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張居正全集之一:張太嶽集(布面精裝全三冊)
    該商品所屬分類:古籍 ->
    【市場價】
    1427-2068
    【優惠價】
    892-1293
    【作者】 (明)張居正 
    【所屬類別】 圖書  古籍  集部  總集類 
    【出版社】中國書店出版社 
    【ISBN】9787514923629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純質紙
    包裝:精裝

    是否套裝:是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14923629
    作者:(明)張居正

    出版社:中國書店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9年09月 

        
        
    "

    產品特色

    width="1000"

    編輯推薦

    讀書人成事兒的標杆——“中國六大政治家”之一張居正


            國學大師熊十力這樣評價張居正:“毅然以一身擔當天下安危,任勞任怨,不疑不布,卒能扶危定傾,克成本原者,餘考之前史,江陵一人而已。”《張太嶽集》收錄了張居正一生所著的文字,涵蓋了他全部的政治思想和治國實踐,完整記錄了張居正如何讓大明朝從國庫入不敷出到國富民強,如何做好帝師、教育萬歷皇帝,如何處理常人難以想像的困難,解決成事兒過程中遇到的各種阻礙,理順與皇帝、太後、宦官、大臣等等各方面的關繫,*終成就萬歷中興的。


     


    以張居正的兒子張嗣修、張懋修等編撰的萬歷刻本為底本


            張居正去世後,一度被萬歷皇帝抄家,其子也被流放,更別談全集的出版了。後萬歷皇帝醒悟到自己的錯誤,終將其子赦免回京。其次子張嗣修、三子張懋修等回京後的主要工作便是為其父編撰全集。張嗣修、張懋修當年均是科舉三鼎甲人物,又對其父的思想、文字*為了解,其編撰的全集自然有*的質量保證。在編撰過程中,張嗣修、張懋修還對於一些背景信息不明的部分,進行了細致的補充說明。後世張居正全集諸本,內容絕大部分依照這套萬歷刻本。這套刻本堪稱諸本之母。


     


    在底本基礎上,簡體版還對張居正文字進行了增補


            基於後期對張居正文字的新發現,以及張嗣修等基於當時客觀條件未能收入《張太嶽集》的文字,都進行了大量的補充,以期使這套全集更臻完善。特別是對於奏疏、為萬歷皇帝編寫的教科書等,都進行了大量的增補。


     


    布面精裝,簡體橫排標點本

     
    內容簡介

            《張居正全集之一:張太嶽集》是《張居正全集》的*部分,以張居正之子張嗣修、張懋修等整理、編纂的《張太嶽集》為底本,簡化、點校而成,同時對後人在相應分類下輯佚的內容進行了補充。全書共分為奏疏、書牘、詩集、文集、行實等幾部分組成,完整展現了張居正的作品,布面精裝,簡體橫排本。

    作者簡介

            張居正,生於1525年,卒於1582年,字叔大,號太嶽,幼名張白圭,生於江陵(今湖北荊州),故而時人又稱 “張江陵”。明朝中後期政治家、改革家,萬歷皇帝朱翊鈞的老師,官至內閣首輔,開創了“萬歷新政”,史稱“張居正改革”,這是中國歷史上影響為深遠、為成功的改革之一。 財政上,清丈田地、推行“一條鞭法”,總括賦、役,皆以銀繳;軍事上,任用戚繼光、李成梁等名將鎮北邊,用凌雲翼、殷正茂等平定西南叛亂;吏治上,實行綜核名實,采取“考成法”考核各級官吏,政體為之肅然。


            張居正去世後,贈上柱國,謚文忠(後均被褫奪),是明代生前就被授予太傅、太師的文官。死後曾被萬歷皇帝抄家,至明熹宗天啟年間又恢復名譽。

    目錄
    上冊 目錄
    (奏疏)
    張太嶽集序 明 瀋鯉
    書太嶽先生文集後 明 呂坤
    編次先公文集凡例敬題 張嗣修等
    書牘凡例敬題 張嗣修等
    先公致禍之由敬述 明 張懋修等
    太嶽先生文集評 與徐從善知己 明 劉芳節

    奏疏 卷一
    陳六事疏
    請冊立東宮疏
    請停取銀兩疏閣中公本
    請宥言官疏公本

    上冊  目錄


    (奏疏)


