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櫻花與武士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化 ->
    【市場價】
    179-259
    【優惠價】
    112-162
    【作者】 孔祥旭 著 
    【所屬類別】 圖書  文化  世界各國文化  東方文化 
    【出版社】北京日報出版社(原同心出版社) 
    【ISBN】9787807165804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807165804
    作者:孔祥旭著

    出版社:北京日報出版社(原同心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7年10月 

        
        
    "

    編輯推薦
    現代日本是怎樣煉成的,新世紀國人思考日本的全新坐標。
    繼戴季陶、周作人之後,歷經九年的深入實地考察,一個農林經濟學博士,再次為我們還原日本的真像。日本,無非是這樣。
    日本人真的很忠誠嗎?
    如果有一個使大家都能擺脫干繫的理由,武士的忠誠也就煙消雲散了。於是當日本天皇宣布投降時,大家伙兒便都解套了。
    日本人真的很團結嗎?
    一位在日本工作多年的同胞對我說:日本人內部其實鬥得你死我活,隻有當他們面對外國人時纔特齊心。
    日本人真的不怕死嗎?
    有時我領著日本朋友在北京觀光。過馬路時,他們總是縮頭縮腦挪不動步,大概是被馬路上人車攢動的情形嚇著了;而同胞們那種“勝似閑庭信步”的勁頭,也確實讓日本人見識了什麼纔是真正的“尋死的武士道”!
    日本人真的守規矩嗎?
    日本小孩中間流傳一句口頭語:大家一起闖紅燈,不害怕。如果失去了這種眼光管理,一群日本人在一起就可能像洪水泛濫,毀滅性極強。
    日本人真的善於學習嗎?
    日本人養成了個好腸胃,許多好東西都能消化,還喫得特香。隻是笨頭笨腦的,需要個明白人領著走。
    為什麼深入到日本的細節,日本人的表現與世人所公認的形像差之千裡呢?現代日本生長和發育的先天基因是什麼呢?這些問題可以從日本的風土細節和其世間規則裡找到答案。日本山多水急,地窄多災,這樣的生存空間所孕育的民族必然是團結、順從的,必然是善於精耕細作和吸收外來文化的,這兩個特征又相得益彰地培養出日本人曖昧的氣質與矛盾的性格。 
    內容簡介
    本書對決定現代日本成長軌跡的“先天基因”——風土細節和世間規則的進行了深入剖析和精闢解讀,不僅真實質感地呈現了日本人的文化品格和行為習慣,更揭示了日本人細膩、曖昧、不畏死等表像下順從而固執,孤立又短視的真實性格。
    作者從全新的視角,風土細節與世間人情,對日本的文化、社會、經濟、政治、歷史等進行了全面剖析,深刻地指出日本之所以成為日本,正是其獨特的以高度同化為目的的欺辱制度與文化,日本列島與大陸的地緣關繫為這種制度與文化提供了充分的營養和精巧的生長空間。
    作者曾在日本長期生活,對日本有切身感受,因此本書未受二戰以來世人對日本的某些成見的影響,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也有日本流利細節與手資料的特色,但又不受其限制,將它們與中國及至其他民族的特點進行了“白描”式的對比分析,所以本書讀來親切質感,新鮮清澈。
    歷史上,日本與中國師生關繫顛倒往復,近代以來的事件更為這種師生關繫加入了更多復雜的情懷。如何看待日本,理解日本,成了國人經久不解的困惑。這種困惑很大程度上出自於青出於藍的感情糾葛,如何拋卻它,使國人在新世紀裡以崛起大國客觀平等的眼光看待日本,本書提供了一個參考。
    作者簡介
    孔祥旭,男,45歲,1984年北京師範大學理學學士,1987年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碩士,2004年日本鳥取大學博士(農林經濟)。曾任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繫教員,日本島根大學外國人研究者,現為北京聯合大學應用文理學院教員。
    著有《海外商戰傳奇》,參與編譯了《簡明帕氏新經
    目錄
    導言一團矛盾的常識
    章 日本的文化品格
    一列島風土與日本文化成長
    1.日本的風土論
    2.列島的風土
    3.日本的風土造就了怎樣的“人情”?
