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自我的本質
    該商品所屬分類:心理學 -> 心理學
    【市場價】
    396-574
    【優惠價】
    248-359
    【作者】 英布魯斯·胡德 
    【所屬類別】 圖書  心理學  心理百科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3096280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213096280
    作者:[英]布魯斯·胡德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0年02月 

        
        
    "

    產品特色

    編輯推薦



    • 英國皇家科學院聖誕演講明星演講家力作


    布魯斯•胡德在本書中展現了他講故事的高超能力,將自我是怎麼形成的這個故事講的清晰透徹、生動有趣、簡單易讀。



    • 深度剖析環境對自我影響,一本人人都該讀的社會生存指南


    如果將生活比作一場芭蕾舞,那麼在這場持續進行並不斷變化的舞蹈中,我們會順應各種情況,出演各種角色。本書告訴我們是如何做出這些變化的,應該如何與他人和環境互動。



    • 一部從實證科學的角度重新看待哲學問題科普大作


    從生物學、發展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等角度讓主角“自我”登臺獻藝,給讀者呈現了大腦與自我的雙簧表演,並且*過癮的是從臺前幕後為大家揭示背後的原理和科學可驗證的結論。



    • 知名腦科學家大衛·伊格曼,《科學美國人》重磅推薦。

    • 湛廬文化出品。

     
    內容簡介
    幾乎從人類出現社會活動開始,就有了“我是誰”這個亙古迷思,但至今人們都沒有得到一個統一的答案。屢獲殊榮的認知心理學家布魯斯·胡德從一個有趣又新穎的視角破解了這個問題,他提出:自我是一種大腦的幻像,本質上是由周圍人塑造的,它始終隨著環境的變化而變化。也可以這樣說:“我不是我以為的我,我也不是你以為的我,我是我以為你以為的我。”
    《自我的本質》結合神經科學、發展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的經典理論和前沿研究,從兒童成長、他人的影響、群體的力量、環境的塑造等多個方面揭示了不同情境給我們帶來的影響和改變。幫助我們去理解以下問題:
    在公司和家裡,我們為什麼會表現出不同的性格?
    人們怎樣通過改變自己來適應他人的看法?
    哪些因素能夠在不經意間影響決策?
    如何科學地證明自由意志不存在?

    幾乎從人類出現社會活動開始,就有了“我是誰”這個亙古迷思,但至今人們都沒有得到一個統一的答案。屢獲殊榮的認知心理學家布魯斯·胡德從一個有趣又新穎的視角破解了這個問題,他提出:自我是一種大腦的幻像,本質上是由周圍人塑造的,它始終隨著環境的變化而變化。也可以這樣說:“我不是我以為的我,我也不是你以為的我,我是我以為你以為的我。”


    《自我的本質》結合神經科學、發展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的經典理論和前沿研究,從兒童成長、他人的影響、群體的力量、環境的塑造等多個方面揭示了不同情境給我們帶來的影響和改變。幫助我們去理解以下問題:


    在公司和家裡,我們為什麼會表現出不同的性格?


    人們怎樣通過改變自己來適應他人的看法?


    哪些因素能夠在不經意間影響決策?


    如何科學地證明自由意志不存在?


    怎麼克服群體帶來的壓力?


    自我被過度損耗後,如何恢復控制力?


    互聯網如何改變了我們的身份角色?


    《自我的本質》提醒我們,我們很容易注意到他人被操控,卻很少注意自己其實也同樣在被其他人影響以及被我們的環境操控。通過展現大腦為了適應環境發展出來的巧妙機制和獨特規律,本書幫我們解鎖了社會的影響力密碼。讀者能夠通過閱讀本書快速了解自己,並幫助我們在復雜的社會環境中更好地互動和生活。

    作者簡介

    布魯斯•胡德Bruce Hood


     



