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地下秦朝(限量簽名本,“國家隊”出手了!60年秦陵考古研究新成
    該商品所屬分類:歷史 -> 歷史普及讀物
    【市場價】
    635-920
    【優惠價】
    397-575
    【作者】 張衛星 
    【所屬類別】 圖書  歷史  歷史普及讀物  中國古代史 
    【出版社】山東文藝出版社 
    【ISBN】29418427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純質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29418427
    作者:張衛星

    出版社:山東文藝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2年04月 

        
        
    "

    產品特色

    編輯推薦

    1.專業度 & 全面性。
    《地下秦朝》是秦始皇陵考古隊前隊長張衛星積澱20年傾心力作, 他曾雙腳踏在“二號坑”“百戲俑坑”等挖掘現場,用幾代秦陵考古人的專業傳承、20年研究成果和大量考古實踐,講述世所罕見的秦陵考古現場,揭秘不為人知的歷史細節和真相,還原遊走在文學和秘史邊緣的科學和事實,專業度滿分,內容全面且極具有代表性。
    2.精致裝幀 & 一手史料。
    雙封面 高腰封設計,四色全彩印刷,鎖線膠裝,可平攤,無折損;書中收錄一手珍貴史料,含150餘幅高清插圖,近50張首次面世,破解秦帝陵密碼。
    3.行業專家力薦。 
    袁仲一、劉慶柱、王子今、張仲立等秦史研究、考古專家力薦,內容翔實,可讀性強,揭示了秦始皇陵考古研究的重大意義。
    4.社會價值 & 民族自豪感。
    秦始皇陵是每個中國人引以為豪的國家寶藏。“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隨著民族自信的崛起和《國家寶藏》等考古節目的熱播,歷史揭秘、歷史研究、考古研究等歷史著作能帶給讀者更多思考,增強民族自豪感,更具社會價值。

     
    內容簡介

    關中平原,驪山北麓。70萬人,耗時38年營建秦帝陵。
    這是一座陵墓:巨大封土,九層高臺,上具天文,下具地理。
    這是一個帝國:牆垣縱橫,道路交通,水銀江河,奇珍異寶,以及嚴陣以待的兵馬俑軍團。
    這也是考古現場:航空遙感、科技物探應用其中,拼接甲冑秦俑,復原始皇容貌,幾代考古人接續努力。
    這裡封存著一個震驚世界的地下秦朝,還有更多未解之謎尚待發掘。

    作者簡介

    張衛星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研究館員,博士。曾任秦始皇陵考古隊隊長、考古工作部主任,現任科研規劃部主任、秦文明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
    1995年考古學專業畢業後即到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從事考古工作,先後參加過二號兵馬俑坑、百戲俑坑發掘,2009—2019年主持秦始皇陵園的考古工作,重點發掘了K9901、禮制建築、道路遺跡等。
    出版專著有《禮儀與秩序:秦始皇帝陵研究》(獲第二屆中國考古學大會研究成果獎金鼎獎)、《秦甲冑研究》等,發表論文100多篇。並多次在國內外重要場合講述秦始皇陵考古,是央視《國家寶藏(第三季)》《考古公開課》及陝西電視臺《知道中國》秦始皇陵考古的主講人,也是BBC、NHK、DISCORVERY制作的秦始皇陵考古紀錄片的出場嘉賓。
    被張國立評為:ZUI浪漫的考古人。

    目錄
    前言
    仙藥不可得了
    始皇帝之前的秦國
    回望少年嬴政
    清除掣肘
    秦並天下
    權欲
    關鍵的轉變
    入葬麗山與帝國崩潰

    第1章 環境
    關中:金城千裡帝王之都
    咸陽:從西隅小都到天下中心
    驪山:離宮溫泉苑囿形勝之地

    前言


    引子  始皇帝的危機
    仙藥不可得了    
    始皇帝之前的秦國    
    回望少年嬴政    
    清除掣肘    
    秦並天下    
    權欲    
    關鍵的轉變    
    入葬麗山與帝國崩潰
        
