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漢代學術史略
    該商品所屬分類:哲學 -> 中國古代哲學
    【市場價】
    94-136
    【優惠價】
    59-85
    【作者】 顧頡剛 
    【所屬類別】 圖書  哲學/宗教  哲學  中國古代哲學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ISBN】9787010069982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010069982
    叢書名:人民文庫

    作者:顧頡剛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8年12月 


        
        
    "


    目錄
    章陰陽五行說及其理想中的政治制度
    第二章封禪說
    第三章神仙說與方士
    第四章漢代受命改制的鼓吹與其實現
    第五章漢武帝的郊祀與求仙
    第六章天像的信仰與天變的負責者
    第七章災異說和西漢的國運
    第八章黃老之言
    第九章尊儒學而黜百家
    第十章經書的編定與增加
    第十一章博士官
    第十二章經學的今古文問題
    第十三章通經致用
    第十四章王莽的受禪章陰陽五行說及其理想中的政治制度
    第二章封禪說
    第三章神仙說與方士
    第四章漢代受命改制的鼓吹與其實現
    第五章漢武帝的郊祀與求仙
    第六章天像的信仰與天變的負責者
    第七章災異說和西漢的國運
    第八章黃老之言
    第九章尊儒學而黜百家
    第十章經書的編定與增加
    第十一章博士官
    第十二章經學的今古文問題
    第十三章通經致用
    第十四章王莽的受禪
    第十五章漢的改德
    第十六章古史繫統的大整理
    第十七章經古文學的建立
    第十八章祀典的改定和月令的實行
    第十九章讖緯的造作
    第二十章讖緯的內容
    第二十一章讖緯在東漢時的勢力
    第二十二章曹丕的受禪
    附錄戰國秦漢間人的造偽與辨偽
    在線試讀
    章陰陽五行說及其理想中的政治制度
    漢代人的思想的骨干,是陰陽五行。無論在宗教上,在政治上,在學術上,沒有不用這套方式的。推究這種思想的原始,由於古人對宇宙問的事物發生了分類的要求。他們看見林林總總的東西,很想把繁復的現像化作簡單,而得到它們的主要原理與其主要成分,於是要分類。但他們的分類法與今日不同,今日是用歸納法,把逐件個別的事物即異求同;他們用的演繹法,先定了一種公式而支配一切個別的事物。其結果,有陰陽之說以統轄天地、晝夜、男女等自然現像,以及尊卑、動靜、剛柔等抽像觀念;有五行之說,以木、火、土、金、水五種物質與其作用統轄時令、方向、神靈、音律、服色、食物、臭味、道德等等,以至於帝王的繫統和國家的制度。
    這種思想不知道什麼時候發生的。依據現存的材料,陰陽說可說是起源於《周易》,五行說可說是起源於《洪範》。《周易》是筮占的繇辭,比了甲骨卜為後起,當然是商以後的東西;而且在《周易》的本文中不見有陰陽思想,不過它的卦爻為一和一的排列,容易激起這思想而已。《洪範》上的五行,說是上帝賜給夏禹的;但從種種方面研究,這篇書很可疑,大約出於戰國人的手筆。所以這種思想雖不詳其發生時代,但其成為繫統的學說始自戰國,似已可作定論。漢代承戰國之後,遂為這種學說的全盛時代。
