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20年代北京的文化空間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化 -> 文化
    【市場價】
    243-352
    【優惠價】
    152-220
    【作者】 田露 著 
    【所屬類別】 圖書  文化  地域文化  京派文化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ISBN】9787509770160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09770160
    作者:田露著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5年05月 

        
        
    "

    內容簡介
    20世紀20年代是一個眾聲喧嘩、異彩紛呈的時代,這一點在當時的報紙副刊上反映得淋漓盡致。杜威、羅素等來華講學引發轟動,女學生蘇雪林因一本白話詩集與一批“新名士”激辯,“性學博士”張競生的愛情觀引發了眾多的非議和質疑,《晨報副刊》編輯孫伏園憤怒辭職……本書試圖通過對當時報紙副刊上的熱點事件的討論,分析其政治背景、生存環境、功能轉變及其作者和讀者群體的構成等,以幫助讀者更好地了解20年代北京文化空間的構成與流變。
    作者簡介
    田露,1979年生於遼寧瀋陽,201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繫,獲中國現代文學博士學位。現供職於天津工業大學人文與法學院,主要從事近現代文藝報刊、現代文學與文化等方面的教學研究工作。
    目錄
    導論
    章“主義競賽”:報紙副刊的政治背景與生存環境
    節《晨報副刊》與無政府主義
    第二節《晨報副刊》與馬克思主義
    第二章訪華潮:報紙副刊背後的文化權力之爭
    節講學社與訪華潮
    第二節從新聞到學術
    第三節羅素帶來的商機和失望
    第四節文化界的權力爭奪
    第三章辭職風波:報紙副刊與新文化人的聚合分化
    節“辭職風波”
    第二節《晨報副刊》的改革與新文化人的聚合
    第三節報紙副刊與文人團體的分化
    第四章“老英雄”的“贈嬌寓”詩:副刊功能的轉變與文化人的轉向導論

    章“主義競賽”:報紙副刊的政治背景與生存環境

      節《晨報副刊》與無政府主義

      第二節《晨報副刊》與馬克思主義

    第二章訪華潮:報紙副刊背後的文化權力之爭

      節講學社與訪華潮

      第二節從新聞到學術

      第三節羅素帶來的商機和失望

      第四節文化界的權力爭奪

    第三章辭職風波:報紙副刊與新文化人的聚合分化

      節“辭職風波”

      第二節《晨報副刊》的改革與新文化人的聚合

      第三節報紙副刊與文人團體的分化

    第四章“老英雄”的“贈嬌寓”詩:副刊功能的轉變與文化人的轉向

      節“贈嬌寓”詩事件之始末

      第二節清官難斷的三代恩怨

      第三節客居京城的北大教授

    第五章“蘇謝事件”:“正刊”與“副刊”間的青年作家之爭

      節“蘇謝事件”

      第二節為名譽而戰——青年作者的對立

      第三節“正刊”與“副刊”之間

    第六章“子一代”的成長與反抗:副刊青年讀者群的形成

      節20年代北京報紙副刊的青年讀者

      第二節青年讀者的愛情觀——由張競生引發的討論

      第三節“愛讀”與“”之間——青年讀者群的形成

    結語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前言
    導論
    本書以五四前後至20世紀20年代的報紙副刊《晨報副刊》(1919.2~1928.5)、《京報副刊》(1924.12~1926.4)為研究對像,並輔以《國民公報》副刊,《晨報》的《文學旬刊》、《劇刊》、《詩鐫》,《京報》的《青年之友》、《民眾文藝周刊》、《文學周刊》、《莽原周刊》等專刊,試圖考察20年代北京的文化空間,通過討論報紙副刊中所呈現出的文化與政治的復雜關繫、副刊背後的文化權力之爭、副刊作者群的變化、副刊對青年讀者的培養和引導等問題,多角度、多方位地呈現20年代北京的文化空間,並借助“故事分析法”,探索報紙副刊的政治背景、生存環境、功能轉變、與正刊的關繫、讀者群體等方面的內容,以期發現、總結20年代北京報紙副刊的性質和特點,並對現有的副刊研究有所推進。
    一20年代北京的報紙副刊導論

    本書以五四前後至20世紀20年代的報紙副刊《晨報副刊》(1919.2~1928.5)、《京報副刊》(1924.12~1926.4)為研究對像,並輔以《國民公報》副刊,《晨報》的《文學旬刊》、《劇刊》、《詩鐫》,《京報》的《青年之友》、《民眾文藝周刊》、《文學周刊》、《莽原周刊》等專刊,試圖考察20年代北京的文化空間,通過討論報紙副刊中所呈現出的文化與政治的復雜關繫、副刊背後的文化權力之爭、副刊作者群的變化、副刊對青年讀者的培養和引導等問題,多角度、多方位地呈現20年代北京的文化空間,並借助“故事分析法”,探索報紙副刊的政治背景、生存環境、功能轉變、與正刊的關繫、讀者群體等方面的內容,以期發現、總結20年代北京報紙副刊的性質和特點,並對現有的副刊研究有所推進。

    一20年代北京的報紙副刊

    1919年的五四運動,除了喚起國人的愛國熱情並有力推動了新文化運動之外,在客觀上也極大地促進了中國出版業的發展,其中的一個表現就是報刊數量的成倍增長。王苣章說,“在一九一九年新文學革命開始以來的四年內,有三百種學生雜志出版,其中隻有一兩種不是白話文的”。而按照周策縱的估計,1917~1921年這五年間全國新出的報刊有1000種以上。僅以報紙一項來說,成績也頗為不俗。蔣夢麟認為自五四運動後,“大約有三百五十種周報出版,都是學生或同情學生的人士主編。這些周報通常印在一大張紙上,有半張日報那樣大,中間折起來,變成四頁”,而胡適的說法更為樂觀,“這一年(一九一九)之中,至少出了四百種白話報”。隨著報紙的大量出現,報紙的反應迅速和傳播廣泛的特點使它具有了其他傳播載體無法比擬的優勢,而報紙副刊這一原本作為“報餘”存在的消閑產品,也因此開始吸引眾多新文化人的注意。

