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猶太文明:文本與傳統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化 -> 文化
    【市場價】
    396-574
    【優惠價】
    248-359
    【作者】 宋立宏 
    【所屬類別】 圖書  文化  文化研究 
    【出版社】南京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5238284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305238284
    作者:宋立宏

    出版社:南京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0年10月 

        
        
    "

    內容簡介

    猶太文明向來以文本為中心,文本不僅構成各種思想與實踐的共同背景,還為猶太身份認同提供了穩定內核,從而賦予猶太文明一種一以貫之的連續性。本書精選了過去兩千五百年的猶太文本並詳加注釋,既突出了拉比文獻對於理解猶太文明的重要性,又關注非西方地區的猶太文本和歷史上被邊緣化的猶太聲音,並把能否體現猶太人與非猶太人的互動作為選取文本的一個標準。對於具有英語基礎的讀者而言,本書是一部直觀了解猶太文明核心特征和基本表述方式的通識讀本。

    作者簡介

    宋立宏 南京大學哲學宗教學繫、猶太和以色列研究所教授。主要從事猶太文明、中猶關繫研究,已出版專著、編著多部,包括《猶太流散中的表征與認同》(2018)、The Image of Jews in Contemporary China (2016)和《羅馬與耶路撒冷》 (2015)。另主編“猶太文叢”(浙江人民出版社)。

    目錄
    導言/Introduction 001

    1IN THE BEGINNING001
    1.1Genesis 1:12:4001
    1.2On “In the Beginning” (Gen. 1:1)004
    1.2.1Proverbs 8:2231004
    1.2.2Genesis Rabbah, 1:1005
    1.2.32 Maccabees 7:28006
    1.2.4Dead Sea Scrolls. The Community Rule 1QS 3:1516; 11:11,
    1718006
    1.2.5John 1:13007
    1.3Genesis Rabbah, 1:10. Creation with the Hebrew Letter Beth007
    1.4Philo, On the Creation 31. On the Light of the First Day008
    1.5On “Let Us Make Man” (Gen. 1:26)009

    導言/Introduction 001


     


    1IN THE BEGINNING001


    1.1Genesis 1:12:4001


    1.2On “In the Beginning” (Gen. 1:1)004


    1.2.1Proverbs 8:2231004


    1.2.2Genesis Rabbah, 1:1005


    1.2.32 Maccabees 7:28006


    1.2.4Dead Sea Scrolls. The Community Rule 1QS 3:1516; 11:11,


    1718006


    1.2.5John 1:13007


    1.3Genesis Rabbah, 1:10. Creation with the Hebrew Letter Beth007


    1.4Philo, On the Creation 31. On the Light of the First Day008


    1.5On “Let Us Make Man” (Gen. 1:26)009


    1.5.1Philo, On the Confusion of Tongues 179009


    1.5.2Genesis Rabbah 8:8009


    1.6Nahmanides on “Let Us Make Man in Our Image, After Our


    Likeness” (Gen. 1:26)010


    1.7Mystical Interpretations on the Creation011


    1.7.1The Zohar, Introduction 1:3b. A Mystical Interpretation on


    BeReshit011


    1.7.2Isaac Luria on the Creation013


    1.7.3A Hasidic Interpretation on BeReshit015


    1.8Robert Gordis on “Fill the Earth and Master It” (Gen. 1:28)016


    1.9Louis Ginzberg, Creation and the Hebrew Alphabet (1909)017


    1.10Sabbath Liturgy019


    1.10.1The Kiddush for Sabbath Evening019


    1.10.2The Havdalah Service for the End of Sabbath020


    1.11Abraham Heschel, The Sabbath (1951)021


    1.12Dan Pagis, Testimony022


    1.13Shlomo Carlebach on Singing Creation into Being023


     


    2ADAM, EVE AND LILITH024


    2.1Genesis 2:43:24024


    2.2On “The Dust of the Earth” (Gen. 2:7)029


    2.2.1Philo, On the Creation, 137029


    2.2.2Rashi029


    2.3Leviticus Rabbah 8:1. God as MarriageMaker030


    2.4Avot deRabbi Nathan, Chapter 1. On the “Fence for the Torah”


    031


    2.5Pirkei deRabbi Eliezer 14. The Sin of Adam and Eve032


    2.6Alphabet of Ben Sira. Lilith, Adams First Wife034


    2.7Shelomo Almoli, Dream Interpretations035


    2.7.1Serpent035


    2.7.2Woman036


    2.7.3Nakedness037


    2.7.4The Dead038


    2.8Judith Plaskow, “Our Story: The Coming of Lilith ”(1972)039


     


    3“AM I MY BROTHERS KEEPER?”: THE IMAGES OF CAIN043


    3.1Genesis 4:126043


    3.2Targum PseudoJonathan to Genesis 4046


    3.3Genesis Rabbah, 22:1213. On the Mark and the Repentance of


    Cain049


     


    3.4Augustine, Contra Faustum Manichaeum Ⅻ, 913. A Christian


    Typological Interpretation of Cain and Abel (400 CE)050


    3.5Louis Ginzberg, The Jewish Legends on Cain (1909)054


    3.6Dan Pagis, Autobiography060


    3.7Dan Pagis, Written in Pencil in the Sealed RailwayCar061


     