    今先把在這種學說之下所發生的政治學說講三種,作為引子。
    以前作天子的要“受命”(受上帝的撫有四方的命),要“革命”(革去前代天子所受的命)。到戰國時,周天子漸漸在無形中消滅,用不著“革命”了;而群雄角逐,究竟哪一個國王可做天子還沒定,所以“受命”說正有其需要。但那時已有五行說了,五行說已為的原理了,所以這“命”應是五行的命而不是上帝的命。那時有一個齊人鄒衍,他作了好些書,其中一篇是《主運》,說做天子的一定得到五行中的一德,於是上天顯示其符應,他就安穩地坐了龍位。他的德衰了,有在五行中得到另一德的——這一德是足以勝過那一德的——就起而代之。這樣地照著五行的次序運轉下去,成功了歷史上的移朝換代。他創了這種學說,喚做五德終始說,很得當時的信仰,自然有推波助瀾的徒眾。他們以為黃帝得土德,天就顯現了黃龍地螾之祥,所以他做了王,他的顏色是尚黃的,他的制度是尚土的。其後土德衰了,在五行中木是克土的,所以禹據木德而興,他就得了草木秋鼕不殺的禎祥,建設了木德的制度,換用了青色的衣物。此後湯以金德而克夏木,文王以火德而克商金,亦各有其表德的符應和制度服色。鄒衍們排好了這個次序,定了五德的法典,吩咐上代帝王各各依從了他們的想像,成了一部有規律的歷史。到秦始皇既並天下,他是應居於克周火的水德的,隻是不見有上天的符應下來,因此就有人對他說,從前秦文公出獵時獵得一條黑龍,可見水德的符應已在五百年前見了。他聽了很高興,就用了鄒氏們的法典定出一套水德的制度:(1)以十月朔為歲首;(2)衣服和旌旗都用黑色;(3)數以六為紀,如符是六寸,輿是六尺,乘是六馬;(4)行政剛毅戾深,事皆決於法;(5)更名黃河為德水。這是實行五德說的次,到漢得天下之後,當然也要來這麼一套。章陰陽五行說及其理想中的政治制度
    漢代人的思想的骨干,是陰陽五行。無論在宗教上,在政治上,在學術上,沒有不用這套方式的。推究這種思想的原始,由於古人對宇宙問的事物發生了分類的要求。他們看見林林總總的東西,很想把繁復的現像化作簡單,而得到它們的主要原理與其主要成分,於是要分類。但他們的分類法與今日不同,今日是用歸納法,把逐件個別的事物即異求同;他們用的演繹法,先定了一種公式而支配一切個別的事物。其結果,有陰陽之說以統轄天地、晝夜、男女等自然現像,以及尊卑、動靜、剛柔等抽像觀念;有五行之說,以木、火、土、金、水五種物質與其作用統轄時令、方向、神靈、音律、服色、食物、臭味、道德等等,以至於帝王的繫統和國家的制度。
    這種思想不知道什麼時候發生的。依據現存的材料,陰陽說可說是起源於《周易》,五行說可說是起源於《洪範》。《周易》是筮占的繇辭,比了甲骨卜為後起,當然是商以後的東西;而且在《周易》的本文中不見有陰陽思想,不過它的卦爻為一和一的排列,容易激起這思想而已。《洪範》上的五行,說是上帝賜給夏禹的;但從種種方面研究,這篇書很可疑,大約出於戰國人的手筆。所以這種思想雖不詳其發生時代,但其成為繫統的學說始自戰國,似已可作定論。漢代承戰國之後,遂為這種學說的全盛時代。
    今先把在這種學說之下所發生的政治學說講三種,作為引子。
