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大藏經精華——聖嚴法師講佛經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化 ->
    【市場價】
    179-259
    【優惠價】
    112-162
    【作者】 聖嚴法師 著 
    【所屬類別】 圖書  哲學/宗教  宗教  佛教圖書  文化  傳統文化  其他 
    【出版社】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ISBN】9787567517547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大32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67517547
    作者:聖嚴法師著

    出版社: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4年06月 

        
        
    "

    編輯推薦
    著名演員張國立:法師的心語,猶如智慧的明燈,清心的甘泉,點點滴滴滋潤著我的心靈

    聖嚴法師*透徹、*通俗易懂、*全面的講經說法

    一本書直入佛藏,輕松理解佛經佛法,時常誦讀,少走彎路

    修持戒定慧,解脫生死煩惱,洞徹生命無常、無我的真相

    修身養性,增長智慧,淨化人心,和美社會,提高人生的品
     
    內容簡介
    本書是聖嚴法師講《法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心經》、《地藏菩薩本願經》、《占察善惡業報經》、《佛遺教經》、《四十二章經經》、《八大人覺經》、《華嚴經·普賢菩薩行願品》等的講經記錄,這些經典在佛教都有著很重要的地位,聖嚴法師通過淺顯明白的語言,讓人對佛教經典有了深入的了解,對修生養性很有幫助,非常值得閱讀。
    作者簡介
    聖嚴法師(1930—2009),出生於江蘇南通,世界著名的佛學大師,日本立正大學博士,臺灣著名道場法鼓山的創辦人。

    他以中、日、英三種語言在亞、美、歐各洲出版著作近百種,發行量多的是《正信的佛教》,近四百萬冊;譯本多的是《信心銘》,已有十種語言。還有《佛學入門》、《學佛群疑》等影響深遠的著作,均受廣大讀者歡迎。

    聖嚴法師被譽為臺灣高僧,穩定人心的力量。門人弟子遍布世界各地,既有政界人物,也有活躍在海峽兩岸的著名藝人、學者等,確為近幾百年對臺灣影響*的人物之一。
    目錄
    編者序
    一、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記
    緒論
    一、《法華經》與《普門品》
    二、觀世音菩薩的因行與果德
    三、《法華經》的翻譯者
    四、觀世音菩薩的性別
    五、觀世音菩薩住在何處
    本論
    一、為何名為觀世音菩薩
    二、如何遊化娑婆世界
    重頌問答觀音聖德
    一、為何名為觀世音
    二、觀音無處不現身


