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醫學的未來2(劉力紅、李辛醫師專文演講;認清生命的事實,獲得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化 ->
    【市場價】
    529-768
    【優惠價】
    331-480
    【作者】 楊炳忻 
    【所屬類別】 圖書  文化  傳統文化  其他 
    【出版社】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 
    【ISBN】9787535295903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35295903
    作者:楊炳忻

    出版社: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7年09月 

        
        
    "

    編輯推薦

    1. 本書是第二屆未來醫學論壇的報告集,彙集了劉力紅、李辛醫師、俞夢孫院士等十幾位醫學專家、學者對未來醫學的探討。


    2. 本書有各位專家獨闢蹊徑的演講,也有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的自由討論,為未來醫學提出了切實的建議和方案。


    3. 本書談到的未來醫學的融合是認識論的融合、醫學哲學的融合。


    4. 本書認為未來醫學融合古老和現代、身體與心理、外在和內在、有形和無形、治療和養生……

     
    內容簡介

    本書是第二屆“未來醫學論壇”報告集,彙聚了國內十幾位傑出的醫學專家和學者。該論壇的主題是“未來的醫學 融合的醫學”,在此主題下,專家學者們經過充分的討論與研究,發現過去100年因為文化背景和觀察角度的不同而造成中醫、西醫以及其他民族特色醫學處於割裂的狀態。同時提出因應的解決之道,以便整體地看待人體和生命,回到醫學*原始的出發點去看待中醫、西醫以及民族醫學,從哲學和思想層面將割裂的醫學體繫加以融合。

    作者簡介

    楊炳忻,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畢業於北京大學核物理專業。現擔任中國香山科學會議組委會常務副主任,中國杭州“未來醫學論壇”理事長。


     


    杜囂,現擔任浙江天景生公益基金會理事、浙江遠達公益基金會顧問、浙江文德公益基金會顧問,未來醫學論壇發起人。 

    目錄
    部分 演 講
    TTM與針灸的未來 181
    關於生命的醫學 195
    給未來醫學清晰定位 205
    1. 疾病其實是人體正氣修復過程的反映 // 205
    2. 人體自組織存在嗎 // 207
    3. 物理學與傳統醫學的結合 // 209
    討論四 未來醫學以健康為主體 211
    1. 從集成論看未來醫學 // 211
    2. 未來醫學是不同層次的醫學集大成 // 213
    3.利用過渡態增強適應力 // 214
    4.關於物質基礎的探討 // 216
    5.全面了解生命的規律 // 218
    6.未來醫學的本質特征是關注生命 // 219

