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袁氏世範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化 ->
    【市場價】
    331-480
    【優惠價】
    207-300
    【作者】 袁采 
    【所屬類別】 圖書  文化  傳統文化  其他國學啟蒙讀物 
    【出版社】天津古籍出版社 
    【ISBN】9787552803914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32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52803914
    作者:袁采

    出版社:天津古籍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6年06月 

        
        
    "

    編輯推薦

    對人生世相了然於胸的袁采把他的處世經驗娓娓道來。反映了士人階層的價值觀從理想性向現實性轉化,從學術化向世俗化方面轉化,由重理論轉為重視經驗以及對世俗生活的指導。《袁氏世範》體現出從實用和近人情的角度來看待立身處世。這對當代人經營人生而言,無疑具有重要的參照價值。


    《袁氏世範》包含有豐富的家庭倫理教化和社會教化思想,在許多方面都將中國古代家庭教育和訓俗的內容、方法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

     
    內容簡介

    《袁氏世範》共三卷,分《睦親》、《處己》、《治家》三篇。《睦親》60則,論及父子、兄弟、夫婦、妯娌、子姪等各種家庭成員關繫的處理,具體分析了家人不和的原因、弊害,闡明了家人族屬如何和睦相處的各種準則,涵蓋了家庭關繫的各個方面。《處己》55則,論立身、處世、言行、交遊之道。《治家》72則,基本上是持家興業的經驗之談。

    作者簡介

    袁采,生年不詳,卒於1195年,字君載,信安(今浙江常山縣)人年(1163年)進士,後官至監登聞鼓院,掌管軍民上書鳴冤等事宜,即負責受理民間人士的上訴、舉告、請願、自薦、議論軍國大事等方面給朝廷的進狀。袁采自小受儒家之道影響,為人纔德並佳,時人贊稱“德足而行成,學博而文富”。步入仕途以後,袁采以儒家之道理政,以廉明剛直著稱於世,而且很重視教化一方。在任溫州樂清縣縣令時,他感慨當年子思在百姓中宣傳中庸之道的做法,於是撰寫《袁氏世範》一書用來踐行倫理教育,美化風俗習慣。

    目錄
    袁采自序................................ 1

    卷之上 睦親
    性不可以強合............. 5
    人必貴於反思............. 7
    父子貴慈孝.................. 8
    處家貴寬容.................. 9
    父兄不可辯曲直........ 10
    人貴能處忍.................. 11
    親戚不可失歡............. 12
    家長尤當奉承............. 13
    順適老人意.................. 14
    孝行貴誠篤.................. 14
    人不可不孝.................. 15

    袁采自序................................ 1


     


    卷之上    睦親


    性不可以強合............. 5


    人必貴於反思............. 7


    父子貴慈孝.................. 8


    處家貴寬容.................. 9


    父兄不可辯曲直........ 10


    人貴能處忍.................. 11


    親戚不可失歡............. 12


    家長尤當奉承............. 13


    順適老人意.................. 14


    孝行貴誠篤.................. 14


    人不可不孝.................. 15


    父母不可妄憎愛........ 16


    子弟須使有業............. 18


    子弟不可廢學............. 19


    教子當在幼.................. 20


    父母愛子貴均............. 21


    父母常念子貧............. 21


    子孫當愛惜.................. 22


    父母多愛幼子............. 23


    祖父母多愛長孫........ 24


    舅姑當奉承.................. 24


    同居貴懷公心............. 25


    同居長幼貴和............. 26


    兄弟貧富不齊............. 26


    分析財產貴公當........ 27


    同居不必私藏金寶.. 28


    分業不必計較............. 30


    兄弟貴相愛.................. 31


    眾事宜各盡心............. 32


    同居相處貴愛............. 33


    友愛弟姪........................ 33


    和兄弟教子善............. 34


    背後之言不可聽........ 35


    同居不可相譏議........ 35


    婦女之言寡恩義........ 36


    婢僕之言多間鬥........ 38


    親戚不宜頻假貸........ 38


    親舊貧者隨力周濟.. 39


    子孫常宜關防............. 41


    子弟貪繆勿使仕宦.. 43


    家業興替繫子弟........ 44


    養子長幼宜異............. 44


    子多不可輕與人........ 45


    養異姓子有礙............. 46


    立嗣擇昭穆相順........ 47


    庶孽遺腹宜早辨........ 48


    三代不可借人用........ 48


    收養義子當絕爭端.. 49


    孤女財產隨嫁分給.. 50


    孤女宜早議親............. 51


    再娶宜擇賢婦............. 51


    婦人不必預外事........ 52


    寡婦治生難托人........ 53


    男女不可幼議婚........ 54


    議親貴人物相當........ 54


    嫁娶當父母擇配偶.. 55


    媒妁之言不可信........ 55


    因親結親尤當盡禮.. 56


    女子可憐宜加愛........ 57


    婦人年老尤難處........ 58


    收養親戚當慮後患.. 59


    分給財產務均平........ 59


    遺囑公平維後患........ 61


    遺囑之文宜預為........ 61


    置義莊不若置義學.. 62


     


