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  文化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保健/养生
     体育/运动
     手工/DIY
     休闲/爱好
     英文原版书
     港台图书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朱永嘉作品(全3冊): 劉邦與項羽+論李贄+商鞅變法與王莽改制
    該商品所屬分類:歷史 -> 歷史普及讀物
    【市場價】
    1568-2272
    【優惠價】
    980-1420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編輯推薦

    《劉邦與項羽》


    ★解讀楚漢風雲人物的功過成敗,揭示歷史演進與個人命運的聯繫,破譯項羽功敗垂成、劉邦成功逆襲的歷史根由,以及*為什麼一再重讀這段歷史、評析這兩個人物。
    ★文本由講稿整理而成,兼具研究深度與大眾可讀性,既引經據典,又通俗易懂。
    ★作者朱永嘉先生為復旦大學歷史繫老教授,是歷史學者,又曾經歷宦海沉浮,所述話題與其自身經歷頗有聯繫,其一貫秉持以史為鋻、古為今用的讀史旨趣,行文時有發人深省之處。
    ★隨書附贈《秦末農民起義》《楚漢戰爭——成皋之戰》彩色地圖。


    商鞅變法與王莽改制》


    ★ 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歷史學者朱永嘉汲取古代變法改革的思想資源和經驗教訓,重啟改革話題,思考改革的本質問題。


    ★ 這是一部兼具研究深度與可閱讀性的作品,它脫胎於講座,敘述生動,普通讀者並無障礙。


    ★ 作者是素養深厚且博覽典籍的學者,曾經歷宦海沉浮,而所述話題又與其自身經歷頗有聯繫,因而能保持敏銳的問題意識和思考的深度。


    ★ 這部著作結構嚴整,上下貫通,縱橫引申,論述精當。作者論述的一大特點是反思過往,聯繫當前,也充滿對自身所經歷的歷史事件的反思,很多內情是普通學者所不能道的。


    《論李贄》


    1.  陽明後學李贄的思想觀點為何能在幾百年後引起*主席共鳴?


    2.  晚年*主席親自輯錄李贄《史評綱要》23條,旨趣何在?復旦老教授朱永嘉結合史事詳盡解讀,評釋之間,思接千載,洞幽燭微。


    3.  作者以八十七歲高齡,精梳史料,撫今追昔,小至生活行止,大至社會風尚、政治走向,諸多議論,極具歷史穿透感。


    4.  作者是歷史學者,又曾經歷宦海沉浮,其一貫秉持以史為鋻、古為今用的讀史旨趣,行文時有針砭時弊、發人深省之處。

     
    內容簡介
    《劉邦與項羽》
    本書是一部解讀楚漢風雲人物的論史著作,以風雲四起的秦末為背景,根據《史記》《漢書》等史書,鳩集傳記,增廣時聞,有評有述,詳細解析劉邦、項羽及相關人物,全面破譯了楚漢爭霸過程中二人一成一敗的個人因素和歷史根由,揭示了歷史演進與個人命運的聯繫。作者以其獨特的人生經歷和深厚的學術修養,秉持以史為鋻、古為今用的史學宗旨,知人論世,從而得出富有教益的觀點。
    《商鞅變法與王莽改制》
    本書通過分析中國歷史上兩次著名改革——商鞅變法與王莽改制,來探討何謂真正的進步的改革、如何改革纔能符合歷史潮流以及改革者的素質與命運等問題。
    作者結合時代環境和歷史現狀,著重從解讀改革的思想資源入手,分別演述了兩次改革的具體措施和實際進程,並借此說明:一場改革的開展需要法、術、勢三者結合,而改革成敗的關鍵在於是否從實際存在的社會矛盾和問題出發,調節各個群體間的利益關繫,讓多數人受益。
    《論李贄》

    《劉邦與項羽》


    本書是一部解讀楚漢風雲人物的論史著作,以風雲四起的秦末為背景,根據《史記》《漢書》等史書,鳩集傳記,增廣時聞,有評有述,詳細解析劉邦、項羽及相關人物,全面破譯了楚漢爭霸過程中二人一成一敗的個人因素和歷史根由,揭示了歷史演進與個人命運的聯繫。作者以其獨特的人生經歷和深厚的學術修養,秉持以史為鋻、古為今用的史學宗旨,知人論世,從而得出富有教益的觀點。


