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全球化與中國傳統文化的現代轉換》(全球化與中國文化發展研究叢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化 ->
    【市場價】
    129-187
    【優惠價】
    81-117
    【作者】 孫煕國,劉志國 著 
    【所屬類別】 圖書  文化  文化評述 
    【出版社】山東大學出版社 
    【ISBN】9787560738321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60738321
    叢書名:全球化與中國文化發展研究叢書

    作者:孫煕國,劉志國著
    出版社:山東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9年04月 


        
        
    "

    內容簡介
    全球化作為當今世界發展的一種重要特征,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生活等人類社會的一切領域,是當今覆蓋面廣、影響*、滲透深的社會現像。20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來,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快,眾多學者開始從哲學、經濟學、政治學、文化學、歷史學、社會學等不同的角度研究全球化問題,他們形成的共識是:經濟全球化深刻地影響了文化的發展。伴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世界各國、各民族間的文化不斷跨越本國、本民族的空間障礙和社會障礙而相互影響、相互滲透。
    全球化對當代中國的影響,始於經濟方面,然後又及社會生活及文化諸方面。在經濟全球化日益加快的過程中,各種文化、多種思潮相互交錯、相互激蕩,開啟了世界歷史的一個新時代。作為經濟全球化的伴生物,文化全球化不僅意味著文化的全球整合,也意味著文化的衝突。這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既產生了積極影響,又帶來了負面效應;既提供了良好機遇,又提出了嚴峻挑戰。如何利用全球化提供的有利因素而又消除其消極影響,如何回應全球化的挑戰,而又不喪失機遇,從而進一步搞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是實踐向我們提出的一個亟待解決的重大課題。
    目錄
    引言
    一、文化、傳統文化、現代化
    二、中國傳統文化現代轉換研究概況
    三、中國傳統文化現代轉換研究應把握的原則
    章 中國傳統文化現代轉換的歷史軌跡
    一、中國傳統文化現代轉換路徑的歷史省察
    二、近代以來中國傳統文化變革的特點
    三、困境重重的中國傳統文化
    第二章 中國傳統文化現代轉換的客觀必然性
    一、中國傳統文化現代轉換的緊迫性
    二、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化之間的衝突
    三、關於文化激進主義與文化保守主義的思考
    第三章 中國傳統文化現代轉換何以可能
    一、中國傳統文化為什麼能夠實現現代轉換引言
    一、文化、傳統文化、現代化
    二、中國傳統文化現代轉換研究概況
    三、中國傳統文化現代轉換研究應把握的原則
    章 中國傳統文化現代轉換的歷史軌跡
    一、中國傳統文化現代轉換路徑的歷史省察
    二、近代以來中國傳統文化變革的特點
    三、困境重重的中國傳統文化
    第二章 中國傳統文化現代轉換的客觀必然性
    一、中國傳統文化現代轉換的緊迫性
    二、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化之間的衝突
    三、關於文化激進主義與文化保守主義的思考
    第三章 中國傳統文化現代轉換何以可能
    一、中國傳統文化為什麼能夠實現現代轉換
    二、中國傳統文化中哪些內容可以實現現代轉換
