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老子新說
    該商品所屬分類:哲學 -> 哲學
    【市場價】
    761-1104
    【優惠價】
    476-690
    【作者】 牟鐘鋻 
    【所屬類別】 圖書  哲學/宗教  哲學  中國古代哲學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ISBN】9787100201865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大32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100201865
    作者:牟鐘鋻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出版時間:2021年11月 

        
        
    "

    編輯推薦

    感悟老子的智慧,聆聽老子遙遠的召喚。


    《老子新說》是對《道德經》及老子思想的解讀。


    《老子新說》分兩部分,分“正篇”是對《道德經》八十一章的分章解讀,作者的解讀既有對文本的分析,又結合現實生活中的例子來說明老子的智慧,深入淺出,通俗易懂。第二部分“輔篇”是對老子及其思想的評說,收錄了作者的五篇文章。

     
    內容簡介

    本書是對《道德經》及老子思想的解讀。本書分兩部分,部分“正篇”是對《道德經》八十一章的分章解讀,作者的解讀既有對文本的分析,又結合現實生活中的例子來說明老子的智慧,深入淺出,通俗易懂。第二部分“輔篇”是對老子及其思想的評說,收錄了作者的五篇文章。作者認為老子的哲學是主陰貴柔的生命哲學:一方面老子哲學具有陰柔之性,貴柔守雌,“致虛極,守靜篤”;另一方面老子哲學是對生命的頌歌,老子不僅把人的生命看成一個自然的運動過程,而且也看成生命主體按照天道的法則不斷完善自身的過程,道就是不息的生命活力。

    作者簡介

    牟鐘鋻,著名學者。1957-1965年底,在北大哲學繫攻讀哲學專業本科和中國哲學史專業研究生,師從馮友蘭、任繼愈、朱伯崑諸教授。畢業後進入中國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後調入中央民族大學。現為中央民族大學哲學與宗教學繫教授、博士生導師,宗教學學科學術帶頭人,榮譽資深教授。

    目錄
    Ⅰ 道——通往和諧之路(代序)
    正篇老子新說
    003 一章
    008 二章
    012 三章
    016 四章
    019 五章
    024 六章
    026 七章
    028 八章
    031 九章
    034 十章
    037 十一章
    040 十二章

    Ⅰ    道——通往和諧之路(代序)


