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唐詩選注評鋻(精裝十卷本)陳尚君、莫礪鋒聯袂推薦,唐詩研究大
    該商品所屬分類:古籍 ->
    【市場價】
    3211-4654
    【優惠價】
    2007-2909
    【作者】 劉學鍇 
    【所屬類別】 圖書  古籍  古籍整理  今注今譯/全注全譯 
    【出版社】中州古籍出版社 
    【ISBN】9787534886553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純質紙
    包裝:精裝

    是否套裝:是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34886553
    作者:劉學鍇

    出版社:中州古籍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9年05月 

        
        
    "

    產品特色

    編輯推薦

    此書為唐詩研究大家劉學鍇先生花費四年、全部手寫完成於80歲高齡時的封筆之作。初版投入市場即受到許多讀者喜愛。今劉學鍇先生以86歲之高齡,不斷吸納唐詩研究*成果,對初版全面修訂完善,修訂之處多達400餘處。同時改大16開上下卷為小16開十卷本,便攜易讀,是一套既具專業水準又通俗易懂的唐詩鋻賞一流選本。

     
    內容簡介
    《唐詩選注評鋻》十卷本,集選詩、注釋、集評、鋻賞為一體,在體例上有明顯創新。選詩既重視吸收歷代唐詩選本的經驗和優長,又充分體現了新的時代精神,特別重視詩的藝術經典性、藝術整體性和可讀性。《唐詩選注評鋻》既為讀者的品讀鋻賞提供了多方面參考,又為進一步研究提供了較為豐富的資料。撰者劉學鍇先生學殖深厚,治學嚴謹,為著名的唐詩研究大家,著述一向不以數量而以專精取勝,其《李商隱詩歌集解》、《李商隱文編年校注》均為傳世之作。先生年屆八秩,學養已臻爐火純青之化境,他充分發揮學術專長,心無旁騖,潛心四年之久,成此封筆之作。

    該書集選詩、注釋、集評、鋻賞為一體,在體例上有明顯新創。選詩吸收歷代唐詩選本的經驗和優長,特別重視詩的藝術經典性、可讀性和整體性。該書選詩六五〇首,校注中凡涉及作者主名、繫年考證、作詩背景的考訂均注意吸取新的考訂成果,事典、語典的出處亦多引原書文字。集評部分按時代次序輯錄了所選詩的歷代箋評資料,等於該詩的接受史、闡釋史。既為讀者的品讀鋻賞提供了多方面參考,也為進一步研究提供了豐富的資料。鋻賞部分充分吸收了《唐詩鋻賞辭典》的成功經驗,對詩的解讀品鋻亦每有獨到的體悟、看法。

     《唐詩選注評鋻》十卷本,集選詩、注釋、集評、鋻賞為一體,在體例上有明顯創新。選詩既重視吸收歷代唐詩選本的經驗和優長,又充分體現了新的時代精神,特別重視詩的藝術經典性、藝術整體性和可讀性。《唐詩選注評鋻》既為讀者的品讀鋻賞提供了多方面參考,又為進一步研究提供了較為豐富的資料。撰者劉學鍇先生學殖深厚,治學嚴謹,為著名的唐詩研究大家,著述一向不以數量而以專精取勝,其《李商隱詩歌集解》、《李商隱文編年校注》均為傳世之作。先生年屆八秩,學養已臻爐火純青之化境,他充分發揮學術專長,心無旁騖,潛心四年之久,成此封筆之作。

        該書集選詩、注釋、集評、鋻賞為一體,在體例上有明顯新創。選詩吸收歷代唐詩選本的經驗和優長,特別重視詩的藝術經典性、可讀性和整體性。該書選詩六五〇首,校注中凡涉及作者主名、繫年考證、作詩背景的考訂均注意吸取新的考訂成果,事典、語典的出處亦多引原書文字。集評部分按時代次序輯錄了所選詩的歷代箋評資料,等於該詩的接受史、闡釋史。既為讀者的品讀鋻賞提供了多方面參考,也為進一步研究提供了豐富的資料。鋻賞部分充分吸收了《唐詩鋻賞辭典》的成功經驗,對詩的解讀品鋻亦每有獨到的體悟、看法。


     

     
    作者簡介

    劉學鍇(1933-),浙江松陽人。1952至1963年就讀、執教於北京大學中文繫。現為安徽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中國詩學研究中心顧問。曾任中國唐代文學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李商隱研究會會長。主要論著有《李商隱詩歌集解》(中華書局2004年增訂重排本)、《李商隱文編年校注》(中華書局2010年重印本)、《李商隱傳論》(黃山書社2013年增訂重排本)、《溫庭筠全集校注》(中華書局2012年重印本),分別獲國家*首屆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第六屆國家圖書獎、安徽省社科著作一等獎。