    第四章全球化為中國傳統文化現代轉換帶來的挑戰
    一、全球化對當代社會的多維影響
    二、全球化與世界文化發化趨勢
    三、文化全球化帶來的問題
    四、全球化時代現代化演進的復雜性
    五、全球化背景下中國傳統文化現代轉換面臨的現實問題
    第五章 全球化為中國傳統文化現代轉換帶來的新契機
    一、中西方文化的互斥互補
    二、西方全球化模式的危機與中國傳統文化現代轉換的契機
    第六章 中國傳統文化現代轉換的根本立足點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是中國傳統文化現代轉換的根本立足點和不竭動力源泉
    二、中國傳統文化現代轉換必須滿足人的全面發展需要
    三、中國傳統文化現代轉換必須滿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諧文化建設需要
    四、中國傳統文化現代轉換必須滿足國家文化安全需要
    第七章 中國傳統文化現代轉換的基本路徑
    並存、共同發展是實現傳統文化現代轉換的思想前提
    二、批判繼承法是實現中國傳統文化現代轉換的根本方法
    三、綜合創新法是實現中國傳統文化現代轉換的具體方法
    四、綜合創新的具體實現方式
    附錄
    中國古代和諧思想的兩大源頭
    全球化與儒學發展的新契機
    論《易傳》對中華民族精神的塑造
    傳統文化在社會主義新道德建構中的地位和作用
    參考文獻
    後記
    在線試讀
    章中國傳統文化現代轉換的歷史軌跡
    從一定意義上說,中國傳統文化的轉化是一個永恆的課題。隻要這個社會在發展,中國傳統文化轉換的過程就會一直持續下去。探討中國傳統文化的現代轉化,首先要明確歷史上中國傳統文化的轉換經歷了什麼樣的過程和階段。縱觀近代以來中國社會發展的歷史,不難發現,中國傳統文化的現代化是在“急行軍”中進行的,這種“急行軍”導致轉換中的文化存在著嚴重的“先天缺陷”,這就決定了中國傳統文化現代轉換仍是一個未竟的歷史任務。
    一、中國傳統文化現代轉換路徑的歷史省察
    中國文化的現代化與社會經濟的現代化基本同步,肇端於19世紀50年代,大發展於20世紀末,近一個半世紀的文化變革可用“困惑、衝突、啟蒙、探索”加以概括,這期間的演進過程大致可劃為五個階段。
    階段,從鴉片戰爭到甲午戰爭失敗。這是一個對傳統文化開始懷疑,對外來文化開始接觸的時期,也是一個經世致用觀念復活、承認在器物上比不上西洋,並采取“制器為先”策略的時期。鴉片戰爭的失敗使中國人看到了西方物質文明的進步,從而產生了“師夷長技以制夷”和後來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思想。洋務運動就是這種思想的實踐。
    隻認識到西方物質文化的進步和以為隻要模仿西方辦企業就能富國強兵的觀點,現在看起來是十分膚淺的。但在當時,它卻無疑是衝破閉關鎖國的利器。從狹義的文化進步觀念看,近代教育事業的興起乃是這一時期的一大業績。為了洋務之需,19世紀60年代初北京、上海、廣州等地相繼設立了批外語學堂,即同文館。近代軍事工業創辦以後,洋務派出於學習西方先進的軍事科技的需要,在同文館中增加了天文和算學的內容,各個地方設立的學堂也以科學技術為主要教育內容。在整個洋務運動時期,洋務派共興辦了二十多所培養現代科技人纔的學堂,同時還派遣了約兩百名學生去歐美留學,以便更全面地掌握西方先進科技文化。近代教育事業的建設,不僅為中國培養了一批如嚴復那樣的現代性文化人纔,同時也在事實上對傳統的教育制度提出了挑戰,為下一階段中國進行教育體制改革,廢除禁錮人們智慧的科舉制度打下了基礎。
    第二階段,從甲午戰爭失敗,中經戊戌變法運動,到辛亥革命的成功。這是中國傳統文化的變革深入到制度層次的時期。中日甲午海戰,在中方飽嘗失敗的恥辱痛苦之餘,宣告了洋務運動的失敗,也宣告了中國輪現代化運動的失敗。從一般歷史經驗來看,現代化在物質層面或器物層面上易達成,尤其在外生型的現代化國家可以通過引進的方式來完成這一任務。但是,僅僅推進到物質層面的現代化是遠遠不夠的,沒有制度文化和人的現代化,前者終究難以成功,這也是洋務運動失敗的根本原因。美國學者沃拉提出“中國失敗的原因的確應該歸咎為缺乏能夠引導經濟發展的中央政府”,頗有見地。這一說法和當時中國的維新派王韜、鄭觀應等人的觀點是一致的,而同洋務派的“中體西用”的指導思想相徑庭。章中國傳統文化現代轉換的歷史軌跡
