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沒有過不去的坎:中國社會各階層心理障礙分析
    該商品所屬分類:心理學 -> 心理學
    【市場價】
    236-344
    【優惠價】
    148-215
    【作者】 劉宗粵,何苗,劉裔 等著 
    【所屬類別】 圖書  心理學  社會心理學 
    【出版社】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ISBN】9787568004312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68004312
    作者:劉宗粵,何苗,劉裔等著

    出版社: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5年01月 

        
        
    "

    內容簡介
    本書以中國社會各階層心理障礙分析為題,對我國目前存在的諸多病態現像進行了剖析,采用紀實性手法,在國內首次對各個社會階層的心理障礙進行了界定和繫統分類,通俗而生動地向讀者展示了一個新的視野:構建和諧社會、建設美麗幸福中國、實現中國夢的當務之急,是矯正有礙於可持續發展的社會心理障礙;不論是政治杠杆、經濟杠杆或者是文化的、法律的杠杆,其功用都需要通過社會心理杠杆來完成。作者指出,各種心理障礙都“並非隱私”,需要我們直面以對,隻要采取的措施得當、工作到位,“沒有過不去的坎”。
    目錄
    01 基尼繫數與古典公平觀——公平偏差
    均等偏差:抽肥補瘦
    傾斜偏差:帶路人不是領路人
    忽略偏差:漏桶原理
    02 “紅太陽現像”帶來的思考——失落情結
    “報告文學之父”徐遲之死
    美國西點軍校的雷鋒像
    老百姓,捂緊自己的錢包
    03 “幸好警察不是假的!”——信度偏差
    全國首屆十佳律師遁入空門
    我給“黑哨”送紅包
    契約精神與汕頭市危機
    04 道德暈眩的“阨爾尼諾”現像——矛盾趨向
    道德觀念衝突日益加劇01  基尼繫數與古典公平觀——公平偏差

      均等偏差:抽肥補瘦

      傾斜偏差:帶路人不是領路人

      忽略偏差:漏桶原理

    02  “紅太陽現像”帶來的思考——失落情結

      “報告文學之父”徐遲之死

      美國西點軍校的雷鋒像

      老百姓,捂緊自己的錢包

    03  “幸好警察不是假的!”——信度偏差

      全國首屆十佳律師遁入空門

      我給“黑哨”送紅包

      契約精神與汕頭市危機

    04  道德暈眩的“阨爾尼諾”現像——矛盾趨向

      道德觀念衝突日益加劇

      白衣天使與黃色書刊

      駭人聽聞的“黑色邏輯”

    05  “干嗎不扔第二隻靴子!”——完形趨向

      韋思博士的“完全公正論”

      坐車的不開車的

      一位士兵的奇特遭遇

    06  鴉雀無聲與庶人議政——“奈爾”趨向

      洩氣中心與鼓氣學校

      低級牢騷與高級牢騷

      恐怖的印度擲石節

    07  耐用的雨傘賣不掉——定勢偏差

      北大教授墜樓之謎

      平庸者的五大優勢

      一億男光棍的潛在威脅

    08  父子兵、夫妻店、親家村——悖理情結

      “破三鐵”為何戛然而止

      “家族化現像”的背後

      人情消費——健康社會的流感

    09  中國人的頭號心理疾病——人際趨向

      “做人”與“做事”孰重?

      河北某地的“哥們互聯網”

      十個圖章抵不過一個老鄉

      從人際敏感到人際障礙

    10  海南:逃婚者的天堂——虛榮人格

      臉面與“喜鵲文化”

      貧困學生內心隱痛

      鬥富不可取

    11  “集體主義”葬送了諾貝爾獎——內耗人格

      內耗簡析

      外貿行業的煮豆燃萁

      看錢鐘書的小說《圍城》

      “紅眼病”與女勞模之死

    12  自行車比汽車更污染?——自利趨向

      屁股決定腦袋

      什麼錢最不值錢?

      中國刮起“審計風暴”

    13  衛星上找不到的城市——缺損人格

      街頭電話亭何罪?

      環境污染與良知缺損

      集體利益之殤

    14  民族劣根性暴露無遺——冷漠情結

      冷漠泛濫

      紐約兇殺案在中國重演

      數百村民在圍觀什麼?