    4THE TEST OF ABRAHAM: AKEDAH062


    4.1Genesis 22:119062


    4.2Targum PseudoJonathan to Genesis 22:119064


    4.3Genesis Rabbah on Akedah067


    4.3.1Genesis Rabbah 55:7. On “Take...Thy Son”067


    4.3.2Genesis Rabbah 56:4. Samael versus Abraham067


    4.3.3Genesis Rabbah 56:8. Isaac Afraid068


    4.3.4Genesis Rabbah 56:9. Akedah and ShofarBlowing070


    4.3.5Genesis Rabbah 55:2. The Lord Tries the Righteous071


    4.4Babylonian Talmud, Sanhedrin 89b. On Akedah071


    4.5Pirkei deRabbi Eliezer, 31. The Death and Resurrection of Isaac


    073


    4.6Rashi on Gen. 22:12.073


    4.7Moses Maimonides, The Guide of the Perplexed. Ⅲ. 24. On Akedah


    074


    4.8Amir Gilboa, Isaac080


    4.9Hayyim Gouri, Heritage081


     


    5YAVAN IN THE TENTS OF SHEM: JEWS AMIDST GREEKS AND ROMANS082


    5.1Philo,  On the Creation, 6971. On Mans Creation after the


     Image of God082


    5.2Josephus, Jewish Antiquities, 1:222236. On Akedah084


    5.3Jewish Inscriptions in Greek 089


    5.3.1A Warning Inscription of the Second Temple (Jerusalem;


    First century CE)089


    5.3.2The Theodotos Synagogue Inscription (Jerusalem; probably


    before 70 CE)089


    5.3.3An Inscription Concerning Jews and Godfearers (Aphrodisias


    in Caria, West Turkey; Third Century CE [?])090


    5.3.4A Jewish Poetical Epitaph (Beth She‘arim; Third Century


    CE)094


    5.4Rabbinic Views on Images095


    5.4.1Mishnah, Avodah Zarah, 3:4. Aphrodite in the Bathhouse


    095


    5.4.2Mishnah, Avodah Zarah, 3:1. Forbidden Images096


    5.4.3Mishnah, Avodah Zarah, 3:3. Images Forbidden096


    5.4.4Jerusalem Talmud, Avodah Zarah, 3:3, 42d. Images Permitted


    097


    5.5Jerusalem Talmud, Bava Metzia, 2:5, 8c. On Alexander the Great


    097


    5.6Jerusalem Talmud, Sabbath, 1:3, 3c. On Social Accommodation


    098


     


    6THE WORLD OF THE RABBIS100


    6.1Babylonian Talmud, Gittin 56ab. Yohanan ben Zakkais Escape


    from Jerusalem and Relocation in Yavneh100


    6.2Mishnah, Avot, 1. The Chain of Oral Transmission from Sinai


    102


    6.3Babylonian Talmud, Menahoth, 29b. Moses Returns as a Yeshiva


    Boy108


    6.4Babylonian Talmud, Sabbath, 31a. Torah on One Leg109


    6.5Tosefta, Eduyot 1:4. Preserving Minority Opinion109


    6.6Babylonian Talmud, Bava Metzia, 59a59b. Torah Is Not in


    Heaven110


    6.7Babylonian Talmud, Berakhot 62a. The Pursuit of Torah113


    6.8Rabbinic Views on Women113


    6.8.1Jerusalem Talmud, Sotah, 4:4113


    6.8.2Jerusalem Talmud, Sotah, 3:16113


    6.9Tosefta Hagiga 2:34. Four Entered the Pardes114


    6.10Tosefta Hullin, 2:24. Rabbis and Christians115


    6.11Maimonides, Commentary on the Mishnah. The Thirteen Principles


     of Faith116


    6.12Maimonides, Introduction to the Mishneh Torah. On the History


     of the Oral Torah and Its Transmission127


     


    7THE JEWISH LAWS131


    7.1Exodus 20:118. The Decalogue131


    7.2Eye for Eye, or Monetary Compensation134


    7.2.1Exodus 21:2227134


    7.2.2Mishnah, Bava Kamma, 8:1134


    7.2.3Mekhilta of Rabbi Ishmael, Mishpatim 8 (Exod. 21:2325)


    135


    7.2.4Babylonian Talmud, Bava Kamma, 86a137


    7.3Maimonides, Laws of the Study of Torah138


    7.4Maimonides, Mishneh Torah, Book 7, Chapter 10:119. Laws


    Concerning Gifts to the Poor152


    7.5Shulhan Arukh 156


    7.5.1Yoreh De‘ah: Laws about Converts156


    7.5.2Eben haEzer: Laws of Propagation157


    7.5.3Hoshen Mishpat 26:14. Prohibition Against Resorting to


    NonJewish Courts158


    7.6The Declaration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tate of Israel, May


    14, 1948160


    7.7The Law of Return (1950/1954/1970)164


     


    8ETHICAL LITERATURE167


    8.1Mishnah, Avot. Miscellaneous Moral Maxims167


    8.2Shmuel Hanagid, A Gift from the Battlefield (1046)174


     


    8.3Bahya ibn Pakuda, On Asceticism, Its Kinds and Advantages


    (Sefer Hovot haLevavot)175


    8.4Maimonides, The Fourth Chapter of Eight Chapters. On Medical


    Treatment for the Diseases of the Soul178


    8.5Eleazar of Worms, On Hasidic Piety188


    8.6Moses Sofer, An Ethical Will (1836)188


    8.7Israel Salanter, The Struggle of the Moral Person (1881)189


     


    9THE JEWISH LITURGY191


    9.1The Shema191


    Deuteronomy 6:49191


    Deuteronomy 11:1321191


    Numbers 15:3741192


    9.2The Amidah (Shemoneh Esreh or Eighteen Benedictions)192


    9.3Aleinu196


    9.4The Mourners Kaddish197


    9.5Passover Liturgy. Selections from Passover Haggadah198


    The Introduction198


    9.6Solomon Ibn Gabirol, “At Dawn I Come to You”206


    9.7Solomon Alkabetz, “Lekhah Dodi (Come, My Beloved)”206


     