    部分 演 講


    講 古代科學繫統與現代技術文明杜 囂 003


    1. 中國古代科學繫統與數學建模方法 // 003


    2. 中國古代科學是以全宇宙為背景的全知全能繫統 // 005


    3. 中醫的幾個層次 // 006


    4. 中國古代修煉學是古人探索宇宙真相的方法 // 007


    第二講 邁向健康中國郭 清 015


    1. 什麼是健康中國 // 016


    2. 健康中國之路的現實問題 // 017


    3.“以健康為中心”,順應世界潮流 // 020


    4.追求的健康水準 // 022


    5.加快健康立法 // 024


    6. 實施健康中國的路徑 // 026


    第三講 鄉村醫生的未來尹 嶺 029


    1. 建立農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 // 029


    2. 構建農村健康保障體繫 // 030


    3. 恢復重建地震災區醫療服務網 // 033


    4. 提升整體醫療服務能力 // 034


    5. 鄉村醫生朝家庭醫生的方向發展 // 035


    第四講 用中醫治療腫瘤鄭偉達 039


    1. 心理疏導為前提 // 040


    2. 藥物治療為關鍵 // 041


    3. 飲食調理為基礎 // 045


    4.體能鍛煉為補充 // 045


    第五講 整合醫學的過去與未來薛史地夫 049


    1. 西方醫學歷史回顧 // 049


    2. 西方國家補充和替代醫學的興起 // 052


    3. 醫改需要各方力量 // 058


    第六講 構建中醫的思維張潤傑 065


    1. 研究中醫思維規律 // 065


    2. 突破自我思維的禁錮 // 067


    3. 中醫陰陽互比思維 // 068


    4. 同氣相求,陰陽相感 // 070


    5. “觀”是整個中醫思維的特點 // 072


    6. 持脈有道,虛靜為主 // 074


    第七講 從微針調氣探討丹道修煉本原左常波 077


    1. 觀察TTM與針灸治療 // 077


    2. 微針調氣講究手法和針法 // 078


    3. 微針調氣調治身體 // 080


    4. 構建以針演道針灸體繫 // 081


    5. 涵蓄丹田,溫養命門 // 083


    6. 微針調氣,煉己築基 // 084


    7. 子午周天一氣周流與胚胎早期發育 // 086


    8. 回歸生命源頭 // 087


    9. 以針演道與助道 // 087


    第八講 未來醫學的特質劉力紅 091


    1. 中醫符合未來醫學的特質 // 091


    2. 中醫的獨特優勢 // 092


    3. 從道的層面探究生命 // 094


    第九講 中醫臨證訓練與提升李 辛 097


    1.認識中醫,從神與氣入手 // 097


    2.關於中西醫爭論的一點澄清 // 101


    3.內在訓練可以使人“觀”得更清楚 // 103


    4.對西方發達國家中醫學習的觀察 // 108


    5.中醫著重臨床實踐 // 113


    第十講 健康醫學工程俞夢孫 117


    1. 如何推進健康醫學工程 // 117


    2. 人是具有高級意識活動的開放復雜巨繫統 // 120


    3. 健康醫學是走向更高穩態水平的過渡態科學 // 127


    4. 對工程化、規模化的初步設想 // 131


    第十一講 實施健康醫學模式楊雪琴 141


    1. 未來醫學的宗旨是為人類健康服務 // 141


    2. 健康醫學模式從繫統論角度對待疾病 // 142


    3. 在臨床中認識到“健康醫學模式”的意義 // 144


    4. 加強對病的認知教育 // 146


    5. 用健康醫學模式,調理銀屑病 // 149


    6. 增強患者信心,減少醫源性傷害 // 151


    第十二講 透過微觀研究看癌癥治療馮新華 155


    1. 從物理學和化學角度分析疾病的發生 // 155


    2. 分析癌細胞,設計治療策略 // 157


    3. 增強免疫力,驅除癌細胞 // 159


    4. TGF-beta促進癌細胞移動,也抑制免疫功能 // 160


    5. ALK抑制劑對TGF-beta功能的影響 // 162


    第十三講 “天人合一”與人體健康楊炳忻 167


    1. 從一個小故事談起 // 167