    中國報紙上有副刊,早可以追溯到1872年,《申報》在4月30日登出啟事,征求“天下各名區竹枝詞及長歌紀事之類”,且“不收刊費以示優待”。不過那時候的副刊隻是填充報紙剩餘版面的邊角料,一般都是登些名人雅士互相唱和的作品,沒有稿費一說。不過即使是這樣,“彼時無量數鬥方之士,紛以詞章相投,因此報面上充滿了詩文之類,有喧賓奪主之概;間及中外近事,然皆信筆點綴,有如傳奇小說,反不被重視”。雖然這些報尾文字不受研究者的重視,但文人墨客對這樣一種新興載體還是熱情高漲,1897年上海《字林滬報》上出現了專門的附張《消閑報》,兩年後《同文滬報》也推出了“同文消閑錄”,雖然內容仍然是遊戲筆墨、筆記故事等,但報紙上要有附張幾乎成了報界不成文的規矩。早期報紙副刊上刊登的大多是詩文唱答、對聯、隨筆、遊記、笑話、逸聞趣事等,總體上來說娛樂性較強,因此大受讀者歡迎,有時甚至會有“喧賓奪主”的效果,可是報館還是會隨報免費贈送這類附張,目的是爭奪讀者市場,以“推廣報務”。

    民國成立之後,報紙副刊的內容開始有所改變,一些革命黨的機關報上出現了個別具有政治意義、富有戰鬥性的副刊,如香港《中國日報》的“中國旬報”是一個十日刊,卷末常常登載一些諷刺時政的歌謠諧文,名曰“鼓吹錄”。上海《國民日報》的副刊則叫“黑暗世界”,專事攻擊腐敗官僚,開始使原本以娛樂休閑為主的報紙副刊染上了政治氣息。到了1918年,新文化運動已經在國內開展得如火如荼,新思想的傳播、對傳統的反思,尤其白話文的提倡,都給傳統報業帶來了極大衝擊,報人們對此也迅速做出了回應。1918年3月4日上海的《時事新報》副刊“學燈”創刊,主編張東蓀要利用副刊“促進教育”和“灌輸文化”。北京方面,1918年10月《國民公報》在藍公武的主持下也率先改革,除了新聞部分增加了“歐美政情”、“日本政情”、“歐戰議和問題”、“歐戰戰況”等欄目之外,在其第二張的副刊部分,也由原來的“文苑”、“筆記”、“遊記”、“雜俎”、“談叢”等欄以文言為主的文人唱和、舊聞舊說,而一變成為擁有“社說”、“專論”、“民國野乘”、“歐戰史料”、“世界珍聞”、“劇說”、“專載”、“青年教育”、“科學叢談”等欄目的新思潮集散地。

    五四前後到20年代後期,北京的報紙幾乎都開闢副刊,刊登各種思潮、學說或文藝作品,但以進步性而論,則非《晨報副刊》和《京報副刊》莫屬。《晨報副刊》早可以追溯到《晨鐘報》的第五版,後在李大釗、孫伏園、徐志摩等歷任編輯的主持下,迅速成長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報紙副刊,在新文化運動後期的北京成為聚合新文化人、繼續推進新文化運動的大本營。荊有麟曾對孫伏園辭去《晨報副刊》編輯一職之後,整個北京新文化界幾乎喪失言論空間的情形有過這樣的回憶:

    常寫文章的人,忽然沒有合適的發表地方,也有些不舒服。因為當時的北京,雜志是意外的少,《努力評論》,是胡適之先生發表政論的機關雜志,剛出版的《現代評論》,又是有政府靠山的宣傳機關。至於報章,雖然已經都有了副刊,但《順天時報副刊》,是為日本人而說話,邵飄萍的《京報副刊》,是專捧女戲子,《黃報副刊》,就是專登“阿呀呀,我要死了”的發源地,鬧得當時原在《晨報副刊》上發表作品的人,簡直沒有插足的地方了。

    由此可見《晨報副刊》在當時北京新文化界難以取代的地位和作用。孫伏園辭去《晨報副刊》的職務之後,在邵飄萍的邀請下主持《京報副刊》,不僅迅速打開了《京報》的銷路,而且也使得《京報副刊》一躍成為“四大副刊”之一。《晨報副刊》在進入徐志摩時代後偏於個人趣味的情況下,仍然保持了相對的公共性和對現實的批判精神。也正是《晨報副刊》和《京報副刊》的存在,北京纔能夠一直保持全國新文化運動中心的地位。本書即選取《晨報副刊》和《京報副刊》作為20年代北京報紙副刊的代表性副刊,以此來考察20年代北京的文化空間。

