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殊方未遠:古代中國的疆域、民族與認同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化 ->
    【市場價】
    718-1040
    【優惠價】
    449-650
    【作者】 葛兆光、徐文堪、汪榮祖、姚大力 
    【所屬類別】 圖書  歷史  歷史地理  沿革地理研究圖書  文化  傳統文化  其他 
    【出版社】中華書局 
    【ISBN】9787101120004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32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精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101120004
    作者:葛兆光、徐文堪、汪榮祖、姚大力

    出版社:中華書局
    出版時間:2016年08月 

        
        
    "

    編輯推薦


    本書具有鮮明的問題意識與現實敏感性,展現了葛兆光、汪榮祖、姚大力、歐立德、杉山正明等二十位中外知名學者對於古代中國的疆域、民族與認同等問題的邃密思考。



    通閱本書,可以使我們深入地了解當前中國史研究的前沿論題,啟發我們對傳統的以漢族為中心的中國史研究範式進行檢討與反思,進而豐富我們對中國歷史的宏觀思考。

     
    內容簡介

    何為“中國&rdqu朝、清朝不是中國的王朝嗎?清帝國通過怎樣的統治政策獲得了奠定今日中國版圖的疆域?“新清史”、內亞史研究為什麼在國際學術界這麼火?……


    近年來,在新的理論視角與新的理論框架的衝擊下,中國史研究日益發生著深刻的變化。葛兆光、徐文堪、汪榮祖、姚大力、張帆、羅新、瀋衛榮、鐘焓、狄宇宙、歐立德、杉山正明等二十位中外知名學者,在本書中展開了精彩的論述與對話,對上述種種熱點問題進行了回應,也具有鮮明的學術史意義。


    本書可以使我們比較深入地了解當前中國史研究的前沿論題,啟發我們對傳統的以漢族為中心的中國史研究範式進行檢討與反思,進而豐富對中國歷史的宏觀思考。


    封面圖片取自中國國家博物館所藏清人明福繪《西域圖冊》。
    作者簡介
    葛兆光,1950年生,復旦大學教授,曾任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院長。著有《禪宗與中國文化》、《道教與中國文化》、《中國禪思想史》、《中國思想史》、《宅茲中國:重建有關“中國”的歷史論述》、《想像異域:讀李朝朝鮮漢文燕行文獻札記》等。

    徐文堪,1943年生,漢語大詞典編纂處編審。長期從事漢語語文辭典編寫,參與《漢語大詞典》編纂、訂補達三十餘年。同時致力於古代中亞和內亞文明(尤重吐火羅學研究)、古代中外關繫、歐亞大陸史前史、語言學、辭書學、人類學和域外東方學史等方面的研究,出版著譯多種。

    汪榮祖,1940年生,著名歷史學家,曾在美國執教三十一年。現任臺灣“中央大學”人文中心講座教授、臺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員暨總咨詢委員、美國弗吉尼亞州立大學榮譽教授等職。著有《史家陳寅恪傳》、《康章合論》、《史傳通說》、《走向世界的挫折:郭嵩燾與道咸同光時代》、《史學九章》、《追尋失落的圓明園》等。

    葛兆光,1950年生,復旦大學教授,曾任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院長。著有《禪宗與中國文化》、《道教與中國文化》、《中國禪思想史》、《中國思想史》、《宅茲中國:重建有關“中國”的歷史論述》、《想像異域:讀李朝朝鮮漢文燕行文獻札記》等。 


     


    徐文堪,1943年生,漢語大詞典編纂處編審。長期從事漢語語文辭典編寫,參與《漢語大詞典》編纂、訂補達三十餘年。同時致力於古代中亞和內亞文明(尤重吐火羅學研究)、古代中外關繫、歐亞大陸史前史、語言學、辭書學、人類學和域外東方學史等方面的研究,出版著譯多種。


     


    汪榮祖,1940年生,著名歷史學家,曾在美國執教三十一年。現任臺灣“中央大學”人文中心講座教授、臺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員暨總咨詢委員、美國弗吉尼亞州立大學榮譽教授等職。著有《史家陳寅恪傳》、《康章合論》、《史傳通說》、《走向世界的挫折:郭嵩燾與道咸同光時代》、《史學九章》、《追尋失落的圓明園》等。



    姚大力,1949年生,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特聘兼職教授。主要研究史、中國邊疆史地,著有《北方民族史十論》制度與政治文化》、《讀史的智慧》等。
    目錄
    前言

    從歷史看中國、亞洲、認同以及疆域
    ——關於《宅茲中國》的一次談話
    葛兆光再談“從周邊看中國”許倬雲新著《華夏論述》解說
    如何拯救歷史?

