> 歷史普及讀物
    【市場價】
    308-448
    【優惠價】
    193-280
    【作者】 陳驍黎 著 
    【所屬類別】 圖書  歷史  歷史普及讀物  中國古代史 
    【出版社】重慶出版社 
    【ISBN】9787229052102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229052102
    作者:陳驍黎著

    出版社:重慶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2年08月 

        
        
    "

    編輯推薦


    徹底顛覆以往所有歷史書的模式、口吻、角度,提供給我們充滿無限遐想的歷史畫面,打開了歷史的另一個世界——原來歷史背後隱藏著這樣的重重玄機。


    對歷史進行大膽的重構,假設當時的繁榮一直延續,中國歷史將會被改寫成哪一般模樣。

     
    內容簡介


    所謂“假如”,是一種對於歷史的假設。中國的古代史無比輝煌,在這期間,擁有著無數能夠將輝煌延續到現在的機會,但卻因為種種原因錯過了。本書講述的即是歷史給予宋朝的機會,以及錯過這些機會的原因。


    一幅清明上河圖,道盡了宋之繁華。大宋一朝,經濟總量世界,運用白銀戰略成功將遼、女真、西夏、蒙古等玩弄於股掌之中;此時的西方,當十字軍見識了阿拉伯文明纔知道什麼叫先進時,我們四大發明的成果早已廣泛應用。如果宋朝能一直保持下去的話,或許真的能用白銀主宰世界。

    作者簡介


    陳驍黎,圖書出版人,歷史作家。畢業於西南科技大學中文繫,研讀歷史多年,思維天馬行空,文筆輕松幽默。出版有《一口氣讀懂明清史》《改革者》等多部暢銷作品。

    目錄


    前言
    章 “弱宋”不弱
    “弱宋”的君王世繫
    刑不上大夫
    對外戰爭,勝多負少
    無宦官亂政,無地方割據,無嚴重民亂
    科技進步的巨大成果
    第二章 錢,更多的錢
    有了錢萬萬相通
    重農不抑商
    海上商隊,通行世界
    民生富足,安居樂業
    初的紙幣與銀行信用
    清明上河圖,宋之極致
    以銀養兵,天下無賊
    以錢論交,合縱連橫
    第三章 靖康之恥
    從北宋到南宋
    海上之盟
    用錢買地
    張覺之變,金次圍東京
    堡壘從內部被攻破,金第二次圍東京
    奇恥
    第四章 功敗垂成的變法
    變!變!變
    守舊與改革
    用人不當
    成功與失敗,一線之間
    人亡政息
    第五章 崖山之後,再無中國
    蒙古的崛起
    聯蒙伐金
    上帝之鞭,折斷在華夏大地
    襄陽城破
    張弘範滅宋於此
    崖山海戰,宋室覆滅
    第六章 歷史給了我們機會
    如果經濟力量轉化為軍事力量
    關鍵時刻失敗的北伐
    如果南宋想要反攻
    如果宋朝選對了合作伙伴
    第七章 如果
    如果,沒有“靖康之恥”
    如果,能夠果斷全力北伐
    如果,王安石變法成功
    如果,重商主義繼續發展
    如果,宋朝未滅
    前言


    宋朝在我國是一個很奇特的時期。它注重農業,也不排斥商業;它的科技無比發達;皇帝善待士大夫階層,同時也能夠保證民生。所以終宋一世,既無大的政治動蕩,也無大的農民起義。    
    更因為宋朝的財政收入舉世無雙,它可以用錢買下北伐數次也未能奪取的“燕雲十六州”,它可以用白銀與異族周旋:遼、金、西夏等國看起來都無比強大,但都在白銀攻勢之下“一敗塗地”。    
    歐洲,直到16世紀纔出現了同樣的繁華。    
    但它為什麼不能將自己的經濟力量轉化為軍事力量?它為什麼供養著龐大的軍隊卻終亡國……    
    讓我們再回去看看,宋朝當時到底發生了什麼。

    在線試讀
    第七章如果
    如果,沒有“靖康之恥”

