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中國鎖文化史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化 ->
    【市場價】
    1081-1568
    【優惠價】
    676-980
    【作者】 葉大兵 
    【所屬類別】 圖書  文化  文化史 
    【出版社】知識產權出版社 
    【ISBN】9787513003506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13003506
    作者:葉大兵

    出版社:知識產權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2年09月 

        
        
    "

    編輯推薦

    本書為當下*全的中國鎖文化資料,全書圖文並茂,其中不泛有首次面世的鎖圖片。值得方家保存與收藏。

     
    內容簡介

    本書收集中國鎖數百張圖片,對中國的鎖文化進行了細致的梳理。是一部中國鎖文化史
    全書。為中國鎖生產廠家及鎖收藏愛好者提供了珍貴的資料。

    作者簡介

    葉大兵,1928年生,筆名老軍,浙江溫州人。曾任溫州市文化局副局長、文聯副主席等職。兼任中國民俗學會常務理事、顧問,浙江省民協副主席。現任溫州市民俗文化研究所所長,遼寧大學民俗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溫州大學兼職教授。出版專著30多部,達千萬字。其中《中國風俗辭典》獲全國第五屆圖書“金鑰匙”優勝獎和上海市優秀圖書一等獎;《俗海探微》、《俗海拾貝》兩書獲中國民間文藝最高獎——山花獎和浙江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1988年後,走出書齋,將民俗學理論研究成果應用於社會實踐。先後幫助有關部門、企業建立了首個中國紐扣文化博物館、中國鞋文化博物館和中國鎖文化展館,同時出版了《中國紐扣》(合作)、《中國鞋履文化辭典》兩書。
    葉麗婭,1953年生,女,大專,社科副研究員。中國民俗學會會員、鹿城區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等。參與《紅樓夢》民俗價值的探索課題,完成溫州民俗及浙南民間信仰的調查。編撰《中國風俗辭典》、《中國鞋履文化辭典》、《溫州工藝美術》、《鹿城區志·民俗卷》等書籍;出版《典妻史》(獲第五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第二屆學術著作獎”)、《頭發與發飾民俗》、《中國鈕扣》(均獲浙江省民間文學優秀理論獎)、《紅樓夢風俗趣談》、《中國歷代鞋飾》專著五部。

    目錄
    甲篇 中國鎖具發展史
    第一章 鎖具初創期(新石器時期至夏商時期)
    第一節 鎖的起源
    第二節 最古老的鑰匙——錯、觽
    第三節 木鎖的誕生
    第四節 紅銅鑰匙之謎
    第二章 鎖具發展期(周時期)
    第一節 周代的鎖
    第二節 秦漢時期的鎖
    第三節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鎖
    第四節 隋唐時期的鎖
    第五時期的鎖
    第三章 鎖具繁榮期(明清時期)
    第一節 明代的鎖

    甲篇 中國鎖具發展史
    第一章 鎖具初創期(新石器時期至夏商時期)
    第一節 鎖的起源
    第二節 最古老的鑰匙——錯、觽
    第三節 木鎖的誕生
    第四節 紅銅鑰匙之謎
    第二章 鎖具發展期(周時期)
    第一節 周代的鎖
    第二節 秦漢時期的鎖
    第三節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鎖
    第四節 隋唐時期的鎖
    第五時期的鎖
    第三章 鎖具繁榮期(明清時期)
    第一節 明代的鎖
    第二節 清代的鎖
    第三節 少數民族的鎖
    第四章 現代制鎖業初步興起時期(1911-1949)
    第一節 洋鎖的傳人
    第二節 民族制鎖工業的興起
    第三節 傳統鎖仍在傳承
    乙篇 中國鎖具工藝
    第一章 鎖工藝的進程
    第一節 最初的鎖
    第二節 制栓器的發明
    第三節 彈簧的使用
    第四節 制鎖的材質
    第五節 廣鎖的制作方法
    第六節 鎖的結構
    第七節 鑰匙的種類及其變化
    第二章 鎖具的用途與功能
    第一節 鎖具的用途
    第二節 鎖與現代應用技術的結合
    第三節 鎖具附件
    丙篇 鎖與文化

    前言
    1954 年起出版的《中華科學技術史》,卷帙浩繁,
    已出數十冊。它的作者李約瑟,是英國倫敦皇家學會
    會員、博士。1942 年,他來華任英國駐華使館科學
    參贊。在華期間,他廣泛收集我國有關科技圖書資料,
    以驚人的毅力和獨到的見解完成了此書,從而成為世
    界著名科學家。就在這部書裡,他對中國鎖的研究有
    這麼一段話:“如果我們忽略有關鎖與鑰匙的制造者
    們的事跡不提,那將不可饒恕。”接著,又惋惜的、
    語重心長地說:“可惜至今亞洲鎖匠的藝術的歷史,

