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譯文經典:自卑與超越
    該商品所屬分類:心理學 -> 心理學
    【市場價】
    243-352
    【優惠價】
    152-220
    【作者】 奧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所屬類別】 圖書  心理學  心理學經典著作 
    【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 
    【ISBN】9787532790197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32開
    紙張:純質紙
    包裝:精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32790197
    叢書名:譯文經典

    作者:[奧]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2年11月 


        
        
    "

    內容簡介

    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自卑感,是人類改善自身處境的動力之源,是人類追求優越感的原動力。在《自卑與超越》中,阿德勒首創“自卑情結”一詞,闡述了自卑感的行成及其對個人成長的影響,教導個人如何超越自卑感,將自卑感轉變為對優越感的恰當追求,從而超越自我、活出生命的意義。


    ?

    作者簡介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 ,生於1870年2月7日,逝於1937年5月28日),奧地利精神病學家。人本主義心理學先驅,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曾追隨弗洛伊德探討神經癥問題,但也是精神分析學派內部個反對弗洛伊德的心理學體繫的心理學家。著有《自卑與超越》《人性的研究》《個體心理學的理論與實踐》《自卑與生活》等,他在進一步接受了叔本華的生活意志論和尼采的權力意志論之後,對弗洛伊德學說進行了改造,將精神分析由生物學定向的本我轉向社會文化定向的自我心理學,對後來西方心理學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目錄
    目錄

    不同的人,會賦予生活不同的意義,每個人所賦予的意義中,或多或少都有錯誤。誰也無法掌握生活的終極意義,而且我們還可以說,任何能夠發揮實際作用的意義,都不會百分之百錯誤。所有的意義,都位於全對和全錯這兩個之間。

    第二章身體與心智

    從生命之初開始,直到生命終結,心智和身體共同成長、共同發展,作為整體不可分割的兩個部分互相合作。心智如同發動機,帶動著它在身體中能夠發現的所有潛能,幫助身體尋找能夠征服困難的安全位置。在每個身體動作、每個表征、每種癥狀裡,我們都能看出心智的目標。

    第三章自卑感與優越感

    一定程度上,我們所有人都有自卑感,因為我們都有希望改善的某種處境。如果能保持勇氣,那我們就會用直接、務實、令人滿意的方法——改善處境——去努力消除自卑感。沒人能長期忍受自卑感。我們所陷入的緊張狀態,會迫使我們采取行動。

    目錄


    章生活的意義
        
    不同的人,會賦予生活不同的意義,每個人所賦予的意義中,或多或少都有錯誤。誰也無法掌握生活的終極意義,而且我們還可以說,任何能夠發揮實際作用的意義,都不會百分之百錯誤。所有的意義,都位於全對和全錯這兩個之間。
        
    第二章身體與心智
        
    從生命之初開始,直到生命終結,心智和身體共同成長、共同發展,作為整體不可分割的兩個部分互相合作。心智如同發動機,帶動著它在身體中能夠發現的所有潛能,幫助身體尋找能夠征服困難的安全位置。在每個身體動作、每個表征、每種癥狀裡,我們都能看出心智的目標。
       
    第三章自卑感與優越感
        
    一定程度上,我們所有人都有自卑感,因為我們都有希望改善的某種處境。如果能保持勇氣,那我們就會用直接、務實、令人滿意的方法——改善處境——去努力消除自卑感。沒人能長期忍受自卑感。我們所陷入的緊張狀態,會迫使我們采取行動。


    第四章早期記憶
        
    早期記憶尤其重要。首先,早期記憶中有生活方式初的源頭和直接的表征。我們能據此判斷某個孩子被溺愛還是被忽視,接受了多少與他人合作的訓練,願意和什麼樣的人合作,面對過什麼樣的困難,又是如何克服這些困難的。


    第五章夢
        
    人人都會做夢,但明白其意義的人,卻寥寥無幾。這其實是很令人驚訝的,因為夢畢竟是人類心智的普遍活動。人類一直對夢感興趣,一直希望理解夢的意義。很多人覺得,他們的夢有深刻的含義,覺得夢奇怪而重要。


    第六章家庭影響
        
    與孩子的鬥爭,永遠是失敗的鬥爭:永遠不可能通過鬥爭,逼迫或爭取孩子進行合作。在這樣的鬥爭中,弱的人總是終的勝利者。如果我們所要求的東西,他拒絕給我們,那麼這個東西是不可能用強制的方法獲得的。如果我們認識到通過強制的力量不可能贏得合作和愛,那這個世界上要省卻很多無用的努力,也不會出現那麼多矛盾。


    第七章學校影響
        
    學校老師的任務是發現孩子們的困難、糾zhengfu母的錯誤。他們發現,有些孩子為更廣闊的社會生活做好了準備,他們在家裡已經受到過訓練,對其他人有興趣。有些孩子則沒有準備好,如果個體面對問題卻又沒做好準備,那他就會猶豫、退縮。


    第八章青春期
        
    父母越要證明他還是個孩子,孩子就越要對抗,以證明自己是大人。在這樣的鬥爭中,慢慢形成了一種對抗的態度。這時候,我們就有了典型的“青春期逆反”。


    第九章犯罪及其預防
        
    罪犯之所以不同,不在於他的努力程度,而在於他的努力方向。如果我們明白,他之所以朝那個方向努力,是因為他沒有理解社會生活的要求、不關注他的同類,那麼我們就會發現他的行動容易理解了。


