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四書通講(國學入門的階梯,精裝典藏版!百家講壇劉強深入淺出梳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化 ->
    【市場價】
    436-632
    【優惠價】
    273-395
    【作者】 劉強 
    【所屬類別】 圖書  文化  傳統文化  其他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ISBN】9787559838308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32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精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59838308
    作者:劉強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1年06月 

        
        
    "

    產品特色

    內容簡介

        “四書”是研習中國傳統文化者的經典。本書區別於其他常見的“四書”譯注、逐字闡釋的形式,而以“四書”等儒家經典為中心,以“道”為紐帶,對中國傳統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中蘊藏的“日用常行之道”,做了全面梳理和闡發。書中對古今、中西、人禽之辨的比較和分析,鞭闢入裡,時見勝義,讀來令人耳目一新。本書不僅對文史學者有用,也適合一般讀者閱讀。

    作者簡介

        劉強,字守中,別號有竹居主人。1970年生於河南正陽。現為同濟大學人文學院教授、詩學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詩學研究集刊《原詩》主編。央視《百家講壇》主講嘉賓。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文學、儒學與古典詩學、筆記小說的教學和研究,致力於傳統文化經典的現代闡釋與傳播。                                              


        主要著作有《世說新語會評》《世說學引論》《古詩寫意》《論語新識》《世說三昧》《竹林七賢》《魏晉風流》《世說新語研究史論》《世說新語資料彙編》等二十餘種。

    目錄
    自序 道的“窄門”
    本書讀法
    講 為學之道
    一 “學習”的真義
    二 學是為己,還是為人?
    三 為學的三種態度
    四 為學的四大方法
    五 為學的四種境界
    第二講 修身之道
    一 為學與修身
    二 修身之次第
    三 修身之方法
    四 修身之效用
    第三講 孝悌之道

    自序  道的“窄門”


    本書讀法


    講  為學之道


    一  “學習”的真義


    二  學是為己,還是為人?


    三  為學的三種態度


    四  為學的四大方法


    五  為學的四種境界


    第二講  修身之道


    一  為學與修身


    二  修身之次第


    三  修身之方法


    四  修身之效用


    第三講  孝悌之道


    一  孝悌也是“愛”


    二  孝悌之效用


    三  孝須合乎禮


    四  孝當發乎情


    五  孝必合乎義


    六  孝道的人類學價值


    第四講  忠恕之道


    一  夫子傳道


    二  何謂“忠恕”?


    三  終身行之唯有“恕”


    四  忠恕之道與心性之學


    五  “忠恕”的現代價值    


    第五講  仁愛之道


    一  “仁”的內涵與外延


    二  仁者的表現與規模


    三  “仁宅”的建構與生命智慧


    第六講  義權之道


    一  “義者宜也”


    二  “義”是無可無不可的智慧


    三  “義”是人的內在合理性


    四  經權之道,唯義所在


    第七講  誠敬之道


    一  “誠敬”與“忠信”


    二  誠敬之道與禮制完型“三部曲”


    三  喪祭之禮與天人感通


    四  明誠之教與天人合一    


    第八講  正直之道


    一  “正”“直”釋義


    二  “正身”與“正人”


    三  “直心”與“直道”


    四  好惡必察,報怨以直


    五  親親互隱,直在其中


    第九講  中庸之道


    一  何謂“中庸”?


    二  攻乎異端,過猶不及


    三  不為已甚,執兩用中


    四  “君子時中”與“聖之時也”


    五  “中庸鮮能”與“從容中道”


    六  博文約禮,止於至善


    第十講  治平之道(上)


    一  “為政以德”與“無為而治”


    二  “禮治”與“刑政”


    三  “民本”與“仁政”


    四  “富民”“教民”與“信民”


    第十一講  治平之道(下)


    五  “選賢與能”與“循名責實”


    六  “君臣之義”的現代詮釋


    七  “家國”與“天下”


    第十二講  齊家之道(上)


    一  什麼是“家”?


    二  作為共同體的“宗族”與“家庭”


    三  “人倫”與“綱紀”


    第十三講  齊家之道(下)


    四  夫婦判合,宜其室家


    五  君子遠其子,父子不責善


    六  長幼有序,兄弟怡怡


    第十四講  為師之道


    一  “為師”與“為政”


    二  溫故知新,教學相長


    三  有教無類,因材施教


    四  君子不器的“學習革命”


    五  憤啟悱發,教亦多術


    六  “學緣”與“師道”   


    第十五講  交友之道


    一  何謂“朋友”?


