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光之世界
    該商品所屬分類:哲學 -> 哲學
    【市場價】
    993-1440
    【優惠價】
    621-900
    【作者】 【美】約瑟夫·坎貝爾 
    【所屬類別】 圖書  哲學/宗教  哲學  世界哲學 
    【出版社】華齡出版社 
    【ISBN】9787516925058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輕型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16925058
    作者:【美】約瑟夫·坎貝爾

    出版社:華齡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3年04月 

        
        
    "

    產品特色

    編輯推薦

    • 影響世界的神話學大師約瑟夫·坎貝爾,獻給東方讀者的禮物。


    坎貝爾——拯救人類心靈的神話學大師、西方流行文化的一代宗師、影響披頭士樂隊、貓王、邁克•傑克遜、喬治•盧卡斯、斯皮爾伯格、J.K.羅琳、喬布斯、奧巴馬的精神導師。亞洲宗教的神話和隱喻是坎貝爾zui喜歡的話題。本書坎貝爾本人摯愛之作,離中國讀者zui近的著作!



    • 拓寬讀者對於神話與信仰的理解,從而更好地理解永恆與當下的關繫。


    通過解讀東方信仰,並與西方的哲學思想進行對比,引導讀者認識、解讀身處其中的東方神話與隱喻意義。為什麼東方人追求“無我”的境界,而非自我個性的彰顯?佛教和印度教對於輪回與轉世有什麼同與不同?如何在現代社會和生活中,運用古老傳說與神話信仰的力量?翻開本書,就能找到答案。



    • 出版後廣獲同行贊譽,各方名人、媒體好評如潮!


    美國前總統奧巴馬、《星球大戰》繫列電影導演喬治·盧卡斯、榮格學派代表心理學家詹姆斯·希爾曼、《銀河繫漫遊指南》作者道格拉斯·亞當斯、美國編劇大師克裡斯托弗·沃格勒、中國比較文學學會會長葉舒憲、北京語言大學教授黃悅以及美通社傾情推薦!



    • 湛廬文化出品。


     

     
    內容簡介

    《光之世界》收集了七篇坎貝爾的演講和文章,涉及的主題聚焦於他喜歡的話題——亞洲信仰中的神話和隱喻。坎貝爾通過深入研究佛教、印度教和其他東方信仰體繫的故事和意像,包括中國道教傳統中的陰陽宇宙觀,探索了東方的核心哲學和神話,通過生動的例子和故事將它們與西方的哲學和神話相互比較。


    這本書以平實、易懂的故事傳達了東方神話和宗教中蘊含的復雜哲理。坎貝爾以其典型的熱情揭示了信仰體繫中的神話力量,從而更好地指引讀者利用神話的力量處理好當下生活中的種種問題。

    作者簡介

    【美】約瑟夫·坎貝爾
    美國知名作家,影響世界的神話學大師
    他創作了一繫列影響力較強的神話學巨作,跨越人類學、生物學、文學、哲學、心理學、宗教學、藝術史等領域,包括《千面英雄》《英雄之旅》《神話的力量》《千面女神》以及《眾神的面具》繫列等。
    西方流行文化的一代宗師
    他是影響披頭士樂隊、貓王、邁克爾·傑克遜、喬治·盧卡斯、斯皮爾伯格、J.K.羅琳和喬布斯的精神導師。他的作品被好萊塢列為書目,幻化出各種具有戲劇性、娛樂性和心理真實性的故事,是《星球大戰》《黑客帝國》《蝙蝠俠》等電影的靈感之源。
    頗具啟發性的心靈導師、演說家


    【美】約瑟夫·坎貝爾



    • 美國知名作家,影響世界的神話學大師


    他創作了一繫列影響力較強的神話學巨作,跨越人類學、生物學、文學、哲學、心理學、宗教學、藝術史等領域,包括《千面英雄》《英雄之旅》《神話的力量》《千面女神》以及《眾神的面具》繫列等。



    • 西方流行文化的一代宗師


    他是影響披頭士樂隊、貓王、邁克爾·傑克遜、喬治·盧卡斯、斯皮爾伯格、J.K.羅琳和喬布斯的精神導師。他的作品被好萊塢列為書目,幻化出各種具有戲劇性、娛樂性和心理真實性的故事,是《星球大戰》《黑客帝國》《蝙蝠俠》等電影的靈感之源。



    • 頗具啟發性的心靈導師、演說家


    訪談節目《神話的力量》在全美範圍內開播後,立即震驚了百萬聽眾,節目同名圖書在《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上盤踞長達一年之久,他的著作一一再版,他的演講震撼無數心靈。


     

