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宗教改革/世界文明史
    該商品所屬分類:歷史 -> 歷史普及讀物
    【市場價】
    536-776
    【優惠價】
    335-485
    【作者】 美杜蘭特 
    【所屬類別】 圖書  歷史  歷史普及讀物  世界近現代史 
    【出版社】華夏出版社 
    【ISBN】9787508052533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大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08052533
    叢書名:世界文明史

    作者:(美)杜蘭特
    出版社:華夏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0年07月 


        
        
    "

    編輯推薦
    威爾•杜蘭特夫婦共同撰寫了11卷本的《文明的故事》,該書使他們成為當前*著名的通俗哲學史學家、歷史學家。
    ——《大不列顛百科全書》
    體裁新穎,說理充分,雄辯有力,見解獨特。……此書真正的精華在於它如何敘述當代人的思想,這是一本值得大力推薦的好書。
    ——《紐約時報》
    值得稱道的不僅有寫成這本書所做的大量研究,還有該書流暢的風格,特別是杜蘭特先生言簡意賅地表達能力和對偉大時代的敏銳鋻賞力。
    ——《紐約客》
    他的敘述高潮迭起,戲劇性強,他的風格流暢而富**智。正因為這些突出特點,再加之本書具有很強的知識性,所以我們極力推薦,此書值得珍藏。
    ——《圖書館雜志》
    行文生動,既有通俗的風格,又有不厭其煩的舉例說明、廣泛的涉及面和不倦的熱情!
    ——《紐約先驅論壇報》
    西方學者稱威爾-杜蘭的《文明的故事》是一部把無羈的熱情和橫溢的纔華完美地結合在一起的文化史的不朽巨著。 臺灣學者譽之為 “20世紀的《史記》,人類文明的《離騷》”是很有見地的,決不是溢美之辭。因為它具有獨立而深刻的見解,字裡行間充滿了一個哲學家的真知灼見。我要特別指出的是該書的*後一部“歷史的教訓”,它集中表達了杜蘭博士對文明史的獨到見解。
    杜蘭特博士心胸如海,妙筆生花,見識超凡,極富冒險精神,他冒著專門史家的各種批評,一往無前地衝進了人類文明的致命深處。他成功了,我很敬佩他。
    ——北大教授 著名學者季羨林
    該書的政治部分讀起來津津有味,而此書真正精華在於它如何敘述出當代人的思想,杜蘭夫婦的協作明曉流暢,這是一本值得大力推薦的好書!
    ——TIM(《時代周刊》)
    私家撰述,見識超凡。以一人之心力撰成史學上一大巨構:耗四十年光陰,終成一家之言。與司馬遷之《史記》、班固之《漢書》,可謂前後輝映,中西媲美。
    ——北大教授著名學者湯一介威爾•杜蘭特夫婦共同撰寫了11卷本的《文明的故事》,該書使他們成為當前*著名的通俗哲學史學家、歷史學家。
    ——《大不列顛百科全書》
    體裁新穎,說理充分,雄辯有力,見解獨特。……此書真正的精華在於它如何敘述當代人的思想,這是一本值得大力推薦的好書。
    ——《紐約時報》
    值得稱道的不僅有寫成這本書所做的大量研究,還有該書流暢的風格,特別是杜蘭特先生言簡意賅地表達能力和對偉大時代的敏銳鋻賞力。
    ——《紐約客》
    他的敘述高潮迭起,戲劇性強,他的風格流暢而富**智。正因為這些突出特點,再加之本書具有很強的知識性,所以我們極力推薦,此書值得珍藏。
    ——《圖書館雜志》
    行文生動,既有通俗的風格,又有不厭其煩的舉例說明、廣泛的涉及面和不倦的熱情!