    徐文堪談西域研究
    維也納歸來談吐火羅學
    悼印度傑出學者納拉揚教授

    鐘焓談遼史與內亞史研究

    前言


     


    從歷史看中國、亞洲、認同以及疆域


    ——關於《宅茲中國》的一次談話


    葛兆光再談“從周邊看中國”


    <脈絡中的“中國”


    許倬雲新著《華夏論述》解說


    如何拯救歷史?


     


    徐文堪談西域研究


    維也納歸來談吐火羅學


    悼印度傑出學者納拉揚教授


     


    鐘焓談遼史與內亞史研究


    《遼史》的纂修與整理


    尋找契丹後裔


    墓室壁畫中的遼人


     


    朝不是中國的王朝嗎?


    杉山正帝國


    朝對中國歷史的影響


    狄宇宙談內亞史研究


    世上本無“黃種人”


    蒙古學家柯立夫其人其事


     


    瀋衛榮談西藏與藏學熱


    作為一種歷史敘事形式的“腐敗”與“改革”


    美國藏學主流的學術傳承和學術批評


     


    清帝國性質的再商榷


    不再說“漢化”的舊故事


    “新清史”之爭背後的民族主義


    ——可以從“新清史”學習什麼


    為“新清史”辯護須先懂得“新清史”


    ——敬答姚大力先生


    略蕪取精,可為我用


    ——兼答汪榮祖


    學術批評可以等同於“打棒子”嗎?


     


    歐立德談滿文與滿族認同


    清史研究豈能無視滿文文獻


    朱玉麒談清代邊塞紀功碑與國家認同


    奧斯曼帝國崩潰了,中國卻沒有

    在線試讀
    從歷史看中國、亞洲、認同以及疆域——關於《宅茲中國》的一次談話
    葛兆光/口述 盛 韻/整理


    近,我會在北京的中華書局和臺北的聯經出版公司出版一本新書。這本書用了西周青銅器“何尊”銘文中的一句話“宅茲中國”當書名,主要是想討論“亞洲”或“東亞”、“中國”以及“民族國家”、“認同”、“疆域”這樣一些問題,大部分章節都是由這八九年來發表的論文構成的。也許,這就是我近這些年所思所想所做的一些事情,因為其中的問題、思路和旨趣有一定的連貫性,所以,我把它編成了一本完整的書。
    你也知道,關於“認同”、“國家”、“民族”、“疆域”以及“亞洲”或“東亞”,在現在中國學界已經有很多討論,一些新理論、新概念和新話題很吸引人。不過你也可以發現,有些議論,你說不清它們的真實目的是什麼,但會占據很大的言論空間,有很大的影響。有一些人挪用來自西方學院的一些時髦詞兒,又填上一些似乎有關中國的空洞話題,所以,讀者會認為他們既能夠跟國際接軌,又能夠談中國問題,而且他們在政治和思想的論題裡,能夠提供來自“前沿”的學術性資源,有人覺得這樣纔既有“思想”也有“學術”。還有一些人常常對中國的政治、社會和文化發表高屋建瓴的意見,好像在談歷史,其實,這些人未必真的能夠深入中國,又未必真的擁有歷史知識,卻形成一定的氣候,這也是與似乎有著學理資源的提供和歷史論述的提供有關的。所以,如果你與他們一樣討論這些問題,如果沒有相當的學理支持和歷史論述,很難正本清源,說服讀化先生曾經說,應該是“有思想的學術和有學術的思想”,這話很對,我也覺得思想和學術應該有互相支援的關繫。
    不過,我寫這本書,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是當下思想論爭所刺激的結果,但主要還是出於學術上的考慮,包括資料、角度和視野的考慮。我和餘英時先生所說的一樣,對於政治隻有遙遠的興趣,所以,基本上還是討論歷史,希望從歷史,也就是思想史和學術史的角度來討論這些問題。

    從歷史看中國、亞洲、認同以及疆域——關於《宅茲中國》的一次談話


    葛兆光/口述  盛 韻/整理


     



    近,我會在北京的中華書局和臺北的聯經出版公司出版一本新書。這本書用了西周青銅器“何尊”銘文中的一句話“宅茲中國”當書名,主要是想討論“亞洲”或“東亞”、“中國”以及“民族國家”、“認同”、“疆域”這樣一些問題,大部分章節都是由這八九年來發表的論文構成的。也許,這就是我近這些年所思所想所做的一些事情,因為其中的問題、思路和旨趣有一定的連貫性,所以,我把它編成了一本完整的書。