    編者序

    一、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記

    緒論

    一、《法華經》與《普門品》

    二、觀世音菩薩的因行與果德

    三、《法華經》的翻譯者

    四、觀世音菩薩的性別

    五、觀世音菩薩住在何處

    本論

    一、為何名為觀世音菩薩

    二、如何遊化娑婆世界

    重頌問答觀音聖德

    一、為何名為觀世音

    二、觀音無處不現身

    三、贊嘆觀音聖德

    結論

    一、持地結贊觀音

    二、大會眾生普得法益

    二、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記

    前言

    心經的內容

    序論

    本論

    結論

    三、地藏菩薩的大願法門

    前言

    一、地藏的意思

    二、地藏菩薩是誰

    三、地藏法門的三部經

    占察善惡業報經講記

    一、地藏菩薩的本誓願力

    二、修行占察法當發種種願

    三、《占察經》的基本法門是十善

    四、《占察經》的離怯弱法

    五、空無自性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講記

    一、地藏菩薩的功德

    二、地藏無盡誓願

    三、地藏菩薩循聲救苦

    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

    一、佛在忉利天宮為母說法

    二、地藏誓願與稱名功德

    三、度盡眾生方成佛道

    四、孝女度母因緣

    五、光目女發大願度脫其母

    六、一王發願永度眾生

    七、病亡讀經利益

    四、普賢菩薩行願贊講記

    前言

    一、普賢行願在《華嚴經》中的地位

    二、普賢菩薩在佛法中的地位

    普賢菩薩行願贊講記

    一、“禮敬諸佛”贊

    二、“稱贊如來”贊

    三、“廣修供養”贊

    四、“懺悔業障”贊

    五、“隨喜功德”贊

    六、“請轉法輪”贊

    七、“請佛住世”贊

    八、“功德回向”贊

    九、“學佛回向”贊

    十、“利益眾生”贊

    十一、“大行利生”贊

    十二、“恆順眾生”贊

    十三、“同行善友”贊

    十四、“持法修行”贊

    十五、“重重無盡”贊

    十六、“十種威力”贊

    十七、“圓滿七海”贊

    十八、“盡學普賢”贊

    十九、“學文殊行”贊

    二十、“行願功德”贊

    二十一、“滅罪生福”贊

    二十二、“善根回向”贊

    二十三、“往生極樂”贊

    二十四、“利樂有情”贊

    二十五、“結歸極樂”贊

    後記

    普賢菩薩十大願

    前言

    大願:禮敬諸佛

    第二大願:稱贊如來

    第三大願:廣修供養

    第四大願:懺悔業障

    第五大願:隨喜功德

    第六大願:請轉法輪

    第七大願:請佛住世

    第八大願:常隨佛學

    第九大願:恆順眾生

    第十大願:普皆回向

    五、四十二章經講記

    緒論

    釋經文

    六、佛遺教經講記

    佛教的根本修行方法

    ——《佛陀遺教》導讀釋常延

    緒論

    一、有關《佛遺教經》的注釋

    二、內容大要

    三、釋經題

    四、譯者

    釋經文

    一、緣起

    二、以戒為師

    三、所持戒相

    四、持戒功德

    五、當制五根

    六、當好制心

    七、誡多求供養

    八、誡多睡眠

    九、對治瞋恚

    十、對治驕慢

    十一、少欲生善

    十二、知足安樂

    十三、遠離憒鬧

    十四、策勉精進

    十五、常當攝念

    十六、修習禪定

    十七、智慧明燈

    十八、離諸戲論

    十九、反覆叮嚀

    二十、真實四諦

    二十一、兩類弟子

    二十二、開示無常

    二十三、勉求出離

    七、八大人覺經講記

    緒論

    釋經題

    釋經文

    一、誦念本經

    二、修四念住

    三、少欲無為

    四、常念知足

    五、常行精進

    六、增長智慧

    七、怨親等施

    八、不染世樂

    九、代眾生苦

    十、總結全經

    十一、勸誦滅罪

    八、佛經精選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地藏菩薩本願經

    普賢菩薩行願贊

    四十二章經

    佛遺教經

    佛說八大人覺經

    中阿含八念經


     

    媒體評論
    本書結合了正信的佛法,圓融的世理,練達的人情,以一貫親切、明晰的方式,回應當代人的知性及心靈需求,處處表現出以佛法為依歸,以人生為訴求的人生佛教精髓。
    :“老師”對佛教徒而言,非常、非常地重要,但名師隻是一種世俗的尊稱。佛教並沒有什麼名師、大德這種名相,講求的隻是師徒間彼此的心心相印。所以不要執著名師,因為再有名的師父也不能把你變成佛,他們隻能為我們指出心靈的路,但還是得靠自己的力量修行。
    像我來見聖嚴師父,就是因為我修行了五年,我必須向一位有智慧的老師請益,看看我走的方向對不對?路對不對?師父能夠為我指引,哪裡要注意、哪裡要改變、哪裡要做。
    李連傑
    我皈依聖嚴法師多年,受益匪淺。法師的心語,猶如智慧的明燈,清心的甘泉,點點滴滴滋潤著我的心靈。
    張國立
    聖嚴法師是一位偉大的禪師,我對他的學問與智慧極具信心。我很慶幸能身為他的友人,我也尊崇他在東西方為佛教所做出的貢獻。本書結合了正信的佛法,圓融的世理,練達的人情,以一貫親切、明晰的方式,回應當代人的知性及心靈需求,處處表現出以佛法為依歸,以人生為訴求的人生佛教精髓。