    目錄
    01 “梵”的理念的誕生
    闡釋東方神話
    永不停歇的祭祀

    02個體靈魂之旅
    印度的神秘主義傳統
    痛苦的輪回
    世界靈魂
    東方神話中的個體
    重生瑜伽的意像
    東方神話的創造力

    03 通往彼岸之舟
    耆那教:遁世之路

    01 “梵”的理念的誕生


    闡釋東方神話


    永不停歇的祭祀


     


    02個體靈魂之旅


    印度的神秘主義傳統


    痛苦的輪回


    世界靈魂


    東方神話中的個體


    重生瑜伽的意像


    東方神話的創造力


     


    03 通往彼岸之舟


    耆那教:遁世之路


    印度教:正法的追尋和擺脫


    佛教:塵世之花


     


    04 使者


    內心深處的老虎


     


    注釋


    約瑟夫·坎貝爾基金會簡介


     


     

    前言
    因陀羅的謙卑
    嚴格說來,神話不屬於理性思維的範疇。毋寧說,它們是從卡爾·榮格所說的集體無意識深井中噴湧出來的。
    依我之見,西方神話學的問題在於,神話中的原型像征正日漸被當作歷史真實(facts)來加以解釋:耶穌“的確”為處女所生,耶穌“真的”死而復生,耶穌“確實”升往天國。然而,我們身處科學的懷疑主義盛行的時代,知道這些事並沒有真正發生過。於是各種神話均被斥為謊言。如今,“神話”一詞等同於謊言,我們遺失了神話像征,也遺失了神話講述的神秘世界。但另一 方面,我們又需要像征,像征總是浮現於我們不安的夢境和夢魘中。由於神話的遺失,這些夢境和夢魘如今就隻能依靠精神病專家來應付了。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卡爾·榮格、雅各布·阿德勒(Jacob Adler)認識到,夢境中的種種形像其實都是被個人神話化了的形像:人們創造了屬於自己的意像,它們與原型密切相關。
    當前,我們的文化摒棄了由像征主導的神話世界,進入了一個以經濟和政治為主導、靈性原則備受漠視的階段。當代西方文明也許有實踐倫理之類的東西,但沒有任何關乎靈性的內容。宗教生活是倫理的,而非神秘的。而一旦神秘消失了,社會也將隨之走向瓦解。

    因陀羅的謙卑


    嚴格說來,神話不屬於理性思維的範疇。毋寧說,它們是從卡爾·榮格所說的集體無意識深井中噴湧出來的。


    依我之見,西方神話學的問題在於,神話中的原型像征正日漸被當作歷史真實(facts)來加以解釋:耶穌“的確”為處女所生,耶穌“真的”死而復生,耶穌“確實”升往天國。然而,我們身處科學的懷疑主義盛行的時代,知道這些事並沒有真正發生過。於是各種神話均被斥為謊言。如今,“神話”一詞等同於謊言,我們遺失了神話像征,也遺失了神話講述的神秘世界。但另一 方面,我們又需要像征,像征總是浮現於我們不安的夢境和夢魘中。由於神話的遺失,這些夢境和夢魘如今就隻能依靠精神病專家來應付了。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卡爾·榮格、雅各布·阿德勒(Jacob Adler)認識到,夢境中的種種形像其實都是被個人神話化了的形像:人們創造了屬於自己的意像,它們與原型密切相關。


    當前,我們的文化摒棄了由像征主導的神話世界,進入了一個以經濟和政治為主導、靈性原則備受漠視的階段。當代西方文明也許有實踐倫理之類的東西,但沒有任何關乎靈性的內容。宗教生活是倫理的,而非神秘的。而一旦神秘消失了,社會也將隨之走向瓦解。


    問題在於:我們有沒有可能重新以神話的、神秘的方式領悟生命的奇跡呢?畢竟,人類本身就是生命奇跡的顯現。


    我們把《聖經·舊約》中的上帝當作真實存在,而不是一個像征;聖地是一個具體的世間所在地,此外不再是別的什麼;人類優於野獸,自然界是墮落之所。隨著伊甸園的墮落,自然變成一種敗壞性的力量,人們不再像西雅圖酋長那樣讓自己屬於自然。我們將修復自然。人類形成了自然界存在善惡的觀念,並將自己置於善的一端,造成人與自然之間劇烈的衝突。我們不再屈從於自然。“自然宗教”(nature religions)這一術語成為我們拒斥、詛咒的對像。那麼,人還能崇拜別的什麼呢?崇拜你的臆想之物?奇怪的事情發生了。事情變得如此嚴峻,以致你若不相信某個形像,就會喪失崇拜的對像。如今可供世人崇拜的對像都消失殆盡了!