    正篇老子新說


    003    一章


    008    二章


    012    三章


    016    四章


    019    五章


    024    六章


    026    七章


    028    八章


    031    九章


    034    十章


    037    十一章


    040    十二章


    043    十三章


    046    十四章


    049    十五章


    052    十六章


    056    十七章


    059    十八章


    062    十九章


    065    二十章


    068    二十一章


    071    二十二章


    074    二十三章


    076    二十四章


    079    二十五章


    082    二十六章


    085    二十七章


    088    二十八章


    091    二十九章


    094    三十章


    096    三十一章


    099    三十二章


    101    三十三章


    106    三十四章


    108   三十五章


    110   三十六章


    114   三十七章


    117   三十八章


    121   三十九章


    124   四十章


    127   四十一章


    132   四十二章


    136   四十三章


    138   四十四章


    141   四十五章


    145   四十六章


    149   四十七章


    151   四十八章


    155   四十九章


    157   五十章


    160   五十一章


    162   五十二章


    164   五十三章


    167   五十四章


    171   五十五章


    175   五十六章


    178   五十七章


    184   五十八章


    189   五十九章


    192   六十章


    195   六十一章


    198   六十二章


    201   六十三章


    205   六十四章


    209   六十五章


    212   六十六章


    215   六十七章


    218   六十八章


    220   六十九章


    224   七十章


    227   七十一章


    230   七十二章


    232   七十三章


    235   七十四章


    238   七十五章


    240   七十六章


    243   七十七章


    246   七十八章


    250   七十九章


    253   八十章


    256   八十一章


    輔篇老子評說


    263   主陰貴柔的生命哲學


    311   論道


    334   道是不息的生命活力


    343   老子學說的魅力


    363   老子其人其書


    399   跋

    前言
    老子是人類的智慧大師,《道德經》是人類文化具原創精神的寶典之一。《道德經》對於中國文化的滋潤涵養,其功至偉;它又在走向世界,成為現代人類進行文明轉型所倚重的思想源泉。《道德經》以至簡的文字積藏著至富的精思,成為智慧的孵化器,不斷孕育出豐富的社會人生哲理,其妙化之潛力,令人嘆為觀止。《道德經》的貢獻是對“道”的獨特解說,建立起以“道”為核心理念的道文化體繫,與孔孟儒學互補,與儒學、佛教形成三位一體,彙合成東方文化的奔流不息的浩蕩長河。“道”是什麼?“道”是通往和平幸福之路,它給人指示的是方向,並非某種不變的教條。“道”就在每個人的腳下,隻要你從容自然地朝前走去,光明就在前頭。
    現代的世界,慈愛與仇殺交錯,合作與對抗並有,安寧與流血同在,危機與希望共存,人類正處在一個文明發展的歧路口上。拋棄偏見,化解紛爭,各得其所,相安相因,人類便有美好的前景;執著鬥爭,泛濫私欲,脅人從己,弱肉強食,人類就會走向衰亡。全球化時代的地球村必須是一個和諧的世界。老子已經在《道德經》裡為我們提示了人類走向和諧的智慧,願我們能夠領略它實踐它。

    老子是人類的智慧大師,《道德經》是人類文化具原創精神的寶典之一。《道德經》對於中國文化的滋潤涵養,其功至偉;它又在走向世界,成為現代人類進行文明轉型所倚重的思想源泉。《道德經》以至簡的文字積藏著至富的精思,成為智慧的孵化器,不斷孕育出豐富的社會人生哲理,其妙化之潛力,令人嘆為觀止。《道德經》的貢獻是對“道”的獨特解說,建立起以“道”為核心理念的道文化體繫,與孔孟儒學互補,與儒學、佛教形成三位一體,彙合成東方文化的奔流不息的浩蕩長河。“道”是什麼?“道”是通往和平幸福之路,它給人指示的是方向,並非某種不變的教條。“道”就在每個人的腳下,隻要你從容自然地朝前走去,光明就在前頭。
    現代的世界,慈愛與仇殺交錯,合作與對抗並有,安寧與流血同在,危機與希望共存,人類正處在一個文明發展的歧路口上。拋棄偏見,化解紛爭,各得其所,相安相因,人類便有美好的前景;執著鬥爭,泛濫私欲,脅人從己,弱肉強食,人類就會走向衰亡。全球化時代的地球村必須是一個和諧的世界。老子已經在《道德經》裡為我們提示了人類走向和諧的智慧,願我們能夠領略它實踐它。
    《道德經》講和諧是有層次的。它的目標是“樸和”,即人們都能從對立、貪惡中擺脫出來,返樸歸真,“見素抱樸,少私寡欲”(十九章),“其政悶悶,其民淳淳”(五十八章),這樣的大樸未散的時代和社會不僅不需要禮法,也無需費力地提倡仁義道德,人們自然地和平友好相處,親如一家,這當然是一種很高的社會理想,我們雖不能至,但要心向往之。
    面對現實,老子提出許多解紛致和的理念和方法。計其大者有以下幾項。
    ,慈和。老子的“三寶”之首便是慈。慈是愛心,要普施於天下,這是達到和諧的人性基石。他說:“聖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四十九章)又說:“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二十七章)又說:“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五十一章)愛利害相關的人、愛情意相通的人,一般人不難做到;但要像老子那樣,愛不善者、愛反對自己的人,做到無棄人無棄物就很難了,而消解仇恨、普度眾生又必須有這種博愛的心量。得道者想天下百姓之所想,為天下百姓之欲為,而且事業有成之時,不居功,不占有,不主宰,始終保持一顆平常之心,這對於消解當代某些大國政治領袖的貪欲和霸氣,無疑是一副清醒劑。各國政治家果能有慈愛玄德,天下何愁不能和諧?
    第二,均和。社會之不和諧,往往由於貧富不均,甚至貧者更貧富者更富,遂引起社會衝突。老子指摘人間這種狀態是違背天道自然的。他認為天道是公正的,“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三十二章)雨水普施,不辨貧富。“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七十七章)這是人間動亂的重要根源。人道必須效法天道,使財富得到合理分配,富者多出錢財以救助貧者,這樣社會纔會安寧。第三,柔和。社會矛盾衝突起於爭奪,爭權力,爭錢財,爭地盤,爭名望,都想領先稱霸,如果不能妥協,便訴諸武力,結果往往兩敗俱傷。老子則大力提倡柔和之性、不爭之德,以期從根本上改變人們的價值觀念。他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八章)他把“不敢為天下先”作為“三寶”之一,主張貴柔守雌,樹立謙讓和奉獻精神,像水那樣滋潤萬物又總是往低處流。從爭到讓,從強到柔,人際關繫整個改善了,矛盾便會迎刃而解。貴柔守雌、與世無爭,是不是軟弱無能的表現?非也。老子認為柔是指生命有深厚積累,富有彈性和韌性,不爭是消解貪欲,積德為人,恰是真正強大長久之本,故“柔弱勝剛強”(七十八章),“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六十六章),其道理就在於得道者多助,無須乎個人去爭強好勝。柔和是老子和諧思想的特色。

