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塔中書(《烏托邦》作者、空想社會主義奠基人托馬斯·莫爾
    該商品所屬分類:宗教 -> 宗教
    【市場價】
    188-273
    【優惠價】
    118-171
    【作者】 英莫爾 
    【所屬類別】 圖書  哲學/宗教  宗教  基督教 
    【出版社】經濟科學出版社 
    【ISBN】9787514129151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14129151
    叢書名:人文譯叢

    作者:(英)莫爾
    出版社:經濟科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3年02月 


        
        
    "

    編輯推薦

    ★★人文譯叢繫列★★

    ★ 

    1,《塔中書——托馬斯?莫爾晚年論修齊治平之大作》

    是托馬斯?莫爾晚年的一部絕世佳作,是莫爾被囚禁於倫敦塔監獄期間所寫全部作品,包括獄中書信、《安慰的對話》(ADialogue ofComfort)以及本書所涵蓋的四篇作品。這四篇作品雖然在形式上各自獨立成篇,但從內容和主題來說,卻是緊密相連,並與《安慰的對話》有較大區別。深刻反映了莫爾獻身宗教、沉思信仰的願望和要求,是研究中世紀宗教與文化*豐富、*深刻、*重要的文獻之一。

    2,《塔中書——托馬斯?莫爾晚年論修齊治平之大作》

    處處流露出莫爾對現實世界尤其是基督教世界現狀與前途的憂慮、關心,字裡行間充滿著對國王的宗教改革以及更為根本的統治方法的期待與告誡,就此而論,《塔中書》不僅僅是一部莫爾尋求精神安慰的作品,同時也是一部政治反思和勸諫之作。莫爾的入世情懷仍展露無遺。

    3,《塔中書——托馬斯?莫爾晚年論修齊治平之大作》

    反映了在對基督教世界存在的種種惡習和弊病進行批判的同時,莫爾提出了一個在其全部思考中*為關鍵和堪稱核心的問題,即效仿基督的問題。效仿基督是莫爾宗教沉思的中心話題,也是莫爾為革除基督教會內部的積年陋習而開出的一劑藥方。效仿基督也是莫爾尋求自我解脫的一種方式,是其選擇的一種新的人生道路。可以說莫爾《塔中書》既是一部尋求自我解脫的信仰之作,也是一部以神學歷史的思考為形式諷喻現實政治與宗教的勸諫之作。

     
    內容簡介
    後世史家所稱“塔中書”,指莫爾被囚禁於倫敦塔監獄期間所寫全部作品,包括獄中書信、《安慰的對話》(A Dialogue ofComfort)以及本書所涵蓋的四篇作品。這四篇作品雖然在形式上各自獨立成篇,但從內容和主題來說,卻是緊密相連,並與《安慰的對話》有較大區別。關於第一篇《耶穌受難》,西方研究者大多認為其創作始於莫爾被捕之前,而完成於監獄中。就內容而言,它以耶穌受難為主線,以天使的墮落和上帝造人為開端,論述了耶穌受難的緣起和受難的開始即最後的晚餐。第二篇《論領聖餐》在內容上隻是《耶穌受難》篇最後一部分的延續,應當是對後者的補充。第三篇《基督的悲傷》則是以晚餐之後耶穌率領門徒到橄欖山上作祈禱,直至因叛徒猶大出賣而被抓,這一發展過程為線索加以評述。第四篇《教訓與禱文》是莫爾對前三篇中其對信仰問題所作思考的一個總結。莫爾的這四篇作品在內容上前後貫通、互為呼應,主題則是緊湊而統一,因此,對這四篇作品的理解應以整體把握為宜。這四篇作品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都反映了莫爾獻身宗教、沉思信仰的願望和要求。
    盡管莫爾一再宣稱他已無心過問俗事,一心尋求精神解脫和歸依,但《塔中書》仍處處流露出莫爾對現實世界尤其是基督教世界現狀與前途的憂慮、關心,字裡行間充滿著對國王的宗教改革以及更為根本的統治方法的期待與告誡,就此而論,《塔中書》不僅僅是一部莫爾尋求精神安慰的作品,同時也是一部政治反思和勸諫之作。莫爾的入世情懷仍展露無遺。