    在清教徒運動時期,人們摒棄了基督教神話中的圖像崇拜,以及用以溝通靈魂的儀式。自此,整個崇拜儀式變成一項將善男信女們,尤其是那些隸屬於特定教會的人,合理地聚到一起的方式。但即便是這點,也日益支離破碎了。


    我們平日裡都讀些什麼?我們讀報,上面滿是關於戰爭、謀殺、強奸、政客和運動員的新聞,僅此而已。曾幾何時,人們把讀報的時間用於做禮拜,用於聆聽代表人類生活與宗教的奠基性諸神的傳說。如今,人們四處尋索業已遺失之物。其中有些人知道自己正在尋找,那些不知道的人,則隻好苦熬光陰。


    我給大家講個小故事。我有一臺明信片那麼點兒大的小電視,多年前買它的時候,我不過想看看電視上的自己。之後我很少再用它。但“登月計劃”啟動後,我日復一日地盯著電視屏幕,隻是為了了解宇航員們的情況。對我來說,激動人心的時刻是在宇航員返回地球的途中,位於休斯敦的地面控制中心問他們:“現在是誰領航?”回復:“牛頓。”


    我立馬想到了康德的“先驗感性論”,也即《純粹理性批判》的部分。其中說到,時間與空間作為感性形式,對人類的經驗模式至關重要。離開時間與空間,我們無法經驗任何事物。它們是先驗的形式。因此,我們在進入某個具體空間之前,就仿佛已經掌握了空間的規律。在形而上學導論部分,康德問道:“我們如何能確定,此空間內通過數學運算得出的結果同樣適用於彼空間呢?”這些宇航員給了我答案:“隻有一個空間,因為隻有一種思維在起作用。”


    這些小伙子在數十萬千米以外的太空中轉啊轉。人們隻需知道該往火箭外圍釋放什麼樣的能量,知道從哪個角度返航能使火箭在太平洋上的回收船周圍一英裡以內著陸,就足以認識空間的規律。真是奇妙。


    認識太空也就是認識我們的生命。人類來自太空。正是在太空中,大爆炸(Big Bang)形成了銀河繫,從銀河繫中又產生了太陽繫。人類所在的星球不過是銀河繫中的一粒小石子,從這粒小石子的泥土中長出了人類。這是一個奇異的神話,有待人們把它譜寫成詩。


    神話是詩人基於自己的感悟和認識創作的,它並不是被“發明”出來的,而是被“發現”的。人無法編造神話,就像你不能說出今晚會做什麼夢一樣。神話來自人類本質經驗的神秘領域。


    那群年輕人返回地球後還說,地球看上去就像太空沙漠中的一片綠洲。那一刻,人類對地球湧起的感激與熱愛之情,讓人回想起西雅圖酋長的話:“地球不屬於人類,而人類屬於地球。”


    “我們要小心地呵護它。”從阿波羅號宇航員拉塞爾·路易斯·施韋卡特(Russell Louis Schweickart)的話中,我聽出了這個主題。這是一份絕妙的聲明。在一次航行過程中,他被安排執行艙外活動(extra-vehicular-activity,簡稱 EVA)。他穿上宇航服,將電臍帶繫在飛船上,走出航艙。在此期間,艙內出了點兒小故障,他在艙外有 5 分鐘的時間無事可做。 他以 18 000 英裡的時速在太空裡穿行,周圍沒有風,也沒有聲音,那兒是太陽,這兒是地球,那兒是月亮,這可愛的人兒說道:“我問自己,我何德何能,竟能擁有如此美妙的經歷?”


    這就是崇高體驗。由無限空間或巨大能量引發的崇高體驗是如此宏偉,個體在它面前略等於無。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和美國曾針對德國部分城市進行密集轟炸,我和當時待在這些城市中的一些人聊過,他們跟我說,那是一種崇高體驗。這世間除了美,還有崇高。從宇宙衍生而來的神話是崇高的。


    有意思的是,我們談論的所有神話都涉及月亮和太陽。古人認為,月亮和太陽屬於精神的國度。有趣的是,真正契合這種世界觀的神話來自印度教。但如今我們知道,它們和地球是由相同的材料構成的,古人將地球與精神國度分離的做法不再奏效。


    地球是一種能量,神靈是能量的人格化,而物質是能量的體現形式,這些事物均已存在了億萬年之久。


    我給大家講一個印度故事。


    有隻名叫弗栗多(V?tra,意為“外殼”)的惡龍,一度封住了世間所有的水流,使天下大旱數千年。後來,因陀羅(印度萬神殿中的“宙斯”)終於想出一個主意:“何不朝這家伙的肚子裡扔顆霹靂炸碎它?”於是,這位大腦顯然有些遲鈍的神往弗栗多肚子裡擲了一顆霹靂——砰!弗栗多被炸得稀爛,眾水奔流,大地和宇宙重現生機。


    因陀羅想:“我太偉大了!”他升到至為高大的須彌山(那裡是印度諸神聚居的“奧林匹斯山”)上,發現所有宮殿都已荒頹。“嗯,我要在此建造一座全新的城市,一座配得上我的尊貴新城。”因陀羅找到眾神的工匠毗首羯摩(Vi?vakarman),告訴他自己的打算。


    因陀羅說:“聽著,咱們這就開干,建這座城市。依我看,這兒可以蓋宮殿,那兒可以建塔,這兒種上蓮花……”


    於是毗首羯摩動工了。但因陀羅每次返回工地,都會帶回更宏偉、更壯觀的建造方案。毗首羯摩開始嘀咕:“我的神啊,咱們可都是永生不死的,這麼下去會沒完沒了的。我該怎麼辦?”


