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心物一如--物理主義視域中的心--身問題
    該商品所屬分類:哲學 -> 哲學
    【市場價】
    1302-1888
    【優惠價】
    814-1180
    【作者】 王曉陽 
    【所屬類別】 圖書  哲學/宗教  哲學  哲學理論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8179448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208179448
    作者:王曉陽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3年10月 

        
        
    "

    內容簡介

    心—身問題(mind-bodyproblem)一直都是心靈哲學中的核心議題,也是近現代西方哲學中的基礎難題之一。簡言之,心—身問題探討的是心靈與世界之間的關繫問題,或者用更一般的話來說,探討的是意識狀態/心理狀態與腦神經狀態/物理狀態之間的關繫。本書收錄了作者十餘年來(2008—2023)的相關研究論文。盡管這些論文研究的側重點有所不同,但基本上都是從當前心靈哲學以及認知科學領域最常見的一種立場——物理主義/唯物主義——出發,圍繞心—身問題進行了細致深入的考察,針對其中涉及的主要困難,給出了具體應對方案。在此基礎之上,對當前處理心—身問題的常見理論方案進行了全面評估,綜合比較了各種常見方案的具體優劣,嘗試構造了一種能夠有效應對心—身問題的非還原物理主義(non-reductivephysicalism)新方案,並且論證了新方案不僅能有效避開目前常見方案所面臨的種種困境,而且能進一步加深我們關於心-身問題及其相關論題的理解,因而代表了一種更加具有理論優勢的新進路。

    作者簡介

    王曉陽,男,中山大學哲學博士,廈門大學哲學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美國羅格斯大學(Rutgers University)哲學繫訪問學者(2009),意大利特倫托大學(University of Trento)心理學與認知科學繫客座教授(2014),美國耶魯大學哲學繫客座研究員(2023)。2019年入選福建省“閩江學者”特聘教授。主要研究領域:心靈哲學、形而上學、科學哲學、認知科學哲學、人工智能哲學。代表作品有:《意識研究》(專著)、《非主觀的心靈》(論文)、《物理主義不等於物理學主義》(論文)。

    目錄
    目錄
    序(葉峰)
    第一編意識與心靈
    論意識的認知神經科學研究及哲學思考
    當代意識研究中的主要困難及其可能出路
    意識之謎
    非主觀的心靈
    第二編物理與心理
    從私人語言論證到物理主義綱領:維特根斯坦與維也納
    學派
    論現像概念
    ——解析當前物理主義與反物理主義爭論的一個
    焦點
    如何應對“知識論證”?

    目錄
    序(葉峰)
    第一編意識與心靈
    論意識的認知神經科學研究及哲學思考
    當代意識研究中的主要困難及其可能出路
    意識之謎
    非主觀的心靈
    第二編物理與心理
    從私人語言論證到物理主義綱領:維特根斯坦與維也納
    學派
    論現像概念
    ——解析當前物理主義與反物理主義爭論的一個
    焦點
    如何應對“知識論證”?
    ——一種溫和物理主義觀點
    如何解釋“解釋鴻溝”?
    ——一種最小物理主義方案
    後天物理主義與解釋鴻溝
    ——勞爾(Brian Loar)版現像概念策略的拓展分析
    無論再思考
    ——關於心—身殊型同一論與心—身隨附型的一個
    新看法
    心理因果性、排他性論證與非還原物理主義
    心—身問題與物理主義
    物理主義不等於物理學主義
    ——表述物理主義的一個新方案
    附錄:對《物理主義不等於物理學主義》一文的部分商榷的
    答復
    為什麼還是物理主義?
    第三編他心與世界
    為他心辯護
    ——處理他心問題的復合方案
    對《斐多》篇中靈魂不朽論證的批判性分析
    自然界沒有奇跡嗎?
    ——自然主義與奇跡的兼容論
    後記

    前言

    這本論文集搜集了王曉陽教授2008年以來發表的有關意識、物理主義、心—身關繫等研究課題的十七篇論文,其中有些是此前公開發表的論文的增補修訂版。筆者與王曉陽教授相識多年,經常討論切磋,也多次正式評議過他的觀點、論證,因此受邀為他的論文集作序。
    論文集中的論文按內容分成了三編。第一編屬於意識研究,包括四篇論文,論文的首次發表時間從2008年跨越到2019年。這幾篇論文從引介當代意識研究的一些問題以及提出王曉陽自己的初步觀點開始,到最後一篇集中論述了王曉陽自己最新的對意識的物理主義觀點,他稱之為“非主觀的心靈”。他的觀點屬於非還原物理主義。如果我理解不錯的話,一方面他反對取消或徹底還原意識的激進物理主義,另一方面他又認為心靈並不具有人們常識中所說的主觀性和私密性,因此他認為用科學方法可以探究心靈。這是一種保守的物理主義觀點,是王曉陽在物理主義框架下為澄清與維護心靈的地位所作的很有益的嘗試。這次四篇論文集中再版,相信會很助於展示他在這方面的思想發展的脈絡。