    :“老師”對佛教徒而言,非常、非常地重要,但名師隻是一種世俗的尊稱。佛教並沒有什麼名師、大德這種名相,講求的隻是師徒間彼此的心心相印。所以不要執著名師,因為再有名的師父也不能把你變成佛,他們隻能為我們指出心靈的路,但還是得靠自己的力量修行。

    像我來見聖嚴師父,就是因為我修行了五年,我必須向一位有智慧的老師請益,看看我走的方向對不對?路對不對?師父能夠為我指引,哪裡要注意、哪裡要改變、哪裡要做。

    李連傑

    我皈依聖嚴法師多年,受益匪淺。法師的心語,猶如智慧的明燈,清心的甘泉,點點滴滴滋潤著我的心靈。

    張國立

    聖嚴法師是一位偉大的禪師,我對他的學問與智慧極具信心。我很慶幸能身為他的友人,我也尊崇他在東西方為佛教所做出的貢獻。

    一行禪師
    在線試讀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記
    《心經》在所有的佛經之中,是文字精簡、組織嚴密、內容豐富的一部經,我們既可以因它而理解佛法,深造自得,也可以把它當成修行的法門來用功,更可以為求感應而虔心持誦。
    《心經》是大乘佛法的心要,也可以視為一部很好的佛學概論。不過要把它解說得深入淺出,卻是很不容易的事。
    首先看這部經的結構。它可分成三個段落:
    段是“序分”,也就是一般所謂的“序言”或“序論”,一共有四句:“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阨。”
    第二段是“正宗分”,一般稱為“本文”或“本論”,即本經的主要內容,它分述五個觀點:
    一、人類觀:指出人的五蘊——色、受、想、行、識——是空的,因此,人的本身就是解脫自在。共七句:“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二、宇宙觀:包括五蘊、十二處、十八界,講的是人在宇宙之中就是解脫自在。共十一句:“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三、人的三世因果觀:解釋人在生來死去之中就是解脫自在。共六句:“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四、菩薩的境界:這是解脫自在好的範例。共八句:“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五、佛道:這是菩薩的理想和目的,也就是解脫自在的終極圓滿。共三句:“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後一段是“流通分”,即一般所稱的“結論”。共十四句:“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記

    《心經》在所有的佛經之中,是文字精簡、組織嚴密、內容豐富的一部經,我們既可以因它而理解佛法,深造自得,也可以把它當成修行的法門來用功,更可以為求感應而虔心持誦。

    《心經》是大乘佛法的心要,也可以視為一部很好的佛學概論。不過要把它解說得深入淺出,卻是很不容易的事。

    首先看這部經的結構。它可分成三個段落:

    段是“序分”,也就是一般所謂的“序言”或“序論”,一共有四句:“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阨。”

    第二段是“正宗分”,一般稱為“本文”或“本論”,即本經的主要內容,它分述五個觀點:

    一、人類觀:指出人的五蘊——色、受、想、行、識——是空的,因此,人的本身就是解脫自在。共七句:“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二、宇宙觀:包括五蘊、十二處、十八界,講的是人在宇宙之中就是解脫自在。共十一句:“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三、人的三世因果觀:解釋人在生來死去之中就是解脫自在。共六句:“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四、菩薩的境界:這是解脫自在好的範例。共八句:“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五、佛道:這是菩薩的理想和目的,也就是解脫自在的終極圓滿。共三句:“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後一段是“流通分”,即一般所稱的“結論”。共十四句:“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心經》在所有的佛經之中,是文字精簡、組織嚴密、內容豐富的一部經,我們既可以因它而理解佛法,深造自得,也可以把它當成修行的法門來用功,更可以為求感應而虔心持誦。原因是這部經主在開顯大乘的“空”義,深廣而微妙,我們可以由此而理解深究佛法。而我們自己若能了解“空”義,信受奉行,也可離卻煩惱;而且持誦本經,使鬼神了知“空”的道理,又能度鬼神得解脫,所以,持誦《心經》可以自利利他,冥陽兩利。