    毗首羯摩決定去找現像世界的創造者梵天(Brahmā)訴苦。梵天端坐在一朵蓮花之上(梵天就是這麼高踞寶座的),他和蓮花都是從毗濕奴(Vi??u)的肚臍裡長出來的。毗濕奴斜臥在一條名叫“阿南塔”(Ananta,意為“無限”)的大蛇身上,漂浮於宇宙大海之上。


    當時的情形是這樣的:毗濕奴在水面上睡著了,梵天坐在蓮花上。毗首羯摩晉見,各種點頭哈腰後說道:“蒙您垂聽,我遇到麻煩了。”他把事情的經過說了一遍,梵天聽後說:“沒問題,我來搞定。”


    次日清晨,在一座尚未竣工的宮殿門口,守門人看到一位藍黑皮膚的婆羅門少年。少年長相俊秀,引來許多孩子圍觀。守門人回到宮裡,對因陀羅說:“我覺得把那位俊秀的婆羅門少年請到宮裡,設宴款待,會帶來吉利。”因陀羅也這麼覺得,於是就把少年請到了宮裡。因陀羅坐在寶座上,行完各種待客之禮後,問道:“年輕人,什麼風把你吹到這宮殿來了?”


    少年用平地驚雷般的聲音答道:“我聽說您正在建一座世間宏偉的宮殿,一座任何一位因陀羅都不曾建過的宮殿。我參觀過了,可以跟您說,此前還真沒有哪位因陀羅建成過這麼宏偉的宮殿。”


    因陀羅一時陷入了迷惑,問道:“在我之前的因陀羅,這話什麼意思?”


    “是啊,在您之前的因陀羅們,”少年說,“想想吧,蓮花從毗濕奴的肚臍長出,然後綻放,在它的上面坐著梵天。梵天睜眼,一個宇宙誕生,便交由一位因陀羅統治。梵天閉眼,再睜眼,又生出另一個宇宙。他再次閉眼……整整 360個梵天年,梵天都在做著同一件事。而後,蓮花閉合。經過漫無止境的時間,另一朵蓮花再次綻放,梵天再次現身,又睜眼,又閉眼……一位又一位因陀羅就這麼輪番登場。”


    “現在,請您想像一下太空中的所有星繫和外太空吧,每個星繫都有一朵蓮花,蓮花上都有一個梵天。您的朝臣中應該會有一些聰明人,他們寧願去數世間大海中的水滴和沙灘上的沙粒,也不願去數梵天的數量——更不用說因陀羅的數量了。”


    正說著,一群螞蟻排著整齊的隊列從宮殿的地上爬過。少年看見它們,放聲大笑。因陀羅氣得胡子直翹,問道:“這又是怎麼了?有什麼好笑的?”


    少年說:“您好別問了,免得傷到您。”


    因陀羅說:“我還是要問。”


    少年指了指那列螞蟻,說:“它們都是以往的因陀羅。他們歷經無數輪回,都曾位列仙班,榮升因陀羅的寶座,殺死惡龍弗栗多。而後,他們都說‘我太偉大了’,接著便消亡了。”


    這時,一位老邁的怪模怪樣的瑜伽行者走了進來。他打著一把芭蕉葉做成的傘,胸前有一小圈毛,身上除了一根腰帶,不著寸縷。少年看著他,問了因陀羅心裡正在想的一連串問題:“你是誰?你叫什麼?你的家人呢?你家在哪裡?”


    “我沒有家人,也沒有房子。生命是短暫的。對我來說,這把陽傘就已足夠。我隻敬奉毗濕奴。至於這些毛,說來也真是奇怪,每當一位因陀羅死去,它們就會掉落一根,如今已掉去半數,很快就要掉光了。干嗎要建房呢?”