    • 他是布裡斯托大學實驗心理學繫認知發展中心的主任,關注人的自我形成、認知發展、社會互動等話題。

    • 他也是英國皇家科學院聖誕演講的明星演講家,該演講有近兩百年的歷史,是著名的科普演講盛會。他的科普演講《探索你的大腦》通過BBC直播,征服全球千萬觀眾。

    • 曾榮獲阿爾弗雷德斯隆神經科學研究獎、國際嬰幼兒研究者協會頒發的青年科學家獎。

    目錄
    前言/你以為你以為的你就是真的你嗎
    第1章奇妙的器官:我是大腦創造出的我 - 001
    《黑客帝國》的世界和我們的腦 - 003
    神經細胞之間的溝通方式 - 004
    頭腦中的小矮人存在嗎 - 010
    哪些事情大腦天生就會做 - 016
    大人和孩子的腦有什麼不同 - 017
    科技互動與人際互動,誰贏了 - 020
    大腦天生愛八卦 - 025
    嬰兒與蝙蝠 – 028

    第2章狡猾的嬰兒:我是社會搖籃中的我 – 031
    成人和猴子的面孔,嬰兒都能辨認 - 034
    會傳染的笑容 - 036

    前言/你以為你以為的你就是真的你嗎


    第1章奇妙的器官:我是大腦創造出的我 - 001


    《黑客帝國》的世界和我們的腦 - 003


    神經細胞之間的溝通方式 - 004


    頭腦中的小矮人存在嗎 - 010


    哪些事情大腦天生就會做 - 016


    大人和孩子的腦有什麼不同 - 017


    科技互動與人際互動,誰贏了 - 020


    大腦天生愛八卦 - 025


    嬰兒與蝙蝠 – 028


     


    第2章狡猾的嬰兒:我是社會搖籃中的我 – 031


    成人和猴子的面孔,嬰兒都能辨認 - 034


    會傳染的笑容 - 036


    大笑的老鼠 - 039


    為什麼小孩子愛黏著母親 - 043


    叢林中的嬰兒 - 048


    因為愛而必須要做的事 - 050


    孤獨傷“心”也傷“身” - 052


    嬰兒天生都是模仿專家 - 055


    猴子跟著猴子做 – 057


     


    第3章鏡中的自我:我是周圍人定義的我 – 065


    鏡子錯認:當你認不出鏡子裡的自己時 - 067


    回憶是改造的故事 - 070


    記憶就像肥料堆 - 075


    為什麼大多數人沒有兩歲之前的記憶 - 076


    心理理論:你知道我在想什麼嗎 - 078


    心盲與孤獨癥 - 082


    青春期的煩“腦” - 086


    男孩藍色,女孩粉色 - 088


    超級男性的攻擊行為傳說 – 091


    我有一個殺手家族 - 094


    不要讓孩子在恐懼中成長 - 095


    蘋果、硬幣和棉花糖 - 097


    當身體每一個細胞被替換 – 101


     


    第4章自由的代價:我是具有多種潛在可能的我 – 105


    是我的大腦讓我那麼做的 - 107


    自由意志的麻煩 - 110


    迷人的誇克 - 112


    當行動在我們意識到前出現 - 115


    擁有兩個內心的人 - 118


    偉大的魔術師 - 120


    從現在開始,你會覺得很困 - 123


    “轉發錦鯉”背後的心理機制 - 125


    一個不停打掃的婦人 - 127


    強迫癥患者的大腦 - 128


    為什麼看恐怖片時應該喝可樂 - 130


    膀胱的控制力 - 133


    糖果店裡的孩子 – 135


     


    第5章失控的決策:我是受到無意識影響的我 – 139


    喫不到葡萄說葡萄酸 - 143


    蒙提·霍爾問題:如何砸中金蛋 - 145


    為什麼我們難以預估真實概率 - 148


    分析停滯:選擇太多的煩惱 - 150


    大腦中的相對論 - 153


    經驗自我與記憶自我 - 156


    物品是如何影響我們的 - 157


    稟賦效應:自己的東西更值錢 - 161


    延伸自我:外物和他人建構的我 – 163


     