    第十章職業
        
    有些人試圖逃避職業問題,不工作,或者去做人類共同利益之外的事情。但是,我們總會發現,他們躲開這個問題,實際上就是索取同類的支持。他們會以這種或那種方式,靠著他人的勞動而過活,自己卻不作出貢獻。


    第十一章人與同類
        
    人類古老的努力,就是加入同類的大軍。正是因為對同類的興趣,我們這個物種纔取得了進步。在家庭的組織中,對他人的興趣是至關重要的;我們發現自人類有史以來,就有在家庭中聚集的傾向。


    第十二章愛情和婚姻
        
    愛情,以及愛情的完成形態——婚姻,是對一位異性伴侶親密的奉獻,表現在身體吸引、志同道合、生兒育女等方面。很容易看出,愛情和婚姻是合作的一種形式,不僅是為了兩個人的福祉,也是為了全人類的福祉。


     


     


     

    媒體評論
    作為一名心理咨詢師,常常會與自卑的人打交道。尤其在中國,對孩子的教育有太多的與“隔壁家小明”的比較和追求完美的傾向。“人比人,氣死人”,因此造就了大量的自卑和自戀的人(其本質還是自卑)。因此,阿德勒這本對於自卑以及超越自卑的著作,就有了特別的意義與價值。
    阿德勒在這本著作裡希望個體能直面自己的自卑並超越之,同時,走向關繫,擁有社會興趣,承擔社會責任,而不隻是將生活局限於狹隘的自身。在競爭激烈、內卷加劇、自卑感充斥和個人主義價值觀蔓延的當今社會,即便這本書的成書年代那麼久遠,這些視角依然是很有啟發性和應用性的。
    ——葉斌(心理學博士,注冊心理師/督導師 華東師範大學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與培訓中心總監 上海聞殊心理咨詢有限公司創始人)

    夜晚,電臺,在傾聽那些來電者的憤怒、難過、委屈和失望時,你總能感受到當事人不快樂的情緒背後,所隱藏著的自卑的聲音:我是不好的、我是不值得被珍惜的……無論這些聲音是怎樣通過原生家庭或者是成長過程裡遇見的人和事反映在TA的記憶裡,此刻都已經鐫刻在TA對自己的認知裡,變成自己生命裡的癥結,痛苦難耐。

    作為一名心理咨詢師,常常會與自卑的人打交道。尤其在中國,對孩子的教育有太多的與“隔壁家小明”的比較和追求完美的傾向。“人比人,氣死人”,因此造就了大量的自卑和自戀的人(其本質還是自卑)。因此,阿德勒這本對於自卑以及超越自卑的著作,就有了特別的意義與價值。
    阿德勒在這本著作裡希望個體能直面自己的自卑並超越之,同時,走向關繫,擁有社會興趣,承擔社會責任,而不隻是將生活局限於狹隘的自身。在競爭激烈、內卷加劇、自卑感充斥和個人主義價值觀蔓延的當今社會,即便這本書的成書年代那麼久遠,這些視角依然是很有啟發性和應用性的。
        ——葉斌(心理學博士,注冊心理師/督導師   華東師範大學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與培訓中心總監   上海聞殊心理咨詢有限公司創始人)
        
    夜晚,電臺,在傾聽那些來電者的憤怒、難過、委屈和失望時,你總能感受到當事人不快樂的情緒背後,所隱藏著的自卑的聲音:我是不好的、我是不值得被珍惜的……無論這些聲音是怎樣通過原生家庭或者是成長過程裡遇見的人和事反映在TA的記憶裡,此刻都已經鐫刻在TA對自己的認知裡,變成自己生命裡的癥結,痛苦難耐。
    我感受到來電者的傷痛,卻苦於找不到可以有效幫助到他們的工具,直到多年前讀到阿德勒的《自卑與超越》,他用直白平實的語言,拉著你看向自己內心深處那些本能回避或者無法覺察的自卑和傷疤,帶領著你在個體、家庭、社會等各種關繫中,尋求著與自我和解,繼而超越成長的路徑。
    現在,每當有人問我:有沒有什麼書可以讓自己在荒袤的心靈沙漠中,覓得通往綠洲的道路?我會說,去看看阿德勒的《自卑與超越》吧,或許這本書能助你一臂之力。
        ——夢曉(情感類心理夜話節目主持人  上海心理康復協會理事、專家組成員  24小時心理支持情緒減壓平臺創始人)