    以前作天子的要“受命”(受上帝的撫有四方的命),要“革命”(革去前代天子所受的命)。到戰國時,周天子漸漸在無形中消滅,用不著“革命”了;而群雄角逐,究竟哪一個國王可做天子還沒定,所以“受命”說正有其需要。但那時已有五行說了,五行說已為的原理了,所以這“命”應是五行的命而不是上帝的命。那時有一個齊人鄒衍,他作了好些書,其中一篇是《主運》,說做天子的一定得到五行中的一德,於是上天顯示其符應,他就安穩地坐了龍位。他的德衰了,有在五行中得到另一德的——這一德是足以勝過那一德的——就起而代之。這樣地照著五行的次序運轉下去,成功了歷史上的移朝換代。他創了這種學說,喚做五德終始說,很得當時的信仰,自然有推波助瀾的徒眾。他們以為黃帝得土德,天就顯現了黃龍地螾之祥,所以他做了王,他的顏色是尚黃的,他的制度是尚土的。其後土德衰了,在五行中木是克土的,所以禹據木德而興,他就得了草木秋鼕不殺的禎祥,建設了木德的制度,換用了青色的衣物。此後湯以金德而克夏木,文王以火德而克商金,亦各有其表德的符應和制度服色。鄒衍們排好了這個次序,定了五德的法典,吩咐上代帝王各各依從了他們的想像,成了一部有規律的歷史。到秦始皇既並天下,他是應居於克周火的水德的,隻是不見有上天的符應下來,因此就有人對他說,從前秦文公出獵時獵得一條黑龍,可見水德的符應已在五百年前見了。他聽了很高興,就用了鄒氏們的法典定出一套水德的制度:(1)以十月朔為歲首;(2)衣服和旌旗都用黑色;(3)數以六為紀,如符是六寸,輿是六尺,乘是六馬;(4)行政剛毅戾深,事皆決於法;(5)更名黃河為德水。這是實行五德說的次,到漢得天下之後,當然也要來這麼一套。
    不知何時,起了一種與五德說大同小異的論調,喚做三統說。他們說歷代的帝王是分配在三個統裡的,這三個統各有其制度。他們說,夏是黑統,商是白統,周是赤統;周以後又輪到黑統了。他們說,孔子看周道既衰,要想成立一個新統,不幸他有其德而無其位,僅成一個“素王”,所以他隻得托王於魯,作《春秋》以垂其空文;這《春秋》所表現的就是黑統的制度。《春秋》雖是一部書,抵得一個統,故周以後的王者能用《春秋》之法的就是黑統之君了。記載這個學說的,以董仲舒的書為詳。
    照我想來,三統說是影戤了五德說的牌子而創立的。當漢高帝成功之後,他自以為始立黑帝祠而居於水德。這不知道他是否因秦的國祚太短而不承認為一德,要使自己直接了周,還是有別的用意?到文帝時,有人出來反對,說漢革秦命,應以土德代水德,丞相張蒼就駁道,“河決金堤,就是漢為水德的符應”。此後雖因種種原因,改為土德,又改為火德,但在漢初的四十餘年是坐定了水德的。大約這個時期中講《春秋》之學的有人對著五德說的流行頗眼紅,就截取了它的五分之三,將漢的水德改成黑統,周的火德改成赤統,商的金德改成白統,使得五德說的法典都適用於這一說,見得他立說的有據。隻是夏在五德說中為木德,在三統說中為黑統,有一些兒的衝突。但他說,不妨,孔子志在“行夏之時”,所以《春秋》用夏時(?),即此可證明夏和《春秋》有同統的必要。
    再有一種明堂說,說天子應當住在一所特別的屋子裡,這屋子的總名叫做明堂,東南西北各有一個正廳,又各有兩個廂房。天子每一個月應當換住一個地方,穿這一個月應穿的衣,喫這一個月應喫的飯,聽這一個月應聽的音樂,祭這一個月應祭的神,隻辦理這一個月應行的時政;滿十二個月轉完這一道圈子。這大院子的中間又有一個廳,是天子在季夏之月裡去住的,另有一說是每一季裡抽出十八天(所謂“土王用事”)去住的。這把方向的“東南中西北”和時令的“春夏口秋鼕”相配,使天子按著“木火土金水”的運行去做“天人相應”的工作,真是五行思想的體的表現。記載這個制度的,叫做《十二紀》(《呂氏春秋》),又叫做《時則》(《淮南子》),又叫做《月令》(《禮記》)。
