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上癮五百年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化 ->
    【市場價】
    188-273
    【優惠價】
    118-171
    【作者】 (美)考特萊特 
    【所屬類別】 圖書  文化  文化史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08646473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大32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08646473
    作者:(美)考特萊特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4年08月 

        
        
    "

    編輯推薦
    關於癮品文化史的經典著作,橫跨世界史與藥物史的傑作

    一支煙,一壺咖啡,一杯酒,一罐可口可樂,現代世界的生活如何形成?從癮品的功能用途到它們的發現,全球貿易的流通和經濟政策,全面介紹精神癮品的文化,追蹤出大眾化癮品進入全球貿易主流的來龍去脈,內容豐富深刻

    綜合心理、藥物、權力、經濟、文化、生態等個領域講述癮品歷史,內容有趣,視野廣博,令人眼界大開,給予禁藥、毒品公正客觀的評價


     

     
    內容簡介
    這是一部癮品文化史的經典著作,是橫跨世界史與藥物史的傑作。煙、酒、茶、咖啡、鴉片等精神癮品,在歷史上的力量有多大?它們為何有合法與違禁之分?是什麼力量將癮品流行推動為規模龐大、模式各異的商品貿易?本書從社會與生物學的角度對咖啡、煙草、茶葉、鴉片、可卡因等影響精神狀態的癮品進行了歷史性的梳理考察,逐一展演它們如何被發現、交易與圖利的過程,追蹤出大眾化癮品進入全球貿易主流的來龍去脈。書中綜合心理、藥物、權力、經濟、文化、生態等個領域講述癮品歷史,內容有趣,視野廣博,令人眼界大開。
    作者簡介
    戴維·考特萊特,北佛羅裡達大學歷史學教授,著作包括《暴力之地:從邊境到內地城市的單身男人與社會失序》、《黑暗樂園:美國鴉片毒癮的歷史》。
    目錄
    緒論
    部分 癮品資源大彙集
    葡萄酒
    蒸餾烈酒
    煙草
    含咖啡因飲料與食品
    糖在精神刺激革命中的角色
    鴉片
    神聖的嗎啡
    印度大麻情結
    歐美大麻情結
    古柯葉與可卡因
    歐洲的銷售
    美洲的迷幻藥物


    緒論

    部分 癮品資源大彙集



    1 三大宗:酒精、煙草、咖啡因

    葡萄酒

    蒸餾烈酒

    煙草

    含咖啡因飲料與食品

    糖在精神刺激革命中的角色



    2 三小宗:鴉片、大麻、古柯葉

    鴉片

    神聖的嗎啡

    印度大麻情結

    歐美大麻情結

    古柯葉與可卡因



    3 解開銷售之謎

    歐洲的銷售

    美洲的迷幻藥物

    區域性植物癮品的未來

    環境影響

    癮品流通的版圖



    第二部分 癮品與貿易



    4 魔法師的學徒

    價值極高的藥草

    酒是良藥

    安非他命民主風

    醫療的兩難



    5 享樂的陷阱

    進化的矛盾

    接觸的機會

    上癮、耐受性、需求

    性交與生意

    靠社會問題獲利



    6 逃離商品地獄

    讓人消失

    芥菜種子的比喻

    廣告公司的能耐

    繼續抽下去

    “麥克世界”



    第三部分 癮品與權力



    7 人民的鴉片

    苦工無了時

    畜牲與軍人

    癮品與娼妓

    物品交易與奴隸買賣



    8 稅收與走私

    稅收的不同類別

    稅收上癮

    輕重問題

    多重算是太重?



    9 大逆轉:管制與禁止

    反對癮品的非醫療使用

    工業化世界裡的癮品

    醫界的指控

    中國:民族主義與國際主義



    10 合法癮品與違禁癮品

    合法癮品的害處

    癮品的政治現實

    上行下效

    民眾的抵抗:以蘇聯為例

    違禁癮品

    合法癮品



     

    前言
    1926年7月13日,惡習纏身的柯隆波住進費城綜合醫院。醫生安排他前往強制戒毒病房報到,這是個合理的選擇,因為他每天要吸將近7克的鴉片,抽80支香煙,喝兩杯咖啡或茶,灌下1升多的威士忌。柯隆波告訴實習醫生,他幾乎每天都喝得醉醺醺的,而他之所以抽鴉片,就是為了醒酒。
    不過,他說他可不沾真正害人的東西,不吸可卡因,也不踫巴比妥酸鹽(barbiturates),“我不沾鴉片以外的毒品”。看他胳臂和大腿上滿是皮下注射的疤痕,就知道他在撒謊。也許他不是存心要騙醫生,隻是為了顧及面子,因為那個年代的鴉片癮君子認為打針吸毒是等而下之的。
    柯隆波仍是個有固定職業的人。他誇口說,鴉片癮並未影響他的意志力,也不影響他的工作能力,還說自己是烈酒商。身為美國公民而敢這麼說,可不簡單,因為1926年的美國並沒有官方認可的烈酒商存在。
    實習醫生觀察到,柯隆波的胃口也沒受到鴉片癮的影響,33歲的他體重高達125公斤,“他胸圍寬廣,腹部大而下垂”。想想他的體重和“日進三至五餐”的食量,再考慮他吸入的鴉片、香煙,喝下的咖啡、茶、威士忌的分量,就知道他簡直是醒著的每一刻都在滿足口腹之欲的人。柯隆波過的是一種持續接受多種生理刺激和感官享受,連古代任何一位極盡富裕、專橫、糜爛之能事的帝王、暴君、統治者都望塵莫及(想來也不會長壽)的生活。1926年7月13日,惡習纏身的柯隆波住進費城綜合醫院。醫生安排他前往強制戒毒病房報到,這是個合理的選擇,因為他每天要吸將近7克的鴉片,抽80支香煙,喝兩杯咖啡或茶,灌下1升多的威士忌。柯隆波告訴實習醫生,他幾乎每天都喝得醉醺醺的,而他之所以抽鴉片,就是為了醒酒。

