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周易正解
    該商品所屬分類:哲學 -> 哲學
    【市場價】
    552-800
    【優惠價】
    345-500
    【作者】 曹勝高 
    【所屬類別】 圖書  哲學/宗教  哲學  周易 
    【出版社】陝西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24147506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32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224147506
    作者:曹勝高

    出版社:陝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2年11月 

        
        
    "

    產品特色

    編輯推薦

    一部形成於上古、流傳有千年的占卜之書,


    六十四卦包含古人對自然變化規律的理解,


    自然科學、社會科學與人文科學的綜合視角,


    助人通辭意,修心性,涵道德,審變化,明哲理

     
    內容簡介

    本書是《周易》的解讀書。作為中國傳統經典,《周易》采用陰陽變動的視角觀察天地秩序的變動,凝聚了中國先人早期認知自然的基本模式,並以此作為判斷社會變化的法則,當中蘊含著中華文化的基本的認知模式、思維定式、理解方式和表達習慣。作者按照目前通行的《周易》卦序,對周易中的爻辭進行了詳細的解讀。條理分明,深具哲理性。

    作者簡介

    曹勝高,河南洛陽人,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繫,文學博士。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雲山傑出學者,中文學院教授,中華文化國際傳播研究院執行院長。全國優秀社科普及專家,新世紀優秀人纔。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3項,人文社科基金項目3項,重大攻關項目1項,著有《中國文學的代際》《國學通論》《國學導論》《中國的修養》等。

    目錄
    緒論1
    一、《周易》的形成1
    二、《周易》的性質4
    三、《周易》的體繫6
    四、《周易》的邏輯9
    五、《周易》的價值13
    六、《周易》的研讀15
    七、本書的讀法17

    上經23

    乾卦23
    坤卦第二33
    屯卦第三40

    緒論1


    一、《周易》的形成1


    二、《周易》的性質4


    三、《周易》的體繫6


    四、《周易》的邏輯9


    五、《周易》的價值13


    六、《周易》的研讀15


    七、本書的讀法17


     


    上經23


     


    乾卦23


    坤卦第二33


    屯卦第三40


    蒙卦第四44


    需卦第五48


    訟卦第六52


    師卦第七56


    比卦第八60


    小畜卦第九64


    履卦第十68


    泰卦第十一72


    否卦第十二76


    同人第十三80


    大有第十四84


    謙卦第十五88


    豫卦第十六91


    隨卦第十七95


    蠱卦第十八99


    臨卦第十九103


    觀卦第二十106


    噬嗑卦第二十一110


    賁卦第二十二114


    剝卦第二十三118


    復卦第二十四121


    無妄卦第二十五125


    大畜第二十六128


    頤卦第二十七131


    大過卦第二十八134


    坎卦第二十九137


    離卦第三十141


     


    下經145


     


    咸卦第三十一145


    恆卦第三十二149


    遁卦第三十三152


    大壯卦第三十四156


    晉卦第三十五160


    明夷第三十六163


    家人卦第三十七167


    睽卦第三十八171


    蹇卦第三十九174


    解卦第四十177


    損卦第四十一181


    益卦第四十二184


    夬卦第四十三188


    姤卦第四十四192


    萃卦第四十五195


    升卦第四十六198


    困卦第四十七201


    井卦第四十八205


    革卦第四十九208


    鼎卦第五十   212


    震卦第五十一215


    艮卦第五十二219


    漸卦第五十三222


    歸妹卦第五十四225


    豐卦第五十五229


    旅卦第五十六232


    巽卦第五十七235


    兌卦第五十八238


    渙卦第五十九241


    節卦第六十244


    中孚卦第六十一247


    小過卦第六十二250


    既濟卦第六十三254


    未濟卦第六十四258


     


    繫辭上261


    繫辭下277


    說卦293


    序卦301


    雜卦307


    參考文獻311


    後記319

    前言
    一、 《周易》的形成

    《周易》是早期中國形成的占卜之書, 在夏、 商、 周三代逐漸成形。 《周禮·春官宗伯》載, 太卜“掌《三易》之法, 一曰《連山》, 二曰《歸藏》, 三曰《周易》。 其經卦皆八, 其別皆六十有四”。 漢儒認為《連山》是夏代之書, 《歸藏》是商代之書,《周易》為周代之書。 從考古資料來看, 夏代尚沒有太多的資料直接證明其采用占卜, 但商代已經形成了占卜習俗, 主要采用龜占、 骨占。 目前流傳下來的《連山》 《歸藏》 則采用筮占, 從占卜發展的角度來看, 二書有可能是周代形成的與《周易》相似或相近的筮占繫統。