    從一定意義上說,中國傳統文化的轉化是一個永恆的課題。隻要這個社會在發展,中國傳統文化轉換的過程就會一直持續下去。探討中國傳統文化的現代轉化,首先要明確歷史上中國傳統文化的轉換經歷了什麼樣的過程和階段。縱觀近代以來中國社會發展的歷史,不難發現,中國傳統文化的現代化是在“急行軍”中進行的,這種“急行軍”導致轉換中的文化存在著嚴重的“先天缺陷”,這就決定了中國傳統文化現代轉換仍是一個未竟的歷史任務。
    一、中國傳統文化現代轉換路徑的歷史省察
    中國文化的現代化與社會經濟的現代化基本同步,肇端於19世紀50年代,大發展於20世紀末,近一個半世紀的文化變革可用“困惑、衝突、啟蒙、探索”加以概括,這期間的演進過程大致可劃為五個階段。
    階段,從鴉片戰爭到甲午戰爭失敗。這是一個對傳統文化開始懷疑,對外來文化開始接觸的時期,也是一個經世致用觀念復活、承認在器物上比不上西洋,並采取“制器為先”策略的時期。鴉片戰爭的失敗使中國人看到了西方物質文明的進步,從而產生了“師夷長技以制夷”和後來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思想。洋務運動就是這種思想的實踐。
    隻認識到西方物質文化的進步和以為隻要模仿西方辦企業就能富國強兵的觀點,現在看起來是十分膚淺的。但在當時,它卻無疑是衝破閉關鎖國的利器。從狹義的文化進步觀念看,近代教育事業的興起乃是這一時期的一大業績。為了洋務之需,19世紀60年代初北京、上海、廣州等地相繼設立了批外語學堂,即同文館。近代軍事工業創辦以後,洋務派出於學習西方先進的軍事科技的需要,在同文館中增加了天文和算學的內容,各個地方設立的學堂也以科學技術為主要教育內容。在整個洋務運動時期,洋務派共興辦了二十多所培養現代科技人纔的學堂,同時還派遣了約兩百名學生去歐美留學,以便更全面地掌握西方先進科技文化。近代教育事業的建設,不僅為中國培養了一批如嚴復那樣的現代性文化人纔,同時也在事實上對傳統的教育制度提出了挑戰,為下一階段中國進行教育體制改革,廢除禁錮人們智慧的科舉制度打下了基礎。
    第二階段,從甲午戰爭失敗,中經戊戌變法運動,到辛亥革命的成功。這是中國傳統文化的變革深入到制度層次的時期。中日甲午海戰,在中方飽嘗失敗的恥辱痛苦之餘,宣告了洋務運動的失敗,也宣告了中國輪現代化運動的失敗。從一般歷史經驗來看,現代化在物質層面或器物層面上易達成,尤其在外生型的現代化國家可以通過引進的方式來完成這一任務。但是,僅僅推進到物質層面的現代化是遠遠不夠的,沒有制度文化和人的現代化,前者終究難以成功,這也是洋務運動失敗的根本原因。美國學者沃拉提出“中國失敗的原因的確應該歸咎為缺乏能夠引導經濟發展的中央政府”,頗有見地。這一說法和當時中國的維新派王韜、鄭觀應等人的觀點是一致的,而同洋務派的“中體西用”的指導思想相徑庭。
    早期維新派人士已初步認識到阻滯中國進步的關鍵因素在於中國的傳統制度,所以鄭觀應在《盛世危言》中曾強調:“其治亂之源,富強之本,不盡在船堅炮利。而在議院上下用心,教養得法。”維新派的思想家們在政治上對封建專制制度的批判,極大地解放了人們的思想。康有為認為:“中國敗弱之由,百弊叢積,皆由體制尊隔之故。”在文化教育上,維新派人士以“衝決一切羅網”之勇氣,對封建專制精神支柱的綱常名教進行了抨擊,也對僵化的科舉制度進行了批判。他們指出八股取士是“錮智慧、壞心術、滋遊手”。梁啟超在《論變法不知本原之害》一文中呼吁:“變法之本,在育人纔,人纔之興,在開學校,學校之立,在變科舉。”百13維新運動雖然悲壯地失敗了,但是它提出的任務卻反映了時代的要求,將中國現代化從器物層面推進到了制度層面和思想文化教育領域,這本身就是一大進步,盡管它沒有達到預期的政治目標,但它所進行的思想啟蒙運動卻對中國的現代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第三階段,自辛亥革命始,在“五四”新文化運動中達到高潮,一直延續到20世紀40年代。這是中國現代文化啟蒙的時代,也是中西文明、傳統與現代文化激烈衝突、社會主義文化在中國迅猛崛起的時代。1911年辛亥革命促成了民主精神在中國的空前高漲,使共和國的觀念在人們心中扎下了根。然而一年之後專制政治的復闢和傳統文化回潮又將一代國民推向了幻滅的困境。在這一過程中,一批先進的中國知識分子認識到,辛亥革命之所以未獲全功,共和之所以有名無實,其原因就在於中國大多數國民的思想仍然被專制和愚昧牢牢地束縛著,缺乏民主和科學的覺悟。