    這本論文集搜集了王曉陽教授2008年以來發表的有關意識、物理主義、心—身關繫等研究課題的十七篇論文,其中有些是此前公開發表的論文的增補修訂版。筆者與王曉陽教授相識多年,經常討論切磋,也多次正式評議過他的觀點、論證,因此受邀為他的論文集作序。
    論文集中的論文按內容分成了三編。第一編屬於意識研究,包括四篇論文,論文的首次發表時間從2008年跨越到2019年。這幾篇論文從引介當代意識研究的一些問題以及提出王曉陽自己的初步觀點開始,到最後一篇集中論述了王曉陽自己最新的對意識的物理主義觀點,他稱之為“非主觀的心靈”。他的觀點屬於非還原物理主義。如果我理解不錯的話,一方面他反對取消或徹底還原意識的激進物理主義,另一方面他又認為心靈並不具有人們常識中所說的主觀性和私密性,因此他認為用科學方法可以探究心靈。這是一種保守的物理主義觀點,是王曉陽在物理主義框架下為澄清與維護心靈的地位所作的很有益的嘗試。這次四篇論文集中再版,相信會很助於展示他在這方面的思想發展的脈絡。
    論文集的第二編有十篇論文,主要探討有關物理的其他一些問題,包括物理主義的緣起,回應反物理主義論證的策略,心—物因果性,亨普爾兩難問題,以及物理主義版本的功能主義等。這些研究屬於澄清有關物理主義的概念、觀點,以及為物理主義作一般性的辯護,內容牽涉面較廣,不乏王曉陽自己提出的新穎的觀點和論證。這次集結再版,集中展示了王曉陽的物理主義研究的豐富內容。在這一編的倒數第二篇論文《物理主義不等於物理學主義》中,王曉陽提出了自己對亨普爾兩難問題的回答。這篇論文曾在《認知科學》2021年第5期發表的一個專欄中被選為靶子論文,國內數位學者包括筆者自己同期發表了論文,針對王曉陽關於亨普爾兩難的觀點、論證進行了爭論。王曉陽對這些爭論作了回應,這些回應目前也收錄在這本論文集裡。這種學術爭論是國際哲學界進行學術研究的常態,可惜迄今為止在國內似乎還比較少見。希望王曉陽收錄在此的論文及回應,可以讓不了解情況的讀者感受到正常的哲學學術爭論是怎樣的。
    這本論文集中的第三編包括了三篇涉及其他研究課題的論文,它們展示了王曉陽研究興趣的多樣性。
    王曉陽教授從攻讀博士學位起就專注於物理主義與意識問題的研究,十多年來漸漸積累了一些自己提出的新穎的觀點與論證,對這個研究領域作出了實質性的貢獻。這本論文集較繫統地展示了這些成果,這樣集結再版,相信會很有助於推動國內對物理主義與意識問題的研究。
    筆者認為,物理主義與意識問題是當代哲學中最核心的問題。歷史上,科學的不斷進步已經使得許多哲學問題漸漸轉化為科學問題,從哲學這個學科剝離。當代認知科學的進展將極大地強化這個趨勢,使得傳統的語言哲學、心智哲學、認識論、行動哲學乃至科學哲學與倫理學中的許多問題,都成為需要通過假設大腦的認知體繫結構來分析與澄清的認知科學問題,使得傳統哲學的完全基於內省的思辨成為膚淺幼稚的研究方式。但意識問題由於其獨特性有可能是個例外,有可能使得主要基於內省的研究還是不可或缺的,因此為傳統哲學研究保留一席之地。而有關物理主義的爭議其實是在於對整個科學知識的反思與評估,因此這種爭議不是屬於某個特別的科學分支,而是哲學研究的課題。王曉陽近二十年來正是堅持不懈地探索這些最根本性的、最核心的哲學問題。
    近年來國內哲學研究也跟其他一些研究領域一樣有追逐熱點的傾向。物理主義與意識問題在數年前曾經是國內分析哲學界的研究熱點之一,但近年來它似乎漸漸被其他一些熱點課題替代。一個研究課題成為熱點一般有其合理的原因,但既然做哲學,筆者相信我們還是更應該關注那些最核心的、最根本性的哲學問題。一個哲學研究課題失寵,常常是因為學者們發現對那個課題很難再說出什麼新東西,然後迫於發表論文的壓力,他們開始轉向某個新的話題,因此產生新的熱點。新的熱點也許與根本性問題密切相關,但也經常不相關,或隻是貌似相關。無論如何,像王曉陽這樣花費近二十年時間堅持探索最根本性的哲學問題,筆者認為是非常值得贊賞的。這種堅持可能會有代價,可能會長時間提不出什麼新的觀點、論證,因此不能發表很多論文。但筆者相信這種堅持是值得的,而且希望國內學界能有鼓勵這種堅持的學術風氣。
    最有效的鼓勵應該就是用學術爭論回應學者們對根本性問題的探討。前面提到,王曉陽收錄在這本文集中的一篇論文曾經被選為靶子論文,包括筆者自己在內的一些學者分別撰寫論文參與了爭論,王曉陽也分別作了回應。這樣對哲學觀點與論證進行爭論應該是哲學研究的常態。國際上發表的哲學論文大部分都是在嘗試反駁或改進其他人的觀點、論證,許多像蒯因、劉易斯那樣的名家的學生更是以反駁、改進自己老師的觀點為己任。但這種正常的學術爭論目前在國內還太少。部分原因可能是國內同行人數較少,其他學者可能都不了解你的研究,因此難以進行爭論。但應該也有其他方面的原因,包括對爭議太敏感,混淆了爭議與貶低等等。其實,既然蒯因、劉易斯那樣名家的觀點、論證是哲學文獻中最常見的批評靶子,爭議完全不必意味著貶低。缺乏爭論反而可能意味著其實沒有人關注這項研究成果,這對於鼓勵認真的學術研究當然是非常不利的。目前國內哲學界(至少是分析哲學界)多數學者已經超越了引介、評述國外思想這種研究模式,已經開始嘗試獨創性研究,嘗試直接參與國際學者之間的學術爭論。國內學者間的爭論應該很有助於推動這種變化。希望王曉陽的這本論文集的出版會引發對他的各種觀點、論證的進一步爭論,會有助於推動國內哲學研究上一個新臺階。