     

    目錄
    虞世南

    魏徵
    述懷
    王績
    野望
    秋夜喜遇王處士
    上官儀
    入朝洛堤步月
    駱賓王
    在獄詠蟬
    於易水送人
    在軍登城樓
    盧照鄰

    虞世南

    魏徵
    述懷
    王績
    野望
    秋夜喜遇王處士
    上官儀
    入朝洛堤步月
    駱賓王
    在獄詠蟬
    於易水送人
    在軍登城樓
    盧照鄰
    長安古意
    韋承慶
    南中詠雁詩
    杜審言
    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
    春日京中有懷
    渡湘江
    蘇味道
    正月十五夜
    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山中
    楊炯
    從軍行
    喬知之
    綠珠篇
    劉希夷
    公子行
    代悲白頭翁
    宋之問
    寒食還陸渾別業
    題大庾嶺北驛
    渡漢江
    瀋儉期
    入少密溪
    雜詩四首(其四)
    夜宿七盤嶺
    古意呈喬補闕知之
    郭震
    古劍篇
    張敬忠
    邊詞
    陳子昂
    感遇詩三十八首(其二)
    感遇詩三十八首(其三)
    感遇詩三十八首(其十一)
    燕昭王
    登幽州臺歌
    酬暉上人秋夜山亭有贈
    度荊門望楚
    晚次樂鄉縣
    送魏大從軍
    春夜別友人二首(其一)
    張若虛
    春江花月夜
    賀知章
    詠柳
    回鄉偶書二首(其一)
    張說
    邺都引
    幽州夜飲
    深渡驛
    張九齡
    感遇十二首(其一)
    湖口望廬山瀑布泉
    望月懷遠
    朱斌
    登樓
    王之渙
    涼州詞(其一)
    王翰
    涼州詞二首(其一)
    王灣
    次北固山下
    張旭
    山行留客
    桃花溪
    張潮
    江南行
    崔國輔
    從軍行
    小長干曲
    崔顥
    雁門胡人歌
    黃鶴樓
    長干曲四首(選二首)(其一、其二)
    常建
    題破山寺後禪院
    弔王將軍墓
    三日尋李九莊
    孟浩然
    題終南翠微寺空上人房
    秋登萬山寄張五
    夏日南亭懷辛大
    宿業師山房期丁大不至
    夜歸鹿門山歌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前言
    中國古典詩歌歷經先秦漢魏六朝的長期發展所積累的藝術經驗和詩歌本身向更高境界飛躍的內在驅動力,正好遇上了唐代這個在中國歷適宜於詩歌生存、發展、繁榮的時代生活土壤和藝術氛圍,終於湧現了從四傑、瀋宋、陳杜、劉張直至李商隱、杜牧、溫庭筠這長達二百餘年的層波疊浪式的詩國高潮。群星燦爛,蔚為奇觀。詩和生活,在唐代是高度融合的。沒有詩化的生活,沒有善於發現現實生活和心靈世界中詩美而又各具鮮明個性的詩人,就沒有唐詩。正因為如此,唐詩不但無法復制,而且從整體上說也難以超越。它所獨具的那種如乍脫筆硯的新鮮感和撲面而來的濃郁生活氣息,也正源於它所植根的社會生態。從唐詩高潮初現之際直至今天,多達近千種的唐詩選本,證明了唐詩永恆的藝術魅力。
    面對如此光輝燦爛的藝術瑰寶,不免令人稍感遺憾的是,新中國成立六十餘年來,真正有影響的唐詩通代選本卻隻有兩三種。與近三十餘年來唐詩的整理、考訂、研究成果相比,唐詩的普及工作除了《唐詩鋻賞辭典》曾產生過廣泛影響外,無疑是滯後了。以致時至今日,各地出版社還在不斷翻印孫洙的《唐詩三百首》這部從選目上看顯然未能充分反映唐詩藝術成就的兩個半世紀前的選本。
    這部《唐詩選注評鋻》包含了選詩、校注、箋評、鋻賞四個部分。這個總體設計是基於如下的考慮:從選詩的數量和質量上較充分地體現唐詩的藝術成就,從整理的方式上為廣大讀者提供較為翔實的注釋和豐富的資料,並為讀者的鋻賞提供一些比較切實的參考。