    第6章人形變色龍:我是性格多變的我 – 165


    引誘自殺:去個性化的真相 - 168


    過頂傳球遊戲 - 170


    你想要加入我們嗎 - 173


    藍色眼睛與棕色眼睛 - 175


    我們為什麼會從眾 - 177


    路西法效應:好人為什麼會作惡 - 179


    穿白大褂的人 - 182


    平庸的邪惡 - 185


    變色龍效應:無意識模仿的秘密 - 187


    同步,生活的旋律 - 189


    請往這邊走 - 191


    東西方的踫撞 - 193


    我們看世界的方式可以改變嗎 - 197


    如何應對不斷改變的我 – 199


     


    第7章身邊的故事:我是記憶中的我 – 201


    如果存在生命復制機 - 206


    左右大腦分離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 211


    巴納姆效應:這就是在說你 - 213


    探索大五人格 - 215


    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 - 218


    神遊癥與多重人格 - 219


    大人物是怎樣墮落的 – 223


     


    第8章被困在網中:我是未知世界裡的我 – 227


    科技王國裡的新進化論 - 231


    誰沒有在網上搜索過自己 - 234


    我們為什麼對社交媒體上癮 - 238


    像博格人一樣交流 – 242


    挖掘數據之山 - 246


    物以類聚效應:互聯網中的極化現像 - 247


    群體性孤獨 - 251


    我們都愛《第二人生》 - 256


    線上行為也會走偏 – 259


     


    結語/擺脫幻像,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 265


    致謝- 273


    譯者後記- 275


    注釋和參考文獻- 279

    前言
    你以為你以為的你就是真的你嗎

    昨晚,我讀完了霍華德·休斯的傳記。休斯是商界大亨、飛行員、電影界大亨、社會名流,同時也是一名因為對灰塵有病態恐懼而足不出戶的、隱居的億萬富翁。在他過世的時候,他的身價達到了20,卻穿著破衣爛衫,長發蓬亂,指甲卷曲,胳膊上扎著五個殘留的注射器針頭。觀其一生,是復雜而充滿矛盾的。他厭惡社交,卻追求過數百個,甚至據說上千個女人,並和她們上了床;他在不切實際的電影項目和小明星身上大筆揮霍,卻轉臉就為了讓一條昂貴的床單便而斤斤計較;他曾是一個性急而無畏的飛行員,在飛行生涯的早期一次次將自己置於險境,打破並創造了許多飛行速度和飛行距離的紀錄。然而,休斯所患的強迫癥卻迫使他產生了自己會死於細菌感染的恐懼。他親近的知己、顧問諾阨·迪特裡希(Noah Dietrich)在回憶錄中這樣寫道:“世上有很多霍華德·休斯。”

    你以為你以為的你就是真的你嗎


     


    昨晚,我讀完了霍華德·休斯的傳記。休斯是商界大亨、飛行員、電影界大亨、社會名流,同時也是一名因為對灰塵有病態恐懼而足不出戶的、隱居的億萬富翁。在他過世的時候,他的身價達到了20,卻穿著破衣爛衫,長發蓬亂,指甲卷曲,胳膊上扎著五個殘留的注射器針頭。觀其一生,是復雜而充滿矛盾的。他厭惡社交,卻追求過數百個,甚至據說上千個女人,並和她們上了床;他在不切實際的電影項目和小明星身上大筆揮霍,卻轉臉就為了讓一條昂貴的床單便而斤斤計較;他曾是一個性急而無畏的飛行員,在飛行生涯的早期一次次將自己置於險境,打破並創造了許多飛行速度和飛行距離的紀錄。然而,休斯所患的強迫癥卻迫使他產生了自己會死於細菌感染的恐懼。他親近的知己、顧問諾阨·迪特裡希(Noah Dietrich)在回憶錄中這樣寫道:“世上有很多霍華德·休斯。”


    這引起了我的思考。如今還有這樣的人嗎?近幾年,“小甜甜”布蘭妮、梅爾·吉布森、薇諾娜·瑞德、“老虎”伍茲等明星都被曝光過與他們樹立的公眾形像十分矛盾的、異常而古怪的行為:他們似乎都有不想被公之於眾的丑聞,或至少有一些他們不想曝光的人性的陰暗面。八卦專欄則依靠揭露那些眾人未知的有關名人們的真相而興盛。但與名人相比,我們這些凡人又有什麼不同?大多數人相信自己是能夠獨立做出決定,而且能夠直面自我的個體,而我們真的如此嗎?或許我們不會像霍華德·休斯這個典型案例一樣,從一個走向另一個,但我們的自我就是更統一的嗎?你就是你認識的自己嗎?


