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怎樣辨別真偽
    該商品所屬分類:哲學 -> 哲學
    【市場價】
    419-608
    【優惠價】
    262-380
    【作者】 虞愚 
    【所屬類別】 圖書  哲學/宗教  哲學  邏輯學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ISBN】9787100222228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32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100222228
    作者:虞愚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出版時間:2023年08月 

        
        
    "

    編輯推薦

    ※已故著名哲學家、佛學家、因明學家虞愚先生的重要作品


    ※中西互釋,闡釋古今辨別真偽的十種標準


    ※按照佛教量論因明立宗辯論的程式,探討了辨別真偽的標準問題,提出可靠且完備的辨別真偽之標準——融貫論

     
    內容簡介

    《怎樣辨別真偽》是已故著名佛學家、因明學家虞愚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書中按照佛教量論因明立宗辯論的程式,探討了辨別真偽的標準問題。


    事物的真偽不易辨,有關真偽的學說更不易辨,古有本能、風俗、傳說、普遍同意之說,今有情緒、感覺、直覺、符合、效用之爭,虞愚先生旁征博引,“取徑立宗,不舍博知,先由歷史演進批評各種標準所以難於成立之故”,後“參酌群書融以己見”,以“現”“比”二量為依歸,提出可靠且完備的辨別真偽之標準——融貫論。

    作者簡介

    虞愚(1909—1989),,字竹園,號北山,中國現代著名的佛學家、因明學家、書法家和詩人。生前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廈門大學哲學繫、歷史繫兼職教授,國務院古籍整理出版小組成員,中國佛教協會理事,中國書法協會理事,中國邏輯史研究會顧問。原籍浙江山陰,1909年出生於福建廈門。1924年入武昌佛學院,從學於太虛大師。1928年入南京支那內學院,從學於歐陽競無。1934年,畢業於廈門大學教育學院心理學繫並留校任教。主要著作有《因明學》(1936)、《中國名學》(1937)、《印度邏輯》(1939)、《怎樣辨別真偽》(1946)等。


    順真,吉林樺甸人。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任貴州大學佛教量論因明研究院院長、國家社科基金會議評審專家、冷門絕學重大項目首席專家。出版《釋量論成量品略解淺疏》等六部專著,在《哲學研究》等刊物發表論文數十篇。


    湯偉,貴州畢節人。哲學博士,任貴州大學哲學學院講師、貴州大學佛教量論因明研究院兼職研究員。在《世界宗教研究》《中州學刊》等刊物發表論文多篇,參與國家社科基金冷門絕學重點項目、重大項目研究工作。

    目錄
    校注編輯說明
    導讀:一代宗師虞愚先生文化哲學思想述評 順真 湯偉
    自序
    怎樣辨別真偽
    一邏輯底發展的要略
    二真理的意義
    三以本能為標準
    四以風俗為標準
    五以傳說為標準
    六普遍的同意
    七以情緒為標準
    八以感覺的經驗為標準
    九以直覺為標準
    十以符合論為標準

    校注編輯說明


    導讀:一代宗師虞愚先生文化哲學思想述評 順真 湯偉


    自序


    怎樣辨別真偽


    一邏輯底發展的要略


    二真理的意義


    三以本能為標準


    四以風俗為標準


    五以傳說為標準


    六普遍的同意


    七以情緒為標準


    八以感覺的經驗為標準


    九以直覺為標準


    十以符合論為標準


    十一以效用論為標準


    十二以融貫論為標準


    後記

    在線試讀

    自序


    夫真偽豈易辨哉!於昔有本能、風俗、傳說、普遍同意之說,於今有情緒、感覺、直覺、符合、效用之爭,冰炭不同,主奴各執;在己者務必欲張之,異乎己者務必欲黜之而後快。世人徒知事物真偽之不易辨,而不知辨別真偽之學說,尤不易辨也。嗚乎,是又豈知辨別真偽,亦必有融貫同循之軌道,並不局於一隅一曲乎!


    哲學之目的,原始要終,固以真為歸,或唯理是從。古今以哲學著名之國,必其國人能樂道好學,愛智崇理。若西方之希臘,東方之中、印,最足代表此種精神。惟研究之態度,則有主立宗及主博知之別。主博知者,諸家學說,分類縷述,敘說彌詳,少加論斷,誦習記憶,蔚為大觀。然謂研究哲學以是為極,則不惟滄海扁舟,靡所歸宿;必至人雲亦雲,無有是處,聞知雖博,徒類書簏。研究哲學而若斯,誠不若不研之為愈也。若夫主立宗者則異乎是,古今學派以次臚列,純以正見,提出問題,遇有疑似,摧破無遺。雖易司是非若發機括,守勝如留詛盟,然苟先縱之以博,返之以約,抉擇群言,歸於一宗;既無猶豫不成之病,亦鮮武斷偏頗之患。況真理必待反復辯論而後明,疑似必待展轉推求而後見,此是彼非,彼破此立,如水火不相處,冰炭不相容,研究哲學求真自矢,固宜定於一是乎?


    茲編講述,取徑立宗,不舍博知,先由歷史演進批評各種標準所以難於成立之故,其目次多依西哲勿萊門之所列,然內容則參酌群書融以己見,而以“現”“比”二量為依歸。蓋由所量之境,不外“自”“共”二相故。宇宙間一切事物之實義各附己體為自相;能知之者曰現量。假立分別通在一切事物為共相;能知之者曰比量。分明證境之自相曰真現量。推度決知於境之共相,曰真比量。貌似顯現證知而不如於境之自相者,曰似現量。貌似推度決知而不如於境之共相者,曰似比量。今欲“自悟”(Useful for self-understanding)、“悟他”(Useful in arguing with others),即在如何辨別真似,及如何摧似存真耳。知識之中,除“自”“共”二相外,更無量境,故能知之量,亦莫由成三。


    莊子有言:“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其我獨芒而人亦有不芒者乎?”準事酌理,則“莫若以明”矣。


    山陰虞愚序於國立廈門大學師虛室之北窗下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