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  文化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保健/养生
     体育/运动
     手工/DIY
     休闲/爱好
     英文原版书
     港台图书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致中和
    該商品所屬分類:哲學 -> 儒家
    【市場價】
    750-1088
    【優惠價】
    469-680
    【作者】 姚志斌 
    【所屬類別】 圖書  哲學/宗教  哲學  儒家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ISBN】9787558164637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58164637
    作者:姚志斌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時間:2019年04月 

        
        
    "

    內容簡介
    這是一部在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全面地思考自然、社會與人生,並有所創新和完善的著作。從俯視寰宇至高至上的大道理,到腳踏實地行之有效的小方法,都進行了深入淺出、循序漸進的剖析和解讀,其中既有思危之道、居安之法,也不乏舍得之術。
    該書認為要做到居安且長安,取決於思危之後能夠知險而避害;而權衡利害輕重並在適當的時機,用適當的方式,以趨利避害為目的付諸實踐的所有具體措施和全部日常行動,都屬於“時中”亦即舍得之術;家事、國事、天下事概莫能外。
    該書還認為,對於各種世界觀、理想、信仰、價值觀、方法論來說,無論是偏陽的還是偏陰的、左派的還是右派的,衡量它們是否可信、可行的標準雖然因人而異,但首要前提應該是不走*,尤其不能長時間走*,其次就看是否可理解、可把握、可運用。——這種限定條件卻又相當開放的前提,自會產生遠不止一種結果,於是,就有了我們所處的這個豐富多彩的世界。

          這是一部在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全面地思考自然、社會與人生,並有所創新和完善的著作。從俯視寰宇至高至上的大道理,到腳踏實地行之有效的小方法,都進行了深入淺出、循序漸進的剖析和解讀,其中既有思危之道、居安之法,也不乏舍得之術。


        該書認為要做到居安且長安,取決於思危之後能夠知險而避害;而權衡利害輕重並在適當的時機,用適當的方式,以趨利避害為目的付諸實踐的所有具體措施和全部日常行動,都屬於“時中”亦即舍得之術;家事、國事、天下事概莫能外。


        該書還認為,對於各種世界觀、理想、信仰、價值觀、方法論來說,無論是偏陽的還是偏陰的、左派的還是右派的,衡量它們是否可信、可行的標準雖然因人而異,但首要前提應該是不走*,尤其不能長時間走*,其次就看是否可理解、可把握、可運用。——這種限定條件卻又相當開放的前提,自會產生遠不止一種結果,於是,就有了我們所處的這個豐富多彩的世界。


        面對著多種世界觀及其派生出來的不計其數,包羅萬像的理想、信仰、價值觀、方法論,該書的著力用心之處,既不在於試圖多提出一種“全新的”,也不在於褒貶某種舊有的;而是注重如何做到融合百家而取長棄短,注重如何讓不同理念的人們既能獨立自主,又能合作共贏;把一個以“中庸和諧”為核心的,完整的理論體繫呈現給讀者。——小,可幫人謀求穩定的生存和長遠的發展;大,或有助於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宏圖偉業。

    作者簡介
          姚志斌,筆名主夫,1965年生於內蒙古四子王旗,1988年畢業於吉林工業大學(現吉林大學),獲學士學位,現居河南鄭州,從事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究和寫作。辛勤筆耕十餘年,彙聚古今聖賢智識,將《致中和》一書編撰成書,集修身、齊家、思危、居安於一體,使人從中和的角度知道如何內省、自律、外聯。
    目錄
    章 框架與自由
    節 經典儒學——大道理的時代
    一、怎麼回事
    1.我是誰
    2.從何處來,到何處去
    3.一生何求
    二、經典儒學的中庸之道
    第二節 實用儒學——大信仰的時代
    一、這麼回事
    1.大道理生小道理
    2.政教合一
    3.宗教改革
    二、實用儒學的中庸之道
    第三節 中和儒學——大自我的時代

    框架與自由 


    經典儒學——大道理的時代


    一、怎麼回事


    1.我是誰


    2.從何處來,到何處去


    3.一生何求


    二、經典儒學的中庸之道


    第二節 實用儒學——大信仰的時代


    一、這麼回事


    1.大道理生小道理


    2.政教合一


    3.宗教改革


    二、實用儒學的中庸之道


    第三節 中和儒學——大自我的時代


    一、齊天大聖


    二、“自由”的你


    三、真正的自由


    1.框架中的自由


    2.自由的終極框架


    3.框架中的人事


     


    第二章 居一執兩時中 


    中和儒學的中庸之道 


    一、 重要概念


    1.中、庸


    2.中庸


    3.恆衡(初中)


