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道德經心釋(上、下冊)
    該商品所屬分類:哲學 -> 哲學知識讀物
    【市場價】
    286-416
    【優惠價】
    179-260
    【作者】 (印)奧修 
    【所屬類別】 圖書  哲學/宗教  哲學  哲學知識讀物 
    【出版社】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ISBN】9787561339015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61339015
    作者:(印)奧修

    出版社: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7年08月 

        
        
    "

    編輯推薦






        老子的《道德經》是一部流傳已久的經典,在這漫長的歲月裡,不乏一些思想高超的聖賢對它加以批注,但是本書的內容不乏非常獨到的見解,書中的講法是原創的,不論你對道德經是否曾經研究過,這部著作所講的必定是非常具有參考價值的。事實上,在進入“道”的世界裡,作者出自**智慧的洞見本來就很少有人能夠與之相比的。透過本書的講述讀者可以對老子有更深一層的了解、有更清新的看法,把自己帶領到心靈追求的境界。



       

     
    內容簡介


    唯有當一個人能夠愛他自己,他纔能夠愛別人。喰有當一個有東西可以分享,他纔能夠跟別人分享他的感覺。了解是本性真正的開化,一個具有了解的人就好像鏡子一樣。鏡子並沒有攜帶任何東西,鏡子一直都生活在即刻,不論什麼東西來到它的前面,它就反映。除了變是不變的之外,其他每一件事都在變。在存在裡面,“變”是**永恆的因素,所以你怎麼能夠依賴過去?如果你依賴過去,你將永遠都會錯過現面。生命需要不同的兩極,以及這兩極之間的平衡。愚蠢能夠令人恢復新鮮,它能夠清潔你的眼睛,給你清晰的看法,而且會再度帶給你小孩的天真,讓你身體裡充滿了自發性,那麼你就不會固定在一個模式裡,你是流動的。

    作者簡介


        奧修,1931年12月11日出生於印度,21歲時開悟,1990年1月19日圓寂。早年以特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印度沙加大學哲學繫,曾獲全印度辯論冠軍。在印度傑波普大學擔任了九年哲學教授之後,周遊各地進行演講。根據他的演講已整理出版了650多部著作,並被譯成32種語言行銷世界各地。

    目錄
    道德經心釋(上冊)
    序言 老子他說
    章 知與道
    第二章 道可道,非常道
    第三章 欲取天下而為之
    第四章 知其雄
    第五章 知者不言
    第六章 和光同塵
    第七章 為無為
    第八章 企者不立
    第九章 慎終如始
    第十章 無欲則剛
    道德經心釋(下冊)
    章 天下皆謂我大

    道德經心釋(上冊)

    序言 老子他說

    章 知與道

    第二章 道可道,非常道

    第三章 欲取天下而為之

    第四章 知其雄

    第五章 知者不言

    第六章 和光同塵

    第七章 為無為

    第八章 企者不立

    第九章 慎終如始

    第十章 無欲則剛

    道德經心釋(下冊)