    下面簡單介紹《心經》的來歷。根據印順老法師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記》說:“此經本是《般若波羅蜜多經》中的心要,在六百卷的《大般若經》裡,有《學觀品》,此品有與本經幾乎完全相同的文句,不過不是觀自在菩薩說的,而是佛直接向舍利子說的。此經應該是《大般若經》裡的精要部分,古德為了易於受持,特地摘出來單行流通,所以名為《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東初老人著的《般若心經思想史》也說:“《心經》是六百卷《大般若經》的精要,也是《大般若經》的結晶體。《心經》雖不攝於《大般若經》內,但在《大般若經》第二會第二分《觀照品》第三之二,其異譯為《大品般若?習應》第三的一段,頗與《心經》類似。有說這段原文該為《心經》的原型,或說《心經》是根據這段文而組成獨立的經典。於此不特可觀見《大般若經》的精要,亦可窺見《心經》組織的來源。”

    歷來《心經》的譯本很多,自姚秦鳩摩羅什翻譯之後,一直到宋朝的施護為止,可以查考的,一共經過十一次的漢譯工作,前後經過的時間約六百年。現在我們一般講誦流通的是由唐朝玄奘大師所譯的《心經》,全部為二百六十個字。心經的內容

    現在我就前面所分的段落,依次來講述《心經》的內容。

    序論

    觀自在菩薩

    觀自在,在梵文佛經中稱為“阿縛盧枳帝濕伐邏”,在中文佛經中的譯名則有好幾種,大家熟悉也常稱的就是鳩摩羅什的舊譯——觀世音,玄奘則新譯為觀自在。

    前面說過,《心經》的原型,在《大般若經》裡本來是佛陀向舍利子說法,可是四五世紀《心經》成立之時,密教正流行於印度及西域各地,觀世音菩薩的大慈大悲,廣大靈感,應化無礙的威神之力,早已成為密教信仰的中心,所以就把觀世音,即觀自在菩薩,奉為《心經》的說法主了。

    菩薩是依德立名的,依般若觀慧而已得自在的菩薩,即名觀自在菩薩。這位菩薩以甚深的般若(智慧)來觀照五蘊,知道五蘊本就是空的。由於證悟了空性,一切的苦難對這位菩薩而言都超越了。我們佛教徒有很多人會念《白衣大士神咒》,此咒的後面是這樣說的:“人離難,難離身,一切災殃化為塵。”怎麼有這樣大的力量呢?是因為咒中稱念了觀世音菩薩名號的緣故。本經的觀自在菩薩,就是觀世音菩薩,所以我們一心念《心經》也能夠“人離難,難離身,一切災殃化為塵”。但是,話又說回來,如果念的人未能徹底了悟空義,那麼災難隻是暫時離開,以後難保不會再來。

    觀自在,觀什麼自在?隻要用修行的方法觀照,就能夠得自在。從《楞嚴經》裡我們知道,觀世音菩薩的修行法門是耳根圓通,也就是因聽聲音而入三昧,因聽聲音而解脫自在。這個“觀”,可以用耳朵、眼睛、鼻子,也可以用身體。不過從修行的方法來講,用耳朵來“觀”,容易讓我們去煩惱證菩提。

    我在指導禪七的時候,如果有人打坐著魔,不由自主地哭笑吵鬧,通常我都教他躺下來,把眼睛合上,心裡什麼都不要想,隻用耳朵靜靜地聽,聽四周的聲音,遠處近處各種聲音,不需多久,他就會安靜下來。所以用耳朵聽,是容易使心安定的修行方法。

    “菩薩”是梵語“菩提薩埵”的略稱,中文的意思是“覺有情”,又譯為“大道心眾生”,即“已發了大菩提心的眾生”。菩提心有大有小,發小菩提心是但求自了,隻求自己解脫的小乘人;而發大菩提心,則是發廣度一切眾生的願心,以助眾生得解脫、成佛道為目標,並非是隻求個人解脫的大乘行者。