    1954 年起出版的《中華科學技術史》,卷帙浩繁,
    已出數十冊。它的作者李約瑟,是英國倫敦皇家學會
    會員、博士。1942 年,他來華任英國駐華使館科學
    參贊。在華期間,他廣泛收集我國有關科技圖書資料,
    以驚人的毅力和獨到的見解完成了此書,從而成為世
    界著名科學家。就在這部書裡,他對中國鎖的研究有
    這麼一段話:“如果我們忽略有關鎖與鑰匙的制造者
    們的事跡不提,那將不可饒恕。”接著,又惋惜的、
    語重心長地說:“可惜至今亞洲鎖匠的藝術的歷史,
    連起碼的一頁都還沒有。”書裡指的亞洲鎖,就是指
    中國鎖具。這個外國人不簡單,他花了十幾年時間,
    研究了中國科學發展史,唯獨對我國科技界忽視鎖具
    研究提出了批評。現在細想,我認為他的批評是對的。
    因為那時還是貧窮落後,民不聊生的舊中國,談不上
    也顧不上開展對鎖具的研究。時至今日,他的見解提
    出已有半個世紀,我國對鎖具的研究,雖然起步稍晚,
    但已有明顯好轉,並取得較大進展。數十年來,不少
    專家默默無聞的在這塊土地上進行了艱苦的探索和開
    拓性的耕耘,如顏鳴森(臺灣)、鄭天賜、陳邦仁、
    姜斌順、賈杏年、潘宇、王紅梅、趙金志、黃盛璋等
    學者,都各自獲得了豐碩的成果,如《古早中國鎖具
    之美》、《鎖海漫遊》、《鎖具基本知識》、《中華
    前 言葉大兵
    中國鎖文化史·2·
    古鎖》以及《鋻藏長命鎖》等書的出版,為我國鎖具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
    基礎。但從我國研究鎖文化的書籍來看,還是鳳毛麟角,研究隊伍還比較薄
    弱。特別是缺乏對我國鎖史進行全面、繫統的梳理和從表及裡的深入剖析。
    大家知道,鎖具不僅是人類的生活用品,而且是文化(民俗)物,它代表著
    一個國家民族不同歷史時期的文化。我國古代鎖具,不僅歷史悠久,種類眾
    多,制造精巧,而且有豐富的文化內涵。鎖具雖小,但它從一個側面反映了
    我國輕工業發展史和科學技術發展史。它是一個國家(民族)的鑄造、機械、
    五金制造等技術水平的集中表現。我國鎖具是歷代鎖匠智慧的結晶,鎖文化
    是我國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同時,鎖的功能特殊,
    用途十分廣闊,“守萬家門戶,保萬家安寧”。人們在制造鎖具和使用鎖具
    上創造了很多民俗。因此,我們對這項科學的研究,必須迎頭趕上,同時,
    對民俗文化也是一次新的探索。最終目的是把研究成果貢獻給社會,努力使
    它轉化為生產力,為推動國家經濟發展、造福子孫後代服務。
    鎖與私有制幾乎同時誕生
    在我國母繫社會後期(相前5000 前2000 年),因為
    當時社會生產力的提高,人們開始擁有私有(少量)財產。後來,隨著私有
    制的發展,私人財富越來越多。為了保護財產和生命的安全,人類開始了對
    鎖具的探索。在最初,人類隻是簡單地把個人貴重財物用獸皮、草皮等包起來,
    外面用繩索牢牢捆縛,在開啟處,打上特殊而精巧的繩結。這種緊緊捆死的
    繩結,隻能用一個叫“錯”的工具纔能挑開。據考古學者楊國瑾先生對仰韶
    文化時期出土的牙錯考證:錯,同銼,起初是原始居民用帶牙床的獸牙做成,
    可以銼削石器、骨器、木器,後來逐步演變成“ ”和“觿”。由於這種“錯”
    用獸牙或獸骨制成,形狀像鐮刀狀的鉤子,佩在身上可以用來挑開繩結,故
    又稱“起子”。因此,繩結就是最早的鎖,“觿”就是最早的鑰匙,也是世
    界最古老的鑰匙。這就是我國鎖具的雛形。這種觿,曾從商代沿用到漢代,
    後改用玉制。從“錯”到“ ”、“ 觿”,都是我國原始居民對鎖具的創造。
    建國後,在江蘇吳縣春秋戰國的窖藏中,發現大量玉器,其中就有玉觿。
    此觿長8.5 釐米,寬2.85 釐米,厚0.2 ~ 0.3 釐米。玉色灰白,有褐斑,形體
    中國鎖文化史·3·
    較薄,兩面飾卷雲紋和蟠虺紋。據《詩經·衛風·芄蘭》:“童子佩觿。”
    《說文》注:“觿,所以解結,成人之佩也。”嘗讀駱賓王《上袞州崔長史
    啟》:“作龍章之秀質,騰孔雀於觿年。”在這裡,使我們領悟到古人佩觿
    的真正用意。當時的觿,形如錐,以骨、角、玉、石為之。後逐步演變為貴
    族身上的佩飾。在臺灣故宮博物館,還藏有一件玉觿,名曰“龍須觿”。經
    鋻前五至三世紀的文物,青玉白質,上面分淺赭色的沁斑,鎖身上
    刻有龍紋,既像征富貴、吉祥,也像征著開啟智慧之門,解開困惑之門。
    偉大的發明——木鎖
    木鎖是由門閂逐漸發展起來的。古代,在未發明門閂前,民間有通過
    護身草幫助守護門戶的信仰民俗。在深山中生長的一種“神草”,人們取來
    置於門戶上。如有盜者來,其草會發出聲音叱之。盜者聞聲皆“驚奔”而去。
    故稱此草為“護門草”。後來發明了門閂。但最初的門閂,是置在屋內,人
    們隻能在屋內上閂,以阻擋外人進入。後來門閂裝在外面,人出去,在門外
    把門閂推上。這種都是像征性鎖,沒有防盜的功能。人類在木鎖未發明前,
    也有在大門上裝上面目猙獰的惡獸或神的像,以為能夠嚇倒和阻擋偷盜者入
    屋。我收集到的一張照片證明,古代的佤族曾在大門上裝上木制的生殖神像。
    到了距今5000 年的仰韶文化時期,我國先民創造了裝在木結構框架建