    章 天下皆謂我大

    第二章 道生一

    第三章 知我者希

    第四章 反者道之動

    第五章 知不知上

    第六章 昔之得一者

    第七章 人之生也柔弱

    第八章 無用之用

    第九章 道法自然

    媒體評論
        奧修給這個國家和這個世界帶來一種眼光,任何人都可以為此感到驕傲,奧修給我們帶來巨大的力量,我要向他頂禮以紀念他給我們的這種力量。

                                                                 --印度前總理錢德拉·謝卡爾

        我非常高興,奧修,我們印度的偉大的哲學家,一個以他強有力的哲學在這一生中獲得成功的人,知識界很了解他,但是他的思想需要被更多的人進一步地了解。

                                                                 --印度前總統吉亞尼·宰爾·辛格

        在哲學、藝術和科學的領域裡,有一些人是踫巧成了天纔人物,而這個世界也很偶然地給了他們榮耀。但奧修是一個以他的存在給這個世界、這個國家帶來榮耀的人。

                                                                 --著名女詩人、印度議會上院議員阿姆瑞塔·伊瑞蒂姆

        在任何領域裡,奧修都是一流的。他的思想早已成為國家的瑰寶,而且已經登上國際舞臺。

                                                                 --印度著名電影音樂導演、作曲家卡爾亞吉
    在線試讀
    《道德經》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間,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我談論馬哈維亞,我把這當作我的責任的一部分——我的心從來不和他在一起。他太數學了。他不是一個神秘家,他沒有存在的詩意。他是偉大的,開悟的,但是像一個巨大的沙漠;你在他的裡面踫不到一個綠洲。然而因為我生下來就是一個耆那教教徒,所以我必須還一些債。我把談論他作為我的責任,但是我的心不在那裡;我隻用頭腦說話。當我談論馬哈維亞的時候,我像一個局外人。他不在我的裡面,我也不在他的裡面。
    對於摩西和穆罕默德也是一樣的。我不想談論他們,我沒有談論過他們。如果我不是生為一個耆那教徒的話,我也不會談論馬哈維亞。有很多次,我的回教門徒和猶太教門徒到我這裡來說:“你為什麼不談談穆罕默德和摩西呢?”我很難跟他們解釋。
    有很多次,看著他們的臉,我決定談一談;有很多次,我一遍又一遍地翻閱摩西和穆罕默德的文字,然後我再次延緩了。我的心裡沒有鐘響。那不會是活的——如果我去談論他們,那肯定是一件死氣沉沉的事情。我甚至不覺得我對他們負有責任,就像我對馬哈維亞一樣。
    他們都屬於同種類型:他們過於算計了,都是主義者;他們漏掉了對立面。他們是單一的音符,不是和聲,也不是交響樂。單一的音符有它的美——一種簡樸的美——但它是單調的。偶爾聽一次還可以,時間長了你就會感到乏味,你會想去停止它。馬哈維亞、摩西和穆罕默德的人格就像單一的音符簡單,樸素,有時候很美。然而如果我在路上遇到馬哈維亞、摩西或者穆罕默德的話,我會表示我的尊敬,然後逃跑。《道德經》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間,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我談論馬哈維亞,我把這當作我的責任的一部分——我的心從來不和他在一起。他太數學了。他不是一個神秘家,他沒有存在的詩意。他是偉大的,開悟的,但是像一個巨大的沙漠;你在他的裡面踫不到一個綠洲。然而因為我生下來就是一個耆那教教徒,所以我必須還一些債。我把談論他作為我的責任,但是我的心不在那裡;我隻用頭腦說話。當我談論馬哈維亞的時候,我像一個局外人。他不在我的裡面,我也不在他的裡面。

    對於摩西和穆罕默德也是一樣的。我不想談論他們,我沒有談論過他們。如果我不是生為一個耆那教徒的話,我也不會談論馬哈維亞。有很多次,我的回教門徒和猶太教門徒到我這裡來說:“你為什麼不談談穆罕默德和摩西呢?”我很難跟他們解釋。

    有很多次,看著他們的臉,我決定談一談;有很多次,我一遍又一遍地翻閱摩西和穆罕默德的文字,然後我再次延緩了。我的心裡沒有鐘響。那不會是活的——如果我去談論他們,那肯定是一件死氣沉沉的事情。我甚至不覺得我對他們負有責任,就像我對馬哈維亞一樣。

    他們都屬於同種類型:他們過於算計了,都是主義者;他們漏掉了對立面。他們是單一的音符,不是和聲,也不是交響樂。單一的音符有它的美——一種簡樸的美——但它是單調的。偶爾聽一次還可以,時間長了你就會感到乏味,你會想去停止它。馬哈維亞、摩西和穆罕默德的人格就像單一的音符簡單,樸素,有時候很美。然而如果我在路上遇到馬哈維亞、摩西或者穆罕默德的話,我會表示我的尊敬,然後逃跑。

