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中國財神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化 ->
    【市場價】
    158-230
    【優惠價】
    99-144
    【作者】 徐而緩 
    【所屬類別】 圖書  文化  傳統文化  其他 
    【出版社】文化藝術出版社 
    【ISBN】9787503936166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03936166
    作者:徐而緩

    出版社:文化藝術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9年01月 

        
        
    "

    內容簡介
    “財神爺”是指家財萬貫、生財聚財的神仙,是中國道教信仰的產物。
    中國歷史上,有錢的人是皇帝,隻有皇帝纔算是應有盡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但“皇帝”不是想做就做的,許多人都因為想當皇帝而被殺了頭;而財神爺是人人都可以想著去做,人人都可以想像自己成為財神爺,過上財神爺那樣的好日子:應有盡有,金錢永遠花不完,用不盡,永遠是一個大富翁。所以,古往今來,“財神爺”是人們向往的目標、追求的目的。特別那些做生意的人,對財神爺崇敬尤加,奉之若祖,視之若神。
    中國上古時代,並沒有“財神”。隨著商品經濟的持續發展,“財神”開始出現。由於各地區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以及時代、信仰上的差異,就形成了財神眾多,不同時代、不同地區各有所尚的局面。出現了比干、關羽、柴榮、趙公明、陶朱公、五顯財神以及何)、顧希馮之五子、財公財母、和合仙官、利市仙官、文昌帝君、活財神瀋萬三、財神使者、福祿壽三仙以及善財童子信仰,等等。
    作者簡介
    徐而緩,1969年8月4日出生於安徽宿松。
    安徽省作協會員,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電影學專業研究生。
    先後任中央電視臺《周末異想天開》欄目策劃、撰稿;《曲苑雜壇》欄目導演、制片主任;《探索·發現》欄目編導、特約撰稿人。
    出版的書籍有:《眼睛詩人》(詩集)
    目錄
    中國財神之“文、武、正、副”(代序)
    一、趙公明·天下財神山——天柱山
    1.上古時期的天柱山
    2.南嶽·道教名山——天柱山
    3.司命之神·皇帝的新衣
    4.天柱山供奉的是哪位神仙
    5.天降詔書·趙玄朗即趙公明
    6.“財神柴榮”與“財神趙匡胤”
    7.趙匡胤是如何成為中國財神的
    8.趙公明究竟有多少種稱謂
    9.中國民間的“司命”之神
    10.財公財婆·天柱山與妙道山
    11.大司命·少司命
    12.總仙·總理·文曲星中國財神之“文、武、正、副”(代序)
    一、趙公明·天下財神山——天柱山
    1.上古時期的天柱山
    2.南嶽·道教名山——天柱山
    3.司命之神·皇帝的新衣
    4.天柱山供奉的是哪位神仙
    5.天降詔書·趙玄朗即趙公明
    6.“財神柴榮”與“財神趙匡胤”
    7.趙匡胤是如何成為中國財神的
    8.趙公明究竟有多少種稱謂
    9.中國民間的“司命”之神
    10.財公財婆·天柱山與妙道山
    11.大司命·少司命
    12.總仙·總理·文曲星
    13.老子與天柱派
    14.唐朝皇帝與天柱山
    15.宋真宗塑造趙玄朗財神形像的建樹與推廣
    16.壽縣燒餅·趙匡胤·陳橋兵變
    17.大宋王朝的建立·杯酒釋兵權
    18.燭光斧影——財神之死
    19.生活中的趙匡胤
    20.封禪·雩祀·祈雨
    21.總仙·福祿壽三星
    22.天下財神山
    二、武財神·話說關羽
    1.現實生活中的“關羽”
    2.《三國演義》中的“關羽”
    3.神話傳說中的“關羽”
    4.關羽之死對劉備、蜀漢及時局的影響
    5.戲劇中的“關羽”
    6.歷史上真實的劉、關、張
    7.關羽有沒有納貂蟬
    8.與“關羽”有關的文化現像
    9.中國民間的“關公”
    10.“關公”信仰及建築
    11.海外華人與關羽
    三、文財神陶朱公·範蠡與西施的故事
    1.《史記》裡的陶朱公
    2.真實的範蠡
    3.範蠡、勾踐與文種
    4.重情重義、急流勇退的範蠡
    5.獨具慧眼、樂善好施的陶朱公
    6.文財神·陶朱公
    7.範蠡與西施
    8.西施與範蠡有無後代
    9.陶朱公給中國商人的啟示
    10.附:《史記·越王勾踐世家》
    四、財神本無心——說說比干
    1.個以死諫君的忠臣
    2.《封神演義》中的比干
    3.空心菜·比干
    4.文曲星·文財神
    5.比干之死與殷商滅亡
    6.比干廟
    7.比干的若干個“天下”
    五、中國財神知多少
    1.福祿壽三星
    2.和合二仙
    3.增福財神
    4.財神瀋萬三
    5.文昌帝君
    6.五路財神
    7.路頭堂——五路財神
    8.五顯財神
    9.“撒錢濟貧”劉海蟾
    10.“後周皇帝”柴榮
    11.布袋和尚
    六、財神民俗與財神文化
    參考書籍
    在線試讀
    一、趙公明·天下財神山——天柱山
    1.上古時期的天柱山
    山,是聖賢祖先發祥之地,是中國神話之源。先秦早的典籍《山海經》,就反映了我國先民崇拜山嶽的觀念,如“玉山,西王母所居住也”;“昆侖之丘,是惟帝之都,神陸吾司之”;“天帝之山……有草焉”……有人甚至認為:“山,是中國古代巫師的天梯或天柱。”
    所以,中國有一座山,干脆就叫“天柱山”。它雄立於“中國得之,可以制江表;江表得之,亦以患中國。吳孫權克皖,而曹操不寧;周世宗平淮南,而李氏窮蹙”的安徽省安慶市境內。
    它為什麼叫“天柱山”呢?