    宋朝是一個輝煌的時代;
    宋朝是一個令人惋惜的時代;
    宋朝是一個讓人敬佩的時代;
    宋朝亦是一個讓人無語的時代。
    縱觀中國古代史,很少有哪個朝代能夠像宋朝這樣有著發達的經濟,百姓們能夠安居樂業地生活,在諸多強敵之中,依然能夠堅守300多年歷史。這就是宋朝,的宋朝!現代學者測算,北宋的國民生產總值占當時世界的80%,國民總收入是後來明朝的10倍,所以北宋是一個很有錢的王朝。
    如果你熟悉中國古代史,那就一定會崇拜古代。因為在那個時期,中國成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世界強國,宋朝在經濟上就相當於現如今美國在世界上的地位一樣。
    可是在這段輝煌的歷史之中,卻出現了讓中國人都感到奇恥大辱的事件,那就是“靖康之恥”。毫不誇張地說,“靖康之恥”改變的不僅僅是宋朝當時的格局,同時還讓宋朝統治者在面對列祖列宗的時候,感到無言以對。
    或許宋太祖趙匡胤也不會想像在100多年之後,自己的子孫後代竟然被金國欺凌成這副樣子,這無疑是宋朝的一大悲哀。
    靖康之變導致北宋的滅亡,深深刺痛漢人的內心。南宋大將嶽飛在《滿江紅》中提到:“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而愛國詩人辛棄疾也曾經多次在自己的作品之中表現出渴望收復失地的願望。
    “靖康之恥”就好比是金國狠狠地扇了宋朝人民一個響亮的耳光,而那淤血則持續到南宋滅亡方纔不見了蹤跡。
    在“靖康之恥”之前,宋朝已經收復了“燕雲十六州”這塊土地,這也是當時它決定和金國聯手攻打遼國的報酬。可是我們不僅要反過來問問,如果當初童貫並沒有用那樣輕蔑的態度對待遼國使節,而是趁機和遼國商量;如果他們決定幫助遼國攻打金國,報酬同樣是宋徽宗一心要得到的“燕雲十六州”,遼國同意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

    第七章如果

      如果,沒有“靖康之恥”

     

      宋朝是一個輝煌的時代;

      宋朝是一個令人惋惜的時代;

      宋朝是一個讓人敬佩的時代;

      宋朝亦是一個讓人無語的時代。

     
    縱觀中國古代史,很少有哪個朝代能夠像宋朝這樣有著發達的經濟,百姓們能夠安居樂業地生活,在諸多強敵之中,依然能夠堅守300多年歷史。這就是宋朝,的宋朝!現代學者測算,北宋的國民生產總值占當時世界的80%,國民總收入是後來明朝的10倍,所以北宋是一個很有錢的王朝。


     
    如果你熟悉中國古代史,那就一定會崇拜古代。因為在那個時期,中國成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世界強國,宋朝在經濟上就相當於現如今美國在世界上的地位一樣。


     
    可是在這段輝煌的歷史之中,卻出現了讓中國人都感到奇恥大辱的事件,那就是“靖康之恥”。毫不誇張地說,“靖康之恥”改變的不僅僅是宋朝當時的格局,同時還讓宋朝統治者在面對列祖列宗的時候,感到無言以對。


     
    或許宋太祖趙匡胤也不會想像在100多年之後,自己的子孫後代竟然被金國欺凌成這副樣子,這無疑是宋朝的一大悲哀。

     
    靖康之變導致北宋的滅亡,深深刺痛漢人的內心。南宋大將嶽飛在《滿江紅》中提到:“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而愛國詩人辛棄疾也曾經多次在自己的作品之中表現出渴望收復失地的願望。


      “靖康之恥”就好比是金國狠狠地扇了宋朝人民一個響亮的耳光,而那淤血則持續到南宋滅亡方纔不見了蹤跡。

     
    在“靖康之恥”之前,宋朝已經收復了“燕雲十六州”這塊土地,這也是當時它決定和金國聯手攻打遼國的報酬。可是我們不僅要反過來問問,如果當初童貫並沒有用那樣輕蔑的態度對待遼國使節,而是趁機和遼國商量;如果他們決定幫助遼國攻打金國,報酬同樣是宋徽宗一心要得到的“燕雲十六州”,遼國同意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


     
    筆者以為,在已經丟掉3個首都的情況之下,遼國已經沒有什麼商談的餘地,即便是宋朝想要長城以南的所有中原土地,遼國也必須同意,否則擺在他們面前的就是亡國這樣一條路。孰輕孰重,遼國的天祚皇帝還能分不出來嗎?然而,由於童貫和遼國的私人恩怨,宋朝被生生地分割成了北宋和南宋。


      有很多人都發出過這樣的疑問,如果當初宋朝選擇和遼國聯合起來,那終的結局會是怎樣?

     
    首先,遼國和北宋之間的和平已經長達100餘載,自從“澶淵之盟”之後,雙方就沒有發生過大規模的戰事,這對於兩個國家來說都是好事。初遼國進犯宋朝的領土,無非是想要搶奪一部分銀兩,以及他們國家非常缺失的物質,比如瓷器、茶葉、糧食、絲綢之類的東西。在宋遼兩國展開貿易往來之後,遼國能夠通過正常途徑獲取物品,而宋朝也能夠通過貿易往來掙回所交的“歲幣”。盡管這對於宋朝顯得有些窩囊,可是不得不說,這樣的相處方式,是兩個國家都已經習慣的。


     
    金國作為一個剛剛建立的國家,在物質方面,更像是一個無底深淵。沒有經歷過財富積累、對於各種東西都比較缺失的他們,在“海上之盟”之後對宋朝進行瘋狂的進攻,這簡直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如果當初宋徽宗沒有被金國使節忽悠,而是選擇理智地分析,或許他根本就不會作出這樣的選擇。