    在線試讀
    章 生活的意義

    人類生活在意義的世界。我們體驗的,不是純粹的事物;我們是在事物對我們的意義中,去體驗事物的。從一開始,經驗就受限於人的目的。“木材”,指的是“與人類相關”的木材;“石頭”,指的是“作為人類生活要素”的石頭。如果有人竟想拋開意義,隻專注於事物,那他會非常不幸。他會將自己與他人割裂開來;他的行為於己於人都將毫無用處,換句話說,他的行為沒有意義。然而,任何人都無法拋開意義。我們在經歷現實之時,總會賦予其意義;我們所經歷的,不是現實本身,而是經過解析後的現實。因此,我們可以順理成章地推定,這種意義總是沒有完成的,或多或少都不完整,甚至可以說這意義永遠無法達到正確。意義的世界,就是錯誤的世界。
    如果問一個人“生活的意義是什麼”,他可能無法作答。大多時候,人們懶得去問這種麻煩的問題,也不願意回答。誠然,自人類有史以來,這個問題就存在;即便現在的年輕人——當然老年人也一樣——也常常突然發問:“生活是干什麼的?有什麼意義呢?”不過,我們可以說,他們隻有在經歷了失敗的痛苦之後,纔會提出這個問題。倘若生活一帆風順,前方沒有艱難險阻,他們是絕不會問出這個問題的。但是,在行動上,每個人必須提出這個問題、回答這個問題。如果我們不聽其言,隻觀其行,那麼我們就會發現,人都有著自己的“生活意義”,並且他的一切姿勢、態度、動作、表征、舉止、期盼、習慣以及性格特征,無一不與其“生活意義”相吻合。他似乎能依靠對生活的某種解析而采取行動。他的一切行為中,都暗含著對世界、對自身的某種闡釋。他似乎已經下了判詞,“我就是這樣的,世界就是那樣的”。他為自身、為生活都賦予了意義。
    不同的人,會賦予生活不同的意義,而且如前所述,每個人所賦予的意義中,或多或少都有錯誤。誰也無法掌握生活的終極意義,而且我們還可以說,任何能夠發揮實際作用的意義,都不會百分之百錯誤。所有的意義,都位於全對和全錯這兩個之間。然而,生活的意義雖五花八門,我們仍能夠判別,有些回答好一些,有些回答差一些,有些錯誤很多,有些錯誤較少。那麼,那些比較好的有什麼共性,比較差的又缺少什麼呢?我們可以去總結發現。用這種方法,我們可以獲得一種科學的“生活意義”,用它來衡量那些“真”的意義,用它來應對與人類相關的現實。同樣,我們得記住,所謂“真”是對人類而言的,即對人類的目標和意圖而言。除此之外,沒有其他的“真”;就算另有“真”存在,那也和我們沒有關繫。我們無法了解,對我們也沒有意義。

