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海德格爾哲學概論(中華當代學術著作輯要)
    該商品所屬分類:哲學 -> 哲學
    【市場價】
    1457-2112
    【優惠價】
    911-1320
    【作者】 陳嘉映 
    【所屬類別】 圖書  哲學/宗教  哲學  哲學理論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ISBN】9787100132596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純質紙
    包裝:精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100132596
    作者:陳嘉映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出版時間:2017年09月 

        
        
    "

    編輯推薦

    本書是國內繫統介紹海德格爾思想的專業著作,為當代國內現像學研究原創性專著。

     
    內容簡介

    本書討論了海德格爾《存在與時間》中所呈示的一些關鍵性概念,如存在、此在、時間、真理、藝術、語言以及存在之作為歷史等。整體上展現了海德格爾以《存在與時間》為代表的哲學思考路徑:從存在者出發追問存在本身,從“是於世中”出發反思傳統認識論,從人生在世的基本情緒出發領悟人的生存本質,人“在情緒中現身,在籌劃中領悟,在語言中交流,在存在中展開存在本身”。本書對於哲學研究者尤其是海德格爾研究者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作者簡介

    陳嘉映,男,1952年生於上海,後隨父母遷居北京。1977年考入北京大學西語繫德語專業,1978年5月考上外哲所研究生,1981年畢業後留校任教。1983年11月赴美留學,1990年以《論名稱》一文獲博士學位,其後赴歐洲工作一年,1993年5月回國,重返北大任教。2002年轉至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繫,被華東師範大學聘為終身教授、紫江學者。2008年1月,轉入首都師範大學哲學繫工作,任外國哲學學科專業負責人,特聘教授。

    目錄
    新版自序
    初版自序

    章 海德格爾其人其事
    節 海德格爾簡傳
    第二節 海德格爾對哲學的一般看法

    第二章 通向存在之路
    節 思之所思——存在
    第二節 存在概念與存在問題
    第三節 “存在”及其相關諸詞
    第四節 現像學

    第三章 此在

    新版自序
    初版自序

    章 海德格爾其人其事
    節 海德格爾簡傳
    第二節 海德格爾對哲學的一般看法

    第二章 通向存在之路
    節 思之所思——存在
    第二節 存在概念與存在問題
    第三節 “存在”及其相關諸詞
    第四節 現像學

    第三章 此在
    節 生存論
    第二節 世界與世內存在者
    第三節 “此”的開展
    第四節 共在與沉淪
    第五節 畏與無
    第六節 向死存在
    第七節 此在的整體結構和其中的問題

    第四章 時間
    節 時間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 時間三維:將來、曾在、當前
    第三節 到時
    第四節 從此在的時間性到世界時間
    第五節 時間與原始
    第六節 空間
    第七節 歷史性

    第五章 真理
    節 認識與真理
    第二節 真理與自由
    第三節 非真
    第四節 存在、現像、真理
    第五節 科學
    第六節 解釋學
    第七節 感、知、思

    第六章 藝術
    節 物
    第二節 藝術作品
    第三節 作品的創造
    第四節 作品的葆真
    第五節 物性討論
    第六節 詩

    第七章 語言
    節 海德格爾語言觀的發展
    第二節 語言的本質
    第三節 誰言說?
    第四節 詩與思

    第八章 存在之為歷史
    節 克服形而上學
    第二節 形而上學史綱
    第三節 近代:人道主義的興起和諸神的隱退
    第四節 當代技術社會
    第五節 哲學的終結:Ereignis
    第六節 海德格爾的思想發展與思的任務


    附錄一 我如何走向現像學 海德格爾
    附錄二 此在素描 陳嘉映
    附錄三 本書所引海德格爾著作目錄


     

    前言

    本書寫成於1988年。那時,海德格爾的很多重要著作尚未出版,且極少已譯成中文;國內專論海德格爾的文章不多,更沒有繫統的研究著作。時間過去了二十多年,海德格爾的重要著作大半已經有了中譯本,中國也有了不少海德格爾專家,研究探討海德格爾哲學的文著汗牛充棟。但商務印書館的陳小文君仍不棄瓦釜,願意重版此書。也許因為此書線條較粗,適合不那麼專業的讀者吧。小文說,20世紀80年代自有那時的寫作旨趣,不一定全以是否過時衡量。也正因此,小文建議我原樣重版,不要做太多修改。依他的建議,我這次隻糾正了一些打印錯誤和格式上的不妥,順手對少數幾處文字做了修訂。有些引文改變了所引出處,如熊偉譯出的《隻還有一個上帝能救渡我們》,原注“載於北京大學外國哲學研究所編譯,《外國哲學資料》第五輯,商務印書館,1980”,現注“載於孫周興選編,《海德格爾選集》(下),上海三聯書店,1996年”,因為後一本書比較容易查找。
    其餘的,就交給讀者了。