    《晨報》是研究繫的機關報,1918年12月創刊於北京,其前身為《晨鐘報》。1919年2月,李大釗開始主持《晨報》的第七版,增加了介紹新知識、新思潮的“自由論壇”和“譯叢”兩個欄目。1919年10月,第七版宣告獨立,作為副刊印行,改革後的副刊主要刊登文藝作品,采用新式標點,用白話文寫作,緊密配合新文化運動。1921年7月,副刊再一次由主編孫伏園加以改版,變為四開四版的獨立小報,並從形式到內容都進行了改革。改革後的《晨報副刊》(簡稱“晨副”)很快成為“北京宣傳新思想、新文化運動有力的報紙”,為新文化運動提供了發展的空間。魯迅在晨副上共計發表了50餘篇作品,包括《阿Q正傳》、《狂人日記》、《故鄉》等小說以及大量的雜文、譯文,周作人則在晨副上開闢《自己的園地》一欄,寫出了一批文藝評論文章,錢玄同在晨副上發起討論一繫列的語言學話題,胡適的新詩、學術論文、演講稿也常常見諸報端,其他如林語堂、江紹原、葉聖陶、郁達夫、川島、楊鴻烈、顧頡剛、吳稚暉、甘蟄仙、徐志摩、張申府、費覺天、孫福熙、趙景瑮、魏建功、張耀翔、繆金培、譚熙鴻、金嶽霖、蔡子民、周建侯、李大釗等作家學者也紛紛在晨副上一展纔華,構成了一個自由、開放的言說空間。

    新文學方面,孫伏園特別重視對青年作家的發掘和培養,為文學新人的成長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空間,如冰心的小詩就是在《晨報副刊》上先發表的,並由此開啟了一個重要的詩歌流派,而汪靜之、馮雪峰、應修人也是因發表在《晨報副刊》上的湖畔詩而嶄露頭角的;小說方面,孫伏園大量刊登了冰心、葉聖陶、徐玉諾、陳大悲、廬隱等反映青年人的思想、情感的作品,直接促成了“問題小說”的創作熱潮,而許欽文、蹇先艾、黎錦明、王統照等人的出現則表明“鄉土小說”流派的逐漸形成;戲劇方面,陳大悲翻譯、撰寫的大量戲劇方面的論文發表在晨副上,有力地推動了愛美劇的發展,陳大悲、熊佛西、蒲伯英的劇本以及餘上沅積極的理論輸入,戲劇人關於男女合演等問題的討論,都顯示了戲劇革新的實績;散文方面,則有瞿秋白的《旅俄通訊》、孫氏兄弟的遊記、冰心的“寄小讀者”繫列等諸多成果。可以說,正是由於孫伏園發掘、培養新人的努力和他慧眼識珠的準確判斷,使得《晨報副刊》成為展示新文學成績的大本營,並為新文學的發展培養了充足的後備力量。

    除了聚合新老作者、全面展示新文化運動的成績之外,孫伏園還以巧妙獨特的編輯技巧和敏銳的眼光發起並組織一繫列的話題討論,承擔起新文化運動的啟蒙任務,在“眾聲喧嘩”的思想交鋒中推動思想、道德、文化等方面的除舊迎新。在短短四年的時間裡,發生在《晨報副刊》上或有《晨報副刊》參與的討論就有“丑的字句”問題、“南開讀經運動”問題、“愛情定則”問題、“科學與玄學”問題、“新某生體”問題、吳虞“贈嬌寓”詩的問題等,涉及語言、文體、思想、教育等諸多層面,這些問題討論的參與者既有當時的知名學者如魯迅、周作人、孫伏園、梁啟超、丁文江、胡適、朱經農、梁實秋、錢玄同、趙景深、蹇先艾等,也有因報紙的廣泛傳播而帶來的大量普通讀者,這些討論在把問題引向深入的同時,也促進了新文化人與普通民眾的直接交流與溝通,在呈現學者們不同的背景、立場和角度的同時,實現了精英與大眾的對話和自上而下進行啟蒙的可能。

    1924年10月因主編劉勉己抽掉了魯迅的《我的失戀》,孫伏園一氣之下,從《晨報》辭職出來。一年後,徐志摩接手《晨報副刊》編輯一職,由於徐志摩的編輯風格更偏重於個人趣味,因此將它辦成了新月派、現代評論派的園地。《晨報》的專刊另有王統照主編的《文學旬刊》,徐志摩主編的《詩鐫》和《劇刊》等。

    20年代後期北京較有影響力的報紙副刊是孫伏園主編的《京報副刊》。《京報》是邵飄萍主辦的具有進步傾向的日報,1918年10月5日創刊於北京,社址在北京琉璃廠小沙土園。1919年8月21日,《京報》因為得罪了段祺瑞政府被迫關門,邵飄萍也不得不出逃。到了1920年9月17日,《京報》再次復刊。《京報》在創建之時就有副刊,名為《小京報》,內容主要以文學藝術評論為主,開設了“劇評”、“文苑”、“詩畫”、“書法”、“小說”、“遊記”、“菊話”等欄目,風格與早期副刊類似,以消閑娛樂為主。1922年9月15日,《京報》第1000期的第五版上出現了另一種副刊,占一整版,無刊頭,欄目有“美學”、“研究”、“小說評”、“劇評”、“選錄”、“歌謠”和“詩”等,內容開始趨向新文藝。後《京報》還曾辦過“青年之友”等副刊,影響力都不大,直到1924年孫伏園的加盟,纔使《京報副刊》成為日後著名的“四大副刊”之一。《京報副刊》創刊於1924年12月5日,每日一期,每期八版,獨立裝訂,有自己獨立的報頭,並單獨訂購,並不隨報附送。孫伏園在《京報副刊》上刊發了大量平實而有趣味的學術文章,繼續大力培養新文學的創作新人,還發起青年書、愛讀書的征求活動,得到了讀者的廣泛響應,產生了巨大的社會反響。在女師大風潮和三一八慘案發生後,孫伏園在《京報副刊》上大量刊登了魯迅、周作人、錢玄同、林語堂等人的雜感隨筆,積極配合“語絲派”與“現代評論派”的論戰,使得《京報副刊》的影響力大增。《京報》的專刊更多,包括魯迅主持的《莽原》,薔薇社的《婦女周刊》,丁玲、胡也頻主編的《民眾文藝副刊》,綠波社、星星社主辦的《文學周刊》等。

