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大學問·歲月忽已晚:古詩十九首裡的東漢世情(描繪東漢文人生活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化 ->
    【市場價】
    387-560
    【優惠價】
    242-350
    【作者】 胡大雷,大學問出品 
    【所屬類別】 圖書  文化  傳統文化  其他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ISBN】9787559864215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32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精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59864215
    作者:胡大雷,大學問出品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3年11月 

        
        
    "

    編輯推薦

    本書賣點


    1.深刻透徹的解讀,闡釋古詩十九首字字能讀卻意味深長的魅力。沒有比“思君令人老”更刻骨銘心的思念,沒有比“涉江采芙蓉”更浪漫的姿態,也沒有比“努力加餐飯”更鼓舞人心的激勵。作者對十九首古詩進行深刻剖析,解讀古詩中每一字、詞、句之深意。


    2.挖掘古詩背後有趣的東漢文人故事,生動再現他們的生活與情感。作者用細膩流暢的語言,描繪了東漢文人的遠遊、求學入仕、交遊等方面的生活情況,呈現了他們對美好生活的盼望、對故鄉親人的思念、對朋友愛人背叛的憤懣……東漢文人的故事,生動而富有趣味。


    3.文學與史學的結合,描繪了一段豐富多彩的東漢社會史。作者在解讀古詩的同時,剖析背後隱藏的東漢社會的諸多面向,道出東漢文人強烈的生命意識覺醒,揭示東漢時期的復雜多變世態與人情。


    4.品讀古詩,尋找熟悉的人生經歷,觀照現實中的自己。本書的主題呈現了豐富的人生經歷:少小離家求學、因為遠遊而思念家人、與知音好友相知相交、因生活中的種種不順而思考人生的來路與歸途……在品讀古詩中尋找自己的影子,在古詩中觀照現實。


    5.書中附有多幅與漢代社會、本書內容相關的彩插並隨機贈送精美書簽。


     


    編輯推薦


        兩千多年前的漢代,一眾匿名者為我們留下了有著“五言冠冕”之稱的十九首古詩。而今,胡大雷教授帶領我們重新品味十九首古詩“一字千金”的魅力,挖掘古詩中隱藏著的東漢文人的生活,品味世情與歷史。東漢的文人,他們忍受別離,遭受苦難、挫折、陷入困境,而又努力掙脫,尋求減輕痛苦的辦法,他們憧憬、渴望、期望,卻迎來了一個又一個失望與挫折……他們發出“歲月忽已晚”的感慨時,卻仍在追求不止!短短的十九首古詩,簡單平實、字字能讀、寥寥數語,卻道出了東漢文人的憂傷、思念、期望、憤懣、堅持……描繪了復雜多變的東漢世情;道出了我們與東漢文人那樣,都有相似的離別家鄉、朋友背叛、中年勞苦失意、彷徨,卻仍努力追求的經歷。詩中滿是我們現實的影子!《歲月忽已晚》用雋永而生動的文字道出了我們平常的生活中的郁悶、困惑、掙扎、期待、憧憬、堅持……願每一位困惑中的、失意的、努力拼搏中的,以及那些志得意滿的朋友,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都能停下腳步,在品讀古詩中觀照自己。

     
    內容簡介

        本書對《古詩十九首》進行了深刻透徹的解讀,帶領讀者品味詩中“一字千金”魅力的同時,挖掘背後有趣的東漢文人故事,生動再現他們的生活與情感。作者用細膩流暢的語言,描繪了東漢文人的遠遊、求學入仕、交遊等方面的生活情況。尤為難得的是,作者還闡發了東漢文人生命意識的覺醒,以及他們對人生來路與歸途的反思。本書寫作時兼顧史學與文學,既有對《古詩十九首》的賞析,又挖掘、鉤索東漢文人的生活細節,描繪了一段豐富多彩的東漢社會史,揭示了東漢時期復雜的世態與人情。

