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中國大智慧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化 ->
    【市場價】
    486-704
    【優惠價】
    304-440
    【作者】 胡阿祥 
    【所屬類別】 圖書  文化  傳統文化  其他 
    【出版社】上海文藝出版社 
    【ISBN】9787532176946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32176946
    作者:胡阿祥

    出版社:上海文藝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0年09月 

        
        
    "

    產品特色

    編輯推薦

    何謂“中國大智慧”?
    孔子雲: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是智慧的力量。
    智慧,是一種“老生常談”的“經驗”。老年人“經”歷的時間長,“驗”證的事情多,所以能夠“常談”。換言之,智慧當經過歷史的驗證,這纔是*真實的智慧。

    現代人,還需要讀過去的歷史嗎?
    “老生常談”的“讀史明智”的道理,本是*淺顯,也*深刻的道理。
    歷史就像一條河,從上遊流到下遊,從支流彙到干流,所以下遊的水裡、干流的水裡,有著上遊的水、支流的水;同樣,沒有歷史的傳承,哪來的現實?沒有現實的存留,又哪來的歷史?現實中有活著的歷史,歷史傳承至今也就成了現實。歷史上士農工商、漁樵耕讀、經史子集、諸子百家的智慧,難道就不能成為我們自己的智慧嗎?

    明清二代,《資治通鋻》幾乎成為每一任皇帝的書。
    胡阿祥的資“智”通鋻,專為現代人打造——從*真實的過去提煉出經過歷史驗證的智慧。

    在本書中,你還能知道——
    南京古城布局有什麼玄機?韓熙載在夜宴上為什麼不開心?科舉中作弊與反作弊如何纏鬥不休?古代如何使用間諜?“無奸不商”其實是個誤解?……

     
    內容簡介

    語言風趣幽默,史料真實嚴謹
    從帝王智慧、人居智慧、處世智慧、為官智慧、教育智慧、軍事智慧、商業智慧、外交智慧、科技智慧、思想智慧十個篇章。從士農工商、漁樵耕讀、經史子集、諸子百家方方面面展開專屬中國的大智慧圖卷。知古纔能知今,知此纔能知彼,追問過去,是為了理解現在、規劃未來;親近歷史,不僅使人明德,而且使人明智。

    作者簡介

    胡阿祥,安徽桐城人。文學博士,南京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六朝博物館館長,南京六朝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地名大會》評委,《百家講壇》、喜馬拉雅FM主講人,書香江蘇形像大使。出版專著、主編著作七十多種,發表論文與隨筆五百餘篇。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中古文史、中國歷史人文地理、地名學與行政區劃。

    目錄
    導論:我是誰?我該怎麼做?

    一、帝王智慧
    引言:治國與謀身
    大禹與周厲王:疏與堵的對立選擇
    後唐莊宗李存勖:創業難,守成更難
    齊威王與唐太宗:“寡人”不能“寡聽”
    蕭道成:為每個蘿卜找到合適的坑
    隋文帝與隋煬帝:“成由勤儉破由奢”
    漢宣帝:戒急用忍,步步為營
    劉邦與項羽:得人心者得天下
    齊襄王與宋太祖:高明的帝王之“術”
    北魏孝文帝:師法先進,厲行改革
    乾隆皇帝:開編《貳臣傳》的“創意”之舉

    導論:我是誰?我該怎麼做?

    一、帝王智慧
    引言:治國與謀身
    大禹與周厲王:疏與堵的對立選擇
    後唐莊宗李存勖:創業難,守成更難
    齊威王與唐太宗:“寡人”不能“寡聽”
    蕭道成:為每個蘿卜找到合適的坑
    隋文帝與隋煬帝:“成由勤儉破由奢”
    漢宣帝:戒急用忍,步步為營
    劉邦與項羽:得人心者得天下
    齊襄王與宋太祖:高明的帝王之“術”
    北魏孝文帝:師法先進,厲行改革
    乾隆皇帝:開編《貳臣傳》的“創意”之舉

    二、人居智慧
    引言:人,詩意地棲居
    何謂風水:迷信還是學問?
    理想家園:尋求自然的庇護
    安居樂俗:擺布裝飾有道道
    中和剛健:北京城中軸線的奧秘
    堪天輿地:南京城布局的玄機
    桃源何處:神州處處有福地
    古典園林:“雖由人作,宛自天開”
    庭院深深:體現倫理、適應自然的四合院
    丹鳳朝陽:坐享自然的饋贈
    榫卯鬥拱:讓房子像鳥兒一樣自由
    萬年吉地:節儉的道光皇帝在這事上不摳門
    風水初程:理論與實踐