    4.權衡與它的中


    5.內含傾向並(長時間)趨於狀態


    6.傾向決定發展方向


    二、中庸之道


    1.萬物歸中


    2.和諧


    3.時空框架與中庸之道


    4.中庸之道與天人合一


    5.中庸之道與“過與不及”


    第二節 從用中到時中 


    一、居一執兩用中


    二、用中與時中的差別


    三、居一執兩時中


    1.行路難


    2.刀尖上的舞者——狀態下的危與機


    四、俯視


    1.首先要內省——省察A,即省察自我


    2.同時要外省——省察B,即省察自我之外的所有對方


    第三節 中庸之道是的自然規律 


    一、心胸狹窄的一分為二


    二、一生為三


    第四節 中庸之道是的人道準則 


    一、執著成仁,妄執成“神”


    二、中庸之道分辨執著與妄執


    1.人的需求


    2.執著還是妄執


    3.指導執著,克制妄執


    三、物無恆衡 人無恆善


    四、勿臆,勿必,勿固,勿我


    1.中庸之道不是折中主義


    2.常識就是底線——無條件的信任不理性


    3.不同尋常——無條件信任是首要的


    4.任何時候都不可完全否定一個人——哪怕不共戴天


    5.臨界狀態與非理性


    五、矯枉過正,然後呢?


    1.一分為二的治亂循環


    2.一生為三的和諧社會


    第五節 百家歸中 


    一、並行不悖


    二、取長棄短


     


    第三章 探尋中庸之道 


    月有陰晴圓缺


    一、殘缺美


    1.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2.焦慮源自不完美


    二、左派右派相生相克


    三、左右之間


    1.左傾與右傾


    2.“左傾”與“右傾”


    3.方法論


    四、時時不中時時中


    1.時時不中,故須時中


    2.時中與戰略定力


    3.妄執之後


    4.智與拙


    第二節 但願人長久


    一、從知行合一到世界大同


    二、一致相容,事無不成


    1.時間足夠——欲速則不達


    2.時機合適——好雨知時節


    3.前提滿足——一把鑰匙開一把鎖


    三、可操作性


    第三節 中產階級


    一、何來兩極分化


    二、中產階級獨具權衡作用


    三、中產階級通道


    1.既可避免弱肉強食,又可避免強肉弱食


    2.歷史上一種經典的中產階級通道


    3.暢通的中產階級通道是和諧社會的基礎


     


    第四章 心與性


    人性偏,左右間


    一、傾向性


    1.時機與耐心


    2.傾向性利益優化和心理認同


    二、傾向


    1.貪得無厭


    2.攀比


    3.殘酷的武器


    三、情緒化


    第二節 等等靈魂


    一、 城市文明


    1.越來越“簡單”


    2.越來越“無聊”


    3.越來越快


    二、文明與倦怠


    1.那些脫耕飽食的人


    2.無處不在的倦怠


    三、文明癖


    1.節欲內含傾向


    2.環保內含傾向


    四、失樂園


    第三節 適度信仰


    一、 人生的路


    1.苦行主義者的理想人生


    2.存在主義者的活在當下


    3.中和人生與適度信仰


    二、路上的人


    1.有意義嗎


    2.語不驚人


    3.四大平等


    三、自然而然


    1.順勢而為


    2.老子不死


    3.知死者生


    4.樂生順死


     


    第五章 知與行


    再品名著


    一、奢華•儉樸•吝嗇


    二、我與流俗


    附1  守財奴(節選)


    附2  漁夫和金魚的故事


    第二節 內含傾向


    一、危機


    二、王安石變法


    1.大有為國策內含傾向,事急經常成功,事緩難免失敗


    2.前提不滿足或不相容,任何理想都是空想


    三、安得廣廈千萬間


    第三節 恪守中庸之道


    一、去偽存真


    二、大忠似奸


    三、向左走向右走


    四、三權分立暗合中庸之道


    第四節 世界大同


    一、大哥,去哪兒?


    1.短線交易


    2.核心利益


    3.生存還是毀滅


    二、大道之行也


    1.誰的燕雲?


    2.寸土必爭?


