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兒童青少年習慣心理學
    該商品所屬分類:心理學 -> 心理學
    【市場價】
    248-358
    【優惠價】
    155-224
    【作者】 李進林 
    【所屬類別】 圖書  心理學  青少年心理學 
    【出版社】西苑出版社 
    【ISBN】9787515107806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32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15107806
    作者:李進林

    出版社:西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1年01月 

        
        
    "

    產品特色

    編輯推薦

    ★☆作者專業☆★


    本書作者李進林是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國際教育從業者,對兒童青少年心理學有深入的研究和實踐。


     


    ★☆內容全面☆★


    4大關鍵影響因素、6個重點培養領域、37種頑固習慣難題、37條高效矯正方法,幫助家長根除孩子的不良習慣。


     


    ★☆剖析深刻☆★


    從認知、環境、自我調節和人際關繫4要素出發,剖析習慣養成背後的心理學原理,根據孩子不同成長階段的發展特點和要求,為家長的正確教養指明方向。


     


    ★☆實用性強☆★


    針對生活、思維、表達、學習、社交等領域,列舉了39個頑固陋習,並針對性地分析了不良習慣下孩子潛藏的心理需求,提出了有效的矯正策略。

     
    內容簡介

    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過:“教育是什麼?簡單地說,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好習慣的養成關繫著孩子的一生。幼兒階段是養成生活和語言習慣的關鍵期,青少年階段是養成情緒情感和人際關繫習慣的關鍵期,如何針對不同成長階段的特點和發展要求幫助孩子形成必不可少的優良習慣,是每個家長的必修課。


     


    本書從認知觀念、環境、自我調節和人際關繫4要素出發,針對生活、思維、表達、學習、社交、課外活動6大領域,列舉了39個阻礙孩子健康成長的頑固陋習,並針對性地分析了不良習慣下孩子潛藏的心理需求,提出了有效的教育方法,指導家長從孩子自身和環境兩方面塑造孩子的優良習慣,激發孩子向上的力量。

    作者簡介

    李進林   80後寶媽,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碩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國際教育從業者,酷愛研究兒童青少年心理,深入了解大量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分享心理學知識。

    目錄
    章生活習慣篇:好習慣成就好未來
    節熬夜:每個孩子對睡眠的需求不同 002
    第二節挑食:零食裡藏著說不出的快樂 008
    第三節髒亂:會整理的孩子效率更高 014
    第四節齲齒:洗洗刷刷也有小智慧 020
    第五節懶惰:每一滴汗水都澆築著健康的體魄 025
    第六節拖延癥:我鬥不過你,但是我可以拖垮你 031
    第七節急躁:著急的孩子隻能得到一塊棉花糖 037

    第二章思維習慣篇:成長型思維讓孩子活得更輕松
    節忽視:每一朵小花都有獨一無二的花瓣 044
    第二節模仿:孩子是家長的一面鏡子 049
    第三節瞎想:紙飛機怎麼能去太空 054
    第四節啰唆:孩子的好奇心絕不局限於十萬個為什麼 059

    章生活習慣篇:好習慣成就好未來


    節熬夜:每個孩子對睡眠的需求不同 002


    第二節挑食:零食裡藏著說不出的快樂 008


    第三節髒亂:會整理的孩子效率更高 014


    第四節齲齒:洗洗刷刷也有小智慧 020


    第五節懶惰:每一滴汗水都澆築著健康的體魄 025


    第六節拖延癥:我鬥不過你,但是我可以拖垮你 031


    第七節急躁:著急的孩子隻能得到一塊棉花糖 037


     


    第二章思維習慣篇:成長型思維讓孩子活得更輕松


    節忽視:每一朵小花都有獨一無二的花瓣 044


    第二節模仿:孩子是家長的一面鏡子 049


    第三節瞎想:紙飛機怎麼能去太空 054


    第四節啰唆:孩子的好奇心絕不局限於十萬個為什麼 059


    第五節胡攪蠻纏:那些讓人發笑的總結恰恰是寶貴的  064


    第六節受挫:如何從復盤的過程中賦能 069


    第七節退縮:重新開始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075


     


    第三章表達習慣篇:孩子的語言習慣裡藏著家長的養育模式


    節指責:你怎麼這麼早就起床了 082


    第二節撒謊:騙孩子一時,會害了他一世 087


    第三節隨意許諾:明天我一定帶你去玩 093


    第四節說髒話:那個孩子是傻瓜 098


    第五節語言暴力:孩子忽然說,我要“殺死”你 103


    第六節鬧情緒:不給就哭 108


    第七節眼睛會說話:你的反饋決定了孩子的語言色彩 112


     


