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古舊輿圖善本掌故
    該商品所屬分類:古籍 ->
    【市場價】
    486-704
    【優惠價】
    304-440
    【作者】 陳紅彥 主編 
    【所屬類別】 圖書  古籍  古籍整理  其他古籍整理 
    【出版社】上海遠東出版社 
    【ISBN】9787547612064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47612064
    作者:陳紅彥主編

    出版社:上海遠東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7年01月 

        
        
    "

    編輯推薦
    國家圖書館藏中文古舊地圖8000餘種,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均在海內外首屈一指。通過書中介紹的內涵豐富的各類地圖,我們可以了解中國古代輿圖的發展進程和中外交流的歷史軌跡。 
    內容簡介
    國家圖書館藏中文古舊地圖8000餘種,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均在海內外首屈一指。地理區劃古地圖、海洋地圖、山川園林地圖、交通地圖、族姓地圖應有盡有。地理區劃古地圖,大至世界地圖、國家地圖,小至省區、城市地圖,反映了古人對所生存的地球、國家疆域的認識和歷代區劃沿革。一幅7米×7米的清康熙絹地彩繪本《福建輿圖》,是一件罕見的藝術珍品;《盛朝七省沿海圖》等則見證了古人守疆衛土和對海洋的認識;《五臺山聖境圖》《長江名勝圖》濃縮了祖國的大好河山;《自打箭爐至前後藏途程圖》再現了古代地域間溝通交往情況。通過書中介紹的這些內涵豐富的各類地圖,我們可以了解中國古代輿圖的發展進程和中外交流的歷史軌跡。
    作者簡介
    陳紅彥,中國國家古籍保護中心辦公室主任兼國家圖書館古籍館館長。個人則點校出版了《花間集》《劉克莊詩集》等。
    目錄
    從甲骨到名家手稿——一場穿越千年的對話 1
    序 11
    疆域政區圖
    《九域守令圖》 3
    《華夷圖》 7
    《禹跡圖》 11
    《禹貢山川地理圖》 13
    《廣輿圖》 17
    《皇輿全覽圖》的測繪及價值 23
    《清乾隆內府輿圖》 29
    《大清萬年一統天下全圖》版本辨析 33
    《大清萬年一統地理全圖》 45
    屠思聰《孫中山先生建國方略圖》 51
    《江西全省圖說》 59從甲骨到名家手稿——一場穿越千年的對話 1
    序 11
    疆域政區圖
    《九域守令圖》 3
    《華夷圖》 7
    《禹跡圖》 11
    《禹貢山川地理圖》 13
    《廣輿圖》 17
    《皇輿全覽圖》的測繪及價值 23
    《清乾隆內府輿圖》 29
    《大清萬年一統天下全圖》版本辨析 33
    《大清萬年一統地理全圖》 45
    屠思聰《孫中山先生建國方略圖》 51
    《江西全省圖說》 59
    《陝西輿圖》圖說 63
    《福建輿圖》 65
    《晉省地輿全圖》 69
    《臺灣地理全圖》 73
    《西域輿圖》 77
    《平江圖》 81
    《靜江府城池圖》 85
    《長安志圖》 89
    《永樂大典》中的古地圖——潮州 93
    《北京皇城地圖》 99
    宮苑陵寢圖
    《興慶宮圖》 107
    《北京城宮殿之圖》 111
    《避暑山莊全圖》 115
    “坐湯”沐浴與避暑山莊 119
    《兆域圖》 121
    《東陵圖》 125
    河渠水利圖潘季馴與《河防一覽圖》 135
    《黃河圖說》 139
    《開歸陳汝四郡治河圖》 143
    《大河兩岸南北地輿圖》 149
    《八省運河泉源水利情形圖》 153
    《袖珍南巡圖》 157
    《江西挽運圖》 161
    明朝抗倭地圖: 165
    《籌海圖編·沿海山沙圖》 165
    《廣東海圖》 169
    邵廷烈《七省沿海全圖》 173
    交通通信圖
    《直隸全省道裡總圖》 179
    《雁門殺虎歸化四至輿圖》 183
    《自打箭爐至前後藏途程圖》 187
    《籌劃中國鐵路軌線全圖》 193
    《正太鐵路大勢圖》 197
    《大清郵政公署備用輿圖》 201
    《中國電線圖》 207
    風景名勝圖
    《大金承安重修中嶽廟圖》 213
    《靈岩寺田園界至圖》 217
    《湯泉全圖》 221
    《三山五園外三營地理全圖》 227
    《西湖三十二景圖》 233
    《木蘭圖式》 237
    《長江名勝圖》 241
    《五臺山名勝圖》 245
    前言
    地圖是文化的重要承載和表現形式之一。國家圖書館歷來重視地圖的收藏整理,歷經百年,地圖藏量宏富,類型多樣。多年來,工作人員除了進行地圖采訪編目工作,還利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地圖》等媒體平臺介紹我館館藏各類輿圖,整理五十餘篇介紹小文,根據其內容大致可以分為五大類,即疆域政區圖、交通通信圖、河渠水利圖、宮苑陵寢圖、風景名勝圖。

