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大美國學 老子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化 ->
    【市場價】
    342-496
    【優惠價】
    214-310
    【作者】 文心工作室 
    【所屬類別】 圖書  文化  傳統文化  其他國學啟蒙讀物 
    【出版社】中央編譯出版社 
    【ISBN】9787511742827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32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11742827
    作者:文心工作室

    出版社:中央編譯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3年07月 

        
        
    "

    編輯推薦

    名句名篇 品讀經典
    領導管理的智慧·圓融處事的智慧?知足快樂的智慧?避險養生的智慧?立身待人的智慧?誠懇說話的智慧
    ——《老子》五千言的智慧

     
    內容簡介

    精選老子名句100則,就該名句的相關語文知識,提供一篇完整而實用的介紹。文字活潑,糅合現代風格,趣味性高。每一篇結構統一,包括以下板塊:【名句的誕生】呈現原文,同時節錄上下文,有助於理解與記憶完整段落。【完全讀懂名句】難字與難詞的意義解釋。整段原文的白話語譯。【名句的故事】名句本身的名人軼事、字詞語的典故故事、歷代的品評。【歷久彌新說名句】介紹相關主題或主旨的古今中外名句,並完整說明故事背景與應用情境。

    作者簡介

    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繫教授季旭昇總策劃,文心工作室編著。文心工作室部分成員簡介林宛蓉,臺灣大學中文繫畢業,曾擔任小學教師、雜志采訪編輯,現任職於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東吳大學中文研究所進修。胡雲薇,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畢業,現就讀臺灣大學歷史博士班。曾任國中、高中代課老師。翁淑玲,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畢業,目前從事資訊業,平日喜愛閱讀,並對上網接收資訊有狂熱,同時需要一個宗教的懷抱,在那裡撇下所有的有知和無知。

    目錄
    目錄《老子》作品背景介紹001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
    道衝,而用之或不盈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刍狗
    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
    無狀之狀,無物之像,是謂惚恍
    太上,不知有之
    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淡兮其若海,飂兮若無止
    惚兮恍兮,其中有像;恍兮惚乎,其中有物
    天下神器,不可為也,不可執也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

    目錄《老子》作品背景介紹001


    無為而治——領導管理的智慧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
    道衝,而用之或不盈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刍狗
    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
    無狀之狀,無物之像,是謂惚恍
    太上,不知有之
    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淡兮其若海,飂兮若無止
    惚兮恍兮,其中有像;恍兮惚乎,其中有物
    天下神器,不可為也,不可執也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執大像,天下往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聖人在天下,歙歙焉;為天下,渾其心
    行於大道,惟施是畏
    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
    我無欲而民自樸
    治大國,若烹小鮮
    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
    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
    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無以生為,賢於貴生


    守柔日強——圓融處事的智慧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
    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
    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明道若昧,進道若退
    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像無形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
    見小曰明,守柔曰強
    大國以下小國,則取小國;小國以下大國,則取大國
    弱之勝強,柔之勝剛
    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無欲無私——知足快樂的智慧
    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
    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
    見素抱樸,少私寡欲
    絕學無憂,唯之與阿,相去幾何
    聖人去甚、去奢、去泰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有什伯之器而不用,民重死而不遠徙


    順應自然——避險養生的智慧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
    聖人為腹不為目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物壯則老,是謂不道
    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
    強梁者不得其死
    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
    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甲兵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
    禍莫大於輕敵,輕敵幾喪吾寶
    無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
    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
    代大匠斲者,希有不傷其手矣