    一、 《周易》的形成


     


    《周易》是早期中國形成的占卜之書, 在夏、 商、 周三代逐漸成形。 《周禮·春官宗伯》載, 太卜“掌《三易》之法, 一曰《連山》, 二曰《歸藏》, 三曰《周易》。 其經卦皆八, 其別皆六十有四”。 漢儒認為《連山》是夏代之書, 《歸藏》是商代之書,《周易》為周代之書。 從考古資料來看, 夏代尚沒有太多的資料直接證明其采用占卜, 但商代已經形成了占卜習俗, 主要采用龜占、 骨占。 目前流傳下來的《連山》 《歸藏》 則采用筮占, 從占卜發展的角度來看, 二書有可能是周代形成的與《周易》相似或相近的筮占繫統。


    《周禮·春官宗伯》 又載, 筮人“掌《三易》, 以辨九筮之名”。 這表明《三易》為專門的占卜之學, 用來解釋自然與社會的運行規律。 桓譚在《新論·正經》 中說: “《連山》 八萬言,《歸藏》四千三百言。 《連山》藏於蘭臺, 《歸藏》藏於太卜。”東漢時期尚存有《連山》和《歸藏》, 但後來失傳了。 在目前輯佚出的《連山》《歸藏》中, 有些內容涉及周宣王的事情, 這也說明二書並非夏、 商的占卜之書, 而是後世累加而成的文本帝蕭繹、 劉炫都曾偽造過《連山》, 試圖恢復二書。 從這個


    角度來看, 桓譚所見的《連山》《歸藏》, 並不必然是先秦古書,其字數達八萬言, 其中必有後世累加的內容。占卜作為早期中國觀察自然運行與社會秩序的方式, 在夏、 商、 周三代綿延不斷地發展, 日積月累地完善, 千錘百煉地凝練, 終形成了《周易》 的文本。 考古發現西周初年還存在大量的龜占、 骨占, 可以看作是商代占卜之法的遺留。 因此, 現在流傳下來的《周易》, 實際是在《連山》 《歸藏》的基礎上發展並完善起來, 後出轉精, 成為定本。


     


    司馬遷說“文王拘而演《周易》”, 形成了六十四卦。 六十四卦形成之後, 筮占廣泛流行。 我們現在來閱讀《周易》, 要采用客觀理性的態度。 六十四卦主要借助陰陽變動的規律來理解天地秩序的運行, 形成了認知自然的基本模式, 並以此作為判斷社會變化的法則。 其中蘊含著中華文化基本的認知模式、思維定式、 理解方式和表達習慣, 可以作為我們理解並觀察古代中國生活經驗的參照。 因此, 《周易》 被視為“群經之首”,成為後世學者建構自然科學、 社會科學、 人文藝術等規則的學理依據, 在中國學術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如今, 我們閱讀《周易》, 可以從三個維度展開:


    一是從自然科學的角度來思考, 觀察其如何借助陰陽變化形成數理繫統, 建構起解釋宇宙運行的學理繫統。 如陰陽爻位變動蘊含的乘承比應關繫, 六十四卦、 三百八十四爻內在的排列規則等。


    二是從社會科學的角度來觀察, 理解其如何將人類社會的諸多行為方式轉化為簡練的模型。 通過變量分析, 理解其發展趨勢, 借助特定的卦義來理解社會生活的規律, 為我們的生活提供經驗。 如蒙卦關注教育, 家人卦關注家庭, 同人卦關注合作等。


    三是從人文科學的角度來理解, 思考其如何將古代中國的核心思想理念、 傳統美德和人文精神貫穿進去, 從而成為道德養成的參考、 心性修為的指導。 如乾卦所強調的自強不息、 坤卦所體現的厚德載物等, 都體現著中華民族珍重的人文精神。 蒙卦所強調的果行育德、 家人卦所強調的言有物而行有恆等, 也蘊含著中華文化的傳統美德。 訟卦所強調的做事謀始、同人卦所強調的類族辨物等, 更體現著中華民族深厚的人文精神。