    在線試讀
    柏拉圖的哲學,很可以看成是解決上述困難的嘗試。按照通俗理解,柏拉圖主張真實存在的是種種理式,種種現世事物都隻是這些理式的摹本,這些摹本有成有毀,而理式則永恆不變。先摘兩隻蘋果再摘兩隻積成四隻,這四隻蘋果一會兒就被喫掉了。但2 2=4卻萬古不變。
    柏拉圖哲學中包含著不朽的思想。但他似乎沒有講清楚現世事物究竟是怎樣變化的。亞裡士多德提出形式與質料,潛能與現實等範疇,很大程度上就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在變易中,形式變動了,質料卻如舊,例如雕塑家把一個銅塊鑄成一座人像。而形式雖變,卻也並不完全是無中生有,例如,樹的形式潛在地包含在樹種裡。這些講法仍有困難。說起質料,可以食品為例。食品經過消化,變成養料和糞便。不僅形式變了,質料似乎也被分解。要找不變的實質,後找到原始質料那裡。但原始質料仍須具有一定的形式,因此仍可以變化。說起潛在現實,終究很難確定樹的形式如何潛在在樹種裡。
    奧古斯丁在《懺悔錄》裡就時間的本性提出很多疑問。“時間是什麼?無人問我時,我很明白;每當有人問我而我想要解釋一番,卻茫然了。”①每個思考過時間問題的人怕都會有同感。奧古斯丁自認迷惑,也作了一番努力解惑。他的迷惑和解惑大半都很有意思。
    他的一個迷惑是這樣的:人們通常把時間表像為過去、現在、將來的連續一維體。過去已經消逝了,不再存在了;將來還未到來,尚未存在;所以,似乎隻有現在是現實存在的。但現在是多長一段時間呢?去年,昨天,前一秒鐘,都屬於過去,不再存在。於是隻有眼下極短極短的一剎那有現實存在。但即使這一剎那也可以分割下去,若後達到了無窮短或競至一個沒有長度的時間點,那麼時間整個地就沒有現實性了。這裡的困難後來轉稱為時間的接續與綿延問題。
    奧古斯丁還從創世的角度談到時間問題。他問:上帝創世之前在干什麼呢?回答是:時間是隨著上帝創世產生出來的,所以“創世之前(的時間)”這話沒有意義。這番問與答,可說是基督教內部的問題。不過,時間到底有窮還是無窮,至今仍各執一詞。康德的個二律背反反映出這個分歧。海德格爾也將參與爭論。人大概有尋求初始的衝動。神話宗教都與這種衝動有關繫,連科學也沒有完全擺脫它。即使對不少現代人,無窮遞推,包括時間序列的無窮遞推,總顯得可疑或不足。對於開端的尋求,大概與目的和意義的尋求有關。目的和意義隻存在在這樣那樣收斂的體繫中。如果一切界限都敞開了,意義寓於何處?目的豈不像手段一樣都被時間的巨流蕩盡?