    後世史家所稱“塔中書”,指莫爾被囚禁於倫敦塔監獄期間所寫全部作品,包括獄中書信、《安慰的對話》(A Dialogue ofComfort)以及本書所涵蓋的四篇作品。這四篇作品雖然在形式上各自獨立成篇,但從內容和主題來說,卻是緊密相連,並與《安慰的對話》有較大區別。關於第一篇《耶穌受難》,西方研究者大多認為其創作始於莫爾被捕之前,而完成於監獄中。就內容而言,它以耶穌受難為主線,以天使的墮落和上帝造人為開端,論述了耶穌受難的緣起和受難的開始即最後的晚餐。第二篇《論領聖餐》在內容上隻是《耶穌受難》篇最後一部分的延續,應當是對後者的補充。第三篇《基督的悲傷》則是以晚餐之後耶穌率領門徒到橄欖山上作祈禱,直至因叛徒猶大出賣而被抓,這一發展過程為線索加以評述。第四篇《教訓與禱文》是莫爾對前三篇中其對信仰問題所作思考的一個總結。莫爾的這四篇作品在內容上前後貫通、互為呼應,主題則是緊湊而統一,因此,對這四篇作品的理解應以整體把握為宜。這四篇作品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都反映了莫爾獻身宗教、沉思信仰的願望和要求。
    盡管莫爾一再宣稱他已無心過問俗事,一心尋求精神解脫和歸依,但《塔中書》仍處處流露出莫爾對現實世界尤其是基督教世界現狀與前途的憂慮、關心,字裡行間充滿著對國王的宗教改革以及更為根本的統治方法的期待與告誡,就此而論,《塔中書》不僅僅是一部莫爾尋求精神安慰的作品,同時也是一部政治反思和勸諫之作。莫爾的入世情懷仍展露無遺。

    目錄

    在對耶穌受難歷程的思考與回顧過程中,莫爾首先對基督教世界存在的種種問題進行了批判。這些問題概括起來大致包括三個方面:
    首先,不守上帝的律法。莫爾認為猶太人在遵守摩西律法方面比較疏忽和懈怠,如齋戒期間盡管也在戒葷,但卻與鄰居爭鬥乃至對簿公堂。但與讓上帝已經感到不滿的猶太人相比,莫爾認為,基督教徒在守律法方面則表現得更為糟糕。“就慈善行為而言,恐怕我們的表現絲毫不比他們好;而在做惡事方面,我們也絲毫不比他們落後。在外在的儀式上,我想我們根本就無法與之相比。”至於最為關鍵的信仰問題,盡管猶太人在正統教派之外還分裂出了一兩個教派,但相比之下,基督教的教派分裂則要嚴重得多。莫爾認為,在遵守律法方面,救世主耶穌基督為我們樹立了一個良好的榜樣,因為盡管耶穌不受律法的約束,但他卻時時刻刻都在奉行律法的規定;而我們雖然負有遵守律法的義務,卻時時違背它。因此,在遵守律法問題上,基督教徒應該效仿救世主耶穌。第75頁。
    其次,領聖餐時不夠虔誠和恭敬,隻注重儀式而輕視信仰。莫爾認為聖餐禮包含形式與內容兩個方面,所謂形式就是作為聖餐之物質體現的酒與餅,而內容就是聖餐所蘊涵的意義。第113~114頁。據此,莫爾認為領聖餐也有兩種基本的方式,即禮儀上領聖餐和靈魂上領聖餐。隻在禮儀上領聖餐是對上帝的不敬,不僅無法得到上帝的恩惠,而且還會造成傷害,“無論何人不按理喫主的餅、喝主的杯,就是干犯主的身、主的血了”(《新約?哥林多前書》第十一章第二十七節)。這些隻在形式上領聖餐的人最容易遭到魔鬼的誘惑,一旦魔鬼進入他們的心中,“就好似一個人用韁繩和馬刺駕馭著一匹駿馬奔馳一樣……使他們避善從惡,直至陷入罪惡的深淵”第131頁。。