    10THE YOKE OF THE TORAH209


    10.1Ecclesiastes (Kohelet) 12:12 209


    10.2A Greek Inscription Found at the Amphiareion, Oropus in


    Attica (300250 BCE). A Jew Undertaking Incubation in a


    Pagan Temple209


    10.3Babylonian Talmud, Hagiga 15ab. The Story of a Sinful


    Master of Torah210


    10.4From the Cairo Geniza. An Egyptian Woman Seeks to Rescue


    Her Husband from a Sufi Monastery (c. 13551367)215


    10.5Or HaMeir 5:42bc. A Hasidic Parable Attributed to Baal


    Shem  Tov216


    10.6Solomon Maimon, “My Emergence from Talmudic Darkness ”


    (1793)217


    10.7Rahel Levin Varnhagen, On Being Jewess225


    10.7.1Letter to David Veit (1795)225


    10.7.2Statement on the Deathbed as Recorded by Karl August


    Varnhagen von Ense225


    10.8Kadya Molodowsky, Merciful God (1945)226


     


    11SECULAR FORMS OF JEWISHNESS229


    11.1I. L. Peretz, “The Golem ”(1893)229


    11.2Bialik, “Bring Me in Under Your Wing” (1905)230


    11.3Bialik and Ravnitzky, The Book of Legends. On the Binding


    of Isaac232


    11.4Franz Kafka, “My Fathers Bourgeois Judaism”(1919)239


    11.5Woody Allen, Fragment Two of the Scrolls (1974)242


    11.6Yaakov Malkin, “The Faith of Secular Jews”(1998)243


    11.7Irene Eber, On the Memory of the Holocaust(2004)246


    11.8Adi Nes, “Abraham and Isaac”(2006)248


     


    12JEWISH VOICES FROM THE MARGINS249


    12.1The Prophets Warning to the Israelites249


    12.1.1Amos 5:2124; 7:1017249


    12.1.2Micah 3:912; 6:69250


    12.2Shmuel Hanagid on War and the Good Life252


    12.2.1“First War”252


    12.2.2“The Gazelle that Stutters”252


    12.2.3“Invitation”253


    12.3Judah Halevi, “My Heart is in the East”254


    12.4Judaism in Confucian Culture255


    12.4.1弘治碑1489年)255


    12.4.1aA Stele Inscription Recording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Pure and True Temple [Synagogue] (1489)258


    12.5Rabbi Yoel Teitlbaum of Satmar on the Holocaust (1961)265


    12.6Ellen M. Umansky, “ReVisioning Sarah: A Midrash on


    Genesis 22”267


    12.7Jacob Neusner, Stranger at Home (1981)268


     


    Appendices270



    1. James Kugel, “Four Assumptions of the Biblical Interpretation”270

    2. David Stern, “The Brutality of Repentance”274


     


    Terms and Sources281


     


    參考書目/Bibliography 324


    導言/ Introduction導言/Introduction

    在線試讀
    導言
    我在南京大學哲學繫常年開設“猶太文獻選讀”一課,本書是在歷年課堂指定的英文閱讀材料的基礎上刪汰增訂而成。除了哲學繫相關專業的學生,尚有不少選修者來自世界歷史、外國文學和比較文學專業,而經管、新聞、天文、數學、物理甚至大氣專業的學生也不時出現。因此,從一開始,這門課的定位就是通過研讀猶太傳統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本來形成有助於理解猶太文明的通識。本書來自猶太傳統之外的文本是編號3.4(下文引本書所選文本時直接標編號)的文本,但它對形塑和理解猶太文明的歷史經驗都很重要。 本書的編與選也是這樣定位的。
    猶太人號稱“書之民”。這原本是《古蘭經》中稱呼猶太人和基督徒的術語,意思是他們像穆斯林那樣,也擁有一部類似於《古蘭經》的天啟經書。確實,猶太文明的起源就可以看成是神在西奈山上把一本書交給摩西,讓他帶回去給自己人讀。換言之,從一開始,書本在猶太傳統中就是核心像征。猶太人日後顯然衷心認可“書之民”一語,以之為榮,乃至引以自稱。時至今日,猶太傳統被理解為“一種以文本為中心的傳統”:神聖文本不僅構成各種思想與實踐的共同背景,猶太傳統自身的一些重大發展,還可以用猶太社群對它與文本的關繫、對文本的選擇,以及對文本如何在猶太社群中發揮作用所抱有的諸種概念來體現和理解。“書之民”在《古蘭經》中作“Ahl alkita -b”(中文又譯作“有經人”),所對應的希伯來文是“Am HaSefer”,英文是“People of the book”。Heilman(1987)從社會學角度生動再現了當代猶太社群對“書之民”的自我理解。這裡對猶太傳統作為“一種以文本為中心的傳統”(a textcentered tradition)的理解則受益於Halbertal(1997)的討論。另,研究中國古代思想史的著名猶太漢學家史華慈把猶太文明稱作“一種基於文本的宗教傳統”(a textually based religious tradition),見Benjamin Schwartz, “On Memory: Personal and Cultural,” AJS Review 25.1 (20002001), p.88. 這樣,源遠流長、浩如煙海、包羅萬像的文本傳統構成猶太文明的核心特征,就不足為奇了。