    張太嶽集序 明 瀋鯉


    書太嶽先生文集後 明 呂坤


    編次先公文集凡例敬題  張嗣修等


    書牘凡例敬題  張嗣修等


    先公致禍之由敬述 明 張懋修等


    太嶽先生文集評  與徐從善知己 明 劉芳節


     


    奏疏  卷一


    陳六事疏


    請冊立東宮疏


    請停取銀兩疏閣中公本


    請宥言官疏公本


    再乞酌議大閱典禮以明治體疏


    請皇太子出閣講學疏公本


     


    卷二


    謝召見疏


    兩宮尊號議


    謝賜玉帶疏


    ……


     


    中冊  目錄


    (書牘)


    書牘  卷一


    答列卿毛介川


    答南中提學御史耿楚侗


    答中丞洪芳洲


    答總督魏確庵


    答宗伯董潯陽


    答雲南巡撫陳見吾


    答兩廣洲


    答少司馬楊二山


    與中丞孫淮海


    與參議高廉泉


    答張中翰仰峰


    答司馬楊二山


    答廣西熊巡撫


    答中丞梁鳴泉


    答御史顧公曰唯


    答馬總兵


    答薊撫劉北川


    答河道巡撫翁見海


    ……


     


    下冊  目錄


    (詩 文集  行實)


    詩  卷一


    五言古


    恭述祖德詩


    恭勵聖學詩一首


    恭頌母德詩一首


    擬西北有織婦


    柬李鶉野


    述懷


    送高廉泉之任


    送黎忠池二首


    適志吟


    蒲生野塘中


    羽林郎


    餘有內人之喪一年矣,偶讀韋蘇州《傷內詩》愴然有感


    朱鳳吟


    喜雨獨酌


    同汪雲溪太守李龍洲侍御劉百洲太守錢羅湖州守嶽東潯別駕登懷庾樓


    修竹篇


    雨霽遊蕭氏園亭


    ……

    前言
    編次先公文集凡例敬題 張嗣修等
    先公文集在舊記室所者,自嗣修等逢難,十餘年後,始得完歸。存者十八,逸者十二。如少年所作諸賦,全逸。應制詩、敕撰文,逸十之二。謹據存者編次之,凡為詩六卷,為文十四卷,為書牘十五卷,為奏對十一卷。合之則為全集,離之亦可四種。
    嗣修等雖不能讀父書,然竊見先公詩擬盛唐十二家,而亦未專事模擬;文擬兩漢,而亦未全師漢語;若書牘,則極其意所至;奏對,則極其情所敷,皆精誠之所獨注也。律之以纔人之致,則非雕龍篆刻,自矜其纔;律之以事功之臣,則非椎魯質直,不顯其纔。大雅則無奇,而炫奇者,又似不及。蓋由質以征奇,則見其抱負奇、結構奇、踐履奇、得禍亦奇。由奇以征實,則見其抱負實、結構實、踐履實、得禍亦實。總之未可以常品目之。昔向、歆著書,父子異議。不肖等老矣,且就木焉,而一班之見不敢有異議於先公,乃私評之如此,托梓諸以備家乘。
    倘旗常大老,文章巨公,搜逸闡幽,留心國故,得賜一言以冠諸首,則白日賁於覆盆,青雲起夫枯骨,違眾非以一是,即一是以萬年。死者不朽,存者不朽,非不肖小子輩所敢望也。

    編次先公文集凡例敬題  張嗣修等


            先公文集在舊記室所者,自嗣修等逢難,十餘年後,始得完歸。存者十八,逸者十二。如少年所作諸賦,全逸。應制詩、敕撰文,逸十之二。謹據存者編次之,凡為詩六卷,為文十四卷,為書牘十五卷,為奏對十一卷。合之則為全集,離之亦可四種。


            嗣修等雖不能讀父書,然竊見先公詩擬盛唐十二家,而亦未專事模擬;文擬兩漢,而亦未全師漢語;若書牘,則極其意所至;奏對,則極其情所敷,皆精誠之所獨注也。律之以纔人之致,則非雕龍篆刻,自矜其纔;律之以事功之臣,則非椎魯質直,不顯其纔。大雅則無奇,而炫奇者,又似不及。蓋由質以征奇,則見其抱負奇、結構奇、踐履奇、得禍亦奇。由奇以征實,則見其抱負實、結構實、踐履實、得禍亦實。總之未可以常品目之。昔向、歆著書,父子異議。不肖等老矣,且就木焉,而一班之見不敢有異議於先公,乃私評之如此,托梓諸以備家乘。