    在線試讀
    《老子新說》:
    老子認為,人們經常嘲弄真理,是因為真理往往與常識相反,和人們的感覺經驗相左,所以不容易把握。其實古人早就覺察到這種本質與現像互相矛盾的情況。所謂“建言”,指古人之立言,包含著許多精彩的辯證觀點。“明道若昧”者,光明之大道看起來是隱晦不清的,例如和平的主張本來是世界發展的福音,多年來卻淹沒在鬥爭哲學的喧囂之中。“進道若退”者,前進的道路總是曲折往復的,例如農業從集體化退到包產到戶,看起來是倒退,實際上是為了發展農業生產,為爾後的現代化大農業創造條件。“夷道若颣”者,平坦的大道卻好似不平坦,“颣”者,不平也,也可以說平坦就寓於不平坦之中。“上德若谷,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這三句可並在一起說。“建德”即健德;“偷”,怠惰也。三句的意思是德行高尚廣大的人看起來是那麼謙虛、平易、從容不迫;反之,德智不足者卻往往趾高氣揚、鋒芒畢露,俗所謂“滿瓶不響,半瓶咣當”也。“質真若渝,大白若辱”者,純真的潔白的事物看起來好似變污含垢,是由於它能容納和消解各種不良的東西。“大方無隅”,方正的人卻沒有稜角,因為他的方正體現在根本原則上,並不去計較小是小非,所以周圍的人不覺得他尖刻難處。“大器晚成”本指的器皿總是後完成,後來用於人纔的成長,以此鼓勵年歲較大的人奮進不懈。這句話有兩點可注意,其一從年紀上說,人文科學學者要晚成於自然科學學者,因為需要社會閱歷的磨煉,生活出真知,苦難出思想,光有書本知識是不夠的;其二“晚成”不限於年齡,也許年輕而有大成就,然而他的投入和積累卻遠遠超過同齡人而相當於年歲較大者。靠投機取巧和走捷徑而成就大事業者,古來無有。
    “大音希聲,大像無形”這兩句話成為美學的箴言。普通的音樂是聲調優美的,普通的造型是多姿多彩的;然而美的音樂卻在音符之外,的造型卻不在形像之中。我們欣賞高級的音樂,它的演奏固然動聽,由演奏而引發的人們心靈的震顫則更有價值,這種音樂不可聆聽而能感受,思想境界不高超,感情生活不細膩的人是無法享受這種音樂的。造型藝術表現形像美,的造型藝術則應表現心靈美,而心靈美不是造作、表演的結果,乃是長期積累、自然生成的產物。