    作者簡介

        胡大雷,文學博士,廣西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2011年被聘為桂學研究崗廣西特聘專家,2013年被聘為廣西壯族自治區終身教授。著有《文選詩研究》《中古詩人抒情方式的演進》《玄言詩研究》《宮體詩研究》《謝靈運  鮑照詩選》《金戈鐵馬  詩裡乾坤》等專著十餘種。

    目錄

    前言《古詩十九首》之謎


    第一編  負書行四方:文人的官宦生涯


    第一章 出行遠行與遊學遊宦


    第二章 遊戲宛與洛


    第三章 良宴捷足據要津


     


    第二編  思君令人老:文人的愛情生活


    第一章 悠悠新婚事


    第二章 銀河迢迢隔有情


    第三章 采花與送花


    第四章 樓上盈盈倡家女


    第五章 夢中見遊子


    第六章 仰觀眾星書札來


    第七章 禮物有深意


    第八章 月光皎皎人徘徊


     


    第三編 立身須趁早:文人的生命意識


    第一章 人生奄忽涉長道


    第二章 直視丘與墳


    第三章 千歲憂與及時樂


    第四章  服藥與修仙


     


    第四編  天涯覓知音:文人的友情交遊


    第一章 高樓曲傳情


    第二章 何故虛作友情名


    第三章 知己燕雙飛


     


    後  記

    前言
    節選了《前言》的第一節“古詩數量之謎團與玄機”,第二節“作者之謎團與玄機”,第六節“文人生活之謎團與玄機”。
    ——編者按

    前言
    《古詩十九首》之謎
    所謂古詩,一般說來,就是指流傳已久,而又難以確定其絕對年代的無主名的詩篇。魏晉以來,個人創作興盛,詩人受到社會上的普遍尊重,詩都是有主名的,因此,南北朝時稱漢代無名氏的詩為“古詩”,“古詩”成為一個特有之稱呼,《古詩十九首》是這些漢代無名氏詩作的佼佼者。

    節選了《前言》的第一節“古詩數量之謎團與玄機”,第二節“作者之謎團與玄機”,第六節“文人生活之謎團與玄機”。


    ——編者按


     


    前言


    《古詩十九首》之謎


    所謂古詩,一般說來,就是指流傳已久,而又難以確定其絕對年代的無主名的詩篇。魏晉以來,個人創作興盛,詩人受到社會上的普遍尊重,詩都是有主名的,因此,南北朝時稱漢代無名氏的詩為“古詩”,“古詩”成為一個特有之稱呼,《古詩十九首》是這些漢代無名氏詩作的佼佼者。


    《古詩十九首》,南北朝時就被譽為“五言之冠冕”與“一字千金”,雖然語句淺白“若秀纔對朋友說家常話”,其魅力在於何處,將在下文一一講述。《古詩十九首》格古調高,但由於至今時代久遠,其產生之時的詳情,留給世人許多饒有興味的謎團,在講述《古詩十九首》魅力之前,我們先來試著說說這些問題,給讀者朋友解開這些謎團提供一點線索,再敘說謎團有什麼奧秘,有什麼玄機。


    一、古詩數量之謎團與玄機


    《古詩十九首》最早載錄於我國現存的第一部文學總集南朝梁蕭統《文選》,在其卷二十九“雜詩類”中,以“古詩十九首”為題,作者為無名氏。稍後徐陵《玉臺新詠》錄有《古詩八首》,作者為無名氏,其中有《文選·古詩十九首》中的《凜凜歲雲暮》《冉冉孤生竹》《孟鼕寒氣至》《客從遠方來》四首;徐陵《玉臺新詠》又錄有《枚乘雜詩九首》,其中有《文選·古詩十九首》中的《西北有高樓》《東城高且長》《行行重行行》《涉江采芙蓉》《青青河畔草》《庭前有奇樹》(《古詩十九首》作“庭中有奇樹”)、《迢迢牽牛星》《明月何皎皎》八首。如此統計下來,蕭統《文選》錄“古詩”為十九首,其中見於《玉臺新詠》者,十二首。