    近年來,隨著各種理論話語的引入、文化研究的興起、文學社會學等方法的實踐,大眾傳媒研究開始成為現代文學研究的重點,學者們關注書籍出版、報刊流傳、教科書編寫、受眾閱讀等因素對文學生產和傳播的影響,而各種在現代文學史上聲名顯赫的出版社、大型叢書、報紙雜志也成為近來研究生學位論文選題的熱門。誠如陳平原所言,“大眾傳媒在建構國民意識、制造時尚、影響思想潮流的同時,也在建造我們的‘現代文學’”。在這裡可以發現史料、重新認識文本、感受文體的並置交錯,也可以體味時代的“生氣淋漓”和“眾聲喧嘩”,這也就不難解釋《大眾傳媒與現代文學》這樣的研究成果頻頻出現的原因。

    相對於文學書籍、文藝雜志來說,報紙文藝副刊的研究由於原始材料繁多蕪雜,涉及政治、經濟、文人集團鬥爭、編輯者立場及主張等種種外部因素的影響,問題多且復雜,因此容易成為研究選題,但也使得這一研究領域的突破顯得尤其困難。譚雲明在《整合:報紙副刊與中國現代文學》一文中,從整體的角度討論副刊對現代文學研究的重要性,認為副刊是一種“報學—文學”交叉的現像,對於文化機制的建立和現代文學的傳播功不可沒,在考察三個十年間副刊與文學的不同關繫和作用的同時,重點討論了副刊在現代文學語言體繫的形成、傳統問題的改造及新文體建設方面的積極意義,視野開闊,但討論相對粗疏,而且基本上局限於文學內部的討論。同樣是從宏觀的角度,雷世文選取了《晨報副刊》、30年代的《申報?自由談》及《大公報》的文藝副刊三個文本為對像,討論報紙文藝副刊與文學生產的關繫,意圖呈現現代報紙文藝副刊作為一種文學生產方式的歷史圖景。他認為報紙文藝副刊中豐富的問題對話、交流的景像,文學作品的原始面貌,作者和編輯、讀者與文本的共生,不僅顯示了文學史的原生態圖景,也是文學生產的重要動力。其研究材料更加豐富,討論也更加細致,但是三個文本似難代表和說明三十年間數量繁多、情況各異的報紙副刊的復雜狀況,因此個案研究的出現也就順理成章了。

    以《晨報副刊》的研究為例,1998年以來的碩士、博士論文有十多篇,其中張濤甫的《〈晨報副刊〉與中國現代文學》在全面考察李大釗、孫伏園、徐志摩主編的不同時期的《晨報副刊》風格、特點的同時,認為《晨報副刊》為現代文學的發展提供了新的作家作品,促進了新文學的傳播,也為現代知識分子提供了話語空間,更對中國知識分子的現代轉型起了重要作用,文章引入了“公共空間”、“廣場意識”、“民間崗位意識”等概念。不過,其論述與副刊內容部分的討論相對脫節,因此理論也就多少顯得有點空洞。郅庭閣的論文著眼於《晨報副刊》的人文關懷,對20年代的《晨報副刊》進行了全面細致的梳理,對孫伏園、徐志摩所發起的種種問題的論爭、論戰都給予了詳細的分析和呈現,並從各時期不同的作家群體的角度考察《晨報副刊》人文關懷的不同向度,材料豐富翔實,但“人”與“文”的雙重關懷這樣的歸納並不能完全概括《晨報副刊》的復雜面目,也無法涵蓋晨副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特點背後的種種要素。盧國華把對《晨報副刊》的研究當作五四新文學語境的一種解讀方式,運用現代大眾傳媒的理論,引入現代大眾傳媒的兩種主要的運行模式——政治模式和經濟模式——來考察《晨報副刊》的運行機制,以報刊律法為參照物,分析《晨報副刊》的商業因素和政黨背景的影響。但是現代大眾傳媒的理論並不能夠完全對應於現代中國的具體情況,由於副刊有一定的獨立性,編輯的立場和報紙正張的立場也並不完全一致,報紙副刊與現代文學的關繫異常的緊密,晨副的商業性、政治性也就無法像理論預設一樣順理成章,雖然作者也承認“與西方相比,中國報刊傳媒的兩種模式其實存在著嚴重的錯位”,但簡單地從商業、政治的角度看問題必然解決不了對冰心的“商業包裝”為何沒能成功,或是研究繫的晨副為什麼要提倡新文學這樣的問題。

    個案研究的另一個角度是從編輯者入手,報紙副刊的編輯作為投資者、出版者、作者、讀者之間交流溝通的媒介,對副刊的風格、面貌有著重要的導向、決定作用。一種情況是現代報紙副刊的編輯有些本身就是出色的作家,有著非常個人化的文學理念和理想,其主編的報紙副刊容易成為一個作家或流派的作品展示會,如徐志摩之於後期的《晨報副刊》,瀋從文之於《大公報》文藝副刊等,對於這種副刊的考察,有助於對作家本人或流派本身的深入理解,編輯者的身份和位置也必然成為研究的重中之重;另一種情況是編輯者自己雖然也進行文學創作,但以副刊編輯為主業,雖然可能認同某一作者群體或創作風格,但更傾向於在副刊編輯中兼容並包、開明民主,致力於輿論空間的構建,如孫伏園、蕭乾等。孫伏園的編輯思想、風格被眾多的研究者所關注,很多研究論文會專闢一章討論或將其與李大釗、徐志摩相比較,也有的則直接將其作為論文的關注對像。劉卓的論文討論孫伏園的副刊編輯活動對新文學的貢獻,論文以孫伏園的文化關繫網為核心,論證他對以周氏兄弟為首的作家群的形成以及新生作家的發現所產生的影響,也關注到了孫伏園的編輯策略在論爭的組織、話題的選擇等問題上的得失。不過相對於孫伏園貫穿現代文學30年的編輯生涯來說,僅以《晨報副刊》為例,難免會讓人有以偏概全之感,而且鋻於孫伏園特殊的身份、寬容並包的原則,其對新文學的貢獻也絕不僅僅在於發現、培養作家一面,類似的問題在其他的文章中也有體現。