    三、處世智慧
    引言:如何處世,考驗著我們的智慧
    東方朔:大隱隱於朝的“狂生”
    馬援:任勞任怨的伏波將軍
    司馬懿:在蟄居中等待時機
    阮籍:亂世中的保命秘訣
    謝安:年過四十,為何還要出山?
    陶弘景:和皇帝做筆友的山中宰相
    長孫皇後:李世民背後的調節器
    司馬光:誠正剛直的“迂叟”先生
    宋濂:無道則隱,有道則出
    王陽明:立德、立功、立言的“逆天”之人

    四、為官智慧
    引言:做官、做事與做人
    周公旦:孔子為何總夢見他?
    商鞅:慘遭“車裂”的大改革家
    張良:功成身退的大漢留侯
    王導:不愧“千古一相”的美譽
    魏徵:成就唐太宗千古美名的“鄉巴佬”
    馮道:“狼虎叢中也立身”的官場“不倒翁”
    韓熙載:夜宴上的他為什麼不開心?
    呂端:“小事糊塗,大事不糊塗”
    寇準:敢說敢做的直臣
    耶律楚材:“楚材晉用”的“大胡子”
    海瑞:不合時宜的“模範”官員
    曾國藩:“比賊笨”的晚清中興名臣

    五、教育智慧
    引言:好的教育像一束光
    孔子與韓愈:因材施教,教學相長
    王烈與周處:感化熏陶,幡然醒悟
    楊震與湛氏:身正為範,言傳身教
    項羽與王獻之:發掘稟賦,因勢利導
    子路與譚其驤:我愛我師,也愛真理
    陶行知:生活教育,知行合一
    梅貽琦:通識之用,不止博雅
    折箭與磨針:寓理於物,借物點撥
    科舉作弊:是魔高一尺,還是道高一丈?


    六、軍事智慧
    引言:高考還能復讀,戰爭不能重來
    師出有名:給戰爭披上“正義”的外衣
    紫電青霜:扭轉戰局的“神兵利器”
    兵家巨擘:不隻是“紙上談兵”
    疑兵重重:從諸葛亮的“空城計”說起
    出其不意:神兵天降的奇襲戰
    諜影疑雲:小間諜有大作用
    斬首行動:制勝法寶便是“擒賊先擒王”
    以弱勝強:各有各的道道
    攻心為上:刀光劍影背後的心理戰
    借力打力:水火無情卻給力

    七、商業智慧
    引言:“無奸不商”其實是個誤解
    子貢:既儒又商,儒商鼻祖
    範蠡與卓氏:擇地生財,因地制宜
    白圭:人棄我取,賤買貴賣
    呂不韋:奇貨可居,巧取富貴
    瀋萬三:銳意開拓,靈活調整
    盛宣懷:“一手官印,一手算盤”
    喬致庸:創新模式,注重管理
    晉商常家:培養人纔,家族經營
    廣告營銷:豐富多彩,匠心獨運
    商道朝宗:誠信不欺,以義取利

    八、外交智慧
    引言:外交無小事
    合縱連橫:天下大勢,由這張嘴說了算
    遠交近攻:兔子專喫窩邊草
    以夷制夷:班超定遠西域
    和親策略:出嫁即出使
    “妙選行人”:有時,舌比劍更加鋒利
    左搖右擺:結盟還是背盟?
    城下之盟:退一步海闊天空
    朝貢冊封:“宣德化而柔遠人”
    轉型變性:大清帝國的“裱糊匠”李鴻章
    夾縫求生:弱國也有令人肅然起敬的外交

    九、科技智慧
    引言:所謂“李約瑟難題”與“四大發明”
    墨子:大師 大匠
    扁鵲:望聞問切
    華佗:妙手回春
    許慎:說文解字
    裴秀:制圖六體
    賈思勰:地方官的“齊民要術”
    李冰:“天府之國”的由來
    潘季馴:束水攻沙,蓄清刷黃
    一行和尚:“玩物”而不喪志
    瀋括:《夢溪筆談》裡的“夢幻”百科

    十、思想智慧
    引言:百家爭鳴的思想界纔是輝煌燦爛的
    儒家:“中庸”與“權變”
    道家:師法自然,無為無不為
    墨家:兼愛與非攻的吶喊與實踐
    法家:法術勢的結合
    名家:所謂“詭辯”的邏輯
    兵家:“觀諸兵書,無出孫武”
    陰陽家:五德終始與大九州說
    玄學:“名教”與“自然”的關繫
    禪宗:“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理學:“道問學”與“尊德性”的鵝湖辯論

    結語:感悟經典智慧,完善智慧人生

    附錄:喜馬拉雅課程《中國大智慧》推介詞

    後記

    前言
    導論:我是誰?我該怎麼做?