    不過,他說他可不沾真正害人的東西,不吸可卡因,也不踫巴比妥酸鹽(barbiturates),“我不沾鴉片以外的毒品”。看他胳臂和大腿上滿是皮下注射的疤痕,就知道他在撒謊。也許他不是存心要騙醫生,隻是為了顧及面子,因為那個年代的鴉片癮君子認為打針吸毒是等而下之的。

    柯隆波仍是個有固定職業的人。他誇口說,鴉片癮並未影響他的意志力,也不影響他的工作能力,還說自己是烈酒商。身為美國公民而敢這麼說,可不簡單,因為1926年的美國並沒有官方認可的烈酒商存在。

    實習醫生觀察到,柯隆波的胃口也沒受到鴉片癮的影響,33歲的他體重高達125公斤,“他胸圍寬廣,腹部大而下垂”。想想他的體重和“日進三至五餐”的食量,再考慮他吸入的鴉片、香煙,喝下的咖啡、茶、威士忌的分量,就知道他簡直是醒著的每一刻都在滿足口腹之欲的人。柯隆波過的是一種持續接受多種生理刺激和感官享受,連古代任何一位極盡富裕、專橫、糜爛之能事的帝王、暴君、統治者都望塵莫及(想來也不會長壽)的生活。

    然而,柯隆波隻是一介平民,是個收入馬馬虎虎的小本私酒販賣商。他活在20世紀一個工業化國家的工業化都市裡,而這個國家卻能在短短的歷史當中,制造和大量營銷五花八門的官能享受,真可說既是幸運,又是不幸。就在他掛號住院的同時,從化學物質對神經繫統的影響層面來看,全世界也有數百萬名小老百姓得以過著500年前連富有的人都意想不到的生活方式。

    我把這種發展叫作“精神刺激革命”(psychoactive revolution)。今天世界各地的人已經逐漸取得更多也更能有效改變清醒意識狀態的方法,這項世界史上的重大發展,乃是奠基於近代早期(即1500~1789年間)的越洋貿易與帝國擴張。本書不僅敘述這段時期的商人、殖民者,以及其他權貴階級如何成功彙集世界各地的精神刺激物質(亦即提神或麻醉物質),也探討為什麼他們的後代子孫明知有暴利及重稅可圖,卻要改弦更張,決定管制或禁止多種(不是全部的)癮品自由流通。

    雖然以“癮品”(drugs)一詞來涵蓋毒品濫用與上癮的問題是極不恰當的,但它也有一大好處:簡單扼要。許多為報章雜志定標題的人之所以罔顧藥劑師們的憤怒反對,一直沿用這個詞彙,原因之一即是他們需要比“麻醉性藥品”更簡潔的名稱。本書則是將“癮品”當作一個便於使用的中性名詞,泛指各類合法與非法、溫和與強效、醫療用途與非醫療用途的麻醉及提神物質。因此,含酒精與咖啡因的飲料、大麻、古柯葉、可卡因、鴉片、嗎啡、煙草都算癮品,海洛因、冰毒(methamphetamine),以及許多其他半合成物質與合成物質,也在其列。這些東西本來並沒有害處,但都可能被濫用,也都是有利可圖的資源,而且都成了(起碼有可能變成)全球性商品。

    隨意翻閱癮品史,或許還看不出這事實。大多數學術研究都是針對某些特殊癮品,或存在於特殊環境中的癮品類別所進行的,例如日本茶、俄國伏特加酒、美國毒品等。本書試圖將這些零星的研究湊在一起,並將許多歷史片段串成一幅完整圖像,對全世界精神刺激物質的發現、交易與利用做一番交代。歷史學家麥克尼爾(William McNeill)曾在其著作《瘟疫與人》(Plagues and Peoples,1976年出版)中廣泛探討了疾病的流傳及其對人類文明的衝擊,本書的宗旨也在針對癮品做類似的研究。疾病與癮品的流傳有許多相似之處,例如外地輸入的酒類曾嚴重危害原住民的健康,但兩者之間也有一些重大差異,麥克尼爾書中提到的事件多屬偶然釀成的不幸;雖然肉眼看不見的細菌會經過人體的接觸傳播而使人喪命,但通常不是有意促成。癮品栽培與制造的蔓延現像卻不是意外,大多是人類蓄意所為,其次纔是靠生物在無意間傳播開的。

    本書部分敘述世界各地主要的精神刺激物資如何彙集,焦點放在含酒精或咖啡因的飲料、煙草、鴉片、大麻、古柯葉、可卡因、糖(是許多癮品的主要成分)。這些一度受限於地理因素而無法流通的物資,現在都於不同時地進入全球貿易的潮流之中。例如咖啡的原產地是埃塞俄比亞,先傳入阿拉伯,然後遍及伊斯蘭教世界和信奉基督教的歐洲,歐洲人再把喝咖啡的習慣和咖啡豆帶到美洲。到了19世紀末期,美洲栽種的咖啡已占全世界咖啡作物的70%,而歐洲的栽種者與殖民者則雇用簽了賣身契的奴工,成功地在南北半球栽種藥用作物。這些奴工集體耕作的結果,擴充了全球癮品的供應量,癮品價格也因之下跌,吸引數百萬手頭不甚寬裕的買主湧入市場,也使癮品消費平民化了。