    商鞅變法與王莽改制》


    本書通過分析中國歷史上兩次著名改革——商鞅變法與王莽改制,來探討何謂真正的進步的改革、如何改革纔能符合歷史潮流以及改革者的素質與命運等問題。


        作者結合時代環境和歷史現狀,著重從解讀改革的思想資源入手,分別演述了兩次改革的具體措施和實際進程,並借此說明:一場改革的開展需要法、術、勢三者結合,而改革成敗的關鍵在於是否從實際存在的社會矛盾和問題出發,調節各個群體間的利益關繫,讓多數人受益。


    《論李贄》


        本書是朱永嘉先生解讀明代思想家李贄的重要論著。朱永嘉先生以八十七歲高齡,精梳史料,抉幽發微,剖析了李贄的出身、仕途、交往以及為人宗旨和思想發展脈絡,尤其結合史事,詳盡解讀了李贄《史綱評要》二十三條有關古代歷史人物的評點,展現了這位獨立啟蒙思想家的言論風采。作為明史專家,作者也對晚明政治走向、社會風尚和思潮變遷作了深入闡述。朱永嘉先生一貫秉持以史為鋻、古為今用的讀史旨趣,行文時有針砭時弊、發人深省之處。

    作者簡介

    朱永嘉,歷史學者,1931年生,早年師從陳守實、周予同、譚其驤等文史名家,曾任教於復旦大學歷史繫。後從事秦漢史、三國史、明史等方面的研究。著有《晚年重讀古文內幕》《論曹操》《讀史求是》《商鞅變法與王莽改制》《論李贄》《明代政治制度的源流與得失》等。

    目錄
    《劉邦與項羽》
    二、項羽早年的出身與性格特征016
    三、陳勝其人及其起兵的經過019
    四、劉邦起兵的原因及經過026
    五、項梁與項羽起兵的原因與經過032
    六、關於陳勝失敗的原因041
    七、劉邦與項羽進擊秦軍的比較046
    八、鴻門宴——項羽帶兵入咸陽以後的失策056
    九、楚漢之爭070
    十、垓下之戰,霸王別姬087
    十一、田橫及貫高之死與五百壯士100
    十二、劉邦稱帝105
    十三、劉邦在洛陽南宮與功臣宿將探討劉、項成敗的原因109
    十四、戰後軍隊士兵安置的問題118

    《劉邦與項羽》


    目錄


    前  言001


    一、劉邦的出身及其社會關繫009
    二、項羽早年的出身與性格特征016
    三、陳勝其人及其起兵的經過019
    四、劉邦起兵的原因及經過026
    五、項梁與項羽起兵的原因與經過032
    六、關於陳勝失敗的原因041
    七、劉邦與項羽進擊秦軍的比較046
    八、鴻門宴——項羽帶兵入咸陽以後的失策056
    九、楚漢之爭070
    十、垓下之戰,霸王別姬087
    十一、田橫及貫高之死與五百壯士100
    十二、劉邦稱帝105
    十三、劉邦在洛陽南宮與功臣宿將探討劉、項成敗的原因109
    十四、戰後軍隊士兵安置的問題118
    十五、劉邦如何論功行賞126
    十六、劉邦處置異姓王的問題137
    十七、劉邦與知識分子群體147
    十八、劉邦關於身後事的安排159


    後  記171


    商鞅變法與王莽改制》


    序:中國古代變法改制思想資源之歷史回顧 01—09


     


    上 篇 從商鞅到韓非——戰國時代的改革 


     