    二外部環境與日本文化成長
    1.中日間的“適度距離”
    2.文明邊緣地區的文化成長
    3.“大勢順應”的文化性格
    4.善於兼容的哲學傳統
    三細說日本人
    1.日本人的血統
    2.各地方日本人的性格差異導言一團矛盾的常識
    章 日本的文化品格
    一列島風土與日本文化成長
    1.日本的風土論
    2.列島的風土
    3.日本的風土造就了怎樣的“人情”?
    二外部環境與日本文化成長
    1.中日間的“適度距離”
    2.文明邊緣地區的文化成長
    3.“大勢順應”的文化性格
    4.善於兼容的哲學傳統
    三細說日本人
    1.日本人的血統
    2.各地方日本人的性格差異
    3.東日本和西日本
    第二章 日本人的行為與規則
    一似是而非的所謂常識
    1.“和”是日本人的國民性嗎?
    2.“恥感文化”的說法成立嗎?
    二生活在“圈”裡的日本人
    1.人就是城
    2.世間
    三欺辱文化及世間規則
    1.“村八分”——共同體的基本機制
    2.嫉妒與欺辱
    3.自治與懲罰機制
    4.世間的規則
    四 幾個欺辱文化的顯例
    1.不用重典的治安模範社會
    2.神風特攻隊與“受辱者之勇”
    3.代代傳承的欺辱文化
    4.“大同”社會
    第三章 日本的政治文化
    一共同體之間的規則
    1.無法形成中央集權的原因
    2.小國內部的排序原理
    3.權力與監督
    二 “大道理”和“實際做事”分離的體制
    1.表面說的和心裡想的不同
    2.“名”與“實”分離
    第四章 日本人的心魂
    一 日本的宗教
    1.日常的宗教心
    2.基督教無法在現代日本普及
    5.八百萬神的國
    4.戰後日本的新興宗教
    二日本人的魂
    1.魂居何處?
    2.日式狂歡節
    3.神道的審美倫理
    4.死去先人的“用處”
    三武士道精神
    1.中國武士與日本武士
    2.櫻花與武士
    3.武士不畏死的真相
    4.武士道的戰術觀
    5.武士道的職業觀
    四 日本人的情調
    1.世間的情調
    2.知傷感之心
    3.哭泣與悲劇
    4.女性化的情調
    5.尋死的美學
    6.餘味
    第五章日本人的生活藝術
    一 日本生活文化的淵源
    1.去中國化與去西方化
    2.“縮小”還是“放大”?
    3.禪宗與日本文化
    4.禪宗在日本“結果”
    二從有限到無限的智慧
    1.小的就是美的
    2.把空間變大的藝術
    3.日本庭園:在狹小中創造大世界
    三日常生活的藝術化
    1.戴著面具的日本人
    2.茶道裡的中國和日本文化
    3. 一出典型的茶戲
    4.“一期一會”的精神狀態
    5.嚼菜根的智慧
    第六章日本的技術是怎樣煉成的
    一日本的引進傳統
    1.日本人的“開眼”
    2.日本人獲取技術的方法與特點
    5.日本人是如何看待“思想”的?