    可能對於很多人來說,上面的問題毫無邏輯。我們太熟悉自己的經歷並習慣和自己和平共處,因此去質疑“我是誰”就意味著我們可能都在承受著心理問題的折磨。這就像是在質疑我們是否真實存在一樣。然而,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擺在這裡:我們是不是都在了解自我的過程中犯了錯?


    每天清晨,我們一醒來就開始經歷豐富的感知覺,比如早上明媚的陽光,熱咖啡的香氣,我們中的一些人還能感受到躺在身邊的那個人的體溫。睡眠的欲望隨著夜晚的結束消退,我們漸漸清醒並成為生活中的自己。清晨朦矓的夢境和被遺忘的東西消散了,各種回憶和認知湧現,我們記憶中的內容進入了意識之中。在很短的一段時間裡,我們不確定自己在哪兒,然後那個擁有意識的“我”便覺醒了。通過整理思緒,覺醒的“我”成了那個擁有過去經歷的“自己”。關於過往的記憶重新回到了意識裡,關於不久的將來的計劃也再次形成。


    我們意識到自己還有任務要繼續,這提醒我們今天是個工作日。此時,我們已然成了那個自己認識的自己。


    源自本能的召喚告訴我們是時候去盥洗室了,在途中,我們會順便照照鏡子,花費一段時間觀察鏡子裡的自己。我們仍舊是同一個每天站在鏡子前的自己,隻是隨著一天天過去,我們變老了一點兒。從鏡子中,我們看到的正是自己。


    這種每天發生的關於我們自身的體驗是那麼令人熟悉,而腦科學研究卻指出,這種對自我的感覺是幻像。心理學家蘇珊·布萊克莫爾提出了這樣一個論點:“幻像”並不意味著它不存在,它隻是不像看起來那樣。我們都能真切體驗到自我的某種形態,但這些體驗隻是大腦從自我利益出發而創造的假像。


    但是,對於自我幻像的討論確實是件難事。我在這本書中,會使用描述一個獨立個體或是多個個體的代詞,如“我”“你”“我們”這類概念的各種形式。為起到強調作用我會將“你自己”寫作“你的自我”,“我們自己”寫作“我們的自我”。你可能會認為,“自我是種幻像”這個前提一定是錯的,因為這些表述已經承認了自我的存在。問題在於,我們隻能使用這些表述人類體驗的常見詞語,因為沒有更簡便的方式來討論自我了。


    理解自我可能是一種幻像並非易事。即使這不是難接受的觀念,也可以算是其中之一了。我們自身似乎已經足夠令人信服,足夠真實,足夠證明我們就是我們。但是,我們的體驗在很多方面並非是真實的。舉個簡單的例子,你


    現在正在閱讀我寫的這些文字,當你的眼睛掃過書頁時,你的視覺似乎是連續而豐富的,但實際上你每次隻能看到一點兒內容,隻是在文本中抽取一小部分進行閱讀,而不是在讀其中的每一個字母。你的外圍視野模糊而且不能準確辨色,而你卻會認為那部分圖像和中央視野一樣,非常清晰。事實上,人存在兩個視覺盲點,是在距離眼睛一臂遠的地方像檸檬一樣大的區域,它們偏離中央視野,但你可能從未察覺過。所有在你視覺範圍內的事物都是完整而沒有縫隙的,然而當眼球運動時,其實視覺在非常短暫的一瞬間是黑暗的。你不會對這些不完整有任何感知,這是因為我們的大腦提供了一個具有說服力的假像。同樣的騙術發生在人類所有的體驗中,既包括我們短暫的感知和深入內心的思索,也包括對自我的思考。


     



     