    然而,並非所有癮品的傳播歷程皆是如此。在精神刺激物資的貿易史上,藏有一段經常為人忽視的故事,例如許多地域性常見植物——卡瓦(kava)、檳榔、卡特(qat,一種阿拉伯茶葉)、佩奧特(peyote,印第安人用的一種仙人掌)——並沒有像酒類或鴉片那樣成為全球流通的商品。昔日由歐洲海外擴張勢力促成的全球癮品貿易是極有選擇性的,基於流通周期有限,或對藥性存有文化偏見等原因,歐洲人寧可忽視或禁止栽種某些含有精神刺激成分的新奇植物,隻有他們覺得有用的、可以接受的,纔在世界各地種植、買賣,此舉至今仍對社會與環境造成顯著的影響。

    本書第二部分的主題是癮品與貿易,也提到作為醫療和娛樂產品的精神刺激物。許多癮品初都是昂貴稀有的醫療品,對人類和動物的各種疾病具有療效。等到有人發現它們能帶來快感、改變意識狀態之後,這些癮品便脫離醫療範疇,邁入大眾消費的領域,這種情況也改變了癮品流通遭到政治力介入的程度,於是酒精、煙草、安非他明,以及其他精神刺激物廣泛成為非醫療用品一事,便引起了爭議、警惕和官方干預,各國紛紛設法為癮品的醫療用途與非醫療性濫用立下區分標準,這套標準後也就成為國際癮品管制繫統的道德與法律基礎。

    管制繫統有其存在的必要,因為癮品忽然變成了既危險又賺錢的產品。它們不是“耐久商品”,很快就會被依賴者消耗殆盡,然後迅速補貨,使用者經常需要更大的劑量纔能體驗次接觸的藥效。換句話說,銷售量也會隨之增加。改良式蒸餾器、皮下注射針筒、摻入癮品成分的香煙等這些新發明,都是為了讓癮品裡頭那些經過提煉的化學物質能夠更有效、更迅速地進入消費者腦部,並使供貨商能夠獲取更高利潤而制造的。市場競爭也帶動了更多的發明與廣告的普及,制造商則是想盡方法壓低成本,提高市場占有率,加強產品吸引力。癮品售價下跌、誘惑力上升之後,更吸引了數百萬名新的消費者,還為相關企業(例如強制戒毒治療中心、打火機廠商)制造了牟利機會。癮品貿易及其外圍事業的存在,都是資本主義成熟分化之後的現像,而且發展重心漸漸偏離消費者的物質需求,而著重於提供快感與情緒上的滿足。套句人類學家羅伯特·阿德裡(robert ardrey)的話來說,癮品貿易乃是盛行於一個饑渴心靈取代了饑餓肚皮的世界。

    本書第三部分探討的是癮品與權力的關繫,並說明精神刺激物質的買賣,如何讓商場上與皇室裡的權貴階級賺取超乎普通商業利潤的暴利。這些權貴階級很快就發現,他們可以利用癮品來控制勞工、剝削原住民,例如鴉片可使華工持續處於負債與依賴狀態,酒精可引誘原住民拿皮貨來交易、把俘虜當奴隸出售,以及讓渡土地。近代初期的政治權貴都知道,癮品是可靠的收入來源。統治者起初雖然敵視新的癮品(認為嚼煙草是極其惡劣的外來癖好,貴族不屑為之,有時還會處決嚼食者),後來卻心甘情願迎接不斷擴張的癮品貿易所帶來的稅收與專賣利益,隻因其利潤大得超乎他們的想像。到了1885年,英國政府的總收入有將近一半來自煙、酒、茶的稅收,歐洲殖民帝國莫不以癮品稅作為主要財政後盾與建立現代化國家的國庫根本。

    政壇掌權者通常不會把能下金蛋的鵝宰掉。然而,過去100年中,他們卻以國內立法與國際協商的方式,選擇性地放棄合法癮品貿易課稅政策,目的是要實施更嚴格的管制與禁令。本書後兩章將討論現代化壓力、醫學發展、政治運作等因素如何刺激許多國家改弦更張,以及他們為什麼隻針對某些癮品設限。這場反精神刺激物資的革命行動說來頗為詭異,那就是大家盡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合法購得煙酒,但要輕易且合法取得大麻或海洛因這類癮品就辦不到了。

    撰寫世界史的過程,好比是用低倍顯微鏡管窺世界,觀察者固然看得見采樣的大部分,但隻能在犧牲細節的情況下看得到。要避免敘述流於單調,就必須每隔一段時間插入某樁特殊事件或某個特別人物,再回頭描繪全貌。總之,這就是本書的敘事風格,除了取材自歷史、社會學及科學文獻的概論之外,也舉出不少具體事例及若干個案研究來支持這些論述,其中包括安非他明的普及化、詹姆斯·杜克(James Duke)與煙草業、印度酒稅、俄羅斯禁酒失敗的故事。每個事件都可當作一則寓言,足以說明癮品發展史上的一些重要原則。