    二  “朋友之義”


    三  君子之交淡如水


    四  “尚友”與“私淑”


    尾聲  道脈永傳


    附錄


    後  記

    前言
    自序:“道”的窄門



    “四書”,是指《論語》《大學》《中庸》《孟子》四部儒家經典。一般認為,它們分別出自先秦儒家的四位代表人物,即孔子、曾子、子思、孟子,故又被稱作“四子書”,簡稱“四書”。此“四子”,不僅皆有“聖”名—古人尊孔子為“至聖”、曾子為“宗聖”、子思為“述聖”、孟子為“亞聖”—而且師承明晰,線索宛然。隨著歷史的推移,這四位聖賢人物及其思想言論,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和價值日益彰顯,並終成為早期儒家“學脈”和“道統”的奠基者和代言人。

    自序:“道”的窄門


     



     


    “四書”,是指《論語》《大學》《中庸》《孟子》四部儒家經典。一般認為,它們分別出自先秦儒家的四位代表人物,即孔子、曾子、子思、孟子,故又被稱作“四子書”,簡稱“四書”。此“四子”,不僅皆有“聖”名—古人尊孔子為“至聖”、曾子為“宗聖”、子思為“述聖”、孟子為“亞聖”—而且師承明晰,線索宛然。隨著歷史的推移,這四位聖賢人物及其思想言論,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和價值日益彰顯,並終成為早期儒家“學脈”和“道統”的奠基者和代言人。


    “四書”之名,始於南宋大儒朱熹。他編撰的《四書章句集注》,首次將《禮記》中的《大學》和《中庸》兩篇,單獨擇出,與《論語》《孟子》合為一體,不僅“激活”了蘊涵於“四書”中的儒家“道統”的新生命,而且開啟了科舉制度和經典教育的一個新、明兩朝以至清末,在長達近七百年的歷史長河中,“四書”一直是科舉考試的書,對於中華文明的賡續與民族精神的凝聚,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不可否認,在中國古代文化史的坐標、明、清三朝基本上呈現出由“波峰”到“浪谷”的下降態勢,以至形成了所謂“歷史三峽”中為兇險的“瓶頸”階段,其積重難返的“現代轉型”困境至今未能走出—我們的這一判斷事實俱在,史有明證,不勞辭費。但是,如果拋開“以今律古”“以西釋中”“以新非舊”的各種“現代性成見”,有一點恐怕不能不承認,即在蒙、滿二族入主中原,民族衝突與融合成為一大時代命題的歷史背景下,中華文明的“慧命”雖然迭遭摧殘,“花果飄零”,甚至一度命懸一線,卻終能浴火重生,綿延代序而至於今日。這其中,當然離不開無數仁人志士和英雄豪傑艱苦卓絕、向死而生的擔荷與犧牲,不過,如果我們轉換視角,問問何以手無寸鐵的讀書人,竟能在刀光血火中挺立人格、張揚節義、百折不撓、蹈死不悔?想想他們的精神世界和人格生命是如何得以“型塑”,並展現出近乎宗教般的信仰品格和靈魂境界的?……這些問題一旦被追問下去,則作為王朝政教體繫價值終端的“四書”,其在近代以前多民族國家中的歷史地位及文化價值,便會靈光乍現,呼之欲出。


    我們無意也無須誇大任何一部經典在歷史進程中的真實作用,但對於“四書”這樣的經典而言,為可怕的反倒不是“推明”和“闡揚”,而是“低估”和“歪曲”。一個為明顯的例子,就是&ldqu璋刪《孟子》”。明璋登上皇位之後,不得不尊重“四書”在王朝政教體繫中的經典地位,於是不惜動用手中的“權力”,對《孟子》中諸如“民貴君輕”“土芥寇仇”“獨夫民賊”之類訓誡共八十五條予以“刪削”或“腰斬”,僅留下了一百七十餘條供天下士子誦讀。這一史實告訴我們,“四書”不僅不是“養成奴性人格”的淵藪,其內在凝聚的“道”的能量,反而使其成了涵養士人節操、培植文化生命、喚起天道敬畏、制約皇權膨脹的肥沃土壤。換言之,在代表世俗權力的“勢統”與代表天道信仰的“道統”的現實博弈中,“勢統”要想獲得其政權“合法性”,依舊不得不借助“道統”的加持和護佑—這是“道尊於勢”的儒家價值理想自始至終都沒有退出歷史舞臺的明證。從這一角度說,承載“道統”理想的“四書&rdquo、明、清之際的中華文化,幾乎可謂雖不能“力挽狂瀾於既倒”,卻足以為“維繫斯文於不墜”的定海神針和中流砥柱!


    我們固然可以批判皇權專制對聖賢經典的利用,使經典在某種程度上成了維護政權穩定的意識形態教條,但是,如果我們尚有基本理性,就絕不應該倒果為因,認定經典之所以被統治者利用,乃是因為其本身“有毒”!退一步說,即便經典真的“有毒”,那也應該是“藥毒”,而非“病毒”。而歷代統治者之所以借經典以自重,不過是因為他們自知“有病”—中外各種專制制度無不自帶“病毒”—所以要用一劑“秘方”般的良藥來“對癥下藥”,“以毒攻毒”。至少,他們要向民眾展示一種姿態,表明自己是“奉天承運”“應天順人”“尊道行道”的,絕不至於昏聵到“諱疾忌醫”的地步,如果有必要,他們甚至願意“刮骨療毒”!遵循“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的邏輯,擁有現代理性的我們,當然可以甚至必須對歷代專制統治者的這些“美言”表示懷疑,但我們就算再懷疑,也不應該殃及無辜—我們不能因為說話者失信,就將“美言”或“經典”本身也一概否定。如果把經典比作良醫,救死扶傷乃其天職,對病患自當一視同仁,豈能因求醫者有道德缺陷,就拒之門外,見死不救?又或者,豈能因惡人利用良醫為自己治病,就認為這良醫是庸醫甚至惡醫了呢?