於是,從l915年到l920年左右,以陳獨秀、李大釗等人為首的一批激進民主派以“民主”和“科學”為武器,向根深蒂固的封建文化發動了猛烈的衝擊,掀起了中國現代史上影響為深遠的思想啟蒙運動。啟蒙思想家們高擎“科學”和“民主”兩面大旗,著重批判了以儒家“三綱五常”為中心的倫理道德和宗法制度,指出它們是封建專制主義的核心和基礎。這些新文化闖將們積極倡導西方資產階級的新思想、新文化、新遘德、新觀念,批判舊制度、思想、道德和文化。啟蒙運動將現代化推進到了文化觀念的層次,表明新一代人已注意到了現代化更深層的內容和意義。正如陳獨秀在《吾人後之覺悟》一文中所體會到的:“自西洋文明輸入吾國,初促吾人之覺悟者為學術,相形見絀,舉國知矣;其次為政治,年來政像所證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殘之勢。繼今以往,國人懷疑莫決者,當為倫理問題。吾敢斷言日,倫理的覺悟,為吾人後之覺悟。”這便是說,學習西方文化僅止於學習它們的科學技術和政治制度是不夠的,隻有學習了西方近代的文化和價值觀,纔算是學習徹底了。這的確是對中國早期現代化歷程的精闢分析,其中的經驗教訓至今仍值得人們深思。
    1920年以後,中國文化變革值得記載的大事便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共產主義思想在中國的播種、發芽、開花、結果,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共產黨人,正是這些共產黨人以較之前人更為徹底的革命精神,對陳腐傳統和專制統治“橫掃千軍如卷席”,開創了一個嶄新的人類文明時代。
    第四階段,從新中國成立到20世紀70年代末“文化大革命”結束。這是中國開始創造新的制度文明和觀念文化並歷經重大挫折的時期。1950年代中國開始了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在文化領域一個的轉折便是馬克思主義成為中國現階段意識形態的核心。這一時期,中國的現代科學、技術、教育和文化傳播事業都有了一定的發展。然而在20世紀60年代中後期,由於一些領導人錯誤地分析了國力、國情,盲目地發動了“文化大革命”,使我們在動亂中既無文化的創新和發展,又遺失了優秀的傳統,中國文化的現代化出現了倒退和迷失。從文化大革命到1980年以前,中國大陸對儒學的態度是政治取向的,儒學基本上沒有棲身的餘地,“破四舊”和“批孔運動”使儒家命運危如累卵。在海外,新儒學的提倡者和同情者如牟宗三、徐復觀、唐君毅、方東美、林毓生、金耀基、杜維明、餘英時、成中英、劉述先等人,夾在傳統和現代之間,從事儒家傳統的艱難接續和創造性轉化。
    第五個階段,從文革結束至今。這一時期是中國文化在發展中重新補課,在文化衝突中重新整合,從而開創現代化新局面的輝煌時期,1978年底確立的對外開放路線實質上是中國又一次主動地打開了國門。關於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是20世紀中國又一場重大思想解放運動。在新的意識形態氛圍中,中國人開始理性地正視自己的傳統和所面臨的現實。這一階段至今仍未結束。加入WT0後的中國文化開放將比以往更加富有成效,因為它是在中國政治經濟改革取得重大進展的基礎上,與社會整體現代化協調同步的。歷史進入21世紀後,中國文化創新不再隻是少數人的“吶喊”與“彷徨”,而是政府與大眾的共識和共鳴。在歷經百餘年的苦苦求索和困惑之後,代表先進文化前進方向的追求,將使文明古國更具明確的目的性和更富有理性,並可望在21世紀中葉成功地走向人類文明的前沿。
    中國傳統文化自19世紀中葉以來與近代西方文化相連結、相融通的過程,是一個對西方現代性反抗的過程,更是一個主動或被動調適、轉換的過程。這一過程,可以說跌宕起伏、步履蹣跚,夾雜著文化的反抗與調適、被動與主動、融合與創新。歷史證明,面對強勢的西方文化,中國傳統文化如果不能順應時代和社會的發展,而隻是盲目地反抗和抵觸外來文化,往往會影響和危及自身的存在和發展。隻有順應時代需要,及時調整,主動建設,纔能生存,重新成為時代的新文化。否則,中國傳統文化就隻能是陳舊的文化、沒有生機和活力的文化。
    ……
    書摘插畫
    插圖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