            倘旗常大老,文章巨公,搜逸闡幽,留心國故,得賜一言以冠諸首,則白日賁於覆盆,青雲起夫枯骨,違眾非以一是,即一是以萬年。死者不朽,存者不朽,非不肖小子輩所敢望也。


            此外著述,尚有《帝鋻圖說》《四書直解》《書經直解》《通鋻直解》,板俱在內閣。而《四書》《書經直解》又皆詞林名公、體貼大全撰集,而先公裁定,極切於舉業者。又有《謨訓類編》《大寶箴注》《貞觀政要解》,皆以進御,家無存稿。因並記於此。

    媒體評論

    思陵之季,撫髀思江陵,而後知,得庸相百,不若得救時之相一也。


                                                                                                                                ——明崇禎帝朱由檢


     


    通時識變,勇於任事。


                                                                                                                               ——《明史》


     


    二三千年間政治家,真有社會主義之精神而以法令裁抑統治層、庇佑天下貧民者,江陵一人而已。


                                                                                                                               ——熊十力

    在線試讀
    陳六事疏
    臣聞帝王之治天下,有大本,有急務。正心修身,建極以為臣民之表率者,圖治之大本也。審幾度勢,更化宜民者,救時之急務也。大本雖立,而不能更化以善治,譬之琴瑟不調,不解而更張之,不可鼓也。
    恭惟我皇上踐祚以來,正身修德,講學勤政,惓惓以敬天法祖為心,以節財愛民為務,圖治之大本,既以立矣。但近來風俗人情,積習生弊,有頹靡不振之漸,有積重難反之幾,若不稍加改易,恐無以新天下之耳目,一天下之心志。臣不揣愚陋,日夜思惟,謹就今之所宜者,條為六事,開款上請,用備聖明采擇。
    臣又自惟,幸得以經術遭逢聖主,備位輔弼,朝夕與同事諸臣,寅恭諧協,凡有所見,自可隨事納忠,似不必更有建白。但臣之愚昧,竊見皇上有必為之志,而淵衷靜默,臣下莫能仰窺;天下有願治之心,而舊習因仍,趨向未知所適。故敢不避形跡,披瀝上陳,期於宣昭主德,而齊一眾志,非有他也。伏乞聖慈垂鋻,俯賜施行。天下幸甚,臣愚幸甚!
    計開:
    一、省議論
    臣聞天下之事,慮之貴詳,行之貴力,謀在於眾,斷在於獨。漢臣申公雲:“為治不在多言,顧力行何如耳。”臣竊見頃年以來,朝廷之間議論太多,或一事甲可乙否,或一人而朝由暮跖,或前後不覺背馳,或毀譽自為矛盾,是非淆於唇吻,用舍決於愛憎,政多紛更,事無統紀。
    又每見督撫等官,初到地方,即例有條陳一疏。或漫言數事,或更置數官,文藻競工,覽者每為所眩,不曰 “此人有纔”,即曰 “此人任事”。其實蒞任之始,地方利病,豈盡周知?屬官賢否,豈能洞察?不過采聽於眾口耳。讀其詞藻,雖若爛然,究其指歸,茫未有效。比其久也,或並其自言者而忘之矣。即如昨年,皇上以虜賊內犯,特敕廷臣集議防虜之策。當其時,眾言盈庭,群策畢舉。今又將一年矣,其所言者,果盡舉行否乎?其所行者,果有實效否乎?又如薊鎮之事,初建議者曰:吾欲雲雲;當事者亦曰:吾欲雲雲。曾無幾何,而將不相能,士嘩於伍,異論繁興,訛言踵至,於是議罷練兵者,又紛紛矣。
    臣竊以為事無全利,亦無全害;人有所長,亦有所短。要在權利害之多寡,酌長短之所宜,委任責成,庶克有濟。今始則計慮未詳,即以人言而遽行;終則執守靡定,又以人言而遽止。加之愛惡交攻,意見橫出,讒言微中,飛語流傳,尋之莫究其端,聽者不勝其眩。是以人懷疑貳,動見诪張,虛曠歲時,成功難睹。語曰:“多指亂視,多言亂聽。”此當今大患也。