    探討這個主題必須有所取舍,我的目的是想指出並說明過去這500年間重要的發展趨勢,而無意寫成一部囊括所有精神刺激物的癮品通史,因為癮品的種類實在太多,不可能盡述——尤其自從德國早的精神藥物學家路易斯·萊溫(Louis Lewin)於1929年逝世以後,就無人能夠勝任此項艱巨任務了。在此應該聲明,我隻引用了浩瀚文獻中的一小部分,不過書中提供的數據仍然十分可觀,讀者將可借此了解癮品在近代世界扮演的角色和影響力。
    在線試讀
    含咖啡因的飲料與食品
    雖然香煙廣受世人歡迎,但其主要刺激成分——尼古丁——卻不是全球使用廣泛的癮品,而是屈居第三位,排名第二者為酒精,榜首則是咖啡因。全世界的咖啡因消耗量大約是每人每天70毫克,有些國家(如瑞典、英國)每天的平均消費量還超過400毫克,相當於4杯咖啡。據人類學家尤金·安德森(eugene anderson)指出,世界上流行廣的名詞(幾乎每種語言都用得到)即4種含咖啡因植物的名稱:咖啡、茶、可可、可樂。
    咖啡是含咖啡因植物當中經濟價值者,在20世紀晚期一直是世界流通廣的貿易商品,貿易量僅次於石油,用途雖與石油不同,但也一樣成為工業文明裡不可或缺的一種能量來源。然而,咖啡的發祥地卻是在偏遠的埃塞俄比亞高地,當地人習慣以嚼咖啡豆而不是衝泡方式來提神。埃塞俄比亞以外早出現咖啡飲料的地方是阿拉伯半島南部的也門,時間大約在15世紀,也就是1470年以前。到了15世紀末葉,已傳入伊斯蘭教聖地麥加和麥地納,16世紀初再傳入開羅,16世紀中葉進入伊斯坦布爾,下一站則是與奧斯曼帝國有戰爭與貿易關繫的伊朗。出口商人也將咖啡豆運往南歐,早在1615年,就把咖啡豆當作異國癮品賣到威尼斯,直到17世紀40年代纔變成比較普遍的商品。除了茶以外,咖啡是在歐洲展開貿易擴張以前,就已遠播至原產地以外的提神飲料。
    不過,咖啡能夠成為世界性飲料及全球化作物,則要歸功於歐洲人。咖啡風行歐洲是17世紀後半的事,當時社會大眾也是以咖啡館為消費中心,就和伊斯蘭國家一樣。雖然流動攤販也賣咖啡,但定點販賣比較實際,因為煮咖啡、溫咖啡的設備和火具過於笨重,不便攜帶。後來咖啡館很快就變成男士們宴飲、閑聊、洽商的重要地點,法國文豪伏爾泰(Voltaire)——一位法國醫生形容他是“顯赫的咖啡癮君子”——之類的名人也聚集在此討論文學與政治,於是咖啡館又成為孕育自由觀念與革命思想的場合。法國革命家卡米耶·德穆蘭(camille Desmoulins)即曾在巴士底監獄發生暴動以前,面對聚集在弗依咖啡館(café Foy)外的群眾發表“拿起武器,準備作戰”的演說。政府和教會當局雖有充分理由對咖啡館產生戒心,有時甚至還勒令咖啡館歇業,但都是因為擔心咖啡館裡發生的事,而不是擔心咖啡的刺激作用。
    許多咖啡館還兼售巧克力和烈酒這些東西,因此也成為當地的癮品雜貨鋪。以巴黎著名的普羅可佩咖啡館(café Procope)為例,顧客除了品嘗現煮咖啡之外,還可選擇進口葡萄酒及特殊口味的烈酒,其中有一種叫作羅索利(rossoly)的烈酒,是將碾碎的茴香、芫荽、蒔蘿、葛縷子摻入曬過太陽的白蘭地中飲用,而這些好東西卻是伊斯蘭咖啡館的顧客享受不到的,因為伊斯蘭咖啡館不供應酒精飲料,買酒賣酒隻能在酒館這種名聲不佳、備受社會排斥的地方進行。不過,客人倒是可以像歐洲人一樣盡情吸煙,許多咖啡館裡也總是繚繞著濃密刺鼻的煙霧。這對咖啡館的生意大有幫助,因為吸煙者代謝咖啡因的速度比不吸煙者快上50%,所以要頻頻續杯纔能維持同樣的提神效果。許多癮品不但可以彼此取代,還可以提高其他癮品的需求量,所以癮品貿易不是一種“零和競爭”。含咖啡因的飲料與食品

    雖然香煙廣受世人歡迎,但其主要刺激成分——尼古丁——卻不是全球使用廣泛的癮品,而是屈居第三位,排名第二者為酒精,榜首則是咖啡因。全世界的咖啡因消耗量大約是每人每天70毫克,有些國家(如瑞典、英國)每天的平均消費量還超過400毫克,相當於4杯咖啡。據人類學家尤金·安德森(eugene anderson)指出,世界上流行廣的名詞(幾乎每種語言都用得到)即4種含咖啡因植物的名稱:咖啡、茶、可可、可樂。

    咖啡是含咖啡因植物當中經濟價值者,在20世紀晚期一直是世界流通廣的貿易商品,貿易量僅次於石油,用途雖與石油不同,但也一樣成為工業文明裡不可或缺的一種能量來源。然而,咖啡的發祥地卻是在偏遠的埃塞俄比亞高地,當地人習慣以嚼咖啡豆而不是衝泡方式來提神。埃塞俄比亞以外早出現咖啡飲料的地方是阿拉伯半島南部的也門,時間大約在15世紀,也就是1470年以前。到了15世紀末葉,已傳入伊斯蘭教聖地麥加和麥地納,16世紀初再傳入開羅,16世紀中葉進入伊斯坦布爾,下一站則是與奧斯曼帝國有戰爭與貿易關繫的伊朗。出口商人也將咖啡豆運往南歐,早在1615年,就把咖啡豆當作異國癮品賣到威尼斯,直到17世紀40年代纔變成比較普遍的商品。除了茶以外,咖啡是在歐洲展開貿易擴張以前,就已遠播至原產地以外的提神飲料。