    中國古典詩歌歷經先秦漢魏六朝的長期發展所積累的藝術經驗和詩歌本身向更高境界飛躍的內在驅動力,正好遇上了唐代這個在中國歷適宜於詩歌生存、發展、繁榮的時代生活土壤和藝術氛圍,終於湧現了從四傑、瀋宋、陳杜、劉張直至李商隱、杜牧、溫庭筠這長達二百餘年的層波疊浪式的詩國高潮。群星燦爛,蔚為奇觀。詩和生活,在唐代是高度融合的。沒有詩化的生活,沒有善於發現現實生活和心靈世界中詩美而又各具鮮明個性的詩人,就沒有唐詩。正因為如此,唐詩不但無法復制,而且從整體上說也難以超越。它所獨具的那種如乍脫筆硯的新鮮感和撲面而來的濃郁生活氣息,也正源於它所植根的社會生態。從唐詩高潮初現之際直至今天,多達近千種的唐詩選本,證明了唐詩永恆的藝術魅力。


    面對如此光輝燦爛的藝術瑰寶,不免令人稍感遺憾的是,新中國成立六十餘年來,真正有影響的唐詩通代選本卻隻有兩三種。與近三十餘年來唐詩的整理、考訂、研究成果相比,唐詩的普及工作除了《唐詩鋻賞辭典》曾產生過廣泛影響外,無疑是滯後了。以致時至今日,各地出版社還在不斷翻印孫洙的《唐詩三百首》這部從選目上看顯然未能充分反映唐詩藝術成就的兩個半世紀前的選本。


    這部《唐詩選注評鋻》包含了選詩、校注、箋評、鋻賞四個部分。這個總體設計是基於如下的考慮:從選詩的數量和質量上較充分地體現唐詩的藝術成就,從整理的方式上為廣大讀者提供較為翔實的注釋和豐富的資料,並為讀者的鋻賞提供一些比較切實的參考。


    選詩。總的原則是在注重思想內容的前提下,重視詩的藝術性和可讀性。詩可以敘事、議論,但本質上是抒情的,而且在表現情感時應力求精練、富於含蘊。這是中國古代詩歌的顯著特色和優良傳統。含蓄蘊藉,對於中國詩歌來說,絕不僅僅是諸多風格之一種,而是的普遍性藝術品格。它與明快直截並不決然對立,相反,明快與含蓄的統一正是優秀唐詩的突出特點。詩歌在發展過程中必然會吸收其他文體素和優長,以適應創新的需要。但創新是否成功,則取決於化異體為本體,而不是為異體所化。是詩,就要有詩情、詩味,要有詩的情韻、意境和風神。這一切,又都源於詩人的敏銳詩心和善感心靈。在有真切豐富詩意感受和發現的前提下,詩可以揮灑而就;也可以“改罷自長吟”,以達到“毫發無遺憾”的境界。但如果缺乏詩心詩情而一味苦吟,那就隻能寫出“獨行潭底影,數息樹邊身”這種“二句三年得”之作。孟郊、李賀和賈島,都有苦吟的傾向,但孟、李畢竟有詩思和詩纔,而賈島則既乏纔思,又硬要作詩,便隻能以苦吟自賞自憐了。晚唐賈島的追隨者之眾,不但證明不了賈島的成功,反倒顯示出唐詩的衰落。總之,有詩情詩味,是首要的選擇原則和標準。不符合這個標準的,即便力大思雄如韓愈的那些刻意追求奇崛險怪之作,也隻能屏棄不取,而側重選他那些“在文從字順中,自然雄厚博大”(趙翼語)而韻味不乏之作。此外,還必須重視廣大讀者的可接受性,首先選取那些深入淺出、雅俗共賞而又詩味濃郁的佳制。在這方面,孫洙選《唐詩三百首》的成功經驗,值得充分重視並加以吸取。一個詩人刻意追求的藝術風格和境界,未必就是他真正擅長和藝術上真正成功之作。藝術創新是否成功,終還是要取決於歷代廣大讀者的品讀實踐,要通過歷史的反復淘洗和檢驗。詩歌創作自有其康莊大道,唐詩更為詩歌創作提供了詩人與讀者之間進行雙向交流的良性互動經驗。當詩歌離生活、離廣大的讀者群愈來愈遠,成為少數人自我封閉的精神生活的自我表現時,詩也就走向了末路,隻能以孤芳自賞自命了。唐詩的藝術成就和廣遠影響,或許可以在這方面給當代詩歌創作提供有益的啟示。從可接受性這個方面考慮,這部選本便不可能與唐代詩歌史完全接軌同步,成為與其配套的唐代詩選教材。否則,專務險怪的盧仝,不選他的《月蝕詩》而選其清新明艷而富於情致的《有所思》,便顯得有些故意與作者唱反調了。除以上兩條基本標準外,詩在藝術上的完整性也是一條重要的取舍標準。盡管詩歌創作中有先得一聯一句而後成篇的情形,詩歌評論中更盛行摘名聯警句評點之風,但不論篇幅長短,一首詩是一個藝術整體。如果全篇僅有一聯一句精警,其餘均平庸餒弱,殊不相稱,如嚴維的《酬劉員外見寄》、賈島的《憶江上吳處士》,雖有“柳塘春水漫,花塢夕陽遲”“秋風吹渭水,落葉滿長安”這樣的佳聯,也不得不因此而加以刪汰。根據以上三條標準,選入了約六百五十首唐五代詩,數量先生的《唐詩選》、中國社科院文研所編選的《唐詩選》大體相當,而具體篇目則各有異同。總的來看,大家名家入選的篇目數量與他們的藝術成就和在詩歌史上的地位還是大體相當的。