    卷之中    處己


    人之智識有高下........ 64


    處富貴不宜驕傲........ 65


    禮不可因人輕重........ 65


    窮達自兩途.................. 66


    世事更變皆天理........ 67


    人生勞逸常相若........ 68


    貧富定分任自然........ 69


    憂患順受則少安........ 70


    謀事難成則永久........ 71


    性有所偏在救失........ 71


    人行有長短.................. 72


    人不可懷慢偽妒疑之心............................................................... 73


    人貴忠信篤敬............. 74


    厚於責己而薄於責人.................................................................... 75


    處事當無愧心............. 76


    為惡禱神為無益........ 77


    公平正直人之當然.. 78


    悔心為善之幾............. 79


    惡事可戒而不可為.. 79


    善惡報應難窮詰........ 80


    人能忍事則無爭心.. 80


    小人當敬遠.................. 81


    老成之言更事多........ 82


    君子有過必思改........ 83


    言語貴簡寡.................. 83


    小人為惡不必諫........ 84


    覺人不善知自警........ 85


    門戶當寒生不肖子.. 86


    正己可以正人............. 87


    浮言不足恤.................. 88


    諛巽之言多奸詐........ 89


    凡事不為已甚............. 90


    言語慮後則少怨尤.. 91


    與人言語貴和顏........ 91


    老人當敬重.................. 92


    與人交遊貴和易........ 93


    纔行高人自服............. 94


    小人作惡必天誅........ 94


    君子小人有二等........ 96


    居官居家本一理........ 97


    小人難責以忠信........ 97


    戒貨假藥........................ 99


    言貌重則有威............. 101


    衣服不可侈異............. 102


    居鄉曲務平淡............. 102


    婦女衣飾務潔淨........ 103


    禮義制欲之大閑........ 103


    見得思義則無過........ 104


    人為情惑則忘返........ 105


    子弟當謹交遊............. 105


    家成於憂懼破於怠忽.................................................................... 106


    興廢有定理.................. 107


    用度宜量入為出........ 108


    起家守成宜為悠久計.................................................................... 109


    節用有常理.................. 110


    事貴預謀後則時失.. 111


    居官居家本一理........ 112


    子弟當習儒業............. 112


    荒怠淫逸之患............. 114


    周急貴乎當理............. 114


    不可輕受人恩............. 115


    受人恩惠當記省........ 116


    人情厚薄勿深較........ 117


    報怨以直乃公心........ 117


    訟不可長........................ 118


    暴吏害民必天誅........ 119


    民俗淳頑當求其實.. 121


    官有科付之弊............. 123


     


    卷之下    治家


    宅舍關防貴周密........ 126


    山居須置莊佃............. 127


    夜間防盜宜警急........ 127


    防盜宜巡邏.................. 128


    夜間逐盜宜詳審........ 128


    富家少蓄金帛免招盜.................................................................... 129