     
    我們大膽地作出這樣一個假設來,宋徽宗當初選擇站在遼國這一方,宋遼聯軍有多大的機會戰勝金國?筆者認為,幾率是70%。金國雖然當時非常強悍,甚至連遼國也不放在眼裡,但是俗話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金國本身也是遼國的屬國。而宋朝雖然是在童貫的帶領之下進行戰鬥,可是如果他們背後有遼國作為後盾,想必那時候又是另外一番景像吧。


     
    如果當初遼國取得了勝利,經過初的協議,他們歸還“燕雲十六州”的可能性不是沒有。畢竟這隻是軍事重地,當他們能夠和宋朝和平相處的時候,軍事重地就變得不再是那麼重要了。這樣一來,宋朝同樣能夠達到他們初的設想,還能夠回到初的和平的環境,宋朝的經濟就能夠再上一個臺階。


     
    我們不妨再作出一個大膽的假設,如果當初並沒有“靖康之恥”,也就是說後來金、宋兩國就如同當初宋朝和遼國一樣,和平相處,宋朝又會變成什麼模樣呢?


     
    如果沒有“靖康之恥”,首先,宋朝就不會失去江北的大片土地,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當宋金兩國聯合滅了遼國之後,理想的狀態無外乎就是宋朝收復了“燕雲十六州”,甚至是長城以南的大片土地,而金國則是取代了遼國對於長城以北的統治權。雙方以“長城”作為界限,繼續著宋遼兩國所定下的“澶淵之盟”,這纔是對雙方有利的局面。


     
    北宋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巨大的經濟效益,這和北宋時期相對穩定的局勢是分不開的。隻有在和平時期,人們纔有可能將全部的精力都投身於經濟基礎的建設上來。如果宋金兩國能夠完全按照“海上之盟”的條約來進行,宋朝的經濟將會更加發達,至於發達到什麼程度,那就要看北宋能夠維持多長時間的和平了。


     
    或許有的人會說了,如果真的是筆者所說的這種狀況,北宋想要有多發達,那得看金國君主的心情。如果他心裡不爽了,或者是和北宋皇帝發生矛盾了,照樣也可以揮軍南下。依照北宋的國防力量,估計很難有人能夠和金國的騎兵一較高下。


     
    但是,如果真的沒有發生過“靖康之恥”,我可以很負責地說,這種可能性幾乎為零。冷兵器時代,行軍布陣講究天時、地利、人和3個首要因素。不要忘記“燕雲十六州”這個軍事重地在一場戰事中能夠起到的作用。


     
    遙想當年,秦朝漢武為何要傾盡人力、財力、物力來修建長城?當然是看重這個地界的軍事作用了。萬裡長城,就如同一道天然屏障,阻擋了外族對於中原土地的入侵。一旦北宋徹底收復了“燕雲十六州”,金國的騎兵就算是想要過河,那也得先消耗掉一半的體力。宋朝軍隊依靠著這個易守難攻的地形,難道還不能解決掉金國的士兵?


     
    金國之所以有膽量傾盡所有來討伐宋朝,主要就是因為宋朝的邊關門戶上沒有一個防火牆,這就好比電腦沒有殺毒軟件一樣。而金國當時的國君完顏亮自然也就不會輕易來犯,哪怕是一小股勢力,他也要權衡再三,生怕自己的主力部隊在“燕雲十六州”這個天然屏障面前全軍覆沒。


     
    如果完顏亮不將自己國家的士兵全部調出來攻打宋朝的話,又將發生怎樣的狀況呢?我們都知道,蒙古王朝的崛起,就是源於金國,正是金國的敗落給了鐵木真一個崛起的機會。如果蒙古一直生活在金國的光芒籠罩之下,多也就發展成為金國周圍的一個小小的附屬部落,哪裡還能在草原上稱霸呢?


     
    再退一步講,蒙古國崛起了,他們依舊是狼子野心,想要吞並金國。在這個時候,宋朝已經收到兩份邀請,一個是金國的,另一封就是蒙古的。


     
    當初宋理宗之所以接受了蒙古的邀請,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他們和金國有著不共戴天的仇恨,這種仇恨時刻提醒著南宋的皇帝,當初金國人是如何殘忍地虐待自己的先祖——宋徽宗和宋欽宗。


     
    別忘了我們初的假設,那就是沒有“靖康之恥”,宋朝和金國沒有半點仇恨,那宋朝又該何去何從呢?筆者認為,可能性有兩個,一個是聯絡金國,討伐蒙古,另一個選擇就是坐山觀虎鬥。為什麼說宋朝不會選擇聯絡蒙古呢?


     
    我們來分析一下,蒙古如果能夠在短時間之內建立起自己的王朝,那就絕非是等閑之輩。而宋金兩國在“海上之盟”之後,多少也能夠和平共處過一陣子。對於金國的諸多情況,宋朝還是熟悉的,可是對於蒙古,宋朝卻是完全的陌生。如果你是宋朝的皇帝,在這樣的局勢之下,你選擇哪一方?