    我談論克裡虛納。他是多重向度的,是超人,是不可思議的,但是相對於一個真實的人來說,他顯得更像一個神話。他太不尋常了,以至於他不可能待在這個地球上,像那樣非凡的人是無法存在的——他們隻能作為夢幻存在,神話無非是集體的夢幻。整個人類一直都在夢想著他們……美麗,然而難以置信。我談論克裡虛那,我談得很高興,就像一個人在享受一個美麗的故事,以及享受談論一個美麗的故事,但那不是很有意義,那是一個漫無邊際的聊天。

    我談論耶穌基督,我對他有很深的同情。我願意跟他一起受苦,我願意在他身邊幫他背一會兒十字架。然而我們是平行的,我們不會相遇。他是那麼悲傷,那麼沉重——他背負著整個人類的痛苦。他不能笑。如果你跟他一起待得太久了,你就會變得悲傷,你就會失去歡笑。有一種憂郁籠罩著他。我很同情他,但是我不打算像他那樣。我可以跟他走一程,分享他的負擔,但是以後我們就分開了。我們的路是不一樣的。他是好的,但是太好了,幾乎好得不像是人。



    《道德經心釋》

    章 知與道



    譯文:

    老子說:不必出門,一個人就能夠知道世界上發生的事;不必由窗戶往外看,一個人就能夠看到天道。

    一個人越是追求知識,他所知道的就越少,所以,聖人不必到處跑就能夠知道,不必看就能夠了解,不必做就能夠達成。

    原文:

    不出門,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



    宗教並不是知識,它是知道。知識屬於頭腦,知道屬於本質,它們之間的差別和距離是非常大的。

    那個差別並非隻在於數量,它同時也是質量上的差別。

    “知識”和“知道”——它們的不同就像天堂和地獄,存在天壤之別,所以,件必須加以了解的事是:“知識”和“知道”之間的差別。

    知識從來不屬於現在,它總是屬於過去。當你說你知道的時候,它已經是一件死的東西,已經在你的記憶上留下一個記號,就好像灰塵粘在你身上,你已經離開那裡了。

    知道永遠都是當下的,就在此時此地,你不能夠對它說任何事,隻能夠成為它,當你去講它的時候,甚至連那個知道也會變成知識,因此那些所有知道的人都說它是不能夠被說出來的,你一去講它,它的本質就改變了,它已經變成了知識,它已經不再是那個很美的、活生生的“知道”的現像。

    “知道”沒有過去,沒有未來,隻有現在。記住:現在並不是時間的一部分。

    一般人們認為時間分成過去、現在和未來,這是完全錯誤的,時間被分成過去和未來,而現在根本就不是時間的一部分,你無法在時間裡面抓住它。追求它,你將會錯過,試著去抓它,它將永遠都會讓你抓不到,因為它是永恆的一部分,而不是時間的一部分。

    現在是永恆正在跨越時間,它是一個會合點,在那裡,“永恆”和“暫時”相會合。

    在現在的是知道,在過去的是知識,知識創造出未來,過去創造出未來,未來是過去的副產品。

    每當你知道,你就開始計劃,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計劃得越多。“知道”意味著過去,計劃意味著未來,那麼你就不讓未來有自由,你試圖去將它固定在過去的小框框裡,會認為它隻是過去的重復,不論它是如何地被修飾和被裝飾,你都會覺得它隻是過去的重復。

    一個生活在知識裡的人就是一個計劃的人,而生命是一個沒有計劃的流,生命是自由,你無法將它框在一個小洞裡,你無法劃定它的範圍,那就是為什麼一個生活在知識裡的人會錯過生命。他知道很多,但是他又什麼都不知道;他知道得太多了,但他的內在是空洞的,你無法找到一個比“知識之人”更膚淺的人,他隻重於表面,一點深度都沒有,因為深度來自永恆。