    防盜宜多端.................. 130


    刻剝招盜之由............. 130


    失物不可猜疑............. 131


    睦鄰裡以防不虞........ 132


    火起多從廚灶............. 132


    焙物宿火宜儆戒........ 133


    田家致火之由............. 133


    致火不一類.................. 134


    小兒不可帶金寶........ 134


    小兒不可獨遊街市.. 135


    小兒不可臨深............. 135


    親賓不宜多強酒........ 136


    婢僕奸盜宜深防........ 137


    嚴內外之限.................. 137


    婢妾常宜防閉............. 138


    侍婢不可不謹出入.. 138


    婢妾不可供給............. 139


    暮年不宜置寵妾........ 140


    婢妾不可不謹防........ 140


    美妾不可蓄.................. 141


    賭博非閨門所宜有.. 141


    僕廝當取勤樸............. 142


    輕詐之僕不可蓄........ 143


    待奴僕當寬恕............. 143


    奴僕不可深委任........ 145


    頑很婢僕宜善遣........ 145


    婢僕不可自鞭撻........ 146


    教治婢僕有時............. 147


    婢僕橫逆宜詳審........ 147


    婢僕疾病當防備........ 149


    婢僕當令飽暖............. 149


    凡物各宜得所............. 150


    人物之性皆貪生........ 151


    求乳母令食失恩........ 152


    雇女使年滿當送還.. 153


    婢僕得土人善........ 153


    雇婢僕要牙保分明.. 154


    買婢妾當詢來歷........ 154


    買婢妾當審可否........ 155


    狡獪子弟不可用........ 155


    淳謹干人可付托........ 157


    存恤佃客........................ 158


    佃僕不宜私假借........ 159


    外人不宜入宅舍........ 160


    溉田陂塘宜修治........ 160


    修治陂塘其利博........ 161


    桑木因時種植............. 162


    鄰裡貴和同.................. 162


    田產界至宜分明........ 163


    分析鬮書宜詳具........ 165


    寄產避役多後患........ 165


    冒戶避役起爭之端.. 166


    析戶宜早印鬮書........ 167


    田產宜早印契割產.. 167


    鄰近田產宜增價買.. 169


    違法田產不可置........ 170


    交易宜著法絕後患.. 170


    富家置產當存仁心.. 171


    假貸取息貴得中........ 172


    兼並用術非悠久計.. 173


    錢谷不可多借人........ 174


    債不可輕舉.................. 174


    賦稅宜預辦.................. 175


    賦稅早納為上............. 175


    造橋修路宜助財力.. 176


    營運先存心近厚........ 177


    起造宜以漸經營........ 178


     


    附錄一


    《袁氏世範》序.......... 181


    重刻《袁氏世範》序.................................................................... 184


    跋之一............................. 187


    跋之二............................. 187


    跋之三............................. 188


     


    附錄二


    集事詩鋻(原著附錄) 191


     


    後記........................................... 239

    在線試讀
    我國古代文化典籍浩如煙海,品類繁多。其中,各種形式的“家訓”“家誡”“家規”“家禮”,在普及傳統文化、規範人們的生活和行為方式,整齊家風以至維持整個社會的諧調穩定方面,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這一部分文化遺產很值得重視。
    “三代而下,教詳於家。”清代學者錢大昕這句話,概括地說明了我國古代具有重視家教的傳統。“家訓”“家誡”一類著作,起源於東漢而盛行於魏晉南北朝時期,它是當時世族社會教育制度的產物。人們十分熟悉的諸葛亮的《誡子書》,即產生於漢魏之際;而早繫統編撰成書的家訓著作,當推南北朝時期顏之推的《顏氏家訓》。作者撰寫該書的直接目的在於“整齊門內,提撕子孫”,而其更深遠的意義則是為了“軌物範世”“遺澤後昆”。這類著作以家族和家庭中長輩對晚輩耳提面命的諄諄教諭的形式,將傳統倫理道德觀念和儒家文化精神通俗地灌輸傳授給子孫後代,使其“同言而信,信其所親;同命而行,行其所服”,即利用血親倫常關繫和長輩對晚輩的影響力約束力,達到“助人君,明教化”的目的。各種家訓中有關立志、勉學、修身養性、待人接物的訓誡,無非是要求“養親事君忠孝為本”“言則忠信行則篤敬”“慎言檢跡立身揚名”,以維持世族的社會地位。這種家教的傳統之所以在我國古代社會一直延續下來,並且影響到近現代,是有其深刻的社會根源的。正如梁啟超所說:“吾中國社會之組織,以家族為單位,不以個人為單位,所謂家齊而後國治是也。周代宗法之制,在今日形式雖廢,其精神猶存也。”家族宗法制度的客觀存在和歷久不衰,就為家教傳統的延續和“家訓”一類著作的蕃衍提供了深厚的社會土壤。被視為“古今家訓之祖”的《顏氏家訓》一書問世後,曾輾轉流布,反復梓刻,雖歷千餘年而不佚,在其影響示範之下,各種形式的家訓、家教、家規、家約、治家格言之類著作層出不窮,無代無之。如若將這類著作加以彙集,恐怕有數百千家之多,顯然這是一筆不容忽視的歷史文化遺產。
    從文化的視角來審察,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文化,其內容豐富而蕪雜,但總的來說,占據主導地位的還是儒家文化。受這種文化氛圍的熏陶,歷代家訓也深深地打上了儒家思想的印記,透過其或典雅精微或通俗易懂的言辭,其著力宣傳之要旨大抵不外乎“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大學之道”,“立人”“達人”“愛人”“諒人”的“忠恕之道”,以及“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朋友有信”的“絜矩之道”。也就是說,儒家所倡導的文化價值觀念、理想人格模式和倫理道德規範,作為歷代家訓的主要精神支柱,是“儒者宣而明之”欲使其“家至而戶說”的基本內容。當然,受釋道思想文化的影響,古代家訓中也夾雜著若干儒家文化以外的其他思想成份或因素,如道家之“無為”,佛家之心性修養等等,這也完全是事實。家訓作為在歷史上產生和發展的文化現像,它也不可能不帶有其所經歷的各個時代的烙印,但從實質和總體上來看,它還是以儒家的忠孝仁義為本,吸納融彙某些佛道思想,不過是作為達到忠孝仁義的手段而已。