    所以,經典被歷代統治者利用,完全不損經典本身之價值,甚至恰是從反方向印證了其價值。同理,今天的人因為不明此理,而對經典妄下雌黃、極力詬病,除了證明自己的“傲慢與偏見”外,又於經典何傷呢?相比世界上有些地域和族群雖然也在地球上存續數萬年以上,卻至今依然沒有形成自己的價值體繫、文化經典和精英傳統而言,作為“炎黃子孫”的我們,即使不應該沾沾自喜,妄自尊大,至少也不必妄自菲薄,顧影自憐,甚至自暴自棄吧。畢竟,一個有聖賢、有經典、有文化、有傳統的民族是值得慶幸的,也是應該得到祝福的。


    就中國傳統學術而言,“四書”以及歷史地形成的所謂“四書學”,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儒家“道統”之始基,儒學“學統”之圭臬。“道統說”是由中唐大文豪韓愈發明的,就此開啟了“北宋五子”(周敦頤、邵雍、張載、程顥、程頤)的理學革新運動,至南宋朱熹而得融貫之,條理之,並張大之。尤其是朱子窮一生之力,為“四書”所做的精彩注釋,真可謂“轉移風氣,重昌絕學”,“融釋歸儒,厥功甚偉”使儒學的面目、氣像與格局豁然為之一變。南宋以後,讀書人若想通經致用,進德修業,鮮有不從“四書”下手入門者。要知道,一部經典的形成,絕非一時、一地、一人所可一蹴而就,以“四書”而言,不知經過多少大賢名儒“焚膏繼晷,兀兀窮年”的世代接力,精研深考,揚榷詮釋,纔得以奠定其學術價值和道統地位。中國古典學問常常強調“天理”和“道心”的體察和傳遞,個體的人難免會有各種“私心雜念”,但當他面對浩瀚博大的經典時,必須懷揣一份虔誠莊敬之心,否則絕不可能完成經典的“發明”與“再造”。所以,經典所承載和彰顯的絕不可能是某一人的私欲和偏見—即使偶有偏見,也會被後人的正見所覆蓋—其所凝聚的乃是整個民族文化的魂魄,故經典之為物,實乃歷代賢哲豪傑良知、學養、智慧和心血的結晶。


    這樣的經典,當然具有超越皇權和政統的歷史文化“公信力”,因而常常成為聖賢精神和“道統”的像征。漢代《太平經》有雲:“拘校上古、中古、下古聖人之辭,以為聖經也。”這裡必須指出一個事實,即“聖經”一詞,絕非西洋文化的“舶來品”,而是中華文化的“土特產”—翻開自漢朝迄於清末的文獻典籍,“聖經”一詞幾乎俯拾皆是,其所指代的,不是西方基督教的“新舊約全書”,而是儒家“十三經”繫統的聖賢經典。就此而言,通常所說的“四書五經”,纔是中華民族(至少是漢民族)自己的“聖經”。


    相比各自獨立、內容龐雜的“五經”而言,“四書”顯然更具有“一以貫之”的繫統性、邏輯性和哲學性,它不僅是中國人自己的“聖經”,也是中華文化的另一部“道德經”。和老子的《道德經》多談“自然”與“天道”不同,“四書”所建構的,是一個立足於“人道”去體察“天道”,並致力於將“天道”下貫於“人道”,再以“人道”去承載“天道”的精神“道場”和思想世界。更有意味的是,如果我們把“四書”當作一個有機的整體,就會產生一種“整體大於部分相加之和”的“格式塔”效應。你會發現,宋儒把《禮記》中的《大學》《中庸》二篇單獨挑出來,使之與《論語》《孟子》相綰合,實在是一種“再造經典”的創舉和壯舉。而使這四部經典有效且有機貫穿的,正是一個大寫的“道”字!


    可以說,朱熹殫精竭慮以注“四書”,本身就是一個在“修道”中逐漸“悟道”,又借“四書”以“明道”和“傳道”的精神探險,其心路歷程之所以卓絕偉大,就在於他是站在整個民族的“精神巴別塔”上,以“人心”體察“天心”和“道心”,以“物理”求得“天理”和“道理”。所以,“四書”的彙聚,絕不是簡單的“文本疊加”,而是把《論語》中子貢所“不可得而聞也”的“性與天道”等“大哉問”,通過《大學》《中庸》和《孟子》的“義理詮釋”進一步醞釀、發酵、激活,並終產生了一種類似“核聚變反應”的神奇裂變。儒學,正是經過這樣一種更具形而上品格的“理學轉型”,纔終於能夠上達“天道”,下啟“人道”,實現了相對於先秦“軸心時代”的又一次“哲學突破”。從這個意義上說,“四書”又幾乎可謂一部“究天人之際”“參贊天地之化育”的偉大“道書”!