    疆域政區圖
    輿地圖籍,是國家土地、山川的形像圖記,歷來被認為是一個主權國家疆域領土的主要依據和憑證,同時也是統治者行使統治權的重要參考工具,可謂:“國家撫有疆宇,謂之版圖,版言乎有民,圖言乎有地。”疆域政區圖主要表現國家疆界和行政區劃設置。根據表現內容,可以分為全國總圖、郡國圖、省圖、府圖、縣圖等。


    地圖是文化的重要承載和表現形式之一。國家圖書館歷來重視地圖的收藏整理,歷經百年,地圖藏量宏富,類型多樣。多年來,工作人員除了進行地圖采訪編目工作,還利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地圖》等媒體平臺介紹我館館藏各類輿圖,整理五十餘篇介紹小文,根據其內容大致可以分為五大類,即疆域政區圖、交通通信圖、河渠水利圖、宮苑陵寢圖、風景名勝圖。

    疆域政區圖
    輿地圖籍,是國家土地、山川的形像圖記,歷來被認為是一個主權國家疆域領土的主要依據和憑證,同時也是統治者行使統治權的重要參考工具,可謂:“國家撫有疆宇,謂之版圖,版言乎有民,圖言乎有地。”疆域政區圖主要表現國家疆界和行政區劃設置。根據表現內容,可以分為全國總圖、郡國圖、省圖、府圖、縣圖等。
    北宋宣和三年(1121)十一月榮縣刺史宋昌宗重立於四川省榮縣蓮宇山麓文廟的《九域守令圖》,是現存中國古代幅繪到縣級行政單位的全國行政區域圖。劉豫阜昌七年(1136)刻石的《華夷圖》是宋代石刻地圖中疆域的全國地圖。與《華夷圖》位於同一石碑之上,同年刻石的《禹跡圖》則是現藏中國早的繪有計裡方格的全國性地圖。明代羅洪先編撰的《廣輿圖》是中國古代部綜合性地圖集代朱思本《輿地圖》為基礎,代李澤民的《聲教廣被圖》,明代《大明一統圖志》、許淪的《九邊小圖》,楊虞坡、徐斌的《水圖》等十四種資料做參考,彙集增補,並改編成地圖集的形式。清黃千人(1694—1771)原繪,清佚名增補,嘉慶年間藍綠拓本《大清萬年一統地理全圖》是一幅清乾隆時期民間編繪的著名全國地圖。
    明代《江西全省圖說》是彰顯中國傳統制圖水平的代表作品之一,也是現存早的一部江西省地圖集。清乾隆年間《臺灣地理全圖》為現存較早的手繪臺灣地圖之一,是研究臺灣歷史、地理、交通、民族以及中國地圖學發展史的珍貴史料。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鼕定襄人李寶甫繪制的《晉省地輿全圖》,繪制翔實,信息豐富,是較早的山西省綜合性地圖。它為研究山西的行政區劃、道路交通、山形水繫、名勝古跡等方面提供了珍貴材料。