    二日本人的技術傳統
    1.日本技術的像征:折扇與日本刀
    2.“不變”與“流行”
    3.一所懸命
    4.超過老師的辦法,
    三匠人們的工業技術
    1.天生的產業工人
    2.日本人的技術路線
    3.日本人的技術特長:組合與細部
    4.匠人的局限
    第七章 日本政治的現代化
    一 日本如何締造近代民族國家
    1.後發資本主義國家的主題
    2.“l2歲少年”的政治氣質
    3.如何利用神話增強民族凝聚力
    4.以派閥為核心的政治體制
    5.把國家當做工廠來治理
    二戰後日本的另類民主政治
    1.合縱連橫的政黨體制
    2.輪流坐莊的日式民主
    3.出身與出世
    4.政治家、官僚、地方的鐵三角關繫
    三廩議制與共同體的決策方式
    第八章 日本崛起的地緣政治因素
    一被人忽視的地緣政治因素
    1 中國是日本成功的反面教材
    2.地緣政治因素在日本發展中的作用
    二 日本近代化達成的地緣政治因素
    1 亞洲近代化過程的地理特點
    2.適度刺激下的明治維新
    3.利用國際矛盾對外擴張
    4.站隊與發展
    5.地緣政治因素與近代化
    三 日本戰後發展的地緣政治因素
    1.改變日本命運的“中國因素”
    2.冷戰的受益者
    2.日本人眼裡的美國
    4.難以平等相處的日本
    第九章日本經驗:政府主導工業化
    一日本經濟對中國的啟示作用
    二日本經濟與政府主導
    三 日本經驗:由政府安排的工業化比賽
    1.貿易戰爭的參謀本部通產省
    2.直接安排比賽
    3.直接指導訓練
    4.後發國家的成功戰略
    第十章日本經濟與日本企業
    一 日本經濟的非西方特色
    二 日本獨特的企業文化
    1.企業是城
    2.從“村八分”到“職場八分”
    5.不成功的美國化改造
    4.獨特的共同體經營體制
    5.企業集團是“藩”
    三經濟全球化的挑戰
    第十一章 日本人認識社會的方法——以經濟研究方法為例
    一西方經濟學在日本的作用
    1.沒有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經濟大國
    2.日本人如何看待西方經濟學?
    二日本人的經濟方法論
    1.超實用的經濟觀
    2.“禪宗流”的經濟方法
    三 日本實態分析方法的展開及特點
    1.調查研究的“政治經濟學”
    2.“以一粒沙子看世界”
    結束語:多餘的話
    主要參考文獻
    在線試讀
    一 列島風土與日本文化成長
    1.日本的風土論
    自古以來,日本人就和自然密切親近,到了近代,這種與自然的親近關繫發展成一種意識形態。1894年出版的志賀重昂(1863-1927)著《日本風景論》就是其中的代表。日本人對這本書的評價是(參見桑原武夫編《日本的名著》):這本書代表了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之後,在西方壓力下的日本國民精神的統一。這本書通過表現日本自然風景之美,引申出日本民族的優越性,並以此來喚起民族弘揚日本固有之美和保衛傳統的義務感。此後,從哲學家和辻哲郎(1889-1960)倡導的“風土學派”開始,日本人對於一個民族的文化特點、民族性格及行為方式的考量,大都傾向於從“風土”的角度來把握。
    按照鈴木秀夫在《風土的構造》一書中的解釋,風土論不是指涵義寬泛的氣候學,而主要是考察自然與人之間的關繫。其主要觀點認為,征服自然也好,順應自然也罷,在改變自然的同時,自然也在塑造著人類。風土論從自然條件人手,更多地卻是著眼於“人情”。在日本,包括“文化風土”、“歷史風土”、“宗教風土”、“政治風土”、“組織風土”、“經營風土”等各類風土論很是盛行。比如,論及歷史,就有日本人認為,清朝的統治時間之朝長,是因為漢族養豬而滿族也養豬。林語堂關於中國的皇帝隻能由喫饅頭的北方人做而不能由喫大米的南方人來當的說法,在某些日本文人中一定會引起共鳴。有趣的是,許多在日本的中國人認為,日本人性格中兇殘的一面是由於喫生魚片和喫生肉。對此,我倒一直沒有聽到過哪個日本“風土”大師有類似的解釋。
    “風土論”的思維方式隱含著這樣一個前提:自然本身就具有的超自然力,一切都服從“自然”,人間社會的性質終隻能遵循自然的特點並得到解釋。
    在《聖經·創世記》中,自然是上帝創造的,上帝創造的人管理自然界,萬物的主宰是上帝。而在中國“天人合一”的思想中,人也不是完全被動的。可是,在日本人的觀念裡,既沒有像西方宗教裡超自然的神的正義,也沒有中國古代思想中“天”這樣的普適原則,一切都表現為無原則的順應——順應自然,順應上級,順應大勢。這一特性曾為戰後的美國占領軍省去了不少麻煩:曾在戰爭中高喊“一億玉碎”的日本武士,在美軍占領日本後,卻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變,成為“一億順民”。這不能不說是人類歷史的一個奇觀。
    在談到人與自然的關繫時,日本人常說:西方要征服自然,中國講究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而日本則主張人順從自然。這當中,西方和日本是處在兩個;而中國則位於中間,講究“中庸”。
    那麼,是什麼樣的風土使日本人有了這樣的風土觀念?或者說,是什麼樣的“自然條件”使日本人有著這樣的自然觀?