    校注。文字的校勘力求精簡,隻擇重要異文出校,一般情況下也隻據作為底本的清編《全唐詩》所標注的異文來改字,不具體羅列所據版本。一般詞語的注釋也力求簡明。但涉及作詩背景、寫作年代、作者歸屬等問題的考證,語典、事典的注釋,則較一般的選本要詳細一些,典故出處也多引原文。


    箋評。這一部分搜集了歷代對所選詩篇的疏解、評論,大體上以時代先後為序加以排列。由於所選多為歷代選本所載的名篇,箋評數量較多,有些隻能擇要載錄。這些疏解、評論不但可以為讀者提供理解賞鋻方面的參考,而且將它們串連起來,就是一首詩的重要接受史料,這對有興趣深入研讀有關作品的讀者來說,參考的價值自然更大一些。


    鋻賞。每首詩後都附有編選者的一篇鋻賞文章。在疏解詩意、再現詩境的同時對全詩的藝術風貌及特色進行一些品評。這部分內容雖亦每有撰寫者的一得之見,但殊未敢自必。希望能對讀者起到初步的引導作用。


    每位詩人都有一篇小傳。在文獻記載和前人、今人考證成果的基礎上,敘述其主要仕歷。重要的詩人則對其創作特色和成就略加評介,並擇要介紹其詩集的箋注本,以便讀者參考。


    撰寫這部書,歷時四載有餘。年高力衰,又全憑手自錄寫,疏誤在所難免。希望得到讀者的指正。


     


    劉學鍇


    2011年12月23日


    於安徽師範大學


    中國詩學研究中心

    媒體評論

    劉學鍇先生《唐詩選注評鋻》,近三十年zuihao的唐詩大型選本。


    ——陳尚君(復旦大學中文繫教授、中國唐代文學學會會長)

     

    披沙揀金的選目,廣征博引的箋評,獨有會心的鋻賞。

    ——莫礪鋒(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中國宋代文學學會會長)
    在線試讀
    李商隱(812—858),字義山,號玉谿生,又號樊南生,原籍懷州河內(轄境包括今河南沁陽市及博愛縣),從祖父起遷居鄭州滎陽。幼年隨父李嗣赴幕,“浙水東西,半紀漂泊”。大和初曾在玉陽山學道。大和三年(829),以所業文謁令狐楚於洛陽,楚奇其纔,令與諸子(緒、绹、綸)同遊。歲末,隨楚赴天平節度使幕,為巡官。後又入令狐楚太原幕。大和五至七年,三應進士試未第。八年依重表叔崔戎於華州、兗海幕。開成二年(837)始登進士第。楚卒,應博學宏辭科試被黜,三年春入涇原節度幕,娶其女。四年釋褐為秘書省校書郎,旋調補弘農尉。五年秋移家長安樊南之召赴陳許幕代草章表。旋居華州周墀幕。會昌二年(842)以書判撥萃授秘書省正字。旋丁母憂居喪。四年春移家永樂。服闋重官秘省正字年(847)三月,隨桂管觀察使鄭亞赴桂林,為觀察支使,掌表記。二年亞貶,罷幕歸京,選盩厔尉,京兆尹留其假參軍事,專章奏。十月,武寧節度使盧弘止奏闢其為判官,得監察御史銜。四年夏,隨弘止至宣武節度使幕。五年春暮,妻王氏卒,商隱罷幕歸京。以文章干令狐绹,授太學博士。七月,東川節度使柳仲郢闢其為掌書記,後改判官。約七年鼕,曾自東川歸京。九年鼕,罷東川幕隨柳仲郢還朝,任鹽鐵推官。十二年病廢返鄭州,卒。商隱工詩擅駢文,曾自編其駢文為《樊南甲集》《樊南乙集》各二十卷。北宋真宗朝編其詩集為三卷。《全唐詩》編其詩為三卷。其詩情調感傷,意境朦矓,富於像征暗示色彩,詠史、詠物、無題及吟詠愛情的篇章均多佳作。清人朱鶴齡、馮浩,近人張采田均有其詩文箋注及年譜。今人葉蔥奇有《李商隱詩集疏注》,劉學鍇、餘恕誠有《李商隱詩歌集解》。
    錦瑟①
    錦瑟無端五十弦②,一弦一柱思華年③。莊生曉夢迷蝴蝶④,望帝春心托杜鵑⑤。滄海月明珠有淚⑥,藍田日暖玉生煙⑦。此情可待成追憶⑧,隻是當時已惘然。
    [校注]
    ①錦瑟,繪有錦繡般花紋的瑟。瑟是古代一種弦樂器。詩詠錦瑟所奏的音樂意境及因此引起的聯想和感受,即“思華年”。此詩大約作於詩人的暮年。②無端,沒來由地。五十弦,《史記·封禪書》:“太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為二十五弦。”③柱,繫弦的木柱。思,憶。華年,青年時代,此處含有身世年華之意。④《莊子·齊物論》:“昔者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而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⑤望帝,《蜀記》:“昔有人姓杜名宇,王蜀,號曰望帝。宇死,俗說雲,宇化為子規。”子規,即杜鵑。⑥月明珠有淚,古代認為海中蚌珠的圓缺與月的盈虧相應。《博物志》:“南海外有鮫人,水居如魚,不廢織績,其眼能泣珠。”⑦藍田,山名,產美玉,在今陝西藍田縣。司空圖《與極浦書》:“戴容州(叔倫)雲:詩家之景,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於眉睫之前也。”⑧可待,何待、豈待。
    [箋評]