    那麼,古詩一共有多少首呢?漢代無主名的古詩究竟有多少,今已不可考,但可以考慮幾種情況。第一種情況,南朝梁鐘嶸《詩品上》稱“古詩”:“其體源出於《國風》。陸機所擬十四首,文溫以麗,意悲而遠,驚心動魄,可謂幾乎一字千金!其外‘去者日以疏’四十五首,雖多哀怨,頗為總雜。……‘客從遠方來’‘橘柚垂華實’,亦為驚絕矣。人代冥滅,而清音獨遠,悲夫!”“陸機所擬十四首”加上“其外‘去者日以疏’四十五首”,有五十九首。看起來言之鑿鑿,但隻是一個大略的數字。當然,這隻是鐘嶸所見的,應該還有鐘嶸未見的。


    第二種情況,有些時候,樂府也有稱為“古詩”的。《漢書·禮樂志》稱:“至武帝定郊祀之禮,祠太一於甘泉,就乾位也;祭後土於汾陰,澤中方丘也。乃立樂府,采詩夜誦,有趙、代、秦、楚之謳。”《漢書·藝文志》稱:“自孝武立樂府而采歌謠,於是有代趙之謳,秦楚之風,皆感於哀樂,緣事而發,亦可以觀風俗,知薄厚雲。”樂府作品是漢代具有代表性意義的文學,民間樂府詩的發達以及朝廷的采集,對文人的詩歌創作自然是一個激發,如現在就留存有辛延年《羽林郎》、宋子侯《董嬌饒》等五言樂府。樂府與“古詩”相較,都是不署作者名的,其不同就在是否有音樂性、是否配樂。於是,有些未被朝廷采錄的詩或原已入樂而失了標題,脫離了音樂的歌辭,後人無以名之,也稱之為“古詩”,或有些“古詩”可能入過樂,如《古詩十九首》中有好幾篇,唐、宋人引用時就稱為“古樂府”,而清代朱乾《樂府正義》就干脆說:“《古詩十九首》,古樂府也。”例如《孔雀東南飛》一詩,《玉臺新詠》題作《古詩無名人為焦仲卿妻作》,《樂府詩集》則收入“雜曲歌辭”,題為《焦仲卿妻》。因此,樂府中也有些是“古詩”。


    第三種情況,《文選》卷二十九“雜詩類”中,錄有李少卿(陵)《與蘇武三首》及蘇子卿(武)《詩四首》,經歷代考證,已確定這些作品為假托李陵、蘇武所作,因此這些假托之詩也是漢末“古詩”,這些“古詩”為《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所錄,為“李陵錄別詩二十一首”,這些作品數量還不少。


    古詩有十九首與五十九首之別,給文學史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古詩十九首》是否有統一的主題?其統一的主題放在五十九首中將怎樣來看?古詩五十九首中還會有別的什麼主題?


    二、作者之謎團與玄機


    稱之為《古詩十九首》,首先應該明確,這裡的“古詩”是有特定含義的,是指漢末無名氏的五言詩歌作品,這種情況從以下《古詩十九首》的作者考述可以見出。


    南朝梁劉勰在《文心雕龍·明詩》中討論《古詩十九首》的作者:


    漢初四言,韋孟首唱,匡諫之義,繼軌周人。孝武愛文,《柏梁》列韻;嚴馬之徒,屬辭無方。至成帝品錄,三百餘篇,朝章國采,亦雲周備。而辭人遺翰,莫見五言,所以李陵、班婕妤,見疑於後代也。按《召南·行露》,始肇半章;孺子《滄浪》,亦有全曲;《暇豫》優歌,遠見春秋;《邪徑》童謠,近在成世:閱時取證,則五言久矣。又《古詩》佳麗,或稱枚叔,其《孤竹》一篇,則傅毅之詞。比采而推,兩漢之作乎?觀其結體散文,直而不野,婉轉附物,怊悵切情,實五言之冠冕也。