    3.天將降大任於……

    在線試讀
    引 言
    天地悠揚,寂寥蠻荒。誕我人類,開我智商。
    上下求索,其路漫長。千年傳承,世代信仰。
    左右執著,自肆汪洋。過為已甚,不在中央。
    融合百家,助我翱翔。道不遠人,儒行無疆。

    儒學歷經了經典儒學、實用儒學和現代儒學各個階段的演變和發展,每個階段的理論既有所不同,又有序銜接,在歷史長河中綿延不絕,成就了自身兼容並蓄,源遠流長的文化存在。
    《中庸》講:“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世間大道,在於中和;人間正道,唯致中和。
    實用儒學的創始人、大儒董仲舒直言:“能以中和理天下者,其德大盛;能以中和養其身者,其壽極命。”縱觀儒學的發展過程,“中和”二字不僅揭示了儒學的核心及其本質,事實上中和理念還貫穿了儒學發展的始終,指明了儒學未來發展的方向,所以主夫特別提出了中和儒學的概念。
    中和儒學是以中庸之道為世界觀,以恪守中庸之道即從善如流和當仁不讓為人生觀和價值觀,以居一執兩時中為方法論,以天人合一的和諧境界為理想的關於人的思想、信仰和生活實踐的理論體繫。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允執厥中”(《尚書·大禹謨》)被奉為儒家的十六字心傳,堪稱是儒家學說的指導思想和立論之本,中和儒學的十六字方針“從善如流,當仁不讓,天人合一,中庸和諧”,在繼承了傳統儒學精髓的同時,摒棄了十六字心傳中的神秘論和不可知論成分。
    中和儒學用人性向善揚棄了人性本善或人性本惡這兩種唯心主義人性論,在強調個人素養重要的同時,認為社會公德和法律制度同樣甚至更加重要。

    引   


    天地悠揚,寂寥蠻荒。誕我人類,開我智商。


    上下求索,其路漫長。千年傳承,世代信仰。


    左右執著,自肆汪洋。過為已甚,不在中央。


    融合百家,助我翱翔。道不遠人,儒行無疆。


     


    儒學歷經了經典儒學、實用儒學和現代儒學各個階段的演變和發展,每個階段的理論既有所不同,又有序銜接,在歷史長河中綿延不絕,成就了自身兼容並蓄,源遠流長的文化存在。


    《中庸》講:“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世間大道,在於中和;人間正道,唯致中和


    實用儒學的創始人、大儒董仲舒直言:“能以中和理天下者,其德大盛;能以中和養其身者,其壽極命。”縱觀儒學的發展過程,“中和”二字不僅揭示了儒學的核心及其本質,事實上中和理念還貫穿了儒學發展的始終,指明了儒學未來發展的方向,所以主夫特別提出了中和儒學的概念。


    中和儒學是以中庸之道為世界觀,以恪守中庸之道即從善如流和當仁不讓為人生觀和價值觀,以居一執兩時中為方法論,以天人合一的和諧境界為理想的關於人的思想、信仰和生活實踐的理論體繫。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允執厥中”(《尚書·大禹謨》)被奉為儒家的十六字心傳,堪稱是儒家學說的指導思想和立論之本,中和儒學的十六字方針“從善如流,當仁不讓,天人合一,中庸和諧”,在繼承了傳統儒學精髓的同時,摒棄了十六字心傳中的神秘論和不可知論成分。


    中和儒學用人性向善揚棄了人性本善或人性本惡這兩種唯心主義人性論,在強調個人素養重要的同時,認為社會公德和法律制度同樣甚至更加重要。


    中和儒學用“當仁不讓”揚棄了“克己復禮”,所謂“克己復禮為仁”之仁,乃是人心對天理的認知。古今儒者都在追求仁,都在實踐仁,在不同的時代,仁的含義有所不同,這是因為隨著世易時移,人心對天理的認知不是一成不變的。儒家歷來講究敬天法祖並慣常托古重言,中和儒學則以發展的眼光看問題,注重民主法治,崇尚科學精神,認為應該把“克己守禮”和“當仁不讓”相提並論。仁有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因此禮也不可膠柱鼓瑟因循守舊,也應該隨著仁的完善而不斷進行自我完善。孔子說:“不學禮,無以立”,禮對個人來講包括受教、學習、修養,以及探尋和遵守不斷變遷的社會秩序等諸多方面。這些方面在新時代大多被賦予了新的含義,在一如既往地重視私德,強調明理慎獨的同時,越來越注重在社會公德和法律制度的框架內,追求個人自由和實現個人價值。


    中和儒學以全新內涵的“天人合一”觀念揚棄了“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和“敬鬼神而遠之”,認為“天”就是自然,就是自然規律。與鬼神信仰的不同之處在於,中和儒學的天並不神秘,是客觀存在的,並且是可以被人認知的。人不一定聽天由命,但肯定不可無法無天。人順天則昌,人逆天則亡。