    葉峰2023年1月15日

    媒體評論
    多年以來,王曉陽圍繞物理主義與意識這一哲學熱點問題作了大量研究和思考,為他自己的相關主張提出了不少獨特的論證;尤為可貴的是,在當今國內學術界內部討論鮮少的環境裡,他不避親疏,不斷與同行對話、爭論,大大拓寬了對這一熱點問題的研究視野。
    ——陳嘉映(首都師範大學哲學繫教授)
    ——劉曉力(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
    ——江怡(山西大學哲學學院教授)
    自笛卡爾以降,心—身問題成為哲學的核心問題之一。在當今心靈哲學中,爭論的焦點集中在物理主義和非物理主義之間。王曉陽持有一種溫和的物理主義立場即非還原物理主義,雖然此主張早已有之,但他給出一種新穎的並有一定說服力的論證。無論你是否贊同他的結論,他的論證是富有啟發性的,值得認真對待。

    多年以來,王曉陽圍繞物理主義與意識這一哲學熱點問題作了大量研究和思考,為他自己的相關主張提出了不少獨特的論證;尤為可貴的是,在當今國內學術界內部討論鮮少的環境裡,他不避親疏,不斷與同行對話、爭論,大大拓寬了對這一熱點問題的研究視野。
    ——陳嘉映(首都師範大學哲學繫教授)


    “非主觀心靈的物理主義”可以說是王曉陽的一枚學術標簽。他不甘寂寞,不畏挑戰,對心物關繫這個亙古常新的難題窮追不舍長達十餘年。我相信這不僅需要勇氣,更需要提供解決方案並給出有力論證的心智能力:雖然你未必接受我的論斷,但我一定追求概念清晰且能自圓其說。這本富有洞見的論文集,是一個展示了如何從基本問題出發,關注認知科學前沿、跨界做好哲學研究的精致樣本。
    ——劉曉力(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


    當代美國物理學家羅傑·彭羅斯說,人類的意識是不可計算的;當代澳大利亞哲學家大衛·查莫斯則說,意識問題是哲學上的“難問題”。當代中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倡議,繫統科學可以幫助我們解決思維科學中的意識難題。當代中國青年哲學家王曉陽則提出了解決傳統“心—身問題”的新方案,即他的“非還原的物理主義”。這本文集就是他對這個新方案的集中闡述,從意識與心靈、物理與心理、他心與世界的關繫中,繫統探索了傳統哲學以及當代哲學與認知神經科學中的“心—身問題”,以獨特的方式捍衛了當代心靈哲學中占主導地位的物理主義/唯物主義立場。文集觀點新穎,論證翔實,分析到位,具有鮮明的哲學分析特征,特別推薦哲學專業人士、認知科學領域專家以及具有不同學科背景的普通讀者閱讀。
    ——江怡(山西大學哲學學院教授)