    章  生活的意義
        


        不同的人,會賦予生活不同的意義,每個人所賦予的意義中,或多或少都有錯誤。誰也無法掌握生活的終極意義,而且我們還可以說,任何能夠發揮實際作用的意義,都不會百分之百錯誤。所有的意義,都位於全對和全錯這兩個之間。
        人類生活在意義的世界。我們體驗的,不是純粹的事物;我們是在事物對我們的意義中,去體驗事物的。從一開始,經驗就受限於人的目的。“木材”,指的是“與人類相關”的木材;“石頭”,指的是“作為人類生活要素”的石頭。如果有人竟想拋開意義,隻專注於事物,那他會非常不幸。他會將自己與他人割裂開來;他的行為於己於人都將毫無用處,換句話說,他的行為沒有意義。然而,任何人都無法拋開意義。我們在經歷現實之時,總會賦予其意義;我們所經歷的,不是現實本身,而是經過解析後的現實。因此,我們可以順理成章地推定,這種意義總是沒有完成的,或多或少都不完整,甚至可以說這意義永遠無法達到正確。意義的世界,就是錯誤的世界。
        如果問一個人“生活的意義是什麼”,他可能無法作答。大多時候,人們懶得去問這種麻煩的問題,也不願意回答。誠然,自人類有史以來,這個問題就存在;即便現在的年輕人——當然老年人也一樣——也常常突然發問:“生活是干什麼的?有什麼意義呢?”不過,我們可以說,他們隻有在經歷了失敗的痛苦之後,纔會提出這個問題。倘若生活一帆風順,前方沒有艱難險阻,他們是絕不會問出這個問題的。但是,在行動上,每個人必須提出這個問題、回答這個問題。如果我們不聽其言,隻觀其行,那麼我們就會發現,人都有著自己的“生活意義”,並且他的一切姿勢、態度、動作、表征、舉止、期盼、習慣以及性格特征,無一不與其“生活意義”相吻合。他似乎能依靠對生活的某種解析而采取行動。他的一切行為中,都暗含著對世界、對自身的某種闡釋。他似乎已經下了判詞,“我就是這樣的,世界就是那樣的”。他為自身、為生活都賦予了意義。
        不同的人,會賦予生活不同的意義,而且如前所述,每個人所賦予的意義中,或多或少都有錯誤。誰也無法掌握生活的終極意義,而且我們還可以說,任何能夠發揮實際作用的意義,都不會百分之百錯誤。所有的意義,都位於全對和全錯這兩個之間。然而,生活的意義雖五花八門,我們仍能夠判別,有些回答好一些,有些回答差一些,有些錯誤很多,有些錯誤較少。那麼,那些比較好的有什麼共性,比較差的又缺少什麼呢?我們可以去總結發現。用這種方法,我們可以獲得一種科學的“生活意義”,用它來衡量那些“真”的意義,用它來應對與人類相關的現實。同樣,我們得記住,所謂“真”是對人類而言的,即對人類的目標和意圖而言。除此之外,沒有其他的“真”;就算另有“真”存在,那也和我們沒有關繫。我們無法了解,對我們也沒有意義。
        有三種主要關繫,人人都有,人人都要考慮。一個人的現實,由這三種關繫構成。他面對的一切問題,歸根到底都是這三種關繫。他必須回答,因為這些問題會一直追著他,而他的答案則體現了他個人對生活意義的理解。
        種關繫是,我們生活在地球這個可憐行星的表層,而不是別的地方。我們受限於此,無法超出居住地所能提供的可能性範圍。我們的身體和心智都必須發展,以便在地球上繼續生存,並保證人類的延續。這個問題,人人必須作答,誰也逃脫不了。無論做什麼,我們的行為都是對人類生活境況的反應。我們認為何者必要、何者妥帖、何者可能、何者可取,在行動上都有所體現。人類是生活在地球上的生物,我們是其中一員,任何答案都受到這一事實的限制。
        現在,隻要考慮一下人類身體的脆弱以及我們所處的不安全的環境,我們就能看到,為了自己的生活,為了人類的福祉,我們必須竭盡全力找出好的答案,找出有遠見、有道理的答案。這種情況,就像我們面對一道數學題一樣,必須努力尋找解答。不能輕率隨機,也不能胡亂猜測,而是要使用一切可能的手段,持續不斷地努力。我們無法找到某個終極答案,十全十美、一勞永逸;但我們仍然要竭盡所能,去尋找接近的答案。無論是好是壞,是優是劣,我們都被束縛在地球這個可憐行星的表面上,這是事實;我們必須盡力去找更好的答案,而且我們的答案必須以這一事實為基礎。
        這就引出了我們的第二種關繫。人這一物種,並非隻有我們自己。我們周圍尚有其他人,我們生活在與他們的關聯之中。作為個體的人具有弱點和局限,因此不能在孤立之中完成自己的目標。如果有人想獨自生活,一個人去解決他所面對的問題,那他就會滅亡。他無法延續自己的生活,也無法延續人類的生活。因為自身的弱點、不足、局限,他總要與他人發生關繫。為了自身的福祉,為了人類的福祉,他必須邁出這重要的一步——與他人建立聯繫。因此,要解答生活中的種種問題,就必須考慮這一關繫。我們活在與他人的關聯之中,獨自生活則會滅亡,我們的答案必須以此事實為基礎。我們生活在這個星球上,必須與同類合作,以延續自己的生活、延續人類的生活,這是我們為重要的問題、意圖和目標,若要生存,連我們的情感都必須與此相協調。
        除此之外,我們還受到第三種關繫的束縛。人類有兩種性別。個體生活與共同生活的存續,必須考慮這一事實。愛情和婚姻的問題,即屬於這第三種關繫。每一個男人和女人都要給出答案,無法逃避。人們面對這一問題所采取的行動,便是他們的答案。人類可以嘗試多種不同的方法,從每個人的行動中,可以看出他認為用哪種方法纔能解決這個問題。