    不過,咖啡能夠成為世界性飲料及全球化作物,則要歸功於歐洲人。咖啡風行歐洲是17世紀後半的事,當時社會大眾也是以咖啡館為消費中心,就和伊斯蘭國家一樣。雖然流動攤販也賣咖啡,但定點販賣比較實際,因為煮咖啡、溫咖啡的設備和火具過於笨重,不便攜帶。後來咖啡館很快就變成男士們宴飲、閑聊、洽商的重要地點,法國文豪伏爾泰(Voltaire)——一位法國醫生形容他是“顯赫的咖啡癮君子”——之類的名人也聚集在此討論文學與政治,於是咖啡館又成為孕育自由觀念與革命思想的場合。法國革命家卡米耶·德穆蘭(camille Desmoulins)即曾在巴士底監獄發生暴動以前,面對聚集在弗依咖啡館(café Foy)外的群眾發表“拿起武器,準備作戰”的演說。政府和教會當局雖有充分理由對咖啡館產生戒心,有時甚至還勒令咖啡館歇業,但都是因為擔心咖啡館裡發生的事,而不是擔心咖啡的刺激作用。

    許多咖啡館還兼售巧克力和烈酒這些東西,因此也成為當地的癮品雜貨鋪。以巴黎著名的普羅可佩咖啡館(café Procope)為例,顧客除了品嘗現煮咖啡之外,還可選擇進口葡萄酒及特殊口味的烈酒,其中有一種叫作羅索利(rossoly)的烈酒,是將碾碎的茴香、芫荽、蒔蘿、葛縷子摻入曬過太陽的白蘭地中飲用,而這些好東西卻是伊斯蘭咖啡館的顧客享受不到的,因為伊斯蘭咖啡館不供應酒精飲料,買酒賣酒隻能在酒館這種名聲不佳、備受社會排斥的地方進行。不過,客人倒是可以像歐洲人一樣盡情吸煙,許多咖啡館裡也總是繚繞著濃密刺鼻的煙霧。這對咖啡館的生意大有幫助,因為吸煙者代謝咖啡因的速度比不吸煙者快上50%,所以要頻頻續杯纔能維持同樣的提神效果。許多癮品不但可以彼此取代,還可以提高其他癮品的需求量,所以癮品貿易不是一種“零和競爭”。

    歐洲咖啡消耗量在18世紀出現暴增現像,大約從900多噸增加到將近5.5萬噸。同一時期歐洲進口的茶葉也從450多噸增長為1.8萬多噸,可可則從900多噸增長為將近6 000噸。如果加上走私、闖關、腐敗、摻假等因素所遺漏的數字,那麼含咖啡因飲料消費量的增長率就明顯超過同時期的人口增長率(50%以上)了。至於咖啡的價格和使用階層,則是呈現下降趨勢,因為許多廚師和女僕一大清早也喝起了加牛奶的咖啡。

    要不是歐洲人有計劃地在殖民地生產,咖啡也不可能成為大眾化飲料。咖啡開始在歐洲風行之初,荷屬東印度公司就在摩卡港(Mocha)大批采購也門咖啡,再以一兩倍的差價轉賣到阿姆斯特丹,這樣的暴利吸引了英國和法國的競爭者,並進一步抬高摩卡咖啡的價格。東印度公司的董事們於是轉移陣地,到西爪哇發展,在1707年試驗性地將咖啡引進當地。到了1726年,全世界50%~75%的咖啡豆貿易都掌握在他們手中,咖啡也逐漸成為國際性的經濟作物。

    同樣的故事一再重演。有些本土生產者試圖長期壟斷作物栽培,但沒有成功,歐洲人及其殖民地後裔則運用他們的政治勢力和控制手段,在殖民地擴充栽培性癮品和烈酒的產量及市場。法國人還把聖多米尼克(saint-Dominique,即海地)變成西半球的爪哇,在此大量生產咖啡,1774年經由馬賽港轉賣給地中海東部咖啡供貨商的咖啡出口量就有200萬噸。葡萄牙人也在巴西如法炮制,西班牙人則是在中、南美開創佳績。時至今日,拉丁美洲北部的永久可耕地中,咖啡園就占了44%。雖然美洲是世界主要的咖啡生產地,但是非洲拉撒哈拉沙漠以外的地區、南亞、東南亞,以及科納咖啡(Kona coffee)的原產地夏威夷也都加入埃塞俄比亞和阿拉伯的陣營,變成重要的咖啡豆供應地。

    這些咖啡豆絕大部分都運銷美國,美國每人消費的咖啡量也長期高居世界排行榜的前幾名。咖啡可以說是伴隨美國人一起成長的,當年到西部拓荒的牛仔們(還有印第安人)都愛喝又濃又燙的原味咖啡,還說咖啡不需要加太多水。另外一種拓荒者,也就是阿波羅11號上的航天員,在降落月球3小時後,隨即喝起了咖啡,這也是有史以來人類首次在其他星球飲用咖啡。

    咖啡之所以長期受到美國人的青睞,傳統解釋如下:茶葉是18世紀70年代英國苛稅與暴政的像征,也是殖民地一心抵制和破壞的目標,於是咖啡就搖身變成了愛國飲料。不過,政治抗爭壽命畢竟不長,未將成本因素考慮在內的解釋也不夠周全。從長時間來看,更重要的原因還是在於美國占了地利之便,附近就有加勒比海與拉丁美洲的咖啡園,何況咖啡關稅又很低(19世紀每磅咖啡隻抽取幾分錢稅金,有時候根本不必課稅),因此每毫克咖啡因成本也低於其他含咖啡因飲料。巴西自19世紀20年代大量輸出奴隸種植的咖啡以後,這種情況尤其明顯。1830年美國人一年平均消耗1公斤以上的咖啡,到了1859年,又提高到3公斤半以上。價格下跌同樣改變了荷蘭人的習慣,他們也是嗜飲咖啡的民族。1760年以後,由於進口關稅下降,再加上荷蘭人平均咖啡消耗量增加了4倍,茶葉的銷售成績也就敗給了咖啡。