    以上所說,今日的讀者們切莫以自己的智識作為批評的立場,因為其本質惟有迷信,已不足供我們的一擊。但這是漢人的信條,是他們的思想行事的核心,我們要了解漢代的歷史時是非先明白這個方式不可的。
    第二章封禪說
    古代的王者固然信神權,但因王畿的狹小,四圍又都是些小國家,已開化的和未開化的,不盡能交通無阻,所以他們並無遠行的可能,也就不能到遠處去拜神。《左傳》中記楚昭王生病,卜者告他是河神作祟,應該去祭。他說,“江、漢、睢、漳是楚國的望,纔是應當祭的。河距我們遠了,我就是有了錯處,河神也管不著!”就不祭了。古代命國中名山川為“望”,也命山川之祭為“望”。各國有各國的望,誰也不想越界去祭神。
    春秋戰國之世,齊和魯是文化的中心,泰山是這兩國的界牆。他們遊歷不遠,眼界不廣,把泰山看做了全世界的山,(連聰明的孔子也會說“登泰山而小天下!”)設想人間的帝王應當到的山去祭天上的上帝,於是把這侯國之望擴大為帝國之望,定其祭名為“封禪”:封是泰山上的祭,禪是泰山下小山的祭。他們又說,自古以來七十二代之君,當他得了天下之後,沒有一個不到泰山去封禪的。
    早記載這件事的要算《管子》,其中有《封禪篇》。但管仲為齊桓公成霸業,是齊國人崇拜的偶像,他的書全非自著而出於齊人的雜集;《封禪篇》又已亡,惟《史記封禪書》載有管仲論封禪一段話或是從那篇抄出來的。今把它大意敘述一下,以見封禪在戰國時的意義。
    這上面說:桓公既霸,會諸侯於葵丘,想行封禪之禮。管仲提出抗議,道:“從前封泰山,禪梁父的有七十二代的帝王,我隻記得十二個。從無懷氏、伏羲、神農,……到周成王,都是受命之後纔行這個禮的。他們那時候,嘉谷生,鳳凰來,東海得到比目魚,西海得到比翼鳥,有十五種不召而自至的祥瑞,然後封禪。現在有這種東西嗎?”桓公自己知道沒有這大福氣,隻得止了。——這一說和五德終始說同出於齊人,亦同出於一個目的,就是希望受命的天子得到他的符應;不過得到了符應之後,五德說望他定制度,封禪說望他到泰山去祭天,有些不同罷了。
    個去實行這個學說的,也是秦始皇。他做了皇帝三年,巡狩郡縣,帶了齊、魯的儒生博士七十人,走到泰山下。他已從“秦文公獲黑龍”上證明了他的受命,當然要實行這個所謂自古相傳的典禮。不幸封禪之禮雖說為舊章,究竟沒有實際的根據,臨到辦事的時候,儒生博士便議論紛紛,得不到一個結論;有的還唱高調,以為隻須極簡單的禮節,掃地而祭就夠了。始皇怒他們的不濟事,把他們完全斥退,自己到泰山頂上去行封禪,又到梁父去行禪禮;他的禮節大都采自秦國祭上帝時所用的。諸儒既不得參加這大典,怨恨得很,恰好始皇走到半山踫著大風雨,躲在樹下,就暗暗地譏笑他,以為犯了天怒。不久秦亡,這班儒者又造他謠言,說他給大風雨擊壞了,或者說他沒有到山頂就退下來了。
    “泰山是世界上的山”,這是齊、魯間人的信念。但始皇成了統一之業,到底眼界廣了,他把全國的名山大川整理了一過。他以崤山——舊時秦國的門戶——為界,定其東邊名山五:太室、恆山、泰山、會稽、湘山;其西邊名山七:華山、薄山、嶽山、岐山、吳山、鴻塚、瀆山。泰山的地位固然高,但也不過是十二個名山中的一個罷了。
    漢高帝得天下,四面亂嚷嚷的,沒有功夫做這種事。文、景玄默,也不想做這種誇大的事。直等了六七十年,到武帝即位,這種學說纔因投合了天子的脾胃而蓬勃地興盛起來,司馬遷至特作一《封禪書》以記之。
    ……
    書摘插畫
    插圖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