     
    而另一種可能性,則是宋朝坐山觀虎鬥,等蒙古和金國之間的爭鬥已經趨於結尾的時候,可以出手制伏。不管是蒙古取得了勝利,還是金國取得了勝利,經過激烈的交戰之後,雙方都已經處於疲憊期,這時候宋朝如果出手,那簡直就是將北方的大片土地輕輕松松收入囊中。


     
    如果真的發生了這種情況,還會有人質疑宋朝軍隊的實力嗎?宋朝就不會再有北宋和南宋之分了。如果宋朝沒有被迫分裂,那一個整體的大宋王朝究竟能夠在世界上占據怎樣的位置呢?


     

     

      如果,能夠果斷全力北伐

     

     
    北伐,這是宋朝無可避免的一個話題,前有宋太宗的3次北伐,後又有宗澤的北伐準備、嶽飛的4次北伐,還有諸多小型的北伐戰爭。這些人北伐的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奪回“燕雲十六州”,收復失地。


     
    拋開宋太宗不談,我們來說說南宋時期的北伐戰爭。在前文中我們已經提到了宗澤的北伐計劃,當時的宋高宗因為一己私欲,生怕北伐成功之後,要迎接回宋徽宗和宋欽宗,怕自己的地位不保。


     
    有時候,我都替他們古人感到可惜。如果當時宋高宗能夠全力支持北伐,以“嶽家軍”的實力,攻打下金國不成問題,能夠寫出“八千裡路雲和月”那樣詩句的將領又怎麼會起兵造反呢?


     
    在現代管理學來說,“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早就成為了管理者的不二法寶。如果當時宋高宗能夠做到這一點,恐怕嶽飛就不會含恨而終。


     
    如果嶽飛北伐成功了,不僅能夠收復“燕雲十六州”,同樣還能夠“收復長城以南所有的中原地區”,一雪“靖康之恥”。即便是迎回了宋徽宗和宋欽宗,以他們兩個人的種種行為,朝廷之上還會有人真的擁戴他們嗎?恐怕沒有了吧。


     
    而“北伐成功”這一重要的歷史功績無疑被宋高宗一個人奪走了,善待亡國之君,又能夠得到一個寬厚仁慈的美名,讓百姓們都更加愛戴他,這無疑是一石三鳥的好事。可是在宋高宗眼裡,卻成了他地位不保的壞事。


     
    好,我們依舊開始我們的幻想。如果嶽飛的北伐戰爭取得了終的勝利,也不外乎有兩個結果:其一,金國徹底失敗,徹底從歷史上消失。


     
    想那金國曾經如何對待宋徽宗、宋欽宗二人,估計任何一個宋朝人都會對金國統治者咬牙切齒地恨。南宋準備北伐,在北方地區可以說是占據了天時人和兩個因素。如果北伐成功了,南宋同樣也是收復了大片的北方土地。有了土地,宋朝首先要做的就是讓這一片飽受戰爭侵害的土地進行一段時期的休養生息。就如同前面我們所講到的一樣,在宋朝這種開明的政治環境之中,這片土地很快就能夠再次成為百姓安居樂業的家園。


     
    南宋在疆土上恢復了曾經北宋的模樣,在經濟領域,同樣也是和北宋初期一樣,建立廣大的商業貿易網絡。盡管收復了北方的土地,在短期之內,宋朝應該會花費大量的銀子。可是別忘記,宋朝是中國古代不差錢的一個朝代。這點銀子對於宋朝來說,隻是小菜一碟,可是得到的不僅僅是失去的土地、屬於宋朝的尊嚴,還有非常重要的一個地方,那就是原本屬於金國的土地。


     
    在前文中我們曾經提到過,宋朝軍隊在作戰的時候,常常給人感覺很孱弱的主要原因就是沒有戰馬,金國的國土區域之中有非常利於養馬的地方啊。


     
    好,原本就已經在經濟上取得強大優勢的宋朝,這下子同樣也占據了軍事上的重要部分,如果歷史真的能夠按照這個軌跡發展的話,宋朝就不僅僅是個經濟強國,同樣還是個軍事強國。在這樣的環境中,蒙古還能夠崛起嗎?還能夠終滅掉宋朝嗎?


     
    第二種結果就是,宋朝決定北伐,盡管收復了“燕雲十六州”,可是在面對金國的頑固抵抗之後,雙方又回到了起點,繼續假裝和平的友好往來。當然,以當時“嶽家軍”的實力看來,如果金國想要抵抗住他們的攻擊的話,那就得自己奮鬥一下。可是如果宋朝也強大了、金國同樣也奮鬥了,那麼蒙古又從何而談崛起呢?