    導言


    我在南京大學哲學繫常年開設“猶太文獻選讀”一課,本書是在歷年課堂指定的英文閱讀材料的基礎上刪汰增訂而成。除了哲學繫相關專業的學生,尚有不少選修者來自世界歷史、外國文學和比較文學專業,而經管、新聞、天文、數學、物理甚至大氣專業的學生也不時出現。因此,從一開始,這門課的定位就是通過研讀猶太傳統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本來形成有助於理解猶太文明的通識。本書來自猶太傳統之外的文本是編號3.4(下文引本書所選文本時直接標編號)的文本,但它對形塑和理解猶太文明的歷史經驗都很重要。 本書的編與選也是這樣定位的。


    猶太人號稱“書之民”。這原本是《古蘭經》中稱呼猶太人和基督徒的術語,意思是他們像穆斯林那樣,也擁有一部類似於《古蘭經》的天啟經書。確實,猶太文明的起源就可以看成是神在西奈山上把一本書交給摩西,讓他帶回去給自己人讀。換言之,從一開始,書本在猶太傳統中就是核心像征。猶太人日後顯然衷心認可“書之民”一語,以之為榮,乃至引以自稱。時至今日,猶太傳統被理解為“一種以文本為中心的傳統”:神聖文本不僅構成各種思想與實踐的共同背景,猶太傳統自身的一些重大發展,還可以用猶太社群對它與文本的關繫、對文本的選擇,以及對文本如何在猶太社群中發揮作用所抱有的諸種概念來體現和理解。“書之民”在《古蘭經》中作“Ahl alkita -b”(中文又譯作“有經人”),所對應的希伯來文是“Am HaSefer”,英文是“People of the book”。Heilman(1987)從社會學角度生動再現了當代猶太社群對“書之民”的自我理解。這裡對猶太傳統作為“一種以文本為中心的傳統”(a textcentered tradition)的理解則受益於Halbertal(1997)的討論。另,研究中國古代思想史的著名猶太漢學家史華慈把猶太文明稱作“一種基於文本的宗教傳統”(a textually based religious tradition),見Benjamin Schwartz, “On Memory: Personal and Cultural,” AJS Review 25.1 (20002001), p.88. 這樣,源遠流長、浩如煙海、包羅萬像的文本傳統構成猶太文明的核心特征,就不足為奇了。


    那麼,如何在中國語境中將猶太文本傳統概念化,幫助學生對這樣一種異文明的核心特征切實領會並能觸類旁通呢?本書就是這方面的一次嘗試。我選擇的古今猶太文本,時間跨度大約有兩千五百年,涉及的原始語種包括希伯來語、亞蘭語、希臘語、拉丁語、阿拉伯語、意第緒語、德語、英語和中文。雖然隻是滄海一粟,但它們多少可以折射出猶太文本傳統的豐。顯然,無人能憑一己之力掌握歷代猶太文本。英語世界的同類選本就是必要的借鋻。尤其參考Leviant (1969); Alexander (1984); Keller (1992); Corrigan, Eire, Denny, Jaffee (1998); Neusner and AveryPeck (2001); Biale and Miles (2015). Holtz (1992)提供了對“猶太書籍”的全面指南,雖出版較早,但迄今仍無同類書籍能夠替代。 需要看到,選本(anthology)本身自古以來就是猶太文本傳統的核心特征:《創世記》(Genesis)包含兩個不同版本的創造女人(對比1.1和2.1),編選痕跡明顯;《詩篇》(Psalms)則是不折不扣的選集;幾乎全部拉比時期的正典文獻本質上都是選本,遑論本書參考書目裡當代猶太人編選的時段不同、主題相異的各類選本了。Stern (2004), pp. 111. 對參中國古代文學批評視域中的選本,見張伯偉:《中國古代文學批評方法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第277325頁。 選本的意義取決於編者的意圖。我的意圖已隨著歷年講授的通識課程而漸漸清晰——本書不是要網羅眾作以保存和形塑猶太文化,更無意於品鋻高下或荟萃精華,而隻想在經濟的篇幅和有限的時間內,以一種盡可能便於中國學生理解的方式,去呈現猶太文本傳統的大致脈絡和基本表述方式,若能在此過程中體現一定的中國視角,或許更能讓這些文本與我們生活的世界有所關聯,從而帶來啟發。



    我的一位原籍以色列的猶太朋友看過初選目錄後給出評論:選目過於偏重拉比們留下的文獻。這其實是有所針對而刻意為之的。在中文世界,對猶太文明的認識長期以來深受一個流行觀念的影響,即猶太教指的就是《舊約》的宗教。這個觀念雖然不算錯,卻也不完全對。猶太人管《舊約》叫“讀物”(Miqra),有時又叫“塔納赫”(Tanakh,釋義見本書“Terms and Sources”部分)。猶太傳統認為(6.2),神在西奈山上傳給摩西兩套“教導”[希伯來文叫“托拉”(Torah)]。一套是寫下來的,叫成文托拉,也就是《塔納赫》。另一套隻能口耳相傳,故稱口傳托拉。但到羅馬時期,猶太人不堪忍受異族統治,發動起義,遭羅馬鎮壓,政治環境的惡化令此時的社群領袖拉比們感到,再不將口傳托拉寫下來,這部分教導便有可能失傳,口傳托拉的結集遂出現,終形成了《塔木德》(Talmud)。中文世界對《塔木德》詳細可靠的介紹是史坦薩茲(2015),其中第39章談口傳托拉的歷史形成,讀來就仿佛本書所選的邁蒙尼德論述口傳托拉及其流傳的歷史(6.12)的當代改寫,值得比對。另參張平(2011),第4855頁。Strack and Stemberger (1996) 對拉比文獻的發展和近期研究做了詳盡回顧,是這方面的標準工具書。《塔納赫》與《塔木德》——成文托拉和口傳托拉——共同構成猶太文明的基石。