    第1章  環境    
    關中:金城千裡帝王之都    
    咸陽:從西隅小都到天下中心    
    驪山:離宮溫泉苑囿形勝之地    
    咸陽北塬王陵    
    驪山西麓的秦東陵    
    驪山:始皇之後再無帝陵 
       
    第二章  考古    
    “過秦”論下的郦山陵墓    
    稽古者的到訪    
    兵馬俑發現之前    
    兵馬俑大發現    
    二號坑的正式發掘    
    從世紀之交到新千禧的前十年    
    始皇陵考古的科學規劃    
    首次發現外城北門    
    陵寢建築的重大發現    
    發現後妃墓園    
    百戲俑全部面世    
    被評為“2013年中國六大考古新發現”之一    
    封土上的考古    
    ZUI近的一次水銀檢測    
    考古技術的進步    


    第三章  營建    
    都邑宮室的經驗    
    王陵建造的經驗    
    東方的新風氣    
    選址驪山    
    踏勘和規劃    
    技術和物資的準備    
    建造陵墓用了38年嗎?    
    修陵的勞工    
    呂不韋、李斯和章邯的作用    


    第四章  想像    
    商周以來的大傳統    
    魂魄的旅程    
    觀念的深化    
    東西方的神仙    
    秦地的設想    
    始皇帝的觀念    


    第五章  大格局    
    牆垣    
    門闕    
    道路    
    遺存與文物    
    始皇陵的破壞    


    第六章  兵馬俑    
    發現和來源    
    方陣:一號坑    
    奇軍:二號坑    
    軍幕:三號坑    
    武器    
    等級與軍爵    
    冥器甲冑    
    制作的誤解    
    靈感的來源    


    第七章  外圍    
    陵寢生活    
    皇帝的出行    
    車府馬廄    
    皇帝的動物園    
    宮廷的秘戲:俗樂與角抵    
    陵墓後宮從葬    
    公子公主的下場    


    第八章  核心    
    封土    
    高臺    
    墓室    
    墓道    
    陵墓有多深?    
    石槨    
    墓室藏品    
    上具天文    
    下具地理    


    後記  暨秦始皇陵的考古展望    
    參考文獻    
    秦君世繫表

    前言
    前言

    對於秦始皇陵,大家都期待看到什麼?
    1922年11月26日,英國考古學家霍華德·卡特(Howard Carter)借助微弱的燭火,通過一個小孔,次在埃及帝王谷窺視了法老圖坦卡蒙王陵的內部。他的考古工作贊助人羅德·卡納馮(Lord Carnarvon)勛爵問他看到了什麼,卡特緩緩轉過身,仿佛從靈魂深處吐出:“看到了無比美妙的東西!”那堵石牆後面就是一座令人嘆為觀止的寶庫,由此他們開啟了埃及考古史乃至世界考古輝煌的一頁。
    兩千多年來,司馬遷的那些話已經深深印刻在我們的腦海中,“宮觀百官奇器珍怪”“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機弩矢,有所穿近者輒射之”……如果能打開這座陵墓,將完全可以媲美考古史上卡特的那次偉大發現。
    這估計是大家都希望見證的偉大時刻。

    前言


     


    對於秦始皇陵,大家都期待看到什麼?


    1922年11月26日,英國考古學家霍華德·卡特(Howard Carter)借助微弱的燭火,通過一個小孔,次在埃及帝王谷窺視了法老圖坦卡蒙王陵的內部。他的考古工作贊助人羅德·卡納馮(Lord Carnarvon)勛爵問他看到了什麼,卡特緩緩轉過身,仿佛從靈魂深處吐出:“看到了無比美妙的東西!”那堵石牆後面就是一座令人嘆為觀止的寶庫,由此他們開啟了埃及考古史乃至世界考古輝煌的一頁。


    兩千多年來,司馬遷的那些話已經深深印刻在我們的腦海中,“宮觀百官奇器珍怪”“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機弩矢,有所穿近者輒射之”……如果能打開這座陵墓,將完全可以媲美考古史上卡特的那次偉大發現。