    前 言:從商鞅變法說起的緣由 003


    一、商鞅其人 005


    二、《更法》與《畫策》 008


    三、《農戰》 015


    四、商鞅變法措施之一 022


    五、商鞅變法措施之二 030


    六、商鞅個人悲劇性的歷史遭遇 040


    七、變法在那個時代是一個潮流 051


    八、從韓非子說戰國時期的法家思潮 054


    九、春秋與戰國兩個歷史時期的比較 057


    十、戰國時期的儒家 061


    十一、韓非子對儒家的批判—— 說《五蠹》 065


    十二、從《定法》論法與術 070


    十三、韓非子論勢 081


    十四、小結 087


     


    下 篇 漢儒神學化和王莽改制的失敗 


     


    前 言 091


    一、漢代外戚輔政的歷史傳統是王莽起家的歷史背景 092



    皇後的起家及其如何為王莽上臺鋪平道路 107


    四、王莽其人 112


    五、王莽改制的思想資源 116


    六、西漢儒學思想的演化 119


    七、劉向、劉歆與古文學派的興起 136



    九、王莽的改制之一 —— 關於土地制度的變革 143


    十、王莽的改制之二 —— 關於官制的改革 150


    十一、王莽的改制之三 —— 關於貨幣改制及其失敗 159


    十二、王莽統治崩潰的歷史過程 181


    十三、結束語 192


     


    附:史記·商君列傳 195


    《論李贄》


    前 言 /01


     


    上 篇 李贄的生平、思想與為人宗旨


     


    開場白:從《明史》關於李贄的記載說起 /002


    一、李贄的家世及其早年為官經歷 /005


    二、李贄在雲南的任職經歷 /014


    三、李贄的致仕與出家為僧 /023


    四、李贄著述的刊刻及其與耿定向矛盾的爆發 /037


    五、關於李贄與耿定向爭論的追溯 /047


    六、李贄與耿定向的和解 /058


    七、李贄的“童心說” /069


    八、李贄論何心隱 /073


    九、李贄對纔、膽、識的議論 /080


    十、李贄的佛教生活 /086


    十一、李贄論友情 /103


    十二、李贄晚年的讀書生活 /107


    十三、李贄關於文藝創作的觀點及其對正史與諸子的評論 /116


    十四、李贄晚年的交遊 /126


    十五、李贄晚年在山西的讀書問學 /130


    十六、李贄晚年的著述 /138


    十七、李贄晚年在南京的三件事 /144


    十八、李贄對儒家的批判 /149


    十九、李贄《遺言》中的生死觀 /157


    二十、李贄之死 /165


     


    下 篇 晚年輯錄《史綱評要》二十三篇釋讀


     


    說 明:關於晚年閱讀李贄《史綱評要》 /174


    條 評管仲 /178


    第二條 評吳起 /181


    第三條 評商鞅、申不害 /186


    第四條 評商鞅不從趙良勸說 /190


    第五條 評孟子不言利 /194


    第六條 評範雎說秦王 /199


    第七條 評荀況之學 /220


    第八條 評韓非 /227


    第九條 評呂不韋 /239


    第十條 評秦始皇置郡縣 /250


    第十一條 評李斯焚書之議 /261


    第十二條 評秦二世胡亥繼位 /273


    第十三條 評趙高殺李斯 /283


    第十四條 評子嬰殺趙高 /293


    第十五條 評劉邦痛罵郦食其 /297


    第十六條 評劉邦擊築自歌 /301


    第十七條 評董仲舒 /307


    第十八條 評鹽鐵之議 /313


    第十九條 評儒生獻讖 /319


    第二十條 評曹操 /324


    第二十一條 評曹操之陳留起兵 /329


    第二十二條 評曹操建安十五年令 /333


    第二十三條 評諸葛亮 /341


     