    這兩人其實是毗濕奴和濕婆(?iva),他們專為教化因陀羅而來。待因陀羅聽完,他們就離開了。因陀羅感到心灰意懶。這時禱主神畢利訶斯波底(Brhaspati),也就是眾神的祭司,走了進來。因陀羅對他說:“我要出家,去做一個瑜伽行者。我要去禮敬毗濕奴的雙足。”


    因陀羅找到他的妻子,強大的神後因陀羅尼(Indrani),對她說:“親愛的,我要離開你了。我要出家,到森林中做一個瑜伽行者。我要告別和世界之王有關的一切瞎胡鬧。我要去禮敬毗濕奴的雙足。”


    因陀羅尼盯著他看了好一會兒,然後就去找禱主神說了這事:“他著魔了,居然要出家,去做瑜伽行者。”


    禱主神牽著她的手一起走到因陀羅的寶座前坐下。這位眾神的祭司對因陀羅說:“你高踞於宇宙的寶座之上,代表著德行與責任,代表著正法,你是神聖之靈在塵世中的化身。我曾為你寫過一部討論政治藝術的大書,教你怎樣治理國家,怎樣贏得戰爭……現在,我準備為你寫一部關於愛的藝術的書,使你人生的另一個層面,即你與因陀羅尼的關繫,也能夠成為一種啟示,表明神聖之靈同樣寓於我們每個人的內心。任何人都可以去做瑜伽行者,但並不是誰都可以成為塵世生活的代表,揭示永恆奧秘的內在性。”


    因陀羅由此得以擺脫苦惱,不再想出家當瑜伽行者了。現在,永恆已成為他內在的一部分——跟我們所有人一樣。我們要做的就是認識到:我們自身即是永恆的顯現。


    這個名為《因陀羅的謙卑》的故事載於《梵轉往世書》(Brahmavaivarta Purā?a)。《梵轉往世書》是古印度宗教經典文獻,約成 400 年。印度神話令人喫驚的一點是,它含納了我們當前談論的宇宙、恆星生命的各大周期,以及星繫外的星繫,宇宙的往來更替。這種看待世界的方式消解了當下時刻的重要性。


    那麼,有關原子彈炸毀宇宙之類的問題又當如何看待呢?可以這麼認為:在當前的宇宙形成之前,曾經出現過無數個宇宙,每一個宇宙都被原子炸毀了。人與永恆合而為一,永恆既內在於人,也內在於萬物。人們不會期待原子爆炸的到來,但也不必為它惶惶不可終日。


    佛陀經受的巨大誘惑之一是色欲的誘惑,還有一種干擾是對死亡的恐懼。對死亡的恐懼是一個很好的冥想主題。我們的生活中充滿各式各樣的誘惑與干擾,我們要在其中找到巋然不動的內在中心。這樣,我們在任何情況下都能生活下去。神話可以幫助我們做到這一點。這當然不是說人們應該放松對原子能研究的警惕。勇往直前,但要抱著遊戲的心態——因為宇宙本就好似神的一場遊戲。

    媒體評論
    [各方贊譽]
    不同於在古老神話中打撈文學、歷史或哲學遺跡的專業學者,約瑟夫·坎貝爾更像是一位解救人類精神困境的薩滿,一位提供公共心理疏導的醫生,一位文化領域的煉金術大師。畢其一生,坎貝爾廣泛搜集全世界的神話,將它們拆解、分析、提煉,萃取出其中一以貫之的文化公約數,再滴入自己的生命體驗,開出了驅散焦慮、恐懼與虛無的藥方。其中既有人類面臨生死之困,終ji價值等永恆問題時的困惑與焦灼,也有貫穿於藝術與夢境的智慧與喜悅。人類文明之火不息,這樣的追索就不會終結,在這些問題和答案中,藏著人之所以為人的全部奧秘。
    ——北京語言大學教授 黃悅

    神話捍衛者坎貝爾一生的著述反復告訴人們一個道理:神話的終ji意義總是同樣的。從心理學上看,那是自我與無意識的統一;從哲學意義上看,那是自我與宇宙的合一。
    ——上海交通大學文科資/深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中國比較文學學會會長 葉舒憲

    [各方贊譽]


    不同於在古老神話中打撈文學、歷史或哲學遺跡的專業學者,約瑟夫·坎貝爾更像是一位解救人類精神困境的薩滿,一位提供公共心理疏導的醫生,一位文化領域的煉金術大師。畢其一生,坎貝爾廣泛搜集全世界的神話,將它們拆解、分析、提煉,萃取出其中一以貫之的文化公約數,再滴入自己的生命體驗,開出了驅散焦慮、恐懼與虛無的藥方。其中既有人類面臨生死之困,終ji價值等永恆問題時的困惑與焦灼,也有貫穿於藝術與夢境的智慧與喜悅。人類文明之火不息,這樣的追索就不會終結,在這些問題和答案中,藏著人之所以為人的全部奧秘。


    ——北京語言大學教授 黃悅


     


    神話捍衛者坎貝爾一生的著述反復告訴人們一個道理:神話的終ji意義總是同樣的。從心理學上看,那是自我與無意識的統一;從哲學意義上看,那是自我與宇宙的合一。


    ——上海交通大學文科資/深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中國比較文學學會會長 葉舒憲


     


     


    創作《星球大戰》劇本時,坎貝爾的著作帶給我很深的影響,《星球大戰》就是基於坎貝爾的理念創作的現代神話。此後,我們成為朋友,直到他去世。他是神奇的學者和人物,也是我的精神導師。