     
    似乎問題又回到了我們前面說到的問題,如果蒙古沒有崛起,宋朝和金國又該何去何從呢?在南宋發動北伐的時期,金國就已經呈現了落敗之勢,如果沒有後來的蒙古,相信這個國家在歷史上也並不會出現太長的時間。


     
    歷史就是這樣有蝴蝶效應,如果宋朝真的能夠全力北伐,就和沒有“靖康之恥”一樣,達到“殊途同歸”的作用。當然,即便蒙古終依然能夠站起來,可那個時候他遇到的對手,還會是“弱宋”嗎?


     
    不要以為在戰場之上,蒙古攻打南宋,就好像是捏死幾隻螞蟻一樣容易。實際上,在歐洲大陸橫掃千軍的蒙古騎兵,在宋朝沒少喫虧,要不然蒙哥又怎麼會戰死在沙場之上呢?


     
    尚未完成收復大業,備受“靖康之恥”壓力的南宋,在面對蒙古騎兵的時候,尚且能夠支撐如此之久。換言之,如果宋朝完成了土地的收復,又經過了幾年的休養生息,蒙古大軍想要來犯我大宋國威,好,“燕雲十六州”處將他們斬於馬下!


     

     

      如果,王安石變法成功

     

      每個朝代都會有非常出色的政治家,比如秦國的商鞅、比如明朝的張居正,而在宋朝,這個出色的政治家叫做王安石。

     
    他的變法如果概括起來,可以分為5個大方面,個就是關於宋朝的機構改革。王安石早就看出來,在宋朝這個大型的國家機器之中有一些隱患,所以在1068年,也就年,王安石設立“制置三司條例司”。這個拗口的機構究竟是干什麼用的呢?說白了就是現代國家的財政部。在變法之前,宋朝的財政由三司掌握,他設置的這個機構就是為了統籌財政、研究變法的方案、規劃財政改革外,亦制訂國家一年內的收支,並將收入定為定式。


     
    王安石頒布的第二條法律就是“市易法”,這個法律制定得非常有意思。宋朝商人在進行商業貿易的時候,常常會踫到兩種情況,貨物暢銷和貨物滯銷。貨物暢銷,自然是好事,可是貨物滯銷又該如何是好呢?


     
    有人說,經商嘛,自然就是要承擔這樣的風險,天底下哪有穩賺不賠的商人呢?王安石頒布的這個法規和這個差不了多少。“市易法”主要是指政府出資金100萬貫,在東京設“市易務”,當商販的貨物賣不出去,成為滯銷貨物的時候,就將貨品收購回來,等到市場缺貨的時候再賣出去。同時向商販發放貸款,以財產作抵押,5人以上互保,每年納息2分。用以達到“通有無、權貴賤,以平物價,所以抑兼並也”。


     
    第三條法律是針對人口普及的。1070年,司農寺制定《畿縣保甲條例頒行》,這個條例有點類似我們現在的人口普查,它規定鄉村住戶,每5家組一保,5保為一大保,10大保為一都保。凡有兩丁以上的農戶,選一人來當保丁。保丁平時耕種,閑時要接受軍事訓練,戰時便征召入伍。以住戶中富有者擔任保長、大保長、都保長,用以防止農民的反抗,並軍費。


     
    我們來看看這3項法律的終受益人,分別是商人和農民。宋朝95%的人口都屬於農民和商人,王安石的變法政策主要也是希望能夠通過變法促進宋朝經濟的繁榮,以及宋朝局勢的穩定。


      有農民反映說,哎呀,我們的苛捐雜稅太重了,壓得我們都喘不過氣來。王安石想了想,改!

     
    國家的稅收,說白了就是國家的財政收入,一旦動了這一塊,往好了說,那就是百姓之福,可是一旦改壞了,那這個國家的整體收入就會大幅度下降。所以在改革賦稅的時候,王安石格外小心。熙寧四年,也就是1071年的八月,由司農寺制定《方田均稅條約》,分“方田”與“均稅”兩個部分。“方田”是每年九月由縣長舉辦土地丈量,按土地肥瘠定為五等;“均稅”是以“方田”丈量的結果為依據,制定稅數。“方田均稅法”清出豪強地主隱瞞的土地,增加了國家財政收入,也減輕了農民負擔,卻嚴重損害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他們強烈反對。


     
    還有一條是在熙寧二年九月頒布的“青苗法”。這條法律規定:以各路常平、廣惠倉所積存的錢谷為本,其存糧遇糧價貴,即較市價降低出售;遇價賤,即較市價增貴收購。其所積現錢,每年分兩期,即在需要播種和夏、秋未熟的正月和五月,按自願原則,由農民向政府借貸錢物。收成後,隨夏、秋兩稅,加息十分之二或十分之三歸還谷物或現錢。“青苗法”使農民在新陳不接之際,不致受“兼並之家”高利貸的盤剝,使農民能夠“赴時趨事”。但具體實施中出現強制借貸現像,是王安石變法措施中爭議的內容。