    交通通信圖
    中國早在秦漢時期就建立了完善的驛遞制度。上自帝王巡狩、開疆拓土,必先明於道裡;下至官員赴任、中央與地方官文書之傳遞、民間信件往來,也需要知道路途遠近,因此歷朝歷代輿圖都非常重視表現交通路程,郵驛繫統也是表現內容之一。清朝是人類交通與通信工具發生重大變革的時代。鐵路是近代工業文明的像征。1906年11月6日,清政府下令進行機構改革,將原六部中的工部並入商部,改為農工商部,同時另設郵傳部,專管船、路、電、郵四政。1907年8月21日郵傳部籌劃全國鐵路軌線,奏定全國鐵路線以北京為樞紐,分東西南北四大干線:由京漢連接粵漢為南干;由京張展至庫倫、恰克圖為北干;由京奉展至齊齊哈爾直抵璦琿為東干;由正太西連同蒲,與潼關、蘭州之線相接,延至伊犁為西干。四大干線之後,再分四路支線。《籌劃全國鐵路軌線全圖》如實地反映了中國近代個由政府規劃的比較繫統的鐵路網計劃,同時也開創了近現代鐵路地圖繪制先河。
    清政府在加速鐵路建設的同時,還投資建設新式通信事業,開辦發展了郵政、電話和電報事業。19世紀以前,我國情報信息的傳遞依賴傳統郵驛。郵政是近代社會的產物,起源於歐洲。1896年3月,清政府開始創辦大清郵政,將此前設立的海關郵政部正名為“大清郵政局”,將各海關附設的寄信官局或書信館和其他相應機構一律歸屬於大清郵局。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3月16日,管理外國通商局總稅務司繪制了《大清推廣郵政輿圖》,是一幅表示全國郵政狀況的專題地圖。


     


    河渠水利圖
    中國作為一個古老的農業大國,治水歷史悠久,從大禹治水到新中國成立後對黃河、淮河、海河、遼河等江河的全面整治,治水問題自古及今均備受重視。河工水利是中國歷代政府極為關注的重要工程,也是中國歷值得書寫的文明業績。歷代河臣為後世留下了大量當時治河的文獻,其中不乏輿圖。各種類型的河工輿圖能直觀地描繪出各朝代水利狀況。中國傳統的河渠水利圖主要可以分為自然河流圖、運河圖和水利工程圖三大類。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黃河中下遊一直是中華民族發祥、生活的主要地區,人們對這裡河道的地理特征有所了解,然而對黃河上遊的地理認識卻經歷了漫長的過程代專門派遣考察隊實地踏勘河源,纔開始弄清黃河源的地理情十七年(128政府派遣都實為招討使,率隊前往青海地區探求河源。通過廣泛考察,查清了河源地區地理情況,繪制了《黃河源圖》並寫成文字,上呈皇帝。可惜都實的《黃河源圖》已佚,但人陶宗儀著《南村輟耕錄》卷二十二,有一幅《黃河源圖》,為我們提供了當年的河源情況。黃河在歷史上經常泛濫成災,明朝是治黃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明代著名治黃專家潘季馴提出“束水攻沙”方案,對後世治河影響深遠,《河防一覽圖》應運而生,它是現存篇幅的一幅古代治黃工程圖。
    到了清代,隨著康乾二帝的多次沿運河南巡,關於運河的專題地圖纔多了起來。其中就有這麼一類運河圖,是將長江中下遊和運河繪在同一圖卷上。此類型圖的特點就是把南北向的京杭運河和東西向的長江中下遊繪在一起,一部分為運河,一部分則把長江和江南運河並列,因為長江漕運與運河漕運線路基本呈現“丁”字形走向。此種圖中漕運走向與實際情形相距甚遠,看似荒謬,實則反映了它的整體價值。它的實際價值就在於記錄長江漕運與運河漕運線路上每一段和每一點(府、州、縣及其閘、壩、來水河口等)的水利情形。因此看來,此類型圖實為長江運河水上交通路線圖,有相當重要的實用價值。《八省運河泉源水利情形圖》就是此類運河圖的代表之一。