    這估計是大家都希望見證的偉大時刻。


    1981年,美國演員哈裡森·福特(Harrison Ford)在電影《奪寶奇兵》中扮演的考古學家印第安納·瓊斯(Indiana Jones),開啟了許多歐美青少年的夢想之旅,自此很多人次把考古視作一份理想職業。


    於我而言,進入考古這個行業不光是機緣巧合,更像是冥冥中注定。我的家鄉江蘇沛縣,春秋時期本屬魯國或宋國,要不是漢高祖劉邦和他的一大批功臣名將,這裡也隻是大國紛爭的彈丸之地。正是因為劉邦他們滅秦興漢,這裡纔有了關於漢的種種文化印記。在我很小的時候,當小學老師的爺爺就給我講過這些故事,我在脾氣性格上也深受他的影響。上中學時,我的歷史成績非常好,本來有機會進入師範院校並成為歷史繫的學生,考大學時也曾想考入東南地區的院校並選擇那些熱門專業。但事與願違,我竟然拿到了西北大學考古專業的錄取通知書,那是我壓根不知道的城市、大學和專業,但似乎又契合了我的初心。1986年夏,我在家鄉縣城的電影院裡看過一部電影,雖然名字記不起來了,但記得講的是在一個偏僻的地區,考古隊考古以及與盜墓者鬥爭的故事。令我記憶猶新的是,在錄音機的伴奏下,考古隊員圍坐在篝火旁,跳時髦的迪斯科舞。現在看來,導演太理想化了,現實根本不是那樣的。


    大學畢業後,我一直在兵馬俑工地、秦始皇陵做考古工作。其間,我到陝北參加明長城野外調查。明長城地處陝北高原的毛烏素沙漠邊緣,自古就是中原文明與草原沙漠文化交界的地以來便成為荒涼的戰場,“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現實中的考古哪有電影裡的種種刺激、浪漫和瀟灑,現在想來,印像深的除了疲憊還是疲憊,就像很多作家描寫饑餓時代,印像中永遠都是饑餓一樣,然後便是在那些民房和小旅館裡的青燈黃卷了。


    與20世紀甚至數十年前相比,現在幾乎每天都有關於考古新發現的報道,無論是國外的還是國內的,大量的新發現層出不窮,社會也對考古行業空前重視。再加上新媒體的推動,海量考古信息洶湧而來。這一方面讓考古這個邊緣、冷門的學科和工作走進大眾視野,逐漸成為熱點;另一方面,其中的無稽之談甚至偽考古的信息泛濫,也容易造成人們的信息接受疲勞。


    我發現,近些年電視、報紙、雜志的宣傳,特別是新興媒體對秦始皇陵和兵馬俑大量陳舊、表面甚至錯誤的解讀,讓人無法分辨哪些是真正的考古發現和考古專家的論述,哪些是偽考古和自媒體的信口開河!更可怕的是,某種社會風氣一旦形成,再轉變回來就需要一定的時間,而受到影響的卻是一代代的接受者,特別是青少年。


    所以,我覺得現在是時候再出一本介紹秦始皇陵考古成果的書了,這本書真正基於考古材料,而且基於的考古材料,能體現我們當下對秦始皇這個人以及他的陵墓的客觀認識。


    秦始皇陵因始皇帝而備受矚目,秦始皇和他的大臣們營建的這座陵墓無疑是我們了解秦始皇的獨一無二的平臺。“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秦始皇有其一統天下、雄纔大略的一面,不乏很高的正面評價,但是對他的批評兩千多年來也不絕於耳,甚至給他加上了“暴君”的歷史標簽。


    始皇帝營建這座陵墓的時代很特殊,它處在前一段歷史終結,後一段歷史即將開始的時期。從春秋戰國的紛爭到秦的統一再到二世而亡、漢朝興盛……正是這一段段激蕩的歷史,纔使中華文明源遠流長、歷久彌新。


    始皇帝以及那個時代已過去了兩千多年,鬥轉星移,早已物是人非,但是那座陵墓仍然聳立,成為聯結現在和秦代、聯結我們和始皇帝的直接的紐帶。


    近幾年,隨著《國家寶藏》《大秦帝國》等電視節目和電視劇的熱播,關於秦文明、秦文化、秦始皇的考古又逐漸成為熱點,特別為文化愛好者所追捧、反思。但是,與公眾傳播的熱鬧場面相比,考古界卻顯得有些寂寞。一是考古界向來不喜湊熱鬧,更喜歡關起門來做事;二是考古向來是一門材料科學,沒有考古材料,也就沒有辦法說話。