    陳六事疏


            臣聞帝王之治天下,有大本,有急務。正心修身,建極以為臣民之表率者,圖治之大本也。審幾度勢,更化宜民者,救時之急務也。大本雖立,而不能更化以善治,譬之琴瑟不調,不解而更張之,不可鼓也。


            恭惟我皇上踐祚以來,正身修德,講學勤政,惓惓以敬天法祖為心,以節財愛民為務,圖治之大本,既以立矣。但近來風俗人情,積習生弊,有頹靡不振之漸,有積重難反之幾,若不稍加改易,恐無以新天下之耳目,一天下之心志。臣不揣愚陋,日夜思惟,謹就今之所宜者,條為六事,開款上請,用備聖明采擇。


            臣又自惟,幸得以經術遭逢聖主,備位輔弼,朝夕與同事諸臣,寅恭諧協,凡有所見,自可隨事納忠,似不必更有建白。但臣之愚昧,竊見皇上有必為之志,而淵衷靜默,臣下莫能仰窺;天下有願治之心,而舊習因仍,趨向未知所適。故敢不避形跡,披瀝上陳,期於宣昭主德,而齊一眾志,非有他也。伏乞聖慈垂鋻,俯賜施行。天下幸甚,臣愚幸甚!


        計開:


        一、省議論


            臣聞天下之事,慮之貴詳,行之貴力,謀在於眾,斷在於獨。漢臣申公雲:“為治不在多言,顧力行何如耳。”臣竊見頃年以來,朝廷之間議論太多,或一事甲可乙否,或一人而朝由暮跖,或前後不覺背馳,或毀譽自為矛盾,是非淆於唇吻,用舍決於愛憎,政多紛更,事無統紀。


            又每見督撫等官,初到地方,即例有條陳一疏。或漫言數事,或更置數官,文藻競工,覽者每為所眩,不曰 “此人有纔”,即曰 “此人任事”。其實蒞任之始,地方利病,豈盡周知?屬官賢否,豈能洞察?不過采聽於眾口耳。讀其詞藻,雖若爛然,究其指歸,茫未有效。比其久也,或並其自言者而忘之矣。即如昨年,皇上以虜賊內犯,特敕廷臣集議防虜之策。當其時,眾言盈庭,群策畢舉。今又將一年矣,其所言者,果盡舉行否乎?其所行者,果有實效否乎?又如薊鎮之事,初建議者曰:吾欲雲雲;當事者亦曰:吾欲雲雲。曾無幾何,而將不相能,士嘩於伍,異論繁興,訛言踵至,於是議罷練兵者,又紛紛矣。


            臣竊以為事無全利,亦無全害;人有所長,亦有所短。要在權利害之多寡,酌長短之所宜,委任責成,庶克有濟。今始則計慮未詳,即以人言而遽行;終則執守靡定,又以人言而遽止。加之愛惡交攻,意見橫出,讒言微中,飛語流傳,尋之莫究其端,聽者不勝其眩。是以人懷疑貳,動見诪張,虛曠歲時,成功難睹。語曰:“多指亂視,多言亂聽。”此當今大患也。


            伏望皇上自今以後,勵精治理,主宰化機,掃無用之虛詞,求躬行之實效。欲為一事,須審之於初,務求停當;及計慮已審,即斷而行之,如唐憲宗之討淮蔡,雖百方阻之,而終不為之搖。欲用一人,須慎之於始,務求相應;既得其人,則信而任之,如魏文侯之用樂羊,雖謗書盈篋,而終不為之動。


            再乞天語叮嚀部院等衙門:今後各宜仰體朝廷省事尚實之意,一切章奏,務從簡切,是非可否,明白直陳,毋得彼此推諉,徒托空言。其大小臣工,亦各宜秉公持正,以誠心直道相與,以勉修職業為務。反薄歸厚,尚質省文,庶治理可興,而風俗可變也。伏乞聖裁。


        一、振紀綱


            臣聞人主以一身而居乎兆民之上,臨制四海之廣,所以能使天下皆服從其教令,整齊而不亂者,紀綱而已。綱如網之有繩,紀如絲之有總。《詩》曰:“勉勉我王,綱紀四方。”此人主太阿之柄,不可一日而倒持者也。