    ——《紐約先驅論壇報》
    西方學者稱威爾-杜蘭的《文明的故事》是一部把無羈的熱情和橫溢的纔華完美地結合在一起的文化史的不朽巨著。 臺灣學者譽之為 “20世紀的《史記》,人類文明的《離騷》”是很有見地的,決不是溢美之辭。因為它具有獨立而深刻的見解,字裡行間充滿了一個哲學家的真知灼見。我要特別指出的是該書的*後一部“歷史的教訓”,它集中表達了杜蘭博士對文明史的獨到見解。
    杜蘭特博士心胸如海,妙筆生花,見識超凡,極富冒險精神,他冒著專門史家的各種批評,一往無前地衝進了人類文明的致命深處。他成功了,我很敬佩他。
    ——北大教授 著名學者季羨林
    該書的政治部分讀起來津津有味,而此書真正精華在於它如何敘述出當代人的思想,杜蘭夫婦的協作明曉流暢,這是一本值得大力推薦的好書!
    ——TIM(《時代周刊》)
    私家撰述,見識超凡。以一人之心力撰成史學上一大巨構:耗四十年光陰,終成一家之言。與司馬遷之《史記》、班固之《漢書》,可謂前後輝映,中西媲美。
    ——北大教授著名學者湯一介
    言簡意賅,明曉流暢,高潮迭起,栩栩如生。在書頁的翻動中,讀者渾然不覺時光的流逝。嚴肅史書在這裡首次成功地走向大眾視野。
    ——著名出版家戴文葆 
    內容簡介
    《宗教改革》是“世界文明史”繫列之一,本書從宗教戰爭的硝煙中燃起了一道教訓:任何宗教必須在競爭中求生存;若不面臨挑戰而顯得至高無上,它就會趨向不寬容。宗教改革所帶來的*禮物就是提供這種信仰上的競爭,使得每種宗教奮力而為,提醒它們寬容大量,並且把自由的熱望與嘗試帶給我們脆弱的心靈。
    “世界文明史”是世界著名哲學家、文化史專家威爾•杜蘭特歷時四十餘年寫就的曠世巨著,是舉世公認的傳世經典,作者因此榮獲1968年美國普利策獎和1977年自由勛章獎。這套書總共11卷,記載了人類發展史上的種種文明成果,涵蓋政治、經濟、軍事、科技、宗教、文化、哲學、歷史、教育、藝術、音樂等諸領域,極具可讀性。作者對於“世界的”“歷史的”這樣的宏大敘事選擇了從思想的角度切入,用文明的線索貫穿。奧斯卡•王爾德說:“任何人都能創造歷史,卻很少有人能記錄歷史。”杜蘭特這兩樣都做到了。他所有的作品都是為了體現文明的發展對人類進步的推動這一主旨。因此,“世界文明史”*不是有關歷史的時間、人物、事件的一種堆積。杜蘭特以文明的流變作為考察歷史的方式,向我們描繪了一幅橫跨諸多世紀的波瀾壯闊的文化圖景,而歷史也就在這樣的舉重若輕中赫然呈現。杜蘭特用他那簡練而富有詩意的文字講述了一個事實:許多往昔的文明留下來的財富是人類的珍貴遺產,是歷史進程中最閃亮的主線。
    杜威說,這是一套很有用的書。季羨林說,這是一套把無羈的熱情和橫溢的纔華完美結合在一起的文化史的不朽巨著。
    作者簡介
    威爾·杜蘭特(Will Dmrant,1885—1981),先後在美國聖彼得學院和哥倫比亞大學接受高等教育。後來進入哥倫比亞大學研究生物學,並在杜威的導下攻讀哲學,I917年獲哥大博士學位。1926年,他出版了《哲學的故事》,獲得出乎意料的成功。隨後,他花了四十餘年的時間完成了廣受好
    目錄
    第一部 從威克利夫到路德
    第一章 羅馬天主教會(1300—1517)
    第二章 英國:威克利夫、喬叟與大叛亂(1308—1400)
    第三章 法國受圍(1300—1461)
    第四章 法國的復興(1453—1515)
    第五章 15 世紀的英國(1399—1509)
    第六章 勃艮第之插曲(1363—1515)
    第七章 中古歐洲(1300—1460)