    綜上所述,現今的報紙副刊研究,從宏觀研究開始逐漸細化,在充分占有歷史文本的同時也開始使用一些概念、理論來嘗試對其進行新的闡釋,但其中的問題也開始暴露。一方面是把報紙副刊當作文本資料的載體,當作考察對像的界限,雖名曰報刊研究,但實際上研究的仍是登載在報刊上的文學作品,是作家研究或文集研究的一種延續,其研究視野有時不僅沒有擴大反而有所縮小,這種研究並沒有真正解釋清楚報紙副刊對文學發展的獨特作用,也沒有體現報刊研究相對於傳統的作家作品研究的不同特質;另一方面是把報紙副刊當作各種理論的試驗場,“公共空間”、“想像的共同體”等概念有,各種傳媒理論、傳播理論也有,理論的引入必然帶來不同的視角和方法,有些也已經成為公認的觀念,但必須認識到某一種西方理論或概念的產生並非孤立的事件,其背後有著各自不同的理論背景和脈絡,適用於具體的歷史和現實,因此在用其考查現代中國復雜的歷史語境、文學生產和傳播的獨特過程及報紙副刊豐富而糾纏的內外部關繫時,必須小心謹慎,必須以真實呈現當時文學的原生態圖景、充分體現現代中國報紙文藝副刊的獨特性和歷史作用、解決實在的問題為原則。也就是說,我們現今的報刊研究仍然需要回答這樣的問題:“假如大眾傳媒的文字、圖像與聲音,不僅僅是史家自由出入的資料庫,本身也成為獨立的研究對像,那麼,從解讀相對來說前後一致的作家文集,到闡釋‘眾聲喧嘩’的大眾傳媒,研究者的閱讀姿態與理論預設該做何調整?另外,文學史家眼中的大眾傳媒,與傳統的新聞史家、文化史家或新興的文化研究者眼中的大眾傳媒,到底有何區別?”

    基於以上考慮,本書選取了20年代《晨報副刊》和《京報副刊》上的六個個案,希望通過對這些個案的分析與解讀,凸顯報紙副刊與期刊等其他傳播媒體的不同,在嘗試對現有的副刊研究有所推進的同時,發現並總結20年代北京報紙副刊的性質和特點。

    ,20年代北京的報紙副刊作為一種大眾傳媒手段,常常會受到其背後主辦者的政治色彩和文化傾向的影響,其對欄目的設置、文章的選取、作家和編輯者的選擇,以及對各種政治流派的取舍背後,往往體現出報紙及其主辦方的立場和傾向。正如在本書章中所分析的,李大釗時期的《晨報副刊》之所以會宣傳馬克思主義和無政府主義,《晨報》總編輯陳博生個人的政治傾向和研究繫核心人員梁啟超的文化理念,都在其中發揮了決定性的作用。也正是因為這,希望在文化界的權力鬥爭中獲勝的一方,常常要首先爭奪報刊輿論的控制權,並依靠對報刊媒體的掌控來左右輿論的導向,進而實現權力的獲得。本書第二章通過對《晨報》報道杜威、羅素兩位名哲訪華過程的不同方式和態度,展示了中國思想文化界的真實狀況及文化派繫進行權力爭奪的種種玄機。當然,報紙副刊本身所處的文化氛圍也會對副刊的傾向產生影響,隻不過這種影響往往難以決定副刊的發展方向,而隻是一種可以使我們更好地了解副刊的背景資料。

    第二,報紙副刊由於隸屬於日報,每日出版,具有迅速的反應能力和突出的社會時效性,相對於周刊、半月刊或是月刊來說,更適合於即時跟進社會熱點,參與問題討論。在杜威、羅素訪華的過程中,《晨報》承擔了全程報道任務,使得它對杜威、羅素等人的思想、行蹤進行了全方位的介紹和跟進,與其他刊登長篇思想概述或甚至《羅素月刊》這樣的專門刊物相比,在普及名哲的思想、擴大影響力方面作用都顯得更加突出。也正是由於報紙副刊更貼近社會現實,因此孫伏園能夠利用報紙副刊的時效性來展開各種討論,在聚合新文化人方面做出卓越的貢獻。但值得注意的是,報紙副刊的出版周期短、反應迅速,在作家論戰的過程中,有時也會起到激化矛盾、將論爭引向意氣之爭的負面作用,當作家們更傾向於在隻有一天閱讀時段的報紙副刊上發表過激的言辭和進行不理智的攻擊時,報紙副刊也就成了文人群體分化的推手。

    第三,報紙副刊附屬於報紙正張,與正張講求新聞性、及時性相比,報紙副刊有自己的功能。本書第四章在討論“隻手打孔家店的老英雄”吳虞在五四後之所以會成為新文化陣營的批判對像時,關注到了由於吳虞對報紙副刊從消閑娛樂向社會批評的功能轉變沒有充分的認識,不合時宜地將自己的“嫖妓詩”發表在報紙副刊上,結果引來了新文化人的圍剿。在第五章“蘇謝事件”當中,《晨報副刊》的正張和副刊也在事件的不同發展階段發揮了不同的作用和功能,從不同側面推動了事件的發展。