    無論在自然中還是在社會中, 人皆有趨吉避兇的本能, 《周易》通過總結人類生產生活經驗來概括社會發展的規律,並為個人立身處世提供經驗的參照, 既成為早期中國生活經驗的總結, 也成為理性思維模式的概括。 可以說, 《周易》的編成, 標志著中華文化擺脫了早期憑借感應判斷吉兇的巫占之法, 而采用人文理性和數理推論的方式來探究吉兇禍福內在的規律, 形成了古代中國認識世界、 理解世界和解釋世界的成體繫的經典文本。 在孔子及其弟子的解讀中, 越來越注重人的修養德行、 行為方式在立身處世中的決定性作用, 使得《周易》從占卜之書逐漸轉化為義理之書, 成為道德修養的文本。 孔子曾言: “加我數年, 五十以學《易》, 可以無大過矣。”便是說,通過閱讀《周易》, 能夠修養心性, 涵養德行, 理解自然與社會的變化規律, 自覺、 理性地按照社會發展的方向去做人做事, 便可以逢兇化吉, 成就一番事業。


     


    二、 《周易》的性質


     


    《周易》初被稱為《易》, 後來改稱為《周易》。 東漢鄭玄認為“易”有三個含義:


    一是簡易。 《周易》 把天下萬物的運行規律概括為八卦,八卦組合後形成六十四卦, 每一卦有六爻, 後形成了三百八十四爻。 《周易》試圖用這種模式把宇宙萬物的變化規律概括起來, 以簡馭繁, 用來表示各種可能性。


    二是不易。 這種模式的建立, 概括了天地萬物運行的可能性, 從而使得《周易》 中所言的變動具有原理、 定理的性質。如陰陽互動、 八卦對應、 六十四卦衍生, 三百八十四爻中蘊含的辯證思考, 概括了自然變動的基本態勢。


    三是變易。 《周易》 體現了持續衍生、 變化的理念, 可以應對自然、 社會的千變萬化。 六十四卦的各爻都從事物的開端說起, 由盛到衰, 處處體現出變異、 變化、 變動的規律。 六十四卦之間也存在陰陽變動的內在秩序, 可以與五行、 時序、 地理、 星像等相配合, 形成了生生不息的演繹繫統, 可以理解自然中無窮無盡的數量關繫。


    《周易》六十四卦是怎麼形成的呢? 班固認為, 初是伏羲畫八卦, 用陰爻和陽爻的變化形成了八卦。 文王被紂王囚禁在羑裡城的時候, 把八卦疊加起來變成六十四卦, 並做卦辭、爻辭。 這是傳統的說法, 但卻不盡合乎歷史事實。 占卜應該是先民長期生產生活實踐的總結, 經商周史官、 卜官日復一日地積累, 終形成了六十四卦, 其間伏羲、 文王做了集大成的貢獻, 卻並非個人的獨創或發明。


     


    現在流傳的《周易》一書, 是由六十四卦與十篇文章合並而成。 這十篇文章合稱為“十翼”, 對《周易》的哲理、 卦像進行了闡釋。 其中, 《彖傳》解釋六十四卦, 在流傳中被列在六十四卦的卦辭之後, 以“彖曰” 的方式出現。 六十四卦分上、下兩經, 《彖傳》也隨之分為上、 下兩傳。 《大像》是解釋六十四卦的卦像, 《小像》是解釋每卦的爻像, 在今本《周易》中也分別被繫於卦辭、 爻辭之後, 以“像曰”的方式出現。 《文言》對乾卦、 坤卦進行解釋, 今本《周易》中也分別列在兩卦之後。


    其餘的《繫辭上》《繫辭下》《序卦》《說卦》《雜卦》諸篇, 則放在六十四卦之後。六十四卦合稱“經”, “十翼”合稱“傳”。 現在看到的《周易》是經傳合一。 司馬遷說“十翼”是孔子做的。 孔子晚年確實喜歡《周易》, 讀《易》讀到韋編三絕。 但自歐陽修懷疑此說之後, 學者對其為孔子所作則多持謹慎態度。


    目前大致可以認定, 《周易》中的六十四卦, 在西周時期已經編成; 作為“傳” 的“十翼”, 從文字、 思想和文體來看,應當在春秋之後纔形成, 由孔子後學整理而成。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