            臣竊見近年以來,紀綱不肅,法度不行,上下務為姑息,百事悉從委徇。以模稜兩可,謂之“調停”;以委曲遷就,謂之“善處”。法之所加,唯在於微賤;而強梗者,雖壞法干紀,而莫之誰何。禮之所制,反在於朝廷;而為下者,或越理犯分,而恬不知畏。陵替之風漸成,指臂之勢難使。賈誼所謂“跖盭”者,深可慮也。


            然人情習玩已久,驟一振之,必將曰:“此拂人之情者也。”又將曰:“此務為操切者也。”臣請有以解之:夫“徇情”之與“順情”,名雖同而實則異;“振作”之與“操切”,事若近而用則殊。蓋“順情”者,因人情之所同欲者而施之,《大學》所謂“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者也。若“徇情”,則不顧理之是非,事之可否,而惟人情之是便而已。“振作”者,謂整齊嚴肅,懸法以示民,而使之不敢犯,孔子所謂“道之以德,齊之以禮”者也。若“操切”,則為嚴刑峻法,虐使其民而已。故情可順而不可徇,法宜嚴而不宜猛。


            伏望皇上奮乾剛之斷,普離照之明,張法紀以肅群工,攬權綱而貞百度。刑賞予奪,一歸之公道,而不必曲徇乎私情;政教號令,必斷於宸衷,而毋致紛更於浮議。法所當加,雖貴近不宥;事有所枉,雖疏賤必申。


            仍乞敕下都察院,查照嘉靖初年所定憲綱事理,再加申飭,秉持公論,振揚風紀,以佐皇上明作勵精之治。庶體統正,朝廷尊,而下有法守矣。伏乞聖裁。


        一、重詔令


            臣聞君者,主令者也;臣者,行君之令而致之民者也。君不主令,則無威,臣不行君之令而致之民,則無法,斯大亂之道也。臣看得舊規,凡各衙門章奏,奉旨有“某部看了來說”者,必是緊關事情,重大機務;有“某部知道”者,雖若稍緩,亦必合行事物,或關繫各地方民情利病。該衙門自宜參酌緩急,次第題覆。至於發自聖衷,特降敕諭者,又與泛常不同,尤宜上緊奉行,事乃無壅。蓋天子之號令,譬之風霆,若風不能動,而霆不能擊,則造化之機滯,而乾坤之用息矣。


            臣竊見近日以來,朝廷詔旨,多廢格不行,抄到各部,概從停閣。或已題“奉欽依”,一切視為故紙,禁之不止,令之不從。至於應勘、應報,奉旨行下者,各地方官尤屬遲慢。有查勘一事,而十數年不完者。文卷委積,多致沉埋;干證之人,半在鬼錄。年月既遠,事多失真。遂使漏網終逃,國有不伸之法;覆盆自若,人懷不白之冤。是非何由而明?賞罰何由而當?


            伏望敕下部院等衙門:凡大小事務,既奉明旨,須數日之內,即行題覆。若事理了然,明白易見者,即宜據理剖斷,毋但諉之撫按議處,以致躭延。其有合行議、勘、問、奏者,亦要酌量事情緩急,道裡遠近,嚴立限期責令上緊奏報。該部置立號簿,登記注銷,如有違限不行奏報者,從實查參,坐以違制之罪。吏部即以此考其勤惰,以為賢否,然後人思盡職,而事無壅滯也。伏乞聖裁。


        一、核名實


            臣聞人主之所以馭其臣者,賞罰用舍而已。欲用舍賞罰之當,在於綜核名實而已。臣每見朝廷欲用一人,當事者輒有乏纔之嘆。竊以為古今人纔,不甚相遠。人主操用舍予奪之權,以奔走天下之士,何求而不得?而曰世無纔焉,臣不信也。惟名實之不核,揀擇之不精,所用非其所急,所取非其所求,則上之爵賞不重,而人懷僥幸之心。牛驥以並駕而俱疲,工拙以混吹而莫辨。纔惡得而不乏,事惡得而有濟哉!