     



     


    這裡,很有必要澄清今人對儒學的一個誤解。受近現代以來百年反傳統思潮的影響,今人多以為儒學隻是追求功名利祿的廟堂之學,是不切實際甚至虛偽迂腐的高頭講章,已經完全不能適應現代社會與現實人生……凡此種種,不一而足。我以為,這些理解即使不能說全錯,至少也是大錯特錯的!很多人帶著這樣的誤解去看待以儒學為核心的傳統文化,卻完全無視儒學被毀棄之後的近百餘年,功利主義、官僚主義、威權主義等不僅沒有在現實中消失,甚至比古代有過之而無不及的事實。有時候,基於道德教條的義憤常常蒙住了智慧的眼睛,我們常常因為對現實不滿,就把所有責任“諉過”給了祖宗和傳統,殊不知,現實的種種弊病,正有很大一部分恰是毀棄了祖宗和傳統所使然。很多人對儒學的偏見,往往是建立在一知半解、道聽途說之上,他們常常隻是看到了“外王”之學的流弊,便興奮得忘乎所以,完全不曉得儒學並不僅有“事功”這一個選項—儒學更為根本的“內聖”之學,是完全可以做到鄙薄富貴、傲視王侯,甚至視天下如敝屣的!


    正如餘英時先生所說:“儒學不隻是一種單純的哲學或宗教,而是一套全面安排人間秩序的思想繫統,從一個人自生至死的整個歷程,到家、國、天下的構成,都在儒學的範圍之內。”所以,僅僅把儒學當作一家學說、一種學派、一門學問,甚至一個學科,勢必會造成對作為人類一大文明體繫的儒學之“全體大用”的遮蔽、拘囿和扭曲。用現代的學科建制來反觀儒學,不難發現,今天大學裡的所有單一學科都不足以與儒學做“等量代換”。以人文社會科學為例,諸如哲學、歷史學、文學、宗教學、法學、政治學、社會學、教育學、人類學、倫理學、心理學、藝術學等諸多門類,都不可能以儒學為分支學科,而反過來,它們卻能在儒學的疆域內找到自己的學科位置。這一點,是古代意義上的如道家、墨家、法家、名家、兵家、農家、陰陽家等“諸子百家”不可比擬的,也是近代意義上的西方哲學、印度哲學以及佛教、道教等宗教無從望其項背的。作為一種“入世”的思想文化繫統,儒學包涵天人合一的價值信仰、內聖外王的治理之道、孝悌忠恕的倫理品格、仁愛義權的生命智慧、格致誠正的修養工夫、百科全書式的知識繫譜……是這樣、多維、開放、包容的人類文明體繫。唯其如此,古代的學者—不管是哪一個思想流派或學術方向—常常擁有一個大家喜聞樂見的“共名”——“儒者”;其中飽學、有成就的學者,則被稱作“大儒”或“碩儒”。如果我們隻看到儒學呈現出來的某一個局部—有時是尚未全幅展開的逼仄而灰暗—便以為自己看到了包羅萬像的整體,就難免會如盲人摸像、矮子觀場一樣,顧此失彼,以偏概全;長此以往,不僅得不出合情合理、實事求是的判斷,也阻礙了自己的心靈向更大、更廣的空間開放和拓展的可能。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巨大的遺憾!


    與西方文化重哲學思辨與邏輯推演不同,中華文化更為看重的是生命印證與躬行踐履。中華文化念茲在茲的不過一個“道”字—“知道”“聞道”“悟道”“體道”“求道”“行道”“傳道”“達道”“弘道”等等—可以說,諸子百家,各有其道。而儒學之道,總不離開一個“人”字,故儒學者,人學也;儒道者,人道也。儒學的終目標,是要解決人生的種種問題,處理好各種關繫—如人我關繫、群己關繫、天人關繫、心物關繫等。所以,“立己立人”“達己達人”“成己成人”“愛人親仁”“盡心率性”“知命知天”,也即理想人格的不斷完善與精神生命的全畫幅實現,纔是儒學初的生命關切,也是儒學的終極理想。


    近百年以來,經典教育斷裂,工具理性盛行,專業教育當令,致使在體制內完成中小學教育者,一旦進入大學,除非文史哲專業的學生,絕大多數人都與傳統文化經典漸行漸遠,再無交集。尤其是,在理工科專業至上的教育生態下,許多青年學子熱衷於選擇實用技能性專業,以為隻要有了一技之長,能躋身收入穩定、衣食無憂的中產階層,便算萬事大吉,很多人再也不去讀書,對天下大事漠不關心,對人文價值茫然無知,甚至對經典作品嗤之以鼻—這不能不說是當下教育和社會生態的一大弊端,其“病灶”源自現代人類共同陷入的精神疾患和價值危機。事實上,即便在現代化進程更為迅捷和領先的西方世界,人們對古代經典也是懷著崇高敬意的。我們通過“大數據”得知,諸多發達國家國民的讀書水平遠遠超過中國,世界一流大學圖書館借閱率的前幾種書多是文史哲經典,而中國大學的借閱排行榜,則貧瘠、世故、幼稚得令我們這些大學教師汗顏。這樣的一種文化生態和閱讀水準,連養成健康心智、健全人格尚且不能期待,又如何指望年輕學子能夠對“四書”這樣的經典,懷著一顆好奇、探索、懷疑、反思,或者尊敬、汲取、感悟、體證的“平常心”呢?