    20世紀美國各地咖啡價格多半低廉,超級市場普遍以減價咖啡招徠顧客,快餐店也常附贈咖啡給客人,即使在1969年通貨膨脹期間,科羅拉多州卡農市(canon)一家販賣飲料的雜貨店,還是照樣供應3美分一杯的咖啡(該店先前曾將價錢調漲為4美分,沒想到竟有一半老顧客忘恩負義,拒絕上門),在許多食物救濟站、商場開業慶典、義賣會和戶外野餐會中,咖啡更是免費供應的飲料。20世紀70年代,美國人平均隻要花半分鐘勞力,即可賺到一杯現煮咖啡,比喝一杯咖啡還省時間。獨立革命時代的美國人“天生厭惡茶葉”這件事固然值得大書特書,但是觀察近代美國飲用咖啡的經驗,可以歸納出一個簡單的結論和教訓:某些精神刺激癮品一旦可以廣泛取得、積極促銷、降低價格,就會深受大眾歡迎,如果這些人養成了依賴的習慣,這些癮品就更是所向披靡了。

    茶葉的消費情形與咖啡如出一轍,也是在價格下跌以後逐漸普及化的。茶葉原產於印度與中國接壤的地區,一部成350年的中國古籍指出,茶是一種藥飲,到了8世紀晚期,中國人已經普遍具有喝茶的習慣,這點可從課稅制度看出來。雖然沒有人知道日本人是於何時開始學會喝茶的,但有證據顯示,茶815年出現於日本,茶樹種子則是佛教僧侶從中國帶來之後種在寺廟庭院裡的,後來為了體現禪意而發展出來的“茶道”在日本文化當中受到重視的程度反倒甚於中國了。

    1610年時,荷蘭人首度將茶葉輸入歐洲,但是價格居高不下,直到1713年英屬東印度公司開始與廣州直接通商,情形纔改觀,此後合法與不合法的茶葉貿易也漸次增加。1784年間,英國政府不再征收大部分茶葉關稅,茶稅降低也使得走私者無利可圖,茶葉消費量亦隨之增加,例如18世紀末英格蘭與威爾士每人每年消耗將近1公斤茶葉(相當於400杯茶),而且所付價錢隻有1720年的1/4。

    英屬東印度公司及其競爭對手持續擴大對中國的貿易,是制茶事業邁向全球發展的個階段,第二階段發生於19世紀中葉歐洲殖民列強紛紛壟斷茶葉栽培之後。當時荷蘭人把茶樹帶到爪哇,種在不堪栽植咖啡的土地。英國人也把茶樹引進印度和錫蘭,由於這兩個地方的咖啡樹遭到某種病蟲的侵害,致使咖啡業損失慘重,隻好將枯死的咖啡樹砍下,運回英國制造茶幾的桌腳。1887年4月,茶葉貿易發展出現了一個轉折點,當時歐洲茶葉消費國——英國——自印度與錫蘭進口的茶葉首度超越了中國茶,這主要是基於成本考慮。中國人對出口茶葉課征的關稅較重,生產效率又比不上印度大茶園,為了維持高價,他們干脆減少茶葉供應量,結果無功而返,因為產茶事業不再由中國人獨占,而是被印度和錫蘭的生產者取代了。像立頓(thomas Lipton)這樣積極的零售商,就是直接采購印度及錫蘭茶葉,而且采取薄利多銷的手段,每磅茶葉隻賣1先令多一點兒,連窮的人都買得起。

    第三階段是在19世紀末與20世紀初,這時茶葉栽培已從亞洲遠播至非洲東、南、中部。1952年,非洲種植茶樹的土地已達3.9萬公頃,茶葉產量則超過2.1萬噸。同一時期亞洲南部貿易茶的生產量也大為增加,茶園分布範圍極廣,東起臺灣島,西至伊朗和俄羅斯高加索地區。茶樹栽培也傳到了巴西、阿根廷、秘魯,雖然這些茶樹在適合種植咖啡的南美洲土地生長良好,卻始終未能成為當地的主要經濟作物,這也許是面臨太多競爭產品的緣故,不但競爭不過咖啡和可可,還輸給了瓜拉納(guarana,是一種籐本植物,種子富含咖啡因,可制成飲料)和馬黛茶(yerba-maté,產於巴西、巴拉圭的一種茶葉),馬黛茶的消費者超過2 000萬人,分布於巴西南部、烏拉圭、巴拉圭、阿根廷、智利、玻利維亞,以及秘魯部分地區。含咖啡因的飲料與食品

    雖然香煙廣受世人歡迎,但其主要刺激成分——尼古丁——卻不是全球使用廣泛的癮品,而是屈居第三位,排名第二者為酒精,榜首則是咖啡因。全世界的咖啡因消耗量大約是每人每天70毫克,有些國家(如瑞典、英國)每天的平均消費量還超過400毫克,相當於4杯咖啡。據人類學家尤金·安德森(eugene anderson)指出,世界上流行廣的名詞(幾乎每種語言都用得到)即4種含咖啡因植物的名稱:咖啡、茶、可可、可樂。