    “天柱”一詞,源於《列子·湯問篇》:
    天地亦物也,物有不足,故昔者女媧氏煉五色石以補其缺,斷鼇之四足以立四極。其後共工與顓項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折天柱,絕地維,故天傾西北,日月星辰就焉;地不滿東南,故百川水潦歸焉。
    《列子·湯問篇》的這段文字,說的是上古時代,帝王顓頊與共工之間的一場戰爭。這場戰爭,說到底,是“道教”與“火神教”的信仰之爭。戰爭的結果是:火神共工帶領他的部隊,打到了江北天柱山,但終於打不過顓頊皇帝,後自殺於“天柱”。戰爭的結果是:“共工怒觸不周山,天柱折,地維絕。”
    這場戰爭,以道教大獲全勝而告終。從此以後,道教在天柱山一帶生根發芽,並終孕育了老子、莊子,以及中國道教教派。火神共工被平定之後,天,是被女媧氏補好了;天柱,有沒有被修好呢?
    2.南嶽·道教名山——天柱山
    干百年來,“百家姓”區分天下百姓,讓天下人各歸其宗;干百年來,天下名山,因信奉不同,也是各有所歸。許多山是姓“佛”的,如九華山(地藏菩薩)、普陀山(觀音菩薩)、峨眉山(普賢菩薩)、五臺山(文殊菩薩)等;許多山是姓“道”的,如東嶽泰山(玉皇大帝君)、西嶽華山(華山聖母)、南嶽衡山(祝融大帝以及魏華存魏夫人)、北嶽恆山(真武大帝)、中嶽嵩山(後土玄天大聖後),等等。
    天柱山是姓“佛”,還是姓“道”呢?據我考證,天柱山主要還是姓“道”。一、趙公明·天下財神山——天柱山
    1.上古時期的天柱山
    山,是聖賢祖先發祥之地,是中國神話之源。先秦早的典籍《山海經》,就反映了我國先民崇拜山嶽的觀念,如“玉山,西王母所居住也”;“昆侖之丘,是惟帝之都,神陸吾司之”;“天帝之山……有草焉”……有人甚至認為:“山,是中國古代巫師的天梯或天柱。”
    所以,中國有一座山,干脆就叫“天柱山”。它雄立於“中國得之,可以制江表;江表得之,亦以患中國。吳孫權克皖,而曹操不寧;周世宗平淮南,而李氏窮蹙”的安徽省安慶市境內。
    它為什麼叫“天柱山”呢?
    “天柱”一詞,源於《列子·湯問篇》:
    天地亦物也,物有不足,故昔者女媧氏煉五色石以補其缺,斷鼇之四足以立四極。其後共工與顓項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折天柱,絕地維,故天傾西北,日月星辰就焉;地不滿東南,故百川水潦歸焉。
    《列子·湯問篇》的這段文字,說的是上古時代,帝王顓頊與共工之間的一場戰爭。這場戰爭,說到底,是“道教”與“火神教”的信仰之爭。戰爭的結果是:火神共工帶領他的部隊,打到了江北天柱山,但終於打不過顓頊皇帝,後自殺於“天柱”。戰爭的結果是:“共工怒觸不周山,天柱折,地維絕。”
    這場戰爭,以道教大獲全勝而告終。從此以後,道教在天柱山一帶生根發芽,並終孕育了老子、莊子,以及中國道教教派。火神共工被平定之後,天,是被女媧氏補好了;天柱,有沒有被修好呢?