        這三種關繫,提出了三個問題:找到某個職業,以保證我們在地球自然環境的局限下存活;找到我們在同類中的某個位置,使我們能夠合作並分享合作帶來的好處;我們生活在兩性之中,人類的存活和延續依賴於我們的愛情生活,因此我們還要找到某個方法,以適應這一事實。
        個體心理學所應對的所有生活問題,都可歸入以上三個主要問題之中,即職業、社會與性。就個體生活來說,對這三個問題的反應,無一例外體現了他內心中對生活意義的理解。舉個例子。假如有個人,愛情生活不完整,工作上不努力,也沒有什麼朋友,覺得和同類交往是件痛苦的事情。依據他生活中的局限和約束,我們可以下個結論:他覺得活著是一件困難而危險的事情,機會很少,失敗很多。他有限的行動,可以理解為如下判斷:“生活的意義是,保護自己免受傷害,在自己周圍築起堡壘,讓自己躲開災禍、全身而退。”
        換個角度,我們假設有另外一個人,他的愛情生活是一種親密而豐富的合作關繫,工作中做出了有用的成績,有很多朋友,且和同類的交往廣泛而富有成效。對於這樣的人,我們可以做如下結論:他覺得生活是一項創造性的任務,機會很多,失敗都可以補救。他有勇氣面對生活中的所有問題,這可以理解為如下判斷:“生活的意義是,對我的同類感興趣,成為整體中的一部分,為人類的福祉做出自己的貢獻。”
        這樣,我們就可以找出“生活的錯誤意義”的共同標尺,以及“生活的真正意義”的共同特征。一切失敗者——神經癥患者、精神病人、罪犯、酗酒者、問題兒童、自殺者、性反常者、妓女——之所以失敗,是因為他們缺乏同伴情感和社會興趣。面對職業、友誼和性這三個問題,他們沒有信心通過合作加以解決。他們賦予生活的意義是私人的:他們的目標如果達成,對其他人沒有好處,他們的興趣也不會超出其自身。他們的成功,不過是某種虛幻的個人優越感,他們的勝利也隻對他們自己有意義。有些殺人犯承認,手裡拿著一瓶毒藥,有掌握權力的感覺,顯而易見,他們隻在向自己證明其自身的重要性,在其他人看來,擁有一瓶毒藥似乎並不能讓他們具備更高的價值。私人的意義,實際上就是沒有意義。意義隻能在交流中存在:隻對某一個人有意義的話,實際上是沒有意義的。我們的目的和行動也是這樣,其的意義,就是對他人的意義。每個人都在努力獲得價值,但人的總體價值,在於對他人生活的貢獻,不明白這一點,必定會犯錯誤。
        有一則軼事,說的是某小型宗教團體的一位領袖。一天,她將信徒們召集起來,告訴他們下個星期三是世界末日。人們信以為真,於是他們賣掉地產,拋開塵世的種種事務,激動地等待著領袖所說的末日。星期三過去了,可什麼也沒發生。星期四,他們一起來要求解釋。“看看我們現在的困難吧,”他們說,“所有能給我們安全的東西全都丟了。我們遇到人就說,星期三世界末日要來了,他們笑話我們,但我們並不氣餒,反復強調這是永遠正確的權威人物告訴我們的。可是,現在星期三過去了,我們周圍的世界卻還是好好的。”
        “可是,我說的星期三呢,”這位女先知回答,“並不是你們的星期三。”通過這種方法,通過私人的意義,她頂住了別人的挑戰。私人的意義是禁不起測試的。
        一切“生活的真正意義”,都是共同的意義,即他人可以共享和接受的意義。對於生活中的問題,一個好的解決方案必然同時也會為他人掃除障礙,因為我們看到,某些共同的問題成功得到了解決。甚至連天纔都可以簡單定義為“極其有用”:大家認可某個人的生活對大家極有價值,這時候我們纔會稱他為天纔。這樣的生活所體現的意義就是:“生活的意義在於為整體做貢獻。”我們說的不是人們自稱的動機。我們不聽他們自己怎麼說,我們看結果。如果一個人成功地解決了人類生活中的問題,那麼從他的行動上看,他似乎已充分而自覺地認識到,生活的意義在於關心他人,在於合作。他的每一個行動,似乎都發自他對同類的興趣;遇到困難的時候,他會努力通過符合人類福祉的方式去克服。
        也許很多人覺得這是全新的觀點,他們可能懷疑,我們賦予生活的意義是否真的應該是貢獻社會、關心他人、與同類合作。他們可能會問:“那麼,自己怎麼辦?如果一個人總考慮他人,總是關心他人的利益,那他個人的利益不會因此受損嗎?至少對一些人來說,若要獲得個人發展,難道不應該為自己考慮嗎?我們當中有一些人,難道不應該先學著捍衛自己的利益、強化自己的個性嗎?”我相信,這類看法錯誤頗大,問題也是偽問題。如果某個人類個體,在賦予生活意義之時,希望做出貢獻,如果他的所有情感都指向這一目標,他自然會將自己調整到適合做貢獻的狀態。他會讓自己適應這一目標,他會訓練自己的社會情感,並從實踐中獲得技能。既然有了目標,訓練就順理成章。這時候,也隻有這時候,他會開始發展自己,以解決生活中的三個主要問題、提升自己的能力。我們不妨以愛情和婚姻為例。如果我們關心伴侶,努力想讓對方的生活更輕松、更豐富,那我們當然會發揮可能範圍內的zuida潛力。相反,如果我們以為隻能在獨立真空中發展個體,沒有目標、不做貢獻,那我們隻會把自己變得不可一世、令人生厭。