    在對耶穌受難歷程的思考與回顧過程中,莫爾首先對基督教世界存在的種種問題進行了批判。這些問題概括起來大致包括三個方面:
    首先,不守上帝的律法。莫爾認為猶太人在遵守摩西律法方面比較疏忽和懈怠,如齋戒期間盡管也在戒葷,但卻與鄰居爭鬥乃至對簿公堂。但與讓上帝已經感到不滿的猶太人相比,莫爾認為,基督教徒在守律法方面則表現得更為糟糕。“就慈善行為而言,恐怕我們的表現絲毫不比他們好;而在做惡事方面,我們也絲毫不比他們落後。在外在的儀式上,我想我們根本就無法與之相比。”至於最為關鍵的信仰問題,盡管猶太人在正統教派之外還分裂出了一兩個教派,但相比之下,基督教的教派分裂則要嚴重得多。莫爾認為,在遵守律法方面,救世主耶穌基督為我們樹立了一個良好的榜樣,因為盡管耶穌不受律法的約束,但他卻時時刻刻都在奉行律法的規定;而我們雖然負有遵守律法的義務,卻時時違背它。因此,在遵守律法問題上,基督教徒應該效仿救世主耶穌。第75頁。
    其次,領聖餐時不夠虔誠和恭敬,隻注重儀式而輕視信仰。莫爾認為聖餐禮包含形式與內容兩個方面,所謂形式就是作為聖餐之物質體現的酒與餅,而內容就是聖餐所蘊涵的意義。第113~114頁。據此,莫爾認為領聖餐也有兩種基本的方式,即禮儀上領聖餐和靈魂上領聖餐。隻在禮儀上領聖餐是對上帝的不敬,不僅無法得到上帝的恩惠,而且還會造成傷害,“無論何人不按理喫主的餅、喝主的杯,就是干犯主的身、主的血了”(《新約?哥林多前書》第十一章第二十七節)。這些隻在形式上領聖餐的人最容易遭到魔鬼的誘惑,一旦魔鬼進入他們的心中,“就好似一個人用韁繩和馬刺駕馭著一匹駿馬奔馳一樣……使他們避善從惡,直至陷入罪惡的深淵”第131頁。。
    最後,因懶惰而疏於禱告,祈禱時心有旁騖。在論及救世主基督具有為禱告上帝而徹夜不眠的習慣時,莫爾又對基督徒的懈怠進行了批評。他希望“我們當中那些因為懶惰而不能效仿我們的救世主光榮榜樣的人,至少也應該在床上翻身時能夠想到基督正在徹夜祈禱”,因此,我們應該“在再度入睡之前向基督致謝,譴責自身的懶惰,祈求他多賜我們恩典”,“如果我們開始養成一個哪怕隻是做一丁點善事的習慣,我相信,上帝必定會讓我們在追尋美德的道路上前進一大步”第146~147頁。。不僅如此,即使做禱告,許多人也是心有不專、思緒萬千,難以做到潛心靜性、心無旁騖,對此莫爾也是深感憂慮:“我很擔心這些狀態不僅不能讓上帝滿意而賜予恩惠,反而還會刺激他,激起他的怒火。”莫爾認為,在基督看來,沒有什麼事能比祈禱更重要,但是這項人類獲救的手段卻經常因為人們的疏忽和惡魔的惡意而無法發揮作用,以致它時常淪為破壞人類靈魂的工具。如果基督徒不能在禱告時排除雜念,相反,卻使之在一段時間內日益強烈起來,“我毫不懷疑,它們的力量會變得如此強大以至於給我們的靈魂造成致命的破壞作用”第160頁。。
    在對基督教世界存在的種種惡習和弊病進行批判的同時,莫爾提出了一個在其全部思考中最為關鍵和堪稱核心的問題,即效仿基督的問題。在基督晚餐之後走向橄欖山時,福音書記載他的門徒們也跟隨著他,莫爾再次明確發出了自己追隨耶穌基督的呼吁,“讓我們一起效仿基督,向聖父祈禱。讓我們不要效仿猶大,在分享了基督的恩惠並與之同進晚餐之後就背離基督”第145頁。。那麼,對於莫爾而言,效仿基督又有著怎樣的含義呢?
    首先,效仿基督是莫爾宗教沉思的中心話題,也是莫爾為革除基督教會內部的積年陋習而開出的一劑藥方。效仿基督可以解決基督教世界存在的一繫列問題,可以使基督徒更好地遵守律法,使基督徒從本質上領受聖餐,還可以讓他們勤奮而專心於禱告。這不僅將會取悅上帝,也能獲得上帝的恩典,從而有助於人類靈魂的拯救。這一以基督為榜樣從我做起、和平改革的基本主張與莫爾關於宗教改革的基本思想也是相符合的,即宗教改革應在教會內部進行,反對導致教會分裂和社會混亂的任何激烈手段。
    其次,效仿基督也是莫爾尋求自我解脫的一種方式,是其選擇的一種新的人生道路。莫爾處處以基督作為榜樣來要求基督徒,同時這也是他對自己的期望。效仿基督,以基督為榜樣,既體現在日常的宗教行為和宗教儀式上,如守律法、領聖餐和做禱告,但同時,就莫爾的親身處境來看,更體現在懷著平靜的心為上帝殉道的心態方面。
    莫爾在塔中書中表達了效仿基督受難的強烈願望,提出了為上帝而殉道的主張,以此使自己的靈魂擺脫罪惡。在《基督的悲傷》一篇中,莫爾對兩種類型的殉道者作了分析。第一種殉道者無所畏懼,視死如歸,為響應上帝的號召赴湯蹈火在所不辭;第二種殉道者在面對死亡時則表現出擔憂和恐懼心理,隻是在上帝的幫助之下纔獲得了赴難的勇氣。對這兩種不同的殉道者,莫爾主張在形勢需要時都應予以效仿。因為各人的能力和獲得的上帝恩惠各有不同,所以在面對死亡時的態度也就有所差異,因此,莫爾認為,隻要是為了上帝的緣故,殉道時產生恐懼之心並不可怕,因為,全知萬能的上帝能夠根據形勢的不同顯示其力量,或者讓過於狂熱者趨於平靜,或者讓悲觀失望者抖擻精神。因此,莫爾號召人們應該感謝上帝,在遭受痛苦時應該想到上帝的恩惠,並竭盡全力祈求上帝賜以安慰。第180~181頁。
    身處牢獄之中的莫爾,面臨著隨時都有可能被處死的兇險,恐懼和擔憂也在所難免。通過樹立效仿基督受難的決心和勇氣,莫爾從中獲得了坦然面對死亡的精神動力和心靈安慰。“對死亡和受刑的恐懼並不是什麼恥辱的罪行,而是基督後來選擇去忍受而不是逃避的那種痛苦。”第152頁。在《塔中書》中經常能夠讀到莫爾自我激勵的這些話語。從耶穌兩度發現自己的門徒在橄欖山下入睡時向上帝兩度禱告的榜樣中,莫爾看到了自己蒙上帝恩典和眷顧的希望,“當我們陷入巨大的危險之中時,即使這個危險體現了上帝的意願,我們也要相信請求上帝為我們指引一條擺脫危機的路並無不可。一方面,我們可以認為,上帝使我們陷入困境之中完全是因為對危險的恐懼能夠使我們更加熱忱地祈禱,而順境隻會使我們冷漠,尤其當這種危險危害到身體時更加如此”,因此莫爾提出,我們應該準備好順從地忍受上帝給我們安排的一切。第174頁。