    自知者明——立身待人的智慧
    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
    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渾兮其若濁
    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
    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
    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
    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
    善建者不撥,善抱者不脫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
    千裡之行,始於足下
    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其器長
    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
    之下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美言市尊——誠懇說話的智慧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治人事天,莫若嗇
    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
    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
    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
    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則我者貴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在線試讀
    無為而治——領導管理的智慧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第一章
    然而,雖然姑且稱之為“道”,但老子卻認為“道”的玄妙是無法用任何語言文字來形容,正如佛家認為佛的境界是無法用言語來比擬故有“佛曰不可說”一樣,老子也認為語言文字有局限、窮盡的時候。
    因此,戰國時期莊周也曾經質疑:“當你我辯論時,若你勝了我,那麼你的見解果然就對了,而我的見解肯定就錯了嗎?如我勝了你,那麼我的見解就一定對,而你的見解就一定錯了嗎?到底我們兩個是有一人對,有一人錯,還是兩個人都對或者都錯了?也許我們兩個人不夠聰明,那麼該請誰來做公正的評判?假使請見解和你相同的人來評判,那麼他既然和你有相同見解,又怎麼能評判?倘若請見解和我相同的人來評判,那麼他既然和我有相同見解,又怎麼能評判?如果請見解和我們都不一樣的人來評判,那麼他既然和我們的見解都不相同,又怎麼能評判?若是請見解和我們都相同的人來評判,那麼他既然和我們的見解相同,又怎麼能評判?這樣,不論你我或其他人都不知道誰是誰非,又如何評判?”(《莊子·內篇·齊物論》)既然世間沒有絕對的是非標準,那麼又如何斷定是非?與其強作解人,還不如放下執著,以免局限一隅。
    由此可見,有些事很難用語言文字來傳達,有的可意會不可言傳,有的甚至連意會也做不到,因此老子纔會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殷中宗曾經問:“天是自然運轉的嗎?地是自然靜止的嗎?日月競逐是為了什麼?誰是天地的主宰?我猜想,是某個機關因為不得已而做的吧?也或許真的是自然不得不運轉的吧?布雲是為了下雨嗎?還是下雨是為了布雲?是誰降雨施雲呢?究竟是誰在鼓動的呢?風起自北方,有的吹西、有的吹東、有的旋轉而上?這又是誰鼓動的呢?”中宗的宰相祒,也是位神巫,他回答道:“讓我來告訴您。天有上下四方,稱為六極,又稱六合,另有金木水火土五行,也稱為五常或五性,自古帝王順應這個自然法則,那麼天下就會太平;若是違背自然法則,那麼天下就會大亂。倘若九州的人事,治理成功,道德具備,監察照臨下界,天下都擁戴,這就叫作上皇,也就是自然的帝王呀!”(《莊子·外篇·天運》)

    無為而治——領導管理的智慧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可道1,非常2道;名可名3,非常名。無,名4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5;常有,欲以觀其徼6。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7。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第一章


    1道可道:第一個“道”字是名詞,宇宙的本源,即創生天地萬物的總原理;第二個“道”字是動詞,意為“說出來”。2常:恆久、不變。3名可名:第一個“名”字是名詞,事物的稱號;第二個“名”字是動詞,稱說、命名。4名:動詞,定名稱。5妙:精微莫測。6徼:邊界,引申有“廣大無際”的意思。7玄:幽遠奧妙。語譯:“道”,如果可以用言語來解說的話,就不是永恆不變的“道”;“名”,如果可以用名稱來界定的話,就不是永恆不變的“名”。“無”,稱作天地形成的本始;“有”,稱作萬物創生的根源。所以常處於“無”,想要觀照道體的奧妙莫測;常處於“有”,想要觀照道用的廣大無際。“無”和“有”,雖然名稱不同,卻都來自於道,都是幽遠奧妙。幽遠奧妙到了極點,就是所有的道理和一切變化的根本了。


    黃帝在位十九年,教令通行天下。有一次他聽說老子住在崆峒上,便前去拜訪他並問道:“我聽說您已經達到道的境界,是否能請教您:道的精華是什麼?如果我想運用天地的精氣來助長五谷的成長好養育百姓,也想利用調和陰陽來掌控萬物的話,應該怎麼做呢?”老子回答道:“你所要問的,是萬物的本質,可是你想要做的,卻是摧殘萬物。像你這樣狹劣的想法,又怎能了解道的境界呢?”(《莊子·外篇·在宥》)由此可見,老子認為“道”就是天地萬物的本質,也是宇宙創生的根源。
    然而,雖然姑且稱之為“道”,但老子卻認為“道”的玄妙是無法用任何語言文字來形容,正如佛家認為佛的境界是無法用言語來比擬故有“佛曰不可說”一樣,老子也認為語言文字有局限、窮盡的時候。
    因此,戰國時期莊周也曾經質疑:“當你我辯論時,若你勝了我,那麼你的見解果然就對了,而我的見解肯定就錯了嗎?如我勝了你,那麼我的見解就一定對,而你的見解就一定錯了嗎?到底我們兩個是有一人對,有一人錯,還是兩個人都對或者都錯了?也許我們兩個人不夠聰明,那麼該請誰來做公正的評判?假使請見解和你相同的人來評判,那麼他既然和你有相同見解,又怎麼能評判?倘若請見解和我相同的人來評判,那麼他既然和我有相同見解,又怎麼能評判?如果請見解和我們都不一樣的人來評判,那麼他既然和我們的見解都不相同,又怎麼能評判?若是請見解和我們都相同的人來評判,那麼他既然和我們的見解相同,又怎麼能評判?這樣,不論你我或其他人都不知道誰是誰非,又如何評判?”(《莊子·內篇·齊物論》)既然世間沒有絕對的是非標準,那麼又如何斷定是非?與其強作解人,還不如放下執著,以免局限一隅。