    咖啡是含咖啡因植物當中經濟價值者,在20世紀晚期一直是世界流通廣的貿易商品,貿易量僅次於石油,用途雖與石油不同,但也一樣成為工業文明裡不可或缺的一種能量來源。然而,咖啡的發祥地卻是在偏遠的埃塞俄比亞高地,當地人習慣以嚼咖啡豆而不是衝泡方式來提神。埃塞俄比亞以外早出現咖啡飲料的地方是阿拉伯半島南部的也門,時間大約在15世紀,也就是1470年以前。到了15世紀末葉,已傳入伊斯蘭教聖地麥加和麥地納,16世紀初再傳入開羅,16世紀中葉進入伊斯坦布爾,下一站則是與奧斯曼帝國有戰爭與貿易關繫的伊朗。出口商人也將咖啡豆運往南歐,早在1615年,就把咖啡豆當作異國癮品賣到威尼斯,直到17世紀40年代纔變成比較普遍的商品。除了茶以外,咖啡是在歐洲展開貿易擴張以前,就已遠播至原產地以外的提神飲料。

    不過,咖啡能夠成為世界性飲料及全球化作物,則要歸功於歐洲人。咖啡風行歐洲是17世紀後半的事,當時社會大眾也是以咖啡館為消費中心,就和伊斯蘭國家一樣。雖然流動攤販也賣咖啡,但定點販賣比較實際,因為煮咖啡、溫咖啡的設備和火具過於笨重,不便攜帶。後來咖啡館很快就變成男士們宴飲、閑聊、洽商的重要地點,法國文豪伏爾泰(Voltaire)——一位法國醫生形容他是“顯赫的咖啡癮君子”——之類的名人也聚集在此討論文學與政治,於是咖啡館又成為孕育自由觀念與革命思想的場合。法國革命家卡米耶·德穆蘭(camille Desmoulins)即曾在巴士底監獄發生暴動以前,面對聚集在弗依咖啡館(café Foy)外的群眾發表“拿起武器,準備作戰”的演說。政府和教會當局雖有充分理由對咖啡館產生戒心,有時甚至還勒令咖啡館歇業,但都是因為擔心咖啡館裡發生的事,而不是擔心咖啡的刺激作用。

    許多咖啡館還兼售巧克力和烈酒這些東西,因此也成為當地的癮品雜貨鋪。以巴黎著名的普羅可佩咖啡館(café Procope)為例,顧客除了品嘗現煮咖啡之外,還可選擇進口葡萄酒及特殊口味的烈酒,其中有一種叫作羅索利(rossoly)的烈酒,是將碾碎的茴香、芫荽、蒔蘿、葛縷子摻入曬過太陽的白蘭地中飲用,而這些好東西卻是伊斯蘭咖啡館的顧客享受不到的,因為伊斯蘭咖啡館不供應酒精飲料,買酒賣酒隻能在酒館這種名聲不佳、備受社會排斥的地方進行。不過,客人倒是可以像歐洲人一樣盡情吸煙,許多咖啡館裡也總是繚繞著濃密刺鼻的煙霧。這對咖啡館的生意大有幫助,因為吸煙者代謝咖啡因的速度比不吸煙者快上50%,所以要頻頻續杯纔能維持同樣的提神效果。許多癮品不但可以彼此取代,還可以提高其他癮品的需求量,所以癮品貿易不是一種“零和競爭”。

    歐洲咖啡消耗量在18世紀出現暴增現像,大約從900多噸增加到將近5.5萬噸。同一時期歐洲進口的茶葉也從450多噸增長為1.8萬多噸,可可則從900多噸增長為將近6 000噸。如果加上走私、闖關、腐敗、摻假等因素所遺漏的數字,那麼含咖啡因飲料消費量的增長率就明顯超過同時期的人口增長率(50%以上)了。至於咖啡的價格和使用階層,則是呈現下降趨勢,因為許多廚師和女僕一大清早也喝起了加牛奶的咖啡。

    要不是歐洲人有計劃地在殖民地生產,咖啡也不可能成為大眾化飲料。咖啡開始在歐洲風行之初,荷屬東印度公司就在摩卡港(Mocha)大批采購也門咖啡,再以一兩倍的差價轉賣到阿姆斯特丹,這樣的暴利吸引了英國和法國的競爭者,並進一步抬高摩卡咖啡的價格。東印度公司的董事們於是轉移陣地,到西爪哇發展,在1707年試驗性地將咖啡引進當地。到了1726年,全世界50%~75%的咖啡豆貿易都掌握在他們手中,咖啡也逐漸成為國際性的經濟作物。

    同樣的故事一再重演。有些本土生產者試圖長期壟斷作物栽培,但沒有成功,歐洲人及其殖民地後裔則運用他們的政治勢力和控制手段,在殖民地擴充栽培性癮品和烈酒的產量及市場。法國人還把聖多米尼克(saint-Dominique,即海地)變成西半球的爪哇,在此大量生產咖啡,1774年經由馬賽港轉賣給地中海東部咖啡供貨商的咖啡出口量就有200萬噸。葡萄牙人也在巴西如法炮制,西班牙人則是在中、南美開創佳績。時至今日,拉丁美洲北部的永久可耕地中,咖啡園就占了44%。雖然美洲是世界主要的咖啡生產地,但是非洲拉撒哈拉沙漠以外的地區、南亞、東南亞,以及科納咖啡(Kona coffee)的原產地夏威夷也都加入埃塞俄比亞和阿拉伯的陣營,變成重要的咖啡豆供應地。

    這些咖啡豆絕大部分都運銷美國,美國每人消費的咖啡量也長期高居世界排行榜的前幾名。咖啡可以說是伴隨美國人一起成長的,當年到西部拓荒的牛仔們(還有印第安人)都愛喝又濃又燙的原味咖啡,還說咖啡不需要加太多水。另外一種拓荒者,也就是阿波羅11號上的航天員,在降落月球3小時後,隨即喝起了咖啡,這也是有史以來人類首次在其他星球飲用咖啡。