    “我們”是誰是一個關於自我的故事,是一種由大腦創造的建構敘事。在這種模擬中,一些是有意識的,與街頭調查中普通人報告的自我幻像相一致。現在我們不知道,一個像大腦這樣的生理繫統是如何制造出類似於可被意識到的自我這類非生理體驗的。事實上,這是一個很難解決的問題,我們可能永遠無法找到答案。一些哲學家相信,這個問題一開始就已經誤入歧途。丹尼爾·丹尼特也認為自我是由敘事建構的:“我們的故事是編造的,但在大多數情況下,不是我們編造故事,而是故事編造了我們。”在內核中根本不存在自我,它隻是以“敘事重心的中心”的形像顯現。


    我們有時會感受到由大腦創造的幻像,也許是誤聽到的評論、物品撞擊的聲音或是錯看了一個仿佛可以抓住的陰影。這些情況,會出現在我們將物理環境錯誤編碼的時候。同樣的錯誤也會發生在我們的個人世界中,即自我占據的領域,如我們會將失敗重新編碼為成功的經歷。我們認為,自己擁有的優點數量高於平均數,而缺點的數量低於平均數。我們有時會做出令自己驚訝的事情,起碼令一些自認為了解我們的人驚訝。這就是當我們的所為與建構的自我不一致時發生的情形。我們會說“當時我不受自己控制”,或者“那都是醉話”,但是依然維持著一個信念,即我們是一個存在於身體中的個體,沿著生命的軌跡發展,並掌控著自己的言行。在這本書中,這些假設將被“我們以為的自己,受外界的影響比想像中更大”這一論證挑戰。


    這些影響,從生命開始時就已經在發生作用了。人類的童年時期所占的比例,是所有動物中長的。這不僅是因為我們可以在此階段向他人學習,還因為通過學習可以變得與他人相似。在變成與他人相似以及和他人相處的過程中,我們需要建立有關身份的意識,即讓我們認識到我們是人類群體中的一員。


    自我的發展在童年階段會隨著大腦建模、經驗的敘事建構和他人影響的相互作用中漸漸顯現。但這不表示我們出生時是一張白紙,也不表示嬰兒就不是一個個體。所有撫育過孩子或遇到過外表完全相似的雙胞胎的人都知道,即使生長環境是相同的,孩子的表現從一開始就不一樣。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天性,這無疑是基因遺傳的功勞。然而,我們擁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就是通過社會交往成為人類族群中的一分子,隻有當人們建構出自我的觀念後,它纔會實現。


    建構自我的過程不會隨著童年的逝去而停止。即使作為成人,我們也在不斷地發展和闡釋我們的自我幻像。我們一直在學習適應不同的情境。我們有時甚至將自我幻像描述成多面的,就好像我們擁有工作的自我、居家的自我、父母前的自我、政治自我、頑固的自我、情緒化的自我、性的自我、創造型的自我甚至暴力的自我一樣,他們像是共享著一個身體的幾乎不同的個體。我們似乎可以在不同的自我之間輕松轉換,但如果你以為有一個個體在執行轉換的任務,那就錯了。因為,這是自我幻像的一部分,根本就不存在一個自我或者是多個自我;相反,是外部世界將我們從一種性格轉換到了另一種。這一認為我們是情境的反映的觀點,有時會被稱作鏡中自我,即我們是作為周遭事物的映射存在的。


    在嬰兒時期,我們還隻是以自我中心展開活動的集合體,但是進化讓我們的自我的注意力逐漸轉向他人。我們童年時期的挑戰,就是讓自我從呵護我們的家庭中轉移到充滿競爭的青少年世界,我們在青少年時期學會了解釋、預測、做出預判和在操場上交涉。在童年晚期和青春期,我們將自己是誰的故事編造得越來越精致,並終蛻變為一個從塑造我們的人中分化出來的角色。對於很多成年人來說,青春期是我們“發現”真正自我的轉折點。我們通過團體、擁有物、品味、政治和偏好來創造自我,即一個不同於他人的個體。至少,這是西方人自我轉變的故事,而其他文化也為塑造不同類型的自我提供了框架。即使是社會上拒絕循規蹈矩的隱士和浪子,他們也是如此。