    我國古代文化典籍浩如煙海,品類繁多。其中,各種形式的“家訓”“家誡”“家規”“家禮”,在普及傳統文化、規範人們的生活和行為方式,整齊家風以至維持整個社會的諧調穩定方面,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這一部分文化遺產很值得重視。


    “三代而下,教詳於家。”清代學者錢大昕這句話,概括地說明了我國古代具有重視家教的傳統。“家訓”“家誡”一類著作,起源於東漢而盛行於魏晉南北朝時期,它是當時世族社會教育制度的產物。人們十分熟悉的諸葛亮的《誡子書》,即產生於漢魏之際;而早繫統編撰成書的家訓著作,當推南北朝時期顏之推的《顏氏家訓》。作者撰寫該書的直接目的在於“整齊門內,提撕子孫”,而其更深遠的意義則是為了“軌物範世”“遺澤後昆”。這類著作以家族和家庭中長輩對晚輩耳提面命的諄諄教諭的形式,將傳統倫理道德觀念和儒家文化精神通俗地灌輸傳授給子孫後代,使其“同言而信,信其所親;同命而行,行其所服”,即利用血親倫常關繫和長輩對晚輩的影響力約束力,達到“助人君,明教化”的目的。各種家訓中有關立志、勉學、修身養性、待人接物的訓誡,無非是要求“養親事君忠孝為本”“言則忠信行則篤敬”“慎言檢跡立身揚名”,以維持世族的社會地位。這種家教的傳統之所以在我國古代社會一直延續下來,並且影響到近現代,是有其深刻的社會根源的。正如梁啟超所說:“吾中國社會之組織,以家族為單位,不以個人為單位,所謂家齊而後國治是也。周代宗法之制,在今日形式雖廢,其精神猶存也。”家族宗法制度的客觀存在和歷久不衰,就為家教傳統的延續和“家訓”一類著作的蕃衍提供了深厚的社會土壤。被視為“古今家訓之祖”的《顏氏家訓》一書問世後,曾輾轉流布,反復梓刻,雖歷千餘年而不佚,在其影響示範之下,各種形式的家訓、家教、家規、家約、治家格言之類著作層出不窮,無代無之。如若將這類著作加以彙集,恐怕有數百千家之多,顯然這是一筆不容忽視的歷史文化遺產。


    從文化的視角來審察,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文化,其內容豐富而蕪雜,但總的來說,占據主導地位的還是儒家文化。受這種文化氛圍的熏陶,歷代家訓也深深地打上了儒家思想的印記,透過其或典雅精微或通俗易懂的言辭,其著力宣傳之要旨大抵不外乎“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大學之道”,“立人”“達人”“愛人”“諒人”的“忠恕之道”,以及“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朋友有信”的“絜矩之道”。也就是說,儒家所倡導的文化價值觀念、理想人格模式和倫理道德規範,作為歷代家訓的主要精神支柱,是“儒者宣而明之”欲使其“家至而戶說”的基本內容。當然,受釋道思想文化的影響,古代家訓中也夾雜著若干儒家文化以外的其他思想成份或因素,如道家之“無為”,佛家之心性修養等等,這也完全是事實。家訓作為在歷史上產生和發展的文化現像,它也不可能不帶有其所經歷的各個時代的烙印,但從實質和總體上來看,它還是以儒家的忠孝仁義為本,吸納融彙某些佛道思想,不過是作為達到忠孝仁義的手段而已。