    築上的木鎖[1]。這是世界上迄今為止的最古老的鎖,可稱得上“世界第一鎖”。
    後來,民間相傳在春秋時期,木匠始祖魯班對木鎖進行改進,裝上機關,纔
    成為完整的木鎖。從那時起,木鎖一直在我國民間傳承。
    建國後,在新疆柏孜克裡克千佛洞遺址,出土了一把木鎖,長26 釐米,
    寬11 釐米。木鑰匙長20.5 釐米,寬1.5 釐米,一端有三個柱狀齒。經考證,
    明代,木鎖仍然流行,在形式上大有改進。在浙江地區發現的一把寶瓶式木
    鎖,采用整塊的白木雕琢而成。外觀呈直頸、圓腹、圈足的寶瓶狀。高23.7
    釐米,腹寬 15.4 釐米,厚4.8 釐米。表面雕刻著 “二龍戲珠”和“雙龍捧壽”
    的祥瑞圖案。在龍珠上還鐫刻陽文篆文“壽”字,下為海浪翻滾。此鎖機關
    [1] 見《中國大百科全書·輕工卷》,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1 年版。
    中國鎖文化史·4·
    藏於背後,用竹或木制鑰匙開閉。寶瓶因和“平”字諧音,因此寓“歲歲平
    安”之意。寶瓶為佛家“八吉祥”之一,又表示智慧圓滿不漏[1]。2002 年,
    筆者曾到浙江淳安和雲南昆明彝族山寨考察,發現類似的傳統門鎖,至今還
    在民間流行。這種門鎖裝在木門上,人可以從外面用一根鐵制的鑰匙伸進門
    上的小圓孔或“一”字孔,往下撥動門栓,使之可開可閉。另外,作者收集
    到的一把木鑰匙,說明在我國藏族中,也曾使用過木鎖:這把造型獨特,鑰
    形復雜的木鑰匙,長30 釐米,寬10.3 釐米,厚1.2 釐米。除正反面刻有老虎、
    白鹿等吉祥獸外,還有幾段藏文,表達了人們內心的祈求和祝願。根據譯文,
    這把大鑰匙可能是面粉場場門的大鎖鑰匙。
    從上所述,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在銅鎖還沒有發明前,木鎖是
    我國鎖具的老祖宗。木將軍把門,曾是中國鎖文化史上光輝的一頁。
    銅鐵鎖的誕生和發展
    到了殷商時期,我國已進入青銅時代,但當時主要用銅來制作大型飲
    器、食器和祭器,很少用來制鎖。春秋戰國以後相當長的時間裡,青銅器流
    入民間,逐漸向實用方向發展,並以日常生活用品和工藝品的身份,留存在
    社會生活裡。周代,我國已進入鐵器時代,考古證明,這一時期,除木鎖之
    外,人們也大量使用銅鎖、鐵鎖,並且出現鎏金鎖、銀鎖等。現在發現的東
    周青銅鎖,是在洛陽金村東周墓出土,此鎖呈蠡形,銅匙呈Z 型,與鎖相合,
    以為開啟之用。從那時城門用鎖和從戰國燕下都遺址出土的奴隸主殘酷迫害
    奴隸的刑具鎖和現今山東曲阜孔府收藏的鍋拍鎖和鐵鎖鏈來看,我國鐵鎖可
    能最早用於城門鎖和刑具鎖。
    由於周代已廣泛用鎖,特別是關閉國門上,更顯重要。在周代管理體
    制上,有專門管理鎖鑰的部門和官吏,規模還不小呢。據《周禮》載:在地
    官屬下,設司門,負責“掌授管鍵,以啟閉國門”。編制有下大夫二人,上
    士四人,中士八人,下士十六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共
    八十人,並在各城門設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二人,徒四人,從事具體管理
    國門鎖鑰。當時國門在天府,為宗社之重,宮禁極嚴,再加上四方之人都來
    [1] 陳邦仁:《中華古鎖》,百花文藝出版社2002 年版。
    中國鎖文化史·5·
    朝拜朝廷。故在城門管理上強調“國門之啟閉,尤當謹而嚴”。周武王在《書
    鑰》篇中曰:“昏謹守,深察訛”。在周代,每當孟鼕之月,還必須“修鍵
    閉,慎管籥”。這裡的鍵,指鎖須,閉,指鎖筒,管籥,指鑰匙。對國門上
    鎖,平時不可妄開,故曰慎。以上說明,周代統治者對鎖具的重視程度。
    從秦漢經魏晉南北朝到唐宋時期,是我國鎖具的發展期。無論在種類上,
    還是制作工藝、文化內涵等各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其中如漢代的三簧鎖、
    唐代的魚鎖和蝦尾鎖、宋代的方身鎖等,都具有相當高的技術水平。特別是
    漢25 年左右)出現了鐵制的三簧鎖,在我國沿用了1000 多年。它
    共有兩排7 個鎖簧,上排3 簧,下排4 簧。上排3 簧的垂直方向有一個長方
    形鐵片,用以固定上排3 簧,並限制鑰匙插入深度。每個鎖簧均有兩個簧片,
    因具有彈性而總呈張開狀,上排3 簧的簧片向兩側張開,下排4 簧的簧片上
    下張開。鑰匙上排有3 個缺口,下排有4 個方孔。開鎖時將鑰匙插入鎖孔,
    旋轉90°角,再向前推移,鎖即打前二世紀末,我國漢代的簧片
    結構鎖,隨著“絲綢之路”的開闢,也傳入了古羅馬。在由東羅馬帝國分裂
    出去的奧地利格拉茨城的博物館中,還收藏著我國漢代的鐵質簧片鎖。
    唐代的鎖具,反映了唐代制鎖業的發達。1970 年,在陝西西安興化坊
    唐代遺址出土鎏金鎖。1972 年在唐代明陵臨川公主墓出土帶有鑰匙的銅鎖。
    特別是西安何家莊唐代窖藏出土的17 件鎏金銀鎖,鎖長9.5~13.5 釐米,鑰
    匙長5.2~7.8 釐米,其鎖身蜷典如蝦形。1987 年,在法門寺地宮中出土的七