    咖啡之所以長期受到美國人的青睞,傳統解釋如下:茶葉是18世紀70年代英國苛稅與暴政的像征,也是殖民地一心抵制和破壞的目標,於是咖啡就搖身變成了愛國飲料。不過,政治抗爭壽命畢竟不長,未將成本因素考慮在內的解釋也不夠周全。從長時間來看,更重要的原因還是在於美國占了地利之便,附近就有加勒比海與拉丁美洲的咖啡園,何況咖啡關稅又很低(19世紀每磅咖啡隻抽取幾分錢稅金,有時候根本不必課稅),因此每毫克咖啡因成本也低於其他含咖啡因飲料。巴西自19世紀20年代大量輸出奴隸種植的咖啡以後,這種情況尤其明顯。1830年美國人一年平均消耗1公斤以上的咖啡,到了1859年,又提高到3公斤半以上。價格下跌同樣改變了荷蘭人的習慣,他們也是嗜飲咖啡的民族。1760年以後,由於進口關稅下降,再加上荷蘭人平均咖啡消耗量增加了4倍,茶葉的銷售成績也就敗給了咖啡。

    20世紀美國各地咖啡價格多半低廉,超級市場普遍以減價咖啡招徠顧客,快餐店也常附贈咖啡給客人,即使在1969年通貨膨脹期間,科羅拉多州卡農市(canon)一家販賣飲料的雜貨店,還是照樣供應3美分一杯的咖啡(該店先前曾將價錢調漲為4美分,沒想到竟有一半老顧客忘恩負義,拒絕上門),在許多食物救濟站、商場開業慶典、義賣會和戶外野餐會中,咖啡更是免費供應的飲料。20世紀70年代,美國人平均隻要花半分鐘勞力,即可賺到一杯現煮咖啡,比喝一杯咖啡還省時間。獨立革命時代的美國人“天生厭惡茶葉”這件事固然值得大書特書,但是觀察近代美國飲用咖啡的經驗,可以歸納出一個簡單的結論和教訓:某些精神刺激癮品一旦可以廣泛取得、積極促銷、降低價格,就會深受大眾歡迎,如果這些人養成了依賴的習慣,這些癮品就更是所向披靡了。

    茶葉的消費情形與咖啡如出一轍,也是在價格下跌以後逐漸普及化的。茶葉原產於印度與中國接壤的地區,一部成350年的中國古籍指出,茶是一種藥飲,到了8世紀晚期,中國人已經普遍具有喝茶的習慣,這點可從課稅制度看出來。雖然沒有人知道日本人是於何時開始學會喝茶的,但有證據顯示,茶815年出現於日本,茶樹種子則是佛教僧侶從中國帶來之後種在寺廟庭院裡的,後來為了體現禪意而發展出來的“茶道”在日本文化當中受到重視的程度反倒甚於中國了。

    1610年時,荷蘭人首度將茶葉輸入歐洲,但是價格居高不下,直到1713年英屬東印度公司開始與廣州直接通商,情形纔改觀,此後合法與不合法的茶葉貿易也漸次增加。1784年間,英國政府不再征收大部分茶葉關稅,茶稅降低也使得走私者無利可圖,茶葉消費量亦隨之增加,例如18世紀末英格蘭與威爾士每人每年消耗將近1公斤茶葉(相當於400杯茶),而且所付價錢隻有1720年的1/4。

    英屬東印度公司及其競爭對手持續擴大對中國的貿易,是制茶事業邁向全球發展的個階段,第二階段發生於19世紀中葉歐洲殖民列強紛紛壟斷茶葉栽培之後。當時荷蘭人把茶樹帶到爪哇,種在不堪栽植咖啡的土地。英國人也把茶樹引進印度和錫蘭,由於這兩個地方的咖啡樹遭到某種病蟲的侵害,致使咖啡業損失慘重,隻好將枯死的咖啡樹砍下,運回英國制造茶幾的桌腳。1887年4月,茶葉貿易發展出現了一個轉折點,當時歐洲茶葉消費國——英國——自印度與錫蘭進口的茶葉首度超越了中國茶,這主要是基於成本考慮。中國人對出口茶葉課征的關稅較重,生產效率又比不上印度大茶園,為了維持高價,他們干脆減少茶葉供應量,結果無功而返,因為產茶事業不再由中國人獨占,而是被印度和錫蘭的生產者取代了。像立頓(thomas Lipton)這樣積極的零售商,就是直接采購印度及錫蘭茶葉,而且采取薄利多銷的手段,每磅茶葉隻賣1先令多一點兒,連窮的人都買得起。

    第三階段是在19世紀末與20世紀初,這時茶葉栽培已從亞洲遠播至非洲東、南、中部。1952年,非洲種植茶樹的土地已達3.9萬公頃,茶葉產量則超過2.1萬噸。同一時期亞洲南部貿易茶的生產量也大為增加,茶園分布範圍極廣,東起臺灣島,西至伊朗和俄羅斯高加索地區。茶樹栽培也傳到了巴西、阿根廷、秘魯,雖然這些茶樹在適合種植咖啡的南美洲土地生長良好,卻始終未能成為當地的主要經濟作物,這也許是面臨太多競爭產品的緣故,不但競爭不過咖啡和可可,還輸給了瓜拉納(guarana,是一種籐本植物,種子富含咖啡因,可制成飲料)和馬黛茶(yerba-maté,產於巴西、巴拉圭的一種茶葉),馬黛茶的消費者超過2 000萬人,分布於巴西南部、烏拉圭、巴拉圭、阿根廷、智利、玻利維亞,以及秘魯部分地區。


    ……

    書摘插畫
    插圖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