    獄中的莫爾完全轉向了宗教的沉思,以宗教思考作為自己全部生活的內容。如果對比一下莫爾的生活經歷和政治生涯,那麼,在莫爾身上我們可以看到有一個從入世到出世的轉變,從投身世俗事務到獻身上帝和神學的轉變。但是,莫爾並非完全不問世事,一心隻求自身的解脫和贖罪。莫爾對宗教的思考並不僅僅是出於對來世的關懷,更包含著對自身處境以及更為重要的現實政治與宗教的思考,在《塔中書》中就包含著許多這些方面的寓意、暗指和隱義。因此,可以說莫爾《塔中書》既是一部尋求自我解脫的信仰之作,也是一部以神學歷史的思考為形式諷喻現實政治與宗教的勸諫之作。
    首先,由於莫爾是因為反對亨利八世宗教改革而下獄的,因此,《塔中書》很自然地就充滿了作者對國王的批判、勸誡和期望。在《耶穌受難》篇的開篇之處,莫爾就借天使魯西弗因驕傲自大冒犯上帝而被打入地獄之事揭示了這樣一種看法,即驕傲是一項危害甚巨的罪,為上帝所深惡痛絕,因為它首先會使人輕視和蔑視上帝,然後又會使人反抗和拋棄上帝。這無疑就是對亨利八世堅持由國王擔任英國國教會首腦一事的暗諷,因為作為天堂中高貴的天使,魯西弗尚且因傲遭貶,那麼,塵世中的高貴者國王一旦因傲致罪,自然也難逃上帝懲罰。莫爾進一步指出,我們所有的一切都是上帝賜予的,包括財富、王位、領主權、美、力量、學識、智慧、身體和靈魂等一切,既然如此,我們就沒有資格利用上帝所賜來冒犯上帝。第6頁。在《基督的悲傷》篇中,莫爾以猶大身居十二門徒之列卻因為虛榮和驕傲而背叛基督為例指出,身居高位者切忌驕傲和自負,他們應該記住,其光榮頭銜和榮譽的取得乃是因為他們盡心盡責地履行了義務,否則,他們就應感到羞恥。第201頁。
    在述及亞當夏娃偷食禁果而遭上帝懲罰時,莫爾也是有感而發,認為亞當疏忽了對夏娃的教導之責,對此莫爾進一步作了引申,認為人人都應該盡可能地保護他人使其免受傷害,這不僅要求每一個基督教徒,尤其要求那些有守民之責的人,都應有天然的愛和慈善心腸。耶和華對人子曾說過:“我何時指著惡人說‘他必須死’,你若不警戒他,也不勸誡他,使他離開惡行,拯救他的性命,這惡人必死在罪孽之中,我卻要向你討他喪命的罪。”(《舊約?以西結書》第三章第十八節)因此,莫爾認為所有的統治者都應照顧好他的子民,給他們以正確的引導,“如若不然,不僅羊會受到懲罰而死亡,羊群的疾病也會感染牧羊人致其死亡”第16頁。。顯然,莫爾的這一番評論有著深刻的寓意,是在勸誡國王亨利八世照顧好自己的臣民,切勿使其受到傷害,既包括身體上的傷害,更包括精神和信仰上的傷害,否則國王本人也難脫罪責。更明確地說,莫爾這是在借神學評論含蓄地表達他對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反對意見。國王不能因為世俗的考慮而冒犯上帝,致使上帝疏遠他和他的子民,正如莫爾在《論領聖餐》一篇中指出的那樣,上帝是萬能的,他造了我們,給我們贖罪,主宰著我們的生死,因此,“我們不要因為對世俗利益過分的愛好或肮髒的欲望而使上帝離開我們”,相反,我們應該為了靈魂的得救而克制住這些欲望。第138頁。
    其次,盡管已然身處獄中,盡管自己是因反新教的宗教立場而觸怒國王,但莫爾仍在利用獄中沉思的機會表達自己的信仰熱情和宗教傾向,繼續宣揚其對新教以及新教徒的不滿乃至憎惡之情。
    對新教的興起,莫爾視之如猛獸洪水,對它給基督教世界帶來的威脅深感憂慮。莫爾認為,新教興起導致基督教世界內部的混亂和分裂,它給基督教帶來的危險恰如猶大給基督帶來的危險一樣嚴重。不僅如此,對於新教徒不把餅與酒看做耶穌肉與血的褻瀆思想,莫爾也逐條進行了批駁,並得出結論認為其所有的論斷都是站不住腳的。第107頁。莫爾認為,新教徒的這些瀆神行為也就意味著基督被出賣給了一群罪人手中。他們的做法既與《聖經》的篇章內容不符,與所有聖徒的解經之說不符,與整個教會千餘年來最恆定的信仰不符,也與數以千計的顯靈奇跡所驗證的真理不符。在莫爾虔誠的天主教信仰中,新教徒與背叛基督的猶大、逮捕基督的猶太人和羅馬人毫無二致。第197頁。
    面對這種形勢,莫爾感到每一個基督教徒包括他自己在內都應該有一種捍衛基督教的強烈使命感。“每當我們目睹這一切,或是聽到此類事情正在發生時,無論它們離我們有多麼遙遠,我們都應當想到現在絕不是休息睡覺之時,我們應當立刻起身,以力所能及的方式給那些處於危險中的人們帶去慰問。”第197頁。他呼吁說:“讓我們不斷地保持警醒,起來做禱告,祈求那些被撒旦的陰謀詭計所欺騙而陷入到可悲的愚蠢之中的人們能夠早日醒悟過來,祈求上帝保護我們不要陷入這種誘惑之中,不要讓魔鬼的風暴衝擊我們的海岸。”第199頁。在這裡,莫爾充滿了感化新教徒使之重歸天主教正道的使命感,他說:“如果我們看到有人草率地偏離了正道,讓我們期待他有朝一日能夠回歸正途;同時,讓我們不斷謙卑地祈求上帝給他保留醒悟的機會,而且還要祈求他在上帝的幫助下能夠急切地抓住這些機會,一旦抓住之後就要緊緊地把握住,不要心懷惡意又把它們扔掉,或是由於可憎的懶惰而使它們溜走。”第186頁。
    莫爾盡管一方面譴責新教的教義和學說,但同時又表現出對新教徒的寬容精神和感化的責任,這實際上又回到了他在《烏托邦》中表達的信仰自由和宗教寬容的基本主張。莫爾認為,對於那些身在惡中的人,盡管他們不僅沒有因為對上帝的敬畏而宣揚真理,反而去宣講錯誤的學說,其罪之甚堪比猶大迫害基督,但是,莫爾強調,即使是這些人,由於上帝無盡的仁慈和寬厚,也不用對上帝的懲罰感到擔憂,因為,即使對於猶大,上帝也給了他很多回頭的機會。比如,在知道猶大要背叛自己後,耶穌仍然讓他跟隨自己;在知道猶大有偷盜之癖時,並沒有拿走他身上的錢袋;在最後的晚餐上耶穌仍然把猶大看做是自己最熱愛的門徒之一,甚至不惜屈尊俯身蹲在猶大腳下,用自己高貴神聖的雙手去洗猶大肮髒的腳;並且,耶穌還賜給猶大作為其肉與血像征的餅和酒;當最後猶大走到耶穌跟前親吻耶穌作為背叛的信號時,耶穌仍然平靜而柔和地接受了他的吻。既然上帝以這麼多的方式向猶大這樣一個淪為叛徒的使徒宣示了自己的仁慈,因此,任何人都沒有理由因為自己曾對上帝作惡而感到擔憂,應該相信隻要他們回頭向善,上帝會像對待猶大一樣寬恕他們的。第186頁。
    關於莫爾對待異端和新教徒的態度問題,學術界也是眾說紛纭,莫衷一是。邁爾斯認為莫爾在《烏托邦》中體現出來的宗教寬容思想與他在隨後的政治實踐並不相符,莫爾在成為國王政府的官員之後參與了對新教徒和異端的迫害LelandMiles, “Persecution and the Dialogue of Comfort: A Fresh Look atCharges Against Thomas More”, Journal of British Studies, Vol?5,No?1, 1965,pp?19-30?。從《塔中書》看,晚期的莫爾在思想上又漸趨寬容,強調對新教徒的感化和教育,頗有回歸烏托邦信仰自由精神的傾向。不過,由於莫爾關於政治、宗教的基本觀點如教權獨立、有限君權論等都是在《烏托邦》中首次明確表達出來的,因此,與其說莫爾晚年的異端思想是在回歸烏托邦,不如說這是在新的政治與宗教形勢下,莫爾對自身自16世紀20年代以來宗教思想變化過程的一種自我糾正。