    王曉陽教授的《心物一如——物理主義視域中的心—身問題》收集了作者十多年來的有關論文,這些論文既有深度又有可讀性。其深度在於,論文直面心—身問題的關鍵性難點,對於當代前沿理論加以評介,並提出獨到的見解和方案。其可讀性在於,觀點明確,條理分明,論證清晰,文字流暢,體現了分析哲學的特有風格。
    自笛卡爾以降,心—身問題成為哲學的核心問題之一。在當今心靈哲學中,爭論的焦點集中在物理主義和非物理主義之間。王曉陽持有一種溫和的物理主義立場即非還原物理主義,雖然此主張早已有之,但他給出一種新穎的並有一定說服力的論證。無論你是否贊同他的結論,他的論證是富有啟發性的,值得認真對待。
    與作者的立場不同,本人持有非物理主義的主張,一邊讀著此書,一邊產生一種衝動,即執筆撰文進行商榷。激發我的動力就是著名科學哲學家波普爾所說的“可證偽性”,在波普爾看來,可證偽性是嚴謹學術理論的必 備特征,也是科學與偽科學的分水嶺。王曉陽的文章概念清晰,論證細膩,要麼你被說服,要麼你知道不服在哪裡,從而激發與之辯論的欲望。
    由於此書所收集的文章具有以上特點,對於熱衷於哲學研究的讀者來說是十分有益的。資深學者讀之有清風拂面的感覺,有助於啟迪新思路;初涉哲學者讀之,算是一本深入淺出的入門書,有助於直奔主題,少走彎路。
    ——陳曉平(華南師範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教授)


    十多年前,王曉陽開始了關於意識問題的探究。今天,在這本充滿智慧和啟發性的論文集中,彙聚了他令人矚目的研究成果。“心智狀態與物理狀態之間的關繫”是一個傳統哲學難題,想要推陳出新絕非易事,但王曉陽卻向前邁了不止一步。
    ——何靜(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繫教授)


    當代意識研究最核心的哲學問題在於如何在物理主義框架下說明意識的現像本質,本論文集是解答這一問題的有益嘗試,為非還原物理主義的種種困難提供了諸多新的辯護。這項研究是極富學術意義的,既推進了傳統的心—身問題研究,又為意識的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的當代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李珍(中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心—身問題是當代心靈哲學的核心主題。這本論文集在意識難題、還原與非還原物理主義之爭、心身因果性、他心等相關問題上都提出了別具一格的觀點,展開了一幅色彩紛呈的問題地圖。如果讀者期待在這片歷久彌新的論域讀到一些不同凡響乃至頗具刺激性的觀點,那麼本書非常值得一讀。
    ——劉暢(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副教授)心靈哲學可以被看成是當代哲學在語言哲學之後的新的“第一哲學”,意識問題和物理主義問題則是心靈哲學中的核心領域和基礎問題,前者處理心靈的根本特征,後者則意在確定所有關於心靈的有意義的思考的基本框架,也就是說,應有的限度和可以被允許的方法。曉陽兄自博士階段開始就一直在這個問題領域中工作,而這本論文集,則體現他這十五年間對這個聚訟紛纭的領域的貢獻。
    雖然哲學家們常被按照先知、智者、啟蒙者或者思想領袖來加以期待,但對於哲學家自己來說,思想卻首先是一種工作。從這點上看,與專著相比,論文集也許反而是一種能夠更好地體現這種“工作中的哲學家”的工作面貌的出版物。即使是對話題本身不感興趣的讀者,也可以從這本論文集中窺見哲學家“們”對思考工作——特別是當一個哲學家需要通過概念和邏輯分析來展開立論所需的理論空間的時候——應該達到何種標準所秉持的認知。
    按照基本立場劃分,曉陽兄應被歸入物理主義“陣營”。不過,這個“陣營”裡其實有兩種人。一種認為“物理主義”這個框架本身已經是完善的,於是所需要的工作,就是對這個已經完善的框架作澄清和說明,以及按照這個既定的真理框架來一一分辨種種“意見”。曉陽兄則是屬於另外一種,認為這個框架本身仍然有修正的餘地,動機則應該是要盡可能地保留精神世界的豐富性和獨特性(也許還有它的神奇和奇妙)。雖然這兩種“路線”的工作難度大概難分上下,但後者在行進過程中遇到概念陷阱的可能性,卻遠遠超出前者。從這個角度看,這本論文集其實也可以被看成曉陽兄十五年來的一個“跳(進又跳出)坑集錦”——不管是後來者還是旁觀者,都可以在這裡收獲一份重要而精彩的記錄。
    ——陸丁(首都師範大學哲學繫哲學博士)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