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吸煙的歷史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化 ->
    【市場價】
    222-323
    【優惠價】
    139-202
    【作者】 李科文,魏書彪 編 
    【所屬類別】 圖書  文化  世界各國文化  其他 
    【出版社】重慶出版社 
    【ISBN】9787536687202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36687202
    作者:李科文,魏書彪編

    出版社:重慶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7年06月 

        
        
    "

    編輯推薦
    本書是為“惜”煙者們精心卷制的一支日久沉香的“香煙”。本書講述了人類從古至今關於煙的種植、加工、包裝、傳播、吸食等方面的行為、風俗和文化、是一部關於吸煙的文化簡史。產生,同時消失中的文化或行為。煙標、煙具及香煙制作過程全圖。 
    內容簡介
    煙草從何時起出現,早出現於何處,又如何擴散到世界各地,促進這個過程的一切偶然因素,《吸煙的歷史》為你詳實道來;從個吸煙的古代煙客到煙草彌漫全球後的現代煙客,煙客及其煙文化的發展,也將在《吸煙的歷史》中條分縷析;從早期祭祀典禮上的禮儀到把吸煙者送上斷頭臺,人與香煙,有多少愛恨糾纏?《吸煙的歷史》對此也將精心剖析。
    吸煙的歷史,不同於“煙草的歷史”,它記述的是人與煙草的關繫史,是吸煙行為與人的瞬間心態的關繫史。它關注各個時代人們的吸煙常態,並且把吸煙的動作置於社會學和心理學的背景之上加以解讀,將吸煙的禮儀、吸煙的方式、吸煙的心態等,在“煙”消散於空氣後重新梳理。所以,本書是對轉瞬即逝的日常煙文化的全新記述。
    目錄
    前言
    緒論 煙草征服世界
    “煙”字的來歷
    煙的別名
    煙的傳播與煙文化的泛濫
    煙草征服世界
    章 煙草的傳播史
    煙草的原產地之爭
    煙草原產地東亞說
    煙草原產地美洲說
    煙草原產地南美說
    煙草原產地非洲說
    煙草的傳播歷程
    從非洲傳到美洲前言
    緒論 煙草征服世界
    “煙”字的來歷
    煙的別名
    煙的傳播與煙文化的泛濫
    煙草征服世界
    章 煙草的傳播史
    煙草的原產地之爭
    煙草原產地東亞說
    煙草原產地美洲說
    煙草原產地南美說
    煙草原產地非洲說
    煙草的傳播歷程
    從非洲傳到美洲
    從美洲傳到歐洲
    從美洲傳人中國
    附一:漳州、泉州:煙草初傳入地
    附二:煙草從我國傳到美洲
    煙草的種植
    煙草種植的貴族化時代
    煙草種植的平民化時代
    煙草的加工
    煙草的原始加工方法
    煙草的作坊加工
    煙草的大機器生產時代
    第二章 吸食煙草的歷史
    未曾消失的香煙:遠古時候的煙者
    帕倫克神殿中,古代瑪雅人吸煙的浮雕
    美國帕布羅城印第安人居住的洞穴遺址中的煙葉、煙鬥
    墨西哥馬德雷山洞裡的空心草稈
    哥倫布帶回煙草:近古煙文化
    吸煙的人群
    近古煙的包裝與廣告
    近古煙具種種
    近古時代煙的種類
    附:近古詩人與煙
    近代的煙客及煙文化
    吸煙人群的擴大以及數量的增加
    吸煙方式以及煙具的變化
    近代煙草與煙草制品的種類
    近代煙的包裝與廣告
    煙草業的崛起:國家煙草相關機構的設立
    吸煙的風俗種種
    煙草統治世界:現代人與煙草
    普及:吸煙人群的無限擴大
    煙具逐漸淡出:現代人吸煙方式的簡化
    現代煙草種類
    煙草業的時期
    煙視媚行:煙的現代作用
    現代名人與煙
    第三章 煙與人類的關繫
    從治療梅毒到慢性自殺:煙的認識史
    人類早期對煙草的認識
    “吸煙有害健康”
    把雷利爵士送上斷頭臺:禁煙的歷史
    西方反煙運動
    中國歷代禁煙
    全球四次大控煙及反煙浪潮
    各國政府對《煙控公約》的反應
    附一:世界反吸煙浪潮及禁煙運動編年史
    附二:世界衛生組織確定的“世界無煙日”主題
    所有的事,活著,吸煙:吸煙的種種理由
    為什麼要吸煙
    前言
    前言:
    吸煙,作為人類特有的一種文化現像,是隨處可見的一個日常動作,是人對自己的一種心理態度,也是給人的健康可能導致一定麻煩的“優雅”行為。據史料記載,瑪雅人早在3500年前就開始了吸煙。但迄今為止,考古學發現人類吸煙的早證據是位於墨西哥賈帕思州倍倫克
    媒體評論
    香煙,在危害你的同時,給你生存的活力!