    劉勰先說漢初流行四言,如韋孟之作,或有“柏梁”體七言,但“莫見五言”;又說五言自《詩經》以來就有,“則五言久矣”;再說到《古詩十九首》的作者,語氣不是很肯定,有枚乘(字叔)、傅毅,但時代是“兩漢之作”。


    南朝梁鐘嶸《詩品序》中討論《古詩十九首》的作者問題:


    昔《南風》之辭,《卿雲》之頌,厥義敻矣。夏歌曰“郁陶乎予心”,楚謠曰“名餘曰正則”,雖詩體未全,然略是五言之濫觴也。逮漢李陵,始著五言之目矣。古詩眇邈,人世難詳,推其文體,固是炎漢之制,非衰周之倡也。自王、揚、枚、馬之徒,詞賦競爽,而吟詠靡聞。從李都尉迄班婕妤,將百年間,有婦人焉,一人而已。詩人之風,頓已缺喪。東京二百載中,唯有班固《詠史》,質木無文。降及建安,曹公父子,篤好斯文;平原兄弟,郁為文棟;劉楨、王粲為其羽翼。次有攀龍托鳳,自致於屬車者,蓋將百計。彬彬之盛,大備於時矣。


    先說“五言之濫觴”,再說漢時李陵“始著五言之目矣”,最後稱“古詩……固是炎漢之制”,但又稱東漢二百載中,五言絕少。而其《詩品上》論“古詩”,稱“舊疑是建安中曹(植)、王(粲)所制”,言外之意這些“古詩”即是東漢末年之作。


    唐代李善注《文選》,說:


    並雲古詩,蓋不知作者。或雲枚乘,疑不能明也。詩雲:驅馬上東門。又雲:遊戲宛與洛。此則辭兼東都,非盡是(枚)乘,明矣。昭明以失其姓氏,故編在李陵之上。


    李善稱,有一種說法是稱“古詩”為枚乘所作,故《玉臺新詠》有“枚乘雜詩九首”之錄。李善又稱,因其中有“辭兼東都”者,即有東漢的作品,那麼,稱“古詩”全為枚乘所作的說法就是錯誤的。


    現在一般認為,《古詩十九首》非一人之辭,非一時之作,為漢代末年無名文人所作,即瀋德潛《古詩源》所說:“《十九首》非一人一時作。《玉臺》以中幾章為枚乘,《文心雕龍》以《孤竹》一篇為傅毅之詞,昭明以不知姓氏,統名為古詩。從昭明為允。”所謂以昭明太子《文選》的“無名氏”論斷為準。


    稱《古詩十九首》為枚乘所作,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說法,這就要說到魏代以來的假托風氣。魏時,社會上本有作詩而代人立言的風氣,曹丕有《代劉勛出妻王氏詩》,曹植有《代劉勛出妻王氏見出為詩》,此二詩均以劉勛之妻王宋口吻敘出。曹丕又有《寡婦詩》,其序曰:“瑜早亡,傷其妻子孤寡,為作此詩。”因此,這詩該是&ldquo瑜妻作”,或“代寡婦詩”,全詩瑜妻的口吻抒情的。徐干有《為挽舡士與新娶妻別詩》,全詩以挽舡士新娶妻的口吻出之。王粲有《為潘文則作思親詩》,全詩以漢潘文則口吻出之。