    第四章學習習慣篇:好習慣讓你事半功倍


    節玩手機:手機不是洪水猛獸 118


    第二節早教誰來教:不輸在起跑線上的口號 123


    第三節高效課堂:思維導圖為什麼這麼火 128


    第四節提問與討論:提問讓你理解得更深入 133


    第五節家長代勞作業:自我效能感低 138


    第六節補習班:補習真的有營養嗎 143


    第七節閱讀習慣:孩子一年讀幾本書 147


     


    第五章社交習慣篇:你是那個讓人哭笑不得的“戲精”嗎


    節抱怨:一味地抱怨隻會讓人厭煩 154


    第二節裝傻:要“裝”得自然纔是關鍵 159


    第三節炫富:平民階層裡養出來的“富二代” 164


    第四節膽怯:戰勝恐懼的好辦法就是面對恐懼 169


    第五節心不在焉:一桌人有說有笑,你卻低頭玩手機 174


    第六節斤斤計較:你會做個禮物記錄本嗎 180


    第七節以自我為中心:眾星捧月的滋味別人也喜歡 185


     


    第六章課外活動習慣篇:技多也壓身


    節跟風:報什麼輔導班聽誰的 192


    第二節迷戀證書:證書到底有多少含金量 197


    第三節學比玩耍好:技多不壓身 202


    第四節網課時間:打遊戲還是睡覺 208

    前言
    前言

    晚自習的鈴聲響起,教室裡亂成一團,有些孩子發現自己沒有帶作業本,需要出去拿;有些孩子發現自己課間沒有上廁所,急著往外跑;有些孩子開始聚成一團,說要討論學習,不討論就沒辦法學習;還有些孩子戴起了耳機,想要屏蔽身邊的各種噪聲,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這是某高中晚自習的真實場景。
    這時,老師進來了,面對亂糟糟的教室,她無奈地大聲喊:“安靜!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獨立學習。”一部分同學聽到老師的要求後,默默地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另一部分同學還繼續用言語挑釁老師,要求老師同意他們在座位上與別人討論問題。也有個別同學來跟老師說,他們忘了拿晚自習要用的書了,需要去走廊的書櫃裡拿一下,當他們的要求被拒絕時,又氣呼呼地坐下,趴在桌子上睡覺,以示抗議。

    前言


     


    晚自習的鈴聲響起,教室裡亂成一團,有些孩子發現自己沒有帶作業本,需要出去拿;有些孩子發現自己課間沒有上廁所,急著往外跑;有些孩子開始聚成一團,說要討論學習,不討論就沒辦法學習;還有些孩子戴起了耳機,想要屏蔽身邊的各種噪聲,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這是某高中晚自習的真實場景。


    這時,老師進來了,面對亂糟糟的教室,她無奈地大聲喊:“安靜!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獨立學習。”一部分同學聽到老師的要求後,默默地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另一部分同學還繼續用言語挑釁老師,要求老師同意他們在座位上與別人討論問題。也有個別同學來跟老師說,他們忘了拿晚自習要用的書了,需要去走廊的書櫃裡拿一下,當他們的要求被拒絕時,又氣呼呼地坐下,趴在桌子上睡覺,以示抗議。


    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什麼是教育?簡單地說,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哲學家培根也曾說:“習慣是可以主宰人生的,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那麼,什麼是習慣呢?心理學上認為,習慣是指在一定情景下自發地去進行某些活動的心理傾向。有些習慣是無意識的、多次重復的結果,還有些習慣是通過自己有意識地反復練習而形成的。而更廣義的習慣還應包括社會上約定俗成的一些集體行為,或是在一定文化環境中出現的從眾行為。


    對幼兒階段的孩子來說,經過父母或其他照料者的長期引導,他們會養成飯前洗手的習慣,一旦到了喫飯的時間,就會自動地去洗手。照料者的語言方式將極大地影響幼兒的表達方式,如照料者溫聲細語,幼兒也很容易習得這種語言方式;如照料者喜歡高聲大叫,幼兒經過長期模仿也會養成這種語言習慣。因此,幼兒階段是養成生活習慣和語言習慣的關鍵期。這個階段的孩子是否能養成某種習慣,主要是依賴於其照料者的言語和行為,此時的習慣養成對孩子來說是無意識的心理過程。