    隨著《塔木德》的出現,“以文本為中心的”猶太傳統也出現了。這是有別於《塔納赫》時代的一個新發展。在《塔納赫》時代,社群領袖要麼是世襲的祭司,要麼是號稱能與神直接交流因而深具個人魅力的先知。祭司通過聖殿與神溝通,發揮神職功能;對先知來說,歷史則充當了展示神意的舞臺,神顯現於神聖事件。相對而言,學習托拉不如聖殿和神聖的歷史重要。《塔納赫》中雖然也教導人們學習托拉,但其目的主要是確保記憶和傳統的延續。隨著聖殿在猶太人的起義中被羅馬人焚毀,隨著猶太人進入流散而與神聖的歷史疏離,精研托拉的拉比便替代祭司與先知成為猶太社群的領袖,學習托拉也成了一種重要的宗教理想,《塔木德》中就說:“學習托拉比聖殿的日常獻祭更重要。”Babylonian Talmud, Megillah 3b. 也可以說,托拉仿佛成了新時代可移動的聖殿。參看亞倫·奧本海默(2012)。


    成文托拉與口傳托拉相伴相生。除了解釋、界定成文托拉中的字句與概念,口傳托拉的另一功能是輔助成文托拉,補充《塔納赫》中未明文規定但眾所周知的一般慣例。在發展口傳托拉這兩個主要功能的過程中,有兩個方面對於理解和編排本書所選的拉比文獻具有指導意義。


    一方面是如何看待成文托拉與口傳托拉之間的關繫。限於篇幅,這裡無法論述兩者之間復雜的創造性張力。可參看紐斯納(2014),第5章。表面上看,口傳托拉補充、闡發成文托拉,因而似乎是派生的、次要的。但實際並非如此。《塔木德》中關於某種爐子是否潔淨的爭論,堪稱膾炙人口的拉比文獻之一(6.6),其中講述了有個拉比的裁決甚至得到來自神的直接認可,但仍遭到大多數拉比否決,而神後也隻能笑著承認“我的孩子擊敗了我”。顯然,在拉比們的自我認知中,成文托拉一旦傳給人,怎麼解釋就由拉比說了算。肖勒姆曾引用過早期猶太文獻中的一個比喻性解釋來說明成文托拉和口傳托拉之間的關繫。起初,托拉包含在神的智慧中,尚無所謂成文與口傳之分,後來在神的面前,這種原初狀態的托拉通過黑火寫在白火之上而寫成。這個解釋又被賦予玄奧的解釋:白火指成文托拉,但其字母尚未形成(我們的肉眼看不見),隻有通過作為口傳托拉的黑火,字母纔能獲得形式(讓我們看得見)。黑火像征書寫托拉經卷的墨水,這就意味著凡人所說的成文托拉隻有經過口傳托拉這個媒介纔能獲得可感知的形式。Scholem (1971), pp. 294295. 正因為如此,猶太傳統盡管始終以成文托拉為本,但自《塔木德》問世以來一直就有重《塔木德》而輕《塔納赫》的傾向,這在阿什肯納茲人(Ashkenazim)的猶太社群中尤其明顯,在18世紀以前,猶太經學院(yeshiva)中的教學以《塔木德》而不以《塔納赫》為中心,甚至還出現了繞過《塔木德》徑直讀《塔納赫》會導致異端的言論。Halbertal (1997), pp. 96100. 鋻於此,本書第1到4章雖然選了《創世記》中膾炙人口的四個段落,但每章重點放在以《塔木德》為代表的歷代拉比文獻對成文托拉的字句或主題的闡釋上,兼及個別現當代猶太作家運用這些母題的有影響的創作(1.12;2.8;3.67;4.89)。


    另一方面,拉比們在解釋成文托拉時采用了評注(commentary)的表述方式,這終成為以文本為中心的猶太社群的智力創新的主導模式。誠如肖勒姆在一篇經典論文裡指出的那樣,評注這種體裁似乎僅僅為了呈現更古老的正典文本的“原始”含義,但其實經常表述猶太思想中激進的新思想。Scholem (1971). 拉比們的釋經著作(Midrash)固然對成文托拉亦步亦趨,在結構上根據《塔納赫》的章句編排;但即使是篇章結構迥異於《塔納赫》的《塔木德》中也有大量《塔納赫》引文。大量引用和闡釋正典文獻是整個猶太文本傳統的基本特質。不僅許多猶太神秘主義著述采用了解釋正典文本的形式(1.7),就連猶太人在哲學方面的成就也不例外,盡管哲學通常是以一種概念性而非解釋性的方式來討論的。邁蒙尼德的《迷途指津》無疑是影響深遠的猶太哲學著作,它主要是一部釋經之作(4.7),其他哲學取向的文本也是如此,如中文世界已有頗多譯介的古代亞歷山大城的斐洛的著述(5.1)。這就觸及猶太文本傳統的另一個基本特質:在采用評注為表述方式的猶太傳統思想領域內,幾乎看不到以抽像概念進行的抽像思考。哈爾伯塔指出,《塔木德》不會討論“何謂正義”這類問題,也不會試圖為正義下定義。“《塔木德》的正義概念(如果有的話)是通過對《密釋納》(Mishnah)的錯綜復雜的解釋來闡明的,並通過一個個不同的例子來展現。”Halbertal (1997), p. 92. 本書編號7.2的文本較典型地體現了這種特征。 每個例子代表一種範式(model),《塔木德》中的拉比的世界觀裡充滿各種範式,鮮活而細膩的例子發揮了抽像概念的作用。在以色列當代的《塔木德》權威史坦薩茲看來,