    15  “帝王情結”與“聖賢期待”——權威人格

      帝王情結與權威人格

      大學需要“明星”撐場面

      學術權威的惡果

      神醫開出的“官場妙方”

    16  權力拜物教的衍生物——官位情結

      班干部“索賄收賄”現像

      中國特色的“處級和尚”

      官太太爭奪戰的緣由

    17  五糧雞尾酒與茅臺威士忌——非我偏差

      馬克中國奇遇記

      外國使館區的“女黃牛”

      進軍中國的“野雞大學”

    18  驚心動魄的錦西“假兵案”——物化偏差

      錢、錢、錢,命相連

      弗蘭西斯·培根的名言

      金本位PK官本

    19  南京大街博士行乞——怠惰趨向

      胡適考證:明朝亡於麻將

      手術刀下的陰影

      輪子·盤子·骰子·裙子

    20  境外賭城兵臨北中國——投機情結

      讀托爾斯泰能找到工作嗎?

      凱恩斯炒股炒出的笨蛋理論

      科技界的“七宗罪”

    21  中國人都是哲學家——欺瞞趨向

      神秘的434工程

      渭南抗洪一線的怪現狀

      “官出數字”緣由“數字出官”

    22  干得好不如嫁得好——依附人格

      時下流行上岸熱、返貧熱

      當“獨一代”遇到“獨二代”

      丫頭管鑰匙,當家不做主

    23  中國人何時成了“中性人”?——恐懼情結

      老鼠過街的時代特色

      咄咄怪事:失主不敢領失物

      “神勇基金”誘發怪異動機

    24  從唐駿的“學歷門”說起——素質偏差

      “野雞大學”應運而生

      徐力的榔頭砸向母親

      英文字母有多少畫?

      中日學生的較量

    25  中國大地的“羊群效應”——模仿趨向

      明年還種大蒜否?

      形形色色的“跳樓秀”

      小腐敗:日益滾大的雪球

    26  “反腐明星”吸毒嫖娼——矛盾人格

      費氏理論:一半魔鬼一半天使

      看不懂的中國人

      看不懂的“官場面具”

    27  南嶽衡山的第一炷香——迷信趨向

      租美國衛星看風水

      “縮陽癥”釀成的慘劇

      升官橋·糧神殿·鎮妖塔

    28  民告官,天下第一難——諸侯人格

      四菜一湯,曾記否?

      虛假報告騙總理

      土皇帝亳州閱兵記

    29  總統套房“嚇”住法國總統——縱欲趨勢

      “革命不是請客就是喫飯”

      大學校園裡的“露水夫妻”

      荒唐的官場情色遊戲

    後記
    在線試讀
    美國經濟學家阿瑟·奧肯曾經提出了著名的“漏桶原理”。
    假定有這樣一個貧富分化的國家,這個國家隻有富人和窮人,他們分別居住在東部和西部。國家分給他們同樣多的粥。東部的富人人數少,粥相對來說就多,每天的粥喝不完,富人就倒了喂小狗小貓,浪費了很多;西部窮人那邊呢,人很多,粥根本不夠喝,很多人餓著,窮人們嚷嚷著說這樣很不公平。
    於是政府決定,從富人的鍋裡分出一桶粥,送給窮人喫,以減少不公平現像。政府的這種願望和做法很美好,但美中不足的是,為了把粥送到窮人那裡,政府需要增加很多開支,比如要買裝粥的桶,要雇挑桶的人。有時更不幸的是,用的那個桶還是個漏桶,下面破了個洞。這樣,等粥送到窮人那裡,一路上稀稀拉拉掉了不少。為了公平而增加了很多開支,甚至還漏掉了粥,這些都是效率的損失,而損失的多少取決於開支增加的多少和桶的漏洞大小。
    其實這個故事要說的意思是:為了縮小貧富差距,政府用征稅的辦法,從富人那裡征稅,把稅收轉移給窮人,但結果,窮人實際上得到的卻比富人失去的少。差額在轉移的過程中消耗掉了——一部分被必要的開支用掉了,另一部分有可能因稅收轉移方法不嚴密而漏掉了。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像呢?這就像漏桶一樣,為了追求公平損失了效率。
    於是,奧肯說了一句名言:“當我們拿起刀來,試圖將國民收入這塊蛋糕在窮人和富人之間做平均分配時,整個蛋糕卻忽然變小了。”這裡蛋糕變小,也是說效率的損失。
    一方面,收入越高納稅越多,富人們得到的收入有不少進了國庫,富人們就不再想怎麼投資賺錢了,蛋糕又變小了。另一方面,征稅也影響窮人。例如,一個下崗工人終於找到了一份勉強糊口的新工作,但工資不高,卻因此失去了政府的補貼。這樣,他就不再工作專門等著喫國家救濟,蛋糕再次變小。國家收入不斷減少,結果就像政府的桶發生了“洩漏”似的,使得富人失去的多,而窮人得到的少。
    “漏桶原理”意味著,公平與效率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事實上,在我國理論界也流行著這樣的觀點:要麼犧牲公平以取得效率,要麼犧牲效率以求得公平。
    比較折中或者說比較通行的觀點是:效率優先,兼顧公平。請注意“兼顧”二字,這實際上是將公平擺在次要的或者說可有可無的地位上,這種認識傾向可以稱之為“忽略偏差”。
    把“漏桶原理”奉為經典的理論家們其實並未發現,這個理論闡述的其實隻是一個“平均”的問題而不是“公平”問題,而平均並不等於公平,這是大家都熟知的。這些理論家還犯了一個錯誤,他們套用了西方社會的理論而忽略了國情的差異:一是體制的差異;二是社會心理的差異。這些差異將導致完全不同的反應。