    春秋時期,某日齊桓公正在讀書時,一旁制造車輪的工匠輪扁突然放下錐鑿向桓公問道:“請問您讀的是什麼書呢?”桓公回答說:“我讀的是聖人所寫的書。”輪扁又問:“寫書的聖人還活著嗎?”桓公回答:“已經死了。”輪扁便說:“那麼這書裡所寫的隻不過是聖人的糟粕罷了!”桓公臉色一變,生氣地罵著:“我正在讀書,而你這個工匠怎麼能對我如此譏諷呢?你如果能說出個道理來就算了,否則我就要判你死罪。”輪扁說:“好,我有道理要說。姑且就拿我制作車輪的事情來說明:當我砍削車輪時,椎眼小,就會太緊,輪輻就滯澀而無法嵌入;椎眼大,就會太松,輪輻就松松滑滑而不牢固。我的技術可以做到嵌輻時既不松滑也不滯澀,手裡做的和心裡想的是一致的,並且可以做到最好。但我卻不能把這套技能教給我的兒子,我的兒子也無法繼承我的手藝,所以如今我已經七十歲了,卻還一直在制作車輪。現在也是同樣的情形,聖人和他所無法傳承的經驗,都已經消滅,不在人間了,那麼聖人所寫的書,不正是聖人所留下來的糟粕嗎?”(《莊子·外篇·天道》、《淮南子》卷十二《道應》)
    由此可見,有些事很難用語言文字來傳達,有的可意會不可言傳,有的甚至連意會也做不到,因此老子纔會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殷中宗曾經問:“天是自然運轉的嗎?地是自然靜止的嗎?日月競逐是為了什麼?誰是天地的主宰?我猜想,是某個機關因為不得已而做的吧?也或許真的是自然不得不運轉的吧?布雲是為了下雨嗎?還是下雨是為了布雲?是誰降雨施雲呢?究竟是誰在鼓動的呢?風起自北方,有的吹西、有的吹東、有的旋轉而上?這又是誰鼓動的呢?”中宗的宰相祒,也是位神巫,他回答道:“讓我來告訴您。天有上下四方,稱為六極,又稱六合,另有金木水火土五行,也稱為五常或五性,自古帝王順應這個自然法則,那麼天下就會太平;若是違背自然法則,那麼天下就會大亂。倘若九州的人事,治理成功,道德具備,監察照臨下界,天下都擁戴,這就叫作上皇,也就是自然的帝王呀!”(《莊子·外篇·天運》)
    殷中宗曾經困惑天地萬物究竟是如何運行,於是猜測宇宙間必然有一股主宰的力量,所以宰相祒便告訴他,那股主宰的力量就是“自然”,也就是“道”。因此,帝王治理天下時就應該遵循自然法則,纔能得到天下人的擁戴。從前,宋國有個人將花了三年時間用像牙刻成的楮木葉獻給國君,他刻得十分精美,連枝莖和葉上的纖細絨毛都刻出來了,就算把它混雜到真正的楮葉中也無法辨別。列子知道後便說:“假使讓天地三年纔能生出一片葉子,那麼萬物中長有葉子的植物就很少了。天地在化育萬物時,噓一口氣就生出它們,吹一口氣它們就衰落了,哪裡會這樣辛勤、勞苦呢?”(《韓非子》卷七《喻老》、《列子·說符》)
    大自然化育萬物,渾然天成,絲毫不見刻鑿之工,十分玄妙;而人類,盡管自詡為萬物之靈,可以巧奪天工,刻出與真實楮葉一模一樣的葉子來,然而所耗費的力氣卻是數倍於自然,可見違背自然法則的結果,隻是徒勞憔悴罷了。


     


    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1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2、高下相傾、音聲3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4之事,行不言5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6、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7。
    ——第二章


    1惡:即丑,相對美而言。2相形:相較。3聲:回聲。4無為:順任自然而為。5言:指聲教法令。6辭:言語。7不去:不泯滅,不朽。語譯:當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為美時,丑的觀念也因而產生,一旦美丑相較後,那就不美了。當天下人都知道好之所以為好時,不好的觀念也因而產生,一旦好壞相爭時,那就不好了。所以有無相輔相成、難易互相轉化、長短相較互現、高下彼此傾倚、聲音與回聲互相配合、前後相互成序,這些相對的觀念,常使世間紛擾不安。所以聖人以“無為”的態度來處事,實行“不言”的教化。順任萬物自然生長而不加干預、生養萬物而不占為己有、化育萬物而不自恃其能、成就萬物而不自居其功。正因不自居其功,所以其功績反而永垂不朽。