     


    運用範式的好處,就是能不斷檢驗論證方法的有效性,這是抽像概念難以做到的。基本而相對單純的範式提供了檢證基礎,不僅能借此推論,也能隨時檢驗是否在抽像思考模糊議題的過程中,偏離了根本性議題。所有抽像思考都有不斷創造新概念的缺點,而既然除了運用同樣模糊的詞彙之外,別無界定這些新概念的辦法,所以我們也難以判斷它們是否已偏離主題、或是仍舊相關。史坦薩茲(2015),第295頁。 因此,《塔木德》裡幾乎看不到抽像詞彙,範式代替了抽像概念,並以範式為基礎構建出獨特的邏輯繫統。



    鋻於此,這本猶太文明的通識讀本與上引同類選本的不同,首先就在於我選取對亞伯拉罕獻祭以撒這段文本(4.1)的歷代猶太解釋作為貫穿全書的一條主線。除了歷代拉比們的相關解釋(4.37),本書還收錄了古代亞蘭語的翻譯(4.2),羅馬時期受希臘文化影響的猶太歷史學家約瑟夫斯的重述(5.2),現代希伯來民族詩人比亞利克融歷代解釋為一爐的集成(11.3),好萊塢猶太編劇伍迪·艾倫的“戲說”(11.5),當代以色列藝術家借題發揮的攝影作品(11.8),當代美國猶太女性主義者的改寫(12.6),以及它對於儀禮的意義(Appendix B)。這些內容雖不免重復,但在我看來,可以構成理解猶太文本傳統的一個“範式”:成文托拉中的重要母題在後世的各種再現與變奏能彰顯猶太文明以文本為中心的特征,這些文本既為猶太身份認同提供了穩定內核,又賦予猶太文明一種一以貫之的連續性。就算猶太人自己要反叛猶太傳統,也得先從反叛這種文本傳統的核心開始(10.6),或者從重新解釋核心文本入手(2.8;12.6)。這裡值得一提的是,亞伯拉罕殺子祭神這段文本在猶太傳統中素來號稱難解,層出不窮的歷代評注和解釋就是明證;其實,它放在中國語境中同樣耐人尋味。我曾有幸與著名道教學者陳鼓應先生同桌共餐,席間陳先生談起,他年輕時讀《舊約》,讀到這段大惑不解,直呼與儒家倫理大相徑庭。因此,編排出這段文本在猶太傳統中的解釋史,便可發現這其實也是一段猶太人與天啟經書角力的歷史,應當有助於我們理解頗多隔膜的異域文明。


    拉比們打造出來的以文本為中心的猶太社群成功維持到18世紀。此後,隨著世俗化進程在西方社會日益壯大,對於現代西方的猶太社群而言,世俗性的民族認同開始取代宗教認同,忠於共享的文本漸漸不再構成界定猶太身份的標志性特征,文化進步要通過解釋正典來實現以及文化成就是解釋性的這類觀念,此時也失去了以往的力量(11.6)。在替代正典核心地位的諸種意識形態中,猶太復國主義(Zionism,又常常譯作“錫安主義”)無疑有影響。猶太復國主義者也像近代其他的西方民族主義者那樣,把共享的歷史、語言和地域作為界定民族群體的標志性要素。在他們眼中,《塔木德》中沒有可詠可嘆的民族故事,沒有可歌可泣的戰士和英雄,是用亞蘭文而非希伯來文寫的,且並非在神的應許之地上成書,自然也就喚不起猶太人對古老家園的思慕與渴望。相形之下,所有這些《塔木德》中缺失的因素都包含在《塔納赫》中,故《塔納赫》纔堪稱猶太民族的史詩。猶太復國主義者在1948年建國(7.6),並號召流散地猶太人回歸古老家園(7.7)後,把《塔納赫》而非《塔木德》作為凝聚猶太民族向心力的核心文本,納入以色列世俗學校的教學內容,以此塑造有別於流散時期猶太人的民族意識。以《塔木德》為核心代表的拉比文獻遂在以色列國被邊緣化。沒了《塔木德》作為核心的那種文化,今天的猶太文化能否持續繁榮?這是不少猶太人眼下擔心的一個問題。史坦薩茲就斷言:“欠缺《塔木德》研究能力的猶太社群不可能長久延續。”此話需要放進上述語境中,纔能認清其言外對以色列主流文化價值觀的爭議和批判。史坦薩茲(2015),第332頁。另參Halbertal (1997), p. 130.  持同樣懷疑態度的以色列學者哈爾伯塔還指出,在現代希伯來語作家中,阿格農(S. Agnon)是後一位傳統意義上以文本為中心的作家,其作品時常取材拉比文獻,不熟悉這些文獻,雖然於觀摩情節無礙,但作品中諸多微妙的意蘊也領會不到;相形之下,理解阿摩司·奧茲(Amos Oz)等絕大多數當代以色列作家的創作則不需要熟悉傳統拉比文獻。Halbertal (1997), p. 92. 這解釋了為什麼奧茲等當代以色列作家在中文世界的接受度要遠遠高於阿格農這位迄今為止以色列的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關於奧茲在中國的接受,參看鐘志清:《“把手指放在傷口上”:閱讀希伯來文學與文化》,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0年,第111202頁。當前,以色列國似乎出現了復興流散時期猶太文化的苗頭,但其走向仍有待觀察,見戈迪斯(2018),第375379頁。