    美國經濟學家阿瑟·奧肯曾經提出了著名的“漏桶原理”。

    假定有這樣一個貧富分化的國家,這個國家隻有富人和窮人,他們分別居住在東部和西部。國家分給他們同樣多的粥。東部的富人人數少,粥相對來說就多,每天的粥喝不完,富人就倒了喂小狗小貓,浪費了很多;西部窮人那邊呢,人很多,粥根本不夠喝,很多人餓著,窮人們嚷嚷著說這樣很不公平。

    於是政府決定,從富人的鍋裡分出一桶粥,送給窮人喫,以減少不公平現像。政府的這種願望和做法很美好,但美中不足的是,為了把粥送到窮人那裡,政府需要增加很多開支,比如要買裝粥的桶,要雇挑桶的人。有時更不幸的是,用的那個桶還是個漏桶,下面破了個洞。這樣,等粥送到窮人那裡,一路上稀稀拉拉掉了不少。為了公平而增加了很多開支,甚至還漏掉了粥,這些都是效率的損失,而損失的多少取決於開支增加的多少和桶的漏洞大小。

    其實這個故事要說的意思是:為了縮小貧富差距,政府用征稅的辦法,從富人那裡征稅,把稅收轉移給窮人,但結果,窮人實際上得到的卻比富人失去的少。差額在轉移的過程中消耗掉了——一部分被必要的開支用掉了,另一部分有可能因稅收轉移方法不嚴密而漏掉了。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像呢?這就像漏桶一樣,為了追求公平損失了效率。

    於是,奧肯說了一句名言:“當我們拿起刀來,試圖將國民收入這塊蛋糕在窮人和富人之間做平均分配時,整個蛋糕卻忽然變小了。”這裡蛋糕變小,也是說效率的損失。

    一方面,收入越高納稅越多,富人們得到的收入有不少進了國庫,富人們就不再想怎麼投資賺錢了,蛋糕又變小了。另一方面,征稅也影響窮人。例如,一個下崗工人終於找到了一份勉強糊口的新工作,但工資不高,卻因此失去了政府的補貼。這樣,他就不再工作專門等著喫國家救濟,蛋糕再次變小。國家收入不斷減少,結果就像政府的桶發生了“洩漏”似的,使得富人失去的多,而窮人得到的少。

    “漏桶原理”意味著,公平與效率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事實上,在我國理論界也流行著這樣的觀點:要麼犧牲公平以取得效率,要麼犧牲效率以求得公平。

    比較折中或者說比較通行的觀點是:效率優先,兼顧公平。請注意“兼顧”二字,這實際上是將公平擺在次要的或者說可有可無的地位上,這種認識傾向可以稱之為“忽略偏差”。

    把“漏桶原理”奉為經典的理論家們其實並未發現,這個理論闡述的其實隻是一個“平均”的問題而不是“公平”問題,而平均並不等於公平,這是大家都熟知的。這些理論家還犯了一個錯誤,他們套用了西方社會的理論而忽略了國情的差異:一是體制的差異;二是社會心理的差異。這些差異將導致完全不同的反應。