        貢獻是生活的真正意義,由此我們還能獲得另一個啟發。今天,如果我們看看周圍祖先留給我們的遺產,我們能看到什麼呢?能夠留到今天的,都是他們對人類生活所做的貢獻。我們能看到開墾了的耕地,能看到公路和房屋,看到他們的生活經驗以各種方式傳遞下來:傳統、哲學、科學、藝術以及他們應對人類境況的技能。留下這些成果的,都是為人類福祉做貢獻的人。那麼其他人呢?有些人從不合作,他們賦予生活以不同的意義,隻會問“我能從生活中得到什麼”,這些人現在怎麼樣了呢?沒能在身後留下任何痕跡。他們不僅離開了人世,連他們的整個生活都是徒勞的。好像我們的地球曾這樣告訴他們:“我們不需要你。你不適合生活。你的目標和努力沒有未來,你所重視的價值、你的心智和靈魂,都沒有未來。你走吧!不需要你。死去吧,消失吧!”如果賦予生活以合作之外的其他意義,那麼終要面臨的裁決就是:“你沒有用處。誰也不需要你。走吧!”當然,在當下的文化中,我們能找到很多缺陷。發現缺陷的地方,我們就必須改變,但改變要能進一步推進人類福祉。
        古往今來,明白這一點的大有人在。他們知道生活的意義是關心整個人類,並努力推動社會興趣、努力去愛。所有宗教中都能看到對人類救贖的關切。人類所有偉大運動,都是人們在努力增加社會興趣;在這方面,宗教是了不起的努力之一。然而,宗教常常被人誤讀。現在,宗教已經做了很多工作,除了更扎實地致力於這一共同任務之外,很難想像用什麼方法還能更進一步了。個體心理學用科學的方式得出了同樣的結論,並提出了科學的方法。我相信,這是前進了一步。科學增加人類對於同類的興趣,相對於其他政治或宗教運動而言,也許能夠更加趨近這一目標。我們從不同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但目標是相同的——增加對他人的興趣。
        我們賦予生活的意義至關重要,它要麼是護佑我們的天使,要麼是陰魂不散的惡魔。因此,我們必須搞清楚生活的意義是如何形成的,不同的意義區別何在,如果其中有大錯誤又該如何糾正。這些問題顯然極其重要,這就是心理學的領域,而不是生理學或生物學——即弄清楚各種生活意義,以及它們對人類行為和人類命運的影響,從而增進人類福祉。
        在孩子身上,我們也能看到對“生活意義”的探索。連嬰兒都在努力估量自己的能力,以及他在周圍群體生活中所占的分量。到五周歲的時候,兒童已經養成了統一而確定的行為模式,即他自己面對問題和任務的獨特方式。對世界、對自己有什麼期待,他已經有了深刻、持久的確定理解。此後,他便通過穩定的統覺繫統(scheme of apperception)去看這個世界,先對經驗進行解析,然後纔會接受,而且他的解析總會與初賦予生活的意義相吻合。就算這意義有嚴重錯誤,就算我們應對問題和任務的方法常常帶來不幸和痛苦,要放棄也絕非易事。要糾正“生活意義”中的錯誤,隻能通過分析做出錯誤解析的具體場景,認識到錯誤所在,並修正統覺繫統。在極少數情況下,個人受迫於錯誤方法所產生的後果,也許能修正他賦予生活的意義,或能憑一己之力完成改變。然而,一般人是絕不會這麼做的,除非他面臨社會壓力,或者發現守著舊方法隻會走進死胡同。大多情況下,要修正舊方法,好有他人協助,協助者須在理解生活意義方面受過訓練,能共同尋找初的錯誤,並提出一種更加恰當的生活意義。
        兒時的場景可以用不同的方法進行解析,我們來做一個簡單的說明。童年的不愉快經歷,可能被賦予完全相反的意義。有些人不會專注於過去的不愉快經歷,除非從中能看出今後補救的方法。他會想:“我們必須努力消除那些不幸的情形,讓我們後代的處境有所改善。”另一些人呢?他們會想:“生活是不公平的。好的總是歸了別人。既然世界曾那樣對待我,那我為什麼要對世界好呢?”有些父母就是這樣對待孩子的:“我小的時候喫了這樣的苦,我熬過來了,他們憑什麼不能?”還有一些人會想:“我小時候不幸,所以現在做什麼都應該被原諒。”這三種人的解析,會明白無誤地體現在行動中;如果不改變解析,他們的行動絕不會改變。正是在這一點上,個體心理學突破了決定論。任何經驗都不是成功或失敗的導因。經驗的震撼——即所謂的“創傷”——不使我們痛苦,而使我們從中抽取適合我們目的的東西。我們賦予經驗以意義,並以此決定自己的命運;而且,當我們以具體經驗作為未來生活的基礎時,其中很可能會有些錯誤。意義不是由環境決定的,我們賦予環境以意義,從而決定自己的命運。
        然而,童年中的某些情形,極易導致有嚴重錯誤的生活意義。大多失敗,都來自遭遇此類情形的兒童。首先,我們要關注的是器官有缺陷、嬰兒期內患有疾病或殘疾的兒童。他們負擔過重,很難會覺得生活的意義在於做貢獻。除非身旁有人將他們的注意力引導到其他事物上,鼓勵他們對他人發生興趣,否則他們很有可能隻專注於自身的感受。久而久之,他們會將自己和周圍的人作比較,從而更加沮喪。在我們當下的文化中,同類的憐憫、奚落和回避,甚至可能會強化他們的自卑感。在這些情形下,他們有可能將自己封閉起來,失去參與共同生活的希望,認為自己遭到了世界的切身羞辱。
        器官有缺陷或腺分泌物異常的兒童面臨特殊困難,我想我是個對此進行描述的人。這一科學領域已取得罕見成績,但其發展方向卻與我的期待相去甚遠。從一開始,我就致力於尋找克服困難的方法,而不是找個理由,把失望的責任扔給遺傳或身體狀況。器官上有缺陷,難道必然會導致錯誤的生活方式?腺分泌所產生的效果,每個人都不一樣,沒有哪兩個孩子是完全相同的。我們經常看到,有些孩子能夠克服這種困難,並且在克服困難的過程中,培養出了罕見的有用能力。在這方面,個體心理學可不會給各種優生學計劃做廣告。很多為我們的文化做出過重大貢獻的傑出人士,小時候都有器官上的缺陷。他們往往體弱多病,有的早早離世。但他們奮力拼搏,去克服身體上和外在環境中的種種困難,進步和新的貢獻往往都來自這些人。奮鬥讓他們更強大、走得更遠。我們無法從身體上判斷他們的心智發展以後是好是壞。然而,迄今為止,小時候有器官或分泌腺缺陷的兒童,絕大多數都沒有受到正確的訓練,他們的困難沒有得到理解,所以他們大多隻對自身感興趣。在早年遭受器官缺陷的兒童中,我們發現了大量的失敗案例,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