            臣請略言其概:夫器必試而後知其利鈍,馬必駕而後知其駑良。今用人則不然。稱人之纔,不必試之以事;任之以事,不必更考其成;及至僨事之時,又未必明正其罪。椎魯少文者,以無用見譏;而大言無當者,以虛聲竊譽。倜儻伉直者,以忤時難合;而脂韋逢迎者,以巧宦易容。其纔雖可用也,或以卑微而輕忽之;其纔本無取也,或以名高而尊禮之。或因一事之善,而終身借之以為資;或以一動之差,而眾口訾之以為病。加以官不久任,事不責成,更調太繁,遷轉太驟,資格太拘,毀譽失實。且近來又有一種風尚:士大夫務為聲稱,舍其職業,而出位是思。建白條陳,連編累牘。至核其本等職業,反屬茫昧。主錢谷者,不對出納之數,司刑名者,未諳律例之文。官守既失,事何由舉?凡此皆所謂名與實爽者也。如此則真纔實能之士,何由得進?而百官有司之職,何由得舉哉?故臣妄以為世不患無纔,患無用之之道。如得其道,則舉天下之士,唯上之所欲為,無不應者。


            臣願皇上慎重名器,愛惜爵賞。用人必考其終,授任必求其當。有功於國家,即千金之賞,通侯之印,亦不宜吝;無功國家,雖顰笑之微,敝袴之賤,亦勿輕予。


            仍乞敕下吏部:嚴考課之法,審名實之歸。遵照祖宗舊制,凡京官及外官,三、六年考滿,毋得概引復職,濫給恩典,須明白開具“稱職”、“平常”、“不稱職”以為殿。若其功過未大顯著,未可遽行黜陟者,乞將誥敕、勛階等項,酌量裁與,稍加差等,以示激勸。至於用舍進退,一以功實為準。毋徒眩於聲名,毋盡拘於資格,毋搖之以毀譽,毋雜之以愛憎,毋以一事概其平生,毋以一眚掩其大節。在京各衙門佐貳官,須量其纔器之所宜者授之,平居則使之講究職業,贊佐長官,如長官有缺,即以佐貳代之,不必另索。其屬官有諳練故事、盡心官守者,九年任滿,亦照吏部升授京職,高者即轉本衙門堂上官。小九卿堂官品級相同者,不必更相調用。各處巡撫官,果於地方相宜。久者,或就彼加秩,不必又遷他省。布、按二司官,如參議久者,即可升參政;僉事久者,即可升副使;不必互轉數易,以茲勞擾。如此,則人有專職,事可責成,而人纔亦不患其缺乏矣。此外如臣言有未盡者,亦乞敕下該部,悉心講求,條列具奏。伏乞聖裁。


        一、固邦本


            臣聞帝王之治,欲攘外者,必先安內。《書》曰:“民為邦本,本固邦寧。”自古雖極治之時,不能無夷狄、盜賊之患。唯百姓安樂,家給人足,則雖有外患,而邦本深固,自可無虞。唯是百姓愁苦思亂,民不聊生,然後夷狄、盜賊乘之而起。蓋“安民可與行義,而危民易與為非”,其勢然也。


            恭惟皇上嗣登大寶,首下蠲恤之忻忻,方切更生。獨年蠲賦一半,國用不足,又邊費重大,內帑空乏;不得已差四御史分道督賦,三都御史清理屯鹽,皆一時權宜,以佐國用之急,而人遂有苦其搜括者。臣近日訪之外論,皆稱不便。緣各御史差出,目睹百姓窮苦,亦無別法清查,止將官庫所儲盡行催解,以致各省庫藏空虛。水旱災傷,視民之死而不能賑;兩廣用兵,供餉百出而不能支。是國用未氣已耗矣。


            臣竊以為天之生財,在官在民止有此數。譬之於人,稟賦強弱,自有定分。善養生者,唯撙節愛惜,不以嗜欲戕之,亦皆足以卻病而延壽。昔漢昭帝承武帝多事之後,海內虛耗,霍光佐之,節儉省用,與民休息,行之數年,百姓阜安,國用遂足。然則與其設法征求,索之於有限之數以病民,孰若加意省儉,取之於自足之中以厚下乎?