    《塔中書》所反映出的莫爾的思想是復雜的。一方面,莫爾試圖通過宗教的沉思和對神學歷史的思考使自己能夠在精神上找到一條擺脫困境的出路,這裡體現出的是莫爾超脫現實的出世情懷。但另一方面,莫爾又從來沒有真正地做到過不問世事,他始終保持著強烈的社會參與感和宗教使命感,即使身陷囹圄依然本色不改。這種突出的入世精神與《烏托邦》體現出的社會批評精神和對現實社會的關注是一脈相承的。這也表明,莫爾的思想在其人生的前後階段是有其延續性的。必須要指出的是,出世與入世這一對原本相互矛盾的概念在莫爾身上並非不可調和,其入世的使命感恰恰來自他潛心靜修的心靈體悟,而塵世的變革則使莫爾更感有必要加強信仰的虔誠。在《塔中書》中,入世與出世統一於莫爾的天主教信仰之中。
    西方學術界對莫爾的研究一方面重視對莫爾外在性即其公開言論與行為的考察,同時也強調不能忽視作為內在之人(InnerMan)的莫爾。《塔中書》所見莫爾的思想證明,這兩種思路都是必要的,而且二者還是互為補充、相輔相成的。本書所選四篇作品和《安慰的對話》能夠為我們深入了解《烏托邦》的作者托馬斯?莫爾提供一個全新的視角,對托馬斯?莫爾研究以及英國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研究中的許多重要問題,如莫爾與新教異端的關繫問題、莫爾晚期思想與早期思想的延續與變化問題以及宗教改革背景下人文主義運動的演變問題,都有十分重大的研究意義。這也是本書翻譯的價值所在。
    本書四篇作品最早見於1557年由莫爾的姪子威廉?拉斯泰爾(WilliamRastell)在倫敦出版的《托馬斯?莫爾爵士英語作品集》(The Works of Sir Thomas More in theEnglishTongue)中,在此後四百餘年的時間裡這是其唯一的版本。20世紀60年代,耶魯大學出版社啟動了托馬斯?莫爾全集的出版工程,將托馬斯?莫爾除書信以外的全部作品點校出版。本書四篇作品於1976年分為兩卷正式出版,第一篇《耶穌受難》、第二篇《論領聖餐》和第四篇《教訓與禱文》為《聖托馬斯?莫爾全集》(TheComplete Works of St?ThomasMore)第十三卷,第三篇《基督的悲傷》為第十四卷。本書翻譯以這兩卷為主要文本依據,同時參考耶魯大學出版社1980年出版、由第十三卷的編訂者加裡?豪普特(GarryHaupt)點校的合編本《塔中書》(The Tower Works: Devotional Writings)。