    何謂“中國大智慧”?不妨從大成至聖先師孔子說起。
    《論語·為政》中有段名言:“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幾句話,是孔子對他一生之經歷與經驗的總結,意思是說:我十五歲開始立志學習;三十歲能夠自立於世;四十歲已經成為智者;五十歲懂得了什麼是天命;六十歲能夠聽進不同的意見;七十歲可以隨心所欲,但也不會打破常規。

    導論:我是誰?我該怎麼做?

    何謂“中國大智慧”?不妨從大成至聖先師孔子說起。
    《論語·為政》中有段名言:“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幾句話,是孔子對他一生之經歷與經驗的總結,意思是說:我十五歲開始立志學習;三十歲能夠自立於世;四十歲已經成為智者;五十歲懂得了什麼是天命;六十歲能夠聽進不同的意見;七十歲可以隨心所欲,但也不會打破常規。
    我現在已過知天命之年了。回顧既往的歲月,雖然因為學習歷史的緣故,四十來歲時就讓朋友給我治了枚“耳順”的閑章,即提前進入了“六十而耳順”的境界;但以孔子所言,印證我的人生經歷與社會經驗,感覺還真的是到位,所以我也就仿照著孔子,“五十以學《易》”了,因為涵蓋天地人神鬼大智慧的《易經》,不到“知天命”之年,那是難以真切地理解的,我也真切地預感到我未來的“從心所欲,不逾矩”。我想,這就是智慧的力量吧,這也就是“老生常談”的智慧。

    如何理解“老生常談”的智慧?
    我們知道,傳統時代的中國,是以農業經濟為主體的。農業經濟是什麼經濟?是經驗經濟。什麼是經驗?老年人出門看看天,就知道會不會下雨,要不要帶傘,年輕人做得到嗎?清除不盡的江湖遊醫小招貼,總是吹噓自己是老中醫、擁有秘方,朋友們沒有見過宣稱自己是年輕的中醫、開發了創新的秘方吧?而相對於“老生常談”,我們也總說年輕人“嘴上沒毛,辦事不牢”,這是因為年輕人相對缺乏經驗。那什麼是經驗呢?“經”是經歷,“驗”是驗證,老年人經歷的時間長,驗證的事情多,所以能夠“常談”。“常”就是“經”,“經”就是“常”,織布先要拉出經線,再穿梭著織緯線,所以“經”是根本,“經常”就是經過驗證的“老生常談”。換言之,“老生常談”就是歷史的經驗與教訓,而汲取歷史的經驗,接受歷史的教訓,也就化為現實的“智慧”了。所以中國傳統文化中,提倡並且踐行“尊老愛幼”,“愛幼”是為了我們種族的延續,“尊老”其實就是敬重歷史、敬畏歷史,因為“真歷史”中充滿著“大智慧”。
    懂得了“真歷史”中的“大智慧”,我們就會明白“不聽老人言,喫苦在眼前”這句箴言,比如我指導的博士生、碩士生們,聽我話的,工作與事業、購房與家庭等等,發展得基本上都不錯,而不聽話的,大多因為折騰,往往平添了許多的蹉跎。
    推而廣之,那些懂得從悠久歷史中獲取豐富智慧的人,自然也不例外,這就是“老生常談”的“讀史明智”的道理,這也本是淺顯也深刻的道理。然而讓我心生感慨的是,在課堂上,在社會上,竟然常常有人問我,時代已經進入了21世紀,經濟全球化,科技一體化,信息爆炸,股市漲跌難以捉摸,房價冷熱無法把握……在這樣的時代,我們更多關注的是現在與未來,過去的歷史,對於現代人還有直接的意義嗎?我的回答是:這真是淺視到極點的無釐頭問題。
    讀者朋友們想想,古往今來,人的衣食住行甚至詩書禮樂,是不是實質上都差不多?放大些說,對於我們的民族、我們的國家而言,是不是同樣如此?歷史就像一條河,從上遊流到下遊,從支流彙到干流,所以下遊的水裡、干流的水裡,總有上遊的水、支流的水;同樣,沒有歷史的傳承,哪來的現實?沒有現實的存留,又哪來的歷史?現實中有活著的歷史,歷史傳承至今也就成了現實。想清楚了這個道理,我們就會油然而生種種的認知:比如看過了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難道不能推測以後50年的歷史?比如吸納了士農工商、漁樵耕讀、經史子集、諸子百家的智慧,難道不能提升我們自己的智慧?畢竟,歷史是真實的過去,經過歷史驗證的智慧,當然也是真實的智慧。