    第八章 西斯拉夫族(1300—1517)
    第九章 奧斯曼帝國情勢(1300—1516)
    第十章 葡萄牙開創商業革命(1300—1517)
    第十一章 西班牙(1300—1517)
    第十二章 知識的成長(1300—1517)
    第十三章 海洋的征服(1492—1517)第一部 從威克利夫到路德
    第一章 羅馬天主教會(1300—1517)
    第二章 英國:威克利夫、喬叟與大叛亂(1308—1400)
    第三章 法國受圍(1300—1461)
    第四章 法國的復興(1453—1515)
    第五章 15 世紀的英國(1399—1509)
    第六章 勃艮第之插曲(1363—1515)
    第七章 中古歐洲(1300—1460)
    第八章 西斯拉夫族(1300—1517)
    第九章 奧斯曼帝國情勢(1300—1516)
    第十章 葡萄牙開創商業革命(1300—1517)
    第十一章 西班牙(1300—1517)
    第十二章 知識的成長(1300—1517)
    第十三章 海洋的征服(1492—1517)
    第十四章 伊拉斯謨先驅(1469—1517)
    第十五章 路德前夕的日耳曼(1453—1517)
    第二部 宗教改革
    第一章 馬丁•路德:日耳曼的宗教改革(1517—1524)
    第二章 社會革命(1522—1536)
    第三章 茨溫利:宗教改革在瑞士(1477—1531)
    第四章 路德與伊拉斯謨(1517—1536)
    [下冊]
    第五章 宗教戰爭(1525—1560)
    第六章 加爾文這個人(1509—1564)
    第七章 弗朗西斯一世與法國宗教改革(1515—1559)
    第八章 亨利八世與紅衣主教沃爾西(1509—1529)
    第九章 亨利八世與莫爾(1529—1535)
    第十章 亨利八世與修道院(1535—1547)
    第十一章 愛德華六世與瑪麗•都鐸(1547—1558)
    第十二章 從羅伯特•普魯斯到約翰• 諾克斯(1300—1561)
    第十三章 移民之改教運動(1517—1560)
    第三部 宗教改革之餘響
    第一章 俄羅斯的統一(1300—1584)
    第二章 回教徒的天賦(1258—1520)
    第三章 蘇裡曼大帝(1520—1566)
    第四章 猶太人(1300—1564)
    第五章 人民的生活(1517—1564)
    第六章 音樂(1300—1564)
    第七章 拉伯雷時代的文學(1517—1564)
    第八章 霍爾拜因時代的藝術(1517—1564)
    第九章 哥白尼時代的科學(1517—1565)
    第十章 天主教會與宗教改革(1517—1565)
    第十一章 教皇與會議(1517—1565)
    結語 文藝復興、宗教改革與啟蒙運動
    在線試讀
    督教的貢獻
    宗教乃是知識界最後纔開始了解的東西。年輕時,我們可能以一種自豪之優越感,對受人珍視之宗教加以輕視;在疑惑之年,卻眼見它在一個世俗科學化的時代裡,竟能繁榮發展,且又歷經伊壁鳩魯(Epicurus)、盧克萊修(Lucretius)、琉善(Lucian)、馬基雅弗利(Niccoló Machiavelli)、休謨(David Hume)與伏爾泰(Voltaire)等人的致命打擊之後,還能悠悠復活,我們確實驚異。在感嘆的同時我們不禁產生疑問——此種恢復力之奧秘究竟何在?