    2.列島的風土一 列島風土與日本文化成長
    1.日本的風土論
    自古以來,日本人就和自然密切親近,到了近代,這種與自然的親近關繫發展成一種意識形態。1894年出版的志賀重昂(1863-1927)著《日本風景論》就是其中的代表。日本人對這本書的評價是(參見桑原武夫編《日本的名著》):這本書代表了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之後,在西方壓力下的日本國民精神的統一。這本書通過表現日本自然風景之美,引申出日本民族的優越性,並以此來喚起民族弘揚日本固有之美和保衛傳統的義務感。此後,從哲學家和辻哲郎(1889-1960)倡導的“風土學派”開始,日本人對於一個民族的文化特點、民族性格及行為方式的考量,大都傾向於從“風土”的角度來把握。
    按照鈴木秀夫在《風土的構造》一書中的解釋,風土論不是指涵義寬泛的氣候學,而主要是考察自然與人之間的關繫。其主要觀點認為,征服自然也好,順應自然也罷,在改變自然的同時,自然也在塑造著人類。風土論從自然條件人手,更多地卻是著眼於“人情”。在日本,包括“文化風土”、“歷史風土”、“宗教風土”、“政治風土”、“組織風土”、“經營風土”等各類風土論很是盛行。比如,論及歷史,就有日本人認為,清朝的統治時間之朝長,是因為漢族養豬而滿族也養豬。林語堂關於中國的皇帝隻能由喫饅頭的北方人做而不能由喫大米的南方人來當的說法,在某些日本文人中一定會引起共鳴。有趣的是,許多在日本的中國人認為,日本人性格中兇殘的一面是由於喫生魚片和喫生肉。對此,我倒一直沒有聽到過哪個日本“風土”大師有類似的解釋。
    “風土論”的思維方式隱含著這樣一個前提:自然本身就具有的超自然力,一切都服從“自然”,人間社會的性質終隻能遵循自然的特點並得到解釋。
    在《聖經·創世記》中,自然是上帝創造的,上帝創造的人管理自然界,萬物的主宰是上帝。而在中國“天人合一”的思想中,人也不是完全被動的。可是,在日本人的觀念裡,既沒有像西方宗教裡超自然的神的正義,也沒有中國古代思想中“天”這樣的普適原則,一切都表現為無原則的順應——順應自然,順應上級,順應大勢。這一特性曾為戰後的美國占領軍省去了不少麻煩:曾在戰爭中高喊“一億玉碎”的日本武士,在美軍占領日本後,卻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變,成為“一億順民”。這不能不說是人類歷史的一個奇觀。
    在談到人與自然的關繫時,日本人常說:西方要征服自然,中國講究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而日本則主張人順從自然。這當中,西方和日本是處在兩個;而中國則位於中間,講究“中庸”。
    那麼,是什麼樣的風土使日本人有了這樣的風土觀念?或者說,是什麼樣的“自然條件”使日本人有著這樣的自然觀?