    對納粹屠猶的記憶是取代文本中心地位的另一強大意識形態。或許可以不誇張地說,現如今幾乎所有有意識的猶太書寫都擺脫不了納粹屠猶留下的巨大陰影,納粹屠猶已滲入猶太意識,是當前猶太身份的有機成分。盡管如此,如何看待和記憶這份遺產在猶太幸存者中卻千姿百態。經歷了集中營生死的以色列現代詩人借《塔納赫》中的典故寄托迷惘與哀思(1.12;3.67;4.8)。逃離歐洲、定居紐約的哈瑞迪(Haredim)拉比則視納粹屠猶為猶太復國主義忤逆神意擅自建國之罪引發的天譴(12.5)。在汗牛充棟的納粹大屠殺回憶錄中,恐怕會令我們玩味者,是浩劫餘生後成長為以色列漢學研究奠基人之一的伊愛蓮的反思(11.7):她覺得對往事的綿綿悵惘唯有陸機《文賦》中的話——“恆遺恨以終篇,豈懷盈而自足”——庶幾可以表達。陸機在現代人撰寫的中國文學史上向來蒙受差評,被當作形式主義、無病呻吟的代表。但張伯偉教授向筆者指出:“一個有著亡國之慟的大將軍之後,其內心的掙扎、衝突是可以在一個黑暗之世隨意表達的嗎?所以,伊愛蓮的引用,恰好說明了她從中得到了共鳴,真可謂異代域外知音。”張伯偉2019年4月22日致筆者電郵。 這是一個猶太文本有助於我們反觀自身的例證。


    以文本為中心的猶太社群能夠形成,需要倚賴相當廣泛的群眾參與,但婦女不被教授托拉,因而無法影響傳統猶太文化,她們的聲音也極少得到記錄。拉比文獻中往往隻有拉比對婦女態度的零星反映(6.8;2.7.2),幸存至今的中世紀猶太文書偶爾可以折射出猶太婦女的憂懼與念想(10.4)。相形之下,猶太婦女的聲音自近代以來的湧現,恰恰是以文本為中心的猶太傳統式微的表征。用意第緒語寫作的現代女詩人莫洛多斯基的詩《仁慈的神》(10.8),以反諷的筆調譴責了神在納粹大屠殺中對其特選子民的漠不關心。此詩可以與現代猶太思想大家赫舍爾差不多寫於同時的名作《大地屬於上主》對讀。Abraham Heschel, The Earth is the Loads: The Inner World of the Jews in Eastern Europe. New York: Farrar, Straus, Giroux, 1949.  赫舍爾另一名作的選段,見1.11。 赫舍爾是波蘭哈西德運動(Hasidism)的名門之後,此書原為他在“二戰”快要結束時在紐約用意第緒語發表的演講,對以文本為中心的猶太傳統在東歐煙花散盡前的絢爛投以深情而詩意的回眸。在他理想化的表述中,猶太人作為特選子民的神話——這在中文世界也根深蒂固——得到進一步強化和贊美。但莫洛多斯基的詩是對這種神話的解構,既還原了赫舍爾褒揚的猶太文本傳統所遮蔽的實際,又有助於我們通過關注歷史上被剝奪、被壓制的聲音而對猶太文明內和差異形成切實、整體的認知。


    我們對猶太文明的認知仍具有顯著的歐美中心論色彩。應當看到,在中世紀,特別是從7到13世紀,歐洲處於所謂的“黑暗世紀”,世界猶太人口中的絕大部分其實生活在伊斯蘭世界,這裡的猶太人所取得的文化成就,有些依然被奉為猶太文本傳統中的圭臬。邁蒙尼德的13條信綱是猶太文明史上得到廣泛接受的、近乎猶太教教義(dogma)的文字(6.11),今天猶太社群內部仍在激烈爭論著如何對待這份遺產。他關於托拉學習的律法規定(7.3)全面、翔實地揭示了托拉學習之於猶太傳統的核心地位;他為做慈善定下的八個層次(7.4)則體現出他對人性曲折幽微的明察秋毫,旨在“對弱者和不幸的人心生憐憫,以各種方式給予窮人力量,並教導我們不要折磨弱者的心”Twersky (1972), p. 134.。除了文化巨人邁蒙尼德,這裡的猶太人還譜寫出《塔納赫》時代之後有名的猶太詩歌(9.6;12.23),編撰了有影響的猶太法典(7.5),並為猶太傳統引入一些新內容,比如苦修主義(8.3)。在本書中,來自東方的猶太文本將占到一半篇幅。


    與歐洲猶太人相比,伊斯蘭世界和東方的猶太人歷史上對外來文化的態度更加開放,更樂意借鋻外來文明為我所用。像《迷途指津》、中世紀希伯來詩歌這類作品,如果沒有廣泛汲取和回應其作者自身所處的環境,恐怕是難以誕生的。能否彰顯猶太人與非猶太人的互動,正是本書選取猶太文本的一個標準,也是本書試圖有別於其他選本的又一特色。從歷史上看,隻有與非猶太人的社會和文化不斷互動的猶太社群纔構成各時代的主流猶太社群;我也相信,猶太文明能否持久與繁榮要取決於它吸納和融化外來文明的能力。


    此外,選取猶太文本傳統中重要但尚未在我國學界對猶太文明的認識和研究中獲得應有關注的內容,也是我在編選本書時的一個考慮。這部分內容較突出地體現在倫理文獻(第8章)和儀禮文本(1.10;第9章)上。