    李商隱(812—858),字義山,號玉谿生,又號樊南生,原籍懷州河內(轄境包括今河南沁陽市及博愛縣),從祖父起遷居鄭州滎陽。幼年隨父李嗣赴幕,“浙水東西,半紀漂泊”。大和初曾在玉陽山學道。大和三年(829),以所業文謁令狐楚於洛陽,楚奇其纔,令與諸子(緒、绹、綸)同遊。歲末,隨楚赴天平節度使幕,為巡官。後又入令狐楚太原幕。大和五至七年,三應進士試未第。八年依重表叔崔戎於華州、兗海幕。開成二年(837)始登進士第。楚卒,應博學宏辭科試被黜,三年春入涇原節度幕,娶其女。四年釋褐為秘書省校書郎,旋調補弘農尉。五年秋移家長安樊南之召赴陳許幕代草章表。旋居華州周墀幕。會昌二年(842)以書判撥萃授秘書省正字。旋丁母憂居喪。四年春移家永樂。服闋重官秘省正字年(847)三月,隨桂管觀察使鄭亞赴桂林,為觀察支使,掌表記。二年亞貶,罷幕歸京,選盩厔尉,京兆尹留其假參軍事,專章奏。十月,武寧節度使盧弘止奏闢其為判官,得監察御史銜。四年夏,隨弘止至宣武節度使幕。五年春暮,妻王氏卒,商隱罷幕歸京。以文章干令狐绹,授太學博士。七月,東川節度使柳仲郢闢其為掌書記,後改判官。約七年鼕,曾自東川歸京。九年鼕,罷東川幕隨柳仲郢還朝,任鹽鐵推官。十二年病廢返鄭州,卒。商隱工詩擅駢文,曾自編其駢文為《樊南甲集》《樊南乙集》各二十卷。北宋真宗朝編其詩集為三卷。《全唐詩》編其詩為三卷。其詩情調感傷,意境朦矓,富於像征暗示色彩,詠史、詠物、無題及吟詠愛情的篇章均多佳作。清人朱鶴齡、馮浩,近人張采田均有其詩文箋注及年譜。今人葉蔥奇有《李商隱詩集疏注》,劉學鍇、餘恕誠有《李商隱詩歌集解》。 
    錦瑟① 
    錦瑟無端五十弦②,一弦一柱思華年③。莊生曉夢迷蝴蝶④,望帝春心托杜鵑⑤。滄海月明珠有淚⑥,藍田日暖玉生煙⑦。此情可待成追憶⑧,隻是當時已惘然。 
    [校注] 
    ①錦瑟,繪有錦繡般花紋的瑟。瑟是古代一種弦樂器。詩詠錦瑟所奏的音樂意境及因此引起的聯想和感受,即“思華年”。此詩大約作於詩人的暮年。②無端,沒來由地。五十弦,《史記·封禪書》:“太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為二十五弦。”③柱,繫弦的木柱。思,憶。華年,青年時代,此處含有身世年華之意。④《莊子·齊物論》:“昔者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而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⑤望帝,《蜀記》:“昔有人姓杜名宇,王蜀,號曰望帝。宇死,俗說雲,宇化為子規。”子規,即杜鵑。⑥月明珠有淚,古代認為海中蚌珠的圓缺與月的盈虧相應。《博物志》:“南海外有鮫人,水居如魚,不廢織績,其眼能泣珠。”⑦藍田,山名,產美玉,在今陝西藍田縣。司空圖《與極浦書》:“戴容州(叔倫)雲:詩家之景,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於眉睫之前也。”⑧可待,何待、豈待。 
    [箋評] 
    劉攽曰:李商隱有《錦瑟》詩,人莫曉其意,或謂是令狐楚家青衣也。(《中山詩話》) 