    堯帝時期,賢人齧缺向老師王倪請教:“您知道萬物所以相同的道理嗎?”王倪回答:“我怎麼知道呢?”齧缺又問:“您知道自己不清楚嗎?”王倪又答:“我怎麼知道呢?”齧缺再問:“那萬物都是無知的嗎?”王倪再答:“我怎麼知道我所講的‘知道’不是不知道呢?又怎麼知道我所講的‘不知道’是真的不是知道呢?我且問你:人睡在潮濕的地方就會不舒服,但泥鰍也會這樣嗎?人住在樹上就會擔心害怕,但猿猴也會這樣嗎?那麼究竟誰纔會知道最好的住處呢?人愛喫牛、羊、豬肉,麋鹿愛喫草,蜈蚣愛喫蛇腦,貓頭鷹和烏鴉愛喫死老鼠,那麼究竟誰纔會知道真正的美味呢?所以,依我看來,仁義的標準、是非的判斷,雜然錯亂,又怎麼能夠分辯呢?”齧缺接著問:“您不知道利害,難道聖人也不知道利害嗎?”王倪接著回答:“聖人是極神妙。大草原燃起烈火也不能使他熱,江河結了堅冰也不能使他冷,疾雷振動高山和巨風掀翻大海也不能使他震驚,這樣的聖人,連生和死的變化也影響不了他,又何況利害這種枝微末節的小事呢?”齧缺聽了,豁然開朗,高興得跳了起來,從此拋開各種預設標準和煩惱困惑。(《莊子·內篇·齊物論》)
    無為而治——領導管理的智慧舜曾經問堯:“天子的用心是如何呢?”堯回答:“不欺侮頑愚的人民,不拋棄貧窮的百姓,悲傷安慰死者,勸勉幼兒,哀憐孤寡婦人。就是我的用心。”舜說:“好固然好,卻不足以稱作偉大。”堯問:“那麼應該如何呢?”舜回答:“天子的用心應該與上天合德,雖然事跡顯著而內心寧靜,像日月照耀,四時無休,像晝夜循環不已,像布雲下雨一般地自然。”堯笑著說:“您的用心,與天德相合;而我的用心,是與人事相合啊!”(《莊子·外篇·天道》)可見,古代聖王治理天下,都是順應萬物自然發展,所以他們的功績纔能永垂不朽。


    春秋時期,晉獻公晚年寵愛妃子麗姬,改立麗姬之子奚齊為太子,並殺了太子申生,而獻公另外兩個兒子重耳和夷吾則流亡國外。獻公死後,不久夷吾回國奪得君位,卻也想除掉重耳,重耳隻好繼續流亡。
    有一次因為餓了好幾天,重耳的隨行大臣介之推便割下自己腿上的肉,用火烤熟給重耳喫,重耳知道後非常感動。
    十九年後,重耳回到晉國,做了晉文公,而隨他流亡的臣子也得到賞賜,但介之推卻沒有得到封賞。介之推說:“上天還不想斷絕晉國的國祚,所以安排國君來掌管,可是那些人卻認為是自己的功勞,不是太欺騙人了嗎?偷取別人的錢財,還會被人叫作盜賊,更何況是貪取天上的功勞作為自己的功勞呢?在下位的人把貪天之功為己功的過錯視為正當的,而在上位的人還對他們加以賞賜,這樣上下相互欺騙,我實在很難再跟他們相處了啊!”介之推的母親說:“你為什麼不去求賞賜?如果不去追求,又能怨誰?”介之推回答說:“既然我認為這是不對的,如果再去追求,那不是錯得更離譜了嗎?況且都說了怨恨的話,就不應該再接受賞賜。”介之推的母親問:“讓國君知道這件事好嗎?”介之推回答:“我就要退隱了,還需要表白嗎?如果我告訴了國君,就表示也想得到顯達呀!”介之推的母親說:“那麼我和你一起隱居吧!”於是介之推背著母親躲進了綿山。
    等到晉文公派人來找介之推時,已經找不到了,於是有人建議放火燒山逼出介之推母子,不料最後隻發現介之推母子倆抱著死在一棵燒焦的大柳樹下。晉文公覺得非常遺憾地把綿山上的田作為介之推的封田,並說:“用這來記下我的過失,並且表揚好人。”於是介之推功成不居、晉文公勇於認錯的君臣形像便永駐民心。
    戰國時期,楚國令尹子發率兵打敗了蔡國,楚宣王高興地到郊外迎接,並賞賜他土地及爵位,但子發卻推辭不肯接受地說:“治理國家、制定政令,使諸侯歸順,這是君王的德行。發號施令,軍隊還未交戰,敵軍就潰散,這是將軍的威力。士兵在戰場上打敗敵人,這是平民的力量。如果我因為百姓的功勞而取得爵位、俸祿,便不是仁義的做法。”所以老子說:“大功告成卻不占有功勞。正因為不占有,所以功勞便不會離開他。”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