    2. 正確認識生命體,方能保障健康 // 169


    3. 整體論的正確性與還原論的片面性 // 171


    4. 確立正道與中西醫爭論之實質 // 173


    5. 發揚中華文化核心優勢,促進全民健康 // 174


    第二部分 討 論


    討論一 
    TTM與針灸的未來 181


    1. TTM與針灸的接軌 // 181


    2. 陰陽反映到生命,其實就是溫度 // 182


    3. 針灸充其量是助道之品 // 183


    4. 針灸啟動微弱的信息 // 185


    5. 針灸使能量向均衡方向發展 // 187


    6. 針灸調節人體能量 // 190


    7. TTM測的是細胞、物質身體發出的氣 // 192


    8. TTM具有科學性,是有效且安全的 // 193


    討論二 
    關於生命的醫學 195


    1. 對生命的參悟、理解 // 195


    2. 天地之道的模擬與再現 // 197


    3.能量醫學:連接東西方醫學的橋梁 // 199


    4. 提升內在訓練,防護病氣影響 // 201


    5. 未來醫學立足於解決現實問題 // 202


    討論三 
    給未來醫學清晰定位 205


    1. 疾病其實是人體正氣修復過程的反映 // 205


    2. 人體自組織存在嗎 // 207


    3. 物理學與傳統醫學的結合 // 209


    討論四 未來醫學以健康為主體 211


    1. 從集成論看未來醫學 // 211


    2. 未來醫學是不同層次的醫學集大成 // 213


    3.利用過渡態增強適應力 // 214


    4.關於物質基礎的探討 // 216


    5.全面了解生命的規律 // 218


    6.未來醫學的本質特征是關注生命 // 219


    7. 給生命一些時間和空間 // 221


    8. 中醫與西醫是一種並行關繫 // 224


    9. 關於腦和心的探討 // 226


    後記 229

    媒體評論

    “我希望通過“未來醫學”這個主題的討論,讓人們認清生命的事實,獲得真正的健康。忽略了生命的非物質層面比如情緒,於生命缺乏整體的認識,我們終將無法得到健康。”  


     


                                                         ——劉力紅,《思考中醫》作者


     


    “未來,中醫的技術與療效,中醫的理念,對生命與健康,對人與自然關繫的整體性認識,會成為全世界各醫學體繫的共識。”


                                                   ——李辛醫師,《兒童健康講記》作者

    在線試讀
    序言 


    從微針調氣探討丹道修煉本原
    演講者:左常波 (廣州中醫藥大學左常波國際針灸研究中心主任,針灸專業博士生導師,北京中醫藥大學臨床特聘專家、學科建設帶頭人,廣東省中醫院主任導師,澳門針灸學會會長)
    1. 微針調氣講究手法和針法
    針灸體繫在技術層面分為4種針法技能,我稱為“三調一治”:“三調”即調氣、調血、調經筋。微針調氣,三菱針調血,粗針斜刺調經筋;“治”是微針治神。下面,我就“三調”中的調氣針法展開闡述,把次第出現的各種針灸氣化現像跟丹道修煉的逐節功夫相互參證,探索其中規律,進一步探討丹道修煉的本源。
    微針調氣主要講究手法和針法,手法非常注重以手把握針尖下的氣感,講究功夫盡在指下,走氣全在針尖,心手合一。我需要借助非常細膩的毫針,在扎針過程中,醫師會對針尖周圍氣的變化有敏銳感覺。針灸醫生的手下功夫在於敏銳度、手法,而不在於有多高深的氣功。所謂針法,在我構建的針灸體繫裡,就是陣法,像排兵布陣一樣講究穴位的配伍和組合。我曾研創的一個“立極針法”由兩個穴位構成,三焦經的火穴支溝穴,配合足太陰脾經的原穴太白穴,可以讓人的命門產生溫熱甚至發燙的感覺。我所謂的針法就是不同穴位的組合。
    2. 微針調氣調治身體
    運用這套思路,在一些多繫統疾病和疑難病癥的治療上實現了突破。它也伴隨著一繫列氣化現像,比如有人有丹田發熱、發暖,還有小周天一氣流轉的現像,有人腳心冒風、排寒,還有人肢體甚至內髒在動,有些人也會伴隨情緒反應,有哭泣、有喜悅,有些人還有身體消失的感覺,包括意識空白,內在靈光閃現,甚至有些靈肉分離的超驗心理學現像。
    在這些復雜的氣化現像出現後,很多疾病好轉或痊愈,我不需要針對某種疾病去專門治療。很多病人好了以後還伴隨一些別的變化,這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嘗試從中找到一些規律,並在臨床上驗證,再提煉出有建設性的結論,這就是我在20多年中所做的工作。