    ——安妮·萊克拉克
    戒煙有什麼難的,我已戒過一千次了。
    ——馬克·葉溫
    在線試讀
    章 煙草的傳播史
    煙草的原產地之爭
    歷盡坎坷競不老,
    輾轉人間,
    名號英雄草。
    蜚語流言真不少,
    多情反被無情惱。
    ——《蝶戀花·詠煙草》
    關於煙草的原產地之爭由來已久。古今中外的論述中,煙草的原產地不外乎是在美、亞、非三洲。這三種說法似乎都有一些依據,但現今國際公認的現代煙草原產地的說法是:1492年,哥倫布在南美洲發現煙草,並將其帶回歐洲。其後的一百多年間,東西方的無數人都相繼為這種具有魔力的植物所征服。雖然有種種煙草傳人中國的不同說法,但似乎煙草是“舶來物”已成定論。
    但據考證,早在殷商時代,中國就已經在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發現了煙草這種植物,當地人民種植煙草已成習俗。由於歷代統治者把煙草視為“蔬谷之害”,對其,時放時禁,所以,煙草的種植和生產也就時斷時續,未能普及。加上中國歷來就有一種“大漢”思想,文字史料都廣敘漢事,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耕種牧漁等均鮮傳寡聞,故記載流傳下來的極少,歷代的詩文反映也不多。至六朝、五代、代、清代等幾次民族大融合後,纔逐步吸收並記載了少數民族的煙草之事。實際上中國應是煙草起源的原產地國之一。
    另外,除在南美洲發現煙草以外,在世界上許多地方都有發現原生野煙的記載,在非洲、大洋洲都曾發現產於當地的原始煙草。所以,煙草的原產地或的。隻不過哥倫布在南美發現的被稱為“Tobacco”的煙草,如今已經成為世界傳播廣的一種煙草屬種罷了。
    煙草原產地東亞說章 煙草的傳播史
    煙草的原產地之爭
    歷盡坎坷競不老,
    輾轉人間,
    名號英雄草。
    蜚語流言真不少,
    多情反被無情惱。
    ——《蝶戀花·詠煙草》
    關於煙草的原產地之爭由來已久。古今中外的論述中,煙草的原產地不外乎是在美、亞、非三洲。這三種說法似乎都有一些依據,但現今國際公認的現代煙草原產地的說法是:1492年,哥倫布在南美洲發現煙草,並將其帶回歐洲。其後的一百多年間,東西方的無數人都相繼為這種具有魔力的植物所征服。雖然有種種煙草傳人中國的不同說法,但似乎煙草是“舶來物”已成定論。
    但據考證,早在殷商時代,中國就已經在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發現了煙草這種植物,當地人民種植煙草已成習俗。由於歷代統治者把煙草視為“蔬谷之害”,對其,時放時禁,所以,煙草的種植和生產也就時斷時續,未能普及。加上中國歷來就有一種“大漢”思想,文字史料都廣敘漢事,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耕種牧漁等均鮮傳寡聞,故記載流傳下來的極少,歷代的詩文反映也不多。至六朝、五代、代、清代等幾次民族大融合後,纔逐步吸收並記載了少數民族的煙草之事。實際上中國應是煙草起源的原產地國之一。
    另外,除在南美洲發現煙草以外,在世界上許多地方都有發現原生野煙的記載,在非洲、大洋洲都曾發現產於當地的原始煙草。所以,煙草的原產地或的。隻不過哥倫布在南美發現的被稱為“Tobacco”的煙草,如今已經成為世界傳播廣的一種煙草屬種罷了。
    煙草原產地東亞說