    ——《星球大戰》繫列電影導演  喬治·盧卡斯


     


    20世紀沒有一個人,包括弗洛伊德、托馬斯·曼、列維-斯特勞斯在內,能像坎貝爾那樣,把世界及神話人物角色的深邃意義,帶回我們的意識之中。


    ——心理學家,榮格學派代表人物  詹姆斯·希爾曼


     


    坎貝爾的發現引起了一連串連鎖反應,其震波直達小說創作、精神治療、人類學、神話學、電影制作及其他創造性活動。除此之外,他還是一個可愛的家伙……莎士比亞真該讀讀約瑟夫·坎貝爾的作品。


    ——英國科幻作家,《銀河繫漫遊指南》作者  道格拉斯·亞當斯


     


    坎貝爾是我母親zui喜歡的精神導師,我在坎貝爾思想的影響下成長。


    ——美國前總統  巴拉克·奧巴馬


     


    好萊塢越來越信奉坎貝爾的思想,這其實一點也不奇怪。對於作家、制作人、導演、編劇來說,坎貝爾的觀念是一個完/美的工具箱,裡面全是耐用的工具,zui適合用來打造故事。有了這些工具,面對任何情形和要求,你幾乎都可以自如地編織故事,編織充滿戲劇性、娛樂性和心理真實性的故事。


    ——美國編劇大師  克裡斯托弗·沃格勒


     


    “每件事情都是一個故事”,借鋻坎貝爾的理論可以寫出更好、更具影響力的新聞通稿、宣傳文案和個人博客,而我們的英雄,就是讀者。


    ——美通社


     

    在線試讀
    佛陀的生平
    民族宗教是人們生而歸屬的地方性宗教,與之相比,佛教則是個世界性宗教。有些人生下來就是印度教徒,也有些人生而為猶太教徒,但另有一些人則可以通過個人的選擇或認信成為佛教徒、基督徒或伊斯蘭教徒。佛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是三個世界性宗教,一個令人驚訝的巧合是,它們創立的時間依次相隔 500 年左右。佛陀的生平可追前 563 前 483 年, 耶穌大約生前 2 前 3 年 30 年,而穆罕默德逝世於632 年。
    作為一種歷史現像,傳統宗教(或民族宗教)經歷了漫長的發展過程,它的教義是在社會歷史進程中逐漸成形的。相較而言,每一種世界性宗教都基於一位宗師的悟道,其教義的精華就隱含在這位宗師(如喬達摩、耶穌、穆罕默德)的傳奇生平之中。
    佛陀的生平是我們理解佛教教義的重要線索,因此,我將會講述佛陀生平故事中的幾個重要轉折點,並據此推出佛教的若干基本信條。就佛陀這樣的人物來說,關於他的傳說是否與歷史事實相符,其實並不重要。事實上,這與歷史毫不相干,而與教義的表達和像征有關。無論是基督教、伊斯蘭教還是佛教,都是如此。不過相對而言,佛教更能體現這一點。
    傳說,佛陀誕生之時伴隨著大量祥瑞,他的手腳都戴著金輪,頭頂有個肉髻,等等;母親的名字踫巧就是摩耶,小悉達多真真切切地自其右肋生出,落地即能走路。他的父親是某尼泊爾小國的國王,這位國王曾讓國內的一些仙人和占卜師根據這些異像預測這個孩子的未來。他們說:“他要麼成為普世之師,要麼成為世界之王。”
    父親是國王,當然希望兒子未來能夠繼承王位,而不是做什麼普世之師,於是著手采取種種措施,以確保悉達多有朝一日能夠成為聖王。國王千方百計地防止兒子目睹或經歷任何不快之事,以免這孩子感到煩惱或對生活產生懷疑。所以說啊,要是你想讓年輕人在洞悉生活的真相之際感受到真正的震駭,這個方法管用。國王將兒子托付給一群曼妙的歌女和年輕的姑娘,讓她們小心地呵護著他,防止他遭遇任何不快之事。
    大約 18 歲的時候,年輕的王子迎來了人生中的關鍵時期。有一天天朗氣清,王子對僕從說:“我想到宮外走走。”為確保兒子在外出的過程中不會看到任何不愉快的景像,國王命人清掃了街道,到處裝點蓮花一類的飾物。這位年輕人和車夫駕車出行了,全城百姓紛紛跑到屋頂觀看,畢竟這是他們的王子首次出宮遊玩啊。
    但是,神明有意讓王子擁有一次非同尋常的經歷,他們在王子的必經之路上安排了一個病人。這位年輕人問道:“這人怎麼啦?”車夫回道:“哦,他生病了。”病人的形像使王子心生厭惡,於是他命車夫驅車回宮。