    附:讀《藏書·世紀列傳總目前論》 /347

    在線試讀
    《劉邦與項羽》
    一篇讀罷頭飛雪,但記得斑斑點點,幾行陳跡。五帝三皇神聖事,騙了無涯過客,有多少風流人物?盜跖莊流譽後,更陳王奮起揮黃鉞。歌未竟,東方白。
    陳勝吳廣揭竿而起,抗秦暴政,自立為王,號張楚,前後不過六個月時間,被其御者即駕車的莊賈所殺。陳勝雖死,終推翻秦王朝的都是陳勝派遣的王侯將相,其影響的便是劉邦與項羽這兩股力量。
    司馬遷在《史記·秦楚之際月表》的序言中說:
    再說政治家讀史,與史家的讀史,二者有同有異。政治家讀史,是從現實政治鬥爭的需要,以史為鋻,也就是以古人成敗得失為鋻,他並不要求繫統地研究,他把歷史人物和事件作為案例來思考和借鋻。所以往往可以取其一點,不及其餘,在歷史與現實之間建構起他獨特的聯想。讀史,一方面他繫統地讀,反復地讀。他讀《資治通鋻》十七遍,讀廿四史,對《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和《晉書》都很熟,過去介紹讀史的書很多,隻是說他讀了什麼,讀了多少遍,介紹他如何擠時間讀,而沒有介紹他是在什麼時候讀什麼,他為什麼讀這個篇目。要知道他對歷史的關注點,往往隨形勢的變化而跳躍。他推薦別人讀史,都是有感而發,有所指而為。如他在1969年3月珍寶島事件之後,6月在武昌重讀《南史·陳慶之傳》及《南史·韋睿傳》,是為了應對蘇軍進攻。他能從《南史》中挑選這幾篇傳,是他長期讀史積澱的結果。史家則比較強調在繫統和完整地掌握資料的基礎上對事件和人物作出比較全面的記錄和評價,強調對史實的訂正。修史,無論是編年、紀事還是紀傳,強調的是完整、繫統、全面地掌握資料,和準確地進行表述,這需要扎實的基本功訓練和長年累月的積疊。政治家則沒有那麼多工夫去這樣做。然而這二者又是互相呼應的。史學,作為學術,有它相對獨立的一面,但它不可能與政治絕緣,關鍵是它為什麼服務的問題。脫離現實需要鑽像牙塔可以由少數人去做,但畢竟不是史學發展的方向。中國歷史上有許多歷史人物和事件,經常會成為關注的對像。史學家也應該將一些歷史人物和事件,作為一個個案例,對其利弊得失作一點細微的分析,既能提高人們讀史的興味,又能供人們去參考借鋻。史論式的札記便是做這一方面的工作,它對後人認識歷史還是非常有益的。劉邦和項羽這兩個楚漢風雲變幻中的歷史人物也是一再關注的,他們一成一敗,都是亂世英雄。既然同學們點名講劉邦(這是我2009年給學生上課發的講稿,故作如是說),那我們在下面先說一下劉邦其人其事,順著這個次序談秦漢之際楚漢相爭的歷史過程,及劉邦如何穩定他所創建的“規模弘遠”的漢王朝。從劉邦和項羽這兩個歷史人物的歷史遭際講,他們的成與敗、得和失,有鮮明的對比性。或者從歷史事件講,有許多經驗教訓值得人們反復思考。在講話中多次關注這兩個人也不是偶然的。