    2.列島的風土
    剛到日本時,一個浙江來的前輩對我說,日本人的心就像日本的地形——狹窄!他邊說邊用手在空中畫了一道曲裡拐彎的弧線。我一時弄不明白,但覺得有意思。
    後來,我也常對著地圖揣摩日本人的心。日本列島,自東北至西南狹長分布,島嶼分散,主要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四大島嶼構成。按照“地形決定論”的解釋,日本人的心理應該是狹長而曲折的——也就是說不率直。這與日本人的性格似乎非常吻合。人們常說日本人有島國固有的偏見意識:凡事“日本”,心胸之狹窄也舉世無雙。但是,此話也不可完全當真。英國也是島國,卻少有島國意識;而夜郎也自大,卻並不是島國。所以,日本人的島國意識應該從它內部的風土構造和日本近現代化的特殊性上尋找原因。
    讓我們先比較一下日本與中國以及地中海周邊國家的不同:
    中國多高山,也多大河,古代的中國是“孤立的大陸”,它四周被高山、草原、戈壁、大海環抱,由中原向外延伸,資源財富分布量有逐漸減少的趨勢。所以,如果沒有北方遊牧民族的侵擾,中國人很少主動對外擴張,而是專心治理內部,即聖人所言“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地中海世界則完全不同。地中海像一個大的內湖連接著周圍地區,海上交通便利,貿易發達,到了古羅馬時期,陸地交通也異常發達。這樣,就使地中海成為商品經濟的中心、各種軍事暴力的彙集地和向外擴張的爆發地,也就是說,地中海是各種力量衝突的舞臺。無論是從古希臘、古羅馬還是從西亞草原和北非的諸文明看,孕育的都是擴張性文明,是一個戰士的世界。這種地緣關繫注定了地中海文明的歷史宿命。在這個舞臺上,無休止地與異邦人進行戰鬥既是希臘羅馬文明成立的條件,也是基督教成立的條件,當然,也是伊斯蘭文明成立的原動力。所以,地中海世界培的是戰士——征服大自然的戰士、征服世界的帝國;甚至連他們的各路神明也多是戰神,但就是沒有一個像佛陀那樣整天坐在樹下冥想的。
    日本列島位於環太平洋造山帶,地殼變動劇烈,火山眾多,地震頻繁;其大部分地區介於亞洲大陸和太平洋之間,屬於溫帶氣候,具有東亞海洋性季風氣候的特征。
    具體來說,日本氣候的差異很大,從南至北跨越了亞熱帶、溫帶與亞寒帶。但大體上說,它的氣候特點是降水量大,既多雨,又多雪。日本列島的年平均降水量為1700毫米;相比之下,北京的年平均降水量僅為600毫米,南京為1000毫米左右,即使西歐國家的年平均降水量也不過1000毫米左右。從日本列島的降水量分布看,夏季雨量在太平洋一側比較集中,6、7月份是梅雨季節,8月以後的臺風常常帶來暴雨;在鼕季,降雪量也很大,特別是日本海一側,是世界上降雪量多的地區之一。
    日本列島這一獨特的地理特性,使其在獲得豐富的水熱資源的同時,也飽受頻頻發生的臺風之苦。日本自然,有時像慈母一般無私地給予人恩惠,有時又像性情暴虐的父親反復無常,使人充滿敬畏之心。我在日本時曾遇上一次6級地震,地動山搖之際的那種無力感和無助感,使我把發達的科學技術早忘得一干二淨了,更不會有“人定勝天”的想法,驚嚇之後還真有點阿彌陀佛的慶幸,不由得增加了對大自然的敬畏之感。
    許多日本人用日本氣候的多變性來解釋日本人性格的多重性。也就是,與綿綿細雨和肆虐的風暴相對應,日本人同時具有思考的與行動的、保守的與革新的、順應的與衝擊性的性格。盡管這種解釋有些牽強,但從變化無常的天氣看,來去不定的暴風雨確實需要人們凡事多一個心眼。