    在中國歷史與中華文化的語境中,“真歷史”中的“大智慧”,會讓我們真正明白我是誰,我該怎麼做。如何理解這個問題呢?
    諸位靜下心來想想,人活在世上,會跟哪些方面發生關繫?人和自然,人和社會,人和家族,人和自身(即你和你自己),是不是就這幾對關繫?還能想出其他的關繫嗎?似乎想不出來了。而中國大智慧,規定了我們每個人在這四種關繫中的行為、心態、做法以及價值觀。我們不妨按照這個線索,展開說說。
    層關繫,人和自然的關繫,這是根本的關繫。
    上面說了,傳統時代的中國,是以農業經濟為主體的。華夏民族或漢族的農業經濟有一些基本邏輯。比方說農業是靠天喫飯的,靠天喫飯某種意義上就是靠水喫飯。誰管水啊?天管水,所以中國人敬天、畏天,慢慢發展下去就是天命觀念。天命觀念決定了人和自然的關繫。
    在這種天命觀念中,中國人講究人和自然的和諧。什麼叫人和自然的和諧?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大自然可以不需要人,人卻需要大自然。所以再強的人,強不過時間,再狠的人,狠不過大地。
    比如東北的狩獵民族跑到黃河流域來了,蒙古的遊牧民族跑到黃河流域來了,這些征服民族強到後來、狠到後,還是得按照黃河流域農耕社會的路子來玩,這就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也養一方制度的道理。推而廣之,我們也就理解了中華文化和西方文化是兩回事,比如西方的民主政治很好,中國的民心政治也很好,但是彼此置換一下就都不好了,這就叫各走各的路,各有各的道,這是自然環境決定的經濟形態、經濟形態決定的社會制度所決定的,這也就是2013年3月*總書記在莫斯科說的“大白話”:“‘鞋子合不合腳,自己穿著纔知道’。一個國家的發展道路合不合適,隻有這個國家的人民纔有發言權。”
    第二層關繫,人和社會的關繫,這是廣泛的關繫。
    在正常情況下,我們不會像魯濱遜那樣,在無人的荒島上與世隔絕地生活了28年,我們總是處在各種社會關繫中。那麼在中國傳統時代,人和社會都有哪些關繫呢?君臣關繫、父子關繫、夫妻關繫、兄弟關繫、朋友關繫。中國這個血緣社會,基礎的關繫是父子關繫。父子關繫怎麼來的?從夫妻關繫來的。父子關繫抬升一步,就是君臣關繫,所以有了君父、臣子的說法;父子關繫延伸一下,就是兄弟關繫,所以有了“兄弟如手足”的說法;兄弟關繫擴大一步,就是朋友關繫,所謂“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那麼這種種的關繫,究竟呈現出怎樣的面貌呢?這在中國歷史上有著比較復雜的變遷過程。簡而言之,先秦時代,雙方之間是平等的關繫,就是雙方都有共同遵守的準則,比如《孟子》中說的,“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及至秦漢以降,雙方之間的關繫逐漸趨向不平等,所謂“君為陽、臣為陰,父為陽、子為陰,夫為陽、妻為陰”,我們知道,在大自然中,陽為主,陰為從,可見這已是不平等的主從關繫了;又所謂“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這裡的“綱”是統領的意思,“綱舉目張”的意思,從此,君、父、夫穩居主導地位,臣、子、婦總處服從地位,“三綱”成了臣、子、婦的精神枷鎖。再到宋明以來,又變成了君對臣、父對子、夫對婦的控制,於是有了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情況。而時至今日,中華傳統文化中所秉承的許多原則,比如“天地君親師”不可褻瀆,“為尊者諱,為親者諱”,“天下無不是的父母”等等,也正是這種倫理觀念的形像寫照吧。
    第三層關繫,人和家族的關繫,這是現實的關繫。