    隻大小不同的箱子,內藏佛舍利(即佛骨),箱上都有不同形式的鐵鎖和銅
    鎖。這些考古成果為我國研究古代鎖具提供了寶貴的資料。宋代的鎖具在民
    間十分流行,文獻中頗多記載。歐陽修《歸田錄》卷二,記載了有關鎖的軼
    聞:永興知府喜觀舞,一日,用以配舞的鼓忽然脫環,問諸匠莫知所為。有
    名燕肅者,提議“以環腳為鎖簧,內之,則不脫矣。”又,《清異錄》一書
    中,敘及當時朝庫的鎖失落,並稱鎖為“義手鐵龍”的故事,反映了當時使
    用鎖的情景。
    明清時期,是我國鎖具的繁榮期。各種質材的鎖具同步發展,以銅鎖、
    鐵鎖居多,工藝更加精巧,在開鎖難度和外形創造上有很大創新。當時鎖具
    分為四類:即廣鎖、花旗鎖、首飾鎖、刑事鎖,可說是形狀各異,美不勝收。
    廣鎖,也叫“撐簧鎖”、“枕頭鎖”,因用途最為廣泛而得名,大多
    中國鎖文化史·6·
    為銅質簧片構造。其中的掛鎖,前期為簧片鎖,後期為彈子鎖,多數是方形
    或圓形的鎖身和上邊正方形鎖柄相連,有些鎖上還鏤刻著人物、花卉圖案,
    還有圓角式、箱式、鐘式等等。如我收藏的一把清代吉祥字鎖,銅制,橫開,
    長1 市尺多,闊3 市寸,重5 市斤。鑰匙為雙十孔式,長達1.1 尺,其一側
    還雕刻著雙龍戲珠圖。鎖身一側刻有佛家八寶和“榮華富貴”四字,另一側
    刻有“群孩嬉戲圖”,有兩個還背著仙桃,造型生動,十分可愛。又如四開
    鎖、四步功鎖,結構復雜,設計巧妙,機關奇特,要經過四次開啟纔能打開,
    一般人是很難打開的。說起密碼鎖,有些人以為是國外傳進來的,實際上,
    我國密碼鎖起源甚早,最遲在清代,已經發明了文字組合密碼鎖。工匠用特
    殊文字,編成密碼,有的用唐詩詩句,比如“床前明月光”,有的用自己想
    出的文字,比如“成恭金鑄”,然後在四個或九個能轉動的輪子上,刻上文
    字。開這種鎖,不用鑰匙,隻要把密碼文字對準,鎖具就能自然打開,故又
    稱“無鑰鎖”。後來又增加了數字組合密碼鎖,並創造了各種不同形狀的鎖
    體。如魚形、雙龍形、杠杆形、喇叭形、圓柱形等。再說古代鐵鎖,端面大
    多呈長圓角形,有在鎖體上加上數道鐵箍,以提高強度。也有方形和其他形
    狀的掛鎖,類型多樣,多用於鎖門、鎖箱等。
    花旗鎖,是指花色眾多的鎖具。花者,花樣花色;旗者,表識標志。
    其造型有動物、樂器、文字、人物等。有些鎖上還雕刻各種圖案和吉祥話語。
    其中以動物和樂器鎖最為豐富,前者如魚、蟹、蝦、龍、牛、馬、麒麟、獅
    子、蝙蝠、魚以及蝴蝶、燕子、鷹等,後者如鼓、月琴、三弦、琵琶、馬頭
    琴等,件件造型逼真,多姿多彩。如蝙蝠鎖,通過鏤空技法,把蝙蝠雕刻得
    栩栩如生,並帶上雙錢,雙桃等,將吉祥主題表達得非常深刻。
    首飾鎖,是作佩飾的像征鎖。質地有金、銀、銅、木、石、玉、牙等,
    造型眾多,制造精美,上有圖案、文字,主要有長命鎖、百家鎖以及神加鎖
    (片)等。大都為小孩佩帶,寓意長命百歲。其中的花錢鎖、又稱壓勝錢、
    吉祥錢,旨在取其吉祥,鎖住美好之意。
    刑事鎖,是指用在擒捕制服罪犯,限制罪犯行動的刑事、公安用鎖,
    包括木枷、腳鐐、手銬、指銬等。
    中國鎖文化史·7·
    民族鎖業的興起
    我國現代鎖的產生,是和現代工業一起興起的。請看下面一些記載:
    18 世紀初,英國人D. 皮特發明了凸輪轉片鎖。它是將不同的凸輪轉片裝在
    鎖殼裡,用以約束鑰匙在鎖孔中的任意轉動。其鑰匙編號由三簧鎖的20 多
    種發展到80 多種,成為當時防盜性能最好的鎖具。19 世紀中葉,歐洲制造
    商在凸輪轉片鎖和三簧鎖結構的基礎上,改制成滑動轉片鎖,其鑰匙編號可
    達1600 種以上。該鎖至今仍被廣泛應用於金庫和高級建築物上。1848 年,
    美國人L. 耶爾發明了采用圓柱形鎖柱的彈子鎖,當時稱“耶爾鎖”或“耶
    魯鎖”。它具有保密性、工藝性好等特點,問世後不久即被推廣,現已成為
    世界上使用最普遍的鎖。後來,現代彈子鎖的結構又有新的發展,出現了雙向、
    三向、四向彈子結構,以及平面、雙面、多面、雙排雙面、多排多面子彈結
    構,從而極大地提高了彈子彈的保密性能,使鑰匙編號可從原有的2500 種,
    通過“向”、“面”的變化達到百萬種。1887 年,我國通商銀行首次使用
    美國“耶魯牌”彈子鎖。
    1927 年,我國實業家胡厥文先生在上海嘉定創辦合作五金廠,投資
    牌的繫列產品, 月產1000 打左右,並在上海牛莊路742 號設發行所。1929
    年,CMC 牌產品還曾遠銷到德國、南洋群島、菲列賓等地,這是我國第一
    個生產全銅彈子鎖的工廠,也是我國鎖文化史上輝煌的一頁。至1934 年,
    該廠發展為擁有十的企業,從業人員達300 餘人,所有產品種類已
    達300 多種。產品行銷全國,頗獲時譽。
    1930 年5 月,山東黃縣順記工廠,組織生產栓式自行車鎖,三年間共
    生產6000 餘把。1934 年,改廠名為程明鎖廠,改生產銅質彈子掛鎖,商標
    為“三星牌”,其意思為兩個股東同勞方三方合作,這是我國繼上海嘉定合
    作五金廠之後第二個生產全銅彈子鎖的工廠,到1943 年,轉為批量生產,
    年產量增至2 萬把。在此期間,在上海、山東、廣州、紹興等地,中國民族
    制鎖工業相繼發展。我收藏的鎖具中,鎖上刻的英文表明為中國制造的有三