        第二種常常導致錯誤生活意義的情形,是孩子受到溺愛。孩子慣於寵溺,就會覺得自己的願望就是律法。他沒有努力,便得到了不該得到的特殊待遇,所以慢慢會覺得特殊待遇是他與生俱來的權利。結果,如果遇到其他情形,他不再是注意力的中心,他的感受不再是別人考慮的主要目標,那他就會非常失落,他會覺得全世界都虧欠了他。他受到的訓練,讓他期望獲得,而不是付出。他沒有學會面對問題的其他方法。別人對他唯唯諾諾,以至於他失去了獨立能力,不知道自己的事情可以自己去做。他隻對自己感興趣,從來沒有學會合作的用處和必要。遇到問題的時候,他隻有一個方法——就是對別人提出要求。在他看來,他必須重新獲得特殊的待遇,必須迫使別人承認他是個特殊人物,要什麼就得給什麼,他覺得隻有這樣他的境況纔能得到改善。
        受到溺愛的孩子長大以後,也許會成為我們社群中為危險的群體。其中有些人會大肆宣傳他們的“善意”;有些為了獲得控制他人的機會,甚至會變得非常“可愛”。但是,以普通人的身份,通過合作去完成普通人的任務,他們是不干的。還有一些人會公開反叛。一旦無法輕松獲得習以為常的溫暖和服從,他們就會覺得別人背叛了他們。他們認為社會懷有敵意,因此要找所有社會成員報仇。這時候,如果社會表現出對其生活方式的敵意(這幾乎是必然的),他們就會把這敵意看作新的證據,證明自己受到了虧待。由於這個原因,懲罰總是沒有效果的,懲罰隻會證實他們的想法:“別人都反對我。”但是,被溺愛的孩子無論是拒絕合作,還是公然反叛,無論是通過柔弱去控制他人,還是通過暴力去報復他人,實際上都是在犯同一個錯誤。我們的確發現,有些人在不同時間會使用這兩種方法,但他們的目的還是同一個。他們認為,“生活的意義就是,當,讓別人承認自己是重要的,我想要什麼就得到什麼”。隻要賦予生活的意義不變,他們所采用的每一種方法都會是錯誤的。
        第三種容易出現錯誤的情形,是孩子遭到忽視。這樣的孩子從不知道愛和合作是怎麼回事,他對生活的解析,也就不包含這些友好的因素。可以想見,面對生活中的問題時,他會誇大困難,低估自己在他人好心協助下克服困難的能力。他小時候發現社會對他冷漠,因此覺得社會以後會一直冷漠下去。他不明白其實可以通過對他人有用的行動,去贏得別人的喜愛和尊重。他會懷疑他人,也無法信任自己。沒有利益關繫的、單純的喜愛,是任何其他經驗都無法替代的。母親的個任務,就是讓孩子體驗到一個值得信任的他人;隨後,她應該放大、拓展這種信任感,使其覆蓋孩子全部的生活環境。如果她個任務——讓孩子對她產生興趣、喜愛她、願意與她合作——失敗了,孩子就很難產生社會興趣和同伴情感。每個人都有對他人發生興趣的能力;但這種能力必須得到培養和練習,否則其發展便會受挫。
        如果有某個純粹的典型,能夠代表所有受到忽視、仇恨或冷落的兒童,那麼我們很可能發現,他完全不知道合作的存在,他孤立、無法與他人交流,一切有助於他在與別人交往中生活的東西,他都全然無知。不過,正如我們已經指出的,在這種處境下的個體會死亡。任何兒童隻要能夠活過嬰兒期,就證明他得到了一定的照顧和關注。因此,我們面對的不是受到忽視的兒童的純粹典型,我們面對的兒童隻是得到的關注比較少,或者在某些方面受到了忽視,在其他方面卻沒有。簡而言之,我們可以說,受到忽視的兒童沒能完全找到一個值得信賴的他人。我們文明中一個令人難過的事實是,那麼多生活的失敗來自孤兒或私生子,總體上我們不得不將這樣的孩子歸入受忽視兒童之列。
        以上三種情形——器官缺陷型、溺愛型和忽視型——很容易產生錯誤的生活意義,處在這種情形下的兒童都需要幫助,以修正他們面對問題的方式,幫助他們獲得更好的生活意義。如果我們留意這種情況——就是說,如果我們真的關注他們,並且我們在這方面受過訓練——我們就能夠在他們所做的每件事情上看出他們賦予生活的意義。夢和聯想或許有用,無論是夢中的生活還是醒來的生活,人格是一樣的,不過夢中社會的壓力不急迫,人格顯現中的防範和隱藏就少一些。但是,要快速了解個體賦予自身和生活的意義,有用的方法是通過他的記憶。任何記憶,無論他本人覺得多麼微不足道,都代表著對他來說值得記憶的東西。之所以值得記憶,是因為那體現了他所想像的生活。那記憶對他說“這就是你應該期望的”,或者“這就是你必須躲避的”,或者“這就是生活”!同樣,我們必須強調,經驗本身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種經驗一直留存在記憶中,並被用來強化他賦予生活的意義。每個記憶,都是一份備忘錄。
        早期兒童記憶尤其有用,能幫助我們弄清楚個體對待生活的特殊方式已持續多久,他對待生活的態度初是在什麼情況下形成的。初的記憶尤其重要,因為如下兩個原因:,其中包含著對個體及其環境的基本判斷,那是他次對外部現像進行評估,次比較完整地認識自己以及環境對自己的要求;第二,這是他主觀上的起點,是他為自己所杜撰的自傳的開篇。因此,我們從中常常發現,他一方面覺得自己處於某個脆弱、不足的位置,另一方面又將強大、安全當作目標和理想狀態,兩者形成對照。個體所說的初記憶,究竟是不是他能夠記得的人生件事情,甚至他所記憶的究竟是不是真實的事件,這些對於心理學來說並不重要。記憶之所以重要,是因為所記之事被“當作”如此,是因為它們對現在和未來生活的解析和影響。