    那麼,《古詩十九首》之所以被人們認為是枚乘所作,是因為人們認為當時的詩人是要借枚乘之事來抒發感情,是因為枚乘的事跡太特殊、太令人激動了。枚乘,字叔,淮陰人,早年為吳王劉濞的文學侍從,吳楚七國之亂前後曾兩次勸諫劉濞而顯名於世,後離開劉濞而成為梁王劉武的門客,漢景帝時被任為弘農郡都尉,漢武帝劉徹即位,以其辭賦擅名被以安車蒲輪征召,途中逝世。其《七發》在辭賦的發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是漢大賦正式形成的標志性作品,作為西漢時期辭賦家,與鄒陽並稱“鄒枚”,與司馬相如並稱“枚馬”,與賈誼並稱“枚賈”。以辭賦開創者來稱說“古詩”的開創者,該是一件多麼美妙的事啊!況枚乘又有復雜、精彩的政治經歷,故人們容易把枚乘與《古詩十九首》聯繫起來,如陳沆《詩比興箋》就根據史書的枚乘傳記,把枚乘與《古詩十九首》聯繫起來,其評價《玉臺新詠》所錄枚乘詩九首曰:枚乘“兩上吳王之書,其諫顯;九詩多出去吳之日,其諫隱。”陳沆自稱是“以史證詩”,“今以詩求之,則《西北》《東城》二篇,正上書諫吳時所賦,《行行》《涉江》《青青》三篇,則去吳遊梁之時,《蘭若》《庭前》二篇,則在梁聞吳反,復說吳王時,《迢迢》《明月》二篇,則吳敗後作也”。盡管枚乘的身世經歷與詩歌所表述的有出入,但陳沆所述這幾首細膩、真切的表現,讓人覺得這樣敘說也有可觀之處。


    從《古詩十九首》的作品來看,其中多有代人立言者《古詩十九首初探》稱其“不是遊子之歌,便是思婦之詞”。所謂“思婦之詞”,該是詩人們代思婦立言,全用思婦的口吻,以第一人稱出之,最為甚者,《迢迢牽牛星》一首,奇思異想地代織女立言,又說:“《十九首》的語言,篇篇都表現出文人詩的特色,其中思婦詞不可能是本人所作,也還是出於遊子的虛擬。”


    《古詩十九首》中是否有枚乘的撰作,這涉及中國古代文人五言詩什麼時候登上文學史舞臺的問題,這是文學史上的一件大事。


     


    六、文人生活之謎團與玄機


    士人在中國古代泛指讀書人、文人、有學問的人,先秦時,士人作為獨立的階層,其身份是自由的,是可以自由流動的,有自己的理想,有自身的精神訴求,有與統治者不相干的獨有的價值觀念與精神品質。先秦的士人與國君討論天下大事、共商大政方針,與國君面對面說話、幾乎與國君“平起平坐”。待秦統一天下,士人無處可以流動,隻能依附於朝廷,畢恭畢敬地待命。漢武帝時,當朝廷“變更制度”“以經術潤飾吏事”時,需要既有思想又有理論之類的人纔,於是,士人以屈原之“忠”而“直言極諫”為從政榜樣,又以屈原的“不遇”,抒發“忠而盼遇”之懷抱,以求仕途通達。


    東漢時,朝廷的選士制度,由地方官吏推薦鄉裡中認為所謂有名望,有德行的人,有賢良、方正、孝廉、秀纔等名目,然後由中央或州、郡征闢。東漢時,朝廷又有養士制度,在京城建立太學,到了質帝劉纘時代,太學生就已發展到三萬多人。太學生也並不局限於貴族官僚子弟,也有大量的脫離生產的平民子弟。在這種政策和制度下,當時的政治首都洛陽就必然成為求謀進身的知識分子們獵取富貴功名、獵取“顯名”的逐鹿場所。可是,求功名富貴者多,而獲得者少,於是得意者少,失意者多。尤其到了東漢末年,政治黑暗,外戚、宦官、官僚三者互相傾軋、發生衝突;官僚集團是其中的失敗者,中央政權全歸宦官,發生過兩次“黨錮之禍”。本來,士人是依靠官僚的援引,通過征闢以求進身的,而當官僚集團遭受打擊,尤其是當時一批重要官僚和平日敢於議論朝政的士人,遭到殺戮和禁錮之後,社會上賣官鬻爵,賄賂公行,政治上的腐化和墮落已達到頂點,士人當然更是沒有出路,充滿著彷徨、苦悶、失意、沉淪之感,原來的理想與希望,在現實面前遭到不斷的打擊而漸趨渺茫。