    《老子新說》:
    老子認為,人們經常嘲弄真理,是因為真理往往與常識相反,和人們的感覺經驗相左,所以不容易把握。其實古人早就覺察到這種本質與現像互相矛盾的情況。所謂“建言”,指古人之立言,包含著許多精彩的辯證觀點。“明道若昧”者,光明之大道看起來是隱晦不清的,例如和平的主張本來是世界發展的福音,多年來卻淹沒在鬥爭哲學的喧囂之中。“進道若退”者,前進的道路總是曲折往復的,例如農業從集體化退到包產到戶,看起來是倒退,實際上是為了發展農業生產,為爾後的現代化大農業創造條件。“夷道若颣”者,平坦的大道卻好似不平坦,“颣”者,不平也,也可以說平坦就寓於不平坦之中。“上德若谷,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這三句可並在一起說。“建德”即健德;“偷”,怠惰也。三句的意思是德行高尚廣大的人看起來是那麼謙虛、平易、從容不迫;反之,德智不足者卻往往趾高氣揚、鋒芒畢露,俗所謂“滿瓶不響,半瓶咣當”也。“質真若渝,大白若辱”者,純真的潔白的事物看起來好似變污含垢,是由於它能容納和消解各種不良的東西。“大方無隅”,方正的人卻沒有稜角,因為他的方正體現在根本原則上,並不去計較小是小非,所以周圍的人不覺得他尖刻難處。“大器晚成”本指的器皿總是後完成,後來用於人纔的成長,以此鼓勵年歲較大的人奮進不懈。這句話有兩點可注意,其一從年紀上說,人文科學學者要晚成於自然科學學者,因為需要社會閱歷的磨煉,生活出真知,苦難出思想,光有書本知識是不夠的;其二“晚成”不限於年齡,也許年輕而有大成就,然而他的投入和積累卻遠遠超過同齡人而相當於年歲較大者。靠投機取巧和走捷徑而成就大事業者,古來無有。
    “大音希聲,大像無形”這兩句話成為美學的箴言。普通的音樂是聲調優美的,普通的造型是多姿多彩的;然而美的音樂卻在音符之外,的造型卻不在形像之中。我們欣賞高級的音樂,它的演奏固然動聽,由演奏而引發的人們心靈的震顫則更有價值,這種音樂不可聆聽而能感受,思想境界不高超,感情生活不細膩的人是無法享受這種音樂的。造型藝術表現形像美,的造型藝術則應表現心靈美,而心靈美不是造作、表演的結果,乃是長期積累、自然生成的產物。
    “道隱無名”有兩義:其一大道成就萬物而隱於萬物,它並不獨立自存;其二得道者隱於世間而不求知名,所謂“真人不露面”是也。真隱士有平常心,做平常人,不求虛名,亦不自視清高,而能與世玄同,渾然不覺。半隱士則欲隱還顯,清高傲世,不即不離,雖欲無名而名已顯揚,雖欲無事而事已纏身。假隱士則借疏離之態而獲揚名之實,標榜清高而暗中媚俗,刻意追求隱居之名。隱士而有很高的知名度,可謂隱士乎?雷鋒實心寫日記,無心當英雄;雷鋒之後有些鑽營者昧心寫日記,有意洩露,以騙取“英雄”稱號,與大道相背而馳。《聊齋》中有雲:“有心為善,雖善不賞;無心為惡,雖惡不罰。”這個要求是很高的,又是相當寬容的。“無心”為善即是天機自發、自然而為,這是境界。有心為善者,我意為善可賞,畢竟在客觀上做了好事。但對於昧心假善、暗中作惡者,則要予以揭露,務必使其伎倆不能得逞。無心為惡者當然要諒解,但也要批評,其人也要反省改過,使動機與效果統一起來。
    “夫唯道,善貸且成”,隻有大道總是施與和成就萬物,而不索取和占有,纔是大道的真精神。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