    星牌、上海牌、飛機牌、山羊牌、白鷺牌、鑽石牌、海鷗牌等。
    建國後,我國制鎖業在現代高科技的影響下,逐步走上機械化的道路,
    中國鎖文化史·8·
    獲得了更大的發展。如1956 年山東煙臺程明鎖廠轉為公私合營,並將商標
    改名為“三環牌”,其標志是將三個圓環聯綴在一起,寓工農兵聯盟之意,
    此商標一直沿用至今。當時生產的三星牌掛鎖,在鎖上用英文書寫廠名,
    “中國制造”以及“質量最好的鎖”的廣告語等。並刻有並列的三個五角星。
    1956 年,該廠生產銅彈子掛鎖達30.68 萬把。
    傳統鎖和現代鎖的比較研究
    有人問,我國傳統鎖究竟具有哪些特點?它和現代鎖比較,有哪些不
    同點呢?我覺得談這個問題時,首先要肯定現代鎖的先進性,它們是現代科
    學技術成就的產物。它的機械化生產,擺脫了過去我們用手工操作的束縛。
    能批量生產各種先進鎖具,滿足人民生活需要。20 世紀70 年代,隨著電子
    技術等現代科技的應用,創造了磁控鎖、聲控鎖、超聲波鎖、遠紅外線鎖、
    電磁波鎖、電子卡片鎖、指紋鎖、遙控鎖等絕妙精品,這些鎖突破原有機械
    結構,具有機械結構所無法比擬的高保密性能。現代鎖不僅用以防盜保密,
    而且還可用在特定的繫統中,按設定的邏輯關繫實現繫統的程序控制。如果
    和我國古代鎖具作比較研究的話,我覺得至少有三方面的不同點:
    第一,我國傳統鎖具源遠流長,迄今至少有5000 年歷史,並且種類眾多,
    藏量豐富,文化底蘊極其深厚。現代鎖具在我國發展的時間,從1887 年中
    國通商銀行首次使用美國“耶魯”牌彈子鎖算起,至今僅有一百多年時間。
    第二,中國鎖具由於是手工藝制作,使工藝的創造力得到充分發揮。
    歷代藝人在工藝上不斷創新,技術精湛,樣式眾多。從我收藏的數百把各民
    族用的鎖具實物和圖片資料中,按材質分,有木鎖、金鎖、銀鎖、銅鎖、鐵
    鎖、景泰藍鎖等;按類別分,有廣鎖、花旗鎖、刑事鎖、首飾鎖等;按形式
    分,有圓形鎖、方形鎖、枕頭鎖、文字鎖、人物鎖、動物鎖、樂器鎖、密碼
    鎖、迷宮鎖、暗門鎖、倒拉鎖、旋轉鎖、炮筒鎖、直開鎖、橫開鎖等;按用
    途分,有掛鎖、門鎖、箱鎖、櫥鎖、盒鎖、抽屜鎖、倉庫鎖等;從工藝上看,
    有平雕、透雕、鏤空雕、鏨花鎏金、錯金、包金、鍍金、鑲嵌以及制模鑄造
    等。這些鎖具,不僅是供人使用的生活物品,有些還具有較高藝術價值,可
    供人鋻賞和收藏。而現代鎖,由於采取機械進行批量生產,雖然技術含量高,
    中國鎖文化史·9·
    也有不少樣式,但劃一的較多,缺少多樣性和豐富性,能同時提供鋻賞的藝
    術品則不多。
    第三,中國鎖具不僅制造精巧,樣式眾多,而且形像生動,並賦予深
    厚的文化內涵。這一點,現代鎖具是不能比擬的。尤其是鎖具民俗不但歷史
    悠久,而且內涵豐富,如出嫁時新娘在嫁妝箱上,用“十二生肖”鎖;民間
    在做壽時,用“福祿壽喜”鎖;賀小孩生日時用長命鎖、保家百鎖,還有花
    錢鎖、同心鎖等等。這些鎖上不僅有文字,而且鏤刻有圖畫、故事,含意都
    十分深刻。
    研究中國鎖文化史的重要意義
    那麼21 世紀,研究中國古代鎖文化史,對現代鎖業有什麼重要的實際
    意義呢?眾所周知,21 世紀是一個科學高度發展,生產力大幅度提高的時代。
    國際競爭是十分激烈的。當前世界綜合國力的競爭,不僅包括經濟實力、科
    技實力、國防實力等方面的競爭,也包括文化方面的競爭。實踐證明,在現
    代企業中,文化力不僅可以轉化為生產力,而且是企業競爭的核心力。文化
    和經濟的聯姻,既是促進企業騰飛的兩翼,又是推動社會前進的動力。這點,
    鎖行業也不例外。
    2002 年9 月26 日,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正式發文《關於授予溫州市“中
    國鎖都”榮譽稱號的通知》,溫州是中國鎖都所在地,在溫州研究鎖文化史
    更有它特殊的意義。其中如溫州市強強集團,是一個由中國十大鎖王在溫州
    的四大鎖王——五洲、堅士、寶得利、霸力和眾多企業強強聯合的大型民營
    企業。注冊資金,是目前我國最大的鎖業集團。公司領導非常重視鎖
    文化建設,於2003 年在全國鎖業中,率先成立了中國鎖文化研究中心,並
    舉辦我國第一次“中國鎖文化展覽”,參加上海國際五金展和溫州輕工博覽
    會,獲得業內業外群眾的好評。他們認為:如果一個企業建立起自己的鎖文
    化,首先為企業塑造了嶄新形像,進一步提高了企業的知名度,實際上就是
    創造了企業的文化品牌。其次是在同行業的競爭中,顯示和突出企業鮮明的
    獨特的個性。企業以鎖文化為契機,對內可以增強職工的凝聚力,對外可以
    增強企業的競爭力,能間接或直接地對推動企業生產發揮它的特殊作用。因
    中國鎖文化史·10·
    此,還要深入探索中華鎖文化的發展規律,為振興中國鎖業作貢獻。而最重
    要的是把中國鎖文化的審美觀點、工藝特長、文化內涵,溶化於企業之中。
    在鎖具創新中,不斷吸收傳統鎖文化的藝術精華,結合現代高科技,在生產
    鎖具上,設計出具有民族色彩的新產品。我堅信,隻要我們與時俱進,不斷
    開拓,鎖文化研究的道路會越走越寬。隻有通過商品與文化的融合,纔能結
    出鎖具與文化融於一體的碩果,纔能使中國鎖業走向世界。
    2007 年5 月於溫州“探俗齋”