    士人看不見人生出路,凝聚在心頭的是被限制、被壓抑的悲哀,他們極端苦悶、痛苦,甚至產生消極頹廢的情緒;他們長期外出,與家人別離,彼此之間就不能沒有傷離怨別的情緒。


    雖然說士人的這些情緒反映了漢末黑暗動亂中尖銳的社會矛盾,但在《古詩十九首》中,即使語言鮮明,卻並不激烈、憤怒,它們是“怨而不怒”的、含蓄的,體現了傳統詩教的“溫柔敦厚”,士人們並非有所直斥,隻是傾訴其人生苦悶、悲哀,通過閨人怨別、遊子懷鄉、遊宦無成、追求享樂等內容的描寫,表現了濃厚的人生感傷情緒。而這種情緒歸於《古詩十九首》,我們便稱其合乎古來“溫柔敦厚”的詩教,把這種情緒歸結為“歲月忽已晚”的悲哀,既是朝廷末日、社會黑暗的“歲月忽已晚”,又是士人自感無所出路、走投無路的“歲月忽已晚”。


    本書論述、評析《古詩十九首》,其核心在於以“歲月忽已晚”為題旨來講述東漢文人的日常生活。“歲月忽已晚”的多重意味:生命意識中年歲老去;歲月晚去對個人來說是無可奈何的。人生的急迫感、焦慮感在《古詩十九首》的每篇中都有所表露:“何不策高足,先據要路津”“奄忽隨物化,榮名以為寶”“極宴娛心意,戚戚何所迫”“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良無盤石固,虛名復何益”“此物何足貴?但感別經時”“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思為雙飛燕,銜泥巢君屋”“不如飲美酒,被服紈與素”“思還故裡閭,欲歸道無因”“仙人王子喬,難可與等期”“徙倚懷感傷,垂涕沾雙扉”“一心抱區區,懼君不識察”“以膠投漆中,誰能別離此”“引領還入房,淚下沾裳衣”等,這些都是哀怨、哀傷,集中在“歲月忽已晚”上,是東漢文人生命意識的情結。李澤厚《美的歷程》說:“《古詩十九首》以及風格與之極為接近的蘇李詩,無論從形式到內容,都開一代先聲。它們在對日常時世、人事、節候、名利、享樂等等詠嘆中,直抒胸臆,深發感喟。在這種感發中,突出的是一種性命短促、人生無常的悲傷。它們成《十九首》一個基本音調。”本書把《古詩十九首》的基本音調,確定在東漢文人對“歲月忽已晚”的感受上。

    在線試讀
    讀者朋友們參加過的婚禮應該不少,各地的婚禮習俗各有不同,甚至有惡俗婚禮。漢代的婚禮習俗與兩千多年後的今天,也有許多相似之處:崇尚奢靡、飲酒逗樂、惡俗的鬧房習俗……東漢的皇帝還專門出臺法令“禁民嫁娶不得具酒食相賀”,然而有些惡俗行為卻屢禁不止,甚至在漢末的漢靈帝時,有在婚禮上唱挽歌的習俗!真是讓人瞠目結舌……
    ——編者按


    東漢婚禮習俗
    漢人婚禮多崇尚奢靡,《鹽鐵論·國病篇》就批評嫁娶時的“遣女滿車”,財物“滿車”,而且,“富者欲過,貧者欲及,富者空減,貧者稱貸”,導致社會財物減少。《漢書·地理志》記秦俗:“嫁娶尤崇侈靡。”《漢書·王吉傳》:“世俗聘妻送女無節,則貧人不及。”《潛夫論·浮侈篇》雲:“富貴嫁娶,車各十,騎奴侍僮,夾轂節引,富者競欲相過,貧者恥不逮及。”