    日本多山,山地、山麓丘陵、火山合計占國土面積的75%。日本列島缺少大的準平原與構造平原,大部分為衝積平原,而且被山地阻隔,因此比較狹小、分散,平原和山地結合緊密。一般說來,流人海灣的河流在山谷出口處形成衝積扇,而在人海處形成三角洲,中間又形成河岸階地和天然堤地帶。而且日本山地由於離海較近,河流短促,所以平原地帶都很接近。
    此外,充沛的降水量也促進了植物生長。許多日本人常把綠色植被看成解釋日本文化的風土要素,稱日本文化是森林文化。實際上,如果把日本文化看成森林文化,就應該加上“島國”兩字,叫島國森林文化。因為日本的森林與西歐大陸的森林有著完全不同的性格。眾所周知,西歐大陸高大的黑森林培育了日耳曼民族的“自由人”精神,而這正是日本所沒有的。
    日本的河流也有著與大陸河流完全不同的性質。日本沒有中國那樣的大河,日本的河流一般從山地流出,中間經過很短距離便注入海中,所以,流域面積小,河床坡度大,水勢湍急。曾經有荷蘭的水利專家這樣形容日本的河流:“這哪裡是河流,簡直就是瀑布!”這種瀑布一樣的河流形成了日本自然風土的一個重要特點:一方面不會由於流域太長造成大規模洪水,並且便於水資源的利用;另一方面,河床坡度大、水流急,不利於航運,特別是在雨季裡,常常造成嚴重的局部性水災。
    這樣,在日本列島上,適合人生活的定居地有如分散在山巒與河流之間的“島嶼”,並且順著各條河流的主流與支流星羅棋布地排列開來。人們在這些“島嶼中的島嶼”上生產、生活,組成社會,形成了171本古代社會的生產方式和社會組織。在這些大大小小的“島嶼”上,人們盡可能充分細致地利用每一塊山地和平地來生產稻米,創造出非常精細的稻作文化。在稻米生產中,由於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就不能沒有人與人之間的協作,特別是在生產用水的利用上,難以維繫一家一戶的生產方式,從而產生了水利設施的共同管理方式,並且由這種共同耕作的生產方式形成村落組織。
    大凡治水的民族都有一個常識,就是對水要進行疏導,要順應自然,而不會有西方文明那樣的“征服自然”的想法。在日本,“築堤”是古代日本人生活中的一項重要工作,即使到現在,日本大學的農學專業中仍然有農業工程這麼個科目。水成為連接各家各戶的“血液”,共同治水的需要孕育了特殊的人間組織。這種組織形式通常被稱為共同體。在日本學術界,這種共同體形式常被看作是日本一切組織形式的原形,並且是解釋日本社會經濟構造的主要依據。
    因此在古代,日本列島內部既沒有牽動全國的治水事業,也沒有條件形成像大陸國家那樣貫通全國的四通八達的公路與水路網。就是說,在地理構造上日本很難形成統一列島的自然力量,即日本沒有中央集權的自然基礎。但在局部地區,整治河流、興修水利、建設灌溉繫統卻是必不可少的,這就在每一個局部地區形成了相互依賴的自然力量,形成了地域共同體的基礎。所以,與東方大河文化形成的“大共同體”——中央集權社會相比,日本湍急的小河孕育了封建制的“小共同體”——分權體制。這一點是理解日本社會構造的重要的風土要素。
    日本自然的特點也影響了日本人的審美趣味,使其更多地集中在纖細可人的東西上。比如,在日本古代和歌集《萬葉集》中,所歌詠的山,多是低矮但幽美的。此外,日本人喜歡淺而清的小川小河,尤其是涓涓的小溪,能表達日本文人的審美趣味。
    日本人的話語裡常使用“心”這個字,字形雖然來自漢語,但也有日本文化的特殊成分。“心”不僅包含通常說的意識、精神等無形的東西,也帶有一種靈性的意味。日本的國家電視臺NHK有個節目叫《心的時代》,談的主要就是宗教、自然與人造物的靈性問題。日本古來有崇拜自然靈性的傳統,而且至今影響仍然很大。甚至連日本早期著名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家河上肇(1879-1946)在他的那本名著《貧乏物語》一書中,也不是完全采用馬克思關於物質意識的二分法,而是把人分為肉體、知能、靈魂三個部分。