    媒體評論
    問:葉先生,您作為一個民俗學家,為什麼對鎖文化研究如此鐘情?
    答:中國鎖具的歷史悠久,在一萬年至四千年前新石器朝代的仰韶文化
    時期,我國就出土了裝在木結構架建築上的木鎖。經科學測定,這把木鎖是中國古鎖,歷經數千年滄桑,它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而發展,從無到有,
    從小到大,從簡到繁,現在已進入高科技的新的繁榮時期。我國古代勞動人
    民憑智慧和勤勞,創造了無數的鎖具,其種類繁多,用途極廣,工藝精巧,
    技術高超,有些鎖具密設機關,開啟難深,令人嘆為觀止。鎖具屬於物質民俗,
    中國鎖文化史·208·

    問:葉先生,您作為一個民俗學家,為什麼對鎖文化研究如此鐘情?
    答:中國鎖具的歷史悠久,在一萬年至四千年前新石器朝代的仰韶文化
    時期,我國就出土了裝在木結構架建築上的木鎖。經科學測定,這把木鎖是
    中國古鎖,歷經數千年滄桑,它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而發展,從無到有,
    從小到大,從簡到繁,現在已進入高科技的新的繁榮時期。我國古代勞動人
    民憑智慧和勤勞,創造了無數的鎖具,其種類繁多,用途極廣,工藝精巧,
    技術高超,有些鎖具密設機關,開啟難深,令人嘆為觀止。鎖具屬於物質民俗,
    中國鎖文化史·208·
    它是人類不可或缺的用具。有了鎖,就衍化出許多有趣的民俗,這些是傳承的,
    也是不斷變異的,而且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當然是我們民俗學工作者所要
    關心和研究的對像。就這樣,我從1988 年起,把研究重點轉向探索行業民俗
    的應用,從此就和鎖結下了不解之緣,一直痴愛至今,不肯釋手。問: 據您的了解,請談談我國鎖文化研究的現狀?
    答: 當前,我國對鎖文化研究的現狀還很薄弱,仍令人擔憂,我記
    得,1958 年鼕,我在一間古舊書攤上看到英國世界著名科學家李約瑟寫的
    一本《中國科學家技術史》。(李現為英國倫敦皇家學會會員、博士。他在
    1942 年來華任英國駐華使館科學參贊,主持中英科學合作館工作,在華期間,
    他廣泛收集團書資料,以驚人的勇氣和獨到的見解,完成了此書,成為世界
    著名科學家)。就在這本書裡,他對中國鎖的研究有這麼一段說:“如果我
    們忽視有關鎖與鑰制作的任何參考資料,則必為不可原諒之事”,又很惋惜
    的,語重心長地說:”所可遺憾者,有關亞洲鎖工藝術之歷史,迄今甚至尚
    無端。”這裡指的亞洲鎖,顯然是指中國鎖具,對這段話,我現在記憶尤深。
    這個外國人不簡單,他花了幾十年時間,研究了中國科學技術史,唯獨對我
    國忽視鎖具研究提出了批評。現在細想,認為他的批評是對的。他的見解距
    今已半個世紀,我們對古鎖的研究,雖有些好轉,但從我國研究鎖文化的書
    籍來看,還是鳳毛麟角、無處可覓,雖然也有幾本漫談鎖具的書,但都存在
    不足,主要是缺乏對史實進行全面、繫統的梳理和從表及裡的深入的剖析,
    特別當前社會上以及行業內還有不少人對鎖文化處於無知的狀態。同時,重
    視技術,忽視文化的現像仍比較普遍。這不能不說是我國歷史上的一個缺陷。
    看來,我們需要急起直追,迎頭趕上,為此,我經過周密思考,下決心選擇
    了這個有意義但難度較大的課題。我從民俗學、歷史學、考古學、工藝學等
    多視角的高度,進行了五年左右時間的調查研究,為了更好開拓這塊處女地,
    我又把研究和收藏結合起來,迄今已累積了數百把大小不一,形式各異的鎖
    具,它們是我進行研究的初步基礎。
    問:根據您多年的研究,請談談我國鎖文化有那些特點?
    答:我國鎖文化不僅源遠流長,而且內容豐富,至少可以得出以下幾
    中國鎖文化史·209·
    點認識:
    首先,鎖是與人類私有制幾乎是同時誕生的,它的歷史十分悠久。那
    是在我國的母繫社會晚期(相前5000 前2000 年),當時
    隨著生產力的提高,人類開始有了私有財產(少量)積累,為了保護個人財
    產,人類開始了對鎖具的探索,最初是用獸皮包緊自己的財物。外邊用繩索
    反復牢牢打結。要開啟時,必得用一根用獸牙或獸骨制成的“錯”,把繩結
    一層層挑開。這是我國最原始的鎖與鑰的雛形。前3000 年的仰韶
    文化時期,我國先民就創造了裝在木結構框架建築上的木鎖。這是我國也是
    世界上最古老的鎖具,可稱得上是“世界第一鎖”。以後隨著社會的發展和
    生產力的提高,又創造了銅鎖、鐵鎖、銀鎖、玉鎖等不同制材、不同形狀的
    鎖,工藝技巧越來越高。我國鎖的蘊藏量也是居世界首位的。作為中國人,
    特別是制鎖行業的同仁們,都是應該感到光榮和自豪的。
    第二,我國歷代鎖具從形式到內容都是豐富多姿的;從新石器時代的
    木鎖到夏商時期的銅鎖;從春秋戰國的金屬鎖到秦漢時期的鐵制三簧鎖;從
    北魏的青銅鎖到唐代的魚鎖和鎏金鎖; 從宋代的方身鎖到明清時期的暗門
    鎖、密碼鎖以及各種文字和動物鎖,都顯示了我國鎖文化的博大精深,還有
    少數民族的鎖,如撒拉族的四方橫開鎖、納西族方形銅鎖和彝族的原始木鎖
    等等,更是獨特。這是一片鎖的深海,也是一個浩瀚的學問之海。
    第三,用途廣泛,制作精巧。按舊的傳統分類,有廣鎖、花旗鎖、刑事鎖、
    首飾鎖四大類,稱為鎖中的“四大金剛”。現在看,這個分類面太狹了。也
    有從用途分,可以分成生活用鎖、建築用鎖、軍事用鎖、交通用鎖、倉庫用
    鎖、刑罰用鎖以及民俗用鎖等等。它的足跡幾乎遍及整個社會所有的領域。
    《禮記·月令》載,在周代,孟鼕之月,要“壞城郭,戒門閭,修鍵閉,慎
    管龠”。這是說的是修好城牆,用鎖鑰管好國門。因此,鎖具用處大的鎖住
    國門,小的鎖住庫門、場門、家門,直至鎖住箱籠、抽屜……鎖是人民必需
    的物質用品,在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認為,鎖是人民偉大的創造,
    對國計民生,起了不可替代的重要的作用。