    在線試讀
    第一篇基督受難(未完)
    由托馬斯?莫爾於我主1534年囚於倫敦塔獄中時所作,以我們的救世主基督痛苦受難史為內容,依循早期教父作品所載四福音書四福音書是《聖經?新約》的前四書,即《馬太福音》、《馬可福音》、《路加福音》和《約翰福音》,記載了耶穌的生平、教導及其死亡與復活的過程。下文所指四大使徒就是基督教傳統所認為的四大福音書的作者聖馬太、聖馬可、聖路加和聖約翰。之順序,對四大使徒所述所論予以闡釋,以載於《馬太福音》第二十六章、《馬可福音》第十四章和《路加福音》第二十二章的主教、教士和長老第一次謀害基督的會議為始,以載於《馬太福音》第二十七章、《馬可福音》第十五章、《路加福音》第二十三章和《約翰福音》第十九章的耶穌的身體在猶太人的衛護之下下葬為終。導言
    我們在這裡本沒有常存的城,乃是尋求那將來的城。《新約?希伯來書》第十三章第十四節(Hebrews 13:14)。
    虔誠的基督徒讀者們,倘若如聖保羅以上所言,現世沒有我們居住的城,我們是在尋找未來的城,那麼,我認為許多人都有失遠慮,其中也包括我自己,因為,在現世的路途中,我們把如此多的時間和精力都耗費在尋找夜晚宿營之地的過程中,而對於到達那終極的目的地之後將會獲取的舒適而華美的屋宇,盡管我們將在那裡永久定居,卻鮮有努力和準備。第一節天使的墮落
    光榮的三位一體——聖父、聖子和聖靈,三個相互區別但卻平等而同樣強大的位格,共同組成一個不可分割的、合為一體的萬能的上帝。早在遠古之前就已在神秘的、永恆的、無限完美的榮耀之中建立起來的三位一體,不是出於必要或是為了增加其已有的無上幸福無法再容納的任何好處,而是完全出於其慷慨的仁慈,從虛無中創造了高貴美麗的天使,以使一些造物能夠分享造物主的仁慈。不過,優秀的天使們也並非個個同樣完美,而是按照次序劃分為不同的等級,等級高者品質遠優於等級低者;然而,即使最低等級的天使也超過後來創造出的自然狀態中的人類。
    但是,天使在誕生之時既未立即獲得天堂的無上幸福,也未立即食得正果,見到光榮的三位一體。一切都由他們的自由意志決定:或者在上帝恩典的幫助下走向上帝,贊美並感謝仁慈的上帝賜予他們的榮耀;或者有意拒絕上帝的恩典,並轉而離棄上帝,最終就像卑劣、墮落的邪惡之徒一樣陷入悲慘境遇之中。倘若他們如同現在這些光榮的天使和獲救的靈魂那樣,當時就已享受到得見上帝尊顏的幸福,那麼他們必將樂樂陶陶,心曠神怡,而不會有任何反對上帝的乖戾之念。現在,在自由選擇的情形下,大多數品質優秀的天使都在神恩的推動下走向上帝,向他表示愛慕和感激,因此而一睹聖容,其無上的快樂、幸福和永恆的榮耀也由之因神恩之助而增強。