    阿根廷小說家、詩人博爾赫斯(Jorge Luis Borges,1899—1986)曾這樣解釋經典:“經典不是指一本書擁有這樣或那樣的優點,經典是指一本被世世代代的人們由於各種原因的推動,以先期的熱情和神秘的忠誠所閱讀的書。”想想看,我們對自己的經典,是否還能夠懷有這種“先期的熱情和神秘的忠誠”,或者如錢穆先生所說的“溫情與敬意”呢?美國當代哲學家、《正義論》的作者羅爾斯(John Bordley Rawls,1921—2002)說:


    我讀前人的著作,如休謨或康德,有一個視為當然的假定,即這些作者比我聰明得多。如果不然,我又何必浪費自己和學生的時間去研讀他們的著作呢?如果我偶然在他們的論證中見到了一點錯誤,我的個反應是:他們自己一定早已見到了這個錯誤,並且處理過了。他們在哪裡見到並處理了這點錯誤呢?這是我必須繼續尋找的;但所尋找的必須是他們自己的解答,而不是我的解答。因此我往往發現:有時是由於歷史的限制,我的問題在他們的時代根本不可能發生;有時則是由於我忽略了或未曾讀到他們別的著作。總而言之,他們的著作中決沒有簡單的一般錯誤,也沒有關繫重大的錯誤。


    我想,羅爾斯所謂“作者比我聰明得多”,不僅是對往聖先賢的真誠禮敬,也是對自己智識有限性的深刻洞察—這,纔是我們讀書應有的態度。


    所以,對於今天的讀者而言,通讀“四書”,了解其所涵蓋和傳遞的中國人的“日用常行之道”,就絕非僅有“知識考古學”的價值,而更有個體生命滋潤與成長的意義。以我個人的經驗和體悟而言,通過親近古典去感悟大道,體貼聖賢,實在是一件“人間值得”的事情。


    ......


     


    2020年9月6日草就於守中齋

    媒體評論
    作者通曉文本,又有生命體驗,不僅抓住了重點,講清了難點,而且啟發誘導,深入淺出,是難得的佳作,使人受用無窮。這是我們走進“四書”的階梯,提升境界的門徑。
    ——武漢大學教授 郭齊勇

    劉強的新著《四書通講》將“四書”作為一個整體來觀照,旁及“五經”,融會貫通,探幽發微,對於我們掌握孔孟儒家的基本精神實有莫大幫助。我因此鄭重加以推薦。
    ——華中師範大學教授 唐翼明

    作者通曉文本,又有生命體驗,不僅抓住了重點,講清了難點,而且啟發誘導,深入淺出,是難得的佳作,使人受用無窮。這是我們走進“四書”的階梯,提升境界的門徑。


    ——武漢大學教授 郭齊勇


     


    劉強的新著《四書通講》將“四書”作為一個整體來觀照,旁及“五經”,融會貫通,探幽發微,對於我們掌握孔孟儒家的基本精神實有莫大幫助。我因此鄭重加以推薦。                                                                


    ——華中師範大學教授  唐翼明


     


    劉強教授此書,“通”講四書,既有如實的詮釋,又有因應時代的反思,更有批判之繼承與創造之發明。真可謂接地氣,通天道,入本心,布乎四體,通極八方!相信讀者定能感其意味、體其意韻、明其意義。


    ——臺灣慈濟大學教授  林安梧


     


    此書以“道”為紐帶,將中國傳統文化中蘊藏的“日用常行之道”,做了堪稱全面而精彩的梳理和闡發。劉強教授對古今、中西、人禽之辨的比較和分析,鞭闢入裡,時見勝義,讀來令人耳目一新。此書不僅對文史學者有用,也一定會為一般讀者所愛讀。


    ——華中師範大學教授  戴建業


     


    劉強教授說經典,既有清晰的邏輯理路,又有強烈的文化責任感,同時還有著鮮明的現代意識和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價值導向,這與很多老死一經的古典學者大相徑庭。


    ——上海開放大學教授  鮑鵬山

    在線試讀
    修身之道

    既然為學之道,其目的不在“為人”,而在“為己”,不是向外“求諸人”,而是向內“求諸己”,那麼,為學的步,便不是所謂治學,而隻能是修身。我們說儒學是“人學”,關鍵在此。

    一 為學與修身

    關於為學與修身的關繫,《論語·學而》篇有三章值得注意: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矣。”

    這三章都涉及“學”字,但又不是今天的知識論或文化課的“學”,而在關乎立身處世的“行”,也即“修身”“行己”和“做人”。細讀這三章,不難得出一個結論,即在孔子看來,做人好、修身好便是學問好,反過來,做人、修身不好的人,一定沒有真學問!你可以說孔子的這種學問觀有一種“泛道德主義”的傾向,但你不能不承認,對於人類共同體而言,有纔無德者的破壞力,要遠遠大於有德無纔者。更何況,孔子並非片面強調德,而是致力於培養德纔兼備、文質彬彬之君子。古人講究“經明行修”“文行出處”,蓋緣乎此。

    修身之道


     


    既然為學之道,其目的不在“為人”,而在“為己”,不是向外“求諸人”,而是向內“求諸己”,那麼,為學的步,便不是所謂治學,而隻能是修身。我們說儒學是“人學”,關鍵在此。


     


    一 為學與修身


     


    關於為學與修身的關繫,《論語·學而》篇有三章值得注意: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矣。”


     