    事實上,唯有不顧自己,隻關心別人,隻度眾生,不為自利,纔是真正自在解脫的法門。為什麼呢?因為他去除了以自我為中心的自私心。人的煩惱都是從自我中心的意識而產生的。真正發大菩提心,不為己而為眾生的人,纔能真正得到解脫,而且是得大解脫。所以諸位要學佛,就要發大菩提心。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

    這兩句經文是說:修行甚深的般若法門之時,照見我及我所的五蘊法,畢竟是空的。梵語“波羅蜜多”,是“超度”、“到彼岸”的意思,用現代語來講,就是“超越”。“般若”也是梵語,中文譯為“智慧”。“行深般若波羅蜜多”,就是以深廣的智慧來超越煩惱的障礙。

    智慧可分三等:1.世間的智慧,2.出世間的智慧,3.世出世間的智慧。

    世間的智慧,繫指凡夫的聰明纔智,亦即以自我為本位而發展出的各種學識經驗和價值判斷。這種出於“我執”的產物,不能徹底究竟,也無法獲得解脫。

    出世的智慧,是指小乘聖者的智慧。能證人無我,能出三界苦,已得解脫樂;不過尚未證得法無我,所以執著離世間而入涅槃,隻能自求了脫,不能普度眾生。

    至於世出世間的智慧,乃是大乘菩薩的智慧。既證人空(即人無我),也證法空(即法無我),得大解脫而不離世間,這纔真是大智慧、深智慧,這也纔能稱之為“般若”。

    菩薩修行,有所謂“六度”法門,又稱作“六波羅蜜多”。即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進、五禪定、六智慧。這六度裡,若無智慧度(即般若波羅蜜多)貫串其間,其他五度便不得究竟,所謂“五度如盲,般若為導”就是此意。故智慧為菩薩修行的終極目標,唯有修得智慧,纔能度脫一切苦阨,而這個智慧的著眼處,就是先要把五蘊看空。

    什麼是“五蘊”呢?簡單地說,五蘊就是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是吾人身心的總和。色蘊是指生理的、物質的現像,受、想、行、識四蘊是指心理的、精神的活動。

    五蘊皆空的“空”是什麼意思呢?中國人常把佛門叫做“空門”,出了家就叫“入空門”,但許多人不了解“空”的意義。

    就如一首《醒世歌》,開頭是“天也空,地也空,人生杳冥在其中”,然後說什麼“夫也空,妻也空,大限來時各西東”,“母也空,子也空,黃泉路上不相逢”,末了說:“人生好比采花蜂,采得百花成蜜後,到老辛苦一場空。”這樣子看人生是多麼失望,多麼空虛啊!

    佛法的“空”絕不是教人消極、逃避和否定一切的;相反地,它是從空性中教人正視生命的意義,不斷地努力向上。以下從三個不同層次的比較來說明大乘佛法的“空”:

    一、頑空:虛無主義者認為世間沒有真實的事物,沒有因,也沒有果;沒有過去,也沒有未來。一切都是現成,所以不需要努力,也不必害怕,反正有的一定會有,沒有的就算再努力也不會有;而該來的一定會來,即使不努力也一定會來。而且有與無,來與不來,皆無實在的價值,生時感到空虛,死後一切歸於幻滅。這是一種很可怕的思想。

    二、偏空:是指小乘的聖者所證的“空”。他們觀察思維世間所有的現像,都是暫生暫滅,不停地遷流變化,因緣聚則生,因緣散則滅,絕沒有什麼不假因緣、永恆不變的事物,特別是對人的身心現像——五蘊的無常、苦、空、無我體證深刻,所以舍離五欲,勘破自我而得到了解脫。由於他們對世間有著很強的厭離心,認為世間充滿顛倒、污濁與苦痛,不願留下來受苦,證人空而未達法空,便急急趣入涅槃,了生脫死。這種偏空的思想中,生死與涅槃、煩惱與菩提是對立的,離了生死纔能證得涅槃,斷了煩惱方可獲得菩提,明顯表現“獨善”、“出世”的精神。