    時間是水平的,它在一條地平線上移動。永恆是垂直的,它進入深度和高度,那就是耶穌十字架的意義:時間橫跨永恆,或是永恆橫跨時間。

    耶穌的手是時間,它們進入過去和未來,在時間裡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復活而進入永恆。他的本性是垂直的,每一個人的本性都是垂直的,隻有身體、手和你的物質部分是水平的。

    知識創造出未來,未來創造出擔心。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擔心,越不安,永遠無法安然地度過,無法像在家一樣,而內在會有一個很深的顫抖,這是一種病態。然而一個“知道”的人是完全不同的,他生活在此時此地,這個片刻就是全部,好像明天不存在一樣——它的確是不存在的,而且從來不曾存在過,它是頭腦遊戲的一部分,是“知識之人”的一個夢。

    這個片刻就是全部。“知道”垂直地進入這個片刻,進入得越來越深。一個知道的人有深度,甚至連他的表面都隻是深度的一部分。他沒有膚淺的表面,他的表面就是深度的一部分,而一個“知識之人”呢?他沒有深度,他的深度就是他表面的一部分。

    那個似非而是的現像就是:一個“知道之人”(a man of knowing)知道,而一個“知識之人”(a man of knowledge)不知道。他不可能知道,因為知識無法跟生命踫頭,它反而是阻礙,的障礙,就好像是:一個母親知道那個小孩是她的,而一個父親具有這樣的知識:那個小孩是他的。但父親隻有一個“相信”,在深處他是不知道的,隻有母親知道!

    有一次,木拉那斯魯丁在一個小的國家當大官。國王非常慷慨,雖然這個小國並不是很富有。那斯魯丁每年都會去告訴國王:自己的太太生了一個小孩。國王就會給他、他的小孩和他太太很有價值的禮物,但後來變得太過分了,因為每年都會如此。

    當那斯魯丁的太太生下第十二個小孩時,他又來了。

    國王說:“這太過分了,那斯魯丁,整個世界都因為人口過剩而在受苦,你到底在干什麼?按照這樣的速度下去,你將會創造出一個小的國家——停止它!讓這個小孩成為後一個!如果你無法停止,那麼好去自殺。”

    那斯魯丁感到非常沮喪,而第十三個小孩又出生了,該怎麼辦?他想好不要再去找國王了,干脆到森林裡去自殺,就像國王所說的。因此他來 到森林,準備好每一樣弔死自己的東西,隻要咔嚓一下,他就會弔死在樹上。突然間他說:小心!那斯魯丁!你或許弔錯人了!

    父親隻是相信,但母親知道。“知道”就好像是一個母親,“知識”就好像是一個父親。

    所有的知識都是一種相信,但“知道”並不是相信,它是真知,它是你的知覺、洞見和成長。它就好像是母親——小孩子在她的子宮裡成長,她知道那個小孩是她的一部分,是自己的延伸,是自己的存在、血液和骨頭。父親是外在的,並不是內在的,他隻是相信那個小孩是他的。

    一個“知識之人”相信他知道,而一個“知道之人”是真的知道。

    “真知”是你本質的一個蛻變,它就好像懷孕,你必須攜帶著它,必須生出你自己,再度復活而進入永恆。你必須離開時間而進入無時間,從頭腦轉變到沒有頭腦,它是某種非常重大的事,你知道它發生在你裡面。

    一個“知識之人”會繼續從諸佛那裡搜集灰塵,他相信那些知道的人,但任何他所相信的都是死的,他並沒有生出他自己。他從別人那裡把知識搜集過來——每一樣東西都是借來的。知識怎麼可以借用呢?存在的本質怎麼可以借用呢?如果那個知識是真實的話,它將必須屬於存在的本性。

    戈齊福(Gurdjieff)常常會問一些人——有一些求道者會來找他。他經常問起的件事是:你對知識有興趣,還是對本質有興趣?