    198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秦始皇帝陵(含兵馬俑坑)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它是“世界上巨大的考古學儲備之一”。如今30多年過去了,雖然我們已經在秦始皇帝陵取得了重大的考古進展,但仍然很有限,離揭開這個巨大的“考古學儲備”還有很長的距離。


    本書第二章專門敘述秦始皇帝陵的考古史,其實是想說,秦始皇帝陵考古材料的累積並不容易,前後長達半個多世紀,直到近我們纔完成了對秦始皇帝陵基本情況的了解。


    基於秦始皇帝陵60年的考古工作積累,可以說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有底氣來直面秦始皇帝陵這一世界上極其重要的考古遺跡。秦始皇帝陵的考古價值巨大,我們可以讓遺跡、遺物這些真實的材料說話,讓它們發揮作用,彌補歷史文獻記載的不足,使人們能夠從真實的角度來認識這位始皇帝,與真實的秦始皇面對面,從而復原這段歷史。

    媒體評論

    本書是一部集科學性、通俗性和可讀性於一體的秦始皇陵學術研究的著作,通過大量的考古實踐,向讀者介紹了秦始皇陵的環境風貌、修建沿革、基本布局和考古內涵,揭示了秦始皇陵的重大意義。
    ——袁仲一(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名譽館長)


    這是一部有關“千古一帝秦始皇”歷史的集大成著作,它通過秦始皇陵中的遺跡遺物,向讀者闡述了人類是如何從那個時代走來的,秦始皇又為什麼會成為“千古一帝”,秦始皇何以成為筆下的中國歷史上的第1個政治家……同時,本書的寫作風格通俗易懂,是一部大眾看得懂又愛看的書。
    ——劉慶柱(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原所長)


    秦始皇陵考古發掘收獲展示了秦王朝ZUI高等級的地下遺存。《地下秦朝》的作者引領我們探訪這座ZUI宏大的帝陵,讓我們感受到了秦史與秦文化的真確面貌。而秦政的物質表現、秦人的精神世界,也通過本書得到了闡釋。
    ——王子今(中國人民大學一級教授、原秦漢史研究會會長)


    作者自大學畢業就參與了秦始皇陵的考古工作,特別是近年主持了陵園田野工作。他以這些ZUI新的研究成果為基礎,加上深入的思考,完成了這部總結秦始皇陵60年考古歷程成果的著作。這是一部嘗試讓讀者走入秦始皇陵、認識秦帝國、接近秦始皇的力作。
    ——張仲立(國家文物局海昏侯墓發掘專家組副組長、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原副院長)