    有學者認為,遠在美洲發現煙草之前,亞洲等地就已有了煙草存在。很多歷史學家曾支持煙草起源於亞洲的說法,他們認為遠在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之前,中國人和蒙古人已有吸煙的習慣了。因為,在冰川時期之前,亞洲人曾橫跨阿拉斯加陸地大橋架移民到北美洲。隨後,這些中國人和蒙古人帶著煙草種子來到了南美洲。另一些考古學家則認為,在美洲古墓中發掘出來的煙鬥雕塑中的人像,與蒙古人種相似,故判斷為蒙古人移民美洲之後演變而成的印第安人。近年來,我國煙草界的一批學者、專家們在研究煙草史和編撰地方煙草志時,對煙草在中國的使用僅有400多年歷史的這種觀點提出了許多質疑,經一些考證,提出了“煙草源於中國或蒙古”的東亞說觀點。
    煙草源於中國說
    目前,人們廣泛種植的煙草,隻有紅花煙草與黃花煙草兩種。從目前已掌握的材料看來,這兩個品種是由美洲輾轉傳入我國的。但我國也有野生的煙草,《滇南本草》所記的“野煙”就是一例。在四川綿竹等不少地方,至今仍有被叫做“野煙”的野草,其葉形狀與煙草相似,植株很小,葉面顏色稍淺,但沒有人將其作為煙草的代用品吸食。另外,在河南嵩山林蔭中有一種野生的匣科草本植物,外形像煙草,當地人有采摘、吸用的習慣。這種植物在秦嶺也有分布,所謂華山參就是指此種植物的根部,有毒,不可服食。另外在雲南南部及西雙版納一帶分布有一種多年生野生煙草,抗病蟲性能很好。龍山、邵陽一帶也有野煙存在。雖然當前的考證調查還不完全,但也可以相信,在亞洲熱帶和我國亞熱帶、溫熱帶地區可能有煙草的原生植物分布。
    另有文獻記載,我5世紀前後就已有煙草的傳說及物證。下邊是一直以來關於煙草來源和種植的幾種說法。
    煙草源於“三國”說
    我國民間傳說認為,煙草源於“三國”時期。相傳,諸葛亮在“七擒孟獲”的過程中,發現了一種可以避瘴的名為“雲香草”的植物,後由諸葛亮部下的鄧州籍士兵,帶回一些種子,從此始有煙草。此類說法,在我國安徽、雲南、貴州、四川、陝西等省份均有。據1948年2月中華民國實業部國際貿易局出版的《煙草》一書記載,“陝、甘盛產水煙,水煙一名青條煙,漢丞相諸葛亮興兵征蠻,下寨山谷,營中瘴氣彌漫,士兵不安於生,武侯憂慮異常,詢於土人,得九葉雲香草,氣味芬芳,可以避疫消瘴,乃采之分授士卒,燃後吸取其煙,瘴氣霍然,是為水煙之嚆矢,茲後將此草移植甘肅皋蘭一帶,又發現水煙之功,可開胃健脾,化痰平咳,於是農人紛紛種植,商人紛紛販運,水煙行業由是興焉。”
    諸葛孔明南征得到雲香草治病的傳說,現今仍在中國各產煙區傳為美談。在湘西土家族、苗族地區至今都流傳著《煙源歌》:
    要說煙源三國起,征討南蠻戰火生。
    孔明親自把兵督,沅澧兩岸扎重兵。
    孟獲戰敗無處躲,銀坑洞內把身存。
    隻因孔明計策好,又打又拉攻不停。
    團團轉轉都圍往,還用百草辣子熏。
    其中有種黃金葉,勝過其他幾十分。
    眼看熏得命難保,孟獲無奈現原形。
    其實金葉叫煙草,一直流傳到如今。
    又如流傳於陝西洛川一帶的喜歌是這樣唱的:
    劉備喫煙一輩子,娶了孫權他妹子;
    關公抽了一口煙,斬了六將出五關;
    張飛抽了一口煙,鞭追呂布紫金冠;
    趙雲抽了一口煙,長板坡前殺得歡;
    孔明抽了一口煙,能掐會算是神仙;
    趙雲當年不抽煙,他為袁紹把馬牽。
    從這兩首民謠來看,三國時期就有煙草這種植物了。在中國很多產煙區,尤其是晾曬煙集中的產區,幾乎眾口一詞,說是諸葛亮發現了煙草,並用於避瘴消疫。
    甘肅蘭州著名的水煙便是當地黃花煙制作的,煙農稱黃花煙韭葉雲香草。我國著名的晾煙曬煙產區山東兗州、河南鄧縣等地煙農認為,他們現在種植的煙草,就是三國時諸葛亮避瘴氣的雲香草,經過栽培馴化之後,從野生煙演變為今天的晾曬煙。
    煙草源於漢代說