    因為在這裡我們是要給予本質,我們不會顧慮知識,所以你要先決定好。如果你所顧慮的是知識,那麼你要到別的地方去;如果你所顧慮的是本質,你就留在這裡,但你要做出一個非常清楚的決定。

    本質和知識之間有什麼差別呢?那個差別就跟“真知”和“知識”之間的差別一樣。“真知”就是本質。

    它並不是某種加諸在你身上的東西,它是某種你借著成長而進入的東西。知識是某種加諸在你身上的東西,你不會透過它而成長,相反地,你會像肩負一個重擔一樣地攜帶著它,所以你總是可以找到一個“知識之人”背負著重擔,他的肩膀上扛著好幾座山的知識。你可以看到他的臉非常嚴肅,死氣沉沉地嚴肅。在重擔的壓迫之下,他的心已經完全被壓碎了。

    一個有真知的人是沒有重量的,他沒有攜帶任何東西,可以飛進天空,地心引力影響不到他,不會被拉向地面,因為地心引力隻能把重的東西往下拉。他停留在地球上,但他不屬於地球。那就是耶穌話裡的意思,他一再地說:我的王國不屬於這個世界,它屬於另外的世界——本質的世界、永恆的世界。

    如果你能夠將這其中的區別了解得非常清楚,那麼你要記住:永遠不要走知識的路線,要走在本質和真知的途徑上,因為唯有如此你纔能夠得到某些東西,並不是你有了更多的信息,就變得更多,那是必須加以了解的重點——你必須變得更多。

    你的貧乏不在於信息,而在於本質。你是貧乏的,但是你繼續透過累積東西來隱藏貧乏。知識也是一樣東西,話語、理論、哲學、繫統、神學,這一切都是東西,它們很不明顯,十分抽像,但還是東西。你並沒有在成長,你仍然保持原貌,在你的周圍創造出一種欺騙,說自己已經知道。

    老子的這些經文必須以這樣的方式被了解。



    不必出門,一個人就能夠知道世界上發生的事。



    因為在內在深處,你就是世界,世界隻不過是你的擴大,事實上並不需要去任何地方,或是去知道任何事,如果你知道你自己,你就已經知道了整個人類;如果你知道了你的憤怒,你就已經知道了所有的憤怒;如果你知道了你的暴力,你就知道了所有的戰爭,不需要去越南,去韓國,去巴勒斯坦,或是去任何地方。如果你知道了你的暴力,你就知道了所有的暴力;你知道了你的愛,你就知道了所有的——整個愛的歷史,從來沒有被寫下來的,從來不曾被知道的——甚至連這個你都知道,因為你就是種子!

    這就好像從海洋中取來一滴水,你去分析它,如果你知道那一滴水,你就知道了整個海洋,因為整個海洋都被濃縮在那一滴水裡面,它是一個迷你的海洋。如果你知道它是由一氧化二氫所組成的,那麼你就知道整個海洋都是由一氧化二氫所組成的,如此一來,就不需要一直分析下去,隻要一滴就夠了。如果你知道一滴海水的滋味,知道它是咸的,你就知道整個海洋都是咸的,而那一滴海水就是你。



    不必出門,一個人就能夠知道世界上發生的事……



    因為你就是世界,是一個極其微小的世界,每一件事都發生在你身上,在世界上所發生的或許規模更大,數量更多,但質量是一樣的。當一個人了解他自己,他就了解了一切。

    在優婆尼沙經裡有一個很美的故事:一個叫史維特凱圖的年輕人從他師父那裡回來,他已經變得很有學問,當然,和所有年輕人一樣,他對他的學問感到非常驕傲因而十分傲慢,而且很自我。父親烏達拉克從窗戶看到兒子——史維特凱圖正進入村子。他變得很傷心,這根本就不是學習!兒子變成了一個“知識之人”,這並不是真知。烏達拉克告訴他自己的心:我送他去學習並不是為了這個,他錯過了要點,他浪費了他的時間。因為真知是謙虛的,而謙虛並不是自我的相反,跟自我根本沒有關聯,甚至不是它的相反,因為即使是它的相反也攜帶著它的某種東西。