    在中國農業社會,孩子多尤其是男孩多,勞動力就多,勢力就大,地位就高,這就是家大業大的道理,所以中國人喜歡大家族,追求四世同堂乃至五世同堂;中國人又認為“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因為你的身體裡流淌著父母乃至祖先的血液,你在延續著父母、祖先的生命,你如果不生養孩子,等你去世了,就等於你親手殺死了父母、祖先,所以這是不孝的逆子。
    但是另一方面,從國家統治的層面來說,為了方便社會的治理,為了多派賦稅勞役,還是希望有更多的小家庭,於是國家與家族之間就有了矛盾。這個矛盾怎麼解決呢?一個重要的彌補手段就是設立宗祠。在傳統時代的中國,宗祠遍布神州大地,各姓的宗祠,就是對應家族的歷史凝聚、精神像征、地位表達,是維繫家族紐帶的公共活動空間。近幾年央視以及不少地方的電視頻道,喜歡制作、播放“鄉愁”、“遠方的家”一類的節目,這類節目拍來拍去,就是拍的宗祠、老街、家族的記憶、地方的鄉情,這就是難以逆轉的傳統的力量吧。同樣顯示傳統力量的,還有家族記憶的書面呈現形式,就是家譜,家譜維持著小家庭與大家族之間的聯繫,家譜是同宗同姓的中國人總說“五百年前是一家”的血緣根據。
    由人和家族的關繫放大一步,我們又能理解中國人的“家國天下”情懷、“家國同構”意識。國家國家,國就是家,家就是國。家大業大,具體到國家層面,就要追求大一統,不僅政治上的大一統,而且文化上的大一統。按照中國古代的邏輯,家長是的,族長是的,所以國家的君主也應該是的,這叫天無二日,地無二主;家長、族長要有權威,國家的領袖當然也要有權威。
    第四層關繫,人和自身的關繫,這是深層的關繫。
    我們經常講內心和外在,某種意義上說,內心是人格,外在是行為。內心與外在、人格與行為如果不相協調,甚至兩者分離,那你的生活、你的日常就是有問題的,你就會陷入矛盾、痛苦甚至精神分裂中。中國人追求的是人格外化為行為,行為內化為人格。中國人的內心與外在、人格與行為講究的是中庸之道。
    《論語》中說:“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中”就是無過無不及,“庸”就是守常不變,“中庸”就是一切言行要不偏不倚、守常不變。其實歸根結底,中庸之道就是自然之道,自然之道就是天命,孔子說“五十而知天命”,所以到了我這個年紀,真的理解了什麼是天命,什麼是自然。比如就個人來說,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你不能反著來,也無法反著來;就種田來說,什麼時候播種、什麼時候插秧、什麼時候薅草、什麼時候收割,這也是大自然規定好的,你不按照歲時節令就不行。
    這樣的中庸之道,又使得中國人的行為,整體而言,不同於英國人的紳士風度冷靜老成、德國人的準確高效嚴肅、美國人的自由開放幼稚、日本人的善采異邦與實用主義,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與中國人的典型行為,是“中”,是中庸,是調和,是折中。所以林語堂先生在他的傳世名著《吾國與吾民》中說:“中庸之道在中國人心中居極重要之位置,蓋他們自名其國號曰‘中國’,有以見之。中國兩字所包含之意義,不止於地文上的印像,也顯示出一種生活的軌範……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而以此對照我們自己,讀者朋友們也可以想想,你是不是名副其實的“中國人”呢?

    以上,我從人和自然、人和社會、人和家族、人和自身四個方面,說了作為“中國人”,如何格致誠正、安身立命、奉獻社會、完善人生。今天的我們是這樣,過去的我們、未來的我們也不得不這樣,這就是歷史的規律、歷史的智慧,而把握這樣的規律、汲取這樣的智慧,我們就會獲得自然、社會、家族、自身的大道,我們就會明白我是誰、我該怎麼做,我們就會更加平和、冷靜、通達、有趣地活出更加精彩的我。所以我常說,知古纔能知今,知此纔能知彼,追問過去,是為了理解現在、規劃未來,親近歷史,不僅使人明德,而且使人明智……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