    你也知道,關於“認同”、“國家”、“民族”、“疆域”以及“亞洲”或“東亞”,在現在中國學界已經有很多討論,一些新理論、新概念和新話題很吸引人。不過你也可以發現,有些議論,你說不清它們的真實目的是什麼,但會占據很大的言論空間,有很大的影響。有一些人挪用來自西方學院的一些時髦詞兒,又填上一些似乎有關中國的空洞話題,所以,讀者會認為他們既能夠跟國際接軌,又能夠談中國問題,而且他們在政治和思想的論題裡,能夠提供來自“前沿”的學術性資源,有人覺得這樣纔既有“思想”也有“學術”。還有一些人常常對中國的政治、社會和文化發表高屋建瓴的意見,好像在談歷史,其實,這些人未必真的能夠深入中國,又未必真的擁有歷史知識,卻形成一定的氣候,這也是與似乎有著學理資源的提供和歷史論述的提供有關的。所以,如果你與他們一樣討論這些問題,如果沒有相當的學理支持和歷史論述,很難正本清源,說服讀化先生曾經說,應該是“有思想的學術和有學術的思想”,這話很對,我也覺得思想和學術應該有互相支援的關繫。


    不過,我寫這本書,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是當下思想論爭所刺激的結果,但主要還是出於學術上的考慮,包括資料、角度和視野的考慮。我和餘英時先生所說的一樣,對於政治隻有遙遠的興趣,所以,基本上還是討論歷史,希望從歷史,也就是思想史和學術史的角度來討論這些問題。



    《宅茲中國》有一個副標題,叫“重建有關‘中國’的歷史論述”。雖然我這本書裡也涉及亞洲、東亞、東海等等,但大體上我聚焦的是“中國”,就算是討論日本關於神道教的爭論、日本關於滿蒙回藏鮮的學術史,討論朝鮮的史料中的一些問題,其實也還是聚焦在“中國”的。不過,什麼是“中國”?這是一個看上去普通,卻很難說清楚的問題。為了討論什麼是“中國”,不得不涉及“周邊”,通過“周邊”——現在時髦一些叫“他者”——的眼睛、資料、視角來看中國。比如說,17世紀以後,東亞諸國的彼此認同和互相排斥,就涉及民族、國家和歷史;而民族、國家和歷史的自我認識與他者認識,又會涉及一國和周邊諸國的關繫;而周邊的話題,又牽出來如何理解中國和亞洲的關繫;既然討論中國和亞洲,又會討論到疆域、族群和歷史等問題。


    你也許會說,現在不是有很多人在討論這些問題嗎?你看,有人討論“天下”,有人討論“帝國”,有人討論“多民族國家”,有人討論“知識共同體”。是的,這也就是我為什麼多少有些擔心我的論述方式會被誤解的緣故。現在的一些討論,其實,常常是先引入西方的一些概念工具,用這些概念工具去重組中國歷史、文獻和資料,把這些“抽取”過的材料推導出一些宏大的結論。你知道,現在討論“想像的共同體”、討論“帝國”、討論“超越民族國家的區域研究”、“認同的政治”,都是很時尚的,看上去他也是在討論中國問題,實際上,這些論述多來自西方,而有時候討論者的眼睛也瞟著西方,看看人家的反應。坦率地說,有的人不大有研究中國歷史的學術背景和學術基礎。用我們過去的說法,這叫“以論帶史”,一方面會給國人以誤導,覺得這是在討論歷史,另一方面它會把中國歷史整編到西方的一些時尚大論述中去,讓洋人覺得這就是中國。


    我很擔心。


     



    你問我,我的論述和他們有什麼不一樣,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卻又必須回答。


    我自己在寫作這本書的時候,主要是通過兩個歷史的角度去討論,一個是文獻資料中所見的思想史,一個是關於這個問題本身的學術史,而且也許還會針對這些話題,逆著這些風氣,重新進行論述。比如,這本集子裡早的一篇寫“亞洲”的文章,就是有很強的論辯性的。因為當時我覺得,有的中國學者急匆匆地跟著日本、韓國學者,去討論所謂“亞洲文化共同體”,或者“亞洲知識共同體”,也許會產生一些不必要的誤會。我記得那一年,在臺灣大學開會的時候,就爭論得挺激烈。我總覺得,如果我們對日本人從明治以來常常使用的“亞洲”一詞不加檢討,對日本學界使用“亞洲”作為空間單位來寫歷史的學術傳統不加了解,就會被一種“抽取出來的概念”誤導。所以,這裡首先需要的就是文獻資料的研究和學術史的清理,什麼是“亞洲”?為什麼會“從亞洲出發思考”?為什麼“亞洲”可以成為一個歷史空間?中國為什麼不太有“亞洲”的連帶感而日本卻有?如果仔細梳理日本習慣使用的“亞洲”這個歷史概念,你可以看出,一方面日本從明治時起,關於“亞洲”研究或者“東洋”研究就伴隨著現代性的知識背景,另一方面使用“亞洲”作為歷史單位,也有日本的國家主義、擴張主義的政治意圖。我當時的疑問就是,你怎麼能把這些背景都剔除了去談“亞洲”呢?這些問題都必須從學術史出發去清理,纔能講得清楚。