    這三章都涉及“學”字,但又不是今天的知識論或文化課的“學”,而在關乎立身處世的“行”,也即“修身”“行己”和“做人”。細讀這三章,不難得出一個結論,即在孔子看來,做人好、修身好便是學問好,反過來,做人、修身不好的人,一定沒有真學問!你可以說孔子的這種學問觀有一種“泛道德主義”的傾向,但你不能不承認,對於人類共同體而言,有纔無德者的破壞力,要遠遠大於有德無纔者。更何況,孔子並非片面強調德,而是致力於培養德纔兼備、文質彬彬之君子。古人講究“經明行修”“文行出處”,蓋緣乎此。


    這一判斷對於我們今天的人纔觀、學問觀,不啻當頭棒喝!可以說,孔子的為學之道,事實上也就是君子修身之道。孔門的學問,並非僅指學習知識、義理和技能,更多的是指“修身”與“行己”,也就是今天所說的“做人”。連墨子都說:“士雖有學,而行為本焉。”(《墨子·修身》)準乎此,那些寫了很多書、拿了很多專利、擁有很高知名度的所謂“人纔”,不一定就真有學問—如果他們連起碼的做人的道理都不懂的話。


    那麼,到底何謂修身?修身之道究竟所指為何呢?我們還是結合《四書》來一窺究竟。


     


    二 修身之次第


     


    首先須明白,修身的“身”,不是他人之身,而是己身,故修身也就是“修己”。《說文》稱:“身,躬也。像人之形。”修養好己身,使之合禮、合德、合道,乃是君子“為己之學”的步。


    “修己”一詞,早見於《論語·憲問》篇:


     


    子路問君子。子曰:“修己以敬。”


    曰:“如斯而已乎?”


    曰:“修己以安人。”


    曰:“如斯而已乎?”


    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堯、舜其猶病諸!”


     


    這裡的“修己”,便是修身。修身,即修治己身,其終目的是完成君子人格,達至仁者之境,換言之,不修身則無以為君子、仁人。在孔子看來,“修己以敬”是君子為學的步—沒有恭敬心,徒有表現欲,很難成就君子人格。在孔門諸弟子中,子路比孔子小九歲,可謂“大師兄”,他性格剛直率真,而有“好勇”之病,故孔子對癥下藥,因材施教,以“修己以敬”啟發之。子路兩度問“如斯而已乎”,正可見其憨直外露之性格。


    不過,作為《論語》的讀者,我們還真要感謝子路—他不問,孔子就不答,孔子不答,我們恐怕永遠不明就裡、蒙在鼓裡了。《禮記·學記》有雲:“善待問者如撞鐘,叩之以小者則小鳴,叩之以大者則大鳴,待其從容,然後以盡其聲,不善答問者反此。”孔子正是“善待問者”和“善答問者”,在子路的兩次追問下,他分別答以“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真是遞進爭高,層轉層深。更值得注意的是,“安人”與“安百姓”,雖規模、境界有小大之別,但都以“修己”為前提,來不得半點含糊。—這可以說是修身的“三段論”。


    我以為,孔子和子路的這段對話,對後來《大學》首章的“三綱八目”說當有直接啟發。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所謂“三綱”,蓋指“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其中,“明明德”便是“修己以敬”,“親民”便是“修己以安人”,“止於至善”便是“修己以安百姓”。“八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也正在此基礎上推衍而來。這裡,“格致誠正”,正是孔子教導子路的“修己以敬”,皆為“修身”之工夫,修身工夫做得好,便實現了所謂“內聖”;而“齊家”“治國”“平天下”,則是從“修己以安人”到“修己以安百姓”的次第展開,如果真能做到“安人”與“安百姓”,便是實現了所謂“外王”。


    也就是說,修身雖然是“向內求”,其結果可以施及家國天下,並終成就君子的理想和抱負。這是一個由內而外、由近及遠、由小到大、由己及人、由人及物的推理過程,也是君子為學必經之次第與階梯。每次讀到這一章,便不禁為古聖賢的澄明智慧與誠篤信念擊節贊嘆—那些心思混沌、雜念叢生、毫無誠敬之心的人,怕是無論如何也說不出如此精闢的話來的!


    為什麼說“欲修其身,先正其心”呢?《大學》傳七章解釋說:


     


    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此謂修身在正其心。


     


    這說明,先秦儒家已經注意到“身心一如”的內在關繫。如果說修治己身是一“向內求”的姿態,那麼“修身在正心”,則在“向內求”的方向上更進一步,由形體之“身”深入到精神之“心”。再看《中庸》首章: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其實,“中和”之境便是“正心”之果,而“忿懥”“恐懼”“好樂”“憂患”等,皆人之情欲“發而不中節”的狀況,“發而不中節”正因不能“正其心”,不能“正其心”,又豈能“致中和”?“心不在焉”實際上就是“心不在身”,也即宋儒所謂“心不在腔子裡”1,這就是“身心分離”之狀。而一旦“身心分離”,則你的視聽言動、飲食起居,都會出現紊亂、恍惚、錯位、無感,這便是“麻木不仁”了。從哲學思想史的角度看,儒家之心學實已在此發軔。“身心”這一範疇,作為儒學修身工夫論的原初概念,無疑啟發了後來作為認識論或曰美學方法論的“形神”這一範疇2。進而言之,道家哲學“神為形主”的思想,其實與儒家“心為身主”3的思想淵源有自,一脈相承。