     
    後就是“募役法”,又稱“免役法”,熙寧三年(1070年)十二月,由司農寺擬定,東京府界試行,同年十月頒布全國實施。“免役法”廢除原來按戶等輪流充當州縣差役的辦法,改由州縣官府自行出錢雇人應役。雇員所需經費,由民戶按戶分攤。原來不用負擔差役的女戶、寺觀,也要繳納半數的役錢,稱為“助役錢”。“免役法”使得農民從勞役中解脫出來,保證了勞動時間,促進了生產發展,也增加了政府財政收入。


     
    在王安石變法之前,宋朝的科舉制度那真是讓人嘆為觀止,考卷上的考題往往都是在考怎麼寫詩,怎麼能寫得一手好詩。這簡直是個大大的笑話,會作詩的就一定能夠做好官嗎?文筆出眾的人,可以寫書、可以去做史官,專門負責記載歷史,但是要讓他們來指點朝政,那簡直是痴人說笑。


      王安石變法中也有專門針對科舉制度的改革措施:

     
    三舍法——希望以學校的平日考核來取代科舉考試,選撥真正的人纔。“三舍法”,即把太學分為外舍、內舍、上舍三等,“上等以官,中等免禮部試,下等免解”。後來地方官學也推行此法,反映了班級教學的特色。


     
    貢舉法——王安石認為,“欲一道德則修學校,欲修學校則貢舉法不可不變”。改革貢舉法,廢明經、存進士,熙寧三年三月,進士殿試罷詩、賦、論三題而改試時務策。熙寧四年(1071年),二月,頒新貢舉制,廢明經,專以進士一科取士。另設“明法科”,考察律令和斷案。唯纔用人,凡是有志於改革的人纔都被委以重任,不少人成為改革的中堅力量。


     
    關於這考試內容,王安石還和蘇軾大吵了一架。你想啊,蘇纔子就是以詩詞而聞名於世,你王安石的變法中這麼明顯地說詩詞歌賦沒有用,這不明擺著跟他過不去嗎?


     
    關於王安石變法中,還有非常重要的一條,而且這一條可以說是恰好解決了宋朝關鍵的一個問題,那就是對軍隊的改革:

     
    變法中規定,士兵50歲後必須退役。在接收士兵的時候,不能像以前那樣隻看看身高,就連這個標準,還常常是弄虛作假來的,必須要測試士兵,禁軍不合格者改為廂軍,廂軍不合格者改為民籍。


     
    廢除北宋初年定立的“更戍法”。用逐漸推廣的辦法,把各路的駐軍分為若干單位,每單位置將與副將一人,專門負責操練軍隊,以提高軍隊素質。


     
    宋神宗時期,宋朝戰馬隻有15萬餘匹,政府鼓勵西北邊疆人民代養官馬。凡是願意養馬的,由政府供給馬匹,或政府出錢讓人民購買,每戶一匹,富戶兩匹。馬有生病死亡的,就得負責賠償,但遭遇到瘟疫流行,死了不少馬匹,徒增民擾。不久廢止,改行民牧制度。


     
    “軍器監法”。熙寧六年,也就是1073年的七月頒行“軍器監法”。八月廣設軍器監,負責監督制造武器;並且招募工匠,致力改良武器。


     
    王安石在變法之初就曾經幻想過,如果這些改革措施都能夠實施,宋朝究竟會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經濟方面,宋朝肯定會更上一層樓,會更加的富有,百姓們則是會更加幸福地生活,而廟堂之中,朝廷命官也逐漸變得術業有專攻,軍隊的作戰能力也會變強……


      可是這樣先進的變法制度,究竟是為什麼失敗了呢?關鍵的就是兩點,一個是引起了民怨,另一個就是用人不當。

     
    在他變法的數十年裡,宋朝經歷了許多天災。本來天災對於百姓來說就是苦不堪言,而變法在這個時期登場,對於百姓來說更是一種負擔。失去民心,也是王安石失敗的主要因素之一。


      王安石變法中的諸多措施,在現如今看來,也絲毫不會落後,可是王安石的變法卻在關鍵的時刻敗下陣來。

     
    歸根結底,他的變法失敗就失敗在他用人不當。有時候我都覺得奇怪,為什麼忠臣和奸臣一旦出現,都會扎堆,宋朝就是這樣一個例子。忠臣在位的時候,奸臣非常少,可是奸臣當道之後,估計這朝廷之上,就沒有清官的安身之處了。


     
    王安石信錯了人,他重用蔡京、章惇這樣的小人,他們根本就不在乎變法的實際內容,相反他們重視的是變法能夠帶給他們什麼。一旦變法對於局勢沒有利處了,他們翻臉比翻書還要快。蔡京就是這樣的例子,當他看到站在變法這一派對他有利的時候,就趕緊表明自己的立場,說自己是一心想要變法的;可是當政權回到了反對變法的人手中,他立刻站出來,揭發王安石的罪行,這臉變得可比翻書還快啊。


     
    假如王安石變法之中,沒有遇到影響他變法失敗的兩個主要因素,假設他任命的官員都是發自真心地想要實行變法,變法期間宋朝也沒有經歷任何天災人禍,那麼宋朝又會變成什麼樣呢?