    在線試讀
    兵馬俑大發現
    1974年春,秦始皇陵考古工作因為兵馬俑的發現而進入一個新時代。
    1974年3月下旬,臨潼西楊村的村民在打井時發現了兵馬俑的碎片。按照當地農民的說法,這次打井行動費時費工,不僅沒有打成抗旱的水井,還晦氣地踫到了瓦神爺片片。有的村民開始從井底掏出幾塊秦磚,還有的掏出一些銅質箭頭、長劍、弩機等,因為這些銅件可以賣給廢品收購站。後來,當地鄉政府和縣文化部門的干部開始介入,他們從村民手裡和廢品收購站回收了銅兵器,將陶碎片送到縣文化館。
    5月初,當時縣文化館的趙康民先生在村民打井的位置開始考古發掘。趙先生和當地村民用20多天時間發掘了一個南北長15米、東西寬8米的大坑,發現了更多的陶片。根據多年的考古經驗,再加上親自發掘的成果,趙先生覺得這些東西不簡單,判斷這些陶片應該和秦始皇陵有關。他用了幾天時間在文化館的文物修復室拼對出兩件陶俑。就這樣,秦始皇兵馬俑再次回到世人面前。
    但是,在一段時間內,兵馬俑的發現也僅僅局限在臨潼這個西部小城,除了西楊村村民,也就是縣文化館和個別的縣領導知道。後來,臨潼籍新華社記者藺安穩回鄉探親時聽說了這件事,又看到趙康民先生修復的實物,就寫了一份內參材料,相關領導人看到後很快做了批復。由此,秦始皇陵和兵馬俑考古走上了正軌。
    7月15日下午,一輛解放牌卡車將45歲的杭德洲、41歲的袁仲一等考古隊員一路顛簸送到了西楊村村頭。車上除了夏天必不可少的行軍床、蚊帳等簡單的生活用品,剩下的就是考古調查用到的勘察和發掘工具。這也是數十年來考古隊開赴考古工作地的標準配置。從駐地再出去調查就比較辛苦了,基本上靠兩條腿,還要帶上考古工具,整天灰頭土臉,還經常被農村的狗欺負。所以,考古隊員常常自嘲說:“遠看像逃難的,近看像要飯的,仔細一看是考古鑽探的!”
    7月16日,考古隊考察了周邊的環境地貌。17日,他們繼續在村民打井坑周圍勘探和試掘。
    從1974年7月至1975年6月,幾經反復,考古隊基本探清了兵馬俑一號坑的大致範圍,認識到這是一個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的大型陪葬坑,總面積14260平方米。同期,一號坑東端965平方米的區域得到全面發掘,出土陶俑500餘件、陶馬24件以及大量青銅兵器。
    1976年3月,在兵馬俑一號坑西端北側25米處發現了三號兵馬俑坑,並進行了重點勘探,確定了其平面呈“凹”形,東邊有一個斜坡門道。這個兵馬俑坑的發掘工作則是在一年以後的1977年3月至12月進行的。

    兵馬俑大發現


     


    1974年春,秦始皇陵考古工作因為兵馬俑的發現而進入一個新時代。


    1974年3月下旬,臨潼西楊村的村民在打井時發現了兵馬俑的碎片。按照當地農民的說法,這次打井行動費時費工,不僅沒有打成抗旱的水井,還晦氣地踫到了瓦神爺片片。有的村民開始從井底掏出幾塊秦磚,還有的掏出一些銅質箭頭、長劍、弩機等,因為這些銅件可以賣給廢品收購站。後來,當地鄉政府和縣文化部門的干部開始介入,他們從村民手裡和廢品收購站回收了銅兵器,將陶碎片送到縣文化館。


    5月初,當時縣文化館的趙康民先生在村民打井的位置開始考古發掘。趙先生和當地村民用20多天時間發掘了一個南北長15米、東西寬8米的大坑,發現了更多的陶片。根據多年的考古經驗,再加上親自發掘的成果,趙先生覺得這些東西不簡單,判斷這些陶片應該和秦始皇陵有關。他用了幾天時間在文化館的文物修復室拼對出兩件陶俑。就這樣,秦始皇兵馬俑再次回到世人面前。


    但是,在一段時間內,兵馬俑的發現也僅僅局限在臨潼這個西部小城,除了西楊村村民,也就是縣文化館和個別的縣領導知道。後來,臨潼籍新華社記者藺安穩回鄉探親時聽說了這件事,又看到趙康民先生修復的實物,就寫了一份內參材料,相關領導人看到後很快做了批復。由此,秦始皇陵和兵馬俑考古走上了正軌。


    7月15日下午,一輛解放牌卡車將45歲的杭德洲、41歲的袁仲一等考古隊員一路顛簸送到了西楊村村頭。車上除了夏天必不可少的行軍床、蚊帳等簡單的生活用品,剩下的就是考古調查用到的勘察和發掘工具。這也是數十年來考古隊開赴考古工作地的標準配置。從駐地再出去調查就比較辛苦了,基本上靠兩條腿,還要帶上考古工具,整天灰頭土臉,還經常被農村的狗欺負。所以,考古隊員常常自嘲說:“遠看像逃難的,近看像要飯的,仔細一看是考古鑽探的!”