    浙江松陽《煙草志》載,早在漢朝時,已設吏專管征稅。據方志學者引述,近年發現壁畫《昭君出塞》圖之匈奴迎娶王昭君的使臣中,有一隨員背著一個煙袋及裝煙草的袋囊。昭君是西漢末年前33年奉命出塞,遠嫁匈奴呼韓邪單於。這說明,距今2 000年前的匈奴以及其他少數民族已有煙草和吸煙習慣。
    煙草源於南北朝說
    清人陳琮所著《煙草譜》,是一部專門輯錄有關煙草歷史、吸食、栽培等方面內容的著作,他在這本書中曾提到,“南北朝時,已有煙草”。這個時期與中南美洲5世紀就有煙葉,時間上基本差不多。
    煙草源於唐代說
    唐代詩人劉禹錫在流放地寫下了反映湘西少數民族吸煙的《竹枝詞》:
    馬鞭煙袋細細通,
    兩人相戀莫漏風;
    燕子銜泥口要緊,
    蠶兒挽絲在肚中。
    這一首詩,以擬人化寫法,把吸煙的整個過程描繪得形像逼真。
    《甘肅工人報》曾刊過《“唐臺煙”來歷》:“甘肅羅川一帶曾經是唐王朝避暑勝756—762年間,唐肅宗有一天做了一夢,夢見自駕祥雲追逐一群仙女到了一座山裡,仙女們忽然化作一股七彩嵐氣消失了。皇帝急出了一頭汗,怎麼找也找不見仙女的蹤影。隻好記下了這座山的地貌特征。次日派人四處查尋,一路找到了羅川。於是下令在羅川造了行宮。後來,唐肅宗在前往羅川泰山廟為老婆娘娘求子時,路上一股香氣迎面撲來,沁人他的心脾,便吩咐宮人尋香探訪。原來是一位老人正吸著一袋旱煙走過來,煙香裊裊飄散。於是,肅宗接過旱煙袋鍋吸了一口,頓時覺得神清氣爽,煙味香極了。當即下聖旨,封羅川旱煙為貢品。肅宗吸完一袋煙後,順手將煙灰彈在地埂上,後人便把那裡叫“唐臺”,把此地出的煙葉叫“唐臺煙”。
    從上述的記載,可看出唐時即有吸煙的習俗了。 在唐代乃至以前,人們用“款鼕花”、“洋金花”等煙劑治療哮喘的記載頗多。唐《外臺秘要》之治哮喘方中記載:“每日取款鼕花和雞子少許,少蜜拌花,使潤。納一鐵鐺中,又用一瓦碗,鑽一孔,也內安一小竹筒。在碗鐺相合處,皆面泥之,勿令漏氣,鐺下著炭一小時,款鼕煙自從筒出,則口含筒吸取煙咽之……吸煙使盡之。”
    這段文字,是記述煙草用於藥物的較早記載,既可說明煙草的藥用價值,也可作為唐代已有煙草的佐證。
    煙草源於蒙古說
    美國學者沃爾費在《香料煙》一書中說,人類學家的考察結果表明,煙草早起源於東南亞的蒙古,因為美洲的印第安人是來自亞洲的蒙古種人,所以世界上早吸煙的應當是東亞大陸的中國人和蒙古人,他們可能在距今15 000—20000年的冰川時期前,帶著煙籽和用煙習慣從西伯利亞橫越白令海峽大陸橋到了阿拉斯加,隨後散居美洲各地。後來煙草又繞道歐洲傳回中國。
    《藥物大辭典》裡稱,煙草的西名為“塔麻果”。《鄧縣煙草志》載,“談巴蒎,淡肉果,擔不歸等”稱謂,都是外來名稱Tobago的譯音,與歐洲稱煙草為“桃白扣”都是一個來源,即所謂的Tobago(搭巴果)島——委內瑞拉東部海岸不遠處有個小島叫“多巴哥”,原單詞就是Tobago,這就是煙草稱為“多巴哥”的依據。而資料記載,印第安人從事農牧業,農作物是大豆、玉米、馬鈴藷、番茄、向日葵、金雞納等等,唯獨沒有煙草。這也說明煙草原產地並非美洲。從煙草屬性看,黃花煙草習於溫冷高緯度海撥地區,所以寒冷的蒙古高原適應其生長。
    另據《煙草科技》載,廣西出土的煙鬥上,刻有“嘉靖二十八年四月二十四日造”字樣。這說明,早在明萬歷年以前,人們已經有了吸煙的習俗。
    關於煙草是舶來品的說法,有很多疑點。據悉,煙草傳人中國是在明萬歷年間,而內地各產煙區開始大規模種煙幾乎都在這期間前後。試想,在閉關自守的當時,煙草要從海岸傳到內地,需要相當長一段時間,不可能一傳來內地就廣泛栽種,並且在明末,海外事物不會那麼容易傳播推廣,更何況是把熱帶植物移種到寒溫地區!