    三、畢竟空:是指大乘菩薩所證的“空”。已發菩提心的菩薩,雖知道世間是無常、空幻的,可是他們不忍心任由廣大無邊的眾生貪著五欲,沉淪於生死苦海,所以發願度眾生。這些菩薩,本身對於世間的五欲已不執著、不貪求,所以對這世間也無須逃避,依然生生世世留在世間關懷眾生、幫助眾生,讓所有眾生都能證得無餘涅槃。這種“空”,是空去對自己身心的執著,也空去了對一切現像的執著,轉生出救濟眾生、無我無私的悲心與願力。

    度一切苦阨

    菩薩用甚深的般若智慧來觀照五蘊,如實證見自己的身心是空的,當下就能夠度脫一切苦阨。

    何謂“一切苦阨”?我們先說“苦”。苦有三大類:一是身體的苦,二是心理的苦,三是身心交織的苦。身體有生、老、病、死四種苦,這是從生到死之間的四個現像。人,出生了以後就會病、會老、會死,過去生我們記不得了,今生我們還沒有死,可能不知道死苦是什麼滋味,但當我們看過別人死的情況,就可明白死亡不會是一件快樂的事。

    至於心理的苦也有三種:即求不得苦、怨憎會苦和愛別離苦。例如世人求升官發財、求婚姻美滿、求子孝孫賢等,能有幾人如願以償?這就是求不得苦。再如世間的事很奇怪,自己所討厭、不喜歡的人,在甲地避不見面了,偏在乙地踫了頭,而且常因情勢所逼,非在一起不可。俗話說“冤家路窄”,這便是怨憎會苦。至於愛別離苦也是人間常有,其中痛苦的,莫過於親子之愛、夫妻之情,因為生離死別而腸斷心碎,魂牽夢縈。由於凡夫眾生把身心的現像與活動執著為我,在自我意識的驅動下,生生世世地造業,再生生世世地受報。這種生命輪回,不斷地造業、受報,稱為“五蘊熾盛苦”,這是身心合起來的苦。

    總計上述有八種苦,我們叫它作“八苦”。

    至於“阨”,則是執著五蘊所招感的一切災難。例如:水災、火災、風災、地震、毒蟲猛獸等天災以及刀兵、盜賊、惡政等人禍。刀兵是指戰爭,惡政是指昏暗殘暴的政治,像中國歷史上的夏桀、商紂、秦始皇以及西方的羅馬皇帝尼祿等所施行的暴政。古人說:“苛政猛於虎”,苛暴的政治比老虎還可怕,以致在亂世裡,許多人寧可冒著被老虎喫掉的危險而躲到深山裡,也不願意留在平地受官吏的迫害。我們把身心的現像計執有我,就難免要受這些天災人禍的恐懼和痛苦。

    但願大家能常念“觀世音菩薩”,朝念觀世音,暮念觀世音,念得身心放空,念得自我中心、自私自利的觀念不再生起,那麼就一定可以“人離難,難離身,一切災殃化為塵”了。

    本論

    一、人類觀——五蘊→五蘊皆空——人的本身即解脫自在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舍利子,即《阿彌陀經》裡面所稱的“舍利弗”。“弗”是梵語,譯成中文就是“兒子”的“子”。“舍利”原本是印度的一種鳥,這種鳥眼睛非常明銳,舍利弗的母親眼睛明銳得像舍利一樣,所以取名為“舍利”。她這個兒子從母得名,所以叫“舍利子”。

    人是由五蘊所成,我們若能如實觀照五蘊本空,那麼,雖有身心的現像,也能夠生活得解脫自在。然而要把五蘊看空,必須用智慧。用智慧看五蘊怎麼看法呢?觀世音菩薩對釋尊的弟子,被稱為智慧的舍利弗尊者說:“舍利子啊!色之於空,並沒有不一樣;空之於色,也沒有不一樣。色就是空,空也就是色。”