    需要強調,在以文本為中心的猶太社群內,學習經典文本就像邁蒙尼德所明確的那樣,是積極的信仰責任,今天仍有不少猶太人認為古老的文本中包含了解決當下一切問題的智慧。這在中國語境中當然是沒有意義的。對於我們生活的世界,閱讀這些猶太文本,首先能讓我們獲取和加深對猶太文明的直觀了解,其效果是閱讀任何關於猶太文明的二手著作所無法替代的。除此之外,我想意義就在於“通過與經典文本的解釋性的交互作用而獲得自我實現的那種學習上的洞見”——這是瑞因格(Rritz Ringer)為德語中的“Bildung”一詞(常譯作“自我教化”)下的定義。引自格奧爾格·伊格爾斯:《二十世紀的歷史學:從科學的客觀性到後現代的挑戰》,何兆武譯,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6年,第31頁,注釋1。


    綜上所述,本書有別於同類選本之處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把亞伯拉罕獻祭以撒及其歷代解釋作為全書主線,以此構成理解猶太文本傳統的一個“範式”:這些文本既為猶太身份認同提供了穩定內核,又賦予猶太文明一種一以貫之的連續性。二,針對中文世界具有通過《塔納赫》理解猶太文明的普遍傾向,突出拉比文獻對於理解猶太文明的重要性。三,針對中文猶太研究以歐美為中心和以名人為對像的研究取向,關注非西方地區的猶太文本和歷史上被邊緣化的猶太聲音,由此彰顯猶太文明內性。四,把是否能夠體現猶太人與非猶太人的互動,作為選取文本的一個標準。



    深諳拉比文獻傳統的阿格農編過《出埃及記》歷代評注的選本,他在此書序言的後寫道:


     


    這本書反映的,不僅僅有我喜愛的選段,還有歲月留給我的饋贈。我從童年起的閱讀就對我準備此項工作裨益良多。不是我,而是歲月本身選出了這些。與此同時,任何人隻要感興趣,就能輕易超越我讀到並引在這裡的資料。還有許多古老或者晚近的評注,既出色又有價值,可惜我無緣得見,其中一些我恐怕都沒有聽說過。誠如我們從[摩西在西奈山上接受的]寫有神約的兩塊石板上所知,托拉有60萬種解釋,對應的是60萬[當時站在西奈山上的古以色列]人,每人都接受了屬於自己的一種解釋。……願我們都能在我們所寫的書中找到我們接受來的那種屬於自己的解釋。Agnon (1994), p. 11. 同樣,本書隻是個人的一管之見,屬於我自己對猶太文明的一種解釋。不同的是,浩渺無垠的猶太文本傳統常常讓我覺得自己無知故無畏,而終激勵我編完此書的是這句猶太名言——“若非此時,更待何時”(6.2)。


    這些選段也是我的歲月中的人與事的沉澱。聚成此書,首先需要感謝張亮教授的提議。不過入手選編後,具體工作所需的時間大大超出我初的預期,以致書稿完成頗有拖延,這是需要請他體諒的。我的工作包括:比對不同譯文擇善而從,統一關鍵術語的拼寫,查找和編寫有助於目標讀者理解原文的注釋,在注釋中提示原文用典以及前後選文的互文性,編寫書後結合選文內容的人物著述簡介和術語釋義。在從事這些工作時,我有幸被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級研究院接受為駐院研究員,其主事者周憲教授和從叢教授為本書的編寫和討論提供了種種便利,在此需要衷心感謝;張伯偉教授關於陸機的評點令人有撥雲見日的愉悅。佩雷格(Yaron Peleg)教授、瓦爾德(Shalom Wald)博士和他的朋友邁蒙(Dov Maimon)博士和費希爾(Shlomo Fisher)博士先後對選目給出評論和建議,李純一為這篇導言的初稿提出修改建議,胡星銘教授與我討論了編纂體例,劉鵬教授和施敏、劉慧寧編輯則在出版方面予以支持,皆令筆者受益匪淺。


    現在回想起來,終將亞伯拉罕獻祭以撒及其解釋作為本書主線,得益於斯特恩(David Stern)教授,這位良師益友的提示和幫助總讓人如沐春風;有幸得聞陳鼓應教授的感想則離不開洪修平教授的邀請;周平教授、傅有德教授和海勒斯坦(Kathryn Hellerstein)教授先後為我提供了整理這方面思路和聆聽建議的機會,在此需要對他/ 她們致以衷心的感謝。


    出於版權考慮,本書選段盡可能選擇不在版權保護期內的譯文,但采用時也並非完全照搬,遇到晦澀難解處,也在比對其他譯文和參考近期研究的基礎上略有改動,並在相應處給出了參考書目,以方便核對。少數在版權期以內的原文或譯文選段則得到了作者或出版方的授權使用,在此謹致謝忱。


    自然還要感謝選課的歷屆學生,我想他們的一些疑惑和評論已在本書中有所體現。本書的編寫還受益於徐新教授在南京大學創建的猶太學圖書特藏室,這是需要飲水思源的。我取雅各·紐斯納(Jacob Neusner,1932—2016)的自述總結全書,不僅是因為這位當代研究拉比文獻產(恐怕也有爭議)的學者以他一貫的雄辯,寫出了見證猶太文明史上一個重大轉折時刻的一代猶太人的心聲,也因為他將自己近千冊書籍捐贈給南京大學猶太學圖書特藏室,我以這種方式紀念他,是一位受惠於他的善舉的後學所能做出的回報與感謝。


    宋立宏2019年8月於南京大學哲學繫薛光林樓2020年8月改定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