    在線試讀
    研究中國鎖文化史的重要意義
    那麼21 世紀,研究中國古代鎖文化史,對現代鎖業有什麼重要的實際
    意義呢?眾所周知,21 世紀是一個科學高度發展,生產力大幅度提高的時代。
    國際競爭是十分激烈的。當前世界綜合國力的競爭,不僅包括經濟實力、科
    技實力、國防實力等方面的競爭,也包括文化方面的競爭。實踐證明,在現
    代企業中,文化力不僅可以轉化為生產力,而且是企業競爭的核心力。文化
    和經濟的聯姻,既是促進企業騰飛的兩翼,又是推動社會前進的動力。這點,
    鎖行業也不例外。
    2002 年9 月26 日,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正式發文《關於授予溫州市“中
    國鎖都”榮譽稱號的通知》,溫州是中國鎖都所在地,在溫州研究鎖文化史
    更有它特殊的意義。其中如溫州市強強集團,是一個由中國十大鎖王在溫州
    的四大鎖王——五洲、堅士、寶得利、霸力和眾多企業強強聯合的大型民營
    企業。注冊資金,是目前我國最大的鎖業集團。公司領導非常重視鎖
    文化建設,於2003 年在全國鎖業中,率先成立了中國鎖文化研究中心,並
    舉辦我國第一次“中國鎖文化展覽”,參加上海國際五金展和溫州輕工博覽
    會,獲得業內業外群眾的好評。他們認為:如果一個企業建立起自己的鎖文
    化,首先為企業塑造了嶄新形像,進一步提高了企業的知名度,實際上就是
    創造了企業的文化品牌。其次是在同行業的競爭中,顯示和突出企業鮮明的
    獨特的個性。企業以鎖文化為契機,對內可以增強職工的凝聚力,對外可以