    序言 


    未來的醫學 融合的醫學


    第二屆“未來醫學論壇”於2016年秋在杭州成功舉辦。


    “未來醫學論壇”彙聚了越來越多傑出的醫學專家和學者。他們進行學術的交流、思想的踫撞,是深入探討醫學未來的基礎。


    大道至簡,認知的高度決定了處理問題的方法。


    人類現有的醫學體繫都是在各自的環境和文化背景下獨立發展起來的,雖然研究的終極目標都是人體和疾病,但哲學背景、理論體繫、診療手段,都有巨大的差異。


    過去100年,中醫、西醫,以及全球各地的民族特色醫學正處在一種割裂的狀態。而這種割裂的實質,僅隻是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由於認知和信息相對落後而出現的不得已的存在狀態,源自文化背景和觀察角度的不同。


    現代醫學由於缺乏整體觀,將大量的資源浪費在局部的問題上,並由此發展出日趨復雜的處理方法。如果我們能將割裂的醫學體繫加以融合,整體地看待人體和生命,不僅僅局限於物質肉體層面,更從生命的能量和精神層面,全面地分析問題,就能夠用極為簡單的方式解決問題。


    我們需要回到醫學原始的出發點去看待中醫、西醫以及民族醫學,從哲學和思想層面將它們進行融合。對同一個對像,真理也應當是相同的。


    在前提條件和思想繫統互通之後,我們要在語言表達上實現統一,將傳統的文化內涵、中醫精髓,用現代的科學語言、科學手段表達出來,形成能被世界公民理解和接受的“醫學語言哲學”,讓不同的醫學體繫之間擁有索引和“互換計算公式”。


    我們過去對中西醫結合的嘗試,更多地停留在了技術和方法層面,這無疑是“舍本求末”,也就難免被局限在具體的問題上。隻有讓不同的醫學體繫,在哲學思想上實現互通,在語言體繫上實現統一,在操作方法上能夠相互轉化,纔能真正造福人類。


    探索和實踐醫學體繫的融合是“未來醫學論壇”在接下來很多年的使命。


    “未來醫學論壇”將以小心求證、繼往開來和向前探索的科學精神,包容和轉化來自世界各民族醫學的思想,共同為促進人類健康和文明發展提供幫助。


    祝願醫學的未來更加明朗,人類的生活更加安康。


    是為序。


     


    未來醫學論壇理事會


    2017年7月




     


    從微針調氣探討丹道修煉本原


    演講者:左常波 (廣州中醫藥大學左常波國際針灸研究中心主任,針灸專業博士生導師,北京中醫藥大學臨床特聘專家、學科建設帶頭人,廣東省中醫院主任導師,澳門針灸學會會長)


    1. 微針調氣講究手法和針法


    針灸體繫在技術層面分為4種針法技能,我稱為“三調一治”:“三調”即調氣、調血、調經筋。微針調氣,三菱針調血,粗針斜刺調經筋;“治”是微針治神。下面,我就“三調”中的調氣針法展開闡述,把次第出現的各種針灸氣化現像跟丹道修煉的逐節功夫相互參證,探索其中規律,進一步探討丹道修煉的本源。


    微針調氣主要講究手法和針法,手法非常注重以手把握針尖下的氣感,講究功夫盡在指下,走氣全在針尖,心手合一。我需要借助非常細膩的毫針,在扎針過程中,醫師會對針尖周圍氣的變化有敏銳感覺。針灸醫生的手下功夫在於敏銳度、手法,而不在於有多高深的氣功。所謂針法,在我構建的針灸體繫裡,就是陣法,像排兵布陣一樣講究穴位的配伍和組合。我曾研創的一個“立極針法”由兩個穴位構成,三焦經的火穴支溝穴,配合足太陰脾經的原穴太白穴,可以讓人的命門產生溫熱甚至發燙的感覺。我所謂的針法就是不同穴位的組合。


    2. 微針調氣調治身體


    運用這套思路,在一些多繫統疾病和疑難病癥的治療上實現了突破。它也伴隨著一繫列氣化現像,比如有人有丹田發熱、發暖,還有小周天一氣流轉的現像,有人腳心冒風、排寒,還有人肢體甚至內髒在動,有些人也會伴隨情緒反應,有哭泣、有喜悅,有些人還有身體消失的感覺,包括意識空白,內在靈光閃現,甚至有些靈肉分離的超驗心理學現像。