    到了青少年階段,孩子要面對多種任務,同時又處在身心發展不平衡的青春期,需要面臨多種考驗,經過老師的專業指導,他們在期望、壓力和夢想的驅使下會養成自我調節的習慣,並且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輕易爆發強烈的情感。同時,他們還會有選擇地社交,為了平衡學業與人際關繫,他們可能會將效的時間用於做重要的事情,而在學習感到疲憊時與朋友在籃球場一決高低。因此,這一階段是養成情緒情感習慣和人際關繫習慣的關鍵期。這個階段習慣的養成,是青少年處理意識衝突的心理過程。


    由此可見,隨著孩子認知能力的發展,他們會逐漸養成不同方面的習慣。顯然,除了認知水平,每一種習慣的養成都少不了環境的作用。在開篇的故事場景中,那些到了課堂之後纔想起來自己丟三落四的同學,顯然是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那些下課不去上廁所、上課纔想起來的同學,肯定是沒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那些一到了學習時間就想聽別人“說書”,即傾向於討論式學習的人,其實是沒有養成獨立的思維習慣;那些期望通過挑釁的方式獲得老師許可的人,可能沒有掌握良好的表達習慣;而那些因為自己沒有做好上課的準備而去遷怒老師,並以在課堂上睡覺的方式表達抗議的人,可能反映了他們在情緒、思維方式和人際關繫上的多重不良習慣。這些習慣導致他們自動地去挑釁、去拖延、去消極應對情緒問題。總之,習慣的養成受很多因素的影響。


    ,認知水平的發展。毫無疑問,認知水平的發展是習慣養成的前提和基礎。我們無法通過訓練讓3 歲的兒童養成每天早起晨讀的習慣,因為他們還不具有這樣的認知水平。但是我們可以通過訓練讓這個年齡的兒童養成每天早起看動畫片的習慣,因為這是他們在目前的認知水平下能完成的任務。


    第二,環境的影響。當一個人生活在沒有約束或極少有約束的家庭環境中,他可能就不會認識到自我約束的重要性。那麼,當他離開家庭、走進校園時,也就不會認為,不對自己進行約束是一件錯誤的事情,盡管他也很清楚學校的規章制度對他做了哪些約束和要求。因此,是否能從內心認同文化環境,對習慣的養成有重要的影響。


    第三,自我調節的作用。我們知道,抓住發展的關鍵期,有利於實現發展的目標。但是這並不意味著,錯過關鍵期,就一定隻能原地踏步。事實上,經驗告訴我們,隨著年齡的增長,認知水平也在逐步發展,兒童在高年級時,會更容易完成低年級的任務,即使當時他們覺得那是很艱巨的任務。


    第四,人際關繫的制約。從眾心理告訴我們,很多事情是人們在人際關繫的制約下,不由自主地去做的。某個高中老師告訴我,班級裡忽然之間就出現了攀比名牌的不良習慣。初,隻是個別同學穿了一件名牌衣服,緊接著有一個小團體的同學都紛紛加入了穿名牌的行列,後幾乎全班同學都開始攀比誰的衣服貴。


    那麼,從家庭教育者或學校教育者的角度來看,如何能幫助兒童青少年在關鍵期養成相應的習慣呢?


    首先,我們要讓兒童青少年認識習慣的意義。每個習慣都有一定的社會意義。比如,養成運動的習慣,旨在獲得健康的體魄;養成閱讀的習慣,旨在豐富有趣的靈魂;養成使用禮貌用語的習慣,旨在促進人際關繫朝著令人愉悅的方向發展。


    其次,要對習慣有明確的評價體繫。如何評估一個兒童青少年是否養成了某種習慣?還有另一個問題,如何區分一個兒童青少年的習慣是否符合家長或老師的期待?