    中和儒學是在經典儒學、實用儒學、現代儒學的基礎上,憑借中庸之道這個世間大道、人間大法,對以儒學為主但不僅限於儒學的全人類的傳統文化進行統一審視、深入理解、分別剖析、綜合認識之後取長棄短、求大同存小異的歸中思想,在繼承了傳統文化中久經考驗的關於如何認識自然、順應自然、調理人性、善待人生等思想精華的前提下,使中國傳統文化能夠更好地與不同的時代、不同的文化對接,並在新時代、新環境煥發出新生機,繼續助力人類社會文明的發展。


    本書主要闡釋中和儒學“十六字方針”的第四部分,故名之為《致中和》。通過深入、繫統地解讀中庸之道,以及中庸之道與和諧社會的內在關繫,闡明了構建和諧社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世界大同不僅是先賢的理想,也是大勢所趨,中和儒學認為和諧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進而構建和諧社會,邁向大同世界的前提,而和諧的前提則是恪守中庸之道。


    在本書的整個思想體繫中,一生為三,傾向決定發展方向,以及萬物歸中作為中庸之道的三大法則,有著提綱挈領的作用。


    “一生為三”的觀點是借助中國古老哲學的基本常識,對“一分為二”進行的補充和完善。“傾向決定發展方向”是在對事物都“內含傾向並(長時間)趨於狀態”的認知前提下,對孔子“過猶不及”這個自古以來始終意猶未盡的重要觀點的具體化,由此形成的“居一執兩時中”的方法論,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傳統文化知識的碎片化且歧義叢生的弊病,尤其對中庸之道來講,在可理解性和可操作性方面達到了繫統化、科學化的效果。“萬物歸中”則是本書以中庸之道的強大內含發掘出的和諧思想——中庸之道是個大球,其中孕育陰陽二氣,內容世間萬物;中庸之道是個終極框架,裡面裝著左右兩派,包容諸子百家。


    古今中外聖賢多有,雖然宗派林立各有側重,卻無不智慧超群異彩紛呈,為人處世的大道理、小機巧都被他們在不同的時間、地點,站在各自特定的立場上講得“真真切切明明白白”,但是本書始終不贊同對任何聖賢機械地歸宗認主,然後愚忠愚孝。本書的所有著力用心,在於借萬物歸中破除宗派藩籬,融會古今,貫通中外,讓每一個人,進而讓每一個由人組成的宗派都知道為什麼要看清,以及如何看清自己和他人各自所處的位置、所持的立場及其發展趨向、利害關繫——大家一直都在同一個框架內,有一個共同的出發點和歸宿(中庸),終能夠做到,以及如何做到隨機應變、趨利避害,並揚長避短、合作共贏。


    很多人習慣認為隻要知己知彼,就可百戰不殆,而事實上真正戰無不勝的力量一直在“彼此”之外,對此他們要麼不知道,要麼不承認,要麼則陷入迷信,為此他們各執一詞,沉迷於鷸蚌纏鬥而不可自撥,“漁翁”則深藏不露,法力無邊且無為而治。對這個既神通廣大又無處不在、不可抗拒的“漁翁”,有人把它解釋成神,有人理解為佛,中國傳統文化在這方面其實早已有了自己的解釋和理解——它既不是神,也不是佛,它就是中庸之道。


    世人皆忙亂營生,醉心功名,成者昂揚,敗者沮喪,知識逐漸繁多,信仰日趨稀少,有時渾渾噩噩,經常迷茫失落,而所有糾結,在俗世跳不出“舍與得”,信神佛不過是“天與人”。本書試圖俯視雅俗,彙聚法理——彙舍得勘破之法,聚天人洞明之理,閑來展讀,或有助益,旦夕之間,若能助人覺悟,上,足以告慰古今聖賢循循善誘,片片苦心;下,不枉主夫拜聖求賢,殷勤學問,並經年揣摩,累月體貼。


    …………


    中國人的文化自信不自今日始,而是源自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古聖先賢耳提面命不厭其煩,煌煌高論振聾發聵,無不道破天理,蕩滌人心。近代因為社會變革,以儒學為首的傳統文化又一次受到外來文化的衝擊,致使傳承出現波折,至今未能完全彌合。如果能夠讓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社會實現成功對接,讓歷史的光芒照耀現實,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再現曾經屬於中國,屬於東方,而將來不隻屬於中國,不隻屬於東方,而是屬於全人類的文明思想,這必將成為人類文化史上的一件盛事。


    身處這個偉大的時代,許多人都有著一種強烈的使命感,願為溝通古今,聯結中外而努力工作,辛勤奉獻。受此感召,主夫不揣淺陋也想踵事增華,在這方面做一些整理和疏通工作,鬥膽拋磚,若能為復興中國傳統文化、建設和諧社會的宏偉工程鋪路墊腳,幸何如之!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