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珠還合浦 歷劫重光:《永樂大典》的回歸和再造
    該商品所屬分類:古籍 ->
    【市場價】
    2870-4160
    【優惠價】
    1794-2600
    【作者】 國家圖書館 
    【所屬類別】 圖書  古籍  古籍整理  其他古籍整理 
    【出版社】國家圖書館出版社 
    【ISBN】9787501366057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01366057
    作者:國家圖書館

    出版社:國家圖書館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1年11月 

        
        
    "

    內容簡介

    本書是國家圖書館(國家典籍博物館)主辦的“珠還合浦 歷劫重光——《永樂大典》的回歸和再造”展覽的圖錄。展覽分為“大典猶看永樂傳”“合古今而集大成”“久閱滄桑惜弗全”“遂使已湮得再顯”“珠還影歸惠學林”,繫統講述《永樂大典》的編纂經過、版式外觀、聚散流變、影印輯佚,重點介紹國家圖書館入藏224冊《永樂大典》的歷程,以及對《永樂大典》的修復、保護、整理與利用。展出善本、輿圖、手稿、拓本等各類館藏文獻共79冊,其中尤以9冊嘉靖副本《永樂大典》彌足珍貴。本圖錄即是展覽內容的忠實再現。

    作者簡介

    中國國家圖書館是亞洲規模的圖書館,居世界國家圖書館第三位。國家圖書館全面入藏國內正式出版物,起國家總書庫之職責,是世界上入藏中文文獻多的圖書館。

    前言
    《永樂大典》的聚散離合與國家圖書館的保護利用
    《永樂大典》成書於明成祖永樂六年(1408),是中國古代的類書,也是迄今為止世界上的百科全書,計22937卷(含目錄與凡例60卷)、11095冊、約3.7億字,收書七八千種,保存了明永樂朝以前中國歷史地理、文學藝術、哲學宗教和百科文獻,素有典籍淵藪、佚書寶庫之美譽。
    嘉靖四十一年(1562),明世宗朱厚熜又命重錄一部《永樂大典》,自此,大典遂有永樂正本和嘉靖副本之分。離奇的是,永樂正本在隆慶以後不知所蹤,下落成謎;嘉靖副本亦是命途多舛,屢遭劫難,目前所知,海內外存世僅見400餘冊,不足原書的4%,令人扼腕嘆惜。
    這部“合古今而集大成”的曠世宏編、煌煌巨著,由於其珍貴的文獻價值和自身不幸遭遇,為後世留下了諸多故事和待解之謎。

    一、大典編修緣起、過程及嘉靖重錄

    《永樂大典》的聚散離合與國家圖書館的保護利用                                   


    《永樂大典》成書於明成祖永樂六年(1408),是中國古代的類書,也是迄今為止世界上的百科全書,計22937卷(含目錄與凡例60卷)、11095冊、約3.7億字,收書七八千種,保存了明永樂朝以前中國歷史地理、文學藝術、哲學宗教和百科文獻,素有典籍淵藪、佚書寶庫之美譽。


    嘉靖四十一年(1562),明世宗朱厚熜又命重錄一部《永樂大典》,自此,大典遂有永樂正本和嘉靖副本之分。離奇的是,永樂正本在隆慶以後不知所蹤,下落成謎;嘉靖副本亦是命途多舛,屢遭劫難,目前所知,海內外存世僅見400餘冊,不足原書的4%,令人扼腕嘆惜。


    這部“合古今而集大成”的曠世宏編、煌煌巨著,由於其珍貴的文獻價值和自身不幸遭遇,為後世留下了諸多故事和待解之謎。


     


    一、大典編修緣起、過程及嘉靖重錄


    明璋喜讀雜書,二十一年(1388),中書庶吉士解縉上言:“臣見陛下好觀《說苑》《韻府》雜書與所謂《道德》《心經》者,竊謂甚非所宜也。《說苑》出於劉向,溺於妄誕,所取不經。《韻之陰氏,抄緝穢蕪,略無可采。陛下若喜其便於檢閱,則願集一二志士儒英,上溯唐虞夏商周孔之華奧,下及關閩濂洛之佳葩,根實精明,隨事類別,勒成一經,上接經史,豈非太平制作之一端也歟?”(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解縉《文毅集》卷一)


    明太祖稱善。但由於解縉恃纔傲物等因由,修書之事未能啟動。洪武三十一年(1398璋又命侍讀唐愚士等人輯“經史百家之言”為《類要》,然而當年閏五月即駕崩,修纂之事隨之擱淺。