    後,要讓兒童青少年從情感上向往習慣的力量。從理智上來說,很多兒童青少年都深知習慣所蘊含的強大力量。但是,他們在情感上卻不一定真正向往這種力量。

    在線試讀
    節玩手機:手機不是洪水猛獸


    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發達的網絡和頻繁更新換代的手機都是擺在我們眼前的“誘惑”。以學習之名,兒童青少年開始擁有手機的年齡越來越小。手機成癮的孩子仿佛成了社會的一道“傷疤”。我們有多少次聽到有兒童因為玩手機,與家長發生矛盾,進而發生悲劇的新聞?
    關於孩子使用手機的問題,研究表明,手機成癮的孩子中,有90%都來自教育方法有問題的家庭。他們當中的大多數人表示自己無法與父母溝通。而父母則認為孩子對手機的痴迷讓人無法理解,甚至對此異常憤怒。事實上,手機不是洪水猛獸,關鍵在於父母如何指導孩子正確地使用手機。從嬰幼兒期的繪本故事到青少年常用的學習應用,手機上有豐富的學習資源,這是為什麼父母會提供手機給孩子。而從孩子的角度來看,手機上有遊戲,有設計軟件,有娛樂視頻,這些都是讓他們放松的好方式,於是他們漸漸離不開手機了。
    下面,我們來探討兒童青少年在學習過程中如何養成正確使用手機的好習慣。
    嬰兒期的正確使用手機習慣及心理分析
    很多父母抱著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心態,在孩子還沒有學會說話之前,就開始給他們看平板電腦或手機上的動畫片、音樂短片等,甚至讓孩子用手點擊屏幕。孩子看到屏幕顏色的變化,經常會發出笑聲,父母認為這是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
    當孩子到了8 個月,開始會一些疊詞,有些父母就安排了在線的早教課程,讓孩子跟著手機屏幕另一端的老師練習說話、唱歌,甚至說英語。大部分孩子對這些是不感興趣的,而作為交換條件,在完成課程之後,他們會獲得自由玩手機的時間。有些父母,尤其是祖輩帶孩子外出散步的,他們自顧自地走路,嬰兒車上的孩子手裡拿著手機,看著動畫片,不吵不鬧,倒是一派祥和的景像。
    嬰兒期抱著手機長大的孩子,接下來的人生可能很難離開手機。他們已經習慣了學習要找手機,玩耍要找手機,手機就仿佛是他們面部的第六器官。而現在主動給孩子提供手機、哄孩子在手機上學習的父母,將來可能會阻止孩子使用手機。盲目地追捧線上學習,不顧保護嬰兒的視力,可能會讓孩子父母付出慘痛的代價。
    幼兒期的正確使用手機習慣及心理分析

    節玩手機:手機不是洪水猛獸


     


     


    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發達的網絡和頻繁更新換代的手機都是擺在我們眼前的“誘惑”。以學習之名,兒童青少年開始擁有手機的年齡越來越小。手機成癮的孩子仿佛成了社會的一道“傷疤”。我們有多少次聽到有兒童因為玩手機,與家長發生矛盾,進而發生悲劇的新聞?


    關於孩子使用手機的問題,研究表明,手機成癮的孩子中,有90%都來自教育方法有問題的家庭。他們當中的大多數人表示自己無法與父母溝通。而父母則認為孩子對手機的痴迷讓人無法理解,甚至對此異常憤怒。事實上,手機不是洪水猛獸,關鍵在於父母如何指導孩子正確地使用手機。從嬰幼兒期的繪本故事到青少年常用的學習應用,手機上有豐富的學習資源,這是為什麼父母會提供手機給孩子。而從孩子的角度來看,手機上有遊戲,有設計軟件,有娛樂視頻,這些都是讓他們放松的好方式,於是他們漸漸離不開手機了。


    下面,我們來探討兒童青少年在學習過程中如何養成正確使用手機的好習慣。


    嬰兒期的正確使用手機習慣及心理分析


    很多父母抱著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心態,在孩子還沒有學會說話之前,就開始給他們看平板電腦或手機上的動畫片、音樂短片等,甚至讓孩子用手點擊屏幕。孩子看到屏幕顏色的變化,經常會發出笑聲,父母認為這是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


    當孩子到了8 個月,開始會一些疊詞,有些父母就安排了在線的早教課程,讓孩子跟著手機屏幕另一端的老師練習說話、唱歌,甚至說英語。大部分孩子對這些是不感興趣的,而作為交換條件,在完成課程之後,他們會獲得自由玩手機的時間。有些父母,尤其是祖輩帶孩子外出散步的,他們自顧自地走路,嬰兒車上的孩子手裡拿著手機,看著動畫片,不吵不鬧,倒是一派祥和的景像。


    嬰兒期抱著手機長大的孩子,接下來的人生可能很難離開手機。他們已經習慣了學習要找手機,玩耍要找手機,手機就仿佛是他們面部的第六器官。而現在主動給孩子提供手機、哄孩子在手機上學習的父母,將來可能會阻止孩子使用手機。盲目地追捧線上學習,不顧保護嬰兒的視力,可能會讓孩子父母付出慘痛的代價。