    第一篇基督受難(未完)

    由托馬斯?莫爾於我主1534年囚於倫敦塔獄中時所作,以我們的救世主基督痛苦受難史為內容,依循早期教父作品所載四福音書四福音書是《聖經?新約》的前四書,即《馬太福音》、《馬可福音》、《路加福音》和《約翰福音》,記載了耶穌的生平、教導及其死亡與復活的過程。下文所指四大使徒就是基督教傳統所認為的四大福音書的作者聖馬太、聖馬可、聖路加和聖約翰。之順序,對四大使徒所述所論予以闡釋,以載於《馬太福音》第二十六章、《馬可福音》第十四章和《路加福音》第二十二章的主教、教士和長老第一次謀害基督的會議為始,以載於《馬太福音》第二十七章、《馬可福音》第十五章、《路加福音》第二十三章和《約翰福音》第十九章的耶穌的身體在猶太人的衛護之下下葬為終。導言

    我們在這裡本沒有常存的城,乃是尋求那將來的城。《新約?希伯來書》第十三章第十四節(Hebrews 13:14)。

    虔誠的基督徒讀者們,倘若如聖保羅以上所言,現世沒有我們居住的城,我們是在尋找未來的城,那麼,我認為許多人都有失遠慮,其中也包括我自己,因為,在現世的路途中,我們把如此多的時間和精力都耗費在尋找夜晚宿營之地的過程中,而對於到達那終極的目的地之後將會獲取的舒適而華美的屋宇,盡管我們將在那裡永久定居,卻鮮有努力和準備。第一節天使的墮落

    光榮的三位一體——聖父、聖子和聖靈,三個相互區別但卻平等而同樣強大的位格,共同組成一個不可分割的、合為一體的萬能的上帝。早在遠古之前就已在神秘的、永恆的、無限完美的榮耀之中建立起來的三位一體,不是出於必要或是為了增加其已有的無上幸福無法再容納的任何好處,而是完全出於其慷慨的仁慈,從虛無中創造了高貴美麗的天使,以使一些造物能夠分享造物主的仁慈。不過,優秀的天使們也並非個個同樣完美,而是按照次序劃分為不同的等級,等級高者品質遠優於等級低者;然而,即使最低等級的天使也超過後來創造出的自然狀態中的人類。

    但是,天使在誕生之時既未立即獲得天堂的無上幸福,也未立即食得正果,見到光榮的三位一體。一切都由他們的自由意志決定:或者在上帝恩典的幫助下走向上帝,贊美並感謝仁慈的上帝賜予他們的榮耀;或者有意拒絕上帝的恩典,並轉而離棄上帝,最終就像卑劣、墮落的邪惡之徒一樣陷入悲慘境遇之中。倘若他們如同現在這些光榮的天使和獲救的靈魂那樣,當時就已享受到得見上帝尊顏的幸福,那麼他們必將樂樂陶陶,心曠神怡,而不會有任何反對上帝的乖戾之念。現在,在自由選擇的情形下,大多數品質優秀的天使都在神恩的推動下走向上帝,向他表示愛慕和感激,因此而一睹聖容,其無上的快樂、幸福和永恆的榮耀也由之因神恩之助而增強。