    顯然,就思想內容而言,歷代家訓並非如前人所誇譽的那樣,是“篇篇藥石,言言龜鋻”,但它也絕不是一堆糞土,不是一堆完全有害無益的封建糟粕。對於家訓這種既包含著糟粕,又包含著許多人生智慧和真、善、美的啟示的歷史文化遺產,我們應該像對待古今中外的各種文化一樣,采取馬克思主義的具體分析和批判繼承的態度。任何一種文化體繫作為完整的結構,都可以分解為不同的層面,每一層面又可以分解為若干要素;換言之,文化要素構成文化層面,文化層面構成文化繫統。對它們是可以加以分析分解的,也可以根據新時代的需要進行重組或新的綜合。我們對待歷代家訓也要采取分析的態度,區別良莠,批判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改造繼承吸收其富有生命力的或在今天仍有啟迪借鋻意義的文化內容,使其成為社會主義新文化的重要構成要素。


    既然古代家訓是封建時代的產物,大多出自歷代帝王、名臣仕宦、封建士大夫之手,而為封建統治階級所倡導,它就不可能不帶有封建地主階級意識形態的特征,不可能不大量宣揚封建道德觀念。例如,歷代家訓中反復強調必須遵從封建的綱常名教,倡導愚忠愚孝的封建倫理道德;反復鼓吹“學而優則仕”“唯上智與下愚不移”和“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封建士大夫觀念;反復提倡安常處順、知足常樂、明哲保身的處世之道和保守思想,等等。毫無疑問,這些都屬於封建思想的糟粕,是應該批判和舍棄的。這方面的思想流毒在今天仍不能忽視。


    另一方面,歷代家訓中還包含著相當多的思想精華和在今天仍有積極意義的內容,在教育後代如何處世做人的論訓中,提供了前人豐富的人生經驗和智慧,自覺或不自覺地宣傳和弘揚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這些富有生命力的內容,都可供我們發現剔抉、含英咀華和借鋻吸收。從大的方面來說至少可以舉出以下幾點:


    其一,鼓勵立志。如諸葛亮《誡外甥書》說:“夫志當存高遠,??若志不強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滯於俗,默默束於情,永竄伏於凡庸,不免於下流矣!”《溫氏母訓》說:“豈有子孫專靠父祖過活之理!??若肯立志,大小自成結果。”


    其二,獎掖進學。如諸葛亮《誡子書》說:“纔須學也,非學無以廣纔,非志無以成學。”《顏氏家訓》說:“幼兒學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學者,如秉燭夜行。”


    其三,勸勉勤儉。《朱柏廬治家格言》說:“黎明即起,灑掃庭除。”“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明吳麟徵《家誡要言》說:“治家,舍節儉別無可經營。”“茹荼歷辛,自是儒生本色。”


    其四,提倡清廉。《景氏家訓》載胡康公誨諸子曰:“予居官四十餘年,無他長,但‘清白’二字,平生守之不失。爾曹今日雖未有官守,務全名節,金帛易動人,遠而勿親。”高攀龍《家訓》說:“世間惟財色二者,迷惑人,敗壞人。”


    其五,導人行善。《朱柏廬治家格言》說:“勿貪意外之財,勿飲過量之酒。”“與肩挑貿易,毋占便宜;見貧苦親鄰,須加溫恤。”《家誡要言》說:“待人要寬和,世事要練習。”“惡不在大,心術一壞,即入禍門。”《弟子規》說:“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能親仁,無限好,德日進,過日少。”


    此外,歷代家訓還在強調知行合一,學以致用,應世涉務,分陰惜時,遵守禮儀,尊敬師長,孝順父母,慎擇朋友,睦鄰友好,克己讓人等許多方面,都有一些精采的議論和非凡的識見,有的至今仍能給人以真的啟迪、善的奉勸和美的鋻賞,展示出永久的價值和魅力。這些積極的內容自然是我們今天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所必須繼承和發揚的。經過批判的分析和創造性的轉化,完全可以用來作為對青少年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益資糧和歷史教材,倡導良好的家風亦有利於促進整個社會的安定團結和諧調發展。


    《中國歷代家訓叢書》的主編夏家善同志,是我剛調到南開大學工作時就已相識的老朋友。他長期研治中國文學,詳熟古代文化典籍,特別矚意於歷代家訓的搜集整理,用力甚勤,頗有心得。這套叢書就是他從我國歷代家訓中精選彙輯出來的,共計十二冊,雖分類彙編而又構成一完整繫統,有明確的指導思想,並邀請專家學者對各書分別加以標點、注釋和說明,以便於讀者準確地把握其思想內容,從中汲取智慧和涵養。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工作。夏家善同志向我征序,作為老朋友,我覺得難以拒絕,於匆忙中寫了上述粗淺的認識,不當之處請編者和讀者批評指正。


     


    方克立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