    黃朝英曰:義山《錦瑟》詩……山谷道人讀此詩,殊不曉其意,後以問東坡,東坡雲:“此出《古今樂志》,雲:錦瑟之為器也,其弦五十,其柱如之,其聲也,適、怨、清、和。”案李詩“莊生曉夢迷蝴蝶”,適也;“望帝春心托杜鵑”,怨也;“滄海月明珠有淚”,清也;“藍田日暖玉生煙”,和也。一篇之中,曲盡其意,史稱其瑰邁奇古,信然。劉貢父《詩話》以謂錦瑟乃當時貴人愛姬之名,義山因以寓意,非也。(《靖康緗素雜記》) 
    邵博曰:《莊生》《望帝》,皆瑟中古曲名。(《邵氏聞見後錄》) 
    張邦基曰:瑟譜有適、怨、清、和四曲名,四句蓋形容四曲耳。(《墨莊漫錄》) 
    王世貞曰:李義山《錦瑟》中二聯是麗語,作適、怨、清、和解甚通。然不解則涉無謂,既解則意味都盡,以此知詩之難也。(《藝苑卮言》卷四) 
    胡應麟曰:錦瑟是青衣名,見唐人小說,謂義山有感作者。觀此詩結句及“曉夢”、“春心”、“藍田”、珠淚等,大概《無題》中語,但首句略用錦瑟引起耳。宋人認作詠物,以適、怨、清、和字面附會穿鑿,遂令本意懵然。且至“此情可待成追憶”處,更說不通。學者試盡屏此等議論,隻將題面作青衣,詩意作追憶讀之,自當踊躍。(《詩藪·內編·近體上·五言》) 
    胡震亨曰:以錦瑟為真瑟者痴,以為令狐楚青衣,以為商隱莊事楚,狎绹,必绹青衣亦痴。商隱情詩,借詩中兩字為題者盡多,不獨《錦瑟》。(《唐音癸簽·詁箋八》) 
    周珽曰:此詩自是閨情,不泥在錦瑟耳……屠長卿注雲:義山嘗通令狐楚之妾,名錦而善彈,故作以寄思。言瑟聲甚悲,而情思在妙年女子所彈者乃有適、怨、清、和之妙,令人思之不能釋也。末謂此自宜及時盡情撫弄,豈可待他年空成追憶,致悔當時惘然不曲傳其懷抱而自失也。(《刪補唐詩選脈箋釋會通評林·晚七律》) 
    陸時雍曰:總屬影借。(《唐詩鏡》) 
    朱鶴齡曰:按義山《房中曲》:“歸來已不見,錦瑟長於人。”此詩寓意略同。是以錦瑟起興,非專賦錦瑟也。《緗素雜記》引東坡適怨清和之說,吾不謂然,恐是偽托耳。《劉貢父詩話》雲:“錦瑟,當時貴人愛姬之名。”或遂實以令狐楚青衣,說尤誣妄,當亟正之。(《李義山詩集箋注》) 
    吳喬曰:《唐詩紀事》以錦瑟為令狐丞相青衣,愚謂丞相指楚言。(首句)舊事年深,托怨於瑟柱之多。(次句)追思前事。(三句)“迷”言仕途速化之無術。(四句)義山王孫,故用望帝。(五句)述己思楚之意。(六句)言绹通顯之樂。(七八句)言楚之厚德,不待绹今日見疏而後追思之,雖在其存日,已自惘然出於望外也。(《西昆發微》) 
    馮舒曰:義山又有句雲:“錦瑟長於人。”則錦瑟必是婦人。或雲令狐楚妾也,則中四句了然可辨,不過雲此有淚明珠、生煙寶玉是活寶耳。宋人夢說何足道!(《二馮評閱瀛奎律髓》) 
    馮班曰:令狐,玉谿之師。若盜其妾,豈堪入詠?此是李集首,決如東坡解方是。(同上) 
    陸次雲曰:義山晚唐佳手,佳莫佳於此矣。意致迷離,在可解不可解之間,於初、盛諸家中得未曾有。三楚精神,筆端獨得。(《五朝詩善鳴集》) 
    朱彝尊曰:此悼亡詩也。意亡者喜彈此,故睹物思人,因托物起興也。瑟本二十五弦,弦斷而為五十弦矣,故曰“無端”也,取斷弦之意也。“一弦一柱”而接“思華年”,二十五歲而歿也。蝴蝶、杜鵑,言已化去也。“珠有淚”,哭之也,“玉生煙”,已葬也,猶言埋香瘞玉也。此情豈待今日追憶乎?隻是當時生存之日已常憂其至此,而預為之惘然,必其婉弱多病,故雲然也。(《李義山詩集輯評》卷二) 