    我相信,近這些年中國重要的問題,將是一個越來越引人注目的中國與周邊在文化、政治和經濟上如何相處的問題。我們已經遇到很多麻煩,政治上的麻煩,當然應當由政治家根據國際法去處理,可是你也可以看到,有人相當輕蔑歷史知識卻動輒講“歷史”,在這些問題上,既不會把歷史疆域與現實領土問題分開,也無法講讓周邊都接受的道理。可是,還有些學者雖然意識到這些問題的意義,也特別想介入這些領域,但是,他們要麼一下子就落入帶有政治意識形態性的論述,不是學術立場的討論,要麼一下子就投入時髦理論的窠臼,拿了大理論大概念說一些空話。


     



    再說一遍,我討論的是學術意義上的歷史,而不是政治意義上的現實,所以我想強調:,這些問題的討論,應當是從有關“中國”、“亞洲”或者“世界”的認識的歷史資料,包括中國和朝鮮、日本的歷史資料中出發,把問題放在思想史脈絡或學術史語境中去討論,而不應當是從來自西方的“理論預設”下去倒著看歷史,或者從現實利害的角度做“提供證據”似的歷史論證。第二,我也不想從“政治”和“策略”,而是從“歷史”和“文化”,也就是說,從中國的文化認同和歷史淵源去追溯“中國”,所以我纔會再三強調,在所謂“認同”的問題上,“歷史”、“政治”和“文化”應該有適當的差異;同時,你也必須認清“國家”(祖國)、“政黨”(執政者)和“政府”(王朝)的不同,而不是把“認同”和“國家”一鍋燴在一起,讓所有人都必須在這個問題上,一二一齊步走。第三,由於東亞尤其是中國的“皇權”,如同史華茲和林毓生說的是“普遍皇權”(Universal Kingship),不僅朕即國家,而且朕即信仰、朕即真理,所以,我強調“國別史”的意味,也強調歷史研究常常很難擺脫民族與國家的立場,就像我這本書裡提到的日本學者關於神道教、中國道教以及天皇制度之間關繫的研究,就是一個例子。但是,這並不是給民族主義或國家主義提供合理性和合法性,而是提醒歷史研究者要小心翼翼地警惕這種不自覺的立場影響。所以,咱們一方面得承認,歷史上的國家常常是流動的,仿佛羅布泊一樣,空間有時大有時小,民族有時合有時分,歷史有時整編在一起,有時又分開各成一繫;但另一方面又得強調,在書寫歷史上,有民族、領土、認同的國家是要承認的,特別是在東亞,這個“國家”(其實國家往往隻是政府)自古以來,是相當強有力地控制和形塑政治、歷史和文化的。東亞國家跟歐洲國家很不同,文化控制和歷史建構的能力非常強,所以,如果你簡單地談“超越民族國家”,恰恰會忽略對“民族國家”(尤其是專制皇權)的批判。所以,你要把“政治中國”和“文化中國”分清楚,你關於這個國家的歷史論述,是理論的後設敘述,還是來自資料的歷史論述;你的歷史論述,是在批判這種高度的政治權力和集權的國家控制,還是論證政治一統和國家控制的歷史合理性。


    我覺得,目前有一些討論,基本上不是“在中國語境中討論中國問題”,如果真要“在中國語境中討論中國問題”,那麼,就要問:你是要從中國歷史資料中展示出來的中國國家形成、民族認同、疆域變化討論問題呢,還是通過一套舶來理論來討論問題?你是基於當下的某種政治意圖來討論問題呢,還是沒有預設地去討論歷史?如果要避免一種民族主義的論述,必須要考慮你的出發點,究竟是政治還是文化。


     