    《劉邦與項羽》


    前 言
    一篇讀罷頭飛雪,但記得斑斑點點,幾行陳跡。五帝三皇神聖事,騙了無涯過客,有多少風流人物?盜跖莊流譽後,更陳王奮起揮黃鉞。歌未竟,東方白。
    陳勝吳廣揭竿而起,抗秦暴政,自立為王,號張楚,前後不過六個月時間,被其御者即駕車的莊賈所殺。陳勝雖死,終推翻秦王朝的都是陳勝派遣的王侯將相,其影響的便是劉邦與項羽這兩股力量。
    司馬遷在《史記·秦楚之際月表》的序言中說:
    再說政治家讀史,與史家的讀史,二者有同有異。政治家讀史,是從現實政治鬥爭的需要,以史為鋻,也就是以古人成敗得失為鋻,他並不要求繫統地研究,他把歷史人物和事件作為案例來思考和借鋻。所以往往可以取其一點,不及其餘,在歷史與現實之間建構起他獨特的聯想。讀史,一方面他繫統地讀,反復地讀。他讀《資治通鋻》十七遍,讀廿四史,對《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和《晉書》都很熟,過去介紹讀史的書很多,隻是說他讀了什麼,讀了多少遍,介紹他如何擠時間讀,而沒有介紹他是在什麼時候讀什麼,他為什麼讀這個篇目。要知道他對歷史的關注點,往往隨形勢的變化而跳躍。他推薦別人讀史,都是有感而發,有所指而為。如他在1969年3月珍寶島事件之後,6月在武昌重讀《南史·陳慶之傳》及《南史·韋睿傳》,是為了應對蘇軍進攻。他能從《南史》中挑選這幾篇傳,是他長期讀史積澱的結果。史家則比較強調在繫統和完整地掌握資料的基礎上對事件和人物作出比較全面的記錄和評價,強調對史實的訂正。修史,無論是編年、紀事還是紀傳,強調的是完整、繫統、全面地掌握資料,和準確地進行表述,這需要扎實的基本功訓練和長年累月的積疊。政治家則沒有那麼多工夫去這樣做。然而這二者又是互相呼應的。史學,作為學術,有它相對獨立的一面,但它不可能與政治絕緣,關鍵是它為什麼服務的問題。脫離現實需要鑽像牙塔可以由少數人去做,但畢竟不是史學發展的方向。中國歷史上有許多歷史人物和事件,經常會成為關注的對像。史學家也應該將一些歷史人物和事件,作為一個個案例,對其利弊得失作一點細微的分析,既能提高人們讀史的興味,又能供人們去參考借鋻。史論式的札記便是做這一方面的工作,它對後人認識歷史還是非常有益的。劉邦和項羽這兩個楚漢風雲變幻中的歷史人物也是一再關注的,他們一成一敗,都是亂世英雄。既然同學們點名講劉邦(這是我2009年給學生上課發的講稿,故作如是說),那我們在下面先說一下劉邦其人其事,順著這個次序談秦漢之際楚漢相爭的歷史過程,及劉邦如何穩定他所創建的“規模弘遠”的漢王朝。從劉邦和項羽這兩個歷史人物的歷史遭際講,他們的成與敗、得和失,有鮮明的對比性。或者從歷史事件講,有許多經驗教訓值得人們反復思考。在講話中多次關注這兩個人也不是偶然的。


    商鞅變法與王莽改制》


    序:中國古代變法改制思想資源之歷史回顧

    這是我在春秋書院兩次講座的講稿,題目是書院定的。這兩次講座的內容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變法和改制,大體上都屬於改革的範疇。改革和變法,實際上是過若干年必然要產生的,是統治者自我調整利益關繫的一種措施。任何法制,或者一種社會秩序,時間長了,必然會積疊許多矛盾。中國歷史上各個朝代都有過改革,有的成功,也有的半途而廢終失敗。商鞅變法是成功的,因為他有秦孝公的支持,雖然商鞅在秦孝公死後被車裂,但新法還是被保留下來了,而秦始皇統一六國,是受益於商鞅變法的。當時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也是成功的,趙國也因此抵御了匈奴的進攻。有一些半途而廢的改革,往往是由於頂層的動搖與變換而走向失敗,如王安石變法,由於神宗和哲宗年間的反復,造成新舊黨爭,反而導致了北宋的垮塌。張居正的改革是成功的,但他死了以後,也被後人倒算賬,一家子都倒霉,當然這也與其自身在生前太張揚有關繫。戊戌變法的失敗,主要是由於慈禧太後的反對。在歷史上完全是倒退的改革也有一個案例,那就是王莽的改制。
    改革現在是一個時髦的名詞,什麼東西都往這個框裡裝,實際情況往往並非如此,所以了解一下中國古代的改革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或許對我們會有所啟發。我們不妨探究一下商鞅變法與王莽改制的歷史進程及其思想基礎,看看究竟是怎麼回事。從方法論上講,這是解剖典型,對人們思考問題是有益的,因為解剖一兩隻麻雀便能知道其他麻雀的五髒六腑了。而商鞅變法與王莽改制是可以互相對比的歷史事件,它們或許對我們認識各種情況會有一點啟發。商鞅變法,雖然他自己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但他這次變法,應該說還是功在千秋。王莽在漢末的那次改制,應該說是失敗的,加劇了內外的經濟危機,終導致新莽的崩潰和滅亡。所以將二者放在一起進行研究和思考,或許對我們了解中國歷史上改革的一些重大問題有幫助。
    中國歷史上所有的變法和改制,在本質上都是為了應對內外挑戰而對自身的一種調節和改良,它必然會涉及統治集團內部和社會各階層之間利益關繫的調整,故這個調整過程在統治集團內部必然引發各種矛盾和衝突,甚至有可能激化為你死我活的鬥爭。這兩次變法和改制,在形式上也有區別。商鞅是秦的客卿,在秦孝公支持下變法圖強,沒有改變秦王朝原來的基本架構。雖然商鞅個人遭遇很悲慘,但他變法的成果,對秦王朝的發展和後統一六國,還是起了重要作用。王莽的改制則不同,他、成、哀、平以來積疊下來的矛盾,而他這個改制又是為了改朝換代,在以外戚身份擅權的基礎上,用新莽代替劉漢,結果西漢垮了,新莽也覆滅了,他自己弄了一個身敗名裂。
    既然是變法和改制,當然都會對原來的政策方針作某些重大的調整和變革,而這些調整和變革當然也需要一定的理論作為思想資源。如商鞅變法所秉承的是法家的思想,商鞅本身便是一個思想家,之前有李悝,同時期還有申不害,之後集大成者是韓非。王莽改制所吸取的思想資源則來自儒家。