    但是,無論我們的自我是遠離大眾還是迎合並成為大眾的一部分,都是別人在決定著我們是誰。


    如果自我絕大程度上是由身邊的人塑造的,這對我們現實生活的意義是什麼呢?有一點是,這會改變我們的基本觀點。我們來看一個發生在現代社會的關於自我的故事。在莉茲·默裡15 歲時,她的媽媽死於艾滋病,她的爸爸也因感染了HIV 病毒而被看護了起來。莉茲發現她已經無家可歸,便開始尋找她的妹妹。雖然面臨這些挫折,她還是在學校取得了優異的成績並獲得了前往哈佛大學學習的獎學金,並於2009 年從哈佛畢業。莉茲“從無家可歸到哈佛學成”的故事,是一個個人意志戰勝逆境的鼓舞人心的故事。這是一個美國夢的縮影,是一個許多人都喜歡的故事。但是,請仔細思考這裡面的關鍵信息是什麼?隻要我們足夠努力就能達成夢想嗎?顯然,這不是現實。從無家可歸到哈佛大學的人生經歷,在更大程度上是一個顯示生活中的不平等的故事。莉茲·默裡是值得被銘記的,但是這也說明她是一個例外,因為大多數人都無法跨越阻擋成功的障礙。很多人會認為莉茲是一個“人生贏家”,但反過來,我們都很容易將走下坡路的人看作“失敗者”。生命的競賽從何時開始變得如此不公平,使得我們選擇譴責個體卻無視阻礙他們成功的環境?這是人類推理過程中的一個基本的歸因錯誤10。我們都習慣於將別人搞砸事情歸因為愚笨或失誤,自己搞砸則歸因為環境造成的。自我幻像使得這些基本的歸因錯誤變成了容易理解的謬誤。將所有錯誤歸結於某一個個體和社會中不平等政策的實施,其性質其實是相同的。或許是時候來糾正這些不平等了。人們應該重新認識到成功或失敗的根源,其實不完全取決於個人,它們更多地受到了社會的影響。


    知道了自我隻是一個幻像後,也依然無法阻止你認為自我是存在的。即使你能夠像釋迦牟尼和休謨那樣成功頓悟,好也不要輕易嘗試他們所做的。但是,知識就是力量。了解自我幻像可以幫助你調解生活中你經歷過的在思想和言行上的不一致。我們能很容易注意到他人被操控,卻很少能注意到自己同時也在被其他人影響。這是一件很值得了解並需要小心提防的事情。

    媒體評論

    十分精彩,具有啟發性,充滿洞見,美妙又幽默。一起來了解你自己吧!


    ——大衛·伊格曼,知名腦科學家


     


    布魯斯 ·胡德是我們這個時代具有廣泛影響力的思想家之一,他能夠清楚地傳達復雜且常常令人困惑的科學發現。盡管自我是一種幻像,胡德還是通過他對“我們因何成為人類”的嫻熟敘述, 還原了我們的人性。


    ——邁克爾·謝爾默,知名媒體人、專欄作家


     