    2.南嶽·道教名山——天柱山
    干百年來,“百家姓”區分天下百姓,讓天下人各歸其宗;干百年來,天下名山,因信奉不同,也是各有所歸。許多山是姓“佛”的,如九華山(地藏菩薩)、普陀山(觀音菩薩)、峨眉山(普賢菩薩)、五臺山(文殊菩薩)等;許多山是姓“道”的,如東嶽泰山(玉皇大帝君)、西嶽華山(華山聖母)、南嶽衡山(祝融大帝以及魏華存魏夫人)、北嶽恆山(真武大帝)、中嶽嵩山(後土玄天大聖後),等等。
    天柱山是姓“佛”,還是姓“道”呢?據我考證,天柱山主要還是姓“道”。
    道教是中國的國教。“五嶽歸來不看山”——走遍中國,您會發現,五嶽中沒有一座山屬於佛教。凡位忝“五嶽”者,都屬“道教名山”。
    自古以來,天柱山就位忝五嶽,封為“南嶽”。所以,天柱山屬於“道教名山”,天柱山姓“道”。
    隋朝開皇九年,曾“詔定衡山為南嶽”。但是翻翻歷史,我們會發現:其他時候,“南嶽”均指天柱山。
    首先,“五嶽真形圖”中的“南嶽”,指的就是天柱山。
    歷史上,安徽安慶、六安等地,被稱為“舒”、“舒蓼”、“荊”。
    《詩經》中有“戎狄上膺,荊舒是懲”的詩句。其中,“荊”、“舒”即指今安徽安慶、六安,以及湖北的英山、羅田一帶。
    《讀史方輿紀要》記載:漢文帝時,今安徽省六安一帶被立為“衡山國”。
    通過司馬遷《史記·淮南衡山列傳》,我們可以分析出當年“衡山國”的具體位置:
    六年,令男子但等七十人與棘蒲侯柴武太子奇謀,以輦車四十乘反(返)谷口……
    這兒提到的“谷口”,即今安徽省潛山縣境內野人寨附近的“谷口”。著名的潛陽十景之一的“山谷流泉”,即指谷口一帶的美景。
    《史記·淮南衡山列傳》還有這樣一段文字,對研究“衡山國”的具體位置,很有參考價值:
    孝文十六年,徙淮南王喜復故陽城。上憐淮南厲王廢法不軌,自使失國早死,乃立其三子:阜陵侯為淮南王,安陽侯勃為衡山王,陽周侯賜為廬江王,皆復得厲王時地,參分之。
    當時“淮南厲王”的土地,被一分為三:淮南王擁有一塊,安陽侯擁有一塊。陽周侯擁有一塊。這三塊土地,呈“品”字形鼎立之勢。後來,因為吳楚七國之亂,“廬江王邊越,數使使相交,故徙為衡山王,王江北”。
    以上歷史文獻,從文字角度證明了“衡山國”的具體位置。而2007年中國考古史上著名的“衡山王墓”的發現與發掘,更從實物上為我們提供了極好的佐證。在安徽省六安市霍山縣境內發現、發掘的淮南王墓,為“黃腸題奏”等級,據考證,是漢淮南王劉長的墓葬地。
    因此,武漢帝劉徹所封禪、禮拜的“南嶽”,應為霍山。而其“禮漓之天柱山,號為南嶽”的,是霍山附近的天柱山。
    《史記·秦始皇本紀》裡有一段文字,應該被“古皖文化”研究者所重視:
    始皇還,過彭城,齋戒禱祠,欲出周鼎泗水。使千人沒水求之,弗得。乃西南渡淮水,之衡山、南郡。浮江,至湘山祠。逢大風,幾不得渡。
    我們不妨打開地圖,看一看秦始皇此行的順序應為:經過彭城(即今徐州)的時候,因為想將周鼎從泗水裡打撈出來,秦始皇專門齋戒、祝禱了幾天,然後派人,潛到泗水(今安徽泗縣境內的一條河流)下面去找鼎,雖然潛水找鼎的有上千人之眾,但還是沒有找到周鼎。於是,秦始皇帶領眾人向西南而行,渡過淮河,來到“衡山”、“南郡”——這兒的“衡山”,隻能是今皖西南境內的天柱山——因為,離“衡山(天柱山)”不遠,就是“南郡”,“南郡”即今“盛唐灣”——隸屬於後主李煜管轄的“南唐”。“南郡”是針對江北的“廬江郡”而言的,因地處江南,故而被稱為“南郡”。經過了這個位於江北的“南郡”,秦始皇一行纔能浮江而上,到“湘山祠”。
    所以,秦始皇所到的衡山,實指“江北衡山”——即天柱山。