    7月16日,考古隊考察了周邊的環境地貌。17日,他們繼續在村民打井坑周圍勘探和試掘。


    從1974年7月至1975年6月,幾經反復,考古隊基本探清了兵馬俑一號坑的大致範圍,認識到這是一個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的大型陪葬坑,總面積14260平方米。同期,一號坑東端965平方米的區域得到全面發掘,出土陶俑500餘件、陶馬24件以及大量青銅兵器。


    1976年3月,在兵馬俑一號坑西端北側25米處發現了三號兵馬俑坑,並進行了重點勘探,確定了其平面呈“凹”形,東邊有一個斜坡門道。這個兵馬俑坑的發掘工作則是在一年以後的1977年3月至12月進行的。


    1976年5月至1977年8月,在發現一號兵馬俑坑後,又在其北側20米處發現了二號兵馬俑坑。初步確定,二號兵馬俑坑的平面形狀呈曲尺形,東西兩端各有三個門道,北側有一個門道。同時,對它進行了試掘。試掘面積1036平方米,共開探方18個,基本上了解了該坑的形制、結構與遺存的分布,清理出木車遺跡11處、陶馬67匹、陶質鞍馬29匹、武士俑224件,以及一批青銅兵器、車馬器。


    1976年6月至7月,在兵馬俑二號坑和三號坑之間勘探了一座坑,探明其東西長48米,南北寬96米,深4.8米,並沒有發現土木磚等建築結構,也不見陪葬內容,初步確定該坑為秦代人工挖掘而成。


    1978年5月至1981年9月,考古人員繼續對兵馬俑一號坑東端2000平方米的區域進行清理。此次發掘集中清理了東端的5個探方,包括T1、T2、T10、T19、T20,共出土木質戰車8乘、拉車陶馬32匹、各類武士陶俑1087件以及大批兵器,還清理了5個探方內的土木建築遺跡。


    1976年,秦俑考古隊又增加了王玉清、程學華、杜葆仁3位隊員,因此他們可以分出一部分考古人員到更靠近秦始皇陵的區域進行勘探。


    1976年初,程學華在陵園勘探時,糾正了大家先前認為內城為正方形的認識,確定內城呈南北向長方形,並新發現了內城南北向夾牆。這時還重點對魚池區域進行了勘探,發現了一個東西長2000餘米,寬近500米,總面積約百萬平方米的建築遺址。年底,還對上焦村區域進行了重點勘探,發現墓葬17座,同時還發現這一區域有93座小型馬廄坑。考古隊還勘探了鄭莊石料加工場遺址。遺址東與始皇陵園相接,東西長1500餘米,南至鄭莊村以南500米。遺址範圍內現存和清理出的主要遺跡及出土文物按質地分為鐵、銅、陶、石等四類,共200餘件。該石料場遺址應為修築秦始皇陵的臨建設施—石料加工場。


    1976年春節,袁仲一先生在陵園內進行考古調查時發現了一件青銅質地樂府鐘。這件鐘是樂器,在青銅質地上以錯金銀做出紋樣,它的發現頗具傳奇色彩。這年春節,袁仲一先生留守考古工地值班。巡視陵園時,在西側的建築遺址區域,他發現一個殘破的陶案下,有一絲金光在紅燒土、灰燼、瓦片之中閃爍,職業的敏感促使他進一步清理灰土堆,這纔使得這件器物重見天日。1976年4月,在秦始皇陵內的毛家村西南,又發現了一件有12個面的圓形石球,後判斷為“骰子”或“明瓊”,即行酒令的娛樂用品。無論是大型的樂器還是骰子,都說明秦始皇陵內有娛樂設施,曾有過娛樂活動。


    1976年鼕至1977年3月,臨潼文化館的趙康民先生發掘了陵寢建築遺址的局部,遺址有鋪石、壁石,等級很高,發現的遺物主要為夔龍紋大瓦當和其他建築材料等。現在看來,這是內城北部西區建築遺址中靠近南端的部分。