    宮苑陵寢圖
    宮苑陵寢圖是表現帝王朝會或居住宮殿、行宮、園林以及陵寢的地圖。北京是中國後幾個封建王朝——遼、明、清建都的地方。北京的歷史積澱深厚,有豐富的遺跡、文物、文獻見證。古舊地圖作為獨特的史料,形像、直觀地記錄了北京城市的發展歷程。如明代嘉靖時期刊刻的《北京城宮殿之圖》,是現存早的北京城圖,對研究明代北京宮苑建置、城市歷史地理都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熱河行宮又叫避暑山莊,位於今河北省承德市區東北部,清代第二處政治行政中心和處理民族事務的重要場所。這裡發生的一繫列重要事件,留存的諸多重要遺跡和重要文物,成為多民族統一國家終形成的歷史見證。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自康熙四十二年(1703)動工興建,至乾隆五十七年(1792)後一項工程竣工,經歷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帝王,歷時89年。山莊的建築布局大體可分為宮殿區和苑景區兩大部分,苑景區又可分成湖區、平原區和山區三部分,由康熙、乾隆二帝分別欽定的72景點遍布其內,擁有殿、堂、樓、館、亭、榭、閣、軒、齋、寺等建築100餘處。《避暑山莊全圖》忠實反映了避暑山莊全盛時期雄壯秀麗的景色,具有很高的歷史和現實價值,是一份極其珍貴的檔案資料和繪畫藝術品。
    清入關以後,十個皇帝,除末帝溥儀沒有設陵外,其他九位皇帝都分別在河北遵化縣和易縣修建規模宏大的陵園。乾隆皇帝定下制度,采取“昭穆次序,隔代埋葬”的方式,皇帝分葬於清東陵和西陵,從而形成了清東陵、清西陵現有的格局。清東、西二陵在規制上基本沿襲明代,陵園的布局與明代相比發展到更成熟的階段。清東陵位於河北省遵化縣境內,始建於1661年,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整個陵區以昌瑞山主峰下的孝陵為中軸線,沿東西走向依山而建,各皇帝、皇後陵園殿堂掩映在山環水繞之中。清東陵共有15座陵寢,其中有皇帝陵5座、皇後陵4座、妃園寢5座和公主陵1座,葬有清代5位皇帝、15位皇後、136位妃嬪、4位公主、1位阿哥,總計161人。從清同治時期《東陵圖》中,可以看出皇陵的選址、營建、管理、保衛、維修、祭祀等情況,同時可以透視出當時國家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宗教的大致情況,是研究清東陵及清代歷史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


     


    風景名勝圖
    在傳世的輿圖中,有不少是以描繪名山大川內容為主的。中國名山眾多,首推列為中國歷代國家祀典的五嶽。中國古代,把東、南、西、北方和中央的五座高山定為“五嶽”。五嶽是遠古山神敬拜、五行觀念和帝王巡獵封禪相結合的產物,後為道教所繼承,被視為道教名山,它們分別是東嶽泰山(位於今山東泰安市)、西嶽華山(位於今陝西華陰市)、南嶽衡山(位於今湖南衡陽市)、北嶽恆山(位於今山西渾源縣)和中嶽嵩山(位於今河南登封市)。中嶽廟位於中嶽嵩山南麓的太室山腳下,原名太室祠,始建於秦,歷代均有大規模的修建,是歷代帝王封禪或祭祀山神的場所。金章宗完顏璟承安五年(1200)刻石的《大金承安重修中嶽廟圖》是現存繪制時代較早的描繪中嶽嵩山和中嶽廟建築的地圖。唐宋以來,廟宇建築的規格也多比擬當年的王宮形制來營建,所以有許多廟圖都是各代宮廷建築的再現,成為人們認識與研究這一時期的宮廷與祠廟建築制度的重要參考資料。
    其次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即山西五臺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四大名山隨著佛教的傳入,自漢代開始建寺廟,修道場,一直延續至清末。五臺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自東晉初年佛教傳入五臺山之後,就有北魏孝文帝,隋煬帝,宋成宗、英宗和清康熙、雍正、乾隆、嘉慶等九位帝王巡幸五臺山。但清王朝幾代皇帝到五臺山朝山拜佛次數之多,規模之大,均創下了中國歷代封建王朝之。首先到五臺山朝山拜佛的清朝皇帝是康熙帝,他曾五次親自到五座臺頂禮拜文殊菩薩,並賜菩薩頂“五臺聖境”等御匾。乾隆帝也曾六次巡幸五臺山。《五臺山聖境圖》是一幅展現五臺山自然景觀和名勝古跡的遊覽圖,以傳統的山水畫形像繪法描繪了五臺山地區的秀麗景色及名勝古跡。
    長江作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滋潤了兩岸的肥田沃土,養育了兩岸的人民,為中華民族留下了燦爛文明。千百年來,有許多古聖先賢、文人墨客為其揮毫潑墨,留下了諸多文獻記載,其中也不乏以長江為主題的地圖資料。如清同治九年(1870)馬徵麟編制的《長江圖說》,清光緒二十年(1894)董恂繪的《長江圖》,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丁應門繪的彩色《長江圖卷》等。中國國家圖書館收藏的紙本彩繪《長江名勝圖》就是其中一幅描繪長江中下遊名勝的遊覽圖。全圖以傳統的山水畫法繪制,圖中府、縣、塘等地理要素采用透視符號,形像逼真。整幅圖以江心為中軸線,長江兩岸的地物均朝向江心,與江中遊船上的行人視角一致,這就是中國傳統地圖中經常使用的“對景法”。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