    讀者朋友們參加過的婚禮應該不少,各地的婚禮習俗各有不同,甚至有惡俗婚禮。漢代的婚禮習俗與兩千多年後的今天,也有許多相似之處:崇尚奢靡、飲酒逗樂、惡俗的鬧房習俗……東漢的皇帝還專門出臺法令“禁民嫁娶不得具酒食相賀”,然而有些惡俗行為卻屢禁不止,甚至在漢末的漢靈帝時,有在婚禮上唱挽歌的習俗!真是讓人瞠目結舌……


    ——編者按


     


     


    東漢婚禮習俗


    漢人婚禮多崇尚奢靡,《鹽鐵論·國病篇》就批評嫁娶時的“遣女滿車”,財物“滿車”,而且,“富者欲過,貧者欲及,富者空減,貧者稱貸”,導致社會財物減少。《漢書·地理志》記秦俗:“嫁娶尤崇侈靡。”《漢書·王吉傳》:“世俗聘妻送女無節,則貧人不及。”《潛夫論·浮侈篇》雲:“富貴嫁娶,車各十,騎奴侍僮,夾轂節引,富者競欲相過,貧者恥不逮及。”


    先秦時舉行婚禮,自有禮俗,如《禮記·曾子問》載孔子曰:“嫁女之家,三夜不息燭,思相離也。取婦之家,三日不舉樂,思嗣親也。”有時候、有的地方,婚禮是禁止“酒食”的,《漢書》就載漢宣帝曾下詔,廢除某些地方在婚禮上“苛禁酒食之會”的法令,其曰:“夫婚姻之禮,人倫之大者也;酒食之會,所以行禮樂也。今郡國二千石或擅為苛禁,禁民嫁娶不得具酒食相賀召。由是廢鄉黨之禮,令民亡所樂,非所以導民也。《詩》不雲乎:‘民之失德,干餱以愆。’勿行苛政。”“民之失德,干餱以愆”是《詩經·小雅·伐木》中的詩句,意謂朋友間失去友誼,有時就因為招待不周。干餱,干糧,以它來招待客人,就是招待不周得罪了人。嫁娶之時“具酒食相賀召”就合理合法了,是“導民”“行禮樂”的行動,當然,婚禮“酒食”就盛行起來。楊樹達《漢代婚喪禮俗考》:“(婚禮)而為之賓客者,往往飲酒歡笑,言行無忌,如近世鬧新房之所為者,漢時即已有之。”東漢婚禮惡習,如某些惡俗的鬧房習俗,與“飲酒歡笑,言行無忌”有相當的關繫。《漢書·地理志下》就說:“燕地……嫁取之夕,男女無別,反以為榮。”典籍就批評婚禮時的這種胡鬧。仲長統《昌言》說:“今嫁娶之會,捶杖以督之戲謔,酒醴以趣之情欲,宣淫佚於廣眾之中,顯陰私於族親之間。污風詭俗,生淫長奸,莫此之甚,不可不斷者也。”有識之士的批評,在今天還應引以為戒。《風俗通》載:“杜士家娶婦,酒後相戲。張妙縛杜士,捶二十下,又懸足指,士遂至死。鮑昱《決事》雲:酒後相戲,原其本心,無賊害之意,宜減死。”婚禮時酒後相戲,付諸暴力,鬧出了人命,真是惡習害人。幸得典獄官知曉這是惡習害人,減輕了犯事人的刑罰。這位典獄官鮑昱,字文泉,東漢時曾掌管獄訟。


    漢靈帝時,還有在婚禮上唱挽歌之俗,《後漢書·五行志》注載:


    《風俗通》曰:“靈帝時,京師賓婚嘉會,皆作《魁儡》,酒酣之後,續以挽歌。”《魁儡》,喪家之樂;挽歌,執紼相偶和之者。


    史家曰,這種習俗成為漢末大亂、家破人亡的征兆。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