    在探索了自我的多種定義之後,胡德得出這樣一個結論:我們感受到的自我實際上是我們的大腦所編織的一個故事。


    ——《科學美國人》

    在線試讀
    為什麼看恐怖片時應該喝可樂

    麻美是一個寡言少語的24歲前芭蕾舞演員,有著完美的面部輪廓和黑色的長發,屬於典型的亞洲美人。雖然她在熒幕上是脆弱清純的形像,但是她在三池崇史執導的恐怖片《切膚之愛》中出演的虐待鏡頭十分經典,可謂驚悚且讓人難以忘記,並因此造就了該影片的惡名。因為認為所有男人都是虛偽的,漂亮但有心理問題的麻美告訴她的愛人青山:“隻有痛不會撒謊,”然後她將針刺入了他的眼睛,並輕聲細語地說,“再深一點……深一點……深一點。”之後她用鋸鋸斷了他的左腳,同時帶著像個孩子般純潔的開心笑容,我們看到的卻是血腥的場面,聽到的是鋸踫到骨頭發出的聲音。場景太過驚悚,這讓很多觀眾縮進了椅子、捂住了眼睛,有的人甚至直接逃出了影院。
    利物浦大學的心理學家馬特·菲爾德在他的心理學實驗中播放了著名的《切膚之愛》的經典片段給被試,以進行一項自我控制實驗。一半學生被試被要求不許離場也不許表現出任何情緒。他們必須控制住惡心的感覺,並且咬著牙看完暴力鏡頭。另一半學生被試也是觀看同一段虐待場景,但他們可以表露出自然的情緒。被試們都因情節感到惡心,很多人閉上了眼睛,還有一個學生暈了過去。他們的鏡像繫統中的情緒徹底垮掉了。
    馬特·菲爾德是個虐待狂嗎?這個實驗是否經過了大學倫理委員會的審批?實際上馬特是一個很好的人,他隻是在嘗試理解現代社會中的一些消極現像,如酒精依賴和毒品上癮。實驗的結果是,被迫看完這部影片的被試被告知他們可以喝一些酒來穩定情緒。在填完一些無效問卷之後,兩組人都被允許飲用隨意分量的啤酒作為參與實驗的獎勵。被要求抑制情緒的被試喝的酒是另一組被允許表現情緒的被試的1.5 倍,實驗的效果很明顯。其實不需要的恐怖情節,即使在看《母女情深》這類催淚電影時,如果我們試圖抑制情緒,也會導致我們更容易受到誘惑。
    菲爾德和越來越多的成癮專家認為,自控力或者說意志力是理解一些人在經歷壓力後就屈服於物質濫用的關鍵所在。每當我們運用自控力的時候都是有代價的,即讓我們更易受到誘惑。這也許就是人們總是做出有自我挫敗感的行為的一個原因。
    我們中的很多人會暴飲暴食,或者深陷一種想要避免或克制的活動中。不管我們多想控制自己的行為,大多數人還是失敗了。

    為什麼看恐怖片時應該喝可樂


     


    麻美是一個寡言少語的24歲前芭蕾舞演員,有著完美的面部輪廓和黑色的長發,屬於典型的亞洲美人。雖然她在熒幕上是脆弱清純的形像,但是她在三池崇史執導的恐怖片《切膚之愛》中出演的虐待鏡頭十分經典,可謂驚悚且讓人難以忘記,並因此造就了該影片的惡名。因為認為所有男人都是虛偽的,漂亮但有心理問題的麻美告訴她的愛人青山:“隻有痛不會撒謊,”然後她將針刺入了他的眼睛,並輕聲細語地說,“再深一點……深一點……深一點。”之後她用鋸鋸斷了他的左腳,同時帶著像個孩子般純潔的開心笑容,我們看到的卻是血腥的場面,聽到的是鋸踫到骨頭發出的聲音。場景太過驚悚,這讓很多觀眾縮進了椅子、捂住了眼睛,有的人甚至直接逃出了影院。


    利物浦大學的心理學家馬特·菲爾德在他的心理學實驗中播放了著名的《切膚之愛》的經典片段給被試,以進行一項自我控制實驗。一半學生被試被要求不許離場也不許表現出任何情緒。他們必須控制住惡心的感覺,並且咬著牙看完暴力鏡頭。另一半學生被試也是觀看同一段虐待場景,但他們可以表露出自然的情緒。被試們都因情節感到惡心,很多人閉上了眼睛,還有一個學生暈了過去。他們的鏡像繫統中的情緒徹底垮掉了。


    馬特·菲爾德是個虐待狂嗎?這個實驗是否經過了大學倫理委員會的審批?實際上馬特是一個很好的人,他隻是在嘗試理解現代社會中的一些消極現像,如酒精依賴和毒品上癮。實驗的結果是,被迫看完這部影片的被試被告知他們可以喝一些酒來穩定情緒。在填完一些無效問卷之後,兩組人都被允許飲用隨意分量的啤酒作為參與實驗的獎勵。被要求抑制情緒的被試喝的酒是另一組被允許表現情緒的被試的1.5 倍,實驗的效果很明顯。其實不需要的恐怖情節,即使在看《母女情深》這類催淚電影時,如果我們試圖抑制情緒,也會導致我們更容易受到誘惑。


    菲爾德和越來越多的成癮專家認為,自控力或者說意志力是理解一些人在經歷壓力後就屈服於物質濫用的關鍵所在。每當我們運用自控力的時候都是有代價的,即讓我們更易受到誘惑。這也許就是人們總是做出有自我挫敗感的行為的一個原因。