    1977年7月至1978年3月,秦俑考古隊勘探陵園時發現小型陪葬坑16座、曲尺形馬廄坑1座、雙門道馬廄坑1座、珍禽異獸坑17座、跽坐俑坑14座。


    1978年1月至8月,程學華先生帶隊在陵園內城普探時發現了封土西側1、2、3號坑及甲字形墓,同期還發現了趙背戶、姚池頭修陵人亂葬墓。1978年8月,次試掘封土西側3號坑,布5個小探方,在其中發現了木車馬及相關的車馬飾件。1980年10月,第二次發掘了封土西側3號坑,Ⅱ區的過洞出土了兩乘青銅質地的車馬,隨後開展了田野及室內清理和修復工作。


    1979年,在夏鼐等16位專家建議下,陝西省停止了秦俑考古隊的工作,已經發掘的部分在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的一號坑大廳裡展示。


    1985年,當時的陝西省考古研究所重新組建了“陝西省秦始皇陵考古隊”,開展秦始皇陵及兵馬俑的考古工作。這期間主要是在王學理先生現場負責下對兵馬俑一號坑中部的“後五方”2000多平方米的區域進行發掘,但後因1987年的“將軍俑頭被盜案”而停止。


     



    發現後妃墓園


     


    發現了那麼多的陶俑後,人們看到陶俑都是男性,特別是兵馬俑,更是雄赳赳的武士。所以人們經常問,秦始皇陵中到底有沒有女性?秦始皇是不是特別排斥女人?確實,目前我們在陪葬坑中並沒有發現任何女性的形像,即使跪坐俑、百戲俑體形瘦小,仍是男性,但是我們在陵園的從葬墓中發現了女性。這說明秦始皇死後的世界中仍舊有女人的位置。


    2011年,重要的工作成果是確定了內城東部區域有一個獨立的從葬墓園。在這之前,這裡已經發現了34座中小型墓葬。根據這個線索,我決定加大對這個區域的勘探。我們發現,四面牆垣之內為一個獨立的墓園,墓葬區的東北部有一處大型建築遺址,墓葬區內部還有零星的鋪石道路遺存。


    在這個獨立的墓園內,自西向東共有八列南北向的墓葬。西邊的一至五列排列相對規整,東部的則有點零亂,但還是可以看出大致有三列,兩邊共99座中小型墓葬。


    這99座墓葬,大多數為帶有斜坡道的土坑洞室墓。這種墓葬有一條長長的墓道,進入深處後,在地下掏出一個洞室,放置死者的棺和隨葬品。這些墓葬的斜坡道都位於洞室的南側。從形狀上看,這些墓葬好像都指向南方,而南方則是始皇陵的封土和墓室。因此,墓葬指向南方可能出於一種心向主人的禮儀。


    這個墓園中大多數是小型墓,但是仍發現有5座大型墓葬,其中兩座比較有意思,分別位於西邊列、第二列的北端。如果這些墓葬中的人排成隊伍的話,顯然這兩座墓葬的人處於排頭的位置。


    這麼多規律排列的墓葬,我判斷跟後宮從葬有關,而且這些後宮人員還有一定的級別差異,因為文獻記載,始皇帝死後,二世突然下令:“先帝後宮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從死。”二世處置始皇帝後宮的方式,在歷史上開了一個恐怖的先例:後宮中沒有生過孩子的,都不宜出宮,都讓她們為始皇帝隨葬去吧!司馬遷又補充了一句“死者甚眾”,即死的人太多了。始皇帝的後宮到底有多少人因為二世的這句話而死,現在已不得而知。文獻中沒有始皇帝皇後的記載,但是他後宮確實有很多人,這些人不僅有秦國本土的,還有來自東方六國的。據推測,應該是個龐大的數字。


    春夏之交,我們啟動了這個墓園中10座小型墓的發掘工作,發現這些墓中雖然葬有人,但是人骨零亂且不全,經過初步分析,墓主人應該為年輕的女性。這印證了我們之前的判斷,但是也留下了更多的謎團—這些人是怎麼被處死的?在哪裡被處死的?以怎樣的方式埋葬到這裡來的?那幾座大型的墓葬是始皇帝的皇後的墓葬嗎?


    這些問題還需要更進一步的考古工作纔能回答。

    書摘插畫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