    第四,相對於社團群體的同人雜志來說,報紙作為大眾傳播媒介,擁有更為廣泛的受眾群體,而且積極采取各種手段吸引讀者參與報紙副刊的問題討論,使得精英知識分子能夠在真正意義上實現與普通民眾的溝通,這種交流、對話空間的存在,不僅使得像張競生這樣的學者由此改變了治學方向和治學方法,也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極佳的機會來對20年代北京文化界的青年讀者做一個總體的考察和分析。

    本書以報紙副刊作為討論對像,希望在呈現20年代北京文學空間的同時,凸顯出報紙副刊獨特的功能和特征。因此在各章節討論的過程中,努力開掘報紙副刊的獨特之處,以與期刊相區別,並顯示北京的地域性。如章討論文學副刊背後的政治背景,並和上海的《時事新報》進行對照,凸顯北京的文化氛圍;第二章考察對杜威的演講報道如何由新聞版面向副刊版面轉移,從而用新聞性將副刊和雜志區分開來;第三章則以《現代評論》和《語絲》兩個刊物作為潛在的對照文本,探究報紙副刊在文人分化方面的作用;第四章區分了公共傳播媒介與個人出版物的不同性質;第五章憑借對“正張”和“副刊”的區分,來體現副刊功能的細化;第六章利用報紙廣泛的讀者群考察接受問題。希望經由以上努力,探索出副刊研究的獨特門徑。

    二20年代北京的文化空間

    近年來由於大眾傳媒研究的興起,豐富的史料使得研究者可以借此考察當時的文學風氣、文學語境,還原歷史的真實情景,並使以報紙、雜志為依托,討論某時某地的文學生態、輿論空間成為可能。從李歐梵《“批評空間”的開創——從〈申報·自由談〉談起》到北京大學近年兩篇報刊研究的博士論文《清末民初北京的輿論環境與新文化的登場》、《1920年代中後期北京的文人集團和輿論氛圍——以〈語絲〉和〈現代評論〉為中心》都體現了這一思路。而哈貝馬斯有關“公共領域”的社會批判哲學和以布迪阨的文學場理論為代表的文學社會學方法的引入,則成為報刊研究的重要理論支撐。

    哈貝馬斯的理論靠建立起一種“市民階級公共領域”來批判現代社會。所謂的“公共領域”是指我們社會生活中的一個領域,在這個領域中,能夠形成公共的意見。“公共領域”原則上向所有市民開放。“公共領域的一部分由各種對話構成,在這些對話中,作為私人的人們來到一起,形成了公眾。……他們可以自由地集合和結合,可以自由地表達和公開他們的意見。當這個公眾達到較大規模時,這種交往需要一定的傳播和影響的手段;今天,報紙和期刊、廣播和電視就是這種公共領域的媒介。”哈貝馬斯用這樣的理論來分析西歐資本主義國家國王的宮廷、婦女的沙龍、街頭的咖啡館,再到受眾更加廣泛的報紙書刊等媒體。也許是因為哈貝馬斯的理論在文學藝術研究中很好解釋了接受者、消費者及批評者的讀者、聽眾這一公眾群體的研究,因此纔引起了報刊研究者的密切關注,在如今的報刊研究文章中,“公共空間”、“公共領域”這樣的詞隨處可見。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哈貝馬斯認為這種自由主義模式的“公共領域”在資本主義初盛時期曾經繁榮過,但到了19世紀末,隨著工具理性的張揚,物化精神不斷擠壓,因此已經不存在這樣的空間了。換到現代文學、現代傳媒的語境中,這樣的“公共領域”是否存在,其實是成問題的。有學者已經看到這種區別,認為哈貝馬斯的“公共領域”原則上是向所有公眾開放的,而中國近現代社會中能夠閱讀書報的仍然隻是少數,另外在“公共領域”中人們是可以自由集合和結合的,可以自由發表言論,而這在現代中國也是不現實的。因此,對於這一理論的使用是需要很好的分寸感的,畢竟復雜多變的現代中國,與19世紀的資本主義國家不能同日而語,而現代報刊能夠在多大的範圍內發揮作用也是需要辨析的。不過,哈貝馬斯的理論關注到了文學藝術的消費者、接受者,並認為公共討論的存在構造了現代資產階級的生活方式,這些觀點對我們的研究還是很有啟發的。

    至於將布迪阨的文學場理論運用到文學研究中,也是產生了一些重要的成果的,如邵燕君的《傾斜的文學場——當代文學生產機制的市場化轉型》。1996年在荷蘭曾召開過名為“現代中國文學場”的國際研討會,但對這一理論在現代文學研究中的應用還處於方興未艾的階段。布迪阨的文學場理論將社會學的分析方法應用於文學,在占有並分析大量資料的基礎上,論述了自19世紀下半葉以來文學場逐步自主化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一方面市場通過制裁、限制或通過報紙、出版業直接作用於文學活動,另一方面當權者通過各種媒介施加影響,將他們的觀念強加給藝術家。因此要爭取自主,藝術家必須要獨立於外部的政治或經濟權力,與當權者及其價值觀保持距離。但是隨著文學場自主性的增強,文學體裁的區分也越來越明顯,而且每種體裁在生產場的內部又產生了對立的兩極:“一方面是純生產的一極,生產者的主顧是他們的同行,另一方面是大生產的一極,生產者的主顧是廣大的公眾”,因此藝術產品的生產受到在生產場中起作用的全部因素的制約。在方法論上,布迪阨認為無論是內部分析還是外部研究,都有致命的弱點,都會導致作品分析的片面性,而“場的概念有助於超越內部閱讀和外部分析之間的對立”,由於文學場、權力場或社會場具有同源性,許多選擇都是雙重行為——既是內部的,又是外部的,既是美學的,又是政治的,因此他將現像學的分析角度與結構性的分析角度結合成為一體化的社會研究方式,這種方法既分析權力場內部的文學場的位置及其時間進展,也分析文學場的內部結構,同時分析位置占據著的習性的產生。布迪阨正是通過這些方法的有效使用,完成了文化生產場這個充滿矛盾鬥爭、不斷變化發展的力量空間的構建,戳穿了文學獨立王國的假像,以期達到對作品的科學認識。布迪阨的理論有很強的實踐性,他用來進行理論操練的包括福樓拜、海明威的小說,也包括15世紀意大利的藝術場。比照20年代的北京,其文化場域的特點與性質與布迪阨的理論必然會有許多的不符之處,比如在現代中國,權力資本和商業資本能夠在多大程度上作用於文化的發展是一個需要詳細辨析的問題,不過他的理論也啟示我們,隻有把文化場域的內部邏輯同外在於它的社會邏輯結合起來,研究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研究文本和語境之間的共生性關繫,並把社會分析應用到文化生產、文化生產者及文藝作品的形式和語言層面上來,纔可能對這一場域獲得全面而合乎實際的認識。