    錢良擇曰:此悼亡詩也……錦瑟當是亡者平日所御,故睹物思人,因而托物起興也。集中悼亡詩甚多,所悼者之女。舊解紛紛,殊無意義。(《唐音審體》)按:句下箋與朱彝尊評略同,不錄。 
    田同之曰:義山《錦瑟》詩,撚首二字為題,即無題義,是。蓋此詩之佳,在一弦一柱中思其華年,心思紊亂,故中聯不倫不次,沒首沒尾,正所謂“無端”也。而以“清和適怨”傅之,不亦拘乎!(《西圃詩說》) 
    何焯曰:此悼亡之詩也。首特借素女鼓五十弦瑟而悲,泰帝禁不可止發端,言悲思之情有不可得而止者。次連則悲其遽化為異物,腹連又悲其不能復起之九原也。曰“思年華”,曰“追憶”,指趣曉然,何事紛紛附會乎?錢飲光亦以為悼亡之詩,與吾意合。“莊生”句,取義於鼓盆也。但雲“生平不喜義山詩,意為詞掩”,卻所未喻。亡友程湘衡謂此義山自題其詩以開集首者,次聯言作詩之旨趣,中聯又自明其匠巧也。餘初亦頗喜其說之新,然義山集三卷出於後人掇拾,非自定,則程說固無據也。(《義門讀書記》)按:王應奎《柳南隨筆》雲:“玉谿《錦瑟》詩,從來解者紛紛,迄無定說。而何太史義門(焯)以為此義山自題其詩以開集首者。首聯……言平時述作,遽以成集,而一言一詠,俱是追憶生平也。次聯……言集中諸詩,或自傷其出處,或托諷於君親,蓋作詩之旨趣盡在於此也。中聯……言清詞麗句,珠輝玉潤,而語多激映,又有根柢,則又自明其匠巧也。末聯……言詩之所陳,雖不堪追憶,庶幾後之讀者知其人而論其世,猶可得其大凡耳。”與何焯《讀書記》所雲不同,姑附此。 
    《李義山詩集輯評》朱筆評曰:此篇乃自傷之詞,騷人所謂美人遲暮也。“莊生”句言付之夢寐,“望帝”句言待之來世;“滄海”“藍田”,言埋而不得自見;“月明”“日暖”,則清時而獨為不遇之人,尤可悲也。義山集三卷,猶是宋本相傳舊次,始之以《錦瑟》,終之以《井泥》,合二詩觀之,則吾謂自傷者更無疑矣。感年華之易邁,借錦瑟以發端。“思年華”三字,一篇之骨。三四賦“思”也,五六賦“年華”也。末仍結歸“思”字。諸家皆以為悼亡之作。“莊生”句,言其情歷亂;“望帝”句,訴其情哀苦;珠淚、玉煙,以自喻其文采。(以上各條與何焯《讀書記》之解不同,疑非何氏評,故另立一條。) 
    查慎行曰:此詩借題寓感,解者必從錦瑟著題,遂苦苦牽合。讀到結句,如何通得去?(《初白庵詩評》) 
    胡以梅曰:興言錦瑟,必當年所善之人能此樂者,故觸緒興思……今專用五十弦,言悲來無端耳……思年華,從弦柱配合言,若謂五十弦論年,則非矣……第二句既脫卸於年華,中四盡承之……三當年之迷戀,四五彼此離思淒惋,六即“綠葉成萌子滿枝”也。此情即四句之情,當年已是不堪,而況今日成追憶哉!(《唐詩貫珠串釋》) 
    《唐詩鼓吹評注》:此義山有托而詠也。首言錦瑟之制,其弦五十,其柱如之,以人之年華而移於其數。樂隨事去,事與境遷,故於是乎可思耳。乃若年華所歷,適如莊生之曉夢,怨如望帝之春心,清而為滄海之珠淚,和而為藍田之玉煙,不特錦瑟之音有此四者之情已。夫以如此情緒,事往悲生,不堪回首,固不可待之他日而成追憶也。然而流光荏苒,韶華不再,遙遡當時,則已惘然矣,此情終何極哉!此詩說者紛紛……自東坡謂詠錦瑟之聲,則有適怨清和之解說,詩家多奉為指南。然以分配中兩聯固自相合,如“無端”“五十弦柱”“思年”,則又何解以處此?詳玩“無端”二字,錦瑟弦柱當屬借語,其大旨則取五十之義,“無端”者,猶言歲月忽已晚也,玩下句自見。顧其意言所指,或憶少年之艷冶,而傷美人之遲暮,或感身世之閱歷,而悼壯夫之晼晚,則未可以一辭定也。 