    《論李贄》


    本書由兩部分組成,前一部分講李贄的生平、思想及其為人宗旨,後一部分釋讀晚年輯錄李贄《史綱評要》二十三條。前後花了三四個月時間,寫作的次序是先釋讀《史綱評要》的二十三條,後寫其生平、思想與其為人宗旨。從閱讀的角度講,先了解其生平和思想,再讀《史綱評要》二十三條為宜,便於讀者從李贄的生平思想入手,逐漸進入中國古代歷史領域。
    “打倒孔家店”是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的產物,是思想啟蒙運動的一個標志,然而在明代中晚期,李贄便能提出“以孔子之是非為是非,故未嘗有是非耳”的命題,以改變人們的思維定式。這就值得人們去思考李贄是怎樣一個歷史人物,他的為人及其思想脈絡究竟是怎麼回事。
    李贄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叛逆者,他確實為我們的傳統文化開拓了一個全新的境界。李贄是學而思者,他勤奮讀書,又能獨立思考,對中國歷史有著超前獨到的認識和見解,認真讀他的書,確實能啟發人去認真思考。這當然不是說他的議論全都正確,任何結論都是可以分析的,既有合理的一面,亦有不完善的一面。他的長處,是啟發我們認真思考,去求索為人的宗旨,探求如何處理人與人之間的各種相互關繫,找到如何面對歷史、現實和未來的答案。

    開場白:從《明史》關於李贄的記載說起

    李贄,原姓林,名載贄,明嘉靖六年(1527 年)出生於福建泉州晉江,嘉靖三十一年(1552 年)考中舉人後改姓李,為避穆宗諱改名贄,字宏甫,號卓吾,別號溫陵居士、百泉居士等。歷官共城(今河南輝縣)教諭、南京國子監博士、禮部司務,隆慶四年(1570 年)任南京刑部員外郎,萬歷五年(1577 年)任雲南姚安知府,三年後棄官,後寄寓黃安(今湖北紅安)、麻城芝佛院。萬歷三十年(1602 年),以“惑世誣民”罪名被捕下獄後自殺,享年七十六歲。
    李贄從幼年起,就形成了叛逆的性格,他的思想和為人都反映了這種性格。他的作品我們現在能看到的有《焚書》《續焚書》《藏書》《續藏書》和《史綱評要》,《藏書》是依紀傳體評論歷史人物,《史綱評要》是按編年體評論歷史人物,《焚書》大部分是他與時人通信的輯錄,以及對自己經歷的敘述和所作詩文及史論的輯錄,也有一些是表達他對當時社會思潮的思考和評論。要了解李贄的思想及其為人,離不開他自己留下的作品。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