            仰惟皇上即位以來,凡諸齋醮、土木、淫侈之費,悉行停革,雖大禹之克勤克儉,不是過矣。然臣竊以為矯枉者必過其正,當民窮財盡之時,若不痛加省節,恐不能救也。伏望皇上軫念民窮,加惠邦本,於凡不急工程,無益征辦,一切停免,敦尚儉素,以為天下先。


            仍乞敕下吏部,慎選良吏,牧養小民。其守令賢否殿,惟以守己端潔,實心愛民,乃與上考稱職,不次擢用;若但善事上官,干理簿書,而無實政及於百姓者,雖有纔能干局,止與中考;其貪污顯著者,嚴限追髒,押發各邊,自行輸納,完日發遣發落,不但懲貪,亦可以為實邊之一助。


            再乞敕下戶部,悉心講求財用之所日匱者,其弊何在?今欲措理,其道何由?今風俗侈靡,官民服舍俱無限制。外之豪強兼並,賦役不均,花分、詭寄,恃頑不納田糧,偏累小民;內之官府造作,侵欺冒破,奸徒罔利,有名無實。各衙門在官錢糧,漫無稽查,假公濟私,官吏滋弊。凡此皆耗財病民之大者。若求其害財者而去之,則亦何必索之於窮困之民,以自耗氣乎?


            前項催督御史事完之後,宜即令回京,此後不必再差,重為地方之病。其屯鹽各差都御史,應否取回別用,但責成於該管撫按,使之悉心清理。亦乞敕下該部,從長計議,具奏定奪。


            以後上下唯務清心省事,安靜不擾,庶民生可遂,而邦本獲寧也。伏乞聖裁。


        一、飭武備


            臣惟當今之事,其可慮者,莫重於邊防;廟堂之上,所當日夜圖畫者,亦莫急於邊防。邇年以來,虜患日深,邊事久廢。比者屢蒙聖諭,嚴飭邊臣,人心思奮,一時督撫將領等官,頗稱得人。目前守御,似亦略備矣。然臣以為虜如禽獸然,不一創之,其患不止。但戰乃危事,未可易言,須從容審圖,以計勝之耳。


            今之上策,莫如自治。而其機要所在,惟在皇上赫然奮發,先定聖志。聖志定,而懷忠蘊謀之士,得效於前矣。今譚者皆曰:“吾兵不多,食不足,將帥不得其人。”臣以為此三者皆不足患也。夫兵不患少而患弱。今軍伍雖缺,而糧籍具存。若能按籍征求,清查影占,隨宜募補,著實訓練,何患無兵?捐無用不急之費,並其財力,以撫養戰鬬之士,何患無財?懸重賞以勸有功,寬文法以伸將權,則忠勇之夫,孰不思奮,又何患於無將?臣之所患,獨患中國無奮勵激發之志,因循怠玩,姑務偷安,則雖有兵食良將,亦恐不能有為耳。故臣願皇上急先自治之圖,堅定必為之志;屬任謀臣,修舉實政;不求近功,不忘有事;熟計而審行之,不出五年,虜可圖矣。


            至於目前自守之策,莫要於選擇邊吏,團練鄉兵,並守墩堡,令民收保。時簡精銳,出其空虛以制之。虜即入犯,亦可不至大失。此數者,昨雖已經閣部議行,臣愚猶恐人心玩愒日久,尚以虛文塞責。伏乞敕下兵部,申飭各邊督撫,務將邊事,著實舉行。俟秋防畢日,嚴查有無實效,大行賞罰,庶沿邊諸郡,在在有備,而虜不敢窺也。


            再照祖宗時,京營之兵數十萬,今雖不足,尚可得八九萬人,若使訓練有方,亦豈盡皆無用?但士習驕惰,法令難行,雖春秋操練,徒具文耳。臣考之古禮及我祖宗故事,俱有大閱之禮,以習武事而戒不虞。今京城內外,守備單弱,臣常以為憂。伏乞敕下戎政大臣,申嚴軍政,設法訓練。每歲或間歲季鼕農隙之時,恭請聖駕親臨校閱,一以試將官之能否,一以觀軍士之勇怯。有技藝精熟者,分別賞賚;老弱不堪者,即行汰易。如此,不惟使輦轂之下常有數萬精兵,得居重馭輕之道,且此一舉動,傳之遠近,皆知皇上加意武備,整飭戎事,亦足以伐狂虜之謀,銷未萌之患,誠轉弱為強之一機也。伏乞聖裁。


            奉聖旨:覽卿奏,俱深切時務,具見謀國忠懇,該部院看,議行。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