    這裡的“色”,就是五蘊中的“色蘊”,屬於生理的、物質的現像。其餘受、想、行、識四種,是屬於心理的、精神的活動,它們與空的關繫,和色蘊完全一樣。也就是在本經“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之下依式寫成“受不異空,空不異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想不異空,空不異想;想即是空,空即是想……識即是空,空即是識”。不過為免繁贅,隻用“受、想、行、識,亦復如是”一句概括了。何謂“色不異空”呢?“色”在這裡是指我們的身體,是由“四大”互為因緣和合而成。一般不懂佛法的人,聽到“四大”就以為是指酒、色、財、氣,其實這是牛頭不對馬嘴。四大乃指地、水、火、風,是物質界的四種特性,因為這四種特性在世間極普遍而作用又極大,所以稱為“四大”。

    地大表現的是堅硬性,如身上的骨骼、肌肉、血管、神經、皮膚、毛發、指甲等;水大表現的是濕潤性,如血液、淋巴液、唾液、汗、尿等;火大表現的是溫熱性,就是我們的體溫了;風大表現的是流動性,如呼吸和血液循環。

    由這四種特性的物質和合而成的色身,必須每天攝取食物、補充水分,經過消化、分解、吸收以維持體力,而體內的廢物則以糞、尿、汗水的形態排出體外;這些新陳代謝的活動都是一刻不停地進行著。根據生理學者的研究報告:每六至七年,我們身上總數約六十兆個細胞就全部更換一次。也就是說六七年之間,我們身上的所有細胞至少經過一次生死。像這樣剎那剎那不停地變化,幾十年之間,身體組織就變老了,今天生這個病,明天鬧那個痛。當有一天,救治不了,這條命便報銷了。所以凡夫眾生執為實有的這個身體,殊不知從因緣的觀點來看,它是四大和合,一息不停地變化,根本沒有獨存性、不變性與實在性,隻是“假有”——暫時的有,空幻而不真實,一旦和合的關繫結束了,身體也就隨之死亡、朽壞、消失。這就是“色不異空”的道理所在。

    可是,倘若僅僅抱持一味“色不異空”的觀念,三世論者會流於小乘聲聞的“偏空”思想,而一世論者則會墮入可怕的虛無主義了。因此下文要緊接上一句“空不異色”。前句以因緣滅故,色不異空;後句以因緣生故,空不異色。色不異空,所以能見有如空,在生死不異,住解脫自在;空不異色,所以能住解脫自在,但不離現實生死界,這就是大乘菩薩了。

    這裡我們要注意到,“空”是因為有“色”纔知道有“空”,離開了“色”來說“空”,不是真的“空”。例如農禪寺的大殿,本來空無一人,現在卻有這麼多人。農禪寺真的有這麼多人嗎?其實本來沒有,待會兒又不見了。也就是說,本來沒有人,而現在卻有人了,當它有人的時候,的確是真的有人。但是我們知道,等一會兒這些人會散去不見的,由此可見,“色”與“空”本來就是相即而不相離的。同理,我們的色身在母親懷我們之前是沒有的,是在“空”中,而現在是活生生的軀體,其實它本不自有,而將來死了,又消失不見了,像這樣即“色”而顯“空”,纔是“真空”。

    如果隻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可能有些人聽了,以為色與空雖不相離,可是色是有,空是沒有,色與空畢竟是有別。所以觀世音菩薩接著告訴舍利子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是說:我們的色身,無非是以四大為因緣而起生滅變易的延續現像,真觀色身的本身就是無常(非不變的)、是無我(非獨存的),合而言之就是空的(非實在的)。反過來說,這無常、無我的空相,絕非一無所有的空,而是因緣而生,宛如存在的身體。如此,色與空,空與色,隻是一體兩面的說法,彼此是沒有分別的。

    可惜世俗凡夫不明白這個道理,他們執“色”為有,亦即執著自己實有這個身體,因而纏縛了種種的煩惱不得自在。為什麼呢?例如:我的太太跑掉了、我的錢被盜了、我的房子被燒了、我患了高血壓、我挨了別人一拳、我被毀謗了、我要死了……也許有人認為毀謗是名譽受損,與身體無關,其實人的名譽還是需要有身體作為對像。總之,如果你執著這個身體,放不下、看不透,這些就成了你的煩惱和痛苦。所以這種人被稱為“具縛凡夫”。