    在這些復雜的氣化現像出現後,很多疾病好轉或痊愈,我不需要針對某種疾病去專門治療。很多病人好了以後還伴隨一些別的變化,這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嘗試從中找到一些規律,並在臨床上驗證,再提煉出有建設性的結論,這就是我在20多年中所做的工作。


    在這個過程中,除了治愈頑疾外,還有一部分老年人不同程度地出現性功能的恢復,皮膚容貌的年輕化,甚至白發變黑的返還現像。有位60多歲的女性在10年前開始接受針灸調理,疾病痊愈,在調養過程中(一個月或兩個月做一兩次針灸),恢復到比50歲的樣子還年輕。


    還有一部分人的性情變得平靜而愉悅,人生觀也改變了,這些現像的出現在臨床當中有非常重要的價值。這到底意味著什麼呢?在我們身體深處隱藏著一些什麼樣的重大秘密?


    3. 構建以針演道針灸體繫


    比較學是建立一門新學科非常重要的方法。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我慢慢走進一個引人入勝的神秘領域,就是古老的丹道修煉體繫。我發現這個體繫注重精氣神的轉化,而《黃帝內經》也探討了精氣神生理與病理的轉化過程。我覺得微針調氣、微針治神可以在精氣神轉化中作為樞紐起到調整作用。走進這個領域會發現,微針調氣出現的氣化現像在修煉體繫裡皆有指涉,古人修煉中出現的很多現像跟我在臨床中發現的氣化現像非常相似。既然這兩套體繫都指向我們的生命個體,都涉及精氣神三者之間的轉化,為什麼不把這兩套繫統進行比較,找到其中規律,嘗試去構建一套簡約的以針演道針灸體繫呢?


    我用了20多年做這樣的嘗試,構建的這個體繫簡約而博大,常用穴位有10多個,有傳統穴位也有奇穴,更有我自己發現的穴位。找到了身體的邏輯,比如小周天循環、一氣周流,再把每個穴位的內在小邏輯弄明白,按特定配伍關繫組成不同針法,以此配合這套法度嚴謹、環環相扣的周天運轉程序。這是一個值得臨床醫生關注的方向。這套程序是次第有驗的,一環扣一環的。以精氣神為藥,安爐立鼎,返本還源。


    總體來說,我認為它是東方式的、以生命為根本的而非以疾病為根本的實證體繫,它遵循嚴密的周天運轉法度。在這套邏輯裡,天人是合一的,可以用針刺來調整。就像“三調一治”技術裡調經筋這套方法,針對人的形體做調節,用粗針調形,用微針調氣和治神,演繹這個次第有序的過程。這是完全可行的。微針調氣在以針演道的程序中,隻對精氣神的轉化進行了調整和引導,順勢點撥。我覺得對一個臨床醫生,的功夫不在手下,也不在辨證能力,而在於順勢而為。人身上的勢在哪?在古老丹道體繫裡呈現的這套周天法度、這套邏輯,這是我的發現。


     


     


     


    未來醫學的特質


    演講者:劉力紅(廣西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教授,經典中醫臨床研究所首席專家。著有《思考中醫》《開啟中醫之門》等專著) 


    1. 中醫符合未來醫學的特質


    就在剛剛走上講臺的一剎那,我知道了我要說什麼。因為薛教授的報告給我帶來了啟示,上午一位老師講到《易經》,提到中國文化是講究感通的,“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本來我準備談的是“未來醫學的特質”。什麼纔能作為未來醫學?它的特質是什麼?這一點必須弄明白,否則就辜負了“未來”這個稱謂。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談論的,過50年,過100年,甚至更長時間,它仍然不過時,仍然堪當“未來”的稱謂,那麼我們今天討論的話題是有意義的。所以,這個論壇要討論的醫學是永恆的,不過時的,什麼樣的醫學纔符合這一特質?我認為是中醫。