    杜詔曰:詩以錦瑟起興。“無端”二字,便有自訝自憐之意,此瑟之弦遂五十耶?瑟之柱如其弦,而人之年已歷歷如其柱矣,即孔北海所謂五十年忽焉已至也。莊生夢醒,化蝶無蹤;望帝不歸,啼鵑長托;以比華年之難再也。感激而明珠欲淚,綢繆而暖玉生煙,年華之情爾爾。不但今日追憶無從,而在當日已成虛負,故曰“惘然”。(《中晚唐詩叩彈集》) 
    徐夔曰:此義山自傷遲暮,借錦瑟起興……五十以前,如莊生之夢了不可追;五十以後,如望帝之心托於來世。珠玉席上之珍,無如沉而在下,韜光匿彩,隻自韞櫝而已。“此情可待成追憶,隻是當時已惘然”,謂始原不薄,自今追憶,不覺惘然,能不痛念而自傷哉!“當時”,言非一日也。(王欣夫《唐人書錄十四種》引,載《中國古典文學叢考》輯) 
    杜庭珠曰:“夢蝶”,謂當時牛、李之紛纭;“望帝”,謂憲、敬二宗被弒;五十年世事也。“珠有淚”,謂悼亡之感;“藍田玉”,即龍種鳳雛意:五十年身事也。(《中晚唐詩叩彈集》) 
    徐德泓雲:此就瑟而寫情也。弦多則哀樂雜出矣。中二聯,分狀其聲,或迷離,或哀怨,或淒涼,或和暢,而俱有年華之思在內也。故結聯以“此情”二字緊接。追維往昔,不禁百端交感,又不知從何而起,故曰“可待”、曰“惘然”,與“無端”兩字合照,惝恍之情,流連不盡。(《李義山詩疏》) 
    陸鳴皋曰:“無端”二字,即含興感意,而以“思華年”接之。物像、人情,兩意交注,首尾拍合,情境始佳。若僅謂寫瑟之工,便成死煞。(《李義山詩疏》) 
    陸昆曾曰:悼亡之作無疑。蓋頌瑟本二十五弦,今曰五十弦,是一齊斷卻,一弦變為兩弦故也。曰“無端”者,出自不意也。一弦一柱思華年,從此意說到人身上來。莊生蝴蝶,望帝杜鵑,同是物化,引以悼其妻之亡。五六指所遺之子女言。古人愛女,以掌上珠譬之。孫權見諸葛恪,謂其父瑾曰:“藍田生玉。”又戴容州有“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於眉睫之間”之語。義山悼傷後,即赴東蜀闢,詩曰“珠有淚”,悲女之失母也;曰“玉生煙”,嘆己之遠子也。結言夫婦兒女之情,每一追憶,輒為惘然,此《錦瑟》所由寄慨也。(《李義山詩解》) 
    姚培謙曰:此悼亡之作,托錦瑟起興。瑟本五十弦,古人破之為二十五弦,是瑟已破矣。今曰“無端五十弦”,猶已破之鏡,而想未破時之團圓。一弦一柱,歷歷都在心頭,正七句所謂“追憶”也。次聯蝴蝶杜鵑,乃已破後之幻想。中聯明珠暖玉,乃未破時之精神。而已愁到已破之後,蓋人生奇福,常恐消受不得也。(《李義山詩集箋注》) 
    屈復曰:此詩解者紛紛,有言悼亡者,有言憂國者,有言自比文纔者,有言思侍兒錦瑟者,不可悉數。凡詩無自序,後之讀者,就詩論詩而已,其寄托或在君臣朋友夫婦昆弟間,或實有其事,俱不可知。自《三百篇》、漢、魏、三唐,男女慕悅之詞,皆寄托也。若必強牽其人其事以解之,作者固未嘗語人,解者其誰曾起九原而問之哉?以“無端”弔動“思華年”,中四緊承。七“此情”緊收,“可待”字、“隻是”字遙應“無端”字。一,興也,二,一篇主句。中四皆承“思華年”。七八總結。三四言情厚也……五別離之淚。六可望而不可親,別離之情。月明而珠有淚,則月虧珠闕可知矣,故曰別離之淚。(《玉谿生詩意》) 
    ……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