    那麼,“身修而後家齊”又該如何理解呢?《大學》傳八章接著說:


    所謂齊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親愛而闢焉,之其所賤惡而闢焉,之其所畏敬而闢焉,之其所哀矜而闢焉,之其所敖惰而闢焉。故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故諺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此謂身不修不可以齊其家。


     


    闢,讀為僻,猶偏也。整章意為:之所以說管理好家族先要修養好自身,是因為人們對自己親愛的人會有偏愛,對自己厭惡的人會有偏見,對自己敬畏的人會有偏向,對自己同情的人會有偏私,對自己輕視的人會有偏執。因此,喜愛某人又能了解其缺點,厭惡某人又能承認其優點,這樣的人天下太少了。所以有諺語說:人都不知道自己孩子的缺點,都不滿足自己莊稼的茁壯。這就是為什麼不修養好自身便不能夠管理好家族的道理。


    這說明,修身不僅有次第,而且是由內而外、漸次擴展和生發的次第。明白這一次第,就不至於操之過急,躐等而學,也不會陰差陽錯,顧此失彼。


     


    三 修身之方法


     


    關於修身之方法,大概可以歸結為以下幾點:


    (一)懲忿窒欲


    此語出自《周易·損卦》:“山下有澤,損,君子以懲忿窒欲。”孔穎達疏:“君子以法此損道懲止忿怒,窒塞情欲……懲者,息其既往;窒者,閉其將來。懲、窒互文而相足也。”“懲忿窒欲”,說得通俗些,就是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和欲望,類似於現代管理學中的“情商管理”4。《論語》開篇就說:“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不慍”即不生氣,不惱怒,這正是“懲忿窒欲”的結果,也是君子人格的表現。用今天的話說,就是有效地做好了情緒的“自我管理”。西諺雲:生氣,就是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慈濟慈善基金會的創始人證嚴法師也說:“你看別人不順眼,是因為你修養不夠。”(《靜思語》)坊間流傳上海灘“聞人”杜月笙的一句名言:“頭等人,有本事,沒脾氣;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氣;末等人,沒本事,大脾氣。”這些話,都是對“懲忿窒欲”的不同詮釋和發揮。


    上引《大學》傳七章所說的“修身在正其心”,身有所“忿懥”“恐懼”“好樂”“憂患”,“則不得其正”,其實也是“懲忿窒欲”的意思。“忿”與“欲”皆出於“心”,隻有很好地管理自己的負面情緒和貪欲,也即管住自己的“心”,纔能達到《中庸》首章所說的“致中和”之境。後來的儒者都追求所謂“未發之中”,也是對“懲忿窒欲”的詮釋。


    話又說回來,這種境界並非人人可期而至,王陽明就說:“不可謂未發之中常人俱有。蓋‘體用一源’,有是體即有是用。有未發之中,即有發而皆中節之和。今人未能有發而皆中節之和,須知是他未發之中亦未能全得。”(《傳習錄》卷上)因為人難免有情緒和習氣,要想做到“未發之中”和“已發之和”,談何容易!真能做到的人,也就是所謂“優入聖域”了。


    在孔門中,顏回堪稱“懲忿窒欲”的表率。《論語·雍也》篇載:


     


    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


     


    顏回的“不遷怒,不貳過”,正是“懲忿窒欲”的結果。明明顏回是“修身”好,孔子卻偏說他“好學”,可知“為學”終是落實在“修身”上的。顏回在回答孔子“盍各言爾志”的提問時,曾說:“願無伐善,無施勞。”(《公冶長》)這還是在談君子修身之道,說明要想做一個君子,不僅負面的情緒和過失要克制,就連自己的優點和功勞,也不能張揚和表白。因為喜怒哀樂都是“欲”,“怒”要克制,“喜”也要克制。孔子還提出“君子有三戒”:


     


    孔子曰:“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季氏》)


     


    不用說,這也是教人“懲忿窒欲”。


    說到“欲”,《論語·公冶長》篇有一則好例:


     


    子曰:“吾未見剛者。”或曰:“申棖。”子曰:“棖也欲,焉得剛?”


     


    孔子言下之意,申棖也有不少貪欲,哪裡能夠真正剛強呢?成語“無欲則剛”或由此出。孔子這麼說,難道是要人無欲無求嗎?當然不是。儒家對人的正當欲望一向肯認和重視,《禮記·禮運》就說:“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告子也說:“食、色,性也。”(《孟子·告子上》)盡管肯定“人之大欲”,但儒家的修身之道,還是主張要“窒欲”和“寡欲”。孟子正是在此基礎上提出了“養心”說:


     


    孟子曰:“養心莫善於寡欲。其為人也寡欲,雖有不存焉者,寡矣;其為人也多欲,雖有存焉者,寡矣。”(《盡心下》)


     


    孟子說:養心沒有比減少欲望更好的方法了。那些平素欲望少的人,盡管也有失去本心的,為數卻是很少的;那些平素欲望多的人,盡管也有能保存本心的,為數也是很少的。朱熹解釋此章說:“欲,如口鼻耳目四肢之欲,雖人之所不能無,然多而不節,未有不失其本心者,學者所當深戒也。”5


