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精裝本)
    該商品所屬分類:哲學 -> 哲學
    【市場價】
    497-720
    【優惠價】
    311-450
    【作者】 德叔本華 
    【所屬類別】 圖書  哲學/宗教  哲學  哲學理論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ISBN】9787100208024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大32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精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100208024
    作者:[德]叔本華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出版時間:2022年05月 

        
        
    "

    編輯推薦

    邏輯真理的成立必然存在一個先驗的、在它之前的真理,這是充足理由律的表現形式的第二個形式。叔本華將引導至真理的途徑分為邏輯的,經驗的,超驗的,超邏輯的。這四種理由和根據證明真理本身的同時也表現了充足理由律。

     
    內容簡介

    《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是德國哲學家叔本華的博士論文,也是他的重要著作,奠定了他的哲學體繫的根基。
    叔本華認為,平常的世界由四類對像(即:現實對像;概念以及由這些概念組合而成的判斷;時間和空間;人類的行為)構成,它們都是表像。充足理由律則是指,事物皆有其如其所是的理由或解釋。據此,平常世界的四類對像的存在都有其根據或理由,即存在著四種必然聯繫,每一種都構成充足理由律的一個根,充足理由律因此便擁有了四重根。人的行為動機被是充足理由律第四種形式,人的行為必有動機、從動機得到解釋,這便通向了他著名的作品《作為意志和表像的世界》。

    作者簡介

    叔本華(1788—1860),德國著名哲學家,起初學習醫學,後轉向哲學。28歲時出版本書,但未受到關注,直至1859年第三版時纔產生巨大影響。他是哲學史上個公開反對理性主義哲學的哲學家,創立了唯意志論哲學。

    目錄

    第二版序言
    章 緒論
    第二章 迄今有關充足理由律的重要觀點概述
    第三章 以往論證的缺陷和新論證的概述
    第四章 論主體對像的個層次,以及在其中居支配地位的充足理由律形式
    第五章 論主體對像的第二個層次,以及在其中居支配地位的充足理由律形式
    第六章 論主體對像的第三個層次,以及在其中居支配地位的充足理由律形式
    第七章 論主體對像的第四個層次,以及在其中居支配地位的充足理由律形式
    第八章 總的論點和結論

    前言
    我這篇為獲取博士學位而初在1813年問世的早期哲學論文,後來又成了我的整個體繫的基礎。因此,不能讓它像近四年來我所不知道的那樣繼續售缺了。
    另一方面,把這樣一部青年時期的著作連同它的全部錯誤和缺陷一並再次公之於世,對我來說似乎是不負責任的。因為我清楚,要不了多久,我就沒有能力再來修正它了;而到那時也將是我真正產生影響的時期,我相信,這將是一個很長的時期,因為我堅定地信守著塞涅卡的諾言:“即使嫉妒曾使你同時代的人都保持沉默,也總會有人出來公正地做出中肯判斷的。”因此,我對這部年輕時的著作做了力所能及的改進,並且,考慮到生命的短暫和難以把握,我甚至必須把這看作是一個特別的機遇,能在60歲的時候去修正我在26歲時寫的東西。
    然而,我在這樣做的時候,是打算寬容地對待年輕時的我自己,並且盡可能地讓他自由地討論乃至暢所欲言。隻是在他提出了不正確的或多餘的東西時,或者忽略了精彩的方面時,我纔不得不打斷他的討論進程。而這種情況又是經常地出現的,這就使我的一些讀者也許會想像,他們是在聽一位老人大聲地朗讀一本年輕人寫的書,然而又不對地把它拋在一旁,以便沉浸在同一主題本身的細節之中。