    即使最睿智者想要妥適解答,恐怕也需閱歷百世纔能辦到。他可能先得認清:即使在科學發達之際,仍有無數現像無法以自然原因、數量及必然結果立即予以解釋。心靈之神秘仍非心理學之公式所能表現。在物理學方面,支持科學定理成立的令人震驚的同一個自然秩序,仍可能合理地維繫對宇宙神靈的一種宗教信仰。我們的知識如同在無知的大漠中一座漸漸消退的海市蜃樓。生命已非全不可知;任何無法解釋的現像,都被假設有自然或超自然之起源,有時這樣假設,有時那樣假設;在相互矛盾的事實前,唯有少數人能堅持不予評斷。人類大部分仍將神秘的事物或事件,歸因於凌駕在“自然法則”(“natural law”)之上的超自然物。宗教一向即為對超自然物的崇拜——包括慰藉、祈求或膜拜。芸芸眾生,盡為生命所苦,倘自然之力無濟於事,他們乃轉而求諸超自然之掖助;於是他們由衷地感激並接受那能帶給生存以尊嚴與希望,能帶給世界以秩序及意義之諸般信仰;倘若他們不能相信自然之殘酷無情,歷史之奸詐血腥,以及他們自己身受之苦難與剝奪,乃屬於人所不可思議的神之設計的一部分,他們便很難耐心忍受凡此種種之痛苦。無人能知其原因或命運的宇宙,不啻是一所知識的監獄;我們總希望相信這一出偉大戲劇有一個公正的作者和一個高遠的目標。
    尤有甚者,我們都渴望生存,我們覺得大自然生生不息地孕育人類與心靈,而其目的卻隻是待他們發展成熟時一舉消滅之,這誠難令人理解。科學給予人越來越大的權力,反而使人越來越微不足道;它改進了人之工具,但疏忽了它的目的;它對人類終極之起源、價值與目的,不發一言;它並未賦予生命、歷史以意義或價值,這些是不因死亡或悠長時間而取消的。因此,人們寧取自己覺得可靠的感性,而不取並不那麼確切實際的理性。他們在厭倦惱對凡世的思考以及探索自然所感到的惶惑無助後,乃竭誠歡迎一個權威教會之引導,悔罪之洗淨以及歷經考驗後而長久建立的堅定教條。由於不願失敗,不願所愛者被剝奪離去,再由於罪的陰影與死亡的恐懼,人們乃覺得自己為上天所救贖,因而洗除罪惡與恐怖,受到希望之慰藉與激發,並升到一種如神一樣的永生境地。督教的貢獻
    宗教乃是知識界最後纔開始了解的東西。年輕時,我們可能以一種自豪之優越感,對受人珍視之宗教加以輕視;在疑惑之年,卻眼見它在一個世俗科學化的時代裡,竟能繁榮發展,且又歷經伊壁鳩魯(Epicurus)、盧克萊修(Lucretius)、琉善(Lucian)、馬基雅弗利(Niccoló Machiavelli)、休謨(David Hume)與伏爾泰(Voltaire)等人的致命打擊之後,還能悠悠復活,我們確實驚異。在感嘆的同時我們不禁產生疑問——此種恢復力之奧秘究竟何在?
    即使最睿智者想要妥適解答,恐怕也需閱歷百世纔能辦到。他可能先得認清:即使在科學發達之際,仍有無數現像無法以自然原因、數量及必然結果立即予以解釋。心靈之神秘仍非心理學之公式所能表現。在物理學方面,支持科學定理成立的令人震驚的同一個自然秩序,仍可能合理地維繫對宇宙神靈的一種宗教信仰。我們的知識如同在無知的大漠中一座漸漸消退的海市蜃樓。生命已非全不可知;任何無法解釋的現像,都被假設有自然或超自然之起源,有時這樣假設,有時那樣假設;在相互矛盾的事實前,唯有少數人能堅持不予評斷。人類大部分仍將神秘的事物或事件,歸因於凌駕在“自然法則”(“natural law”)之上的超自然物。宗教一向即為對超自然物的崇拜——包括慰藉、祈求或膜拜。芸芸眾生,盡為生命所苦,倘自然之力無濟於事,他們乃轉而求諸超自然之掖助;於是他們由衷地感激並接受那能帶給生存以尊嚴與希望,能帶給世界以秩序及意義之諸般信仰;倘若他們不能相信自然之殘酷無情,歷史之奸詐血腥,以及他們自己身受之苦難與剝奪,乃屬於人所不可思議的神之設計的一部分,他們便很難耐心忍受凡此種種之痛苦。無人能知其原因或命運的宇宙,不啻是一所知識的監獄;我們總希望相信這一出偉大戲劇有一個公正的作者和一個高遠的目標。