    借助“公共領域”概念和文學場理論,本書試圖建立一個“文化空間”的概念,這一空間裡除了要考慮文化生產者的作用,也需要充分關注文化的接受者、消費者;但是這一空間要比哈貝馬斯所說的自由主義的言論空間更大,它包含了更多文化的外部因素,比如政治權力的作用以及文化生產過程中發生作用的各種要素。如果在20年代的北京存在著這樣一個在某種程度上受到各種外部因素制約的,由文化生產者、文化消費者共同參與文化生產的文化空間的話,那麼考察這一空間的媒介無疑非報紙副刊莫屬。現代中國的報紙副刊作為一種傳播媒介,可以說是完美地集合了文化空間中的各種因素,新文學作家在其中發表作品,進行思想啟蒙,而青年讀者群也可以發表意見,進行反饋;副刊上的論爭、論戰提供了具體而生動的歷史語境;編輯者、出版方乃至意識形態的控制則顯示出了個人趣味、政治權力與文化場域之間的控制與反抗。基於以上考慮,本書希望借助公共領域和文學場理論,在保持慣有的內部研究的同時,在全面占有副刊文本及史料的基礎上,以報紙副刊來考察20年代北京的文化空間,通過對報紙文藝副刊中所呈現出來的文化與政治的關繫、文化界內部的權力爭奪、城市中文化生產群體的聚合分化、閱讀受眾群體的形成和變化等問題的討論,建構豐富生動的文化空間,也希望後能夠對文化空間當中的各種外部、內部因素到底對新文化運動起著怎樣的作用、它們之間又是以什麼樣的關繫存在並作用於自身和他者這樣的問題給出盡可能圓滿的回答。

    ,20年代北京的文化空間與政治權力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由於新文化運動的開展,西方各種先進的思潮、理論不斷被介紹到國內,人們希望在這些理論、主義中找到解決中國自己的問題的方法,並使中國重新走上復興之路。本書章通過考察《晨報副刊》上對於無政府主義和馬克思主義的介紹及論爭,探討作為研究繫機關報的《晨報》在此時積極宣傳無政府主義和馬克思主義背後的內在理路和文化邏輯,並指出北京大學自由的學術氛圍、報刊出版界寬松的輿論環境及編輯陳溥賢個人的傾向和努力,都在《晨報副刊》對無政府主義和馬克思主義的傳播方面發揮了不可忽視的作用。在本書的第三章中,青年學生和教育當局的矛盾升級,除了有當時教育獨立呼聲高漲的因素,新文化人因此分裂成英美派與法日派,或是“現代評論派”與“語絲派”,在其內在理路中也可以找出政治分歧的原始動力。事實上,由五四運動開啟的20年代,因為整個思想啟蒙議題與新文化運動都不是局限於文學、文化內部的活動,其背後更為宏大的政治構想和理念,在整個20年代都左右著文化空間的發展傾向,也左右著居於其中的新文化人在文化與政治之間的左右搖擺。

    第二,20年代北京的文化空間內部一直存在著權力鬥爭的潛在線索。本書第二章“訪學潮”關注20年代眾多西方學者來華講學的特殊現像,以杜威和羅素思想對於中國的影響區別為問題的起點,考察兩人受邀的政治、文化背景,以及國人對他們的不同期待,並從兩人的接受角度揭示當時北京文化界的權力之爭。在第三章中,新文化人分化的原因,雖有教育背景、文化理念等層面的衝突,但兩方的激烈論戰、各不相讓,並分別創辦或接手報紙副刊與雜志,背後未使沒有爭奪輿論界的傾向和掌控話語權的努力。20年代北京文化空間內部的權力鬥爭,作為30年代“京派”與“海派”之爭的先聲,在某種程度上也預示了下一個十年文化空間的發展路徑。

    第三,20年代北京的文化空間是由不同的文人群體組成的,他們活動於其中。這些文人群體既在同一陣營內部出現分化,同時也與其他代際的文人群體產生關繫,這些分屬於文化生產者、文化消費者等不同角色的文人群體構成了文化空間的主體,探討他們之間的關繫有助於我們對於整個文化空間的理解。第三章以孫伏園的辭職風波為考察對像,充分肯定其在《晨報副刊》期間,通過對副刊的改革在為新文學提供發表的場所、為新文化界培養新人及利用卓越的編輯手段組織各種問題討論等方面對於聚合五四後的新文化人所做出的努力;同時也通過全面考察他辭職背後的種種原因凸顯20年代中期北京文化界的文人分化,並深入探究報紙副刊在“現代評論派”和“語絲派”的對立、論戰中擔任的角色和所起的功用。第四章和附錄二其實是從不同角度補充第三章的內容。當年在《新青年》雜志中集結的新文化人,除了在20年代後期分化成兩個文人集團,還有其他的分化方式,吳虞的方式可以算作一種“墮落”或是“倒退”,而張競生則在學術方向和方法的轉變中實踐著另一種轉向。第五章集中處理“蘇謝事件”這一個案,利用大量歷史資料還原事件發生的全過程,並從青年男女作家的對立、青年文化人群體共進退的生存方式、青年文化人群體與五四一代文化人群體的關繫等層面來探討新文化運動在新的歷史語境下產生的種種意想不到的後果。第五章則將報紙副刊的讀者納入研究視野,在分析20年代讀者構成的具體情況之後,以孫伏園在《晨報副刊》、《京報副刊》上組織的兩場大討論來凸顯當時副刊讀者的愛情觀、文學觀並顯示“子一代”的精神特質。