    我這篇為獲取博士學位而初在1813年問世的早期哲學論文,後來又成了我的整個體繫的基礎。因此,不能讓它像近四年來我所不知道的那樣繼續售缺了。
    另一方面,把這樣一部青年時期的著作連同它的全部錯誤和缺陷一並再次公之於世,對我來說似乎是不負責任的。因為我清楚,要不了多久,我就沒有能力再來修正它了;而到那時也將是我真正產生影響的時期,我相信,這將是一個很長的時期,因為我堅定地信守著塞涅卡的諾言:“即使嫉妒曾使你同時代的人都保持沉默,也總會有人出來公正地做出中肯判斷的。”因此,我對這部年輕時的著作做了力所能及的改進,並且,考慮到生命的短暫和難以把握,我甚至必須把這看作是一個特別的機遇,能在60歲的時候去修正我在26歲時寫的東西。
    然而,我在這樣做的時候,是打算寬容地對待年輕時的我自己,並且盡可能地讓他自由地討論乃至暢所欲言。隻是在他提出了不正確的或多餘的東西時,或者忽略了精彩的方面時,我纔不得不打斷他的討論進程。而這種情況又是經常地出現的,這就使我的一些讀者也許會想像,他們是在聽一位老人大聲地朗讀一本年輕人寫的書,然而又不對地把它拋在一旁,以便沉浸在同一主題本身的細節之中。
    不難看出,一部這樣地被修正了並經過如此長期間隔的著作,是不能達到那種隻有一氣呵成的著作纔具備的統一性和完美性的。甚至從風格和表達上也能發現如此巨大的差異,使得任何聰明的讀者,都會懷疑自己是在聽一位老年人還是在聽一位年輕人講話。因為一位年輕人在信心十足地提出自己的論證時的溫和而謙遜的語氣(因為這位還是相當單純的年輕人十分認真地相信,一切致力於哲學的人都隻在於追求真理,而且隻要是在追求真理的人都是有價值的),與一位老年人(這位老年人隨著時間的推移,不可避免地發現了唯利是圖的趨炎附勢之徒的上流社會的真實特征和目的,並且自己也墜入其中)的堅定的但有時又是刺耳的音調形成了鮮明對照。而且,假如他偶爾也隨意地發洩自己的憤怒的話,公正的讀者是很難加以挑剔的;因為我們看到了當宣稱以真理為目的的那些人總是在關注著他們頂頭上司的各種意圖,以及當“上帝是可以用任何一種材料來進行塑造的”(阿普列烏斯:《魔法》XLⅢ)延及偉大的哲學家,而且像黑格爾這樣笨拙的騙子也厚顏無恥地躋身此列時所導致的後果。的確,德國哲學正備受著其他民族的輕蔑和嘲笑,被趕出了全部真正科學的領域,就像是為了肮髒的收入而今天賣身於這個人、明天賣身於那個人的妓女;當今一代學者的頭腦被黑格爾的胡說攪亂了:他們不會反思,既粗俗又糊塗,完全淪為一種從蛇妖的蛋裡爬出來的淺薄的唯物主義的犧牲品。多麼幸運!下面言歸正傳。
    這樣,我的讀者就將隻得原諒這篇論著中語氣上的差別了;因為我在這裡不能像我在我的主要著作中所做的那樣,以後再在一個專門的附錄中加以增補。而且,讓人們知道哪些是我在26歲時寫的,哪些是我在60歲時寫的,也是無關緊要的;真正重要的事情是,那些想通過哲學研究的基本原則來獲得堅實的依據和明確的見識的人,將會從這本小薄書中獲得一點內容,以便能夠學到一些本質的、牢固的和真實的東西:我希望這將是問題的所在。對某些部分提出的進一步闡述,現在甚至已經發展成為一種關於整個認識能力的簡要的理論,並且這種理論通過把自身嚴格限制在關於充足理由律的探討上,從一個新的特殊的側面揭示了問題;而它後來又在《作為意志和表像的世界》的卷中和第二卷的有關章節中,以及在我的《康德哲學批判》中得到了完成。

    在線試讀
    《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
    在這裡,我向富有思想的讀者推薦一下我的主要著作中的一個說明。因為重要的是要把我們關於因果規律的真實性和特殊含義,及其有效範圍的觀念加以徹底澄清和確定。首先我們應當認識到,因果規律是並且專門涉及物質狀態的變化的,此外不涉及任何其他東西;因此,如果不是在討論這些變化,就不應當引進因果規律。因果規律隻是時間中我們外部經驗對像所經歷的變化的控制者;然而,這些對像全部是物質的。每一個變化隻能按照一定規則被另一個先於它而發生的變化所造成,然後一個新的變化又作為前一變化的必然產物而發生。這種必然性就是因果聯繫。
    因此,不管因果規律是多麼簡單,然而我們卻發現從早一直到近的時代全部的哲學教科書中,它卻以完全不同的方式表達出來,也就是說以一種較為空泛的,較為抽像的,因而是不怎麼明確的方式表達出來。例如,我們有時被告知,因果規律就是使其他事物由以產生的規律;有時又被告知是引出另一事物或給予它實在性的規律,如此等等。沃爾夫說:“原因就是另一事物的存在或現實性所依賴的原則”(《本體論》,第881節);然而顯然,在因果關繫中,我們隻是涉及了不生不滅的物質的形式變化,並且顯然,向以前並不存在的存在跳躍是不可能的。毫無疑問,對於思維的明晰性的缺乏在大多數場合都會導致關於因果關繫的這些觀點;但有時在這後面的確也潛藏著一種隱蔽的意圖——一種賣弄宇宙論證明的神學企圖,為了這個緣故,這種意圖甚至不惜篡改那作為人類知性的母乳的超驗的、先驗的真理。在托馬斯·布朗(Thomas Brown)的著作《論原因與結果的關繫》中可以發現關於這一點的明顯的事例,這本書洋洋460頁,到1835年已經出到第四版,並且大概從那以後又出了幾版,這本書盡管有些乏味、賣弄、不連貫的啰嗦話,但對主題的處理並不很糟。這位英國人正確地認識到,因果規律總是必然要涉及各種變化的,而且每一個結果都相應地是一個變化。這一點雖然很難不被他察覺,然而他卻不願意承認每一個原因也同樣地是一個變化,因而整個過程也不外是在時間中彼此前後相繼的變化的不間斷的聯繫。相反,他笨拙地堅持把原因稱為先於變化的客體或實體,並且由於這一完全錯誤的表達使他在自己冗長的著作中處處自找苦喫,盡管他知識豐富並且有良心做依據,但是這種錯誤的表達,卻弄糟了他全部的僅僅為了使他的定義絕不是立足於其他人以後或許會在其他地方加以論述的宇宙論證明而做的解釋,——但是,什麼樣的真理值得需要用這樣的手段去為自己開闢道路呢?