    尤有甚者,我們都渴望生存,我們覺得大自然生生不息地孕育人類與心靈,而其目的卻隻是待他們發展成熟時一舉消滅之,這誠難令人理解。科學給予人越來越大的權力,反而使人越來越微不足道;它改進了人之工具,但疏忽了它的目的;它對人類終極之起源、價值與目的,不發一言;它並未賦予生命、歷史以意義或價值,這些是不因死亡或悠長時間而取消的。因此,人們寧取自己覺得可靠的感性,而不取並不那麼確切實際的理性。他們在厭倦惱對凡世的思考以及探索自然所感到的惶惑無助後,乃竭誠歡迎一個權威教會之引導,悔罪之洗淨以及歷經考驗後而長久建立的堅定教條。由於不願失敗,不願所愛者被剝奪離去,再由於罪的陰影與死亡的恐懼,人們乃覺得自己為上天所救贖,因而洗除罪惡與恐怖,受到希望之慰藉與激發,並升到一種如神一樣的永生境地。
    同時,宗教也帶給社會與國家錯綜而普遍之影響。傳統的儀式撫慰了精神,並聯繫了世世代代的子孫。地方教會將個體集合成社群,成為一個大家庭。英國大教堂則成為統一自治區的產物與誇耀物。生命得到神聖藝術之潤飾,而宗教音樂也將舒緩、和諧注入人類心靈與群體之中。宗教對與我們本性相違、對文明不可缺之道德典範,提供了超自然之制裁與支持——無所不見之神靈、永生受罰之威脅、萬世至福之許諾,以及不尚人間脆弱之權威而尚天上神力之聖訓。我們的本能乃經過1 000個世紀之不安與追逐所陶鑄而成;這些本能使我們適合成為兇悍之獵夫與貪婪之多妻者而非和平之市民;它們曾具有之活力勝過目前社會之需要;欲使社會文明,人們就必須每天百次自覺或不自覺地去節制這些本能。遠在史前時期,家庭與國家早已乞援於宗教以緩和人類野蠻之衝動。父母發現宗教可馴服任性的孩子使之趨於中庸與自制;教育家則珍視其為陶冶青年之無上法門;而政府亦久已尋求與宗教合作,以便從人類分裂之自我主義與自然之無政府狀態中,陶鑄出社會秩序來。倘若宗教不曾存在,則大立法家像漢謨拉比(Hammurabi)、摩西(Moses)、萊喀古斯(Lycurgus)與龐皮利烏斯(Numa Pompilius)也必會發明出來。但事實上他們並不需要如此,因為宗教乃自動並不斷地發自人類之需要與願望。
    從君士坦丁(Constantine)到但丁(Dante),經過了千年風雨,基督教會終將宗教這份禮物贈給了人類。該教會將耶穌的形像鑄成德行的神聖化身,借以使粗魯的野蠻人歸向文明。同時,它也造成了一種信條,使得每個不論多麼卑微的生命,都成為一個崇高的宇宙劇的一部分;它將每一個人和創造他的上帝極緊密地連在一起;這位創造者,曾經在《聖經》中訓誨大家,並訂出一種道德典範;他曾經降自天堂,為救贖人類的罪惡而備受侮辱甚至死亡;曾經建立教會,作為他聖訓的寶庫與他權威的世俗代表。這部偉大的戲劇年復一年地滋長著;聖者與殉道者為其教義而死,並將楷模留贈給一般信徒。各種形式的藝術與成千上萬的作品在解釋這一戲劇,而使其永生在每個人甚至不識字者的心靈中。聖母瑪利亞因而成為“所有詩歌中最純美的花朵”,成為女性溫柔體貼與母愛的典型,成為最柔和的聖歌與祈禱的接受對像,也成為雄偉的建築、雕刻、繪畫、詩歌與音樂的靈感之源。感人的儀式每天從百萬聖壇以及彌撒那種神秘而崇高的莊嚴中升起。懺悔與苦行淨化了悔悟的罪人,祈禱則安慰並使其堅強。聖餐使他凜然與耶穌基督同在,而臨終聖禮之洗滌、塗油,乃使其期待天堂。在對人類的服務上,宗教絕少發展成如此之多彩多姿。