    1403年,朱棣通過靖難之役奪位成功後,意圖以文治籠絡人心,消彌“靖難之變”後朝野上下的不平之氣,於是對侍讀學士解縉等說:“天下古今事物散載諸書,篇帙浩繁,不易檢閱。朕欲悉采各書所載事物類聚之,而統之以韻,庶幾考索之便,如探囊取物。凡書契以來經史子集、百家之書,至於天文、地志、陰陽、醫卜、僧道、六藝之言,備輯為一書,毋厭浩繁。”(《明通鋻》卷十五)


    解縉等受命召集百餘人,組成修書班子,於南京文淵閣設局開纂。永樂二年(1404)十一月修成進上,賜名《文獻大成》。但朱棣並不滿意,認為收書不夠,尤其是宮廷新入藏的圖書未能收入,於是在永樂三年,又命姚廣孝與解縉等重修,這次延攬四方文儒宿學達二三千人。


    永樂五年(1407)書成,朱棣審閱後甚為滿意,親自撰序,正式定名《永樂大典》。永樂六年鼕,清抄工作全部完成,計22937卷,11095冊,大體10冊一函套,分裝1100餘函。


    《永樂大典》皆用明黃色絲絹包面,開本闊大,極具皇家富貴氣像。紙張采用以桑樹皮和楮樹皮為主要原料的皮紙,“繭素燦如雪”,是書寫的極佳用紙。全書正文用明代官用楷書“臺閣體”抄寫,書法秀麗工整,書中還配有大量插圖,形像逼真。


    《永樂大典》修成後,初藏於南京文淵閣,永樂十九年(1421)朱棣遷都北京,大典亦隨之來京,先藏於左順門北廊,後移至文樓。可以說一直深藏於禁中秘府,即使內閣重臣也無權翻閱。而明朝皇帝大多並未直接利用過此書,僅有弘治和嘉靖兩位皇帝真正翻閱過。嘉靖帝崇信道教,好長生不老之術,案頭常置大典若干冊,便於隨時尋求養生良方。


    嘉靖三十六年(1557),紫禁城大火,奉天門、華蓋、謹身三大殿被燒毀,嘉靖帝擔心殃及附近文樓貯藏的大典,一夜之中傳諭三四次下令搬遷至古今通集庫,使大典幸免於火海。為防不測,他決定重錄一部大典。嘉靖四十一年(1562)秋,正式任命高拱、瞿景淳負責校理繕寫《永樂大典》副本。重錄工作直到嘉靖去世次年,年(1567)纔大功告成,共耗時五年,嘉靖副本與永樂正本在內容和外觀上別無二致。副本一直收藏於皇史宬,直至清雍正間開三禮書局,纔搬遷至翰林院。


     


    二、《永樂大典》正、副本的離奇命運


    隆慶初年,《永樂大典》副本錄畢之後,文獻中幾乎再難尋到有關永樂正本的記述,迄今為止,亦未發現存世的正本實物,其下落遂成難解之謎。世人對於永樂正本的下落做出了諸多猜測,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六種觀點:陪葬嘉靖帝永陵說;明萬歷年間焚毀說;明末焚毀於北京說,此說目前占據主流;明末清初毀於南京文淵閣說;藏於北京皇史宬夾牆內說;毀於清乾清宮大火說。


    既然永樂正本不知所蹤,下落成謎,那麼,嘉靖副本的命運又是如何呢?


    據清人高士奇《續編珠》記載,存放在皇史宬的《永樂大典》副本早在明清鼎革之際已有佚失。清雍正間開三禮書局被移至翰林院敬一亭後,副本屢遭阨運,絕大部分被有近水樓臺之便的官員盜竊,少數或毀於戰火,或被劫掠,流散至民間乃至海外。年(1909),翰林院僅存64冊,後撥交給京師圖書館(國家圖書館前身)。


    首先看官員的夾帶盜竊。明嘉靖、隆慶年間重錄《永樂大典》副本之時,大量官員參與謄抄工作,頻繁接觸正本,正、副本皆有遺失。據明末清初學者張岱《瑯嬛文集》記載,其祖父張汝霖曾在官員胡敬辰家中見到私藏的《永樂大典》30餘冊,他自己也曾在胡家見到20餘冊。