     
    如果王安石變法成功,那麼南宋很快就能夠恢復到北宋的輝煌程度,不僅百姓能夠安居樂業,朝廷又能夠有多餘的銀子來應付金國和蒙古的來犯,或許宋朝不會這樣快就滅亡,又或許蒙古也會如同遼國、金國一樣,被宋朝活生生地拖垮。那樣一來,屹立不倒的依舊是宋朝。


     

     

      如果,重商主義繼續發展

     

     
    宋朝朝雖然也重視海上貿易,但是商人的地位卻大不如前。朝後期,由於倭寇朝曾經一度封閉海域,朝的經濟實力倒退,甚至連北宋初年都沒有趕上。


     
    宋朝之所以能夠如此發達,這和它的基本國策——“重視商業貿易”有很大的關繫。因為重視了商業貿易,不僅國家繁榮,同樣在國際上,也會擁有很高的地位。如果宋朝的這種經濟制度能夠朝、明朝,乃至後來的清朝,或許中國就能夠成為世界上個資本主義國家,那現如今的我們又該是什麼樣呢?


     
    這就好比是蝴蝶效應朝決定恢復到“重農輕商”的原始的封建社會的時候朝的統治者們並沒有意識到這項規定會對今後有何深遠的影響,所以現在的我們也隻能在這樣一本書中,進行無窮無盡的假設。


     
    從宋朝開始到後被蒙古滅亡,這其中包含了太多太多的故事,可是縱觀整個宋朝,我們都不得不承認,宋朝有錢,即便是幾百年之後的清朝,也沒有宋朝當初的經濟實力。


      究竟是什麼讓大宋江山終敗給了蒙古騎兵呢?

     
    很多人都將責難歸結於宋朝軍事的孱弱,關於這一點,筆者曾經多次在文中說明過,宋朝的軍事實力不可小覷,那七成的勝率也絕非是吹吹牛皮就能夠得到的數據。


     
    其實,宋朝失敗就失敗在當局者的糊塗之中。如果宋朝能夠擁有一位像明成祖朱棣那樣的皇帝,或許宋朝又是另外一番景像吧。

     
    總結起來,宋朝的君主有的荒淫無度,比如宋徽宗,然而也有明主,比如宋太祖、宋神宗,這在歷朝歷代之中,都是相同的。不同的是,宋朝的皇帝自有一番氣魄。


      根據史書記載,宋朝的皇帝非常,我確定我說的不是反話,這個規矩也是宋太祖趙匡胤定下來的。

     
    宋朝宰相一年的總收入,大概折合為今天的300萬人民幣,相當於當時2?4萬畝土地的總收入。宋朝養兵養官的錢,占到國家財政總收入的70%80%。國家的錢可能都給官員發工資或者養兵了,所以皇帝很節儉。


     
    節儉到什麼程度呢?我們知道,歷史上的皇帝一般很早就開始給自己修墓,比如秦始皇13歲登基,當時還是秦王,就開始給自己修墳;康熙也是,8歲繼位,繼位不久也開始給自己建陵。皇帝不死,皇陵不能完工,因為一旦完工了,這話就不好說了,就是該入住了。你想,秦始皇13歲登基就開始修墳,到他死還沒完工,這規模得有多大,得耗費多少人力物力!而北宋的規定是,皇帝活著的時候不許修皇陵,皇上晏駕之後纔開始修墳,而且7個月之內必須完工,因此宋朝的皇陵是比較簡陋的。北宋的皇陵在今天的河南鞏縣,我們有機會可以去看看,都比較簡陋,跟漢唐那種因山為陵、跨谷連山沒法比。


     
    重視商業貿易,不僅僅能夠讓國家變得富足,同樣也能讓國家變得強大,我們來看看西方國家的例子,哪一個西方先進國家不是靠著資本積累爬上來的?宋朝那麼早就已經開始了海上商業貿易,足跡遍布世界各國,這不禁讓我想起了西班牙、英國等國,當初,他們也是靠著在海上積累了大量的財富,終纔能完成封建社會到資本主義社會的重大轉型。


     
    話又說回來了,如果宋朝以後的朝代朝能夠繼續走宋朝的治國方針——重農不抑商、大力發展海上貿易,或許中國很有可能成為個進入資本主義的國家之一。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或許發現美洲新大陸就要提前幾百年實現了……


     

     

      如果,宋朝未滅

     

     
    作為一個朝代,作為中國古代史中經濟為發達的朝代,宋朝有理由讓我們為之喝彩。當然這種喝彩並不僅僅是源於宋朝在經濟和商業貿易之中取得的輝煌成績,更重要的則是對於百姓的那種寬容的態度,和一個國家真正應該為百姓們承擔的責任。