    佛陀的生平


    民族宗教是人們生而歸屬的地方性宗教,與之相比,佛教則是個世界性宗教。有些人生下來就是印度教徒,也有些人生而為猶太教徒,但另有一些人則可以通過個人的選擇或認信成為佛教徒、基督徒或伊斯蘭教徒。佛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是三個世界性宗教,一個令人驚訝的巧合是,它們創立的時間依次相隔 500 年左右。佛陀的生平可追前 563 前 483 年, 耶穌大約生前 2 前 3 年 30 年,而穆罕默德逝世於632 年。


    作為一種歷史現像,傳統宗教(或民族宗教)經歷了漫長的發展過程,它的教義是在社會歷史進程中逐漸成形的。相較而言,每一種世界性宗教都基於一位宗師的悟道,其教義的精華就隱含在這位宗師(如喬達摩、耶穌、穆罕默德)的傳奇生平之中。


    佛陀的生平是我們理解佛教教義的重要線索,因此,我將會講述佛陀生平故事中的幾個重要轉折點,並據此推出佛教的若干基本信條。就佛陀這樣的人物來說,關於他的傳說是否與歷史事實相符,其實並不重要。事實上,這與歷史毫不相干,而與教義的表達和像征有關。無論是基督教、伊斯蘭教還是佛教,都是如此。不過相對而言,佛教更能體現這一點。


    傳說,佛陀誕生之時伴隨著大量祥瑞,他的手腳都戴著金輪,頭頂有個肉髻,等等;母親的名字踫巧就是摩耶,小悉達多真真切切地自其右肋生出,落地即能走路。他的父親是某尼泊爾小國的國王,這位國王曾讓國內的一些仙人和占卜師根據這些異像預測這個孩子的未來。他們說:“他要麼成為普世之師,要麼成為世界之王。”


    父親是國王,當然希望兒子未來能夠繼承王位,而不是做什麼普世之師,於是著手采取種種措施,以確保悉達多有朝一日能夠成為聖王。國王千方百計地防止兒子目睹或經歷任何不快之事,以免這孩子感到煩惱或對生活產生懷疑。所以說啊,要是你想讓年輕人在洞悉生活的真相之際感受到真正的震駭,這個方法管用。國王將兒子托付給一群曼妙的歌女和年輕的姑娘,讓她們小心地呵護著他,防止他遭遇任何不快之事。


    大約 18 歲的時候,年輕的王子迎來了人生中的關鍵時期。有一天天朗氣清,王子對僕從說:“我想到宮外走走。”為確保兒子在外出的過程中不會看到任何不愉快的景像,國王命人清掃了街道,到處裝點蓮花一類的飾物。這位年輕人和車夫駕車出行了,全城百姓紛紛跑到屋頂觀看,畢竟這是他們的王子首次出宮遊玩啊。


    但是,神明有意讓王子擁有一次非同尋常的經歷,他們在王子的必經之路上安排了一個病人。這位年輕人問道:“這人怎麼啦?”車夫回道:“哦,他生病了。”病人的形像使王子心生厭惡,於是他命車夫驅車回宮。


    故事當然還沒有結束。王子又一次外出了。在第二次出行途中,王子遇見了一位古稀老人,他問:“我也會變老嗎?人人都會老去嗎?”車夫頷首答道:“是的。”王子又一次感到厭惡:“要真是這樣的話,誰又能真正享受生活呢?此生有何快樂可言?我要回宮。”


    當然啦,他並沒有一直留在宮裡。他再一次出行了,而這次他遇上了一場葬禮,看到了死人,知道了死亡的存在。


    在今天,我們會說佛陀遭遇了心理創傷,他有過一次創傷體驗。在我看來,西方文學史上曾有一位作家是經歷過此種令人脫胎換骨的震撼的典型,他就是赫爾曼·麥爾維爾。麥爾維爾出生在美麗的紐約上州一個富裕農民家庭,他幼年失怙,去紐約跟一位叔叔一起生活。叔叔在一艘船上為他謀了份差事,他被帶到了利物浦,一連串的災難、疾病、痛楚、生活的落魄驟然襲來,他此後的人生我們也都知道。


    未來的佛陀注視著那具尸體。凡塵之物華美的外表下隱藏著生活的丑惡、恐怖和殘酷,這巨大的割裂使他大為震動。


    後來,他又一次出行,遇見一位聖人。“他是什麼人?”他問道。有人告訴他:“他是個聖人。他離家遠行,四處求索塵世間各種困惑、痛苦及悲傷的解決之道。”王子說:“我也要成為聖人。”


    現在,故事到了重要而有趣的地方。年輕的王子異常悲傷,舞女和歌女們千方百計逗他開心,而眾神卻故意讓她們橫七豎八地睡著了。忽然間,王子看到她們老的老、病的病、死的死,這就是著名的墳場異像(Graveyard Vision)。它也正是麥爾維爾曾經目睹的圖景,死亡、衰敗、落魄,這塵世生命固有的、無處不在的圖景。