    清康熙中期以後,特別是乾隆帝設《四庫全書》館以來,一些官員利用《永樂大典》裒輯佚文,部分官員趁機偷書,副本隨之再次流失。至乾隆五十九年(1794),副本已缺失1154冊。嘉道年間,翰林院以《永樂大典》編纂《全唐文》《大清一統志》等書,副本又被盜走無算。1860年英法聯軍攻占北京後,官員夾帶盜竊之風愈發猖狂,副本開始大規模流散。清末翰林院侍讀學士文廷式一人便盜走百餘冊。這些被盜走的《永樂大典》多被售予各國使節、書肆和文人,通常每冊售價十兩白銀。


    其次是戰火焚毀。相傳明末李自成撤出北京之時,部分副本即遭焚毀。清咸豐十年(1860),英法聯軍攻陷北京,翰林院所存《永樂大典》等珍貴古籍慘遭兵燹之災。1900年6月23日,清軍和義和團攻打英國使館,為使其腹背受敵,焚毀了與英國使館一牆之隔的翰林院,導致部分《永樂大典》化為灰燼。8月13日,八國聯軍攻打北京,幸存的大典被當做磚石,用來支墊軍用物資以及構築戰壕、填平溝渠,甚至被用來遮蔽彈雨,《永樂大典》再遭毀壞。


    再次是劫掠。清咸豐十年(1860),英法聯軍攻占北京,大量《永樂大典》被當做戰利品劫往歐洲,其中以英軍搶掠多。光緒二十六年(1900),翰林院遭庚子戰火焚燒之際,部分《永樂大典》被英國使館人員運至英使館,不少使館人員趁機私自盜走。八國聯軍侵占北京後,部分《永樂大典》又被聯軍士兵據為己有。據統計,翰林院在“庚子之變”中計遺失了至少605冊《永樂大典》。


    乾隆帝曾嘆惜《永樂大典》雲:“大典猶看永樂傳,搜羅頗見費心堅。兼及釋道欠精核,久閱滄桑惜弗全。”歷史的塵埃已經拂去,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永樂大典》雖為零圭碎璧,然猶可珍惜;殘膏剩馥,卻沾溉無窮!


     



    • 珠還合浦:國家圖書館的大典收藏、保護與利用


    《永樂大典》收錄有上自先秦、下訖明初的七八千種古代典籍,且對所收文獻甚少修改,堪稱“典籍淵藪”。然而,隨著時光的流逝,諸多珍貴典籍相繼亡佚。也正因此,《永樂大典》作為“佚書寶庫”的價值日益突顯。


    自明代中期至今,歷代學者對《永樂大典》的輯佚工作從未停止,特別是清乾隆年間纂修《四庫全書》時達到高潮。到乾隆四十六年(1781),共輯出經部66種、史部41種、子部103種、集部175種,總計385種4946卷。如西晉杜預的《春秋釋例》、查考唐人世繫及生平傳記的和姓纂》、後來列入“二十四史”之一的薛居正《舊五代史》、研究南宋初年歷史的重要史料《建炎以來繫年要錄》、宋代醫學名著《博濟方》《傷寒微旨》、著名的目錄學著作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等,依靠這次輯出,纔得以流傳下來。


    國家圖書館學者利用《永樂大典》的輯佚工作也很突出,任館長繆荃孫從《永樂大典》中輯出《曾公遺錄》《中興戰功錄》《明永樂順天府志》《明瀘州志》等書。1929年出任國立北平圖書館(國家圖書館前身)中文采訪組組長和善本部考訂組組長的趙萬裡,先後輯出《陳了翁年譜》《薛仁貴征遼事一統志》等珍貴佚書208種。1965年,他還將家藏2冊《永樂大典》捐贈給國家圖書館。


    國家圖書館從建館之初即致力於大典的搜集與保護。百餘年來,在社會各界和幾代國圖人的不懈努力下,在中央政府的關懷下,通過政府撥交、海外送還、藏家捐贈、員工采訪等多種途徑,先後入藏《永樂大典》224冊,為已知存世《永樂大典》海內外藏家。其中,62冊現暫存臺北“故宮博物院”。


    這62冊大典是怎麼到的中國臺北呢?1937年“八一三”事變後,國立北平圖書館存放於上海的典籍安全遭到威脅,代理館長袁同禮和上海辦事處錢存訓通過駐美國使館聯繫,挑選部分善本運往美國寄存,選取的善本中有60冊《永樂大典》。在王重民等人共同努力下,1942年,這些書分裝102箱運抵美國,由美國國會圖書館代為保管。後來,又將與德國漢堡大學通過圖書交換所得2冊彙入此批中,共計62冊。1965年,這批善本轉運臺灣,先存“中央圖書館”,後存臺北故宮博物院,產權仍歸國立北平圖書館。