      無論是對於災民,還是那些令人同情的“鰥寡孤獨”,宋朝都能夠通過各種制度,想方設法地讓這些弱勢人群活下去。

     
    宋朝之所以在對待外族侵略的時候總是選擇一忍再忍,直到對方兵臨城下之後,纔決定反擊,很多人都會說,宋朝的君主都太窩囊,總是在關鍵時刻掉鏈子。似乎埋怨宋朝君主過於中庸或者昏庸,已然成為埋怨宋朝的主要罪狀之一。但是我們不妨客觀地來評價一下,如果當初宋朝像唐朝、漢朝那樣,動不動就發動戰爭的話,那麼先不說宋朝的軍隊是否能夠承擔得起如此繁重的戰事壓力,對於黎民百姓來說,那是苦不堪言。


     
    一旦戰事增多,朝廷要付出的軍費就勢必增加,朝廷的開支一旦超過預算,那勢比就會將這筆錢財轉移到人民的身上。縱觀中國古代史,有多少王朝因為苛捐雜稅過於繁重而導致百姓怨聲載道?盡管宋朝並不是真的完全出於對百姓的考慮,纔決定不在戰場上逞英雄,但是終獲得利益的卻是百姓。


     
    難怪在南宋滅亡的時候,百姓能夠在蒙古騎兵的鐵騎之下表現出一種讓人敬佩的民族氣節。據記載,蒙古軍隊攻占長沙時,嶽麓書院的數百名書生全部壯烈戰死。很多人都覺得南宋時期的人多半都是貪生怕死,可是在民族大義面前,從容赴死多的還是宋朝和後來的明朝。


     
    “崖山之後,再無中國”,原本是日本為了侵略中國而找的借口,好宣傳中華文明至崖山之後便在中國失傳,因此它要作為“中華文明正統繼承者”。我們暫且不談這句話的來歷和它的歷史背景,隻說這句話本身。


      在崖山之後,宋朝戶籍簿上3/4的漢人都被屠殺。據說,當時的漢人精英要麼隱居海外,要麼投海自盡。

     
    崖山之戰也是中國歷史的重要轉折點。中國獨立發展的進程被打斷,曾經高度發達的經濟、文化、科技、科舉與世族相結合的官僚制度、開始受限的皇權、先進的政治制度等等都中斷了。不少外國的史學家將宋朝滅亡視為古典意義中國的結束,所謂“崖山之後,已無中國”。


     
    宋以後那個自信、開放、寬容的民族不見朝,北方漢人是三等臣民,而南方漢人更是四等臣民,漢人大部分時間都是賤民。宋朝既是中國傳統文化和經濟、科技發達的朝代,也是中國資本主義開始萌芽的時代。那個時代,中國占世界GDP總量要超過一多半。宋朝的經濟實力、科學技術和文明程度在當時都是世界。


     
    對於中國而言,宋朝就是一個文藝復興時期。中國文化這個時候是一種積極的、開放的文化。漢朝國強,唐朝武盛,宋朝文旺。宋朝是中國歷接近現代管理的朝代,中國文化的時代,隨著宋朝的滅亡而凋殘。


     

      如果說,後南宋並沒有滅亡,而是像和遼國、金國那樣與蒙古也能夠和平相處,又會變成怎樣的一種情景呢?

     
    或許你會說,即便是兩國之間能夠和平相處,以南宋末年的軍事實力和經濟實力,也不可能再出征北伐。是的,但是隻要南宋依舊存在,宋朝發達的經濟制度、農業制度以及海上貿易依然存在,這就會給宋朝帶來復蘇的可能。而且宋朝在科技上的發達,如果時間允許,或許還能出現更多的科學產品。


     
    朝,蒙古畢竟隻是一個剛剛崛起的遊牧民族,在各個方面都如同剛剛新生的嬰兒,隻能在黑暗中獨自摸索。就如同在《沁園春?雪》中所說的那樣:“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隻識彎弓射大雕。”


     
    在對於百姓的統治當中,顯然宋朝更加開明,也更加人性化,這在中國封建社會中實屬罕見。不管是“刑不上大夫”,還是對平民百姓的各種福利制度,都讓我們看到“人性化”這3個朝帶給華夏人民極大災難和深重殺戮,這是“野蠻”對“文明”血腥征服的朝代。難怪國學大師陳寅恪對宋的評價是:“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而造極於趙宋之世。後漸衰微,終必復振。”


     
    如果南宋沒有滅亡,我們來假設一下,要經歷多久,能夠將蒙古拖垮,就如同將遼國、金國拖垮一樣。50年?還是100年?又或者是200年?


     

     
    可是如果南宋沒有滅亡的話,這個問題就不復存在了朝也不會隻有不到100年的壽命,又或許根本就不需要出現明朝,南宋可以將自己的經濟貿易發展得更好。或許中國能夠提早幾百年出現資本主義萌芽,又或許根本就不會出現閉關鎖國的清政府,那麼現在的中國又將變成什麼模樣呢?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