    三故事分析法

    本書的寫作方式是“故事分析法”。

    所謂“故事分析法”,就是每章選取一個“故事”進行分析,在對“故事”方方面面的開掘中實現種種的研究意圖。此處的“故事”可以是一個人物、一個事件、一場論爭,總之是需要具備基本的情節因素,而不會使研究散漫無邊,如第二章專論杜威與羅素之不同,第三章以孫伏園辭職風波為線索,第四章集中於“贈嬌寓”詩作的前因後果,第五章以還原“蘇謝事件”為主,第六章以兩場討論為對照。之所以采取此種方法,一方面是由於報紙每日出版,報紙副刊上的資料比較零散,選取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件進行分析是相對現實、有效的處理方式;另一方面,報紙副刊與其他傳播媒介的不同,仍在其與新聞的緊密聯繫,直至今日,新聞的講述方式仍和“講故事”難以完全區隔,影響及於報紙副刊的表現,就是各種“故事”的無處不在。

    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20年代發生在《晨報副刊》和《京報副刊》上的“故事”——征求、討論、詰難、攻訐——大大小小、不計其數,內容涉及思想、語言、文學、文化、道德、政治等層面,如何確定選取的標準是先面臨的挑戰。由於本書依托報紙副刊呈現20年代北京的文化空間,因此一方面要挑選能夠充分體現報紙副刊區別於其他傳播媒介的特質的“故事”,如“辭職風波”一章針對副刊的聚合、分化功能,“蘇謝事件”一章表現“正刊”與“副刊”的區隔,後一章集中展現讀者面貌等;另一方面則要兼顧文化空間的各個層面,比如章體現文化與上層建築的關繫,第二章凸顯空間內部權力的爭奪,接下來的各章分別展現老、中、青三代文化人的不同選擇和復雜聯繫等。在選取出典型事件之後,還要對這些事件進行典型分析。一般先通過大量發掘史料還原“故事”的來龍去脈,然後從各個角度對“故事”進行解讀,並由此拓展到20年代北京復雜多變的文化空間,如章以《晨報副刊》上的政治討論解讀副刊的生存環境,第二章以兩位名哲的境遇對比透視其背後的權力爭奪,其後對於文人群體的考察也都聯繫故事主角的家世、背景和教育成長歷程,並由此生發出具普遍意義的文化命題,也是希望通過這種細致入微的個案研究來探索“故事分析法”對於副刊研究的有效性。

    另外,本書致力於對文化空間的呈現,性質上接近於還原歷史或是文學史描述,因此本書在一定程度上借鋻了海登·懷特的歷史敘事理論。海登·懷特將歷史修撰作為自己的研究對像,提出了歷史修撰的五個重要方面:編年史、故事、情節編排模式、論證模式和意識形態含義的模式。“這五個方面是任何一部歷史著作都不可或缺的要素,構成了懷特所說的‘歷史場’,其中包括未經加工的歷史記錄,各種歷史敘事,以及歷史著作與讀者之間的一種協作關繫”,“是歷史的書寫及其接受的五個階段”。在海登?懷特看來,編年史純粹是一個羅列事件的名片,隻有在經過歷史學家的精心選擇和編序後,纔由一繫列的事件變成了有意義的“故事”。海登·懷特此處所說的“故事”,具有可辨認的形式,能夠追溯從社會和文化過程的開端到終止的序列事件的發展過程,歷史學家隻有通過發現、識別、揭示或解釋被編年史所掩藏的“編排情節”,纔能完成將編年史建構成歷史敘事的過程,而正是這種“敘事性”纔能揭示和解釋歷史事件的意義、連貫性和歷史本身。從編年史到有敘事性的故事需要經過三個階段。

    ,通過情節編排進行解釋,也就是海登·懷特所說的“通過識別所講故事的種類為故事提供意義”。

    第二,通過形式論證進行解釋。所謂“論證”是指“話語論證”,分為形式論的、有機論的、機械論的和語境論的論證。

    第三,通過意識形態含義進行解釋。海登·懷特提出了四種基本的意識形態立場:無政府主義、保守主義、激進主義和自由主義。

    通過以上的過程,偉大的歷史學家就能夠利用各種因素之間的辯證張力,在各個因素中尋找審美的平衡點,給其著作以總體的連貫性和一致性,在歷史敘事中使真正發生的事件以詩意的解釋和再現。因此,從某種程度上說,歷史敘事和文學都具有“虛構性”,但歷史敘事必須要接受真實性的檢驗,也就是說,要能擁有賦予真實事件以意義的能力。

    因為按照海登·懷特的說法,歷史敘事也需要通過“虛構”、“解釋”來賦予事件以意義,因此本書作為一種文學敘事,也適當參考了海登·懷特的種種解釋方法,將報紙副刊上的故事通過種種手段建立起邏輯聯繫,以期還原更接近於真實的歷史事件和文化空間,推進自己的研究。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