    《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
    在這裡,我向富有思想的讀者推薦一下我的主要著作中的一個說明。因為重要的是要把我們關於因果規律的真實性和特殊含義,及其有效範圍的觀念加以徹底澄清和確定。首先我們應當認識到,因果規律是並且專門涉及物質狀態的變化的,此外不涉及任何其他東西;因此,如果不是在討論這些變化,就不應當引進因果規律。因果規律隻是時間中我們外部經驗對像所經歷的變化的控制者;然而,這些對像全部是物質的。每一個變化隻能按照一定規則被另一個先於它而發生的變化所造成,然後一個新的變化又作為前一變化的必然產物而發生。這種必然性就是因果聯繫。
    因此,不管因果規律是多麼簡單,然而我們卻發現從早一直到近的時代全部的哲學教科書中,它卻以完全不同的方式表達出來,也就是說以一種較為空泛的,較為抽像的,因而是不怎麼明確的方式表達出來。例如,我們有時被告知,因果規律就是使其他事物由以產生的規律;有時又被告知是引出另一事物或給予它實在性的規律,如此等等。沃爾夫說:“原因就是另一事物的存在或現實性所依賴的原則”(《本體論》,第881節);然而顯然,在因果關繫中,我們隻是涉及了不生不滅的物質的形式變化,並且顯然,向以前並不存在的存在跳躍是不可能的。毫無疑問,對於思維的明晰性的缺乏在大多數場合都會導致關於因果關繫的這些觀點;但有時在這後面的確也潛藏著一種隱蔽的意圖——一種賣弄宇宙論證明的神學企圖,為了這個緣故,這種意圖甚至不惜篡改那作為人類知性的母乳的超驗的、先驗的真理。在托馬斯·布朗(Thomas Brown)的著作《論原因與結果的關繫》中可以發現關於這一點的明顯的事例,這本書洋洋460頁,到1835年已經出到第四版,並且大概從那以後又出了幾版,這本書盡管有些乏味、賣弄、不連貫的啰嗦話,但對主題的處理並不很糟。這位英國人正確地認識到,因果規律總是必然要涉及各種變化的,而且每一個結果都相應地是一個變化。這一點雖然很難不被他察覺,然而他卻不願意承認每一個原因也同樣地是一個變化,因而整個過程也不外是在時間中彼此前後相繼的變化的不間斷的聯繫。相反,他笨拙地堅持把原因稱為先於變化的客體或實體,並且由於這一完全錯誤的表達使他在自己冗長的著作中處處自找苦喫,盡管他知識豐富並且有良心做依據,但是這種錯誤的表達,卻弄糟了他全部的僅僅為了使他的定義絕不是立足於其他人以後或許會在其他地方加以論述的宇宙論證明而做的解釋,——但是,什麼樣的真理值得需要用這樣的手段去為自己開闢道路呢?
    並且,自從康德在他的《純粹理性批判》中已經給宇宙論證明以致命打擊後,我們自己的這些可敬而誠實的德國哲學教授,為他們所熱愛備至的宇宙論證明還在干些什麼呢?他們是珍視高於一切的真理的人。確實,他們是到了纔窮智竭的地步,——這些大人物是很清楚這一點的,雖然他們沒有這樣說——因為原因就像自因一樣,是一個自相矛盾的用語,盡管前一個表達較之後一個運用得更加普遍。而且他們在說這番話時,經常還擺出雖說不上莊重,但也十分嚴肅的架勢;而且許多人,尤其是英國牧師們,當他們充滿情感地著重提及這個自相矛盾的用語時,把目光轉向了一條真正的啟示道路:這就是“原因”。他們知道這個原因就像空間的終點或者時間的起點一樣是不可想像的。因為每一個原因都是一個變化,它必然迫使我們去追尋造成這一變化的前一個變化,如此以至無窮,無窮!甚至物質的狀態,一切後來狀態都由此而得以延續,由於它已經不再是狀態了,也就成為不可想像的。因為如果這個狀態本身曾經是後來狀態的原因,那麼這些後來狀態必定同樣已經永恆地存在了,而且存在於當前的現實狀態也不可能僅僅是現在纔產生的。另一方面,如果這個狀態隻是在某一既定的期間內纔開始成為因果關繫的狀態,那麼由於它不再是靜止不動的,它就必定已經被這種或那種東西所改變了;但另一方面某種事物必定已經發生,某種變化也就必定已產生;這就再一次迫使我們去追尋它的原因——也就是一個先於它的變化;於是我們又一次踏上了因果關繫的階梯,我們在這上面一步一步地被驅趕著,越來越高,沒有止境,沒有止境!(這些紳士肯定無臉對我談起物質本身是從虛無產生的!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