    這本書,可能呈現的是我這十年來的一些想法。自從2000年寫完《中國思想史》以後,我就開始想這些問題,我在序言裡面說,這本書裡的好些想法,是從《中國思想史》後一節“1895年的中國”引發出來的,真是這樣。為什麼?因為1895年以後,中國被整編進世界、亞洲或者東亞的歷史裡面,你就不得不思考這些認同、疆域、族群等等問題;因為這些問題,原本好像並沒有“顯題化”,可是在1895年以後,這些問題都出來了,到了2000年以後,隨著中國政治、文化和經濟在國際環境中的變化,它就越來越不可回避了。


    很長時間以來我就有個想法,這跟梁啟超的說法有關。梁啟超說,中國歷史有三個階段:中國之中國,亞洲之中國,世界之中國。我覺得,這個說法可以稍稍變通一下。的確,中國長期以來是一個“以自我為中心想像天下”的國家,所以有天朝觀念,也有朝貢制度,這就是“中國之中國”;明代中葉以後,西學東漸,特別是晚清以來,便進入第二個階段,逐漸變成時時事事以“西方”為尺度來打量中國,中國的好壞美丑都是在西方背景下討論的,便成了“世界之中國”。這個階段認識中國的尺度或鏡子都來自西方,非蘇俄即歐美,從晚清起,不是中體西用,就是西體中用,從“五四”以來,又討論你是熱的我是冷的,你是動的我是靜的,你是唯物的我是唯心的,你是特殊的我就是普遍的,你是普遍的我就是特殊的;可是,現在是否應該增加一些觀察的角度和尺度?可以從“周邊”的資料、立場和眼光重新打量中國,我們能看到中國跟周邊其實也有很多細微差異,也可以互相觀看,這樣,就成了“世界、亞洲之中國”。我一直很強調,千萬不要以為所謂“漢字文化圈”、“儒家文化圈”就具有同一性,這其中是有差異的。有一次我在日本的飛機上看到《讀賣新聞》編輯委員籐野彰寫的評論,那時他剛剛從中國回去,就寫了一篇社評叫作《相互理解從對差異的承認開始》,這話很對。我強調東亞諸國之間的差異,就是因為這能夠幫助我們反過來清醒地認識中國。


    所以,我一直建議推動“從周邊看中國”,因為這實際上既包含了“中國觀”即中國自我認識的改變,也涉及文化交流史研究方法的改變。我一直用一個比喻,說過去的文化交流史(常常也可以稱為中外交通史)注重的是中外交通,而我們更注重文化互相觀看和交流後的結果,就是過去討論的是結婚,現在討論的是生孩子。中國文化其實很雜,這是文化雜交的結果,我們不能老是覺得我們還在漢唐時代,隻有文化輸出,沒有文化輸入,也隻有華夏文化,而沒有蠻夷之風。所以我說,17世紀以後,其實朝鮮和日本,跟我們已經“漸行漸遠”了。我特別反感把中國文化看成是單一不變的漢族及儒家文化,把孔子以來的思想看成至高無上的傳統。其實,我們的傳統跟我們的人種一樣,早已混雜不清了。現在的人對漢、唐無限自豪,可漢、唐恰恰是種族混融的時代。“三十六國九十九姓”成了“河南之民”,漸漸又到關中成了“京兆人”,唐代首都長安好多人就是“胡種”。老祖宗們原本覺得,中國和“夷、蠻、戎、狄”,好井水不犯河水,所以有《徙戎論》。可事實上“中國”仍是種族交錯的天下,不要說李白“生於西域,不生於中國”,劉禹錫是匈稹也是鮮卑後裔,更不要說李淵、李世民了。經過通婚,好多人血緣已經雜糅胡漢,所以陳寅恪說他們因為胡漢雜糅,纔創造了唐代的“空前之世局”。


    所以,我覺得也應當警惕狹隘的民族主義。雖然我在書裡面強調,應當在歷史中研究“民族國家”,而不是把歷史從“民族國家”中拯救出來,要注意東亞各國之間的文化差異和分歧由來已久,不可以簡單地說有一個同一性“東亞”,但是,我絕不是說“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我隻是希望,當你注意到亞洲諸國特別的形成史,亞洲諸國形塑文化和政治的強烈的國家意識,當下亞洲諸國之間由於文化認同崩潰而彼此警惕和戒備的時候,要注意到在歷史敘述中“國家”的存在。所以,我也支持在學術研究中,不要隻看到“國家”,不僅“西域”可以像一個“地中海”,“東海”也可以成為一個新的歷史世界。我覺得正確的態度是,一方面看到簡單地提倡“超越民族國家”是一種忽略歷史的想像,另一方面要注意,簡單地強調“國家”的獨立品格會導致對“國家意志”警惕的喪失。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