    我們中的很多人會暴飲暴食,或者深陷一種想要避免或克制的活動中。不管我們多想控制自己的行為,大多數人還是失敗了。


    心理學家羅伊·鮑邁斯特認同意志力和自我真實性的概念。他不認為自我是一個幻像。而且,他還認為自我有三種不同的成分,自我是客觀意識(“我”),通過與他人的關繫定義的自我(“自己”)和做出決策及抵制誘惑的心理肌肉力量(執行功能)。當我們向想要避開的誘惑屈服時,鮑邁斯特稱之為“自我耗損”(ego-depletion),就像自我擁有某種會疲勞的心理肌肉一樣。運用自控力時隻有一部分可供分配的能量,當這些能量損耗後,你會變得更易從於想要掌管你的行為和思想。


    自我耗損有數種引發方式,不一定通過看有情緒或暴力內容的電影。所有的經歷都會損耗我們的自我強度,包括忍受不好的味道,玩很難的智力玩具,在擁擠的場合和人推搡或隻是被沒預料到的小事驚嚇等。對控制力的需求和意志力有限的現實,意味著我們很難在消耗它們之後繼續抵抗誘惑。我們會喫更多的垃圾食品,喝更多的酒,花更多的時間與衣著暴露的異性在一起,我們一般都比自己想像的或希望的更缺乏自控力。


    即使在我們自認為做的事情將會被群體內其他人接受,比如表現得很有能力,或者對對手表示友好的時候,我們都在消耗自我的意志力。這就是我們總要在工作會面之後來杯烈酒的原因。如果我們隻是在展現自我,在這些經歷後我們就不會那麼有壓力。就算是老板也有這樣的感受。不是出自個人意願地訓斥別人或排斥別人也是在自我耗損。通過改變自己的行為來迎合他人的期待是一種嘗試,我們因此創造的卻是對控制力不必要的扭曲,這些會在面對誘惑時顯現。適應與自己的性格不同的社會人物角色也是有代價的。某人做出與自己的名聲不符的事情,隻是因為這是他們想要保住某個很高的社會地位帶來的反彈。


    這聽上去很明顯,一定會有人問你是否有必要贊成存在某種形式的特殊心理肌肉。這隻是另一種比喻嗎?實際上,鮑邁斯特並不這麼認為。他給出的解釋是大腦必須要工作纔能輸出意志力,而這項工作需要能量。葡萄糖是大腦的一種重要能量,鮑邁斯特和他的同事們證實,當執行自我耗損性的任務時,血液內葡萄糖的水平更低。在一項實驗中,被試必須與一位來自西班牙語國家的采訪者討論有關機會平等的問題並且避免表現任何歧視情緒。那些在種族歧視問卷測試中分數較高的人的血糖要低於沒有種族間交流障礙的人。好的結果是你可以降低自我耗損。在喝了一杯含糖的能量飲料後,葡萄糖以每分鐘30卡路裡的速度被吸收到血液中,在10 分鐘後,就可以供給大腦的新陳代謝。與喝了一杯添加人造甜味的飲料的人相比,那些喝了真正的含糖飲料的人更能應對壓力。在他們的一項實驗中,被試被要求誦讀與死亡有關的詞。正常情況下,因為這項任務是自我耗損的,從而會對人們之後的猜詞測試產生消極影響。然而,這一效應對喝了含糖飲料的人沒有作用,念死亡相關的詞彙並沒有影響他們的測試成績。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在去電影院觀看恐怖影片時應該點超大杯可樂的原因。


    以上這些討論,意味著我們對自控力做出的努力可能被誤導了。很多人想要節食,但我們是怎麼做的呢?我們拒絕了巧克力的誘惑,卻發現渴望愈加強烈。


    減少卡路裡的攝入會使我們的血糖降低,讓我們之後更易受自我耗損事件的影響。這是一個邪惡的循環。即使你嘗試少喫了一頓飯,卻可能發現自己用酒或煙或其他什麼填滿了自己。節制也是需要適度的。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