    但是,一個智慧超卓的天使魯西弗魯西弗(Lucifer),中譯又作路西弗、路濟弗爾,中文和合本《聖經》作明亮之星,《聖經》中墮落天使之名。,卻偏偏有意拒絕上帝的神恩和幫助。他本應在神助之下仰望他的創造者,並以這同樣的方式虛以待己,但是,由於他如此沉醉於自己的俊美,明知他的創造者上帝遠遠優於自己,卻仍自視堪比上帝。盡管他天資聰慧,但驕傲令他變得如此狂熱,以致自誇將如上帝一般強大。確實,他心裡曾說:“我要升到天上,我要高舉我的寶座在神眾星以上;我要坐在聚會的山上,在北方的極處;我要升到高雲之上,我要與至上者同等。”《舊約?以賽亞書》第十四章第十三至十四節(Isaiah14:13-14)。但是,正當他在心裡大放褻瀆偉大上帝之厥詞時,突然,他同眾多以同樣方式背叛上帝的天使一起從天堂被驅趕到了地獄,正如先知以賽亞所說:“明亮之星,早晨之子啊!你何竟從天墜落?你這攻敗列國的,何竟被砍倒在地上?”《舊約?以賽亞書》第十四章第十二節(Isaiah14:12)。隨後他又說:“然而你必墜落陰間,到坑中極深之處。”《舊約?以賽亞書》第十四章第十五節(Isaian14:15)。先知以賽亞在《舊約?以賽亞書》第十四章中復述的這些話把尼布甲尼撒尼布甲尼撒,即古巴比倫王國國王尼布甲尼撒二世(NebuchadrezzarII)前605前561年在位,曾征服猶大國和耶路撒冷,並在首都巴比倫建成著名的空中花園。的垮臺比作魯西弗的毀滅。

    聖約翰在《新約?啟示錄》第十二章中所說也證實了魯西弗及其同伴的墮落:“在天上就有了爭戰。米伽勒米迦勒(Michael),《聖經?舊約》中猶太人的守護天使長。同他的使者與龍爭戰,龍也同它的使者去爭戰,並沒有得勝,天上再沒有他們的地方。大龍就是那古蛇,名叫魔鬼,又叫撒旦,是迷惑普天下的。它被摔在地上,它的使者也一同被摔下去。”《新約?啟示錄》第十二章第七至九節(Revelation12:7-9)。

    就這樣,公正無私的萬能上帝把魯西弗及其邪惡驕傲的同伙趕出了天堂,永遠剝奪了他們享受神恩的機會和重獲天堂榮光的一切希望與安慰,從而使之永世深陷痛苦之中。不過,最初他們各自承受的痛苦並沒有達到最高程度,形式也不盡相同。另一方面,雖然天使們所犯之罪也各有不同,但是對於那些品質更高尚、上帝所賜天賦更多的天使而言,他們對上帝越是冷酷無情,罪就越重。不同的天使作惡的程度也不盡相同,或高或低,公正的上帝量罪而施罰,把大魔鬼罰入位於地球底部和中心的黑暗地獄的深處,其他天使則罰入天空以及陸地和海洋。在這墮落天使的世界裡,魯西弗成了最高的統治者,像國王一樣統治著所有因驕傲而墮落的天使,對所有落入其魔爪的罪人進行迫害、引誘、欺騙、騷擾和懲罰,直至世界末日的來臨。但在末日審判之時,他們都將喪失對人的統治權力(對此他們已有感受並因之更感不安),並將與那些背棄上帝而追隨他們的罪惡靈魂一道被投入最初就是並主要是為他們準備的地獄之火中去,在那裡永世遭受著無比痛苦的折磨。

    善良的讀者們,在我們往下繼續之前,讓我們仔細思考一下這一令人擔憂的問題,即驕傲這一致命之罪有多麼可怕和危險,自我迷戀又是一種多麼令上帝厭惡的罪。因為如果自戀持續下去,必定會導致對上帝的忽視和輕蔑,最終違抗、反叛並完全拋棄上帝。

    既然上帝對驕傲者如此憤怒,以至於要不遺餘力地把驕傲的高貴天使從天堂罰入地獄,那麼,在這個不幸和墮落的世界裡,隻要想到上帝在《聖經》中發出的威脅,“強大者將忍受強大的痛苦”《聖經次經?所羅門智訓》第六章第七節(Sapientia6:7)。,還有什麼人能夠如此強大而在心生傲意時不會憂慮和恐懼呢?既然即使是一個地位高貴之人,若時常驕傲,也會讓上帝如此不悅,那麼,對於一個一貧如洗的地位低下者,倘若揮霍放縱,愚蠢自大,如一位強大的國王般高傲,這又會令上帝感到何等的厭惡呢?

    ……

    書摘插畫
    插圖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