    《永樂大典》的海外回歸主要來自於前蘇聯和前德意志民主共和國(今德國)。其中1951、1954年,蘇聯列寧格勒大學東方繫圖書館和國立列寧圖書館分別將11冊和52冊歸還中國。1955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總理格羅提渥訪華,將德國萊比錫大學圖書館所藏3冊《永樂大典》贈還中央人民政府,後被撥交北京圖書館(國家圖書館前身)收藏。


    國內方面,魯迅、袁同禮、鄭振鐸等人對《永樂大典》入藏國家圖書館貢獻尤著。1909年8月5日,清學部奏請將內閣、翰林院僅存64冊《永樂大典》移送京師圖書館,由於這批書被翰林院掌院學士陸潤庠搬至其家秘藏,手續未能馬上辦理。中華民國成立後,魯迅出任*社會教育司科科長,主管圖書館事務,他多次向陸潤庠索要,這批書終於1912年7月入藏京師圖書館。


    袁同禮曾在1929—1948年間先後擔任國立北平圖書館副館長、館長。他是世界範圍內調查《永樂大典》存世卷目“人”。歷時十五年,足跡遍及美、英、德、奧等國,對流散國外的《永樂大典》進行調查、收集、復制,至1933年,證實中外公私所藏有349冊,基本摸清了海內外所存《永樂大典》的狀況,並在任內實現了大多數現存《永樂大典》的影像回歸,功績卓著。袁同禮還先後撰寫發表《永樂大典考》等文章,為後人進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礎。


    原文化部副部長鄭振鐸對《永樂大典》的搜集整理尤其關心,對推動建國之初各界獻書獻寶熱潮起到了重要作濟、周叔弢捐贈《永樂大典》,蘇聯列寧格勒大學向我國歸還《永樂大典》等事宜,均由其經手並轉撥北京圖書館收藏。在其促使下,1951年8月,北京圖書館成功舉辦《永樂大典》展覽,極大激發了各界群眾的愛國熱情,紛紛將自己收藏的《永樂大典》等古籍交由北京圖書館集中存藏。


    《永樂大典》入藏國家圖書館後,曾先後進行過兩次較大規模修復。其中2002年開始的規模性修復,在“整舊如舊”原則指導下,國圖古籍修復師們創造性地采用了“掏補法”修補技術。即在不拆掉書皮和紙捻的情況下,將補紙按照書頁破損形狀撕好,塗上漿糊,撤去水分。之後借助竹啟子、鑷子等輔助工具,將補紙伸進折頁中間,對準破損部位,一點一點“掏”著修補。憑借修復人員扎實的技術功底、豐富的修復經驗,達到了預期的修復效果。為了更好地存放這一珍貴典籍,國家圖書館還為《永樂大典》專門制作了三個紫檀木櫃,櫃內設計成淺抽屜樣式,每個抽屜內可平放一冊大典。


    2002年4月,國家圖書館舉辦《永樂大典》編纂600周年國際研討會,來自中、美、英、法、俄等國的專家學者參會研討。時任國家圖書館館長任繼愈呼吁,將散藏世界各地的《永樂大典》彙集一編,仿真再版,得到了各地圖書館的響應。


    2007年,國家古籍保護中心成立後,一直心繫海外《永樂大典》的回歸與再造。海外藏《永樂大典》仿真影印出版項目陸續被納入“中華古籍保護計劃”“2011—2020年國家古籍整理出版規劃”。截至目前,國家圖書館出版社已累計仿真影印出版海內外《永樂大典》233冊,約占現知總量的56%,包括大陸所藏164冊,海外5個國家13個收藏機構的69冊,使得這一珍貴古籍能夠化身千百,服務社會。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保護中華文化根脈做出了應有貢獻。


    2014年12月20日,*總書記在澳門大學橫琴新校區考察時,向澳門大學贈送了由國家圖書館出版社印制出版的《永樂大典》仿真影印本,並現場簽名。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總書記在講話中多次提到“以史為鋻,開創未來”,強調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十四五”規劃首次將古籍和文物並列相提,指出要“加強文物和古籍保護研究利用”,突出了古籍的重要地位。


    《永樂大典》記載著源遠流長的中國歷史,蘊含著博大精深的知識體繫,凝聚著中華民族的思想智慧,是中華古籍的經典代表,是貫徹落實*總書記關於文化建設指示精神的寶貴資源。在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之後,以《永樂大典》為代表的中華古籍對滿足人民精神生活、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國家軟實力等將具有越來越重要的價值。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