    至於小乘行者也是未了達即色即空、即空即色的大乘空慧,固然體證了色身是空,放下了對色身的執著,卻沒有放下對法的執著。所以急欲出離世間,趨入涅槃,這一期生命結束之後,再也無須也不想接受另一個色身。這種一味“耽空滯寂”,我們稱之為“偏空”。

    講完了“色蘊”,接著我們講另外四種屬於心理的精神活動,即“受、想、行、識”四蘊。這四蘊也莫不一一皆如色蘊,是如幻不實,緣起而性空,性空而緣起的。

    受蘊——“受”是領納的意思,是我們身體的官能,即眼、耳、鼻、舌、身五根,與外在的環境(色、聲、香、味、觸)接觸所產生的種種感覺,可分三種:苦、樂、舍。苦受是不舒服的感覺;樂受是舒服的感覺;舍受則是不苦不樂,純粹是感覺而已。

    想蘊——是與外境接觸而產生的認識作用,即對於外境的了解、聯想、分析和綜合等心理活動。

    行蘊——是與外境接觸之後,心理所起的對策。例如你搭乘公車,車內很擁擠,突然被人踩了一腳感覺很痛,這個痛覺,就是“受”。於是你趕緊抬起頭看是誰踩了你,噢!是個急著想找座位的胖婦人,這是“想”。這時,你決定瞪她一眼,還是埋怨她一句了事,或者向她說:“對不起!我的腳把你嚇了一跳。”這種決定處理事情的意志、意願,叫做“行”。

    識蘊——是指對外境(色)以及因外境而起的感覺(受)、認識(想)、意志(行)等活動能起了別識知作用的心之本體。所以“識”統攝了一切心理的活動。由於無明所覆,凡夫對於身心自體以及身心所依的外境,有著強烈的愛執染著,而造作種種善惡行為,積聚成為業識,由是依業受報,生死死生不得解脫。所以這個“識”是連貫凡夫生命之流的主體,這個主體絕非如一般神徒所相信的那種永恆不滅的“靈魂”。它不停地積聚業種,也不停地隨緣現行,好比棧房一樣,貨物搬進搬出,變動不已。不僅前生與今世,今生與來世識蘊質量彼此不同,即使一念之間也前後不一了。所以,凡夫眾生的心理的、精神的活動——受、想、行、識四蘊,也和色身—樣是如幻不實,緣起而性空、性空而緣起的。

    因此,經文的“色不異空……亦復如是”,也可以並寫成四句,即“五蘊不異空,空不異五蘊;五蘊即是空,空即是五蘊”。既然五蘊是空,五蘊非我,那麼其他的人,乃至一切眾生,也都無非是緣起幻現,了無真實的自性可得。從如此甚深的空慧之中即能發起大菩提心。

    一位大乘菩薩持一切淨戒,修一切善法,度一切眾生,且如《金剛經》上所說的:“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造作如此大的功德,卻不覺得自己做了什麼功德,為什麼?就是因他具備了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的般若智慧。總而言之,心理的活動在凡夫來說叫做“受、想、行、識”,在佛、菩薩的境界則叫做“後得智”,是“大用現前”,是大慈悲、大智慧。而構成身心的“五蘊”在佛、菩薩的境界,就成了化身、神通、慈悲與智慧。

    或許有人以為:我又不是菩薩,聽這些做什麼?諸位居士,我們雖然不是大菩薩,但是既然信仰了三寶,希望將來成佛,就一定要先從學做菩薩開始,曉得菩薩是怎麼看待五蘊的,對自己時存慚愧之心,對菩薩常生仰慕之心,所謂“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心向往之”。今生做不到像賢位聖位菩薩那樣,隻要願心不失,來生還可以繼續努力。所以我們要發願心,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發畢竟成佛的心。

    ……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