    可以認為,煙草原產於東亞,大循環後又傳回中國,這樣就好解釋一些問題了。從煙草本身習性來看,紅花煙草習熱不慣冷,沒有足夠的溫度,種子不易成熟。黃花煙草則不然,熱帶能生長,寒帶亦能生長。因此,從拉美傳來的是紅花煙草,中國固有的是黃花煙草。在學科上,紅花煙草名為Tobacco或Tobacura,是由Fobago的歐音變異,而黃花煙草名為Rvstica,二者並非來源一個地方。還有一種說法是變異論說法,即煙草出自蒙古,被匈奴帶至美洲,再由北向南的傳播中逐漸變化,於是經過了熱帶、溫帶和寒帶的諸多變異,變為能在溫帶、寒帶生長的成熟種子。
    煙草原產地美洲說
    習慣說法是,煙草原產於中北美洲,吸煙也是從北美洲開始的。《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中說:“普同煙草原產美洲、墨西哥和西印度群島。”這在當代是權威的說法。從古文獻中考證,北美人吸煙,幾乎都與神秘的宗教有關,也就是說,北美印第安人使用煙草是與宗教密不可分的。摩爾根在《古代社會》中記載:“(北印第安人)部落召開行政會議時,主持人有時會站起來,納煙草於和平煙管之中,將煙管放在薪火上點燃,於是連續噴煙三次,次噴上天頂,是表示對天神的感恩,感謝天神在過去一年中保護了他們的生命;第二次噴向地下,是表示對地母神的感恩,感謝她帶來的種種物產維持了他們的生活;第三次噴向太陽,是表示對太陽神的感恩,感謝太陽光明不滅,普照萬物。”他們是初將煙草引入宗教的始作俑者,把煙草作為一種聖靈之物,成為戰爭與和平的像征。譬如,兩個部落之間劍撥弩張、相互對峙之際,如果一方要想求和,便可將煙管或煙草送予對方。對方若接受,就表示願意和平;如若不受,則意味著接下來將血流成河。因此,北印第安人又稱煙管為“和平煙管”,聚在一起吸煙又預示著和平和友誼。據說,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納切爾斯人的太陽首領,今天仍然堅持著當初的儀式。
    北美印第安人認為,煙的麻醉狀態是超自然失神狀態,這種狀態中的夢幻無疑是聖靈的啟示。所以,煙草成了聯繫人和神靈之間不可替代的物品,也是對天體崇拜的神聖祭品,它的起源,也就被蒙上了一層神秘的宗教面紗,在原始民族的宗教儀式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印第安人還將煙草應用於慶典禮儀。他們在舉行成人儀式時,把寓於靈氣的煙霧吹到青年人身上,用以祈禱對他們將來的祝福。在舉行部落宴會和收獲慶典時,煙草也是不可或缺之物,因為吸了煙能使人興奮,能夠增加宴會和慶典的熱鬧氣氛。在巴西的一些部落,巫師們在瘋狂的秘密集會時,用吸煙來使自己進入失神狀態,以期能見到精靈,故煙草在這裡被稱“聖草”。
    煙草原產地北美說,其有權威性的證據是:考古學家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北部印第安人居住過的洞穴中,發現了遺留的煙草和煙鬥中吸剩的煙絲,其年代大650年。
    另外,墨西哥南部賈帕思州倍克倫的一座神殿裡,有一幅半浮雕畫,畫上是一個吸著長煙管煙袋的瑪雅人,在舉行祭祀典禮時用煙管吹煙和吸煙;在他的頭部還用煙葉裹著。從這幅浮雕畫也可看出,印第安人以煙草作為“神器”來進行宗教儀式。沃爾佛在《香料煙》一書中記載:432年,在墨西哥的迦拉帕斯(Chlapas)州存有瑪雅(Mayan)牧師扮演用管狀物吸煙的圖,裝飾在禮堂內的十字架上,表示著這個管狀物的煙氣,可以吹到地球上的任何角落。”
    有報道說,前,北美就有了土著人崇拜太陽和祭祀吸煙的壁刻畫像。一些考古分析認為,早在3 500多年前,生活在北美一帶的土著就有了吸煙的習俗。據悉,早在4 000年以前,人類處於原始社會時期時,煙草就進入了拉丁美洲人的生活中,當時的瑪雅人就開始了種植煙草和吸食煙草。他們初時是通過咀嚼煙葉而演變過來的。
    關於煙草原產地是北美的說法,很多考古學家、學者經過潛心考證,有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根據原始煙鬥的形狀考證得來。考古證據表前2500年,煙草就已經在美洲北部出現了。從南部的沼澤和沙漠,跨越森林和平原,一直到有樹木生長的北部,除了阿拉斯加和加拿大苔源凍土帶以外,隻要有人的地方,就有使用煙草的痕跡。
    ……
    書摘插畫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