    試問,美國一家私人公司的老板將自己不學無術的小舅子提撥為總經理與中國一家國有企業的總經理將自己的同樣不學無術的小舅子提撥為財務處長,反應會是同樣的嗎?“公平”是抽像的,有具體效用的是人們的“公平感”。公平感是如何產生的?亞當斯的公平理論認為,人們產生的公平感往往不是來源於其行為結果的絕對值,而是來源於與他人相比的相對值。當人們覺察到他的結果(工資、獎金、地位、贊譽等)與投人(資歷、技能、職務、績效等)的比率,與他人的結果與投入的比率相等時,就會感到公平,反之,就會感到不公平。亞當斯還認為,這裡的“他人”既可指除自己以外的其他人,也可指自己以前的狀況(以前的結果與投入的比率)。盡管亞當斯的論述帶有很大程度的主觀描述色彩,但其理論不乏合理性,合理性在於它肯定了公平感作為一種態度體驗是建立在社會比較之基礎上的,而社會比較的參考體也包括自己以前的狀況。

    與公平感有關的參照物除了亞當斯所指的他人(包括自己以前的狀況)外,實際上還包括自己的主觀期望。應該明確,公平感的產生對於個體來說隻是一種主觀的反映。這種反映也並非與客觀現實一一對應。比如,當個體的自我估計過高(主要表現為對自己的投入估計過高)時,也會產生不公平的錯覺。這可以用一個習慣的公式來表述,即:態度的情緒指數=期望實現值/主觀期望值。根據這個公式,在期望實現值不變的情況下,主觀期望值的大小與態度的情緒指數成反比,主觀期望值越高,態度的情緒指數就越低,反之亦然。也就是說,公平感的產生與期望實現值和主觀期望值的比率有關。

    通過社會比較而形成的公平感直接影響人們的心理與行為。公平感包括兩種狀況:公平和不公平。當自己的結果與投入的比率等於他人時,人們就會產生公平的態度體驗,並獲得相應的激勵,這可視為一種正強化。當然,條件是自我的主觀期望值必須是客觀的、實事求是的。當自己的結果與投人的比率不等於他人時,則會產生不公平的態度體驗。不公平包括兩種情況:(1)有利於自己的不公平,即自己的結果與投入的比率大於他人;(2)不利於自己的不公平,即自己的結果與投入的比率小於他人。任何一種不公平的感覺都會使人處於一種心理不平衡的狀態。

    海德的認識平衡理論與費斯廷格的認識失調論一致認為:人們普遍存在著維持內心平衡的傾向,當出現不平衡因素時,人們總是采取相應的態度和行為變化,以恢復心理平衡狀態。我們可以這樣理解:不公平感對於人們來說是一種令人不安的刺激,其刺激強度與不公平的程序成正比。為了恢復內心的平衡,在有利於自己的不公平的情況下,人們可以采取補償辦法,即增加投入或主動減少結果以消除內疚感。但研究表明,更多的常用的途徑卻是采取文飾作用,如自我排解,認為自己的投入實際上更多,或者改變參考體(找一個更為“幸運”的人),從而獲得一種虛假的公平感。這就是說,即使有利於自己的不公平,一般也不能使個體獲得相應激勵。

    至於不利於自己的不公平,則會使人明顯地獲得相反激勵(負強化)。誠然,為了改變不公平感所帶來的困擾,在這種情況下人們也會采取文飾途徑,如甜檸檬和酸葡萄機制,或采取升華的方法,從更高層次認識自我的價值以及社會責任等。但更為直接的和普遍的法則是要求增加結果或減少投入,包括減少投入的數量及降低投入的質量。除此以外,還有宣洩,如發牢騷、煽動不滿情緒、有意損壞公物等;遷移,如要求改換工作或調動單位;代償,如從第二職業取得報酬,格羅斯等人對超級市場的調查表明,不公平感往往導致員工營私舞弊;仿效,如模仿比較對像(參照體)的行為,包括采取一些不正當的手段以增加結果。

    上述闡述可以簡單歸結為:公平與效率的關繫恰恰應該倒過來,即在現代社會,公平與否往往還是效率的前提,因為公眾是需要“公平”作為激勵力量的。美國哲學家勞爾斯的假想實驗是很有啟迪意義的:把一群人送到一個遠離現代文明的荒島上,讓他們在“原始狀態”下開始新生活。每個人對未來一無所知,不知道自己將來是窮還是富。現在,讓他們協商,建立一個他們心目中“公正”的社會。結果會如何呢?可想而知,大家選擇了公平。因為每個人都不知道自己將來的收人如何,如果支持效率,就可能承擔忍饑挨餓的風險。因此結論是:在公平和效率之間,公平優先。



    ……P6-8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