        我們不妨舉幾種初記憶作為例子,說明一下由記憶固化下來的“生活意義觀”。“咖啡壺從桌上掉下來,燙到了我。”這就是生活啊!女孩以這句話開啟她的自傳,我們並不意外地發現,她一直有一種揮之不去的無助感,傾向於誇大生活中的危險和困難。如果發現她心裡批評別人沒有照顧好她,我們同樣不必驚訝。讓那麼小的孩子暴露在那樣的危險之中,肯定有人非常粗心!
        另一個人的初記憶,也呈現了類似的圖景。“我記得三歲的時候從嬰兒車上掉了下來。”他的初記憶還伴有一個常做的夢。“世界末日要到了。我半夜醒來,發現火光滿天、一片通紅。星星都墜落下來,我們撞上了另一顆行星。可是就在撞擊前那一刻,我醒了。”問他是不是怕什麼東西,這位學生回答說:“我怕我這一生不會成功。”顯然,他的初記憶和常做的夢打擊了他,強化了他對失敗和災難的畏懼。
        一個十二歲的男孩來到診所,因為他尿床,而且經常和母親發生衝突。他的初記憶是這樣的:“媽媽以為我丟了,跑到街上大聲喊我,她非常害怕。我一直躲在屋裡一個櫃子裡面。”從這份記憶中,我們可以讀出這樣的信息:“生活的意義是,通過制造麻煩來獲得他人注意。可以通過欺騙來獲得安全感。我遭到了忽視,但我可以哄騙別人。”他的尿床也是一種手段,為了讓自己成為他人焦慮和關注的中心,母親為他感到擔心、焦慮,也證實了他對生活意義的解析。同前面的例子一樣,這個男孩之前已經形成了印像,覺得外面的世界充滿著危險,認為隻有別人為自己擔驚受怕的時候,他纔會安全。隻有通過這種方法,他纔相信,如果他需要,別人都會在那兒隨時隨地保護他。
        以下是一位三十五歲女性的初記憶:“三歲的時候,我走下地窖。黑暗中,我站在臺階上,一個男孩,我的表兄,比我大一點兒,開門跟在我後面。我很怕他。”根據她的初記憶,我們也許可以推斷,她那時候可能不習慣和別的孩子們玩兒,和異性交往可能感到特別不自在。我們猜她是家裡的孩子,我們猜對了。而且,她三十五歲了,卻仍然未婚。
        下面的陳述,體現了更加充分的社會情感:“我記得母親讓我用嬰兒車推著小妹妹。”但是,在這個例子中,我們不妨留意一下,看看有沒有跡像表明,敘述者是否隻有和弱者在一起時纔更加自在,是否過於依賴母親。更小的孩子出生時,好爭取大孩子的配合,一起照顧小孩子。要讓他們對這位新來者發生興趣,讓他們分擔照顧的責任。如果能夠獲得他們的合作,那他們就不會覺得關注嬰兒會降低他們自己的重要性。
        希望有人陪伴,並不一定證明對他人有興趣。我們問一個女孩她的初記憶是什麼,她回答:“我在和我的姐姐玩兒,還有另外兩個女孩。”從這一陳述中,我們當然能看出一個孩子正在學習社會交往。不過,當她提到她害怕的事情時,我們又獲得了新的理解。她說:“我怕別人丟下我一個人。”這時候,我們要留意缺乏獨立性的跡像。
        我們一旦發現並理解了個體賦予生活的意義,就有了打開他全部人格的鑰匙。有時候人們會說,人性不變,但隻有從未找到正確鑰匙的人纔持有這種立場。正如前文所述,任何觀點或治療方法,如果不能找出原初的錯誤,都不能算成功。改善的可能,就是學習一種更加合作、更加勇敢的對待生活的方式。要防止神經癥傾向的發展,的方法就是合作。因此,培養、鼓勵孩子們進行合作極其重要,應該讓孩子們通過共同的任務和共同的遊戲,與同齡的孩子們一起,自行尋找解決方法。阻礙合作,會產生非常嚴重的後果。例如,一個受到溺愛的孩子,學會了隻對自己感興趣,上學以後會將對他人的漠視帶到學校。他對課程不感興趣,除非他覺得能借此獲取老師的歡心;他對別人的話不感興趣,除非他認為對自己有好處。等他慢慢長大成人,缺乏社會情感的災難性後果會日益明顯。當初,個錯誤發生時,他就停止了責任和獨立的培養;現在,面對生活,他卻沒有應對任何考驗的能力。
        我們不能因為他的缺陷而責怪他,我們隻能在他剛剛感受到缺陷所帶來的後果時,努力去幫他進行補救。如果一個孩子從未學過地理,我們就不能指望他這門課考出好成績。同樣,如果一個孩子未受過合作訓練,當他面臨需要合作訓練的任務時,我們也不能指望他能正確作答。生活中的一切問題,都需要合作能力纔能解決。一切任務,都必須在我們人類社會的框架之下,以有利於人類福祉的方式,纔能順利完成。個體隻有理解了生活的意義在於貢獻,纔能勇敢地去面對困難,纔有獲得成功的希望。
        如果老師、家長、心理學家都搞清楚賦予生活以意義的過程中可能犯下的種種錯誤,如果他們自己不犯同樣的錯誤,那麼我們相信,那些缺乏社會興趣的孩子會慢慢意識到自己的能力,意識到生活中的各種機會。一旦遇到問題,他們也不會停止努力或者去走捷徑,不會試圖逃避或者把包袱甩給別人,不會要求別人對他們特別地好、特別地同情,不會感到羞辱並試圖報復,不會問:“生活有什麼用處呢?我從生活中得到了什麼呢?”相反,他們會說:“我們要創造自己的生活。這是我們自己的任務,我們有能力去完成。我們是自己行為的主人。如果要創造新的東西,或者替換舊的東西,那我們得自己去做,別人沒這個義務。”如果用這種方式對待生活,把生活看作獨立個體之間的合作,那麼人與人之間的聯繫,就有無限發展的可能。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