    為什麼是中醫?因為中醫是流動的,是秒秒在當下的醫學。這些年來我一直在講一個主題:“中醫的基本精神”。中醫的基本精神是什麼?或者說精神源頭在哪?都與“中”有關。“中”不僅指地域,它還蘊含更重要的精神和出處。中超越對立,和合對立,永在當下,由此而出或蘊含此精神的醫學,當然能歷久彌新,堪當“未來醫學”之稱謂。


    2. 中醫的獨特優勢


    剛剛聽薛史地夫教授講到美國的一些研究現狀,美國人基本用盲人摸像的方法來海選,雖說方法不可取,但精神可嘉。我認為這個階段會過去,他們遲早會借助傳統理法去尋求傳統的普世意義。而反過來,中華大地的西醫同仁們能否盡快覺醒,發現傳統的價值。在傳統的基礎上更好地發展現代,目前還是我們堪稱獨特的優勢。


    舉個例子。多年前我看過一個資料,記述了美國一個研究小組關於同性戀的研究過程。研究采用盲人摸像的方法,通過無數次篩選,找到了同性戀的一個生理基礎—外耳道。磁極具有同性相斥、異性相吸的特征,人亦如此。為什麼同性也能相吸(戀)?研究證明了同性在外耳道的異性特征,這於人性是極有意義的發現。這個發現來之不易,有些像大海撈針,因為從現代醫學的角度,我們無法聯想外耳與性別的相關性。但中醫角度就不一樣了,《素問·六節藏像論》講到:“腎者,作強之官,伎巧出焉。”也就是說性的問題是由腎來決定的,腎開竅於耳,用中醫的眼光來看,很快能鎖定外耳,完全用不著去海選。  


    透過上面的例子,我們能夠感受到什麼呢?我們有太珍貴的條件,過去無視這些條件,跟在別人後面爬行,諾貝爾獎的醫藥項目幾乎沒我們的份。我們能不能醒過來,認識到傳統的價值,站在中醫的、整個文化的肩上向前邁進?這樣就完全可能引領醫學。我非常希望與真正有抱負的西醫同仁交朋友,幫他們發現傳統在這個時代的意義,我想這是中西醫同仁們可以意識到的重要工作。


    3. 從道的層面探究生命


    健康應該是醫學的主題,隻是舉目望去,現代醫學的主題還停留在治病上。認識健康首先需要認識生命的構架,用《素問·上古天真論》的表述,生命的架構必須“形與神俱”方能盡終天年。形是物質的層面,神是超越物質的層面,生命良好運行的前提就是這兩個層面的和合,而後者(神)是生命的主導。《尚書》提出了“五福”的概念: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徳,五曰考終命。“五福”的前兩福屬於物質層面,後三福屬於超越物質層面。健康亦如此,健屬於物質層面的良好狀態,康屬於超越物質層面的良好狀態。


    鋻於對生命的上述認知,可以看到,現代醫學的範疇基本局限在物質層面,僅以物質視角來看待整個生命,於生命有盲區便在情理之中。由此,我們可以解讀伴隨現代醫學的基礎、診斷、臨床治療的進步,疾病也與之俱進的這個現實悖論。忽略了生命的非物質層面比如情緒,於生命缺乏整體的認識,我們終將無法得到健康。


    在中國文化的體繫,有關物質和非物質的探索由來已久。探索的結果告訴人們,物質對生命的作用是有限度的,相比之下,非物質對生命的影響則有更大空間。由此可以解釋,為什麼中國文化更傾向在非物質層面、道的層面來探究生命。從整體的生命而言,物質層面可以用身來概括,非物質層面可以用心與性來概括。我希望通過“未來醫學”這個主題的討論,讓人們認清生命的事實,獲得真正的健康。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