    幼兒期的正確使用手機習慣及心理分析


    很多父母忙於工作,沒有時間陪伴幼兒期的孩子,就會給孩子扔一部手機或者平板電腦,讓他們在手機上看看動畫片、小視頻,或是看看繪本、識字軟件裡的教程。這個階段提供手機給孩子的父母分為兩類:一類是沒空搭理孩子,用手機換取自身的自由,孩子玩手機時,不會來打擾自己加班或休息。這一類父母,可以用不稱職來形容,他們沒有與孩子深度交流,沒有幫助孩子管理時間,反而逐步地將孩子拉入一個手機成癮的深淵。另一類是以手機為媒介,安排孩子學習識字、發散思維、練習英語等。隻要時間管理得當,養成健康用眼的習慣,並保證充足的戶外鍛煉和紙質書籍閱讀的習慣,手機對這些孩子來說,就僅僅是生活中的一小部分,是可替代的學習工具。


    青少年期的正確使用手機習慣及心理分析


    手機對青少年來說,用途更加廣泛,如學習、娛樂、交友、遊戲等活動,都可以用手機上的很多吸引人的應用軟件來進行。網絡課程快捷便利,學生足不出戶,就可以享受到全球各地的優質教學資源,越來越受到人們的追捧。影視資源通過設置會員制度,將熱門電視劇、電影和綜藝節目等炒得火熱,青少年又有著較明顯的從眾心理,因此一個熱門節目流行起來,即便躲在被窩裡也要看完,否則第二天就沒有談資。從國內的騰訊QQ、微信、微博,到國外的臉書,以及各種論壇,青少年的交友範圍越來越沒有邊界。


    大人看到孩子將手機的功能發揮得“淋漓盡致”時,不免感嘆,“哪來那麼多心思搗鼓手機呢?”是的,青少年的心思是讓人捉摸不透的,但是他們關上房門,拒絕溝通卻是有原因的。


    首先是情感的隔閡。青少年認為父母眼裡隻有成績,他們看不到或不重視自己的煩惱和困惑,因此他們渴望得到理解。既然在現實生活中無法實現這一願望,那麼就隻能在網絡世界中去尋找“知心人”。


    其次是時間管理的漏洞。青少年的自控力還不成熟,時間管理能力還較差。有些家長就隻是在發現孩子沉迷於手機時生硬地將手機收走,這會加重孩子的逆反心理,使他們在家長看不見的地方變本加厲地玩手機。


    過度使用手機的危害是一目了然的,如學習成績下降、注意力受損、家庭情感交流缺失等。因此,引導孩子正確管理手機是一件刻不容緩的大事。


    要想養成不沉迷於手機的好習慣,我們該怎麼做


    ,加強情感溝通。家庭是社會的紐帶,孩子的社交能力是家庭培養出來的。父母要多花時間與孩子相處,在他們需要傾訴時耐心傾聽而不是居高臨下地評判。家庭的溫暖能夠逐漸將沉迷於手機的孩子從虛擬世界拉回到現實生活中。有研究表明,從虛擬世界中走出來的孩子通常會感到失落和愧疚,感覺自己浪費了很多時間,但是他們不會說出來。因此,家長大可不必在這時跟孩子翻舊賬,提醒他們浪費過多少時間。


    第二,教給孩子管理時間的技能。孩子在幼兒期,家長限制孩子玩手機,甚至不給孩子踫手機,短時間內是奏效的。但是當孩子進入青春期,他們壓抑許久的玩手機的欲望會爆發,這時家長再想強行壓制就不起作用了。因此,我們要培養孩子


    管理時間的技能,減少不必要的上網時間。隻有當孩子自己認識到時間如何支配有意義,並追求這種價值觀時,纔能避開沉迷於手機的大坑。


    第三,多組織戶外活動、科研活動等,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孩子無法放下手機,不單是因為心裡空虛,還有探索外部世界的好奇心。現在越來越多的家庭將孩子關在家裡學習,學校和家兩點一線的生活讓孩子的好奇心得不到滿足,因此,他們隻能走進虛擬世界去尋找新鮮事物。家庭旅行、探訪科技館、去社區服務中心當志願者等活動都可以滿足孩子的好奇心。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