    歷史上的天柱山,叫法很多,如天柱山、潛山、漓山、皖山、霍山、衡山、江南衡山、南嶽山等,原繫一山,均指天柱山。
    司馬遷在《史記·封禪書》中說:
    封五年鼕,帝巡南郡,至江陵而東,登禮灞之天柱山,號日南嶽……
    《爾雅·釋山》記載:
    河南華,河西嶽,河東岱,河北恆,江南衡……泰山為東嶽,華山為西嶽,霍山為南嶽,恆山為北嶽,嵩高為中嶽。
    《漢書·郊祀志》明確指出:
    年(前61年),宣帝劉詢下詔以東嶽泰山、中嶽嵩山、南嶽潛山、西嶽華山及北嶽恆山為五嶽。祀東嶽於博。
    這兒的“潛山”,就是今天的“天柱山”。所以說.天柱山是五嶽中的“南嶽”,不容置疑。
    《後漢書·馬援傳》載:
    初,卷人維汜,飫言稱神,有弟子數百人,坐伏誅。後其弟子李廣等,宣言“汜神化不死”,以誑惑百姓。十七年(漢光武建武十七41年),遂共聚會徒黨,攻沒皖城,殺皖侯劉閔,自稱“南嶽大師”。
    請注意,這段文字,將“皖城”、“南嶽”並舉,它既證明了天柱山是“皖山”,也幫我們證明了天柱山是“南嶽”。李廣“殺皖侯劉閔”,自稱“南嶽大師”,是因為事發地為“南嶽”。否則其自稱“南嶽大師”,會成為時人的笑談。
    西王母、穆天子時期的“五嶽真形圖”,應該是天下早的地圖了。穆天子有了這張圖可以巡視天下,漢武帝也是根據這張圖而封禪五嶽。按照“五嶽真形圖”上的說法:“恆山如行,岱山如坐,華山如立,嵩山如臥,南嶽如飛”。
    (東漢)東方朔在《五嶽真形圖序》中說:
    《五嶽真形》者,山水之像也。……察四嶽,並有佐命之山,而南嶽獨孤峙無輔,乃章詞三天太上道君,命霍山、潛山為儲君。奏可,帝乃自造山,躬寫形像,連五圖之後。又命拜青城為丈人署,廬山為使者形,皆以次相續,此道始於黃帝耳。……南嶽衡山君,領仙七萬七百人,諸入南嶽所部山,山神皆出迎。南嶽君服朱光之袍,九丹日精之冠,佩夜光天真之印,乘赤龍,從群官來迎子。……霍山南嶽儲君,黃帝所命,衡嶽之副主也,領靈官三萬人。上調和氣,下拯黎民,閱校眾仙,制命水神,是峻險之府,而諸靈之所順也。道士入其境,儲君服青錦之袍,戴啟明之冠,佩道君之玉策而來迎子,或乘科車,或駕龍虎。……潛山儲君,黃帝所命,為衡嶽儲貳,時參政事,今職似輔佐者也。道士入其山者,潛山君服紫光繡衣,戴參靈之冠,佩朱官之印,乘赤龍之車而來迎子。
    東方朔筆下的“南嶽衡山”,即今天柱山的主峰天柱峰。而其所說的南嶽的“儲君”、“副嶽”,即霍山、潛山。其中,天柱山為後來道教徒所說的第十四洞天。
    《宋書》上有記載:
    賊臣桓玄,怙寵肆逆,乃摧傾華霍,倒撥嵩岱,五嶽既夷,六地易所。
    這裡提到的“華”、“霍”,指的是西嶽華山、南嶽天柱山——可見,宋朝的時候,天柱山仍然還是五嶽中的“南嶽”。
    據《潛山縣志》(民國版)記載:
    (天柱山)五嶽祠,在真源官左,漢武帝建,祀泰、嵩、恆、華及潛。至明時寮亭猶存,明末寇焚。
    中國名山,凡是宋代以前建有“五嶽祠”的,均位忝“五嶽”,這早已成為一種常識。因此,《潛山縣志》(民國版)的記述,是有它所依據的歷史事實。志書的記載應是真實可信的。
    俗話說:“南嶽如飛”,指潛山、天柱山、霍山三座山像一隻完整的大鳥,天柱山、霍山如同潛山的一雙翅膀。
    古人以天柱山、霍山為南嶽潛山之副嶽,並將它們意會成了潛山的翅膀——這纔是歷史上真正意義上的“南嶽如飛”。
    我曾乘車在大別山地區穿行,尋蹤於天柱山、霍山的山巒、叢林之間。結果發現如果以天柱峰(即潛山)為鳥喙,以霍山、天柱山為鳥之左、右翼,我們還真可以畫出一隻“鳥兒”。
    ……
    書摘插畫
    插圖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