    王子悄然起身,走到外面的馬廄,對車夫說:“我要走了。快快備馬,我們這就走。”他們很快就出了王宮。大地諸神給馬蹄套上了軟墊,這樣經過王宮的鵝卵石時就不會發出噠噠的馬蹄聲,也就沒人知道王子的離去。那時,王子的兒子覆障(Impediment)纔剛剛出世,但他還是離開了妻兒,策馬出城。都城的守護女神施展魔法打開了城門。王子乘馬越過溪流,進入森林,他舉起王室佩劍,割掉貴族特有的發髻,向塵世訣別,向他的使命訣別,向他的社會地位訣別,向正法訣別,向責任訣別,向印度教徒視若珍寶的一切訣別。他將正法拋諸身後。


    白馬返回王宮,隻是沒了主人,後悲傷而亡。自約翰·肯尼迪的葬禮後,“無人騎乘的馬”這一母題纔日漸為西方文化熟知。它實際上是印歐文化一個共有的母題。


    沒有騎手的馬如同一具缺少精神指引的身體。它失去了主人,主人去了更高的國度。約翰·肯尼迪的葬禮濃縮了很多古老的像征,無人騎乘的馬便是其中之一。


    悉達多斬斷了曾加諸其身的種種責任,開始從一個苦修林前往另一個苦修林。事實上,佛教徒對印度教徒的種種苦行很不以為然。悉達多走遍了這些苦修林,見識了瑜伽行者的各種瘋狂行止,每見識一種方法,這位年輕人總是說:“這不能獲得覺悟。”


    悉達多換了一個又一個導師。後,他來到一片樹林,見到五個聖人正在其中禁食。於是他也跟著禁食。大家應該見過形銷骨立的印度佛像吧。後,悉達多說:“我禁食多日,瘦得有如枯木,手摩胸腹,能觸背脊。在這種情形下,人是無法證得覺悟的。”


    這個情景與基督去見施洗者約翰(John the Baptist)的情景頗為相像。施洗者約翰是他那個時代啟示運動中偉大的一位先知,他就像是猶太教的瑜伽行者。耶穌找到他,由他施了洗後離去,進入曠野獨居。大家知道,耶穌在曠野中成功抵制了魔鬼的各種誘惑,後來又回到人群中宣道。


    未來的佛陀也是如此。“佛陀”是“覺者”之意,此時的他還不是覺者。他從人間的導師那裡學習了所能學到的一切後就開始了自己的沉思。他離開了一同苦行的朋友,來到一棵樹下靜坐。一位可愛的少女來到他的跟前,這是當地一位非常富裕的牧人的女兒,她早已預知自己終有一天要給未來的佛陀送去食物,以使他恢復健康。少女用一千頭母牛的乳汁喂養了一百頭母牛,再用一百頭母牛的乳汁喂養了十頭母牛,又用十頭母牛的乳汁喂養了一頭母牛,後將這頭母牛的乳汁做成乳糜,拿來給佛陀。因此,這乳糜中濃縮了眾多母牛的能量。少女用金碗盛了乳糜給佛陀送去,佛陀喫下後就恢復健康了。當他去少女家歸還金碗時,她說:“既已給出的東西,我不會要回。”


    於是,悉達多把金碗擲入河中,說:“要是這隻碗沒有沉下去,而是逆流漂浮,我就能獲得覺悟。”無疑,金碗果然逆流漂浮。而他將要迎著生命之河逆流而上,直抵生命的源頭,甚至還要渡達彼岸。


    關於佛陀所要回溯的生命之源需要在此補充說明一下。《大森林奧義書》是印度教的偉大文獻之一,其中記載了一個關於“存在之存在”的故事。“他”是世間的存在,在某個瞬間,他說出了 aha?(我)這個詞。這是世界創造的開始。但他剛剛說出“我”,完成對自我的界定和描述,就感到了恐懼。恐懼是成為存在、想像自我後的反應,關於“我”的心理活動引起了恐懼,他開始推理,進而想到:“既然世間除了我之外,空無一物,我有什麼可畏懼的呢?”認識到這點後,他開始希望世上能夠出現其他人。欲望由此產生。初的恐懼及隨之而來的欲望,恰恰都是伴隨“我”的道出而產生的。接下來他做了些什麼?他開始膨脹,將自己一分為二,化出男人和女人,終造成了世界。這個故事有些類似柏拉圖所講的圓球人的神話。柏拉圖認為,每個人都是被一分為二的圓球人的一部分,當我們找到自己的真愛、合適的配偶時,就能夠恢復原初的整全性。與圓球人神話不同的是,《奧義書》是站在宇宙的層面來講述整個故事,這是關於宇宙奧秘的神秘主義表達。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