    沒有感覺到兒子的謙虛,父親變得非常傷心。他已經漸漸變老了,而現在兒子卻浪費掉他生命中好幾年的時間——他為什麼看起來那麼驕傲?真知永遠都會使你變謙虛。

    謙虛(humble)這個詞是很美的,它來自humus這個詞根,這個字根真正的意思是泥土的,屬於大地的,不矯飾的,這個字根也是人類(human)和人性(humanity)這兩個詞的詞根。唯有當你變成謙虛的,你纔會具有人性,唯有當你屬於大地,你纔會變成謙虛的,這裡所指的大地意味著不矯飾的、單純的、沒有被制約的、純樸的。

    他看到他兒子變得很驕傲,很傲慢,他一定是變成了一個知識之人——他的確是變成了這樣的人。史維特凱圖回到家裡,向父親行了頂禮,但那隻是一個儀式。一個已經變得那麼自我主義的人怎麼能夠鞠躬?

    父親說:史維特凱圖,我看到你的身體彎下來,但是你並沒有彎下來,到底是什麼不幸的事發生在你身上?你為什麼看起來那麼傲慢?一個有真知的人會變得很謙虛。你聽過任何關於那個“一”的事嗎?知道了那個“一”,一個人就知道了一切。

    史維特凱圖說:你在說什麼?一個人怎麼能夠借著知道“一”而知道一切?那是荒謬的!我在大學裡面知道了一切能夠被知道的,在那裡所教導的主題上面,我都盡可能去深入學習,我已經學盡了一切。我師父告訴我:現在你已經知道了一切,你可以回家了。我是到了這樣的程度纔回家的,但你在說什麼,那個“一”?從來沒聽過,在大學裡從來沒有人談過它。我們學了語法、語文、歷史、神話、哲學、神學、宗教和詩歌,任何人們所知道的,我都學了,而我對那些科目都很熟悉,我以的成績畢業,但我們從來沒有聽過那個“一”,你在說些什麼?你瘋了嗎?一個人怎麼能夠借著知道“一”而知道一切?

    烏達拉克說:是的,那個“一”就是你。史維特凱圖,那個就是你。如果你知道這個“一”,你就知道了一切,而你現在所知道的都隻是一些沒有用的爛東西,你浪費了你的能量,回去!除非你知道了那個“一”,由它你纔可以知道一切,否則永遠不要再回來。因為,烏達拉克告訴他的兒子:在我們的家族裡,沒有一個人隻是名義上的婆羅門,我們稱自己為婆羅門,因為我們知道梵天。如果你不知道那個“一”,你就不屬於我們這個家族,回去!

    那個“一”就是你,一顆非常小的種子,小到你幾乎看不見,除非你追尋得很深,追尋了很久,不屈不撓,否則你踫不到它。

    那顆種子就在你裡面,那是你的內在,整個廣大的世界隻不過是你被寫在一張廣大的畫布上。人就是人類,你就是世界。

    老子說:



    不必出門,一個人就能夠知道世界上發生的事;不必由窗戶往外看,一個人就能夠看到天道。



    不需要由窗戶往外看,窗戶就是你的感官——眼睛、耳朵、鼻子——這些就是窗戶。



    不必由窗戶往外看,一個人就能夠看到天道。



    你可以在內在看到那個終的。

    你是否曾經看過佛像,眼睛閉起來靜靜地坐著,一動也不動?

    在印度有一些關於那些靜坐很久的人的故事,小鳥開始棲在他們身上,並且在他們的頭發上築巢,很多螞蟻在他們身上爬,這些螞蟻完全不知道這裡坐著一個人,它們已經開始住在那裡。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