    研究中國鎖文化史的重要意義
    那麼21 世紀,研究中國古代鎖文化史,對現代鎖業有什麼重要的實際
    意義呢?眾所周知,21 世紀是一個科學高度發展,生產力大幅度提高的時代。
    國際競爭是十分激烈的。當前世界綜合國力的競爭,不僅包括經濟實力、科
    技實力、國防實力等方面的競爭,也包括文化方面的競爭。實踐證明,在現
    代企業中,文化力不僅可以轉化為生產力,而且是企業競爭的核心力。文化
    和經濟的聯姻,既是促進企業騰飛的兩翼,又是推動社會前進的動力。這點,
    鎖行業也不例外。
    2002 年9 月26 日,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正式發文《關於授予溫州市“中
    國鎖都”榮譽稱號的通知》,溫州是中國鎖都所在地,在溫州研究鎖文化史
    更有它特殊的意義。其中如溫州市強強集團,是一個由中國十大鎖王在溫州
    的四大鎖王——五洲、堅士、寶得利、霸力和眾多企業強強聯合的大型民營
    企業。注冊資金,是目前我國最大的鎖業集團。公司領導非常重視鎖
    文化建設,於2003 年在全國鎖業中,率先成立了中國鎖文化研究中心,並
    舉辦我國第一次“中國鎖文化展覽”,參加上海國際五金展和溫州輕工博覽
    會,獲得業內業外群眾的好評。他們認為:如果一個企業建立起自己的鎖文
    化,首先為企業塑造了嶄新形像,進一步提高了企業的知名度,實際上就是
    創造了企業的文化品牌。其次是在同行業的競爭中,顯示和突出企業鮮明的
    獨特的個性。企業以鎖文化為契機,對內可以增強職工的凝聚力,對外可以
    增強企業的競爭力,能間接或直接地對推動企業生產發揮它的特殊作用。因
    中國鎖文化史·10·
    此,還要深入探索中華鎖文化的發展規律,為振興中國鎖業作貢獻。而最重
    要的是把中國鎖文化的審美觀點、工藝特長、文化內涵,溶化於企業之中。
    在鎖具創新中,不斷吸收傳統鎖文化的藝術精華,結合現代高科技,在生產
    鎖具上,設計出具有民族色彩的新產品。我堅信,隻要我們與時俱進,不斷
    開拓,鎖文化研究的道路會越走越寬。隻有通過商品與文化的融合,纔能結
    出鎖具與文化融於一體的碩果,纔能使中國鎖業走向世界。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