    柏拉圖的哲學,很可以看成是解決上述困難的嘗試。按照通俗理解,柏拉圖主張真實存在的是種種理式,種種現世事物都隻是這些理式的摹本,這些摹本有成有毀,而理式則永恆不變。先摘兩隻蘋果再摘兩隻積成四隻,這四隻蘋果一會兒就被喫掉了。但2 2=4卻萬古不變。
    柏拉圖哲學中包含著不朽的思想。但他似乎沒有講清楚現世事物究竟是怎樣變化的。亞裡士多德提出形式與質料,潛能與現實等範疇,很大程度上就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在變易中,形式變動了,質料卻如舊,例如雕塑家把一個銅塊鑄成一座人像。而形式雖變,卻也並不完全是無中生有,例如,樹的形式潛在地包含在樹種裡。這些講法仍有困難。說起質料,可以食品為例。食品經過消化,變成養料和糞便。不僅形式變了,質料似乎也被分解。要找不變的實質,後找到原始質料那裡。但原始質料仍須具有一定的形式,因此仍可以變化。說起潛在現實,終究很難確定樹的形式如何潛在在樹種裡。
    奧古斯丁在《懺悔錄》裡就時間的本性提出很多疑問。“時間是什麼?無人問我時,我很明白;每當有人問我而我想要解釋一番,卻茫然了。”①每個思考過時間問題的人怕都會有同感。奧古斯丁自認迷惑,也作了一番努力解惑。他的迷惑和解惑大半都很有意思。
    他的一個迷惑是這樣的:人們通常把時間表像為過去、現在、將來的連續一維體。過去已經消逝了,不再存在了;將來還未到來,尚未存在;所以,似乎隻有現在是現實存在的。但現在是多長一段時間呢?去年,昨天,前一秒鐘,都屬於過去,不再存在。於是隻有眼下極短極短的一剎那有現實存在。但即使這一剎那也可以分割下去,若後達到了無窮短或競至一個沒有長度的時間點,那麼時間整個地就沒有現實性了。這裡的困難後來轉稱為時間的接續與綿延問題。
    奧古斯丁還從創世的角度談到時間問題。他問:上帝創世之前在干什麼呢?回答是:時間是隨著上帝創世產生出來的,所以“創世之前(的時間)”這話沒有意義。這番問與答,可說是基督教內部的問題。不過,時間到底有窮還是無窮,至今仍各執一詞。康德的個二律背反反映出這個分歧。海德格爾也將參與爭論。人大概有尋求初始的衝動。神話宗教都與這種衝動有關繫,連科學也沒有完全擺脫它。即使對不少現代人,無窮遞推,包括時間序列的無窮遞推,總顯得可疑或不足。對於開端的尋求,大概與目的和意義的尋求有關。目的和意義隻存在在這樣那樣收斂的體繫中。如果一切界限都敞開了,意義寓於何處?目的豈不像手段一樣都被時間的巨流蕩盡?
    從宏觀上把時間看成一個無始無終的繫列,雖古已有之,主要卻是近代的觀念。不同文化在不同階段往往把宇宙看成是有創造有始點或也有了結有終點的。或者把宇宙看成循環。近代的時間觀與近代的進步觀念相連。我們知道前人很少會把歷史甚至宇宙看作一連串進步。開放的時間觀確實引起了意義問題。一切成就都要消失,既不輪回重現又不能在末日審判定評,那麼努力成就豈不太虛妄嗎?一方面是豪邁的進步觀,另一方面是頹喪的虛無主義。近代文化中的很多提法,包括浪漫主義提出的“瞬間的永恆”,都試圖回答虛無主義。施賓格勒把這種近代的時間觀稱為“浮士德時間觀”。在《浮士德》裡,進步的觀念和瞬間永恆的觀念交織在一起,帶著其全部豐富性強有力地呈現出來。近代時間觀念的骨架,卻由牛頓表達得為直截了當:的、真實的數學時間,依其本性,是均勻流逝著的,與任何外在於時間的東西無關。牛頓的表述雖顯得簡單化,卻極富代表性。萊布尼茨和先驗感性論中的康德,雖對牛頓的時間觀作出這種那種修正,基本上還是把時間作為框架來看待的。
    到了20世紀,另一種時間觀漸漸壯大聲勢。這種時間觀可稱為“關繫性時間觀”,大意是講:時間隻是一種形而上學或物理學假設,我們觀察得到的隻是在事物變遷中表現出來的時間流動。現實的時間隻是變易中諸物體的一種相互關繫,時間則是這種關繫的抽像。於是,與其說事物在時間中,不如說時間在事物中。
    上面幾筆勾畫過於潦草,僅隻觸及時間論發展的皮毛,然而,即使瞥一眼,也可以看得出時間問題與存在問題及人生意義問題密不可分。難怪海德格爾要在他的主要著作中把存在與時間放到一起來研討了。
    然而,海德格爾的時間論很長時間沒有受到重視。《存在與時間》甫一出版,立即引發巨大關注,不過,讀者初普遍關注的此在論,尤其是其中關於人生困境的討論。自50年代起,《存在與時間》不再主要被當作人生哲學來讀,人們漸漸轉向存在問題本身。時間論引起的反響則不僅零零星星.而且時間性往往隻被看作借以透視此在的一個主要角度或服務於存在論的。

    書摘插畫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