    可見,“靈性”意識在日本文化中有多麼根深蒂固。靈性生於自然,感動於自然。當置身於細雨朦矓的山城小鎮,看著山間升起的縷縷青煙、路邊花草之間跳動的水珠、青石磚上分布的不規則的新綠時,我感到世界充滿靈性。
    如今,人們常把日本高峰富士山作為日本的像征,但這不過是國家神話的需要;在近代民族國家形成過程中,因為統一的民族國家需要有像征性的中心,初隻是幕府大將軍權力像征的富士山纔與像征性的權力中心天皇一道,成為了民族國家的像征。事實上,直到1707年後一次火山爆發之前,富士山都是一座活火山,有“火神”之稱。如果說《萬葉集》裡的山山水水是充滿趣味和靈性的,那麼富士山則意味著一種集團性的危機意識。美國人羅伯特·C·克裡斯托弗在《日本精神》一書中說:“不管其緣由到底是什麼,日本人總感到自己易受襲擊的恐懼心理不可否認地存在著。”到了近代,這種意識從對火神富士山的崇拜裡,也可見一斑。
    3.日本的風土造就了怎樣的“人情”?
    關於日本風土的幾個代表性的觀點。
    個觀點認為,日本文化起源於稻作文化,並且初是無畜農業,日本既沒有遊牧文化,日本人也沒有馴化過任何野生動物。在日本的神話和傳說裡出現的動物多是狸貓、兔子、烏龜、野雞、烏鴉、鳶一類。古代日本人的蛋白質補充主要來自“山海之珍味”,日本的家畜如狗、貓、馬、牛、豬、雞等都是外來品種。
    這說明了什麼?按照一些日本人的解釋,沒有馴化動物的經驗說明了日本從來就沒有把人當作動物來對待的“發想”,所以日本歷史上也從來沒有過奴隸社會,歷史上的日本人是愛好和平的民族。也就是說,隻有地中海世界和其他遊牧文明纔有把人當作會說話的牲口的想法,纔有為了掠奪奴隸而發動戰爭的歷史。而在日本的民族性中,原本沒有奴役人的因素,特別是奴役外民族的經驗。
    這種解釋還認為,這一區別也體現在家庭教育上——日本人對子女也遠比西方人更溺愛。木村尚三郎在《來自歐洲的發想》一書裡說:“如果說歐洲的小孩是小狗,那麼日本的小孩就是水稻白菜。”或者說,西方人更像動物,日本人更像植物。與西方民族相比,日本人缺乏管理其他民族的經驗。說白了,這就好比種地的農夫要去馴獸,很難拿捏好“胡蘿卜”和“大棒”之間的分寸。
    第二個觀點則認為,雖然日本臺風地震很多,但都是臨時性的災害,長期性的災害如洪水、連年旱災卻沒有,因此,日本人遇到緊急的危險情況時缺乏長遠考慮的思想,隻會臨時應對。並且這些事往往依靠日常經驗便可以處理,所以日本人的行為是依照慣性行事。也就是說,日本人雖然戰術處理不錯,但不擅長長期性的戰略思考。這種觀點常常出現在日本人檢討二戰的敗因或者是對現行政策的批評中。當然,從日本大量的集體自殺式行動中,確實可以看到日本人不顧後果的暴脾氣。
    第三個觀點則認為,日本人有一種和諧的自然觀。與西方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觀念相比,日本列島豐富的資源使日本人產生了把大自然當作賦予自己無窮寶藏的偉大母親的觀念,日本人對自然充滿敬畏、充滿關愛。在日本人的文學作品中有大量關於贊美大自然的文字,日本人對於一草一木、花鳥魚蟲、四季變化的描寫之細致很少有人能比。而且,即使從環保標準來看,日本人的環保意識、森林覆蓋率以及垃圾處理,在發達國家中也是很出色的。
    ……
    書摘插畫
    插圖
    插圖

    插圖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