    教會之鼎盛,乃是憑著其教義之安慰、儀式之魔力、信徒之高尚道德、主教之勇氣、熱誠與聖潔;主教法庭之公正,乃取代了由羅馬帝國政府所空出的席位,而成為基督教世界中黑暗時代(約從524年到1079年間)秩序與和平的主要源泉。西方經過野蠻民族湧入意大利、法國、英國與西班牙之後,歐洲文明之復活實得力於教會而非其他任何機構。教會之僧侶開墾荒地,其修道院賑濟窮民,教育孩童,並安頓旅客;其醫院則收容病患與無告者;其修女院則庇護孤寡婦女,將她們母性的衝動轉移做社會服務之用;修女獨力教養女孩子,達數世紀之久。古典文化之所以沒完全喪失在文盲之洪流裡,乃因僧侶們在允許著手對許多異教抄本予以摧毀之餘,還抄錄並保留了其中成千的作品,因而乃延續了用以書寫的希臘文與拉丁文;文藝復興時代之人文主義者便在聖高爾(St.Gall)、富爾達(Fulda)、蒙特•卡昔諾(Monte Cassino)等地的教會圖書館,發現了從未聽過耶穌之名的燦爛文明的珍貴遺物。從安布羅西(Ambrose)到沃爾西(Wolsey),凡千年之久,其間從事於訓練西歐之教師、學者、法官、外交家與閣部大臣工作的,即為教會;歐洲中古之政治可以說是建立在教會之上。從阿貝拉爾(Abélard)之誕生算起,建立大學與哥特式教堂,以供知識分子以及虔誠之人們安棲者,亦為教會。在教會之保護下,經院派哲學家乃恢復古人試圖以理性解釋人生與命運之企圖。幾乎整整9個世紀,歐洲所有的藝術,幾乎都受到教會的啟發與資助;即使藝術染上異教色彩,文藝復興時的教父們,仍然繼續給予資助。音樂在達成較高的形式時,無疑是教會的女兒。
    更重要者,當教會之發展如日中天之際,還帶給歐洲各國一種國際道德規範與政府。恰似教會在學校裡所教的拉丁文(人們)以之作為各國學術、文學、科學與哲學之統一媒介(人們)亦似天主教以教義與儀式帶給尚未分成列國的歐洲一種宗教上的一統,羅馬教會乃以其神聖建築與精神領導權,倡言自己為一國際法庭,而使所有君主與國家,均須對之負起道義責任。教皇格列高利七世(Gregory Ⅶ)擬訂了歐洲基督共和國之教旨;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亨利四世(Henry Ⅳ)則在卡諾沙(Canossa)一地向格列高利屈服而承認了此一事實(1077年);一個世紀之後,較為強硬的君王巴巴羅薩(Frederick Barbarossa)在長期的抵抗之後,也在威尼斯向那位較為軟弱的教皇亞歷山大三世(Alexander Ⅲ)卑躬屈膝;在1198年,教皇英諾森三世(Innocent Ⅲ)更大大地提高了教皇的權力與威望。這樣,格列高利希盼著的一個道德上的超級國家理想,一時之間,似乎已經實現。
    然此一美夢,終因人性而宣告破滅。教皇的司法人員同樣講人情、懷偏見、愛錢財,甚至敲詐勒索;而同樣是人的國王與人民,當然也不滿任何超國家之權力存在。法國日漸增加之財富,激發其國家主權之雄心;國王菲利普四世(Philip Ⅳ)即為法國境內教會財產的所有權而向教皇博尼費斯八世(Boniface Ⅷ)挑戰並獲得成功;國王之使臣將年老之教皇拘押於阿納尼(Anagni)達三天之久,而博尼費斯不久之後也一命嗚呼(1303年)。宗教改革的基本層面之一——俗世君主對抗教皇——乃於焉開始。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