    當然,所謂“寡欲”,也並非要人“無欲”,隻是要給欲望“做減法”。因為欲望若不加節制,就會變本加厲,無休無止,永無滿足之日,人就成了欲望的奴隸。《禮記·樂記》說:“夫物之感人無窮,而人之好惡無節,則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人化物也者,滅天理而窮人欲者也。”後世儒家“存天理,滅人欲”之說,實已在此萌芽。如程頤在論及“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時就說:“人心私欲,故危殆。道心天理,故精微。滅私欲則天理明矣。”(《二程遺書》卷二十四)6朱熹循此立論,說:“聖人千言萬語,隻是教人存天理,滅人欲。”“學者須是革盡人欲,復盡天理,方始為學。”(《朱子語類》卷四)王陽明也說:“隻要去人欲,存天理,方是工夫。靜時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動時念念去人欲、存天理,不管寧靜不寧靜。”(《傳習錄》卷上)


    那麼,“存天理,滅人欲”到底指的是什麼?真的是要滅掉人的正當欲望,“壓抑人性”嗎?隻要讀讀朱熹和弟子下面這段對話就一目了然了:


     


    或問:“飲食之間,孰為天理,孰為人欲?”


    答曰:“飲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朱子語類》卷十三)


     


    我們真要感謝這位善於提問的弟子,他能以飲食設譬,真是妙不可言!但弟子善問,還須老師“善答問”。朱子不愧是明師,他的回答斬截明快,一語中的,給人以撥雲見日之感。原來所謂“天理”,就是指人的正當欲望;而“人欲”,則是指人的貪欲和私欲!比如饑則欲食,寒則欲衣,這便是“天理”;如果你饑寒交迫,想的卻是山珍海味、錦衣玉食,那就是“人欲”泛濫了!試問,今天那些揮金如土、驕奢極欲的富翁富婆,對金錢、豪宅、名車及奢侈品的追求近乎瘋狂,這不是人欲泛濫、欲壑難填是什麼呢?朱子說“存天理,滅人欲”,正是要我們“存天理之公,滅人欲之私”!


    以往批判宋明理學,常常以此為口實,口誅筆伐,頻做誅心之論,殊不知完全是斷章取義,郢書燕說。如此厚誣先賢,“強不知以為知”,不僅混淆了是非和視聽,而且侮辱了古人的智商,降低了民族文化的水準,真是數典忘祖,得不償失!


     


    (二)謹言慎行


    《論語》中有許多格言,都關乎言行之辨。例如:


     


       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為政》)


     


    子貢是“孔門四科”言語一科的高纔生,能言善辯,聰明過人。他問君子之道,孔子應機設教,告之以“行在言先”之理。言下之意,君子立身處世,要在言行一致,不可徒逞口舌之快。又如下面兩章:


     


    子張學干祿。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為政》)


     


    子曰:“君子欲敏於事而訥於言。”(《公冶長》)


     


    子張志高意廣,欲學干祿求仕之道,孔子卻岔開話題,告之以做人之理。有人據此以為孔門教育,不過升官發財,真不知從何說起!其實,孔子不過教人謹言慎行,訥言敏行,不要做“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否則,官做得越大,越成“害群之馬”!


    不僅如此,孔子更認為,一個人言行不一,是一件非常可恥的事: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裡仁》)


      


    子曰:“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憲問》)


     


    這裡的“逮”也好,“過”也好,皆賦予語言以一種不易覺察的“速度感”—紅口白牙地“滿嘴跑火車”太容易了,而真正的踐行諾言卻非常難,所以纔有“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的說法。


    如果說,謹言慎行、訥言敏行是一種“未發之中”,那麼言行一旦發出,又該遵循怎樣的標準呢?且看下面這個故事:


     


    子張問行。子曰:“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裡,行乎哉?”(《衛靈公》)


     


    “問行”,就是問怎麼做纔能“行得通”。孔子認為,言語當忠誠信實,行為當誠篤恭敬,做到這一點,人即使走遍天下,甚至到化外之地,也能暢通無阻;反之,就是在本鄉本土,甚至街坊鄰裡間,也將寸步難行!《中庸》所謂“言顧行,行顧言,君子胡不慥慥爾!”也是此意。


     


    可知在言行之間,孔子顯然更重視“行”,“孔門四科”,首德行,次言語,再次政事,復次文學,便是明證。孔子之所以對“言”不夠信任,與他對“仁”的理解有關。孔子說:“巧言令色,鮮矣仁。”(《學而》)又說:“仁者其言也讱。”(《顏淵》)“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憲問》)這方面,孔子有過教訓,甚至犯過“輕信”的錯誤:


     


    宰予晝寢。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公冶長》)


     


    宰予也是“孔門四科”言語科的高足,卻言行不一,作為“反面教材”,甚至改變了孔子對人的基本認知和態度。吸取教訓之後的孔子,得出了一個屢試不爽的“識人”標準:


     


    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為政》)


     


    這句話的潛臺詞是:真要了解一個人,不要看他如何“言”,而要看其如何“行”。這說明,言行不慎,實乃為學修身之大忌!


    ......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